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检测标准要点
噪声检测标准

噪声检测标准噪声是指在特定环境下对人体、动植物、物体或环境产生干扰和危害的声音。
噪声污染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环境问题,因此对噪声进行有效的检测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噪声检测标准是评价和监测噪声水平的基础,下面将介绍噪声检测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噪声检测标准的基本原则。
噪声检测标准应当遵循科学、客观、公正、准确的原则,确保检测结果具有可靠性和可比性。
在进行噪声检测时,应当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检测设备和方法,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二、噪声检测标准的内容。
噪声检测标准主要包括噪声的测量方法、测量设备、测量指标和评价标准等内容。
在噪声检测中,应当根据具体的环境和对象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设备,确保测量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同时,应当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确定噪声的评价标准,对测量结果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
三、噪声检测标准的应用范围。
噪声检测标准适用于各种噪声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包括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社会生活等领域。
通过对噪声检测标准的应用,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噪声污染问题,保护人们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宁。
四、噪声检测标准的意义和作用。
噪声检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公众的生活质量、维护环境的良好状态、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只有通过科学、规范的噪声检测,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噪声污染问题,减少噪声对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实现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五、噪声检测标准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噪声检测标准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未来,噪声检测标准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人们健康,采用更加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方法,为噪声污染治理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持。
六、结论。
噪声检测标准是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质量的重要保障,只有通过科学、客观、准确的噪声检测,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噪声污染问题,实现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各级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当高度重视噪声检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加强对噪声污染的监测和治理,共同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噪音测试检测标准

噪音测试检测标准一、测试环境要求噪音测试应在一个安静、无反射、均匀的环境中进行,以避免外部噪音和其他干扰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测试环境内的温度和湿度应保持恒定,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二、测试设备1. 噪音测量仪器:应使用具有高灵敏度、低噪音、宽动态范围的噪音测量仪器,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 辅助设备:包括三脚架、麦克风、信号线等,以确保测试设备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三、测试方法1. 测试前应对噪音测量仪器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 确定被测设备的噪音排放位置,设置测量点,确保测量点的代表性。
3. 开启被测设备,在各个测量点进行噪音测量,记录数据。
4. 根据需要,可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如定点测量、移动测量等,以满足测试要求。
四、噪音等级划分根据所测得的噪音声压值,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通常情况下,可将噪音分为以下几个等级:等级声压值(dB)一级55-60二级60-65三级65-70四级70以上五、噪音污染标准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和环境要求,应制定相应的噪音污染标准。
通常情况下,以下场合应符合相应的噪音污染标准:1. 城市居民区白天不得超过55dB,夜间不得超过45dB。
2. 城市文教区白天不得超过50dB,夜间不得超过40dB。
3. 城市商业区白天不得超过60dB,夜间不得超过50dB。
4. 城市工业区白天不得超过65dB,夜间不得超过55dB。
六、数据记录与处理1. 对每个测量点的声压值进行记录,并记录测量时的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等。
2. 对所记录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计算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参数。
七、测试报告编制1. 测试报告应包含测试日期、测试地点、被测设备信息、测试环境参数、测量点声压值、噪音等级划分、噪音污染标准等内容。
2. 测试报告的编制应清晰、简洁,便于阅读和理解。
3. 测试报告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审核和签字,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八、测试人员资质1. 测试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熟悉噪音测试的原理和方法。
工地噪声检测标准

土等作业;在施工现场,有自始至终频繁进行的材料和构件的运输活动;还有各种敲打、撞击、旧建筑的倒塌、人们的呼喊等。
二、工地噪声检测标准1. 国际标准:《声学——环境噪声测量方法》(ISO 1996-1:2003)。
2.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 - 2011)三、工地噪声检测方法仪器选择:通常使用声级计进行噪声检测。
声级计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并定期进行校准。
根据不同的检测需求,可选择不同类型的声级计,如普通声级计、精密声级计等。
测量位置:在施工场地边界外 1 米处设置多个测量点,一般应包括靠近噪声源、敏感区域(如居民区、学校等)以及不同方向的位置。
对于大型施工场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测量点的数量和分布范围。
测量时间:分为昼间和夜间两个时段进行测量。
昼间一般为6:00 至22:00,夜间为22:00 至次日6:00。
在每个时段内,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时间段进行测量,如施工高峰期、非高峰期等,测量时间不少于20 分钟。
测量数据记录:记录每个测量点的等效连续 A 声级(Leq)、最大声级(Lmax)、最小声级(Lmin)等参数,同时记录测量时的气象条件(如温度、湿度、风速等)、施工活动情况等信息。
四、工地噪声限值《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二十八条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建筑施工噪声的,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昼间”是指6:00至22:00之间的时段;“夜间”是指22:00至次日6:00之间的时段。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需要(如考虑时差、作息习惯差异等)而对昼间、夜间的划分另有规定的,应按其规定执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相关规定:(一)各类工地噪声限值1、建筑工地的白天施工噪音不得超过70分贝,夜间不得超过55分贝;2、夜间噪声最大声级超过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5分贝;3、当场界距噪声敏感建筑物较近,其室外不满足测量条件时,可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测量,并将数据进行调整。
声环境质量标准噪声监测方法

声环境质量标准噪声监测方法
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噪声监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监测点位的设置:应根据不同的声环境功能区,选择代表性的监测点位,并在点位周围设置一定的监测范围。
2. 监测频次和时间:应根据不同的声环境功能区,确定监测的频次和时间。
例如,城市道路的监测频次应为每天一次,监测时间为夜间22:00-次日6:00;而居民区的监测频次应为每周一次,监测时间为夜间22:00-次日7:00。
3. 测量方法:根据监测点位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包括声级计法、声功率级法和声压级法等。
其中,声级计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可以通过测量声音的强度来反映噪声水平。
4.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为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建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体系,包括监测设备的校准和维护、监测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等。
5. 数据处理和分析:监测数据应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统计、分析和评价等。
根据不同的监测目的和要求,可以采用不同的数据分
析方法,如平均值法、加权平均法、标准差法等。
总之,噪声监测方法应根据监测的目的、点位和频次等因素进行选择和调整,同时应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噪声检测标准要点

噪声检测标准要点(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噪声 1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噪声2铁路边界噪声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GB/T12525-1990噪声3工作场所噪声GBZ/T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噪声4公共场所噪声GB-T (7)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1部分:物理因素A 声级:用A计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用L A表示,单位dB(A)。
等效连续A 声级:简称为等效声级,指在规定测量时间T 内A 声级的能量平均值,用L Aeq,T表示(简写为Leq),单位dB(A)。
除特别指明外,本标准中噪声值皆为等效声级。
噪声敏感建筑物:指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
最大声级:在规定测量时间内对测得的A声级最大值,用L A max表示,单位dB (A)背景噪声: 被测量噪声源以外的声源发出的环境噪声的总和。
稳态噪声: 在测量时间内,被测声源的声级起伏不大于3dB(A)的噪声。
非稳态噪声: 在测量时间内,被测声源的声级起伏大于3dB(A)的噪声。
每次测量前、后必须在测量现场进行声学校准,其前、后校准的测量仪器示值偏差不得大于 dB(A),否则测量结果无效。
测量应在无雨雪、无雷电天气,风速为 5 m/s 以下时进行。
测量结果修正:背景噪声值比噪声测量值低10dB(A)以上时,噪声测量值不做修正。
噪声测量值与背景噪声值相差在3 dB(A)~10dB(A)之间时,噪声测量值与背景噪声值的差值修约后,按表进行修正。
噪声测量值与背景噪声值相差小于3dB(A)时,应采取措施降低背景噪声后,视情况执行;仍无法满足前两款要求的,应按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建筑噪声和铁路噪声需修正,工作场所噪声和公共场所噪声不进行修正。
室内噪声检测标准有哪些?

室内噪声检测标准有哪些?小编希望室内噪声检测标准有哪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必要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备查,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
如今噪音污染已经成为了影响人们生活的一大污染源,很多人在周末想好好休息下,无奈被讨厌的噪音吵醒。
关于环境噪音标准,我国也有具体指标,噪音污染主要分为室外噪音和市内噪音。
人们可以请专业检测机构进行噪音检测。
那么室内噪声检测标准有哪些?接下来小编给大家讲一讲。
一、室内噪声检测标准有哪些?环境噪声标准是为保护人群健康和生存环境,对噪声容许范围所作的规定。
制定原则,应以保护人的听力、睡眠休息、交谈思考为依据,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现实性。
环境噪声基本标准是环境噪声标准的基本依据。
各国大都参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荐的基数(例如睡眠30分贝),并根据本国和地方的具体情况而制定。
包括不同地区的户外噪声标准和不同使用要求的室内噪声标准,是环境标准的一种。
制定这类标准的目的是控制噪声对人的影响,为合理采用噪声控制技术和实施噪声控制立法提供依据。
室内噪声标准可分为住宅和非住宅两种。
住宅室内噪声标准是根据生活安静的要求和所在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参考住宅窗户条件制定的,一般不应低于所在区域的环境噪声标准20分贝。
中国住宅室内的标准规定为低于所在区域环境噪声标准10分贝,因为中国城市有较多的小工厂紧靠住宅。
非住宅的室内噪声标准,是根据房间用途规定的。
二、室内噪声的主要来源有什么?1、交通运输噪声。
城市交通业日趋发达,给人们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便捷和舒适,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但不能不看到,随着城乡车辆的增加,公路和铁路交通干线的增多,机车和机动车辆的噪声已成了交通噪声的元凶,占城市噪声的75%。
2、工业机械噪声。
这也是室内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
由于各种动力机、工作机做功时产生的撞击、摩擦、喷射以及振动,可产生七八十分贝以上的声响。
这些声响,像纺织车间、锻压车间、粉碎车间和钢厂、水泥厂、气泵房、水泵房都比较严重,虽然都做了一定程度的降噪处理,但仍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机器本体上所产生的噪声。
厂区噪声检测的标准

厂区噪声检测的标准厂区噪声检测的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所差异,下面是一些相关的参考内容,其中包括了噪声限值的规定、检测方法和仪器、评价指标等内容。
1. 噪声限值规定: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厂区噪声的限值规定存在差异,一般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准。
例如,美国环境保护局(EPA)规定的噪声标准是针对社区、商业区、工业区等不同地区制定的,根据地区的不同可分为室外日间、室外夜间和室内等不同限值。
2. 噪声检测方法和仪器:厂区噪声检测常用的方法有现场测量和远程测量两种。
现场测量一般使用声级计作为主要仪器,通过直接测量噪声源周围的声级来判断噪声水平。
远程测量则是通过在远离噪声源位置设置测点,并使用开放式测量仪器进行噪声的间接测量。
3. 噪声评价指标:厂区噪声的评价指标包括了声级(Lp)、声压级(LpA)、频率特性、声谱特性等。
声级是指声音的强度,一般用分贝(dB)表示;声压级是指声音对环境产生的压力,也用分贝表示;频率特性则是指噪声的频率分布情况,可以用频率谱来表示;声谱特性则是指噪声的频率成分对整体声音的贡献程度。
4. 厂区噪声危害评估:厂区噪声对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都有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噪声危害评估。
评估的内容包括噪声源的性质、噪声的传播路径、接受者的暴露情况等。
常用的评估方法有耳聋风险评估法、害人阈级法、A频权法等。
5. 厂区噪声控制措施:为了降低厂区噪声对职工和环境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噪声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可以从源头控制、传播途径控制和接受者控制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例如,源头控制可以通过采用低噪声设备、隔声罩等方式减少噪声产生;传播途径控制可以通过设置隔音墙、降噪屏障等方式减少噪声传播;接受者控制可以通过佩戴个人防护设备等方式降低个体暴露。
以上是厂区噪声检测的一些相关参考内容。
噪声问题对于厂区环境和职工身体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合理进行噪声检测和控制至关重要。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结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进行综合评估和处理。
噪声测试标准

噪声测试标准噪声测试是指对某一系统或设备在特定工作条件下产生的噪声进行测试和评估的过程。
噪声测试标准是为了规范噪声测试过程和结果评定而制定的一系列标准。
噪声测试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产品质量、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噪声测试标准的相关内容,包括标准的制定背景、内容要点以及测试方法等。
1. 制定背景。
噪声测试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解决噪声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保障公众利益和生态平衡。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噪声污染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为了有效监测和控制噪声污染,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噪声测试标准,以规范噪声测试工作,保障环境和人体健康。
2. 内容要点。
噪声测试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要点:(1)测试范围,规定了噪声测试的适用范围,包括测试对象、测试条件、测试要求等。
(2)测试方法,详细描述了噪声测试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包括测试仪器的选择、测试点的设置、测试参数的测量等。
(3)测试要求,规定了噪声测试的相关要求,包括测试结果的评定标准、合格范围、不合格处理等。
(4)报告格式,规定了噪声测试报告的格式和内容要求,包括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结论和建议等。
3. 测试方法。
噪声测试方法是噪声测试标准的核心内容,是保证测试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
常见的噪声测试方法包括A声学加权、C声学加权、峰值分贝测量等。
在进行噪声测试时,需要选择适当的测试方法和仪器,根据测试对象的特点和测试要求进行测试,确保测试结果符合标准要求。
4. 实施建议。
在实施噪声测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建议:(1)选择合适的测试仪器和设备,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合理设置测试点和测试条件,保证测试结果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3)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测试,确保测试过程的规范和标准化。
(4)对测试结果进行合理分析和评定,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和措施。
5. 结论。
噪声测试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噪声测试标准,共同应对全球噪声污染问题,为人类创造一个清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声级:用A计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用L A表示,单位dB(A)。
等效连续A 声级:简称为等效声级,指在规定测量时间T 内A 声级的能量平均表示(简写为Leq),单位dB(A)。
除特别指明外,本标准中噪声值,用L
Aeq,T
值皆为等效声级。
噪声敏感建筑物:指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
表示,单位dB(A)最大声级:在规定测量时间内对测得的A声级最大值,用L A
max
背景噪声: 被测量噪声源以外的声源发出的环境噪声的总和。
稳态噪声: 在测量时间内,被测声源的声级起伏不大于3dB(A)的噪声。
非稳态噪声: 在测量时间内,被测声源的声级起伏大于3dB(A)的噪声。
每次测量前、后必须在测量现场进行声学校准,其前、后校准的测量仪器示值偏差不得大于 dB(A),否则测量结果无效。
测量应在无雨雪、无雷电天气,风速为 5 m/s 以下时进行。
测量结果修正:
背景噪声值比噪声测量值低10dB(A)以上时,噪声测量值不做修正。
噪声测量值与背景噪声值相差在3 dB(A)~10dB(A)之间时,噪声测量值与背景噪声值的差值修约后,按表进行修正。
噪声测量值与背景噪声值相差小于3dB(A)时,应采取措施降低背景噪声后,
v1.0 可编辑可修改
视情况执行;仍无法满足前两款要求的,应按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建筑噪声和铁路噪声需修正,工作场所噪声和公共场所噪声不进行修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昼间”是指6:00 至22:00 之间的时段;“夜间”是指22:00 至次日6:00 之间的时段。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
建筑施工场界: 由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建筑施工场地边界或建筑施工过程中实际使用的施工场地边界。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限值:昼间70,夜间55。
夜间噪声最大声级超过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5 dB(A)。
当场界距噪声敏感建筑物较近,其室外不满足测量条件时,可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测量,并将相应的限值减10 dB(A)作为评价依据。
测量仪器时间计权特性设为快(F)档。
测点布设:根据施工场地周围噪声敏感建筑物位置和声源位置的布局,测点应设在对噪声敏感建筑物影响较大、距离较近的位置。
一般情况测点设在建筑施工场界外 1 m,高度 m 以上的位置。
当场界有围墙且周围有噪声敏感建筑物时,测点应设在场界外1 m,高于围墙 m 以上的位置,且位于施工噪声影响的声照射区域。
当场界无法测量到声源的实际排放时,如:声源位于高空、场界有声屏障、噪声敏感建筑物高于场界围墙等情况,测点可设在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1 m 处的位置。
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测量时,测点设在室内中央、距室内任一反射面 m 以上、
距地面 m 高度以上,在受噪声影响方向的窗户开启状态下测量。
测量时段:施工期间,测量连续 20 min 的等效声级,夜间同时测量最大声级。
背景噪声测量:要在不受被测声源影响且其他声环境与测量被测声源时保持一致。
稳态噪声测量1min的等效声级,非稳态噪声测量20 min 的等效声级。
噪声测量时需做测量记录。
记录内容应主要包括:被测量单位名称、地址、测量时气象条件、测量仪器、校准仪器、测点位置、测量时间、仪器校准值(测前、测后)、主要声源、示意图(场界、声源、噪声敏感建筑物、场界与噪声敏感建筑物间的距离、测点位置等)、噪声测量值、最大声级值(夜间时段)、背景噪声值、测量人员、校对人员、审核人员等相关信息。
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GB/T 12525-1990
铁路边界:距铁路外侧轨道中心线30米处。
铁路边界噪声限值: 昼间70,夜间70。
测点原则上选在铁路边界高于地面米,距反射物不小于1米处。
测量仪器时间计权特性设为快(F)档,采样间隔不大于1秒。
四级风以上停止测量(四级风风速为)
测量时间:昼间夜间各选在接近其机车车辆运行平均密度的某一个小时,测量一小时的等效声级。
必要时昼间夜间分别进行全时段测量。
测量报告应包括:测量仪器,测量环境(测点距轨面相对高度m,几股线路,测点与轨道之间的地面状况,车流密度,背景噪声声级,1h等效声级。
)
GBZ/T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
积分声级计或个人噪声剂量计设置为A计权、“S(慢)”档,取值为声级L pA或等效声级L Aeq;测量脉冲噪声时使用“Peak(峰值)”档。
工作场所声场分布均匀(测量范围内A声级差别﹤3dB(A)),选择3个测点,取平均值。
工作场所声场分布不均匀时,应将其划分若干声级区,同一声级区内声级差﹤3dB(A)。
每个区域内,选择2个测点,取平均值。
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在流动范围内,对工作地点分别进行测量,计算等效声级。
测量:
传声器应放置在劳动者工作时耳部的高度,站姿为,坐姿为。
传声器的指向为声源的方向。
测量仪器固定在三角架上,置于测点;若现场不适于放置三角架,可手持声级计,但应保持测试者与传声器的间距>。
稳态噪声的工作场所,每个测点测量3次,取平均值。
脉冲噪声测量时,应测量脉冲噪声的峰值和工作日内脉冲次数。
测量应在正常生产情况下进行。
工作场所风速超过3m/s时,传声器应戴风罩。
应尽量避免电磁场的干扰。
测量记录应该包括以下内容:测量日期、测量时间、气象条件(温度、相对湿度)、测量地点(单位、厂矿名称、车间和具体测量位置)、被测仪器设备型号和参数、测量仪器型号、测量数据、测量人员及工时记录等。
实际工作中,对于每天接触噪声不足8h时的工作场所,也可根据实际接触噪声的时间和测量(或计算)的等效声级,按照接触时间减半噪声接触限值增加3dB(A)的原则,根据表确定噪声接触限值。
非稳态噪声的工作场所,根据声级变化(声级波动≥3dB)确定时间段,测量各时间段的等效声级,并记录各时间段的持续时间。
8h等效声级(L EX,8h)的计算:
根据等能量原理将一天实际工作时间内接触噪声强度规格化到工作8h的等效声级
每周40h的等效声级:
通过L EX,8h计算规格化每周工作5天(40h)接触的噪声强度的等效连续计权声级:
在工作过程中,凡接触噪声危害的劳动者都列为抽样对象范围。
抽样对象中应包括不同工作岗位的、接触噪声危害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其余的抽样对象随机选择。
每种工作岗位劳动者数不足3名时,全部选为抽样对象,劳动者大于3名时,按表选择,测量结果取平均值。
GB-T (7)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1部分:物理因素
布点要求:
对于噪声源在公共场所外的,室内不足50㎡的设一个测点,50-200㎡的设两个测点,200㎡以上设3-5各点。
一个点的设置在中央,两个点的设置在室内对称
点上,三个点的设置在室内对角线四等分的三个等分点上,5各测点按梅花布点。
对于噪声源在公共场所内的,设三个点。
在噪声源中心至对侧墙壁中心的直线四等分的三个等分点上。
测点距地面高度,距墙壁和其他主要反射面不小于1m。
对于稳态噪声,用声级计快档读取1分钟指示值或平均值。
对于脉冲噪声,读取峰值。
对于周期性噪声或其他非周期性非稳态噪声,用声级计慢档每隔5秒读取一个瞬时A声级值。
一个区域的测定结果以该区域内各测点等效声级的算术平均值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