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与工艺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工程材料及成型工艺》练习题(复习资料)

《工程材料及成型工艺》练习题(复习资料)

《工程材料及成型工艺》练习题(复习资料)绪论1、材料分为金属、__________以及复合材料三大类。

其中金属包括纯金属和__________,纯金属又包括__________金属和有色金属;而非金属材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无机非金属材料。

2、常用的材料成形方法有__________成形、__________成形、__________成形和非金属成形。

第一章工程材料1.2 固体材料的性能1、应力应变图横坐标表示__________,纵坐标表示__________。

p、e、s、b点应力分别表示什么?2、书P80 第1题3、书P80第2题4、机械零件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多数处于()。

A.弹性变形状态B.塑性变形状态C.刚性状态D.弹塑性状态5、在设计拖拉机气缸盖螺栓时主要应选用的强度指标是()。

A.屈服强度B.抗拉强度C.伸长率D.断面收缩率6、用短试样做拉伸实验,根据公式,伸长率会更大,说明短试样塑性更好。

()7、工程上希望屈强比sbσσ高一些,目的在于()。

A.方便设计B.便于施工C.提高使用中的安全系数D.提高材料的有效利用率8、所有的金属材料均有明显的屈服现象。

()9、下列力学性能指标中,常被作为机械设计和选材主要依据的力学性能指标是()A.σb B.HBW C.δD.HRC10、在外力作用下,材料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__________。

11、材料在外力去除后不能完全自动恢复而被保留下来的变形称__________。

12、金属材料抵抗硬物体压入的能力称为__________。

13、某仓库内1000根20钢和60钢热轧棒料被混在一起。

请问怎样用最简便的方法把这堆钢分开?14、常见的硬度表示方法有:__________硬度、__________硬度和维氏硬度。

15、当温度降到某一温度范围时,冲击韧性急剧下降,材料由韧性状态转变为脆性状态。

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

《复合材料及工艺》复习总结.doc.docx

《复合材料及工艺》复习总结.doc.docx

《复合材料及工艺》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1.了解复合材料的定义、分类及应用。

答:( 1)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组合阳成的一种多相固体材料。

(2)分类:聚合物基复合材料(PMC): 热固性树脂基、热塑性树脂基、橡胶基金属基复合材料(MMC):轻金加基、高熔点金属基、金加间化合物基陶瓷基复合材料(CMC):高温陶瓷基、玻璃基、玻璃陶瓷基水泥基复合材料(CeMC)碳基体复合材料(C/C)按功能分:结构复合材料和功能复合材料(3)应用:航空航天,一般工业(汽车、化工、建筑、机械、船舶等),体育用品,生物医学,其他。

2.FRP、GFRP、FRTP 各代表什么意思。

答: FRP: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纤维增强塑料;GFRP: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玻璃纤维增强幫料;FRTP: fiber reinforced thermal plastics,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

3.什么是 ACM? 其判据是什么?答: ACM : advanced composite materials,先进复合材料。

先进复合材料是以碳纤维、硼纤维、芳纶纤维作为增强体,具有高的比强度、比模虽: 、剪切强度和剪切模量、高温性能、耐热性的复合材料。

判断依据:比强度 =强度 / 材料密度比强度2(4X106cm)单位量纲(cm)比模量 =模量 / 材料密度比模量$(4X108cm)单位量纲(cm)第二章、复合材料理论基础1.(1)复合材料中增强体的作用是什么?常见的增强体有哪些(至少列出6 种)?答:增强体是指在复合材料屮骑着增加强度、改善性能作用的组分。

复合材料屮增强体主要分为:纤维、晶须和颗粒等。

纤维增强体可分为:无机纤维和有机纤维无机纤维(玻璃纤维、碳纤维、氧化铝纤维、碳化硅纤维、硼纤维)有机纤维(芳纶纤维、尼龙纤维、聚烯坯纤维)(2)最常见的玻纤是什么?其网络结构假说赋予它什么特性?答:无碱玻纤(E-玻纤)结构假说:微品结构假说和网络结构假说。

产品造型工艺材料与工艺总复习

产品造型工艺材料与工艺总复习

第十二页,共80页。
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
4)铜及铜合金(最早应用的有色金属)
①纯铜 玫瑰色,氧化后呈紫色—紫铜,熔点10830C,密度8.9g/cm3 ,面心立方晶
格,无同素异构转变,具有一些优异的性能。
导热、导电、良好的加工性能,良好的耐蚀性(在大气、淡水)
②铜合金
按化学组成分为:黄铜、青铜、白铜; 按加工方法分为:变形铜合金和铸造铜合金。
2.塑性 ⑴伸长率(δ) ⑵断面收缩率(ψ) 伸长率或断面收缩率越高, 材料的塑性越好。
第三页,共80页。
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
3.硬度
工程上常用的有布氏、洛氏、维氏硬度试验方法. ⑴布氏硬度
用淬火钢球或硬质合金球为压头,在试验力作用下,持续一定时间测得的
单位面积上所承受载荷。布氏硬度的表示方法:
150HBS10/1000/30——用10mm直径的淬火钢球,试验力为
灰口铸铁 、白口铸铁。
b.按石墨的形态分:
灰口铸铁 、可锻铸铁 、球墨铸铁 和 蠕墨铸铁
灰口铸铁-----大部分的碳以石墨形式存在,断口呈灰暗色;HT150 表示最低抗拉强度为150Mpa的灰口铸铁
球墨铸铁---石墨呈球状,具有较高的强度。
QT600—3
最低抗拉强度为σb=600Mpa,最低延伸率为δ=3%的球墨铸铁
⑵表面热处理
⑶化学热处理
3.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
退火是将金属或合金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热
处理工艺。
正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30~50度,保温适当时间后,在空气中冷却的
热处理工艺。
第十四页,共80页。
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
淬火是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持一定时间后快速冷却,获

产品材料与工艺重点复习

产品材料与工艺重点复习

1.材料按照其化学组成可以分为(天然材料、复合材料、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四类。

2.材料基本性能包括(使用性能、工艺性能)。

3.材料的工艺性能包括(切削加工工艺、铸造工艺、锻造工艺、焊接工艺、热处理工艺)。

4.工业产品造型材料应具备的特殊性能包括(感觉物性、加工成型性、表面工艺性、环境耐候性)。

5.材料的感觉特性按人的感觉可分为(触觉觉质感、视觉觉质感)。

按材料本身的构成可分为(自然质感、人为质感)。

6.材料按照形态来划分,可分为(颗粒材料、线状材料、面状材料、块状材料)。

7.常用的塑料黏结工具,可进行局部施用,这种工具是(针管注射器)。

8.材料资源丰富,通常可按(物质结构、加工度和形态)进行分类。

9.设计用材料按照加工度可分为(天然材料、人造材料、加工材料)三种。

10.材料感觉特性包含两个基本属性,即(生理心理属性和物理属性)。

11.(形态、功能和材料)是构成产品的三大要素,三者互为影响。

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以及创新性地运用材料对于产品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12.人造板有效地提高了木材的利用率,常见的有(胶合板、刨花板、纤维板、细木工板、空心板)。

13.高分子聚合物的分子链结构主要有 (线型结构、支链型结构、体型结构)三种。

14.塑料按照其重复加工利用性能可以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大类。

15.塑料制品的成型工艺主要包括(挤塑成型、吹塑、真空、压塑、注塑成型)。

16.选用塑料材质加工的产品,若其造型具有中空薄壁的特点,应当选用(吹塑成型)工艺最为合理,若该产品形状复杂,尺寸精度要求高,并要求大批量生产,则最适宜选用(注塑成型)。

17.某产品造型中具有需要一体成型的合页结构,如选用塑料材质,则下列材料中最适宜用于成型此结构的是(聚丙烯)。

18.下列塑料中最适宜用作安全防护头盔的材料是(聚碳酸酯)。

19.A BS塑料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合而成的线型高分子材料,它充分发挥了三组元的各自优良特征,如丙烯腈的刚性、耐热性和耐化学腐蚀性;丁二烯的抗冲击韧性;苯乙烯的易加工性和易着色等;20.制作产品模型的塑料材料种类较多,通常以热塑性塑料为主,其中(ABS、有机玻璃)塑料最具代表性。

00699材料加工和成型工艺复习资料

00699材料加工和成型工艺复习资料

1.力学行为:材料在载荷作用下的表现2.弹性变形:当物体所受歪理不大而变形处于开始阶段时,若去除外力,物体发生的变形会完全消失,并恢复到原始状态3.塑形变形:当外力增加到一定数值后再去除时,物体发生的变形不能完全消失而一部分被保留下来4.韧性断裂:断裂前出现明显宏观塑形变形的断裂5.脆性断裂:没有宏观塑形变形的断裂行为6.工艺性能:指材料对某种加工工艺的适应性7.硬度:材料的软硬程度8.强度:材料经的起压力或变形的能力9.测定硬度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压人法,刻划法,回跳法常用的硬度测试方法有布氏硬度(HB),洛氏硬度(HR),维氏硬度(HV)10.韧性:材料在断裂前吸收变形能量的能力11.材料的韧性除了跟材料本身的因素有关还跟加载速率,应力状态,介质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12.疲劳断裂:材料在循环载荷的作用下,即使所受应力低于屈服强度也常发生断裂13.疲劳强度:材料经无数次的应力循环仍不断裂的最大应力,用以表征材料抵抗疲劳断裂的能力14.防疲劳断裂的措施有采用改进设计和表面强化均可提高零构件的抗疲劳能力15.低应力脆断:机件在远低于屈服点的状态下发生脆性断裂16.低应力脆断总是与材料内部的裂纹及裂纹的扩展有关17.对金属材料而言,所谓高温是指工作温度超过其再结晶温度18.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主要有蠕动极限,持久强度极限,高温韧性和高温疲劳极限19.蠕变:材料长时间在一定的温度和应力作用下也会缓慢产生塑形变形的现象20.蠕变极限:在规定温度下,引起试样在规定时间内的蠕变伸长率或恒定蠕变速度不超过某规定值的最大应力21.持久强度极限:试样在恒定温度下,达到规定的持续时间而不断裂的最大应力22.工程材料的各种性能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其组成原子或分子的结构及本性,二是这些原子或分子在空间的结合和排列方式23.材料的结构主要指构成材料的原子的电子结构,分子的化学结构及聚集状态结构以及材料的显微组织结构24.离子化合物或离子晶体的熔点,沸点,硬度均很高热膨胀系数小,但相对脆性较大25.离子键;通过电子失,得,变成正负离子,从而靠正负离子间的库仑力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结合键26.共价键:得失电子能力相近的原子在相互靠近时,依靠共用电子对产生的结合力而结合在一起的结合键27.分子晶体;在固态下靠分子键的作用而形成的晶体28.结晶;原子本身沿三维空间按一定几何规律重复排列成有序结构29.晶格:用于描述原子在晶体中排列形式的几何空间格架30.晶格中最小的几何单元称为晶胞31.常见晶体结构类型1体心立方晶格2面心立方晶格3密排六方晶格32.晶体缺陷:在晶体内部及边界都存在原子排列的不完整性33.晶体缺陷有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34.组元:组成合金的最基本的独立的单元35.相:合金系统中具有相同的化学成分,相同的晶体结构和相同的物理或化学性能并与该系统的其余部分以界面分开的部分36.置换固溶体:由溶质原子代替一部分溶剂原子而占据溶剂晶格中某些结点位置而形成的固溶体37.间隙固溶体:由溶质原子嵌入溶剂晶格中各结点间的空隙中而形成的固溶体38.溶质原子与溶剂原子的直径差越大,溶入的溶质原子越多,晶格畸变就越严重39.固容强化:晶体畸变是晶体变形的抗力增大,材料的强度,硬度提高40.陶瓷一般由晶体相,玻璃相,气相组成41.玻璃相的作用:1将晶体相粘结起来,填充晶体相间空隙,提高材料的致密度,2降低烧成温度,加快烧结过程,3阻止晶体的转变,抑制晶体长大4获得一定程度的玻璃特点42.气相是指陶瓷组织内部残留下来的空洞43.玻璃相是一种非晶态的低熔点固体相44.液态金属,特别是其温度接近凝固点时,其原子间距离,原子间的作用力和原子的运动状态等都与固态金属比较接近45.液态金属结晶时晶核常以两种方式形成:自发形核与非自发形核46.自发形核:只依靠液态金属本身在一定过冷度下由其内部自发长出结晶核心47.非自发形核:依附于金属液体中未溶的固态杂质表面而形成晶核48.金属结晶过程中晶核的形成主要是以非自发形核方式为主49.晶核的长大方式1平面长大方式2树枝长大方式50.一般铸件的典型结晶组织分为三个区域1细晶区:铸锭的最外层是一层很薄的细小等轴晶粒随机取向2柱状晶区:紧接细晶区的为柱状晶区,这是一层粗大且垂直于模壁方向生长的柱状晶粒3等轴晶区:由随机取向的较粗大的等轴晶粒组成51.细化晶粒对于金属材料来说是同时提高材料强度和韧性的好方法之一52.铸件晶粒大小的控制:1增大过冷度2变质处理3附加振动53.共晶相图:两组元在液态完全互溶,在固态下有限溶解或互不溶解但有共晶反应发生的合金相图54.共晶转变:由液态同时结晶出两种固相的混合物的现象55.二次渗碳体:凡Wc>0.0218%的合金自1148C冷却到727C的过程中,都将从奥氏体中析出渗碳体56.铁碳合金分为工业纯铁(Wc<0.0218%),钢(Wc=0.0218%---2.11%)和白口铸铁(Wc>2.11%)57.在钢中把Wc=0.77%的钢称为共析钢,把Wc<0,77%的为亚共析钢,把Wc>0,77%的为过共析钢58.在白口铸铁中,把Wc=4.3%的铸铁称为共晶白口铸铁,把Wc<4.3%的铸铁称为亚共晶白口铸铁,把Wc>4.3%的铸铁称为过共晶白口铸铁59.热处理的目的不仅在于消除毛坯中的缺陷,改善其工艺性能,为后续工艺过程创造条件,更重要的是热处理能够显著提高钢的力学性能,充分发挥钢材的潜力,提高零件使用寿命60.热处理都是由加热,保温,冷却三个阶段构成61.热处理分类1整体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回火2表面热处理:表面淬火3化学热处理:渗碳,碳氮共渗,渗氮62.奥氏体晶粒越小,冷却转变产物的组织越细,其屈服强度,冲击韧度越高63.从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加热速度几个方面来控制奥氏体的晶粒大小,加热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奥氏体晶粒越大,所以常利用快速加热,短时保温来获得细小的奥氏体晶粒64.下贝氏体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塑形和韧性,常采用等温淬火来获得下贝氏体,一提高材料的强韧性65.退火:将钢材或钢件加热到适当的温度,保持一定的时间,随后缓慢冷却以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组织的热处理工艺66.退火工艺分为两类:一类包括均匀化退火,再结晶退火,去应力退火,去氢退火,它不是以组织转变为目的的退火工艺方法特点是通过控制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使冶金及冷热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不平衡状态过渡到平衡状态。

材料工艺学复习资料.doc

材料工艺学复习资料.doc

1.无机非金属材料定义:无机非金属材料(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s)是以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卤素化合物、硼化物以及硅酸盐、铝酸盐、磷酸盐、硼酸盐等物质组成的材料。

是除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金屈材料以外的所有材料的统称。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提法是20世纪4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从传统的硅酸盐材料演变而来的。

无机非金属材料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并列的三大材料之一。

2.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的任务:本课程是材料化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系统掌握无机非金属材料生产的基本知识,掌握生产工艺的基本原理及生产技术,理解无机非金属材料生产的基本知识,掌握无机非金属材料基本概念、生产工艺的基木原理、生产技术,典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物化性能,建立科学系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体系与结构,熟悉无机非金属材料生产过程的共性与个性。

为将来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生产、研发、技术管理的知识和能力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3.黏土的主要工艺性能:4.黏土与适量的水混合后形成泥团,在外力的作用下,泥团发生变形但不开裂,外力散去后,仍能保持原有形状不变,黏土的这种性质称为可塑性。

5.结合性6.黏土的结合性是指黏土结合非塑性原料而形成良好的可塑泥团并且有一定的干燥强度的能力。

黏土的结含性对于半成口的干燥、修坯和上釉存在者重要的影响。

黏土垢结合性由其结合瘠性料的结合力的大小所决定的,而结合力的大小又和黏土矿物的种类、结构等因素相关。

一般来讲,可塑性强的黏土,其结合力也大。

7.触变性8.黏土泥浆或可狷泥团受到振动或搅拌时,黏度会降低,而其流动性则会增加,静止•后逐渐恢复原状。

此外,泥浆放置一段时间后,在保持原水分不变的条件下也会出现变稠和固化的现象。

黏土的这种性质称为触变性。

9.收缩黏土泥料在一定温度下干燥时,由于颗粒间水分的排出,颗粒之间相互靠拢以及颗粒间距缩短而引起的体积收缩,称为干燥收缩。

材料工艺学考试复习题(附选择题答案)

材料工艺学考试复习题(附选择题答案)

材料工艺学复习题一、选择题1.普通纸面石膏板厚度是()A.1.2厘米B.1.0厘米C.0.95厘米D.0.75厘米2.现代建筑中常用的线管及水管主要材料为()A.橡胶材料B.陶瓷材料C.塑料材料D.木质材料3.石材地面的铺贴顺序为()A.清理基层—选料弹线—摊铺水泥砂浆—铺贴—灌浆清理—养护B.清理基层—找平弹线—板材洒水—铺贴标准块—摊铺水泥砂浆—铺贴—灌浆清理—养护C.清理基层—找平弹线—摊铺水泥砂浆—铺贴—板材洒水—灌浆清理—养护D.清理基层—铺贴标准块—找平弹线—摊铺水泥砂浆—铺贴—灌浆清理—养护4.玻璃是以()、纯碱、石灰石等无机氧化物为主要原料,与某些辅助性原料经高温熔融,成型后经过冷却而成的固体。

A.碎玻璃B. 石英砂C.氧化钠D.氧化硅5.宜兴紫砂壶属于什么材料()A.陶器B.瓷器C.无釉细炻器D.复合陶器6.钢化玻璃可以分为物理钢化与()A.冷热钢化B.化学钢化C.强化钢化D.特殊钢化7.黄铜为铜与()的合金体A.锌B.镍C.铝D.金8.通常所说的PVC材料就是( )A. 聚苯乙烯B. 聚氯乙烯C. 聚乙烯D.聚酰胺9.复合强化地板表面的耐磨层主要含有 ( )A.三氧化二铝B. 酚醛树脂C.氧化钠D.碳化钠10.复合强化木地板首先是具有很高的耐磨性,表面耐磨耗为普通油漆木地板的()倍。

A.5-10B.10-30C.30-50D.5011.墙纸禁止在()处拼缝A.阴角B.阳角C.石膏板缝D.材料拼接处12.有机玻璃板材,俗称有机玻璃。

它是一种具有极好透光率的热塑性塑料。

以下哪个不是有机玻璃的属性()A. 透光性极好B. 质地较脆C. 抗寒性及耐候性都较好D.机械强度很高13. 钢材表面通常通过何种处理防锈()A.镀锌B.镀镍C.镀铬D.镀铜14. 以下哪个不属于合成纤维的是()A. 涤纶B.锦纶C. 腈纶D. 人造丝15. 下列何种地面需要铺设龙骨安装()A.复合地板B.塑料地板C.实木地板D.羊毛地毯16.以下哪个是实木地板进口树种的()A.榉木B.柞木C.白桦D.紫檀木17. 铝合金经过何种处理可以着色做成装饰品()A.阳极氧化处理 B.染料浸泡 C.涂料涂刷 D.色彩贴纸裱贴18. 户外台阶的石材表面经常做一些处理起到防滑的作用,以下哪种石材表面处理不适宜做户外楼梯踏步()A. 剁斧板材B.机刨板材C.磨光板材D.粗磨板材19.中空玻璃的夹层中充入()A.氮气B.干燥空气C.氦气D.氢气20. 人造大理石通常分为水泥型人造石材,树脂型人造石材,复合型人造石材和烧结型人造石材,人造大理石不具备以下哪个特点()A. 重量轻B.强度低(应该是强度大)C.耐腐蚀耐污染D. 耐污染21.陶瓷可以分为()A.陶器和瓷器B.陶器和玉器C.瓷器和玉器D.陶土和瓷土22.将玻璃加热到一定温度后迅速冷却处理的玻璃称为()A.浮法玻璃B.弹性玻璃C.钢化玻璃D.冷热玻璃23.在陶瓷制品表面用彩料绘制图案花纹是陶瓷的传统装饰方法,分为()A. 釉下彩绘和釉上彩绘B. 釉下彩绘和饰金C. 釉上彩绘和饰金D. 饰金和釉中彩绘24.下列何种材料的吸音功能最强()A.玻璃B.钢板C.海绵D.花岗岩25.通常用作楼梯踏步的玻璃为()A.浮法玻璃B.夹胶玻璃C.彩绘玻璃D.钢化玻璃26. 普通实木地板主要使用何种木材()A.松木B.柚木C.紫檀木D.水曲柳27. 铝合金门窗的特点()A质量重 B.密封性差 C.色泽较差 D.耐腐蚀28.纸面石膏板采用何种材料固定于轻钢龙骨上()A.自攻螺丝B.水泥钢钉C.膨胀螺栓D.铆钉29. 木工板基层如何裱贴陶瓷面砖()A.水泥砂浆裱贴B.金属网加水泥砂浆C.901胶粘D.107胶粘30.装饰材料的性能与以下哪种属性无关()A.孔隙率B.吸水性与吸湿性C.密度与强度D.色彩31. 石膏线条属于()A.纺织品装饰材料B.陶瓷装饰材料C.无机矿物装饰材料D.木质装饰材料32.下列哪种材料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A.石膏板 B.木工板 C.橡胶垫 D.无纺布窗帘33.以下哪个是铝合金吊顶龙骨的特点()A.易生锈B.质量重C.易腐蚀D.易安装34.不锈钢是加以下那种元素为主并加其他元素的合金钢,其含量越高,钢的抗腐蚀性越好。

《材料成型工艺学》复习资料

《材料成型工艺学》复习资料

1.咬入:依靠回转的轧辊和轧件之间的摩擦力,轧辊将轧件拖入轧辊之间的现象. 改善咬入条件的途径:①降低a: (1)增加轧辊直径D,(2)降低压下量实际生产:(1)小头进钢,(2)强迫咬入; ②提高:(1)改变轧件或轧辊的表面状态,以提高摩擦角;(2)清除炉生氧化铁皮;(3)合理的调节轧制速度,低速咬入,高速轧制.2.宽展:高向压缩下来的金属沿着横向移动引起的轧件宽度的变化成为宽展.3.宽展分类: ①自由宽展: 在横向变形过程中,除受接触摩擦影响外,不受任何其它任何阻碍和限制。

②限制宽展: 在横向变形过程中,除受接触摩擦影响外,还受到孔型侧壁的阻碍作用,破坏了自由流动条件,此时宽展称为限制宽展。

③强迫宽展: 在横向变形过程中,质点横向移动时,不仅不受任何阻碍,还受到强烈的推动作用,使轧件宽展产生附加增长,此时的宽展称为强迫宽展。

4.影响宽展的因素:实质因素:高向移动体积和变形区内轧件变形纵横阻力比;基本因素:变形区形状和轧辊形状。

工艺因素:①相对压下量:相对压下量越大,宽展越大。

②轧制道次:道次越多,宽展越小;单道次较大,宽展大,多道次较小,宽展小;③轧辊直径:轧辊直径增加,宽展增加;摩擦系数;④摩擦系数的增加,宽展增加(轧制温度、轧制速度、轧辊材质和表面状态,轧件的化学成分). ⑤轧件宽度的影响:假设变形区长度 l 一定:随轧件宽度增加,宽展先增加后逐渐减小,最后趋于不变。

5.前滑:轧件出口速度vh 大于轧辊在该处的线速度v,即vh>v的现象称为前滑现象。

后滑:轧件进入轧辊的速度小于轧辊该处线速度的水平分量v的现象。

前滑值:轧件出口速度vh与对应点的轧辊圆周速度的线速度之差与轧辊圆周速度的线速度之比值称为前滑值。

后滑值:后滑值是指轧件入口断面轧件的速度与轧辊在该点处圆周速度的水平分量之差同轧辊圆周速度水平分量的比值。

6.影响前滑的因素: ①压下率:前滑随压下率的增加而增加;②轧件厚度:轧后轧件厚度h减小,前滑增加;③轧件宽度:轧件宽度小于40mm时,随宽度增加前滑亦增加;但轧件宽度大于40mm时,宽度再增加时,其前滑值则为一定值;④轧辊直径:前滑值随辊径增加而增加;⑤摩擦系数:摩擦系数f越大,其前滑值越大;⑥张力:前张力增加前滑,后张力减小前滑 .7.轧制生产工艺:由锭或坯轧制成符合技术要求的轧件的一系列加工工序组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造型材料与面饰工艺复习材料
第一章:产品设计与材料
1:材料工艺?
指材料的成型工艺、加工工艺、以及表面处理工艺。

是设计的物质条件,是产品设计的前提
2:产品设计的三大要素?
材料与工艺是设计的物质技术条件,与产品的功能、形态构成了产品设计的三大元素
3:材料用途开发选择主要途径?
从产品功能用途出发思考如何选择或研制相应的材料
从材料出发思考如何利用材料功能及加工工艺特性
4:材料设计主要应用的工艺技术?
加工技术、成型技术、表面装饰技术、废弃技术、再资源化技术
5:材料性能三大层次?
固有性能、触觉性能、视觉性能
6:材料设计选材及成型原则?
使用性原则、工艺性原则、性价比原则、环保性原则、美学性原则
第二章:设计材料
1:设计材料依材料来源、物质结构、材料的形态各自的分类?
材料来源:天然材料、加工材料、合成材料、复合材料、智能材料
物质结构:金属材料、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复合材料
材料形态:线性材料、板状材料、块状材料
2:材料特性包含两方面内容?
固有特性、派生特性(加工,感觉,经济)
3:材料的物理性能包含内容?
材料密度、力学性能、热性能、电性能、磁性能、光性能
3:材料的化学性能包含内容?
耐腐蚀性、抗氧化性、耐候性
4:材料表面处理的目的?
保护产品、改变性能或外观。

5:什么是材料的同材异质感和异材同质感?
同材异质:经过不同的表面处理工艺,使相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感觉特征异材同质:经过不同的表面处理工艺,使不同的材料获得相同的感觉特征6:材料表面处理工艺类型?
表面被覆(镀,有机,珐琅)、表面层改质、表面精加工
7:材料表面处理工艺的选择原则?
形态的时代性、求简的单纯性、功能的合理性、情感的审美性、消费档次的经济性、成本、环境保护
第三章:材料感觉特性的运用
1:材料感觉(质感)特性按人的感觉可分为?
触觉质感、视觉质感
2:材料质感设计流程?
认材-选材-配材-理材-用材
3:材料质感设计的形式美原则?
调和与对比法则、主从法则
4:材料质感设计的主要作用?
提高产品的适用性
提高工业产品整体设计的宜人性
塑造产品的精神品味
达到产品的多样性和经济性
创造全新的产品风格
5:材料的色彩分类?
固有色彩、人为色彩
6:材料肌理之间的组合方式?
同一肌理、相似肌理、对比肌理
第四章:产品设计中材料的发展与开发
1:材料的开发循环过程?
功能需求分析-性能评价-应用-产品实效分析
2:新材料定义?
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合成的具有各种特殊机能或比传统材料在性能上有大突破的一类材料。

3:未来新能源包裹哪几类?
太阳能、生物能、核能、地热、海洋能、氢能
4:先进陶瓷材料分类
结构陶瓷、陶瓷复合材料、功能陶瓷材料
5:绿色产品的特征
小型化、多功能、使用安全方便、可回收利用
第五章:金属材料及加工工艺
1:金属材料的固有特性有哪几方面?
具有晶格结构的固体
电与热的良导体
具有金属特有的色彩与光泽
良好的延展性
可与其他金属、非金属元素在熔融状态下形成合金
抗氧化、腐蚀能力差
2:金属的成型方法有哪些?
铸造、塑性加工、切削加工、焊接、粉末冶金
3:铸造按铸型所用材料以及浇注方式分为几种?
砂型铸造、熔模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离心铸造
4:砂型铸造的工艺特点?
适应性强,几乎不受铸件形状、尺寸、重量及所用金属种类的限制,工艺设备简单,成本低
5:金属的塑性加工方法有哪些?
锻造、轧制、挤压、拔制、冲压加工
6:金属的切削加工按加工方式分为几种?
车削、铣削、刨削、磨削、钻削、镗削、钳工
7:常用的焊接方法有哪些?
熔焊、压焊、钎焊
8:金属的普通热处理工艺包括哪些?用图示来表达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9: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的作用有哪些?
保护作用、装饰作用
10:金属表面着色的工艺有哪些?
化学着色、电解着色、阳极氧化染色、镀覆着色、涂覆着色、珐琅着色、热处理着色、传统着色技术
11:金属表面肌理工艺有哪些?
表面锻打、表面抛光、表面镶嵌、表面蚀刻(锻打、划刻、打磨、腐蚀)12:按合金元素总含量划分合金钢有几种?
低合金钢(5%以下)、中合金钢(5%~10%)、高合金钢(10%以上)
13:常用钢材通常分为哪几种?
型钢、钢板、钢管、钢丝
14:铝合金材料的工艺特点?
质轻、强度高,其强度接近或者超过钢,具有优良的导电、导热性和抗腐蚀性。

易加工、耐冲压,并且可阳极氧化成各种颜色
15:工业上常用的铜有哪几种?
紫铜、黄铜、青铜、白铜
第六章:玻璃及加工工艺
1:玻璃制品制作工艺分为哪几个阶段?
原料-计量-调和料-熔窑---熔融玻璃-成型加工-玻璃制品2:玻璃的熔制过程包含那五个阶段?
硅酸盐的形成、玻璃的形成、玻璃液的澄清、玻璃液的均化、玻璃液的冷却3:常用的玻璃成型方法?
压制成型、吹制成型、拉制成型、压延成型
4:玻璃制品的二次加工包含哪些工艺?
冷加工、热加工、表面处理
5:列举2-3种玻璃类型并分析其特点?
磨砂玻璃:分毛玻璃或者暗玻璃,用于玻璃黑板或玻璃隔墙
磨光玻璃:门窗制作,镜子
夹层玻璃:用于汽车、飞机挡风玻璃,防弹玻璃,及建筑玻璃
钢化玻璃:交通运输与建筑门窗
光致变色玻璃:变色眼镜,随光线强弱而变色
1:木材有哪些特性?
质轻
具有天然色泽和美丽的花纹
具有调湿特性
隔音吸音性
具有可塑性
易加工和涂饰
对热、电具有良好的绝缘性
易变形、易燃
2:木材加工工艺的一般流程?
配料-基准面的加工-划线-榫头、榫眼及型面的加工-表面修整3:木材加工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锯割、刨削、凿削、铣削
4:木材榫结构的特点?
传力明确、构造简单、结构外露、便于检查
5:木制品涂装前表面处理有哪些工艺过程?
干燥、去毛刺、脱色、消除内含杂质
6:木制品常用的贴膜材料有哪些?
PVC膜、人造革、DAP装饰纸、木纹纸、薄木、三聚氰胺板7:人造板材有哪几种?分别指出各板材特点?
胶合板:不易开裂翘曲,材质均匀纹理美观,装饰性好
刨花板:隔音隔热性好,便于加工,不耐潮,容重大
纤维板:隔热吸音较好,不易胀缩开裂
细木工板:耐用结构稳,不易变形
8:设计中在选择木材时需要考虑哪些要素?
一定的强度及韧性、刚度、硬度、重量适中,材质结构细致自然的纹理,干缩湿胀性和翘曲变形性小,易加工
胶合,着色及涂饰性能好,抗气候和虫害性
1:塑料按其应用领域可分为哪几种?
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特种塑料(增强、泡沫)
2:塑料的一般特性?
质轻,强度高
多数塑料制品具有透明性,富有光泽,能着鲜艳色彩
优异的电绝缘性
耐磨
塑料有耐化学药品性
成型加工方便,能大批量生产
3:塑料制品有哪些缺点?
不耐高温,低温容易发脆
制品易变形
有“老化”现象
4:塑料有哪些主要成型工艺?
注射成型、挤出成型、吹塑成型、铸塑成型
5:塑料连接包含哪些方法?举例2-3种
机械连接、焊接、溶剂粘接、胶接
6:塑料表面处理包括哪些方法?
镀饰、涂饰、印刷、烫印、压花、彩饰
7:例举2-3种常用塑料材料并分析其特点
聚乙烯塑料(PE)-热塑性,易成型加工,耐热性、耐老化性较差,其表面不易粘接和印刷
聚甲基丙烯酸甲脂塑料(PMMA)俗称有机玻璃-热塑性,质轻,不易碎,透明度高易着色。

表面硬度低,易划伤失去光泽,耐热低
聚氯乙烯塑料(PVC)-热塑性,良好的电绝缘性和耐化学腐蚀性,热稳定性差,分解师放出氯化氢,因此成型时需要加入稳定剂
ABS塑料-热塑性,强度高,轻便,表面强度大,光滑易清洁,宜做电镀处理
1:陶瓷的概念?
陶瓷是指所有以粘土为材料与其它天然矿物原料经过粉碎、混炼、成形、烧结制成的各种制品。

2:陶瓷包含哪些种类?
普通:日用陶瓷、建筑卫生陶瓷、化工陶瓷、化学瓷、电瓷等
特种:结构陶瓷、功能陶瓷
3:陶瓷主要有哪些成型工艺?
注浆成型、注射成型、干压成型、等静压成型
4:什么是陶瓷烧结?
一种利用热能使粉末胚体致密化的技术
5:陶瓷烧结有哪些方法?
热压烧结、热等静压、放电等离子烧结、微波烧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