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石的分类
结石成分和地区分类

结石成分分类:
1.含钙结石:这是最常见的结石类型,包括草酸钙、磷酸钙等。
含
钙结石通常为黄色或棕色,质地较硬,形状不规则。
2.尿酸结石:主要由尿酸、尿酸钠等组成。
尿酸结石多为圆形或卵
圆形,呈黄色或棕红色。
3.胱氨酸结石:由胱氨酸组成,呈蜡样质硬,黄色或棕黄色。
4.感染性结石:主要由磷酸镁铵组成,呈灰色或黄色,常在泌尿系
统感染时形成。
地区分类:
1.亚洲地区:亚洲是肾结石的高发地区之一,尤其是中国、日本、
韩国等国家。
2.欧洲地区:欧洲的肾结石发病率相对较低,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发
病率。
3.美洲地区:美洲的肾结石发病率也相对较低,但美国和加拿大等
国家仍然有较高的发病率。
4.非洲地区:非洲地区的肾结石发病率相对较低,但仍然存在一些
病例。
需要注意的是,结石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饮食、生活习惯、环境等。
因此,预防结石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
胆囊结石知识点

胆囊结石知识点
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患者通常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
以下是关于胆囊结石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1. 胆囊结石的形成:胆囊结石是由胆囊内胆汁中的胆固醇、胆盐和胆红素等物质沉积形成的。
长期吃高脂、高蛋白、高糖食物是胆囊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2. 胆囊结石的分类:根据成分和形状,胆囊结石可分为胆固醇结石、黑色素结石、钙结石等。
胆囊结石的形状也有圆形、椭圆形、多角形等不同。
3. 胆囊结石的症状:胆囊结石患者通常会出现上腹痛、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
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寒战等症状。
4. 胆囊结石的诊断:胆囊结石的诊断通常通过超声检查、CT检查等影像学检查手段进行。
患者还需要进行血液、尿液等检查。
5. 胆囊结石的治疗:胆囊结石的治疗通常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种。
对于较小的胆囊结石,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以上是关于胆囊结石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控制饮食,减少高脂、高蛋白、高糖食物的摄入,以预防胆囊结石的发生。
同时,也要注意定期体检和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 1 -。
泌尿系结石专家共识(DOC)

前言尿石症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患病率高达 5-10%,在我国尿石症患者占泌尿外科住院病人的近四分之一,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近年来我国泌尿外科发展迅速,结石的各种治疗方法基本上已与国际接轨,但治疗方法的选择尚未进行规范化,导致部分医院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随心所欲,或者根据其医疗条件选择治疗方法的问题。
为了规范结石的治疗,我们将 2006 年欧洲泌尿外科学会公布的泌尿系结石诊疗指南进行了编译和整理,希望对我国的尿石症治疗的规范化有所帮助。
中华泌尿外科学会泌尿系结石学组二〇〇六年六月目录1 背景1.1 参考文献2 分类2.1 结石患者分类2.2 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2.3 参考文献3 诊断3.1 影像学检查3.1.1 造影剂过敏3.1.2 二甲双胍3.1.3 肾功能不全发生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碘的剂量3.1.4 未治疗的甲状腺功能亢进3.1.5 参考文献3.2 结石成分分析3.2.1 参考文献3.3 生化检查3.3.1 急性期检查3.3.2 尿液检查项目(寻找结石形成危险因素)3.3.3 对检查项目的评价3.3.4 参考文献4 结石大小4.1 参考文献5 肾绞痛的治疗5.1 镇痛5.1.1 非甾体消炎药(NSAIDs)5.1.2 预防肾绞痛复发5.1.3 双氯芬酸钠对肾功能的影响5.2 参考文献6 取石的适应症6.1 参考文献7 肾结石的取石7.1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7.1.2 ESWL 治疗巨大肾结石7.1.2.1 结石所在位置7.1.2.2 结石大小7.1.2.3 结石成分和硬度 7.1.2.4 参考文献7.2 肾结石经皮肾碎石术7.2.1 并发症7.2.2 参考文献7.3 鹿角形结石的治疗和结石大小的重要性 7.3.1 ESWL7.3.2 经皮肾镜取石术(PNL)7.3.3 ESWL 联合 PNL7.3.4 经皮手术与 ESWL 的比较7.3.5 参考文献7.4 肾结石开放手术取石7.4.1 开放性手术适应症7.4.2 手术操作7.4.3 参考文献7.5 药物溶石7.5.1 感染性结石7.5.2 磷酸氢钙结石7.5.3 胱氨酸结石7.5.4 尿酸结石7.5.5 草酸钙和尿酸铵结石7.5.6 参考文献7.6 肾结石治疗方法的介绍8 输尿管结石的处理方式8.1 应用 ESWL 治疗输尿管结石8.1.1 参考文献8.2 结石的逆行碎石处理8.2.1 支架处理8.2.2 参考文献8.3 输尿管镜碎石8.3.1 标准内窥镜技术8.3.2 麻醉8.3.3 各种不同碎石设备的评估 8.3.3.1 输尿管镜8.3.3.2 碎石设备8.3.3.3 套石篮8.3.3.4 扩张和置管8.3.3.5 临床效果8.3.3.6 并发症8.3.3.7 结论8.3.4 参考文献8.4 ESWL 或输尿管镜能用于取石吗?8.4.1 参考文献8.5 输尿管结石积极治疗的建议9 结石的治疗原则和注意事项9.1 感染9.2 出血9.3 妊娠9.4 安装心脏起博器9.5 结石硬度9.6 透 X 线的结石9.7 参考文献10 完全性或部分性鹿角形结石11 特殊问题的处理11.1 参考文献12 残石碎片12.1 参考文献13 石街13.1 参考文献14 钙结石的预防措施14.1 常规推荐14.1.1 参考文献14.2 预防钙结石复发的药物14.2.1 噻嗪类药物14.2.2 碱性枸橼酸盐14.2.3 正磷酸盐14.2.4 镁剂14.2.5 别嘌呤醇14.2.6 磷酸纤维素14.2.7 吡哆醇(维生素 B6)14.2.8 推荐意见14.2.9 参考文献14.3 尿酸结石的药物治疗14.3.1 参考文献14.4 胱氨酸结石的药物治疗14.4.1 参考文献14.5 感染性结石的药物治疗14.5.1 参考文献15 指南中所用缩略语16 附录A1 由已知的结石直径推算结石的近似表面积A2 内窥镜碎石设备A3 参考文献1. 背景处理泌尿系结石患者是泌尿外科日常的主要工作之一。
胆结石的病因分析了解胆结石形成的原因与机制

胆结石的病因分析了解胆结石形成的原因与机制胆结石的病因分析:了解胆结石形成的原因与机制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主要发生于胆囊或胆管中,给患者带来各种不适和健康问题。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胆结石,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形成的原因与机制。
本文将对胆结石的病因进行分析,以便加深我们对这一疾病的认识。
一、胆结石的定义和分类胆结石是指由于胆囊或胆管内胆汁中某些物质的沉积,形成固态结晶体的疾病。
根据胆石内成分的不同,胆结石可分为胆固醇结石、黑色素结石、钙结石和混合结石等几类。
二、胆结石形成的原因1. 胆汁成分异常:胆汁中胆固醇和胆盐的比例失调是胆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胆囊中,高胆固醇和低胆盐的胆汁容易形成胆固醇结石。
2. 胆囊功能障碍:胆囊排空功能受到损害,胆汁在胆囊内滞留的时间延长,有利于胆结石的形成。
3. 长期炎症刺激:胆囊或胆管的长期炎症刺激可以导致胆囊壁增厚和纤维化,形成结石的基础。
4. 遗传因素:遗传倾向是胆结石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在胆固醇结石的形成过程中。
三、胆结石形成的机制1. 胆汁饱和度:胆汁中的溶解物质饱和度过高是胆结石形成的主要机制之一。
胆囊中胆固醇的过饱和度使其从溶解态转变为结晶态,进而形成结石。
2. 核化过程:核化是胆结石发生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核的形成、增长和聚集。
核化过程中,胆汁中的胆固醇会聚集并形成固态结晶。
3. 结石的生长:胆结石的生长主要受到胆红素、钙盐、蛋白质和细菌的作用。
这些成分可以促进结石的生长和形成。
四、胆结石的预防和治疗1. 饮食控制:控制饮食中的脂肪和胆固醇摄入量,增加高纤维食物的摄入,可有效预防胆结石的形成。
2. 体育锻炼:适量的体育锻炼有助于促进胆汁的分泌和胆囊的排空,预防胆结石的形成。
3. 药物治疗:对于高风险人群,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溶解小型的胆固醇结石,并减少结石的复发率。
4. 手术治疗:对于大型或症状严重的胆结石,手术治疗是最常用和有效的方法,包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手术等。
输尿管结石

③冲击波源的特点:液电冲击波聚焦圈小,焦点范围大;脉冲频率高, 碎石成功率高;设备制造简单,价格低廉。但电极寿命短,噪声大, 需频繁更换,患者者痛感较明显。电磁冲击波能量连续可调;脉冲 放电稳定,焦点无漂移,噪声小;聚焦效率高;波源寿命长,无需 频繁更换电极;痛感较液电式冲击波轻。电磁冲击波的出现是SWL 技术的重要进展,目前该技术已日趋成熟,并有取代液电式碎石机 的趋势。
常用碎石机主要参数介绍
机型
冲击波源 聚焦方式 聚
焦距离 峰值压力 焦点范围 定位方式
(cm) (Mpa) (W×L,mm)
Dornier HM-3
液电式 球面反射 13 22~36 15×90
X线
Dornier DoLi S,220 电磁式 声学透镜 15 29~99 2.5×41
X线,超声
Siemens Multiline 电磁式 声学透镜 12 80 5×80
含钙结石。
结石。
含钙结石。
1. 支架+溶石疗法 2b B 静脉造影下原位SWL, 2a B 1. 静脉造影下原位 3 B
**
俯卧位
2a B
SWL
3B
2. 静脉/逆行造影
半硬或软输尿管镜
1. URS+碎
下原位SWL+溶
碎石
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石疗法**
• 插输尿管导
输尿管导管(+
泌尿系结石的健康教育总系列

泌尿系结石健康教育知识系列之一1.什么是泌尿系结石?答:我们的泌尿系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成。
泌尿系统好比一个“下水管道”。
泌尿系结石是指这个“下水管道”中任何部位结石的总称。
2.泌尿系结石是如何分类的?答:泌尿系结石又称尿结石、尿石症。
根据结石所在位置,可分为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
肾和输尿管结石统称为上尿路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称为下尿路结石。
根据结石的化学成分,尿结石可分为含钙结石、感染性结石、尿酸结石和胱氨酸结石四类。
含钙结石成分可分为纯草酸钙、草酸钙和磷酸钙;感染性结石主要成分是磷酸铵镁和羟基磷灰石;尿酸结石成分可分为尿酸、尿酸铵;胱氨酸结石成分可分为纯胱氨酸或混合性胱氨酸。
3.人们为什么会得泌尿系结石?答:尿石症病因复杂,往往是自然环境、饮食习惯、家族遗传、尿路某些疾病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4.泌尿系结石对我们人体有哪些危害?答:结石对我们人体的损害程度取决于它的大小、位置以及尿路本身情况。
“嵌顿”在输尿管中的结石会造成“下水管道”的梗阻,自肾脏分泌的尿液不能顺畅排泄,从而引起肾脏、输尿管的扩张积水,最终对肾功能造成损害。
在局部“滞留”的尿液中会有细菌的繁殖,造成尿路感染;一旦细菌入血,就会形成全身感染。
结石近端的尿路内积水、感染,往往会促进新的结石形成,导致恶性循环。
同样,嵌顿在尿道的结石以及膀胱结石,也会引起血尿、排尿困难及尿路感染等。
膀胱结石也会造成血尿、感染等。
另外,结石与局部的尿路粘膜长期摩擦刺激,有导致尿路上皮癌变的可能。
所以,一旦发现结石,我们应该到医院进行积极、正规的治疗。
5.泌尿系结石都有哪些症状?答:泌尿系结石的临床表现是复杂多变的。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常表现为腰部、下腹部的疼痛,既可以表现为阵发性的剧痛,也可表现为持续性的隐痛。
疼痛时还常伴有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很多人往往误以为自己患了胃肠炎。
另外,还伴随发热、寒战、尿频、尿急、尿痛、血尿以及排尿困难等症状。
泌尿系结石诊疗指南

泌尿系结石诊疗指南郑 庆导师:陈戬目录CONTENTS 一背景二碎石器械的分类三诊断四治疗五泌尿系结石分类一背景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之一,在泌尿外科住院病人中占居首位。
欧美国家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5%~10% 的人在其一生中至少发生1 次泌尿系结石,欧洲泌尿系结石年新发病率约为100~400/10 万人。
我国泌尿系结石发病率为 1%~5% ,南方高达 5%~10%;年新发病率约为 150~200/10 万人,其中 25% 的患者需住院治疗。
近年来,我国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是世界上 3 大结石高发区之一。
近年来,随着泌尿系结石病因研究的深入,结石的代谢危险因素越来越为泌尿外科工作者所重视。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ripsy , ESWL)、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ripsy , PNL)、输尿管肾镜取石术 (ureterorenoscope lithotripsy , URL)、腹腔镜取石术(laparoscope lithotomy) 的陆续出现,使泌尿系结石的治疗逐渐向微创方向发展。
此外,结石复发的预防工作已经成为了泌尿外科工作者关注的重点。
1.无石率 (SFR) 指同一组结石患者接受治疗后、在特定的阶段内“无石"的患者数与所有研究对象的比率,是评价结石治疗效果的一个主要指标。
"无石" (stone free , SF) 是指 X 线摄片、超声或者 CT 扫描检查无残留结石的证据,即结石排净。
国内外学者主要以首次 SWL 后的 SFR 评价治疗效果,但对效果评估时间(特定阶段)仍存争议。
2.残石的定义尚存争议,可分为临床无意义残石及临床有意义残石两类。
临床无意义残石 (CIRF) 是指治疗后残石直径≤4mm的草酸钙或磷酸钙结石、上尿路解剖正常、无尿路感染或者其他任何症状者,多为完全粉碎的残余结石碎片,可以不继续临床处理;而对于直径≥5mm或者有临床症状的残余结石,即临床有意义结石(SIRF)。
胆囊结石的分类

胆囊结石的分类主要根据结石的成分和形成机制,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1. 胆固醇结石:这是最常见的胆囊结石类型,约占所有胆囊结石的80%以上。
胆固醇结石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胆汁中胆固醇浓度过高,超过胆汁酸所能溶解的限度,胆固醇析出形成结晶并逐渐增大形成结石。
胆固醇结石通常为黄色或黄白色,形状和大小各异,可以呈圆形、椭圆形或多面形,表面多光滑。
2. 胆色素结石:胆色素结石是由于胆汁中胆红素或胆绿素浓度过高,与钙离子结合形成胆色素钙盐沉淀并逐渐增大形成的结石。
胆色素结石通常为黑色或棕黑色,形状不规则,质地较软,易碎。
3. 混合性结石:混合性结石是由胆固醇、胆色素和钙盐等多种成分混合而成的结石。
这种结石通常颜色多样,形状不规则,质地较硬。
除了以上三种常见的胆囊结石类型外,还有一些较少见的结石类型,如钙盐结石、硅酸盐结石等。
这些结石的形成机制较为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胆汁成分异常、胆道感染、胆道梗阻等。
胆囊结石的分类主要根据结石的成分和形成机制,不同类型的结石在形态、颜色、质地等方面有所差异。
对于胆囊结石的治疗,应根据结石的类型、大小、位置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石的分类
根据结石成分的不同,肾结石可分草酸钙结石、磷酸钙结石、尿酸(尿酸盐)结石、磷酸铵镁结石、胱氨酸结石及嘌呤结石六类。
大多数结石可混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成份。
草酸钙结石:最为常见,占肾结石的80%以上,在酸性或中性尿中形成,发病多为青壮年,以男性多见。
常呈黄褐或石铜色,表面平滑(单水草酸钙)、粗糙(双水草酸钙),男性发病为多见,多有家庭史,在x线片上清晰可见。
尿沉渣内常有草酸钙结晶。
磷酸钙结石:占结石的6%-9%,在碱性尿中形成,也以男性青壮年多发。
结石为白色,表面粗糙,常呈鹿角状,质地较硬。
常在碱性尿中形成。
以青壮年男性为多见,多有家庭史,在x线片上清晰可见。
磷酸钙结石的饮食同草酸钙结石相同。
尿酸结石:占结石的6%,在酸性尿中形成,当尿PH值大于6.7时结石溶解,以男性多见。
表面光滑,常呈鹿角形,色黄或棕褐色,质地较硬,在x线片上模糊不清或不能出现。
以男性多见,尤以痛风病人更常见,通常有家庭史。
尿沉渣内可见尿酸结晶。
磷酸镁胺结石:占结石的10%,在碱性尿中形成,尿PH值小于7.2时结石溶解,以女性多见。
结石色黄或污灰色,呈树枝状或鹿角状,质地较软。
以女性为多见,尿路感染的病人较多,不能透过x线。
尿沉渣内可见磷酸铵镁结晶。
胱氨酸结石:少见,约占结石的1%-2%,在酸性尿中形成,尿PH值大于7.0时结石溶解。
黄嘌呤结石:黄嘌呤结石此类结石很少见到,色白或黄棕色,质地很脆,不能透过x光线,一般在酸性尿中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