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上《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初三上册《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精选11篇)

初三上册《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精选11篇)

初三上册《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创意】 《智取生辰纲》是《水浒》中的名篇。

其故事情节波澜迭起扣人心弦,人物刻画细腻入微形象生动,环境描写逼真简练恰到好处。

课文前一层次主要写杨志与众人的矛盾,为生辰纲被劫埋下伏笔。

后一层次主要写杨志与晁盖等人的斗智斗勇。

作为名著中名篇,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品味,真正走进名著,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中充分利用后人对名著的精彩品评,从课文本身的内容和实际教学的需要出发,筛选与教学有关的资料进行助读,从而达到以评促读,为名著欣赏营造氛围,奠定基础。

在此基础上,对多种阅读方法作出合理的选择和灵活运用,创设恰合的阅读情境,从而达到优化教学方法、增强阅读效果的目的。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熟悉课文内容,概括课文大意。

2.多角度地处理课文信息,优化阅读情境,品评欣赏名著。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初读:了解杨志 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概述杨志事迹。

明确: ①原为殿司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 ②沦落东京,因盘缠使尽卖祖传宝刀,无奈杀泼皮牛二,流配东京大名府充军; ③大名府留守梁世杰恩赦杨志,安排比武,杨志斗武出色,被提拔做管军提辖使; ④受梁中书重托,押运生辰纲,在黄泥冈失陷; ⑤走投无路,落草二龙山宝珠寺。

过渡:对于杨志的故事,著名作家茅盾先生有专门的点评。

请看资料: 资料助读一: 杨志的故事一共只有三回书,一万五六千字,首尾三大段落:卖刀,得官,失陷生辰纲。

在结构上,杨志的故事和林冲故事是不同的。

林冲的故事先提出全篇主眼,然后一步紧一步向顶点发展,杨志的故事却是把失意、得志、幻灭这三部曲概括杨志的求官之梦,从结构上看,高潮在中段。

在权贵高俅那里,杨志触了霉头,但在另一权贵梁中书那里,杨志却一开始就受到提拔,似乎可以一帆风顺了,但在权贵门下做奴才也并不容易。

奴才中间有派别,经常互相倾轧。

梁中书用人不专,注定了杨志的幻灭。

同时也注定了黄泥冈上杨志一定要失败。

九年级语文上册《智取生辰纲》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智取生辰纲》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智取生辰纲》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能够分析课文中使用的文学手法和表达技巧。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分析、讨论,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

(3)通过写作实践,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积极探究的精神。

(3)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智取生辰纲》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课文中使用的文学手法和表达技巧。

(3)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欣赏古典文学作品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课文中深刻的寓意和人生哲理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智取生辰纲》的作者、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生僻字词的含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全班交流,分享各组的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使用的文学手法和表达技巧。

(2)引导学生欣赏古典文学的魅力。

5. 写作实践:(1)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

(2)学生互相评改,教师指导。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课后作业。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僻字词。

2. 结合课文,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 按照课文风格,进行一次写作练习。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教学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1课《智取生辰纲》精品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1课《智取生辰纲》精品教案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较为生僻的古典词汇2、了解施耐庵与《水浒》,了解杨志的出身与遭遇3、鉴赏小说中逼真简练的环境描写,体会其表达效果过程与方法目标:从分析情节入手,通过人物的行动和语言以及情节的结构安排把握人物性格,了解《水浒》刻画人物的技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走进古典文学天地,主动阅读古代优秀作品,在历史文化土壤中吸取营养,提高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教学重点】:从分析情节入手,通过人物的行动和语言以及情节的结构安排把握人物性格,了解《水浒》刻画人物的技巧【教学难点】:同教学重点【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渲染氛围让能唱刘欢《好汉歌》的同学唱《好汉歌》大河向东流啊/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咳咳参北斗哇/生死之交一碗酒哇/(不分贵贱一碗酒哇)/说走咱就走啊/你有我有全都有哇/咳咳全都有哇/水里火里不回头哇/(一路看天不低头哇)/路见不平一声吼哇/该出手时就出手哇/风风火火闯九州哇/该出手时就出手哇/风风火火闯九州哇/嗨呀依儿呀唉嗨唉嗨依儿呀/嗨呀依儿呀/ 唉嗨唉嗨依儿呀二、了解《水浒》及作者施耐庵,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人。

《水浒传》是明代长篇小说,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

全书前半部写“官逼民反”,好汉林冲、鲁智深等一个个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后,写了几场反土豪、打官军的战争;后半部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

作者对起义英雄予以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讴歌。

本书结构严整,以官逼民反、替天行道为主线,每一个故事如林冲上山、武松打虎、智取生辰纲等章回,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语言以口语为基础,明快、洗练、准确、生动。

叙事绘声绘色,极为传神。

《水浒传》有多种版本,现存有明代100回本和120回本,还有清代金圣叹评点的70回本。

三、学习字词◎语音窥望(kuī)趱行(zǎn)怄气(òu)聒噪(ɡuō)嗔怒(chēn)恁地(nèn)干系(xì)勾当(ɡòudàng)撇下(piē)怨怅(chàn ɡ)计较(jiào)兀自(wù)尴尬(ɡà)逞辩(chěnɡ)◎古今异义词语取古:赶。

九年级语文上册《智取生辰纲》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智取生辰纲》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智取生辰纲》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智取生辰纲》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1.2 教学内容简介《智取生辰纲》的作者和作品背景。

解读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分析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把握。

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2.2 教学难点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的引导。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

3.2 教学手段课本:提供故事的文本和注释。

多媒体:使用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引出《智取生辰纲》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4.2 讲解讲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解释生僻词语。

4.3 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其参与度。

5.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测验,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3 文学鉴赏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测验,评估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第六章:教学拓展与延伸6.1 相关文学作品推荐推荐与《智取生辰纲》相关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以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古典文学。

6.2 实地考察或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相关活动,如参观历史博物馆、观看戏剧表演等,增强学生对历史和文学的理解和兴趣。

第七章:教学资源与材料7.1 教学资源教材:提供《智取生辰纲》的文本和注释。

参考书籍:提供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资料。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的在线文章和视频。

7.2 教学材料课本:分发给每个学生,供课堂上阅读和讨论。

阅读材料: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背景和人物形象。

第八章:教学计划与安排8.1 教学计划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每个章节的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时间安排。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智取生辰纲》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智取生辰纲》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智取生辰纲》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语】《智取生辰纲》节选自古典名著《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

写了晁盖、吴用等人劫取梁中书生辰纲的经过。

故事围绕“智取”二字逐步展开,悬念一个接着一个,明写护送队伍头领杨志警惕性之高,暗写晁盖等人用计之妙,读来引人入胜。

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课文时值六月,天气炎热,挑着生辰纲的军汉在崎岖小路上行走,个个气喘嘘嘘,汗水淋漓,苦不堪言。

有的走慢了,杨志就用藤条抽打,喝令∶“快走!”他们到了黄泥冈。

小路两边是松林,军汉实在走不动了,都放下担子,到树荫下躺倒休息。

杨志喝道∶“这是什么地方,敢在这里乘凉,起来快走!”众军汉叫苦说∶“你把我们剁成八块,我们也走不动了。

”两个虞侯和老都管喘着气慢慢走上来。

老都管见杨志打军汉,劝道∶“杨提辖,实在热得走不动了,别怪他们吧。

”杨志说∶“这是黄泥冈,正是强人出没的地方,怎敢在这里停脚!”杨志不理军汉的哀告,举起藤条说∶“不走的,吃俺二十棍!”他刚要打下,忽见松林里有人探头观望,便急忙放下藤条拿起朴刀,追进松林喝道∶“你好大胆子,敢来看我的货物!”杨志近前一看,林中一字儿摆着七辆江州车子,晁盖七人假扮推车的在乘凉。

杨志问道∶“你们是干什么的?”晁盖道∶“我们是贩卖枣子到东京去的。

”杨志这才放下心来。

白胜挑了一担酒桶走上冈来,边走边唱∶“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楼上王孙把扇摇。

”他走到松林边上,放下酒担乘凉。

众军汉见白胜是卖酒的,便说∶“我们又热又渴,何不买些酒吃,也解暑气。

”杨志听了训斥道∶“你们这些村鸟知道什么,全不知路途上艰险,多少好汉给蒙汗药麻翻了。

”晁盖七人出来说∶“口渴得很,卖给我们一桶酒喝。

”白胜说∶“好,五贯钱一桶。

只是没有碗,就用两把酒瓢舀着喝吧!”众人一边吃枣子,一边喝酒。

吴用舀了半瓢酒,说去取点枣子,进松林里去了。

吴用到树林里,把酒倒掉,从衣袋里掏出纸包,把蒙汗药倒在瓢里,走出松林。

九年级语文上册《智取生辰纲》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智取生辰纲》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智取生辰纲》教案1.1 导入:《智取生辰纲》是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所著《水浒传》中的一个故事,讲述了宋江智取生辰纲,为民除害的故事。

1.2 作品背景:《水浒传》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北宋末年一群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英雄,反抗封建压迫的故事。

1.3 教学意义:通过学习《智取生辰纲》,使学生了解古代农民起义的历史背景,理解作品中的英雄形象,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知识点讲解2.1 故事情节:讲述宋江智取生辰纲的过程,分析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转折。

2.2 人物形象:分析宋江、吴用等主要人物的形象特征,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英雄气概。

2.3 文学手法:解析《智取生辰纲》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领略作品的艺术魅力。

三、教学内容3.1 课文朗读: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感和节奏感。

3.2 课文解析: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形象。

3.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熟练朗读课文,了解《水浒传》的历史背景和文学特点。

4.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理解作品中的英雄形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古代汉语词汇和表达方式,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5.2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掌握故事情节的发展,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英雄精神。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学课件:制作包含课文内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的课件,以便于教学展示。

6.2 参考资料:准备相关的参考资料,以便于学生在课堂上查阅和参考。

6.3 笔记本和文具:确保学生有笔记本和文具,以便于课堂上的笔记和作业。

七、教学过程7.1 课堂导入:通过课件展示和讲解,引导学生了解《智取生辰纲》的故事背景。

7.2 课文朗读与解析: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并对课文进行详细解析,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1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1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简介作者及《水浒传》。

2、理清课文思路,明确线索及人物关系。

3、具体分析“智押”及“智取”, 学习在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

4、学习本文环境描写的艺术手法。

【教学设计】:一、导入“不读水浒,不知天下之奇。

”金圣叹从《水浒传》成书到现在,近700年来,人们常说的一个成语“逼上梁山”,充分反映了另一个成语“官逼民反”的真理。

今天要学习的《智取生辰纲》,是主人公杨志被“逼”上梁山的前奏曲。

二、介绍作者、作品及相关背景1、《水浒传》也称《水浒》、《忠义水浒传》。

《水浒传》是明代长篇小说,它的作者,明人说法不一,有说施耐庵和他的学生罗贯中合作,现在大都认为是施耐庵所作。

《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

2、施耐庵(1296——1370)名小安,原籍苏州,后迁居兴化,曾一度居住淮安。

传说他与元末农民起义运动有一定关系,也有的说他参加了农民起义。

3、《水浒传》是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许多剧情是妇孺皆知的。

大家已经看过原著的影视作品了。

那么有哪位同学说说杨志的出身及“押运生辰纲”前的主要遭遇?(杨志出身名门,是杨家将的后代,武举出身,官至制使。

后押运花石纲,在黄河遭风浪而丢官,穷困卖刀时杀了泼皮牛二而被充军。

一心想光宗耀祖,封妻荫子的杨志当然不甘心,后来得到大名府梁中书的赏识并受重用,派他押运生辰纲。

)三、速读课文,积累词汇,理清故事情节。

(一)识记词汇趱zǎn 虞yú嗔chēn 恁nèn 朴pō别拗biè niǔ聒guō喃呐nán nà怄òu 省xǐng 崎岖qíqū忒tuī唣zào 晁cháo•均匀:合理[“正是好歹不均匀”]•不直得:动不动[“这厮不直得便骂”]•耐:忍[“权且耐他”“且耐他一耐”]•将:拿、挑[“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二)分析小说情节1、生辰纲是什么东西?(为太师蔡京祝寿而进献的大批财物,这些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是被搜刮来的不义之财。

九年级语文上册《智取生辰纲》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智取生辰纲》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智取生辰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智取生辰纲》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课文背景和历史环境。

(3)培养学生的朗读、复述、表演等语文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梁山好汉的英勇智斗精神,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勇气。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增强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从课文中认识到团结协作、智勇双全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智取生辰纲》的主要内容,理解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深入分析课文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

3. 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课文,提出自己的见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理解课文内容。

3. 采用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4. 利用表演法,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水浒传》的作者、背景及主要内容。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智取生辰纲》的故事情节。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人物形象。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课文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运用。

(2)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深入解读课文。

5. 课堂实践:(1)组织学生进行朗读、复述、表演等语文实践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选自九年级上第六单元,该单元要求抓住小说的主要线索,梳理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探讨其性格形成的原因,结合具体描写了解古代白话小说的艺术特点。

本单元的课文都白话小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可以让我们领略传白话小说的魅力,了解古代生活,丰富人生体验。

《智取生辰纲》节选自我国四大名著《水浒传》第十七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是《水浒传》中最为经典的章回之一。

故事情节围绕“智取”二字逐步展开,记晁盖、吴用等人劫取梁中书生辰纲的经过,悬念一个接着一个,明写护送队头领杨志警惕性之高,暗写晁盖等人用计之妙。

2.《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梁山好汉就有108将,再加上其他陪衬人物,有几百人之多,这些人物大都形象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人物描写方法值得探讨。

3.《水浒传》虽然是一部白话小说,但文言用词仍然较多,较为难懂。

【学情分析】
1.暑假学生已经阅读了《水浒传》整部小说,对相关情节并不陌生,且对小说主旨也有一定的认识。

2.通过撰写宋江、吴用等人的人物形象报告,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部分水浒英雄的性格特点。

【教学目标】
1.通过情节表演、小组合作等方式,并结合《水浒传》十六回情节,把握情节发展脉络,能概括出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智”及杨志押送生辰纲用“智”的具体表现。

2.精读文本,探讨杨志严谨、机智的性格优点及粗暴蛮横、急功近利的性格弱点,全面客观评价杨志。

3.以单篇带全书,学习《水浒传》“圆形人物”塑造角色的手法,大多数学生能独立自主研究、评价其他梁山英雄人物形象。

4.结合材料,合作探讨杨志等梁山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主要原因,较为深入的理解《水浒传》小说主题,增强《水浒传》的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我们初步品味了“四大名著”的魅力,但是“四大名著”实际上各有其独特之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智取生辰纲》一文,仔细品尝《水浒》的滋味。

二、介绍作者作品
施耐庵(1296~1370?)元末明初小说家,原籍东都,一说钱塘。

曾中进士,做过官,与当道不合,弃官回家,从事著述。

三、口述故事经过。

四、分析故事情节
五、从情节来看,小说构思有何巧妙之处?
1.善用伏笔:
杨志误失生辰纲实际在前文有多处暗示,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这些伏
笔。

(略)
2.善用景物描写:
善于运用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是本文的又一艺术特色。

它主要表现为对天气炎热的描写。

3.巧用双线索:
明线:杨志押送生辰纲处处小心都管掣肘押送失败
暗线:吴用智取生辰纲预设机关团结合作智取成功
六、布置作业:《名师伴你行》
第二课时分析人物性格
一、处理作业:
二、分析杨志的思想性格:(讨论如下问题)
1.杨志何以那么重视生辰纲的安全,这表现了他思想上的什么特点?2.杨志为什么对军健那么凶?这表明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3.杨志和虞侯、都管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几方面?你对这些矛盾是怎样理解的?
4.由以上几个问题可以看出作者塑造杨志这个人物形象都用了哪些方法?
间接描写:反面衬托、侧面衬托
直接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神态描写
三、综述本文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的艺术特色。

(学生试述,教师总结)
小说有两种矛盾:一种是杨志与军健、虞候、老都管之间的内部矛盾,
亦即奴才与奴才之间的矛盾,表现为押送途中快与慢、走与停的矛盾,要喝酒与不准喝酒的矛盾。

在整个故事中,这是次要矛盾。

另一种矛盾是杨志押送与晁盖等好汉智取的矛盾,即压迫与反压迫的矛盾。

这是整个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主要矛盾,表现为在对生辰纲的态度上,杨志一方是明防,而晁盖一方要暗夺。

结果由于明防的一方内部不和,给暗夺的一方以可乘之机,终致失败。

作品先写次要矛盾,再由次要矛盾引出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因主要矛盾而发生、发展,以至激化,而主要矛盾又因次要矛盾的发生、发展、激化,提供了解决的条件。

因此,前一部分之所以着重写次要矛盾,完全是为写后一部分的主要矛盾服务的。

这些不同的矛盾也是互相勾联,互相影响,不断推动情节向前发展的。

从全文来看小说无论对杨志的谨慎、精明、横蛮的个人性格的刻画,还是对八条好汉足智多谋、随机应变、团结战斗的群体的描写,都是把他们放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之中,通过人物本身的语言行动来进行的,作者绝不下一按语,而这些人物的形象却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这是本文表现方法上成功的地方
四、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水浒传》“杨志卖刀”一节,就杨志的遭遇选一个角度,写一篇短评。

2.完成《名师伴你行》课后记:品味四大名著,积累生活、文学底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