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场所采样技术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C52GBZ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 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Specifications of air samplingfor hazardous substances monitoring in the workplace发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GBZ 159-2004前言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与《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和《工作3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2002)相配套,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将《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采样规范》(WS 1-1996)和《作业场所空气中金属样品采集方法》(WS/T 16-1996)修改合并为一个规范;涵盖了有毒物质和粉尘监测的采样方法,适用于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的监测。
本标准的附录A、B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从2004年12月1日起实施,同时代替WS1-1996和WS/T16-1996。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96年,本次是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由全国职业卫生标准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伯洪、闫慧4芳和梁禄。
5GBZ 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有毒物质和粉尘)监测的采样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有毒物质和粉尘)的空气样品采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工作场所空气有害物质采样技术-12

Page 15
15
气态和蒸气态化合物的采集:
注射器(100mL) 注射器的使用 气密性检查:将注射器垂直架起, 芯子应能自由下落;当吸人空气 至满刻度并封闭进气口后,朝下 垂直放置24h,芯子自由下落不 得超过原体积的20%。
缺点:易碎、体积小 GBZ/T160系列方法中约有16种化合物 可采用这种方式
采样的操作:反复抽吸待测气体 多次后再充满密封保存
Page 16
16
气态和蒸气态化合物的采集:
铝箔采气袋
铝箔采气袋的使用
气密性检查:当采气袋充满空气后, 浸没在水中,不应冒气泡。 采样:与双连球联用
Page 17
17
双连球与采气袋联用
将双连球与采气袋进气口气密连接,旋 开采气袋开关,反复挤压双连球,即可 将周围环境气体充满采气袋。充满后先 旋紧开关,再取下双连球。 GBZ/T160系列方法中有磷化氢采用这 种方式。 因其采气量灵活,不易损坏,将来可能 取代注射器作为主要的直接采样容器。
生产工艺过程中 产生的有害因素
为主要来源,与生产工艺水品及设备水品紧密相关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生物因素
异常气象条件:高温、低温、高 湿;高气压、低气压;噪声、振 动;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红外 线、激光、射频辐射;X射线等。
生产性无机毒物,如铅、汞等 生产性有机毒物,如苯系物、醇 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煤尘
空气样品采集规范
应用及实践
GBZ 159-2004《工作 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 测的采样规范》
粉尘(滤膜) 碳氧化物(直接采样) 硫化氢(吸收管串联)
氮氧化物(吸收管并联)
苯(吸附管)
真实性、代表性;采样点及数目的确定原则 MAC、STEL、TWA对应的采样方法 粉尘、COX、硫化氢、NOX 、苯
工作场所空气中采样技术规范

采样点(Sampled site)指根据监测需要和 工作场所状况,选定具有代表性的、用于空气 样品采集的工作地点。
一、空气样品采集的重要性
1、空气样品采集是检测工作的源头,是首要 且十分重要的一步,它决定检测结果的真实性、 准确性和可靠性,为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提供 依据的正确性。
二、空气样品的采集技术
缺点:①吸收管易坏,携带不便②不适用 于个体采样和长时间采样,需要空气采样 泵。
注意事项:①合理选用吸收管和吸收液② 流量正确③采样时间准确④采样时间要短 ⑤吸收管和采样器连接正确⑥密闭,防破 碎⑦清洗吸收管。
二、空气样品的采集技术
液体吸收法的采集 吸收管与空气采样器的进气口和出气口的连接要正
空气采样器(Air sampler)指以一定的流量采集空 气样品的仪器,通常由抽气动力和流量调节装置 等组成。
无泵型采样器(Passive sampler)指利用有毒物质 分子扩散、渗透作用为原理设计制作的、不需要 抽气动力的空气采样器。
二、空气样品的采集技术
个体采样(Personal sampling)指将空气收集器 佩带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其进气口尽量接 近呼吸带所进行的采样。
和液态两种粒子的凝集性气溶胶也称为烟, 粒径在1 μ m以下。 尘:含固态分散性气溶胶,尘的粒径范围 较大,从1μ m到10μ m。
物质形态 存在状态
采样方法
┌—直接采样法---注射器和采气袋
│
┌—液体吸收法 ┌ 活性炭
│
├—固体吸附剂法- ┼ 硅胶
气体 ---- → 气态 ----- ├—有泵型采样法┼—浸渍滤料法 ├高分子微球
7、工作场所空气中采样技术规范解析

一、空气样品采集的重要性
2、空气样品的采集过程受较多因素的影响, 尤其是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很大,采样 现场情况复杂,控制起来比较困难,注重样品 采集的每一个环节是非常必要的。 3、空气样品的采集容易使结果产生很大的误 差,甚至错误,导致检测工作的失败,造成自 身人、财、物浪费的同时,也给被检测单位/ 劳动者带来了损失,甚至使客户对自身的检测 能力产生了怀疑。
二、空气样品的采集技术
气溶胶可分成 雾:含液态的分散性气溶胶和凝集性气溶 胶。雾的粒径通常较大,在 10μ m以上。 烟:含固态凝集性气溶胶,同时含有固态 和液态两种粒子的凝集性气溶胶也称为烟, 粒径在1 μ m以下。 尘:含固态分散性气溶胶,尘的粒径范围 较大,从1μ m到10μ m。
常用有害因素 二氧化硫 甲醛 氨 氮氧化物 硫化氢 汞 磷化氢 臭氧 氯化氢 氯气 TDI MDI 二甲基甲酰胺 吸收液名称 二氧化硫吸收液 甲醛吸收液 氨吸收液 氮氧化物吸收液 硫化氢吸收液 汞吸收液 磷化氢吸收液 臭氧吸收液 氯化氢吸收液 氯气吸收液 TDI 吸收液 MDI吸收液 二甲基甲酰胺吸收液 吸收液种类 甲醛 - 邻苯二甲酸氢钾 - 水 (实验室的甲醛液) 水 0.005 mol/L硫酸溶液 冰乙酸-水-对氨基苯磺酸二盐酸-1-萘乙二胺 亚砷酸钠-碳酸铵的水溶 液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硫酸高锰酸钾溶液 水 氢氧化钠 酸性甲基橙 盐酸+冰醋酸 盐酸+冰醋酸 水
二、空气样品的采集技术
缺点:①吸收管易坏,携带不便②不适用 于个体采样和长时间采样,需要空气采样 泵。
注意事项:①合理选用吸收管和吸收液② 流量正确③采样时间准确④采样时间要短 ⑤吸收管和采样器连接正确⑥密闭,防破 碎⑦清洗吸收管。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采样技术

二、空气样品的代表性
代表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要满足卫生标准的要求。必须选择在有害 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及有害物质浓度最高 的工作时段进行采样检测,测得的有害物质浓 度用于职业卫生状况的评价,这样才符合卫生 标准的要求; 二是要满足检测的目的。必须选择能够反映工 作场所劳动者接触空气中有害物质真实浓度的 采样点。
气体、蒸气和气溶胶
(一)气体和蒸气
气态:常温下是气体的有害物质如氯气、一氧
化碳等,通常以气态存在于空气中。
蒸气态:常温下是液体的有害物质如苯、丙酮
等,以不同的挥发性呈蒸气态存在于空气中。常
温下是固体的有害物质如酚、三氧化二砷等,也 有一定的挥发性,特别在温度高的工作场所,也 可以蒸气状态存在。
一、工作场所空气样品的特征
影响空气中有害物质状况的因素多
气象因素对空气样品的影响比较显著。气温、 气压和湿度等气象因素不仅影响空气样品的体 积,而且影响有害物质在空气中的存在状态和 扩散速度。此外风向、风速等气象因素,工作 现场的环境条件、生产状况和人员行为等因素 也均可以对作业场所空气中有害因素的浓度或 强度产生影响。
(一)气体和蒸气
气体和蒸气的特点
都以分子状态存在(汞除外)。
能迅速扩散,其扩散情况与它们的密度和扩散系 数有关。 密度小者(如甲烷等)向上飘浮,密度大者(如 汞蒸气)就向下沉降;
扩散系数大的,能迅速分散于空气中,基本上不 受重力的影响,能随气流以相等速度流动。
(二)气溶胶
定义:以液体或固体为分散相,分散在气体
三、空气样品的真实性
真实性,即采样检测结果反映的是工作场所空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定点采样方法

1.戊烷、己烷和庚烷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现场采样按照GBZ 159执行。
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碳管两端,以200ml/min 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
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碳管两端,以50ml/min 流量采集2~8h 空气样品。
个体采样:打开活性碳管两端,佩戴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尽量接近呼吸带,以50ml/min 流量采集2~8h 空气样品。
采样后,立即封闭活性碳管两端,置清洁的容器内运输和保存。
样品在室温下可保存8d,置冰箱内可保存更长时间。
2.辛烷溶剂解析-气相色谱法:现场采样按照GBZ 159执行。
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碳管两端,以300ml/min 流量采集15min 空气样品。
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碳管两端,以50ml/min 流量采集2~8h 空气样品。
个体采样:打开活性碳管两端,佩戴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尽量接近呼吸带,以50ml/min 流量采集2~8h 空气样品。
采样后,立即封闭活性碳管两端,置清洁的容器内运输和保存。
样品在室温下可保存10d,置冰箱内可保存更长时间。
3.溶剂汽油和非甲烷总烃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现场采样按照GBZ 159执行。
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炭管两端,以100ml/min 流量采集15min 空气样品。
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炭管两端,以50ml/min 流量采集2~8h 空气样品。
个体采样: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炭管,佩戴在监测对象的前胸上部,进气口向上,尽量接近呼吸带以50ml /min 流量采集2~8h 空气样品。
采样后,封闭活性炭管两端,置清洁的容器内运输和保存。
在室温下样品至少可保存7d,低温下可延长保存时间。
4.石蜡烟的溶剂提取称量法:现场采样按照GBZ 159执行。
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将装好玻璃纤维滤纸的采样夹,以25L/min 流量采集15min 空气样品。
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将装好玻璃纤维滤纸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以2L /min 流量采集2~8h 空气样品。
工作场所空气有害物质采样技术12

气泡吸收管图示
P2ag1e 21
气泡吸收管与采样泵的连接
将气泡吸收管的内管通过附加软胶管与 采样泵气密连接,中间可加一安全瓶防 止流量过大时,吸收液吸入采样泵造成 损坏。
气流的方向:内管进,外管出 GBZ/T160系列方法中约有16种化合
物可采用这种方式。
P2ag2e 22
气态和蒸气态化合物的采集:
有害物质:主要指化学物质,也称 有毒物质(如GBZ/T160系列标准)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来源
生产工艺过程中 产生的有害因素
为主要来源,与生产工艺水品及设备水品紧密相关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生物因素
异常气象条件:高温、低温、高 湿;高气压、低气压;噪声、振 动;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红外 线、激光、射频辐射;X射线等。
合物采用这种方式。
P2ag4e 24
冲击式吸收管图示
气态和蒸气态化合物的采集:
吸收管的串联
方法:前一个吸收管的出气端与后一个吸 收管的进气端用软胶管连接后,后一个吸 收管的出气端再与采样泵用软胶管连接
氨,GBZ/T 160.29-2004《工作场所空 气有毒物质测定 无机含氮化合物-纳氏试 剂分光光度孔径和厚度应均匀; 当管内装5mL水,以0.5L/min的流量抽 气时,产生的气泡应均匀,不应有特大的 气泡;气泡上升高度为40~50mm,阻 力为4~5kPa。
气密性检查:同气泡吸收管。 气流方向:小管进,大球出 使用:与采气泵的连接与气泡吸收管相同。 GBZ/T160系列方法中约有34种化合物
可采用这种方式。
多孔玻板吸收管图示
P2ag3e 23
气态和蒸气态化合物的采集:
冲击式吸收管
性能要求:内管和外管的接口应是标准磨 口;内管应垂直于外管管底,出气口的内 径为1.0mm±0.1mm,管尖距外管底 5.0mm±0.1mm;固定小突应牢固。
职业卫生工作场所采样技术

11
气溶胶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其粒径有关,粒径 大的颗粒既不能在空气中长期悬浮,也不易于被吸 人呼吸道。一般认为,5~15 µm的颗粒易被阻留在 上呼吸道,而无法进入体内,对人体危害较小;粒 径小于5µm 的颗粒则容易进入支气管和肺泡,被机 体吸收,危害较大。
由于气溶胶颗粒会受重力作用下沉,特别是密 度大、粒径大的颗粒,下沉速度会更快。因此,在 采样时,需要一定的采样流量,才能克服重力的影 响,有效地将气溶胶颗粒采入收集器内。
2020/6/18
10
(2)烟
烟属于固态凝集性气溶胶,同时含有固态和液态 两种粒子的凝聚性气溶胶也称为烟。如铅烟、铜烟 等。烟的粒径通常比雾小,在1µm以下。
(3)粉尘
能够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粉尘 属于固态分散性气溶胶,如铅尘等。尘的粒径范围 较大,从1µm到数十µm。
2020/6/18
标准采样体积:气温20℃,大气压101.3 kPa
当空气温度低于5℃和高于35℃、大气压低于98.8 kPa和高于103.4 kPa,在计算空气中有毒物质浓度 之前,必先将采集的空气体积换算为“标准采样体 积”。
2020/6/18
5
换算公式如下:
P0V0 PtVt
T0
Tt
V0
Vt
293 273 t
1.气态和蒸气态
气态:常温下是气体的有害物质如氯气、一氧化 碳等,通常以气态存在于空气中。
蒸气态:常温下是液体的有害物质如苯、丙酮等,
以不同的挥发性呈蒸气态存在于空气中。常温下是
固体的有害物质如酚、三氧化二砷等,也有一定的
挥发性,特别在温度高的工作场所,也可以蒸气状
态存在。
2020/6/18
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溶胶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其粒径有关,粒径 大的颗粒既不能在空气中长期悬浮,也不易于被吸 人呼吸道。一般认为,5~15 µm的颗粒易被阻留在 上呼吸道,而无法进入体内,对人体危害较小;粒 径小于5µm 的颗粒则容易进入支气管和肺泡,被机 体吸收,危害较大。
由于气溶胶颗粒会受重力作用下沉,特别是密 度大、粒径大的颗粒,下沉速度会更快。因此,在 采样时,需要一定的采样流量,才能克服重力的影 响,有效地将气溶胶颗粒采入收集器内。
2020/8/1
11
2.气溶胶
以液体或固体为分散相,分散在气体介质中的 溶胶物质,称为气溶胶。
按气溶胶形成方式和方法的不同,可分成固态 分散性气溶胶、固态凝集性气溶胶、液态分散性气 溶胶和液态凝集性气溶胶四种类型。
按气溶胶存在的形式可分成雾、烟和粉尘。 (1)雾
分散在空气中的液体微滴,多由蒸气冷凝或液 体喷散形成(液态分散性气溶胶或液态凝集性气溶 胶)。雾的粒径通常较大,在10µm上下。
2020/8/1
14
几种典型的呼吸性粉尘分离曲线
1—美国原子能委员会(AEC)曲线; 2—美国工业卫生学家协会
(ACGIH)曲线;3—英国医学委员会(BMRC)曲线;4—肺泡沉积
曲线。
2020/8/1
15
BMRC委员会不同空气动力学直径尘粒的沉积效率
捕集 率/%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标准采样体积:气温20℃,大气压101.3 kPa
当空气温度低于5℃和高于35℃、大气压低于
98.8 kPa和高于103.4 kPa,在计算空气中有毒物质
浓度之前,必先将采集的空气体积换算为“标准采
样体积”。
2020/8/1
7
换算公式如下:
P0V0 PtVt
T0
Tt
V0
Vt
293 273
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p 101.3
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测定数据的准确可靠; ➢ 所采样品的代表性和真实性。
2020/8/1
3
代表性
一是要满足卫生标准的要求。按照卫生标准的 要求,必须选择在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及 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时段进行采样检测,测得 的有害物质浓度用于职业卫生状况的评价,这样才 符合卫生标准的要求;二是要满足检测的目的。
2013年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工作场所采样技术
讲师:孟超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20/8/1
1
目录
一、空气样品采集的重要性 二、工作场所空气样品的特征 三、有害物质在空气中的存在状态 四、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 五、空气样品采集技术的重点内容
2020/8/1
2
一、空气样品采集的重要性
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检测包括空气样品的 采集和实验室检测两部分,其中空气样品的采集既 是首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它决定了检测结果的真 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解:根据公式(1)
V0
Vt
293 273 t
p 101.3
1.08 60 293 105.0 273 37 101.3
470(L)
2020/8/1
9
三、有害物质在空气中的存在状态
各种有害物质由于其理化性质不同,同时受职 业现场环境及职业活动条件的影响,在工作场所空 气中存在气体、蒸气和气溶胶三种状态。
真实性
即采样检测结果反映的是工作场所空气中待测
物的“真实浓度”。“真实浓度”是指在正常工作 和生产条件下,在正常的气象条件和生产环境下, 存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待测物的浓度,是劳动者在 正常工作和生产状况下经常接触的浓度,而不是在 特殊情况下的待测物浓度。
2020/8/1
4
二、工作场所空气样品的特征
2020/8/1
12
(2)烟
烟属于固态凝集性气溶胶,同时含有固态和液 态两种粒子的凝聚性气溶胶也称为烟。如铅烟、铜 烟等。烟的粒径通常比雾小,在1µm以下。
(3)粉尘
能够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粉尘 属于固态分散性气溶胶,如铅尘等。尘的粒径范围 较大,从1µm到数十µm。
2020/8/1
13
粒径 2.2 3.2 3.9 4.5 5 5.5 5.9 6.3 6.9 7.1
/μm
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规定的呼吸性粉尘标准的尘粒最大 空气动力学直径为7.07μm,5μm粉尘沉积效率为50%。
将呼吸性粉尘分离曲线作为采样标准曲线,BMRC曲线的理 论模型是以粉尘的肺部沉积的主要机理为分离基础,并确定这 是导致尘肺病发生的主要原因。1967年召开的国际卫生组织会 议通过了BMRC曲线。目前,世界各国采用BMRC标准曲线的较多, 我国选取这一曲线也是与国际接轨。
1.有害物质种类多
据统计,现有化学物质约1000万种。我国职业 卫生限值标准中的化学物质有339种,粉尘47种。
在职业活动中使用或产生的原料、辅料、中间 产物、成品和副产品等,不论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都可能逸散到空气中来。
2020/8/1
5
2.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变化大
我国制定的《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标准中,70%以上的物质的接触限值≤10 mg/m3,最 低为0.0005 mg/m3,最高可达18 000 mg/m3。
2020/8/1
6
3.影响空气中有害物质状况的因素多
气象因素对空气样品的影响比较显著。气温、 气压和湿度等气象因素不仅影响空气样品的体积, 而且影响有害物质在空气中的存在状态和扩散速度。 此外风向、风速等气象因素,工作现场的环境条件、 生产状况和人员行为等因素也均可以对作业场所空 气中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产生影响。
(1)
式中
V0——标准采样体积,L; Vt——温度为t℃、大气压为p时的采样体积,L; t——采样点的气温,℃;
p——采样点的大气压,kPa。
2020/8/1
8
例题:
某工作场所空气检测采样,温度37.0℃,气 压105.0 kPa,采样流量1.00 L/min,采样时间8h。 问标准采样体积是多少?
1.气态和蒸气态
气态:常温下是气体的有害物质如氯气、一氧 化碳等,通常以气态存在于空气中。
蒸气态:常温下是液体的有害物质如苯、丙酮
等,以不同的挥发性呈蒸气态存在于空气中。常温
下是固体的有害物质如酚、三氧化二砷等,也有一
定的挥发性,特别在温度高的工作场所,也可以蒸
气状态存在。
2020/8/1
10
空气中的气态和蒸气态有害物质除汞以原子状 态存在外,都是以分子状态存在。空气中的原子和 分子能迅速扩散,其扩散情况与它们的密度和扩散 系数有关,密度小者(如甲烷等)向上飘浮,密度 大者(如汞蒸气)就向下沉降;扩散系数大的,能 迅速分散于空气中,基本上不受重力的影响,能随 气流以相等速度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