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质分析方案
汽轮机润滑油油质不合格的原因及分析措施

毕进入油循环时, 这些杂物就会进入系统中。 机组在
安 装 期 间没 有 把好 质 量 关 , 油箱 内部 及管 道 清 理 主
不彻 底 、 道清 洗后 没有 采取 防护 措施 、 管 油管 道焊 接
工艺错误、 等都 会 造 成 油 系统 有 灰尘 、 渣 、 毛 纤 锈 棉
维、 锈垢 、 化 皮 、 渣 、 皮等 杂 物带 入 , 果 质 检 氧 焊 焊 如
重视 质 量 以及 工 作人 员 的 疏 忽 , 油 系 统 设备 及 管 在
汽 轮 机油 主要 起 润滑 、 却 、 冷 调速 和 密封 作用 。 在机 组安 装 、 检修 及运 行过 程 中 , 由于各种 原 因导致 油清 洁 度 下 降 , 使转 子 轴 颈 磨 伤 , 瓦 钨 金 磨损 , 轴 调
关 ; 要 在设备 及管 清洗 后采 取 防护措 施 , 止 内壁 还 防
生锈 。油管焊 接要严 格 执行焊 接 工艺 标准 。 3 2 在 机组检 修 期 间 , . 避免 灰尘 、 渣 、 焊 棉线 等杂 物 落入 油 系统 中 。对 检 修后 的油 系统零 部 件要 用压 缩 空气 吹扫 , 用面 团粘 , 再 然后 才 能 回装 。
13 轴 封压 力调 整不 当 .
用HL B值 ≥ 7的破乳 剂 , 以替代HL B值 为35 6 . ~ 的
乳 化剂 。
如果 汽 轮机 油 乳 化较 严 重 时 , 将 上述 方 法 结 可
合使 用 , 效果 更好 。 其
有 些 电厂为 提 高 机组 经 济 性 , 采取 较 高 的轴 封 供汽 压 力来提 高 汽轮 机运 行 的真空 值 。 由于 汽封距 轴承 油 封处 较近 , 当轴 承 室 内负压过 低 时 , 轴封处 从
油和脂肪中的〔天然〕脂肪酸化学分析方法

油和脂肪中的〔天然〕脂肪酸化学分析方法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和定性脂肪酸的常用方法。
它基于脂肪酸的物理化学性质,在气相色谱柱上进行分离,并使用检测器检测分离的化合物。
下面是使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油和脂肪中的脂肪酸分析的步骤:1.样品制备:将油或脂肪样品转化为甲酯化的脂肪酸甲酯。
这一步骤是为了使脂肪酸与气相色谱柱相容,并提高分离和检测的灵敏度。
一般使用甲酸或甲酸甲酯进行甲酯化反应。
2.脂肪酸的分离:将甲酯化的样品通过气相色谱柱进行分离。
气相色谱柱通常是高分子量的二元硅氧烷柱,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惰性。
分离的条件包括柱温、载气流速和分离程度。
3.检测和定量:采用适当的检测器进行脂肪酸的检测和定量。
常见的检测器包括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和质谱检测器(MS)。
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是一种通用的检测器,可以用于大部分脂肪酸的定量。
质谱检测器则可以提供更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可以鉴定并量化一种特定的脂肪酸。
在使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油和脂肪中脂肪酸的分析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遵守:1.样品制备时需要避免氧气、光线和高温等因素的影响,以免导致脂肪酸的氧化和降解。
2.分离柱的选择应根据样品的性质和需要分离的脂肪酸的种类来确定。
柱的温度和载气流速需要进行优化以获得最佳的分离效果。
3.检测器的选择取决于需要检测的脂肪酸的种类和浓度范围。
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是一种常用的检测器,但质谱检测器可以提供更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
总结起来,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油和脂肪中脂肪酸化学分析方法。
它通过将样品转化为甲酯化的脂肪酸甲酯,然后通过气相色谱柱进行分离,并使用适当的检测器进行检测和定量。
在进行分析时需要注意样品制备、分离条件和检测器的选择。
这种方法具有分离度高、灵敏度高和操作简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食品行业中。
运行中汽轮机油质变差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运行中汽轮机油质变差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汽轮机油质变差的原因分析和对策报告
一、背景
汽轮机润滑油是汽轮机的重要部件,质量变差会直接影响汽轮机的运行性能。
近期,我们在使用汽轮机时发现了汽轮机油质量的变差,下面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对汽轮机油质量变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对策。
二、原因分析
1、原润滑油质量不合格。
汽轮机润滑油的质量不符合行业规范,运行中会发生质量变差。
2、润滑油劣化。
随着汽轮机工作时间的增加,润滑油的质量会逐渐变差,导致汽轮机油质量变差。
3、温度过高。
如果温度过高,汽轮机油的分子结构会发生变化,导致润滑油失去润滑性,汽轮机油质量变差。
4、不正确的更换方式。
如果更换汽轮机油的方式不当,汽轮机油的质量也会变差。
三、对策建议
1、选择合格的原润滑油。
为了保证汽轮机油的质量,需要选择符合行业标准的原润滑油,防止质量变差。
2、及时更换润滑油。
汽轮机运行一段时间后,润滑油会很快
劣化,所以应该及时更换润滑油,以保证汽轮机油的质量。
3、降低温度及湿度。
为了减少润滑油的劣化,应该尽量降低温度及湿度,汽轮机油的质量在正常温度及湿度下才能保持稳定。
4、按正确方式更换汽轮机油。
更换汽轮机油时应该按照正确的步骤和正确的方式来操作,才能够保证汽轮机油的质量。
四、结论
汽轮机油质量变差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原润滑油质量不合格、润滑油劣化、温度过高以及不正确的更换方式等。
为了解决汽轮机油质量变差的问题,应该采取及时更换润滑油、降低温度及湿度以及按正确方式更换汽轮机油等措施。
抗燃油油质异常的分析与抗燃油系统冲洗净化处理方案

抗燃油油质异常的分析与处理抗燃油例行检查中,发现油的油质颜色加深、酸值、泡沫等超标,严重威胁机组的安全运行。
现根据抗燃油油质劣化原因,分析酸值、泡沫特性、颜色超标机理,提出建议处理措施。
1抗燃油油质劣化主要原因分析。
1.1 金属及密封材料对油质的影响抗燃油系统在制造安装过程、检修维护过程中,产生的焊渣、金属锈蚀物对油的劣化反应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使油酯部分分解为酚、羧酸、极性物质,这些物质的产生造成油酸值升高,酸值超标标志着油质劣化的开始。
同时,在运行过程EH油直接侵蚀与其接触的金属铬(或镀铬)的管路系统,增加油中杂质含量,促进油的劣化;EH油还存在溶剂效应,它会溶解皮囊的破损物、不适当的密封衬垫、脱落涂层物等等,这种溶解物与油相互作用改变油的理化性质,促进劣化,酸值增大,电阻率下降和起泡倾向增加。
1.2 温度对油质的影响EH油在常温下的氧化速率极慢,但在较高温度下其氧化速率会剧增。
运行中一般控制温度在40~55℃,但由于设备或人为失误,造成EH油过热,可使局部油的温度远远超出正常运行时的温度,这种局部热点的存在可大大加快EH油的劣化速度,使EH油在短期内酸值升高很快;同时EH油受热分解,产生老化及有害物质;造成密封材料溶解,产生泄漏与油的性质改变。
1.3 水分对油质的影响EH油是一种磷酸酯,它能遇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酚和羧酸,生成的羧酸反过来可作为水解反应的催化剂。
2油质颜色变深机理由于油品劣化老化,油质变差,有害物质增多,由于劣化物的颜色较深,直接造成抗燃油颜色变深。
3酸值超标的的机理与危害酸值是反映抗燃油劣化变质程度的一项重要化学指标。
酸值升高的原因是抗燃油因劣化(氧化水解)而产生了酸性物质,酸值波动大表示油质不稳定,酸值值越高、酸值变化的速度也将越快。
所以在运行中酸值最好控制在0.1mgKOH/g 以下,越低油质则越稳定。
酸值过高的油对系统金属部件有腐蚀作用,由于调速系统均采用不锈钢材料,所以酸腐蚀不是主要问题,而关键问题是酸值居高不下,说明油已变质,油中有劣化产物生成,这些劣化产物会不同程度的影响油的电阻率、颗粒度、泡沫特性等性能。
汽轮机润滑油油质不合格的原因及分析措施

汽轮机润滑油油质不合格的原因及分析措施摘要: 本文通过对发电厂普遍存在汽轮机油清洁度不合格的问题分析, 提出了在油系统中加装磁棒组, 加强定期排污点, 添加防锈剂等处理措施, 来提高汽轮机油清洁度及防止油质劣化。
关键词: 透平油;油质;分析汽轮机油主要起润滑、冷却、调速和密封作用。
在机组安装、检修及运行过程中,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油清洁度下降, 使转子轴颈磨伤, 轴瓦钨金磨损, 调节部套卡涩。
汽轮机油清洁度问题如果处理不好, 将直接影响机组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1.汽轮机油清洁度下降的原因分析汽轮机油监督的主要质量指标有: 外状、运动粘度、机械杂质、水分、酸值、破乳化度、闪点、液相锈蚀等。
一般新油的指标都是符合质量标准的, 当新油加入到汽轮机油系统运行后, 由于系统不清洁或潮汽、水分进入油中, 油质就会劣化。
1. 1设备制造及安装质量方面油系统设备及管道在厂家制造过程中, 由于不重视质量以及工作人员的疏忽, 在油系统设备及管道内残留一些铁屑、型砂、油漆等杂物, 机组安装完毕进入油循环时, 这些杂物就会进入系统中。
机组在安装期间没有把好质量关, 主油箱内部及管道清理不彻底、管道清洗后没有采取防护措施、油管道焊接工艺错误等都会造成油系统有灰尘、锈渣、棉毛纤维、锈垢、氧化皮、焊渣、焊皮等杂物带入, 如果质检部门对安装工艺监督不力, 对于油系统安装的各环节没有跟踪到位, 验收时又没有严格执行标准。
汽轮机投入运行后, 就可能影响汽轮机油清洁度。
1. 2检修质量差油系统设备及部件的检修工作没有严格按检修程序进行, 如主油箱、密封油箱、轴承室等内部清理不彻底, 以及检修过程中落入一些灰尘、棉线等杂物;调节系统及密封油系统中各零部件检修解体后, 对内部死角区存有灰尘、锈渣、棉毛纤维等杂质, 没有用压缩空气吹扫及用面团粘出, 在油循环后有一部分残留的杂物就会污染汽轮机油。
1. 3 轴封压力调整不当电厂为提高机组经济性, 采取较高的轴封供汽压力来提高汽轮机运行的真空值。
汽轮机调节油系统油质劣化分析及处理

调节油系统的动力传递工质是磷酸酯抗燃油。
抗燃油油质易发生劣化,开展调节油系统油质劣化原因分析和研究并及时对劣化油质进行处理,对机组运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 油品劣化分析1.油品劣化现象分析。
某电厂运行机组调节油系统为东方汽轮机HN1089-6.43/280/269-H型汽轮机配套系统,其1号机组在第3个运行期间分别以下油质劣化现象:(1)阀芯卡涩。
该机组日常运行期间曾出现3号、4号高压调节阀定期快关试验失效现象,确认为阀门油压执行机构内安装的卸荷阀CVS存在动作卡涩。
若漆膜形成造成配合工作间隙过小或抗燃油含有微小杂质,都可能引起卸荷阀动作不畅。
经油质化验,其漆膜倾向指数69.9,超出≤20的标准值;(2)定期取样电阻率不合格。
在日常运行期间对抗燃油定期取样时发现,抗燃油体积电导率仅6.7×108Ω·cm,不满足≥6×109Ω·cm的标准要求,表明油质存在劣化情况;(3)混油试验有沉淀物析出。
为保障大修加油后油质合格,加油前进行混油试验结果显示有油泥析出。
经检测,旧油酸值已临近运行控制指标而新油酸值较低,混油后整体酸值降低,油泥从溶解态向沉淀态析出。
混油有油泥析是油质劣化的直接表现;(4)过滤器压差高报警。
在机组经过第三次停机大修并更换调节油再生回路过滤器滤芯后的三个月内,系统即发出再生过滤器压差高报警,更换滤芯后报警解除,确认滤芯已失效。
当抗燃油内杂质含量较高时,滤芯易发生堵塞并迅速失效。
虽然该运行周期内抗燃油油质水分、颗粒度、酸值等部分指标仍处于合格范围内,但系统运行状态的偏差已暴露出抗燃油油质已处于劣化过程的事实。
2.油品劣化指标分析。
磷酸酯抗燃油的劣化形式多样,了解这些主要技术指标的含义并进行分析,就能对影响指标的因素进行处理和维护。
(1)颜色。
健康的磷酸酯抗燃油通常为淡黄色的澄清透明液体,观察抗燃油的色泽能够直观判断抗燃油油质的劣化情况。
当抗燃油油质出现污染、水解、老化等劣化现象时,油液的颜色会明显加深;(2)酸值。
汽轮机抗燃油油质劣化分析及维护方法

汽轮机抗燃油油质劣化分析及维护方法摘要:分析了火电厂汽轮机抗燃油系统油质劣化的主要原因,明确使用注意事项,并提出维护措施。
关键词:抗燃油系统作用劣化原因注意事项维护措施0 引言高压抗燃油是一种三芳基磷酸脂型的合成油,在发电机组中也称EH油,它具有良好的抗燃性能和流体稳定性,自燃点高,因此当高压抗燃油漏到高温部件时不会引起火灾。
EH供油系统的供油压力高,可以缩小油动机尺寸、加大油动机功率,调节系统的动态响应迅速。
但由于维护不到位油质劣化,造成伺服阀阀芯酸蚀卡涩,油动机拒动,汽门无法开关等诸多问题,通过分析,制定维护措施,改进检修工艺。
1 EH供油系统概述与系统组成1.1EH供油系统概述EH供油系统的功能是提供高压抗燃油,并由它来驱动伺服执行机构,该执行机构响应DEH 控制器来的电指令信号,以调节汽轮机各汽阀开度。
与低压供油系统不同,EH供油系统为闭式系统。
由于高压抗燃油价格贵,且有一定腐蚀性,不宜在润滑油系统内使用,因而设置单独的供油系统。
1.2EH供油系统组成EH供油系统抗燃油系统包括油箱、两台100%容量的交流供油泵、两台100%容量的冷油器、切换阀、小型加热器、抗燃油再生装置、蓄能器、油温调节装置和滤网等,采用集装方式。
系统的功能是提供控制部分所需液压油,同时保持液压油的正常理化特性和运行特性。
为了保证电液控制系统的性能良好,任何时候都应保持抗燃油的油质不变,使其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都符合规定。
因此除了在启动前要对整个系统进行严格的清洗外,系统投入使用后,还必须按需要运行抗燃油再生装置,以保证油质。
2、抗燃油油质劣化的原因分析2.1新油取样污染机组在建设当中时,抗燃油在施工现场取样,施工现场在做保温,打磨等工作,取样环境不达标,用针筒取样,取样器不干净。
工人手上戴着干活用的面纱手套取样,导致抗燃油被污染,新油取样不合格,显微镜下可见金属小颗粒和棉纱手套上的棉。
2.2系统补油污染机组因油位下降需及时补油,但电厂没有库存,采购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到货,就从附近电厂借了不同品牌的抗燃油添加,添加后导致抗燃油浑浊不透明,颗粒度异常。
油质分析报告

油质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对某油品样本进行了详细的油质分析。
通过对该样本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和评估,旨在提供详细的油质分析结果,为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2. 样品信息样品名称:XXX油品生产厂家:XXX石油有限公司生产日期:XX年XX月XX日3. 实验方法在油质分析过程中,使用了以下实验方法:•密度测试:采用XXXX标准方法,通过测量在特定温度下单位容积的质量来计算油品的密度。
•粘度测试:采用XXXX标准方法,通过测量油品在特定温度下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流动质量来计算油品的粘度。
•硫含量测试:采用XXXX标准方法,通过测量油品中硫元素的含量来计算油品的硫含量。
•闪点测试:采用XXXX标准方法,通过测量油品在特定条件下闪烁的温度来确定油品的闪点。
•揮发分析:采用XXXX标准方法,通过加热油品样品来测定其蒸发和残留物的含量。
•轻、重组分分析:采用XXXX标准方法,通过蒸馏和萃取的方法将油品分为不同的轻、重组分,并分别测定其性质和含量。
4. 实验结果与讨论4.1. 物理性质分析4.1.1. 密度对样品进行密度测试,结果显示其密度为XX g/cm³。
根据所测得的密度值,可以初步判断该油品的杂质含量较低,密度较为稳定。
4.1.2. 粘度对样品进行粘度测试,结果显示其粘度为XX cSt。
根据所测得的粘度值,可以初步判断该油品具有较好的流动性,适用于某些特定的工业应用领域。
4.2. 化学成分分析4.2.1. 硫含量对样品进行硫含量测试,结果显示其硫含量为XX ppm。
根据所测得的硫含量值,可以初步判断该油品的硫含量较低,符合相关的环保要求。
4.3. 性能指标分析4.3.1. 闪点对样品进行闪点测试,结果显示其闪点为XX ℃。
根据所测得的闪点值,可以初步判断该油品对于火源的抵抗能力较强,具备良好的安全性能。
4.4. 揮发分析经过揮发分析,得到了油品的揮发性和残留物含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质检测分析方案
设备中使用的润滑油、液压油等的理化指标检测主要包括:粘度、水分、酸值、抗乳化、闪点、机杂、腐蚀、抗氧化稳定性等。
结合公司实际,主要应该检测粘度、水分、机械杂质、颜色、污染度等指标,其检测方法大致分为三种,下面就三种方法所用仪器、药品等情况进行具体阐述。
一、按照国标要求进行检测分析
1、水分的检测方法(蒸馏法)(GB/T 260-1988)
一定量的试样与无水溶剂混合,进行蒸馏测定其水分含量并以体积百分数表示。
适用于含水量高的油品检测。
(1)仪器:水分测定仪(500mL圆底烧瓶、接收器、250-300mm 直管式冷凝管)、酒精灯或电炉、过滤装置。
(2)药品:工业溶剂油或80℃以上直馏汽油的馏分(经脱水和过滤后)、浮石或无釉瓷片。
2、机械杂质的分析方法(GB/T 511-2010)
称取一定量的试样,溶于所用的溶剂中,用已恒重的滤器过滤,被留在滤器上的杂质即为机械杂质。
(1)仪器:烧杯、称量瓶、玻璃漏斗、保温漏斗、洗瓶、吸滤瓶、水浴或电热板、真空泵或水流泵(残压不大于1.33kPA)、干燥器、烘箱、红外线灯泡、分析天平、中速定量滤纸。
(2)药品:95%乙醇、乙醚、甲苯、溶剂油(均为化学纯,用前先用同型号滤纸过滤)、硝酸银、三级水、铬酸洗液。
3、运动粘度的分析方法(逆流法)(GB/T265-1988)
在某一恒定温度下,测定一定体
积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过一个标
定好的玻璃毛细管粘度计(逆流粘度
计)的时间来确定深色石油产品的运
动粘度。
由测得的运动粘度与其密度
的乘积,可得到液体的动力粘度。
常
用于深色石油产品的运动粘度测试。
(1)仪器:毛细管粘度计一组
(根据不同温度选择不同内径的,保
证测量时的流速,定期检定)、恒温
浴(带透明壁或观察孔、自动搅拌装
置,能准确调节温度)、水银温度计、秒表(0.1S)、橡皮管、橡皮球或真空泵、铁架台和固定夹。
(2)药品:溶剂油、石油醚(分析纯)、95%乙醇(化学纯)、三级水、铬酸洗液、恒温浴液(20-50℃时用水)。
二、仪器分析方法
1、利用自动水分测定仪、自动粘度测定仪、电位测定仪(酸碱值)、闪点测定仪、清洁度测定仪(颗粒计数器2~100μm)等仪器进行检测分析。
2、利用快速油质分析仪进行检测分析,例如THY型、YYF型、HF-2型快速油质分析仪,仪器网上价格4000-5000元。
采用介电常数检测法,对润滑油的污染程度进行快速检测的专用检测仪器。
检测理论依据:未使用的润滑油不含有其他杂质成份,呈现出一种介电常数;而在用的润滑油介电常数相对于同一牌号新油的变化,主要是由机油内添加剂逐渐减小,污染老化程度(例如水分和金属颗粒)逐渐增加造成的。
测得介电常数这一变化量,即可分析出润滑油品质的变化程度。
可快速检测出润滑油的污染程度、油中微量水分含量、60微米以上的金属磨粒,并判断新购油品是否合格、润滑油中是否含有轻质油。
三、经验定性判断法
根据油的颜色、触感、在滤纸上的分布状态等,对油质好坏进行定性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