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法

合集下载

液化石油气应急处置预案

液化石油气应急处置预案

液化石油气应急处置预案一、引言液化石油气(LPG)是一种常见的易燃易爆气体,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泄漏等事故,可能会对人员生命安全、财产和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液化石油气事故,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救援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特制定本应急处置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内涉及液化石油气的生产、储存、运输、充装、使用等环节发生的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应急处置。

三、应急处置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在应急处置过程中,首先要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避免人员伤亡。

2、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加强对液化石油气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预防事故的发生。

3、快速反应,科学处置一旦发生事故,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力量进行救援,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有效地控制事故的发展。

4、统一指挥,协同作战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建立统一的指挥机构,各部门和单位要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形成合力。

四、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应急指挥中心成立以政府相关部门领导为组长的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全面指挥和协调液化石油气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其职责包括:(1)制定和修订应急预案;(2)组织指挥应急救援行动;(3)协调各部门和单位之间的工作;(4)发布应急救援指令和信息。

2、抢险救援组由消防、公安、安监等部门组成,负责现场的抢险救援工作。

其职责包括:(1)控制和消除火源;(2)对泄漏的液化石油气进行堵漏、稀释和驱散;(3)扑灭火灾,控制火势蔓延。

3、医疗救护组由卫生部门组织医疗单位组成,负责现场伤员的医疗救护工作。

其职责包括:(1)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和转运;(2)组织医院做好伤员的接收和治疗工作。

4、治安保卫组由公安部门负责,维护现场的治安秩序,保障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职责包括:(1)设置警戒区域,控制现场人员和车辆的进出;(2)维护现场的交通秩序;(3)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5、后勤保障组由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组成,负责应急救援的物资、设备和资金保障工作。

液化石油气应急处置预案

液化石油气应急处置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确保液化石油气事故的快速、有效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液化石油气生产、储存、使用、运输等环节发生的事故,包括但不限于泄漏、火灾、爆炸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1)指挥长:由公司总经理担任,负责事故应急处置的全面指挥。

(2)副指挥长:由公司副总经理、安全总监担任,协助指挥长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3)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安全员、消防员等。

2.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1)主任:由安全总监担任,负责协调、调度、监督应急指挥部工作。

(2)成员:各部门安全员、消防员等。

3. 应急救援小组(1)组长:由安全总监担任,负责事故现场救援工作的组织、指挥。

(2)成员:消防员、医护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等。

四、应急处置流程1. 初期处置(1)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2)应急指挥部迅速组织应急救援小组,赶赴事故现场。

(3)现场救援人员根据事故情况,采取以下措施:①切断事故源:关闭液化石油气阀门,切断泄漏源。

②隔离事故区域:设置警戒线,隔离事故区域,防止人员进入。

③疏散人员:迅速疏散事故区域周边人员,确保人员安全。

④灭火救援:根据火势情况,采取灭火、冷却、隔离等措施。

2. 后期处置(1)事故现场灭火后,应急指挥部组织专业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

(2)根据勘查结果,制定事故原因调查、损失评估、恢复重建等工作方案。

(3)事故原因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分析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

(4)损失评估:评估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制定赔偿方案。

(5)恢复重建:组织力量进行事故现场清理、设施修复等工作。

五、应急处置措施1. 泄漏事故(1)立即关闭泄漏源,切断泄漏管道。

(2)对泄漏区域进行隔离,防止泄漏气体扩散。

(3)通风换气,降低泄漏气体浓度。

(4)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泄漏气体检测,确保安全。

2. 火灾事故(1)立即启动消防系统,进行灭火。

液化石油气充装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三篇)

液化石油气充装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三篇)

液化石油气充装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事故概述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危险品,充装站是其重要的生产和储存环节,但事故在充装站中发生的可能性不能忽视。

一旦发生液化石油气充装站事故,可能会导致火灾、爆炸、毒气泄漏等严重后果,危及周围居民和环境的安全。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急救援预案至关重要,能够指导和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事故处置的及时、有效和安全。

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应急预案目的本预案的制定目的在于帮助液化石油气充装站的管理人员和员工熟悉应急救援程序、掌握应急救援技术要点,使其能够在事故发生后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

2.应急救援组织与协调液化石油气充装站应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包括应急指挥部、应急救援小组等,并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救援工作的迅速、有序进行。

3.事故预测与风险分析充装站应定期进行事故预测与风险分析,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制定应对措施。

同时,对可能对周边环境和居民造成影响的事故后果进行评估,为应急救援提供准确的信息。

4.应急救援设备和装备准备充装站应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装备,包括灭火器、泄漏应急堵漏装置、逃生通道标志等,在事故发生时及时投入使用,保障工作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5.应急救援响应程序(1)报警与启动一旦发现事故,工作人员应立即报警并启动应急救援程序。

同时,通知充装站附近的居民和周边单位做好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和人员伤亡。

(2)事故初期处理事故初期,需要迅速评估事故形势、判断事故性质和规模,并采取应对措施。

首先应立即停止液化石油气的充装和生产活动,并切断主要设备和管路的电源和气源。

(3)现场安全控制现场安全控制是应急救援的关键环节。

需要封锁事故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围挡,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散和继续发展。

(4)人员疏散与伤员救治一旦发生事故,要确保工作人员和附近居民的安全。

首先要组织员工和周边居民进行有序疏散,并配备专人引导和疏散通道标志。

液化石油气火灾应急措施

液化石油气火灾应急措施

液化石油气火灾应急措施
液化石油气火灾应急措施
1、液化石油气泄漏失火,必须尽快进行扑救。

扑救越及时越易扑灭,损失也越小。

扑救液化石油气要讲究方法,不然还可能把事故扩大。

2、如液化石油气漏气着火,火势不大的,要马上疏散人员保持镇静,绝对不能惊慌失措,首先用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将火扑灭,然后关上气瓶的角阀或管道气的总阀门。

3、如液化石油气瓶角阀漏气着火,先用干粉灭火器将火扑灭,然
后用毛巾或湿布垫着手关闭气瓶角阀。

4、在扑救液化石油气火灾时,如果发现火焰发白并且伴有“吱吱”声响,瓶体出现颤抖摇晃时,这是爆炸前的征兆,应当立即撤离危险
区域,避免造成不应有的人中伤亡事故,同时打119电话报警。

5、火灾现场或其附近还有其他气瓶时,应当立即将其挪到远处,
防止被燃烤爆破。

6、当事故现场火灾危及到人身烧伤,即紧急把伤者隔离火源,并
把火扑灭,轻度烧伤可即包扎处理,中、重度烧伤者马上送医院治疗,并进行医学观察。

- 1 -。

液化石油气泄露事故处置规程

液化石油气泄露事故处置规程

液化石油气泄露事故处置规程液化石油气泄露事故处置规程第一条规程目的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提高液化石油气泄露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规范液化石油气泄露事故处置工作,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液化石油气生产、贮存、运输、使用等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

第三条紧急救援组织市级以上的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应建立液化石油气泄露事故紧急救援组织。

紧急救援组织应在接到报警后立即启动,快速到达现场,组织并指挥现场泄漏事故应急处置。

第四条责任分工(一)政府应急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并协调各应急救援力量开展处置工作;(二)液化石油气企业负责落实企业应急预案,及时到场配合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做好现场处置工作;(三)公安、消防、压力容器检验、环保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并负责现场人员及周围群众的疏散和安置;(四)媒体对事故及处置过程进行宣传报道,引导民众及时了解事态发展和处置进展情况。

第五条紧急处置措施(一)紧急切断泄漏口或堵堵塞泄漏管道;(二)防止泄漏导致火灾或爆炸事故的发生,及时进行泄漏物的扑救、冷却等措施;(三)组织现场的疏散和安置工作,确保人员安全;(四)在控制好泄漏情况后,开展事故排查和环境监测,避免二次污染;(五)对泄漏物进行瓶装或贮存,确保安全运往指定地点;(六)开展应急处置后,进行事故评估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第六条特别提醒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是高危事故,涉及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两个重点领域。

各级政府应急管理部门、液化石油气企业、各有关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都应当充分认识到其危害性,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切实做好预防化险为安、应急处置两手抓的工作。

同时,需要广大市民特别是涉及到周边的住户们了解液化石油气泄露事故的应急处置途径,做好准备工作,以免鱼溃败坝。

液化石油气泄漏处置及火灾扑救措施

液化石油气泄漏处置及火灾扑救措施

液化石油气泄漏处理及消防措施液化石油气指常温下、常压下呈气相状态,加压后(一般为1.0MP)可液化的烃类。

一、物理和化学性质液化石油气是由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低分子烃组成的混合物。

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易燃低毒气体。

我们平时闻的液化石油气有特殊味道,是因为添加了恶臭剂。

气态时相对密度(与空气比)为1、5-2;低温或加压时,为棕黄色液体,液态时相对密度(与水比)约为二分之一,微溶于水。

由液相变为气相时,体积扩大250-300倍,易聚集在低洼处。

液化石油气和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火花和高温下燃烧爆炸。

爆炸极限一般约为1、5%--10%,由于组成成分不同,有的爆炸上限能达到33%。

空气中含有10%的液化石油气时,人在该气体中5分钟就会麻醉,时间稍长时,即可致人死亡,容器最大允许充装量为85%。

二、火灾特性1、燃烧速度快。

火灾条件下,获得足够空气时的液化石油气,燃烧异常猛烈、速度快,爆速可达2000-3000m/s。

爆炸威力是等量TNT炸药的4-10倍。

2、火焰温度高。

液化石油气的燃烧温度可以达到1800℃;爆炸时的火焰温度可达2000℃以上。

3、易发生爆炸。

当液化石油气与空气混合到一定浓度范围时(通常为1.5%-10%)时,遇明火极易发生爆炸。

4、复燃的危险性大。

液化石油气火灾熄灭后,如无法切断气源,控制气体泄漏,在明火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第二次爆炸或燃烧。

三、易泄漏零件1、该阀门是液化石油气储罐易泄漏部分的阀门法兰(密封垫片)因老化、开裂、螺栓紧固不均匀等损坏而泄漏。

泄漏的法兰又分为阀门前法兰和阀门后法兰。

一般说来,阀门后法兰泄漏易处置,阀门前法兰或阀门根部泄漏较难处置。

2、液化气管道老化后振动、撞击等出现裂缝泄漏。

若是气相管泄漏,在一定时间内的泄漏量要少一些,如果是液相管泄漏,则泄漏量较大。

3、由于材料问题或其他原因,储罐根部容易开裂缝泄漏。

4、罐体大开口泄漏。

因内部超压,或者在高温下烘烤,压力急剧增加,顶部撕裂爆裂,这种泄漏量大、扩散快,危险性大。

液化气事故应急预案(通用10篇)

液化气事故应急预案(通用10篇)

液化气事故应急预案(通用10篇)液化气事故应急预案1根据《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省、市质监局、县政府的要求,结合本气站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此液化石油气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指导思想以“安全一、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一旦发生事故,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点。

二、基本情况液化石油气主要由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烃类介质组成,还含有少量CO、CO2等杂质,由石油加工过程产生的低碳分子烃类气体(裂解气)压缩而成。

危险特性:(1)极度易燃;(2)受热、遇明火或火花可引起燃烧;(3)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4)蒸气比空气重,可沿地面扩散,蒸气扩散后遇火源着火回燃;(5)包装容器受热后可发生爆炸,破裂的钢瓶具有飞射危险。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1)如没有防护,直接大量吸入有麻醉作用的液化石油气蒸气,可引起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2)不完全燃烧可导致一氧化碳中毒;(3)直接接触液体或其射流可引起冻伤。

三、事故应急救援机构及成员成立事故应急救援小组;由站长任组长,副站长任副组长,其他人员为成员。

发生事故时,启动本预案,由在场的组长或副组长现场指挥,组织实施救援工作。

四、相关联络机构: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联系电话:地址: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联系电话:地址:县消防大队。

联系电话:地址:县公安局。

联系电话:地址:县人民医院。

联系电话:地址:县建设局。

联系电话:地址:五、事故类别及处置措施(一)、出现跑、冒、滴、漏现象1、阀门、管线、法兰连接处,封盖处垫片老化容易泄漏。

一经发现须先将罐内的液倒到其它储罐,使液化石油所迅速脱离可能蔓延火灾的区域,由安全员带领维修人员,穿好工作服、鞋、手套等,带上灭火器及垫片、备件进行抢修。

首先关闭上、下行阀门,用不发火工具减压,减压时人员不要随便移动,杜绝一切人员进行现场,定禁止烟火。

液化石油气储罐泄漏消防和专业人员紧急处置措施

液化石油气储罐泄漏消防和专业人员紧急处置措施

液化石油气储罐泄漏消防和专业人员紧急处置措施当液化石油气储罐泄漏发生时,应当立即启动紧急处置程序,
进行灭火和清除泄露物。

以下是消防和专业人员紧急处置措施:
1.灭火措施
液化石油气储罐泄漏的现场往往伴随着易燃气体的释放。

消防
人员应穿戴好防护装备,采用喷洒水幕的方式进行灭火,以降低现
场温度和抑制爆炸。

需要注意的是,消防人员要远离燃烧区域,在
安全位置展开灭火工作。

2.人员疏散
液化石油气储罐泄漏发生时,周围的人员应当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当气体泄漏到一定浓度时,会形成易燃的气体云,可能在短时
间内形成爆炸。

为防止人员受到伤害,建议大家不要试图逆行或闯
过警戒线。

3.切断气源
液化石油气储罐泄漏发生后,应当立即切断储罐与输气管道的
连接,防止高压气体继续泄漏造成更大的危害。

在切断气源的同时,也需要注意防止人员因为误操作而导致更严重的问题出现。

4.喷洒冷却剂
液化石油气储罐泄漏发生时,需要喷洒冷却剂降低储罐的温度
和内压,以减轻泄漏的影响。

喷洒冷却剂的方式可以采用固定式水炮、手持式水枪和泡沫喷淋系统等。

5.展开泄漏清理
液化石油气储罐泄漏后,需要立即展开泄漏清理工作。

这项工
作需要由专业人员进行,他们需要佩戴完整的防护装备,并采用消
防泡沫和油水分离器等工具来清理泄漏物。

同时,泄漏物也需要妥
善处理,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

在液化石油气储罐泄漏事件中,消防和专业人员需要紧密协作,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危机,尽最大可能避免人员受到伤害,并为事故
的快速处置和后续调查提供有力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word教育资料 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现场应急处置

基本措施 1 岗位职责 液化石油气储配站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分为初期处置和后期处置,初期处置以场站现场岗位人员为主;后期处置由企业、专业救援队伍以及社会救援机构共同实施救援。

1.1 初期救援岗位职责 1.1.1 现场指挥(事故现场职位最高者) 迅速判断事故部位、起因、状况;指挥或亲自实施应急措施;指挥启动或亲自启动消防系统;视事故发展向有关部门、上级报告事故情况,或直接向社会救援机构求援。

1.1.2 应急操作 立即判断事故发生部位、发生原因,找出关键处置点;按照企业预案规定步骤操作,切断事故设备与储配系统的连接通道,停运机泵并切断储配系统电源,设法扑灭初期火苗。

1.1.3 消防操作 力争扑灭初期火苗;立即启动消防水系统,连接消防水枪或启动喷淋系统,进行冷却降温或驱散泄露的液化石油气。

1.2 后期救援岗位职责 后期救援人员岗位参见《预案》及各企业预案。

2 现场应急处置基本措施 2.1 固定式液化石油气储罐事故 2.1.1 储存有液化石油气的储罐发生开放性化学爆炸 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向消防机构和有关部门报警报告,在确保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关闭所有紧急切断阀,开启消防喷淋系统对相邻储罐进行喷淋降温,所有人员立即撤离现场,远距离设置警戒区域,等待专业救援机构救援。

2.1.2 储罐在检验维修时发生爆炸 该类事故爆炸气体来源于罐残留,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停止所有生产作业,检测罐爆炸性气体在安全围以后,救援人员佩戴防毒面具进入储罐将受伤人员救出,立即就近送医院救治。

2.1.3 储罐及其接管发生液相泄漏 ⑴ 液相泄漏发生后,应立即停止一切生产作业,关闭所有紧急切断阀,开启消防喷淋系统,连接消防水枪,对泄漏出的液化石油气进行驱散,干粉灭火器上风头掩护。 . . word教育资料 ⑵ 如泄漏发生在储罐底部,应开启高压水向储罐顶水,气相石油气向其它储罐连通回流。 ⑶ 实施烃泵倒罐作业,将储罐的液化石油气倒入其它储罐或槽车。 ⑷ 以棉被、麻袋片包裹泄漏罐体本体,让其结冰以减少泄漏量。 ⑸ 如接管泄漏,则应用管卡型堵漏装置实施堵漏。 ⑹ 警戒区域视泄漏量的大小而定,下风头应适当扩大距离。 2.1.4 储罐及其接管发生气相泄漏 气相泄漏发生后,储配站应停止所有作业,切断与之相连的气源,开启消防喷淋,灭火器掩护等措施到位后,根据现场情况,实施倒罐、抽空、放空等处理。

2.1.5 储罐第一道密封面发生泄漏 ⑴ 停止所有作业,关闭所有紧急切断阀,开启消防喷淋系统,连接消防水枪,干粉灭火器上风头掩护。

⑵ 启动高压水向储罐定水,连通气相系统。 ⑶ 以法兰式带压堵漏设备进行堵漏作业。 ⑷ 实施烃泵倒罐作业,将泄漏储罐的液化石油气倒入其它储罐或罐车。 ⑸ 警戒区域视泄漏量而定,下风头适当扩大警戒距离。 ⑹ 救援人员应在上风头掩护。 2.1.6 与储罐相连的第一个阀门本体破损发生泄漏 与2.1.4处置措施基本相似,增加棉被、麻袋片包裹阀门本体,浇水结冰减小泄漏量。 2.1.7 固定式液化石油气储罐事故特别注意事项 ⑴ 救援操作时应注意绝对避免出项任何明火、电火花、冲击火花、静电,救援人员应穿着防静电衣物,使用防爆工具。

⑵ 应急救援人员应加强自我防护意识,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避免烧伤、冻伤、中毒、触电等不要伤害发生,扩大事态。

2.2 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事故紧急处置措施 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在运输过程中,如遇到液化石油气泄漏,应立即通知所在地(或附近)液化气充装企业和起吊车辆,并及时营救和安全疏散周围人员,实施紧急处置措施。

一、参加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泄漏事故应急处置的人员应获取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毒性特征、中毒急救等必要信息,并按本措施进行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泄漏处置。

处置人员应首先询问遇险人员情况,了解容器储量、泄漏量、泄漏时间、部位、形式、扩散围,周边单位、居民、地形、电源、火源等情况,消防设施、工艺措施、到场人员处置意见。并使用检测仪器测定泄漏物质、浓度、扩散围。

二、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事故通常有: . . word教育资料 1. 液化石油气泄漏 2. 液化石油气火灾 三、液化石油气泄漏应急处置措施 (一)报警 拨打119,120等,并视泄漏量情况及时报告政府有关部门。 (二)建立警戒区 立即根据地形、气象等,在距离泄漏点至少400米围实行全面戒严。划出警戒线,设立明显标志,以各种方式和手段通知警戒区和周边人员迅速撤离,禁止一切车辆和无关人员进入警戒区。

对于大泄漏,考虑至少隔离800米(以泄漏源为中心,半径800米的隔离区)。 (三)消除所有火种 立即在警戒区停电、停火,灭绝一切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的火种。进入危险区前用水枪将地面喷湿,以防止摩擦、撞击产生火花,作业时设备应确保接地。

(四)控制泄漏源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或翻转容器,避免液体漏出。如管道破裂,可用木楔子、堵漏器堵漏或卡箍法堵漏,随后用高标号速冻水泥覆盖法暂时封堵。

(五)导流泄压 若各流程管线完好,可通过出液管线、排污管线,将液态烃导入紧急事故罐,或采用注水升浮法,将液化石油气界位抬高到泄漏部位以上。

(六)罐体掩护 从安全距离,利用带架水枪以开花的形式和固定式喷雾水枪对准罐壁和泄漏点喷射,以降低温度和可燃气体的浓度。

(七)控制蒸气云 如可能,可以用锅炉车或蒸汽带对准泄漏点送气,用来冲散可燃气体;用中倍数泡沫或干粉覆盖泄漏的液相,减少液化气蒸发;用喷雾水(或强制通风)转移蒸气云飘逸的方向,使其在安全地方扩散掉。

(八)处置组织与现场监测 调集医院救护队、警察、武警等现场待命。随时用可燃气体检测仪监视检测警戒区的气体浓度,人员随时做好撤离准备。

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防止泄漏物向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隔离警戒区直至液化石油气浓度达到爆炸下限25%以下方可撤除。

(九)翻车起吊 如遇到车辆倾覆,至少要2辆25吨以上起吊车辆同时作业,防止二次事故。并预先在可能倾覆处铺上废旧轮胎,防止罐体与地面撞击。 . . word教育资料 四、液化石油气火灾应急处置措施 组织抢险队伍,控制泄漏源,确定灭火介质,进行事故扑救,监控和保护周边具有火灾、爆炸性质的危险点,防止二次事故发生。

(一)灭火剂选择 小火时,可选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大火时,采用水幕、雾状水。 扑救液化气体类火灾,切忌盲目扑灭火势,在没有采取堵漏措施的情况下,必须保持稳定燃烧。否则,大量可燃气体泄漏出来与空气混合,遇着火源就会发生爆炸,后果将不堪设想。

(二)报警 拨打119,120等,并视火灾情况及时报告政府有关部门。 (三)建立警戒区 立即根据地形、气象等,在距离泄漏点至少1600米(以泄漏源为中心,半径1600米的隔离区)围实行全面戒严。划出警戒线,设立明显标志,以各种方式和手段通知警戒区和周边人员迅速撤离,禁止一切车辆和无关人员进入警戒区。

紧急疏散时应注意: (1)需要佩戴个体防护用品或采用简易有效的防护措施,并有相应的监护措施; (2)应向侧上风方向转移,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并在疏散或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 (3)不要在低洼处滞留; (4)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区与着火区。

(四)制止泄漏 1. 若阀门未烧坏,可穿避火服,带着管钳,在水枪的掩护下,接近装置,关上阀门,断绝气源。 2. 若各流程管线完好,可通过出液管线、排污管线,将液态烃导入紧急事故罐,减少着火罐储量。

3. 若泄漏发生在罐的底部或下部,利用已有或临时安装的管线向罐注水,利用水与液化石油气的比重差,将液化石油气浮到裂口以上,使水从破裂口流出,再进行堵漏。为防止液化气从顶部安全阀排出,可以采取先倒液、再注水修复或边导液边注水。

4. 积极冷却,稳定燃烧,防止爆炸。组织足够的力量,将火势控制在一定围,用射流水冷却着火及邻近罐壁,并保护毗邻建筑物免受火势威胁,控制火势不再扩大蔓延。在未切断泄漏源的情况下,严禁熄灭已稳定燃烧的火焰。

干粉抑制法: 待温度降下之后,向稳定燃烧的火焰喷干粉,覆盖火焰,终止燃烧,达到灭火目的。

5. 处置组织与现场监测 调集医院救护队、警察、武警等现场待命。随时用可燃气体检测仪监视检测警戒区的气体浓度。 五、人员受伤处置 通过信号、广播组织、引导群众进行疏散、自救。对现场受伤人员进行营救、寻找,并转移至 . . word教育资料 安全区,由医疗救护队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抢救、护理。密切注视事故发展和蔓延情况,如事故呈现扩大趋势,应及时向上一级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启动区域性应急处置预案,组织区域性应急处置力量参与抢险、处置行动。

2.3 液化石油气压力管道事故 2.3.1 液化石油气压力管道发生爆炸 液化石油气压力管道发生爆炸后,一般会继续燃烧形成大火,此时应立即切断储罐的紧急切断阀;停运机泵;在确保人身安全的情况下设法关闭事故燃烧点两端最近的两个阀门;开启消防水,连接消防水枪对准燃烧点附近实施降温;如燃烧管线靠近储罐,应开启相近储罐喷淋系统对其实施喷淋降温,待燃烧火焰减小后,以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如灭火成功,泄漏逐渐变小,则人员远距离监护,任其泄漏完全;如火势难以控制,应立即向消防机构求援。

2.3.2 液化石油气压力管道发生气相泄露 如气相泄露量较大,应立即停止生产,关闭距离泄漏点两端最近的两个阀门,任其挥发后,置换处理;如气相泄露量较小,且远离充装区、烃泵区,则应局部停止作业,关闭距离泄漏点两端最近的两个阀门,人员在上风头以手持灭火器监护,泄漏停止后置换处理。

2.3.3 液化石油气压力管道发生液相泄露 ⑴ 应立即停止所有生产作业,关闭储罐紧急切断阀,关闭距离泄漏点两端最近的两个阀门,灭火器上风头监护。

⑵ 如泄露管线管径大于等于DN80而且长度大于100米,且泄漏孔面积小于5mm,应考虑气相吹扫出管道的大部分液体。

⑶ 如泄露管线管径大于DN100而且长度大于100米,且泄漏孔小于10mm,则应立即以堵漏设备实施堵漏。

⑷ 如泄漏管线与承压罐车装卸台、钢瓶充装台相连,可以空罐车、空钢瓶倒出管线的部分液体,降低管道压力,而不进行堵漏。

⑸ 如泄漏量较大,且风向朝储配站非生产区、配电房、发电机房或其他明火发生地,则应停止该区域的一切明火,拉断电源。

⑹ 如进库总管线(码头等入库总线)发生火灾、爆炸、大量连续性泄漏事故,应视事故情况报告海上公安消防、港务交通、海事等部门,请求协助指挥救援。

2.4 液化石油气钢瓶事故 2.4.1 钢瓶在充装作业过程中发生事故 ⑴ 充装人员应立即通知停运机泵,停止所有作业,关闭充装总线阀门,切断储罐与充装台的工艺联系,关闭所有充装枪的根部阀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