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PowerPoint演示文稿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七讲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基本概念PPT课件

造成废品
2019/12/14
19
第一章 机械加工基础知识
1.6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基本概 二、工件的安装和夹具 念
3.基准及其选择 (3)粗基准
粗基准的选择应保证所有加工表面都具有足够的加工余 量,而且各加工表面对不加工表面具有一定的位置精度。 选择原则如下:
4)为使工件定位稳定,夹紧可靠,要求所选用的粗基准尽可 能平整、光洁,不允许有锻造飞边、铸造浇冒口切痕或其 它缺陷,并有足够的支承面积。
25
第一章 机械加工基础知识
1.6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基本概 二、工件的安装和夹具念
4.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 (1)工件的六点定位原理
工件的同一个自由度被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支承点重复 限制的定位成为过定位。
过定位
2019/12/14
26
第一章 机械加工基础知识
1.6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基本概 二、工件的安装和夹具念
1.6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基本概 一 、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念
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1)工序
阶梯轴
201单9/件12/生14 产阶梯轴的工艺过程
大批量生产阶梯轴的工艺过程 6
第一章 机械加工基础知识
1.6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基本概 一 、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念
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2)安装
的基准。( ) 2. 在一个工序中只可以有一次安装。( ) 3. 不完全定位的定位方式是不合理的。( ) 4. 过定位是超过六点的定位方式。( ) 5 定位是工件在机床上占有正确的位置,以保证被加工表面
的精度。( )
6 在不加工表面中,应选择和加工表面的位置度要求最高的 表面作为粗基准。( )
7. 欠定位是合理的定位方式。采用欠定位的定位方式,既可 保证加工质量,又可简化夹具结构。 ( )
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

第一节PowerPoint窗口组成及基本操作
• (4)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如图7.4所示的对话框。对话框中有 “屏幕演示文稿”"web演示文稿”“黑自投影机”“彩色投影机” 和“35毫米幻灯片”等输出类型可供选择,此处选中“屏幕演示文稿” 单选按钮。
• (5)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如图7.5所示的对话框,用于输入演示 文稿的标题、每张幻灯片包含的页脚内容,或选择“上次更新日期” 和“幻灯片编号”等对象。
• 3.利用空演示文稿创建新演示文稿 • 用创建空自演示文稿的方式,可以创建具有自己风格和特点、符合自
己需要的演示文稿。 • 新建一个空自演示文稿(如图7.10所示),可以按照下述步骤进行操作: • (1)单击“文件”一“新建”,在右边“新建演示文稿”任务窗格中
单击“空演示文稿”超链接,打开“应用幻灯片版式”任务窗格。该 窗格包含“文字版式”“内容版式”“文字和内容版式”和“其他版 式”4类版式。 • (2)将鼠标指向该窗格中要使用的幻灯片版式,此时该版式的图示右 侧将出现一个下三角按钮。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PowerPoint窗口组成及基本操作
• (2)单击“常用”工具栏中“新幻灯片”按钮,或执行“插 入”→“新幻灯片”命令,打开“新幻灯片”对话框。
• (3)从中选择一种幻灯片版式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 3.删除幻灯片 • 一般在幻灯片浏览视图中做删除幻灯片的操作比较简单。在幻灯片浏
• 在成功启动PowerPoint后,系统会自动创建一个默认文件名为“演 示文稿1”的空自演示文稿,如图7.1所示。
• PowerPoint的操作界面与Word 2007中相应部分的作用完全相同, 因此这里只介绍PowerPoint特有的组成部分。
第21章 机械加工工艺的基本知识.ppt

21.1.2 生产类型与特征
1.生产纲领
产品(或零件)的生产纲领,是包括备品和废品在内的该产品(或零 件)的年产量。
N Qn(1 a% b%)
式中: N——零件的生产纲领,(件/台); Q——产品的生产纲领(台/年); n——每台产品中该零件的数量(件/台), α%——备品的百分率, b%——废品的百分率。
4)选取要求余量均匀的表面为粗基准
装配基准
11/26/2019 5:41 PM
注意:粗基准只能在 第一道工序中使用一 次,不能重复使用
b.精基准的选择
1)基准重合原则:定位基准 与设计基准重合,可避免产生 定位误差;
2)基准统一原则:加工零件上 某些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表面时, 应尽可能选同一定位基准,以保 证各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
目的
保证加工质量; 合理使用设备; 合理安排热处理工序.
所谓工序集中,就是整个工艺过程中所安排的工序数量尽量少, 每个工序所加工的表面数量尽量多。
而工序分散则恰恰相反,安排工序数量多,每道工序加工的表面 数量少。分散到极限时,一道工序上只包含一个简单工步的内容。
11/26/2019 5:41 PM
工序集中和工序分散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零件的材质,毛坯的选择, 工件的定位原理,零件的加工顺 序和加工方法。
11/26/2019 5:41 PM
21.1 基本概念
21.1.1 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
1. 生产过程:由原材料到生产出成品的全部劳动过程的总和。
调试、包装
运输、保管
装配检验
生产过程
生产准备
切削加工
11/26/2019 5:41 PM
2.生产类型
单件生产:以单个(或几件)形式制造产品(工件); 成批生产:成批制造相同的产品(工件),成批生产又分为大批、中 批和小批生产三种; 大量生产:一种产品制造数量很多,多数工作地点经常重复 地进 行一种工件某一工序的加工。
如何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

如何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PowerPoint是一款常用的演示文稿制作软件,在各个领域,特别是商务和教育领域广泛应用。
如何使用PowerPoint制作出美观、生动的演示文稿,成为很多人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设计、内容和展示三个方面来介绍如何使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
一、设计1.选择合适的主题PowerPoint提供了多种主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主题。
主题是演示文稿的外观风格,包括背景、字体和颜色等。
选择主题时要考虑演示文稿的目的和受众,保持一致性和专业性。
2.布局和排版好的布局和排版可以增加演示文稿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在每一页上合理安排元素的位置和大小,避免内容过于拥挤或稀疏。
使用清晰的标题和段落,搭配适当的图表、图片和文字,使内容更加易于理解和记忆。
3.运用动画和转场效果PowerPoint提供了多种动画和转场效果,可以使演示文稿更加生动和有趣。
适当运用动画和转场效果,可以引起观众的注意和兴趣,但也要注意不要过分夸张,影响内容的表达。
二、内容1.确保逻辑性和连贯性演示文稿的内容应当是有条理和连贯的。
可以使用标题和小节来组织内容,将主题分段呈现,保持结构清晰。
同时,可以使用项目符号或编号来列举重点和关键信息,方便观众理解。
2.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语言应当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复杂的术语。
可以使用简单的句子和常用词汇,让观众更容易理解。
同时,可以通过使用图片、图表和图像等视觉元素来辅助说明,增加文稿的可读性。
3.提供适当的备注和注解备注和注解可以提供额外的信息和细节,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演示文稿。
可以在演示文稿中设置备注页,在备注页中提供详细的说明和解释。
然后,在演示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查看备注页,并与观众分享相关信息。
三、展示1.熟悉演示内容在展示演示文稿之前,要对内容进行充分的准备和研究。
熟悉演示文稿中的每一页内容,并理解背后的逻辑和思想。
这样可以提高表达的流畅性和自信度,使观众对演示文稿的内容产生信任和兴趣。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PowerPointPresenta

急剧磨损阶段:
刀具经过正常磨损阶段后已经变钝,如继续切削, 温度将剧增,切削力增大,刀具磨损急剧增加。在 此阶段,既不能保证加工质量,刀具材料消耗也多, 甚至崩刃而完全丧失切削能力。
一般应在此阶段之前及时换刀。
可能分多道工序加工。 ? 工位:一工序内,一次安装后,工件与夹具及设备可动部
分一起相对刀具占据的每一个位置 。
? 工步:同一刀具连续加工同一性质加工要素的工序内容。 ? 走刀:或称进给。余量大需分次切削时,每次为一次走刀。
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
? 生产纲领:即年产量。企业计划一年内应当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
屑。
Ⅰ、滑移变形区 Ⅱ、前刀面摩擦变形区
Ⅲ 、后刀面摩擦变形区
金属的切削过程 —切屑的种类
? 一般加工塑性金属材料(如软钢、铜、铝等),在切削厚度较 小、速度较高、刀具前角较大时,容易得到 带状切屑。切削过 程较平稳,切削力波动较小,加工表面质量高,但连续切屑会 缠绕工件。
? 加工塑性较低的金属材料(如黄铜),切削速度较低、厚度较 大、刀具前角较小时产生;特别是当工艺系统刚性不足、加工 碳素钢材料时,容易得到节状切屑。切削过程不太稳定,切削 力波动也较大,已加工表面质量较低。
60~90 min
80~120 min
60
min
15~30 min
120~180 min
200~300 min
120~150 min
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能
金属材料切削加工的难易程度称为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 ? 良好的切削加工性能是指:刀具耐用度较高或在一定耐用度下的切削速
中职机械制图课件ppt

基本视图概念
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右视图、仰视图、后视 图
基本视图配置
第一角投影法、第三角投 影法
剖视图及断面图
剖视图分类
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局 部剖视图
剖切方法
单一剖切面、几个平行的 剖切面、几个相交的剖切 面
断面图概念及分类
移出断面图、重合断面图
轴测图及三维建模
轴测图概念及分类
正轴测图、斜轴测图、圆柱轴 测图
三维建模基本方法
叠加法、切割法、布尔运算
三维建模常用软件
SolidWorks、Pro/Engineer、 Autodesk Inventor
03
机械制图实践
典型零件图样分析
1
分析轴套类、轮盘类、支架类、箱体类等典型 零件的图样,了解其工艺流程、加工方法及注 意事项。
2
熟悉典型零件的分类、材料、技术要求等,掌 握其绘图方法和标注规则。
3
掌握典型零件的测绘方法和步骤,能够根据实 际情况进行测绘并制定加工工艺。
装配图及拆装分析
01
分析装配图的构成、内容、技术要求等,掌握装配图的绘制方 法和标注规则。
02
熟悉装配图的拆装工艺流程,了解拆装注意事项和操作规范。
掌握装配图的测绘方法和步骤,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测绘并
03
制定拆装工艺。
零件测绘及创新设计
比例与字体
掌握绘图比例的选择原则和字体的书写规范。
3
图线与箭头
了解各种图线的名称、画法与用途,以及箭头 的含义。
机械图样种类
零件图
了解零件图的组成、内容和作用,包括视图、尺 寸标注、技术要求等。
装配图
掌握装配图的绘制方法、视图选择、标注内容和 技术要求。
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

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PowerPoint 2010的功能和使用一.新建演示文稿1二.幻灯片的基本操作1一.新建演示文稿在【文件】|“新建”命令中,可用来创建演示文稿的方法有创建空白演示文稿、根据模板、主题创建和根据现有内容创建。
空白演示文稿没有任何设计方案和示例文本,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幻灯片版式来制作。
主题是事先设计好的一组演示文稿的样式框架。
模板是系统提供的预先设计好的演示文稿样本。
根据现有内容创建可快速创建与现有演示文稿类似的文件,适当修改完善即可。
下面以空白演示文稿为例,进行详细讲解。
1. 创建演示文稿创建演示文稿主要采用以下3种方法:方法1:启动PowerPoint 2010后,系统会自动新建一个空白的演示文稿,默认名称为“演示文稿1”。
方法2:单击【文件】|“新建”命令,在右侧的“可用模板和主题”组中选择要新建的演示文稿类型。
方法3:在PowerPoint 2010启动的情况下,按“Ctrl+N”组合键,可另建一个新的空白演示文稿。
2. 保存演示文稿保存演示文稿主要采用以下3种方法:方法1:单击【文件】选项卡下的“保存”或“另存为”命令,可以重新命名演示文稿及选择存放位置。
方法2:单击快速访问工具栏的“保存”图标按钮。
方法3:按Ctrl+S组合键。
二.幻灯片的基本操作创建好演示文稿之后,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对幻灯片进行基本操作。
在幻灯片操作的过程中,最方便的视图模式是幻灯片浏览视图,对于少量幻灯片操作,也可以在普通视图模式下进行。
1. 演示文稿和幻灯片在PowerPoint 2010中,演示文稿和幻灯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演示文稿是一个以.pptx 为扩展名的文件,是由一张张的幻灯片组成的。
每一张幻灯片都是演示文稿中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内容,幻灯片可以由文本、图形、表格、图片、动画等诸多元素构成。
编辑演示文稿就是编辑幻灯片的格式、顺序以及幻灯片中的对象。
2. 选择幻灯片在开始编辑之前,需要先选择幻灯片。
第九章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第九章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任意多边形”绘制完毕后,要改变其形状,方法是:选中图形,单击绘图工具对应的“格式”→“插 入形状”→“编辑形状”→“编辑顶点”,拖动顶点编辑形状。
(5) 插入SmartArt图形。SmartArt图形是信息和观点的视觉表示形式。选择“插入”→“插 图”→“SmartArt”打开“选择SmartArt图形”对话框。选择不同分类对应不同列表选项,单击需要的 SmartArt图形即可插入。下面以“组织结构图”为例来稍作说明。
第九章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影片插入后,可通过控制点调整大小,双击影片可播放,单击影片可暂停或继续,单击空白区域可 取消。影片上不能再叠放其它对象,不能通过在影片上放置文本框制作字幕。除了插入来自文件的视频 对象之外,还可以插入其它类型的视频对象。
(3) 插入超链接。 通过超链接,可跳转到同一演示文稿的其它幻灯片,或其它演示文稿、Excel文档、Word文档、 Web 网页、E-mail地址,甚至运行一段程序等。 幻灯片中的许多对象,包括文本、图片等,均可设置超链接。插入超链接的基本方法是:选中对象, 选择“插入”→“链接”→“超链接”,设置链接目标。 通过“插入”→“链接”→“动作”,可设置激活超链接的交互动作:“单击鼠标”和“鼠标移 过”。由于“鼠标移过”方式可能导致意外跳转,所以它更多地用于提示、播放声音或影片等情况。通 过“动作设置”对话框还可设置运行程序、播放声音等更多选项。 删除超链接的方法是:在“编辑超链接”对话框中单击“删除链接”,或从对象快捷菜单中选择 “取消超链接”。
第九章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设置各种效果。例如,选择“格式”→“形状样式”可设置形状效果;选择“设计”→“图表布局”可 得到不同样式的图标效果;选择“布局”→“坐标轴”可设置图表中的坐标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误差)ΔG。 误差不等式 ΔD+ΔA+ΔT+ΔG≤δK
3
机电教研室
现代数控技术
第三章 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
第八节 定位误差分析
一、定位误差产生的原因及计算 造成定位误差的原因有两个: 基准不符误差
基准不符误差是由于定位基准与设计基 准不重合而产生的误差,以ΔB来表示。 基准位移误差
机电教研室
13
现代数控技术
第三章 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
第八节 定位误差分析
二、定位误差计算实例 例 1.如下图所示,以A 面定位加工φ20H8孔,求
加工尺寸40±0.1mm的定位误差。
14
机电教研室
现代数控技术
第三章 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
第八节 定位误差分析
解: 设计基准B与定位基准A不重合,因此将产 生基准不重合误差 ΔY=0mm(定位基面为平面)
距离尺寸公差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投影,即
ΔB=δS×cosβ
6
机电教研室
现代数控技术
第三章 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
第八节 定位误差分析
当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之间有几个相关尺寸的 组合,应将各相关连的尺寸公差在加工尺寸方 向上投影取和,即
n
B i cos i i1
式中 δi——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之间各相关连 尺寸的公差(mm);
基准位移误差是由于定位副制造误差而引 起定位基准的位移,以以ΔY来表示。
4
机电教研室
机电教研室
第八节 定位误差分析
(一)基准不重合误差及计算 5
现代数控技术
第三章 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
现代数控技术
第八节 定位误差分析
第三章 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
显然基准不重合误差的大小应等于定位基准与设计基 准不重合而造成的加工尺寸的变动范围,由图可知:
机电教研室
1
现代数控技术
第三章 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
现代数控技术
上堂课内容回顾 第七节 常用的定位元件
第三章 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
一、对定位元件的基本要求
1.足够的精度
2.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3.有较高的耐磨性
4.良好的工艺性
二、工件以平面定位时的定位元件
1.主要支承
2.辅助支承
三、工件以圆孔定位时的定位元件
(三)定位误差的计算
由 因于此定在位计误算差定Δ位D误是差由时基,准先不分重别合算误出差Δ和和基Δ准位,移然误后差将组两合者而组成合的而。
得 ( ( (Δ123)))D。ΔΔΔ组YYY≠=≠合000,时,,Δ可ΔΔB有BB≠=≠如000时 时时下, ,,情Δ Δ况DD==:Δ ΔYB
B
Y
如如 “果果+设”设计、计基“基准—准不”在在的定定判位位别基基方面面法上上为,::ΔΔDD==ΔΔBB±+ΔΔYY ①分析定位基面尺寸由大变小(或由小变大)时,定位基准的变动 方向; ②当定位基面尺寸作同样变化时,设定位基准不动,分析设计基准 变动方向; ③若两者变动方向相同即“+”,两者变动方向相反即“—”。
如工件的加工尺寸方向与Z方向相同,则在加工尺 寸方向上的基准位移误差为:
Y 0.707 d
如在加工尺寸方向上与Z有一夹角β,则在加工尺寸 方向上的基准位移误差为
Y
O1O2
cos
d 2sin
2
cos
0.707 d
cos
12
机电教研室
现代数控技术
第八节 定位误差分析
第三章 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
如果基准偏移的方向与工件加工尺寸的方向
不一致时,应将基准的偏移量向加工尺寸方向
上投影,投影后的值才是此加工尺寸的基准位
移误差。
10
机电教研室
现代数控技术
第八节 定位误差分析
第三章 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
3.工件以外柱圆在V形块上定位
工件以外圆柱面在V形块上定位时,其定位基准为工
件外圆柱面的轴心线,定位基面为外圆柱面。
第三章 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
当定位基准在任意方向偏移时,其最大偏移量即为定 位副直径方向的最大间隙,即
ΔY=Xmax=Dmax—d0min=δD+δd0+Xmin
当基准偏移为单方向时,在其移动方向最大 偏移量为半径方向的最大间隙,即
Y
1 2
X max
1 2
Dmax d0max
1 2
D
d
X min
ΔY=0
8
机电教研室
Hale Waihona Puke 现代数控技术第三章 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
第八节 定位误差分析
2.工件以圆孔在圆柱销上定位 工件以圆孔在圆柱销定位、其定位基准为 孔的中心线,定位基面为内孔表面。
定位基准偏移的方向有两种可能: 一是可以在任意方向上偏移; 二是只能在某一方向上偏移。
9
机电教研室
现代数控技术
第八节 定位误差分析
ΔB=Amax-Amin =Smax-Smin=δS
S是定位基准E与设计基准F间的距离尺寸。当设计基准
的变动方向与加工尺寸的方向相同时,基准不重合误差
就等于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间尺寸的公差,如图4-37, 当S的公差为δS,即
ΔB=δS
当
设计基准的变动方向与加工尺寸方向有一夹角(其夹角
为β)时,基准不重合误差等于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间
由右图可知,若V形块的夹角 α=900,且不计V形块的 误差, 仅考虑工件的外圆尺寸公差δd 的影响,使工件中心沿Z向从O1 移至O2,即在Z向的基准位移量 可由下式计算
O1O2
d 2sin 2
0.707d
11
机电教研室
现代数控技术
第八节 定位误差分析
第三章 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
位移量的大小与外圆柱面直径公差有关,因此对于 较精密的定位,需适当提高外圆的精度。V形块的对中 性好,所以沿其X方向的位移量为零。
1.圆柱销(定位销)
2.圆柱心轴
3.圆锥销
4.圆锥心轴(小锥度心轴)
四、工件以外圆柱面定位
1.V形块
2.定位套
3.半圆套
4.圆锥套
2
机电教研室
现代数控技术
第三章 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
第八节 定位误差分析
使用夹具时造成工件加工误差的因素包括如下四个方 面:
1.与工件在夹上保定位的关的误差,称为定位误差ΔD; 2.与夹具在机床上安装有关的误差,称为安装误差ΔA; 3.与刀具同夹具定位元件调整有关的误差,称为调整
βi——δi的方向与加工尺寸方向之间的夹 角(0)。
7
机电教研室
现代数控技术
第三章 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
第八节 定位误差分析
(二)基准位移误差的计算
下面分析几种常见的定位方式产生的基准位移 误差的计算方法:
1.工件以平面定位 工件以平面定位时的基准位移误差计算较方便。
如图4-37所示的工件以平面定位时,定位基面 的位置可以看成是不变动的,因此基准位移误 差为零,即工件以平面定位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