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监测技术规范要点解析
噪声监测技术规范要点解析

一、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2348—2008
1. 适用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企业和固定设备厂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及其测量方法。 •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企业噪声排放的管理、评价及控制。机
关、事业单位、团体等对外环境排放噪声的单位也按本标 准执行。
4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 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类和4b类两种类型。4a类为高 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 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4b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
6.环境噪声监测要求
6.1测量仪器 测量仪器:精度为2型及2型以上,其性能需符合
GB3785和GB/T 17181的规定,并定期校验。测量前后 使用声校准器校准测量仪器的示值偏差不得大于0.5 dB, 否则测量无效。
声校准器:应满足GB/T 15173对1级或2级声校准器 的要求。
测量时传声器应 加防风罩。
6.2测点选择 根据监测对象和目的,可选择以下三种测点条件(指
传声器所置位置)进行环境噪声的测量:
(2)测量工况: 测量应在被测声源正常工作时间进行,同时注明当时的
工况。
5.3测点位置
5.3.1测点布设 • 根据工业企业声源、周围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布局以及毗邻的区域类别,
在工业企业厂界布设多个测点,其中包括距噪声敏感建筑物较近以及 受被测声源影响大的位置。
5.3.2测点位置一般规定 • 一般情况下,测点选在工业企业厂界外1m、高度1.2m以上、距任一
• 5.4测量时段
• 5.4.1分别在昼间、夜间两个时段测量。夜间有频发、偶发 噪声影响时同时测量最大声级。
噪声监测技术规范要点解析

噪声监测技术规范要点解析一、前言噪声污染已成为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之一,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
为了保障公众的健康和环境的卫生安全,需要对噪声污染进行监测和控制。
本文主要针对噪声监测技术规范进行解析和说明。
二、噪声监测技术规范的意义噪声监测技术规范是指对环境噪声的监测工作,依据一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对噪声进行监测和评估,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对于保障公众的健康、维护社会安宁、提高环境质量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噪声监测技术规范的要点(一)监测对象和范围噪声监测的对象是指噪声污染源、噪声传播途径和噪声接收环境。
监测范围包括噪声污染源的产生和传播的全过程。
噪声污染源包括道路交通、施工作业、机械设备、社会生活、娱乐活动等。
噪声传播途径包括室外空气传播、室内空气传播、建筑物传播等。
噪声接收环境包括居民区、公共场所、商业区、工业区等。
(二)监测时间和频率噪声监测时间应包括日间、夜间和节假日。
监测频率应根据监测对象的特点和噪声污染的严重程度来确定。
对于噪声污染源比较明显且噪声水平较高的区域,应每月至少监测一次。
(三)监测方法和设备噪声监测方法主要包括现场监测和远距离监测。
现场监测是指在噪声源附近放置噪声计进行监测,适用于小范围的监测。
远距离监测是指采用远程监测系统进行监测,适用于大范围的监测。
噪声监测设备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技术要求的噪声计。
噪声计的选择应根据监测对象的特点和监测方法的要求来确定。
(四)监测数据处理和报告编制噪声监测数据的处理应包括数据的分析、比较、计算、评价和统计等方面。
数据报告应根据国家相关要求编制。
报告中应明确监测的目的、范围和方法。
同时,应对监测数据进行解析,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四、结论噪声污染已成为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之一,对此需要进行科学监测和管理。
噪声监测技术规范是对噪声污染进行有效控制的重要手段。
因此,建立噪声监测技术规范是十分必要的。
噪声监测技术规范的制定应依据科学原理和技术要求,在实践中逐步完善。
环境噪声监测技术标准

环境噪声监测技术标准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噪声污染问题日益突显。
为了保护公民的身体健康和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制定一套科学严谨的环境噪声监测技术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噪声监测的目的、监测仪器和设备、监测方案等角度,阐述环境噪声监测的相关技术标准。
一、噪声监测的目的噪声监测的目的在于评估环境噪声对人体健康和居民生活的影响程度。
监测结果可用于制定噪声控制政策,改善城市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同时,噪声监测还可用于评估工业企业、交通运输系统、建筑施工等噪声源的控制效果,促进环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
二、监测仪器和设备1.声级计声级计是噪声监测的核心仪器之一,用于测量噪声的声级和频谱特性。
标准应明确声级计的技术指标,包括测量范围、频率范围、响应时间等,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2. 数据记录器数据记录器用于噪声数据的采集、存储和传输。
应规定数据记录器的采样率、存储容量、数据格式等要求,以满足不同监测场景需求。
此外,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应予以关注。
3. 附属设备附属设备包括声源定位仪、声音分析软件等。
标准应对这些附属设备的技术规范进行明确,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监测方案1. 监测点选取监测点的选取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如代表性原则、重点区域原则等。
各行业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监测点的具体选取方法,并在标准中进行规范。
2. 监测时间和频率监测时间和频率的确定对于准确评估噪声污染具有重要作用。
标准应规定合理的监测时间和频率范围,并对特殊情况下的监测方法进行指导。
3. 监测数据处理和分析监测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准确性对于评估噪声污染的程度至关重要。
标准应规定相应的数据处理方法和分析方法,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四、质量控制为保证监测结果的可信性,质量控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标准应规定噪声监测的质量控制要求,包括仪器校准、现场验证、数据验证等,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五、报告编制噪声监测报告是监测结果的呈现方式,直接影响监测结果的有效传递和应用。
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

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篇一: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噪声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噪声监测测量计划制定、现场调查方法、监测点位设置、室内低频噪声测量方法、监测数据处理与评价、资料整编和监测质量保证等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噪声引起的室内低频噪声污染监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的条款。
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3785声级计电、声性能及测量方法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T3241倍频程和分数倍频程滤波器GB/T15173声校准器GB/T17181积分平均声级计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倍频带声压级soundpressurelevelinoctave采用符合GB/T3241规定的倍频程滤波器所测量的频带声压级。
本标准规定的噪声频谱分析时使用的倍频带中心频率为31.5Hz、63Hz、125Hz、250Hz、500Hz,其频率覆盖范围为22Hz~707Hz。
3.2低频噪声LowFrequencyNoise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对于低频噪声的频率范围的认定不尽相同,我国《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和《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规定固定设备结构传播的低频噪声范围规定为31.5~500Hz。
3.3噪声评价数noiseratingnumber(NR)是一种噪声评价方法,它通过一系列频谱曲线(NR噪声评价曲线)来反映不同声级和频率的噪声对人造成的听力损失、语言干扰或烦恼的程度。
曲线的NR值等于中心频率为1000赫的倍频程声压级的分贝整数。
为了弥补A声级在评价室内低频噪声污染方面的不足,本标准引入噪声评2价数NR。
4现场监测测量条件4.1测量仪器4.1.1声级计与滤波器测量仪器性能应符合GB3785和GB/T17181对1型声级计的要求且符合国际电工协会(IEC61260)Class1标准;噪声频谱分析滤波器性能应符合GB/T3241中对滤波器的要求,具备实时频谱分析功能,测量范围应满足所测量噪声的需要。
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

区 域 监 测 评 价
说清楚后评价整个城市环境噪声总体水平;分析城市声环境状况的年度变化规律和趋势。
道路交通声环境监测
反映城市建成区内各类道路交通噪声排放特征。
各类道路:城市快车道;主、次干道;轨道、高速公路。 选点原则
反映不同道路特点交通噪声排放特征。
点 位 设 置
不同道路特点考虑车辆类型、车流量、车辆速度、 路面结构、道路宽度、敏感建筑物分布等。
0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1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 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2 类声环境功 能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 区域。3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 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4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 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 类和4b 类两种类型。4a 类为高速公路、一 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 道两侧区域;4b 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
L50:相当于噪声的平均值; L90:相当于噪声的平均本底值 Leq:在规定测量时间T内A声级的能量均值。 A声级:用A计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
噪声计中的频率计权网络有A、B、C三种标准计权网络。A网络是模拟人耳对等响曲 线中40方纯音的响应。B网络是模拟人耳对70方纯音的响应。C网络是模拟人耳对100 方纯音的响应。声级计经过频率计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称为声级,根据所使用的计 权网不同,分别称为A声级、B声级和C声级,单位记作dB(A)、dB(B)和dB(C)。
道路交通声环境监测
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

⒌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时间分布图
⑴以每一小时测得的等效声级为纵坐标、时间 序列为横坐标,绘制得出24 小时的声级变化图 形,用于表示功能区监测点位环境噪声的时间 分布规律。 ⑵同一点位或同一类功能区绘制总体时间分布 图时,小时等效声级采用对应小时算术平均的 方法计算。
根据 GA 802,指车长大于等于6 m 或者乘坐人数大于等 于20 人的载客汽车,以及总质量大于等于12 t 的载货汽车 和挂车。
⒌中小型车
根据 GA 802,指车长小于6 m 且乘坐人数小于20 人的载 客汽车,总质量小于12 t 的载货汽车和挂车,以及摩托车。
三﹑区域声环境监测
⒈ 区域监测的目的
⒊道路交通监测的频次、时间与测量量
⑴ 昼间监测每年1 次,监测工作应在昼间正常工作时段内 进行,并应覆盖整个工作时段。 ⑵夜间监测每5年1 次,在每个五年规划的第3年监测,监 测从夜间起始时间开始。 ⑶ 监测工作应安排在每年的春季或秋季,监测应避开节 假日和非正常工作日。 ⑷每个测点测量20 min 等效声级Leq,记录累积百分声级 L10、L50、L90、Lmax、Lmin 和标准偏差(SD),分 类(大型车、中小型车)记录车流量。
⑴选点原则:
①能反映城市建成区内各类道路交通噪声排 放特征。 ②能反映不同道路特点交通噪声排放特征。 ③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点位数量:巨大、特大 城市≥100 个;大城市≥80 个;中等城市≥50 个;小城市≥20 个。一个测点可代表一条或 多条相近的道路。
⑵ 测点选在路段两路口之间,距任一路口的
噪声监测技术规范要点解析3篇

噪声监测技术规范要点解析第一篇:噪声监测技术规范要点解析(一)噪声监测技术是一种用于监测、评估和控制噪声的技术手段,常用于环境噪声、建筑噪声、工业噪声甚至交通噪声等方面。
为了确保噪声监测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制定了噪声监测技术规范。
本文将对噪声监测技术规范的要点进行解析。
一、噪声监测点的选择和布置1. 噪声监测点应当选择在最靠近噪声源的地方,并考虑该点与噪声源之间的地形、障碍物等因素对噪声的传播影响。
2. 噪声监测点应当避免布置在特殊环境下,如风口、通风孔、电源开关箱、设备转换房等存在机械振动或空气流动的位置。
3. 噪声监测点应当尽量避免被人为干扰。
4. 噪声监测点应当布置在与噪声源相同高度处,或在与噪声源垂直的墙面上。
二、噪声监测仪器的选择和校准1. 噪声监测仪器应当选择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国际标准的设备,并具有测量范围宽、灵敏度高、动态范围大、抗干扰性能优良等特点。
2. 噪声监测仪器应当在每次使用前进行校准,校准应当采用标准校准器或参考设备进行。
3. 噪声监测仪器应当在使用期间定期进行校准,并记录校准时间、校准人员及校准结果等相关信息。
三、噪声监测的数据处理和分析1. 噪声监测数据应当进行时间加权处理,常用的时间加权方式为A计权和C计权,在选择时间加权方式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加以确定。
2. 噪声监测数据应当进行计算分析,数据结果及分析报告应当包括噪声特征值、噪声强度等信息,并应当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3. 噪声监测数据的分析结果应当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估,并对评估结果做出科学决策。
本文介绍了噪声监测技术规范中的一些要点,包括监测点的选择和布置、监测仪器的选择和校准以及数据处理和分析等方面。
准确地实施噪声监测技术,有利于保障环境噪声的规范管理,维护良好的环境生态。
噪声监测技术规范要点解析(ppt)

例:L1=70dB,L2=60dB时,L 1+2=70.4dB L1=70dB,L2=70dB时,L 1+2=73dB(特例,同声级加
3dB)
概念(5) 声音随距离的衰减
Ø声音从点源传播到受声点,因传播发散、空气吸收、阻挡物 的反射和屏障等,使其产生衰减。
Ø因距离引起的衰减服从能量分布,与其频率无关 Ø点声源向外发散遵循球面分布规律:
(2)测量工况: 测量应在被测声源正常工测点位置
5.3.1测点布设 • 根据工业企业声源、周围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布局以及毗邻的区域类别,
在工业企业厂界布设多个测点,其中包括距噪声敏感建筑物较近以及 受被测声源影响大的位置。
5.3.2测点位置一般规定 • 一般情况下,测点选在工业企业厂界外1m、高度1.2m以上、距任一
(2)测量仪器和校准仪器应定期检定合格,并在有效使用 期限内使用;测量现场进行声学校准,其前、后校准示值 偏差不得大于0.5 dB,否则测量结果无效。
(3)测量时传声器加防风罩。 (4)测量仪器时间计权特性设为“F”档,采样时间间隔不
大于1s。
5.2测量条件 (1)气象条件:
测量应在无雨雪、无雷电天气,风速为5m/s以下时进 行。不得不在特殊气象条件下测量时,应采取必要措施保 证测量准确性,同时注明当时所采取的措施及气象情况。
L1
10lg( 1 )
4r2
Ø若A点距声源r1,B点距声源r2,有:
L1
20lg(
r1 r2
)
Ø特别地,r2等于2倍r1时,ΔL1 = —6 dB,即传播距离增加一 倍,衰减值是6dB。
dB 80 75 70 65 60 55 50 0
75 69 63
2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测量时传声器加防风罩。 (4)测量仪器时间计权特性设为“F”档,采样时间间隔不
大于1s。
5.2测量条件 (1)气象条件:
测量应在无雨雪、无雷电天气,风速为5m/s以下时进 行。不得不在特殊气象条件下测量时,应采取必要措施保 证测量准确性,同时注明当时所采取的措施及气象情况。
合并成一个公式 L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 10 • lg(10 L1/10 10 L2/10 )
例:L1=70dB,L2=60dB时,L 1+2=70.4dB L1=70dB,L2=70dB时,L 1+2=73dB(特例,同声级加
3dB)
概念(5) 声音随距离的衰减
➢声音从点源传播到受声点,因传播发散、空气吸收、阻挡物 的反射和屏障等,使其产生衰减。
概念(1) 计量声音的物理量
声压级、声强级与声功率级 ➢ 正常人耳刚刚能听到的最低声压称听阈(yu)声压。正常人
听阈声压约为2×10-5Pa。 ➢ 刚刚使人耳产生疼痛感觉的声压称痛阈声压。正常人耳的
痛阈声压为20Pa。 ➢ 从听阈到痛阈,声压的绝对值之比相差一百万倍;而从听
阈到痛阈,相应声强的变化其绝对值之比为相差一万亿倍。 ➢ 因此用声压或用声强的绝对值表示声音的强弱都很不方便。
加之人耳对声音大小的感觉,近似地与声压、声强呈对数 关系,所以通常用对数值来度量声音,分别称为声压级与 声强级。
概念(1) 计量声音的物理量
概念(2) A、B、C计权声级
• 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规定, 一般声级计,可分别模拟 40 方、70 方、100 方三 条等响曲线设置三套网络, 分别称做A、B、C 网络, 用以分别测定低、中、高 三种强度的声音。声压级 低于 55dB的声音用A 网络; 55~85dB 之间的声音用B 网络; 85dB 以上的声音 用C网络。
概念(3) 等效声级Leq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噪声是非稳态噪声
LAeq,也简称为Leq
概念(4) 声音的叠加
➢分贝的相加要按能量相加。
(1)换算为能量
P1 P010 L1 / 20
(2)能量相加
P12 2 P12 P22
(3)换回声压级
L12 20 lg P12 / P0
• 用A、B、C 计权网络测得 的声压级数值分别称做A、 B、C 计权声级,简称A、B、 C声级,记LA、LB、LC,单 位仍是分贝,写作dB(A)、 dB(B)、dB(C)
概念(2) A、B、C计权声级
➢人耳对声音的感觉不仅 与声压级大小有关,也和 频率高低有关。 ➢A计权网络,使接收到 的噪声在低频有较大的衰 减而高频甚至稍有放大, 这样测得的噪声值较接近 人耳的听觉。 ➢A声级能较好地反映出 人们对噪声吵闹的主观感, 因此,它几乎成为一切噪 声评价的基本值。
➢因距离引起的衰减服从能量分布,与其频率无关 ➢点声源向外发散遵循球面分布规律:
1
L1
10lg(
4r 2
)
➢若A点距声源r1,B点距声源r2,有:
L1
20
lg(
r1 r2
)
➢特别地,r2等于2倍r1时,ΔL1 = —6 dB,即传播距离增加一 倍,衰减值是6dB。
dB 80 75 70 65 60 55 50 0
(2)测量工况: 测量应在被测声源正常工作时间进行,同时注明当时的
工况。
5.3测点位置
5.3.1测点布设 • 根据工业企业声源、周围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布局以及毗邻的区域类别,
在工业企业厂界布设多个测点,其中包括距噪声敏感建筑物较近以及 受被测声源影响大的位置。
5.3.2测点位置一般规定 • 一般情况下,测点选在工业企业厂界外1m、高度1.2m以上、距任一
75 69 63
200
400
600
57
800
1000 m
常见几种声级计及校准器
一、《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 本标准自2008年10月1日起实施。代替《工业企业厂界噪 声标准及其测量方法》GB12348-90,GB 12349-90
二、《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代替《城市区域噪 声标准及其测量方法》GB 3096-93,GB/T 14623- 93
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3096-2008
1. 适用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和商业经营活动中可能
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设备、设施边界噪声排放限值和测量 方法。 • 适用于对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商业经营活动中适用的向 环境排放噪声的设备、设施的管理、评价于控制。
3、术语和定义
反射面距离不小于1m的位置。
5.3.3测点位置其他规定 (1)当厂界有围墙且周围有受影响的噪声敏感建筑物时,测点应选在厂
(边界)
社会生活没有此提法 社会生活没有此提法
社会生活没有 此提法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 测量方法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
5.测量方法 5.1测量仪器 (1)测量仪器:性能应不低于GB3785和GB/T17181对2型
仪器的要求。测量35 dB以下的噪声应使用1型声级计,且 测量范应满足所测量噪声的需要。 校准器:应符合GB/T 15173对1级或2级声校准器的要求。
三、《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22337—2008(首 发)
一、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2348—2008
1. 适用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企业和固定设备厂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及其测量方法。 •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企业噪声排放的管理、评价及控制。机
关、事业单位、团体等对外环境排放噪声的单位也按本标 准执行。
噪声测量方法培训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 大气物理室 刘维明 2014年6月
一、《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
二、《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 三、《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22337—2008 四、《建筑施工厂界噪声及测量方法》GB12523-2011 五、《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 GB12525-90 六、《机场周围飞机噪声测量方法》 GB96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