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李万君先进事迹材料

合集下载

201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大国工匠李万君事迹材料

201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大国工匠李万君事迹材料

感动中国2019年度十大人物:大国工匠李万君
事迹材料
2月8日晚,《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李万君获“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

以下是关于大国工匠李万君事迹材料。

感动中国2019年度十X大赛中荣获焊接试样外观第一名;1997、2019、2019年,他三次在长春市焊工技能大赛荣获第一名;2019年,他捧得了“中华技能大奖”。

攻技术
——把焊枪下的产品升华成艺术品
为了攻克各种各样的困难,他成立了一个攻关团队,遇到焊接难题,整个团队都会群策群力,攻坚克难,将技能和智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突破一个又一个难关。

2019年,李万君根据异种金属材料焊接特性发明了“新型焊钳”,获得国家专利并被推广使用。

2019年,在出口伊朗的单层轨道客车转向架横梁环口焊接难题中,李万君再次挺身而出,经过不断试验摸索,成功总结出了氩弧自动焊焊接方法和一整套焊接操作步骤,一举填补了我国氩弧焊自动焊接铁路客车转向架环口的空白,也为我国日后开发和生产新型高铁提供了宝贵依据。

2019年,针对澳大利亚不锈钢双层铁路客车转向架焊接加工的特殊要求,李万君冲锋在前,总结出了“拽枪式右焊法”等20余项转向架焊接操作方法,解决了批量生产中的多项技术难题,累计为企业节约资金和创造价值800余万元。

- 1 -。

高铁焊接大师李万君的故事

高铁焊接大师李万君的故事

高铁焊接大师李万君的故事李万君是中车长春轨道客车有限公司的一名普通焊工,作为一名有着21年党龄的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他带领工友攻坚克难,用手中的焊枪为“中国制造”提供了质量保证,被誉为高铁战线的工人“院士”。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高铁焊接大师李万君的故事,快来看看吧!高铁焊接大师李万君的故事李万君,1968年出生,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转向架制造中心焊接车间电焊工。

他从一名普通焊工成长为我国高铁焊接专家,是我国第一代高铁工人中的杰出代表,被誉为工人院士、高铁焊接大师。

20xx年7月,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提起我国的高铁,不能不说制造高铁的技师,他们用双手默默生产出让国人骄傲的现代出行工具。

在高铁复杂的生产中,转向架是核心,其制造技术被列为高速动车组的九大核心技术之一。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李万君便是焊装高铁转向架的第一人,被誉为高铁战线的杰出工匠、工人院士。

飘散的烟尘里,电焊枪发出刺眼蓝光,李万君戴上焊枪帽,又过了一把电焊瘾。

“我就是干这个的,‘大国工匠’不是摆出来的,是干出来的。

”李万君对多次前来采访的《经济日报》记者说,“你上次来时,我在为美国纽约城轨项目试焊接材料。

那次用的铁板有40毫米厚,焊接时,要把100多斤的焊接件抱起来,每天累得胳膊疼痛,最后终于满足了对方的技术要求。

你不知道,这个活曾经令几个国家的技师都很作难,干不好就要撵走你的”。

已获得“中华技能大奖”以及多项发明创新奖项的“高铁焊接大师”李万君,如今依然手握焊枪活跃在生产一线,以精湛的技术打造最安全可靠的、中国制造的高速列车。

极致与创新1987年,19岁的李万君职高毕业,被分配到长春客车厂(中车长客股份公司前身)电焊车间水箱工段工作。

“远看像逃难的,近看像要饭的,仔细一看是水箱工段的”,这是当时社会上对这个工种的评价。

即使今天的现代高铁制造车间里,也是火星四溅,烟雾弥漫,声音刺耳,味道呛鼻。

李万君说,焊工是非常苦非常累的工作,只有感兴趣才能热爱这份工作,热爱了才能更敬业,才能豁出去,让技术在手中升华。

李万君:一枪三焊破解复兴号腿脚难题

李万君:一枪三焊破解复兴号腿脚难题

面孔丨资讯邢云堂:架起一条看不见的保障线“你好,邢云堂”。

接起电话后,他总要如此自报家门。

邢云堂是谁?他的主要身份是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三棵树机务段的动车组司机,也是这个集团公司的第一批动车司机。

同时,他在不"跑车”的时候还有一个身份——“话务员”。

作为全国劳动模范、铁路系统的技术能手,邢云堂这个“话务员”可不简单,每天早上6点到晚上12点,他要随时准备接听来自铁路线上高铁司机的电话。

哪怕是信息台“间休”时段,也要把电话机放在值班室的枕头旁边,随响随接。

邢云堂和其他信息台“话务员”的存在就是当问题出现时,为在路上驾车的高铁司机稳定情绪,做应对提示,他们在信息台“话务员”和每一位高铁司机之间,架起了一条乘客们看不见的保障线。

李万君:“一枪三焊”破解复兴号“腿脚”难题他是一名普通焊工,即便获得“中华技能大奖”,依然手握焊枪活跃在生产一线。

他更是“工人院士”,钻研创新破解各种焊接难题,帮助中国高铁储备世界级人才。

他是全国劳动模范、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中车长春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李万君,以精湛技能打造最安全可靠的中国制造高速列车,为中国梦“加速”。

兢兢业业刻苦钻研,李万君练就了超一流的焊接手艺,真的“把活干精”了,成为国内外专家钦佩的高铁焊接大师。

20米外,姜妍:打造中国石化百万吨级“中国芯”21年,从45万吨到120万吨,她和设计团队实现了中国乙烯压缩机“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在这个代表石化工业装备最高水平的领域,打破长期被国外技术垄断的僵局,不断刷新纪只要听到焊接声,他就能判断岀电流电压的大小、焊缝的宽窄、焊接质量如何,绝无差错。

他的“拽枪式右焊法”等30余项转向架焊接操作方法,累计为企业节约资金和创造价值8000余万元,被李克强总理赞誉为“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

录,开启了中国石化装备跳动“中国心”的时代,践行着产业报国之梦她,就是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透平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姜妍。

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李万君观后感

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李万君观后感

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李万君观后感
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李万君观后感
事迹简介:大国工匠
李万君是中车长客股份公司高级技师。

为在外国的技术封锁面前实现突围,他一次次试验,参与填补了国内几十种高速车、铁路客车、城铁车转向架焊接规范及操作方法的空白,技术攻关100余项!没有这样的大国工匠,就没有强大的中国制造业!点赞致敬!
颁奖词:器成天下走
你是兄弟,是老师,是院士,是这个时代的中流砥柱。

表里如一、坚固耐压、鬼斧神工,在平凡中非凡,在尽头处超越。

这是你的人生,也是你的杰作。

他从1987年19岁开始工作到现在,一直在做焊接,虽然焊接工作又苦又累,但是他坚持下来了,他用30年的'时间,用手上的焊枪证明了自己的坚守,从普通的焊接工人变成了焊接大师。

他眼里的焊接工作不仅是一门技术,更像是一门艺术,一门功夫。

李万君手中的焊枪已出神入化,他能把两根直径仅有3.2毫米的不锈钢焊条,分毫不差地对焊在一起而不留一丝痕迹;他能在20米外,从焊接声中精准地判断出电流地大小、电压的高低。

他不仅自己技术高超,他培养的徒弟也本领惊人。

如今,李万君大师工作室已攻克100多项技术难关、总结出20多项操作法,获得国家专利20多项。

他的10多位弟子已获省首席技师称号。

李万君还陆续撰写了《转向架铆焊工标准操作手册》《焊接艺术化标准》等册子,把自己严谨的质量追求,变成了广大焊工的操作规范。

他在节目中说做人要知恩图报,我的技能和荣誉是企业、是党给的,尤其我作为一名党员更要在自己的岗位干出个样来,这就是独具匠心的大国工匠的坚守,就是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

我们的时代需要这样的坚守,需要这样的大国工匠,需要这样的榜样。

2017感动中国候选人李万君“大国工匠”在平凡中非凡的故事

2017感动中国候选人李万君“大国工匠”在平凡中非凡的故事

感动中国候选人李万君“大国工匠”在平凡中非凡的故事2017感动中国候选人李万君“大国工匠”在平凡中非凡的故事导语:1987年职业高中毕业,李万君就进入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被分到水箱工段做焊工。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的名人故事,欢迎查阅与借鉴,谢谢。

2017感动中国候选人李万君“大国工匠”在平凡中非凡的故事“大国工匠”李万君:在平凡中非凡焊工是最平凡的工匠。

被誉为“没有翅膀的飞机”的高铁,却离不开他们非凡的双手。

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焊工李万君看来,工匠精神有两种。

一种是创新发明开拓,攻克非凡的难题;另一种是始终如一日,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

每一天,工作了29年、已获得“中华技能大奖”的李万君,都在手握焊枪、踏踏实实地做着这两件事。

李万君,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转向架制造中心焊接一车间电焊工。

1987年7月长春客车厂职业高中后进入客车厂焊接车间工作至今。

先后创造出“拽枪式右焊法”等20余项转向架焊接操作法,及时解决了高铁生产的诸多问题。

带领团队完成技术创新成果150余项,申报国家专利20余项。

凭借世界一流的构架焊接技艺,被誉为“高铁焊接大师”。

2016年7月,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焊得好!”在赛场巡视的领导走到李万君身边停住脚步称赞。

“焊得好不是目的,我来就是争第一的。

”李万君站起身大声回应道。

“真敢说大话,历届第一的高手都在这里比赛呢。

”听到这话,李万君红了脸,感觉自己的话有些鲁莽。

但比赛结果没有“打脸”,每种焊法的第一名都是他。

这是1997年,29岁的李万君第一次参加长春市焊工大赛上的一幕。

在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李万君从职业高中毕业生,成长为今天的高级技师,拿过中华技能大奖,被誉为“高铁焊接大师”。

如今,手中的焊枪不曾放下,李万君永争第一的初心也未曾改变。

1987年职业高中毕业,李万君就进入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被分到水箱工段做焊工。

李万君先进事迹材料

李万君先进事迹材料

李万君先进事迹材料记“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李万君原标题:平凡的工匠非凡的大师来源:吉林日报李万君当选“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颁奖现场。

(记者聂芳芳摄)每次呼吸、移步和变换身姿都万分小心,焊枪在手中稳稳地移动,焊花不停闪耀——这是李万君的工作常态。

所以,李万君对记者说,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焊工。

不过,他的工友讲,两根直径仅有3.2毫米的不锈钢焊条,李万君可以不留一丝痕迹地对焊在一起;听到20米外的焊接声,李万君就能判断出电流、电压的大小、焊缝的宽窄、是平焊还是立焊、焊接的质量如何。

所以,工友们对记者说,李万君是位了不起的焊工。

又何止是了不起的焊工?在中车长客股份公司从业30年,李万君总结并制定了20多种转向架焊接规范及操作方法,完成技术攻关100多项,其中取得国家专利21项,填补了国内空白。

4年来,李万君勇担培养后备技术工人的重任,培训焊工1万多人次。

他先后参与了我国几十种城铁车、动车组转向架的首件试制焊接工作,见证了中国高铁事业的发展历程。

凭借超一流的构架焊接技艺,李万君被称为“高铁焊接大师”;获得国家对一线技术工人的最高褒奖“中华技能大奖”,李万君被赞为“工人院士”。

他是当代中国技能型、知识型产业工人的先进典型,是新时期装备制造业工人的典范。

2月8日,在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李万君与孙家栋、张超等10位人物以及中国女排群体,共同当选“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

“感动中国”给予李万君的颁奖词这样写道:“你是兄弟,是老师,是院士,是这个时代的中流砥柱。

表里如一,坚固耐压,鬼斧神工,在平凡中非凡,在尽头处超越,这是你的人生,也是你的杰作。

”生动诠释了李万君的职业价值和人生追求。

坚守:“做个像样的技术工人”1987年,19岁的李万君职高毕业,成了长客焊接车间水箱工段的一名焊工。

李万君的父亲也是长客的老职工,是厂里连续多年的劳模。

“每当父亲从厂里获得大红花和荣誉证书时,我们全家都特别高兴。

“工人院士”李万君:大国工匠为中国梦提速

“工人院士”李万君:大国工匠为中国梦提速

{ : 哗 哗 地流 ,
散 的娴尘 , 获得 “ 中华技能 大奖”以
及 多项 发 叫创 新 奖 项 的李 万柑 ,如 今 依
尘产 : 几法正 常进 行 _J , J ’ 修 的 } l 1 『 候,
带 . f I f l 接 一焊 就 噗 噗 气 儿 ,经 验 r 富 的 老 师 傅 也 没 r』 三 意 1 川{ 任 找 束 r 李 万 君 。 他仔 细 观 察 ,反 琢 磨 , 裂【 J 处焊 J l r一 个 螺 纹 的 : ,i I :
首席技师传承技能与精神 短短 6年时 I f 1 ,I I l f q离铁 完
成 r} { 、 f 速2 5 0公 、3 5 0公 、3 8 0公
的大小 、焊缝的宽窄 、焊接质量如何 .
绝无差错 .
封闭的焊 ,拿 君 和 r 友们 州熏火 燎 中淬炼意忠 一年后 , 1 初干 ¨ 他一起
然 于握焊枪 活跃 生产一线 ,以粘{ 士 { = 妓
能 打造 最 发 伞 一 l 『 靠 的 中 闫 制 造 尚 速 列 乍 这化 五 一 劳动奖章获得者 , 『 I 从 拿 起 焊 枪 钊 ,始 终 不 懈 地 兢 兢 业业 、
里两 年发一会 l 作 服 ,【 『 『 他一年得磨破
很 快 ,李 万 君 小 订 气 了 . J 罩
『 的 : 级跳 ” 高速度
幽技能 人
的尖 端活 、天 键 活都 找 他。 有一 乍 F ,
才队伍 史撑 , 李万村 动清 , 传技能 ,
1 7
A G U O G O N G J I A N G
敦绝
2 0 l 3 I ,i 川r r比赛 的 鄙…I I , ¨¨ 卜 多 徒 弟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李万君励志故事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李万君励志故事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李万君励志故事2月8日晚,“国人年度精神盛宴”——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在京揭晓,李万君入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让我们一起看看他的故事吧!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李万君李万君:器成天下走【颁奖词】你是兄弟,是老师,是院士,是这个时代的中流砥柱。

表里如一,坚固耐压,鬼斧神工,在平凡中非凡,在尽头处超越,这是你的人生,也是你的杰作。

【人物事迹】李万君,中车长客股份公司高级技师。

2016年被中组部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为了在外国对我国高铁技术封锁面前实现“技术突围”,李万君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钻劲儿、韧劲儿,一次又一次地试验,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核心试制数据,积极参与填补国内空白的几十种高速车、铁路客车、城铁车转向架焊接规范及操作方法,先后进行技术攻关100余项。

如今,热点资讯,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的转向架年产量超过9000个,比庞巴迪、西门子和阿尔斯通等世界三大轨道车辆制造巨头的总和还多。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李万君千锤百炼,钢铁“绣”工技艺高“我现在一听焊接的声音,就会知道哪个徒弟或是员工哪个地方焊得不好,焊缝是宽还是窄、焊接质量好不好……”李万君说这样的话毫不夸张,这样高超的技术可是经过千锤百炼才能达到的境界。

1987年8月,19岁的李万君职高毕业后被分配到长春客车厂(中车长客股份公司前身),在配焊车间最苦最累的水箱工段当工人,和他一起入厂的还有28个伙伴。

一进焊接车间,火星子乱蹦,烟雾弥漫,刺鼻呛人。

焊工们穿着厚厚的帆布工作服,戴着焊帽,拿着焊枪喷射着2300℃的烈焰,夏天时,一身装备就有几斤重,干完活出来,全身都得湿透。

由于工作条件艰苦,一年下来,和他一起入厂的同事调走了25个。

但他选择留了下来。

厂里要求每人每月焊100个水箱,他就多焊20个,一年下来,两年一发的工作服被他磨破了5套,不够穿,他就上市场买。

在工作时,他除了跟着自己的师傅学,一有时间还跑到其他师傅那儿看,有时候问得多了,老师傅们都嫌他烦,嫌他黏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国工匠李万君先进事迹材料
【大国工匠李万君先进事迹材料】 焊工是最平凡的
工匠。被誉为“没有翅膀的飞机”的高铁,却离不开他们非
凡的双手。
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焊工李万君看来,工匠精神有两种。一种是创新发明开拓,
攻克非凡的难题;另一种是始终如一日,把平凡的工作做到
极致。
用世俗的眼光打量李培斌,是一个无解的方程。他让人
在驱驱行役中,抽出心思,低头凝想,再举目远望。他让人
意识到,在五光十色的世界中,还有这样一种纯粹的活法:
在金钱与声色之外,在付出与奉献之中。在日复一日的付出
中,他已经拥有了无比的充实和满满的快乐。这快乐是那样
醉人,那样纯粹,让他心甘抛却其他的一切欲望。也许,唯
其纯粹,才这样无我,这般恒久。
每一天,工作了29年、已获得“中华技能大奖”的李
万君,都在手握焊枪、踏踏实实地做着这两件事。
“入了党,就要发挥更大作用”
1987年初入职场,李万君披挂着厚重的帆布工作服,扣
着封闭的焊帽,和工友们在电焊车间水箱工段的烟熏火燎中
淬炼意志。
李培斌同志的大境界,体现在他淡泊名利、严于律己的
道德情操上。"为官之德在于清廉",保持品格和信念上一个"
净"字是每一名党员干部时刻牢记的准则,因为只有在内心
干干净净、坦坦荡荡,才能在对待名利、荣辱、是非上清清
白白、清清楚楚。李培斌同志一生清贫:工作三十年来,他
一直租房度日,而且租的还是窑洞,只为价格便宜;四年前,
在家人和朋友的劝说下,李培斌才借了5万元盖起了四间砖
房;上级给他配的一辆轿车,他不但自己很少用,"他的妻子
唯一坐过一次他的小车,竟是从市里接他的骨灰盒"…… 李
培斌同志正是用这些点滴小事、小节,树立了守纪律、讲规
矩,甘于清贫、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这样的精神,正是全省上下值得学习倡导的精神。农业
系统干部要学习姜仕坤同志议大事谋大事的工作方法,身体
力行的工作作风,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多为百姓找出路,念
好农字真经。”
的更加有尊严、更加幸福。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为人名
服务才是我们最大的愿望和责任。时刻与人名群众在一起,
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局各项工作每年都有新发展和新局面。其中很重要的原
因就是我们始终坚持开拓创新,善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
题,提出新思路,创造新经验,以观念更新促进国土管理各
项工作的创新。目标是方向,制度是保障。局党支部出台了
X多个规章制度,从机关干部日常行为规范、卫生管理到工
作纪律,做到自我约束,相互监督,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执行,
增强了自我约束。
焊枪喷射着2300摄氏度的烈焰,瞬间将钢铁融化。炎
热的盛夏,车间里火星四溅,烟雾弥漫;声音刺耳,味道呛
鼻。一年后,一起入厂的28个小伙伴有25个离职。李万君
留了下来。焊工是非常苦非常累的工作,但是李万君热爱它,
钻研它。
厂里要求每人每月焊100个水箱,他总会多焊20个;厂
里两年发一套工作服,可他一年得磨破四五套。师傅们都说
这孩子黏人,问问题问得太细。1997年,他首次代表长客公
司参加长春市焊工大赛,虽然是最年轻的选手,三种焊法、
三个焊件、三个第一轻松收入囊中。
学习李保国同志,就要学习他大胆探索、用科技之手点
石成金的创新意识。全省党员干部要以李保国同志为榜样,
对照“八破八立”,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定地走
创新、创业、创造之路,努力打开各项工作新局面。
1995年,工作了8年的李万君终于如愿成为一名党员。
“当时工作条件艰苦,我就想好好干活,加入党组织好发挥
更大作用。”
XX年6月28日早晨,西江村遭受特大洪水袭击。村文
书、青龙组组长胡万春在去救援屋内进水的村民途中,发现
蔡家河桥涵洞堵塞,洪水即将冲毁桥梁、道路,立即跳下桥
清理。涵洞疏通了,胡万春却被洪水卷走,至今下落不明。
成为党员,李万君更加不讲条件地带头干活。厂里的尖
端活、关键活都找他,他的作用越来越大。有一年,工厂水
管冻裂了,水哗哗地流,生产无法进行。可带压焊接一焊就
噗噗冒气儿,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也没了主意。李万君仔细观
察,反复琢磨,在裂口处焊上了一个带螺纹的管座,让气体
从中排出,难题迎刃而解。
“党员,要带头攻克难题”
我局党支部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XX
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党的建设方面成果显著,在XXXX
年经县委批准成立了XX县国土资源局党组,地区党组也于
XXXX年X月调整了XX县国土资源局党组成员,增加了两名
优秀党员进入了局党组。我局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顺利,
XXXX年全年,我局始终保持有一名领导、一名干部在县保持
共产党员先进行活动领导小组的指定乡镇开展工作,取得了
圆满的结果。
在她的带领下,行后二支部的各项工作能够按照上级有
关要求和标准认真执行,在今年半年的支部工作督查中,行
后二支部的工作得到了党委书记、院长王泽恩的点名表扬,
支部工作得到了99分的高分。支部在七一前夕被卫生和计
划生育局党组表彰为先进党支部。
多年的勤学苦练下来,李万君把焊枪使得出神入化。两
根直径仅有毫米的不锈钢焊条,可以被分毫不差地对焊在一
起,不留一丝痕迹;20米外,只要听到焊接声,李万君就能
判断出电流电压的大小、焊缝的宽窄、焊接质量如何。
技艺越来越高的他自然走上了攻克技术难题之路。XX年,
作为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的主力车型,时速250公里动车
组在长客公司试制生产。列车转向架横梁与侧梁间的接触环
口,是承载整车约50吨重量的关键受力点,按常规焊法焊
接段数多,接头易出缺陷,质量无法保证,成为阻碍生产的
拦路虎。
“能否一枪把这个环口焊下来呢?”李万君提出这个想
法,来自阿尔斯通的法国专家认为不可能。经过1个月的反
复钻研摸索,李万君总结出“构架环口焊接七步操作法”,
一枪焊完整个环口。这连最先进的焊接机械手也无法完成的
操作,让倨傲的法国专家对中国工人竖起了大拇指。
随着我国高铁产业不断升级,技术难题也越来越“高精
尖”。“既要保证生产任务,又要攻克难题,党员自然要加班
加点带头干。”今年,李万君又带领团队攻克了美国纽约地
铁列车转向架焊接难题,通过32道焊接把4厘米厚的钢板
严丝合缝地焊在一起,用超探、射线技术检测也看不到任何
缺陷。
“技能,传承下去才有价值”
温度高达几千摄氏度的电焊弧光四面散射,为了看清徒
弟孙维鹏的操作手法,李万君一个晚上都没有带护具。“后
来我看到师傅的眼睛开始红肿、淌眼泪,就为了教我焊试验
片,我是又感动又自责啊。”在26岁的年轻技工孙维鹏心中,
师傅李万君是他最敬佩的人。
在传授技能这件事情上,李万君的确毫不含糊。他利用
业余时间举办高级电焊工培训班,一招一式地传,手把手地
教,经常跪在地上指导操作。他还会根据大家的不同特点量
身定做训练方案。XX年,长春市焊工比赛的前三名都出自李
万君门下。
xxx同学自入学以来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校园文化
活动,遵守校规校纪,乐于帮助同学,关心他人,在各方面
表现突出,事事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是学院管理工程系学
生干部的骨干力量,学习成绩在本专业一直名列前茅,是同
学们心中的好同学,好干部,也是老师心目中的一名优秀学
生。
随之设立的“李万君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既是传承
技术的培训站,也是解决企业生产难题的攻关站。不仅培训
企业内部和吉林省内其他企业的焊工,李万君还赴新疆阿勒
泰地区对400多名技术工人进行培训,把自己的技能变成社
会财富。“我的技能不能留给自己,传给企业和社会才更有
价值。”李万君说。
XX年以来,李万君带头完成国家发明专利21项,革新
70多项,重大技术创新10多项,取得五小成果150多项,
获奖104项。而在短短6年时间里,中国高铁也完成了时速
250公里、350公里、380公里的“三级跳”。大国工匠正助
力“中国梦”提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