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教案设计)
城市绿地规划设计 教案

教案目录四川科技职业学院教师教案首页教务处制日期:201 4年 9月 9日注明:1.此教案供平时教学检查、期末教学资料存档使用;2.每讲填写一份,学期期末统一交二级学院,由二级学院提交教务处。
附页:四川科技职业学院教师教案首页教务处制日期:201 4 年 9月 16日注明:1.此教案供平时教学检查、期末教学资料存档使用;2.每讲填写一份,学期期末统一交二级学院,由二级学院提交教务处。
四川科技职业学院教师教案首页教务处制日期:201 4年 9月 23日注明:1.此教案供平时教学检查、期末教学资料存档使用;2.每讲填写一份,学期期末统一交二级学院,由二级学院提交教务处。
四川科技职业学院教师教案首页教务处制日期:201 4 年 9月 30日注明:1.此教案供平时教学检查、期末教学资料存档使用;2.每讲填写一份,学期期末统一交二级学院,由二级学院提交教务处。
四川科技职业学院教师教案首页教务处制日期:201 4 年 10月 14日注明:1.此教案供平时教学检查、期末教学资料存档使用;2.每讲填写一份,学期期末统一交二级学院,由二级学院提交教务处。
附页:四川科技职业学院教师教案首页教务处制日期:201 4 年 10 月 28 日注明:1.此教案供平时教学检查、期末教学资料存档使用;2.每讲填写一份,学期期末统一交二级学院,由二级学院提交教务处。
附页:四川科技职业学院教师教案首页教务处制日期:201 4年 11 月 11日注明:1.此教案供平时教学检查、期末教学资料存档使用;2.每讲填写一份,学期期末统一交二级学院,由二级学院提交教务处。
附页:四川科技职业学院教师教案首页教务处制日期:201 34年 11 月 18日注明:1.此教案供平时教学检查、期末教学资料存档使用;2.每讲填写一份,学期期末统一交二级学院,由二级学院提交教务处。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教案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绪论[教学目标]了解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研究的对象一、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研究的对象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研究的对象:城市园林及绿化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研究的总课题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全面发挥园林绿化的综合效益,即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生态效益:体现在最大限度地提高绿地率和绿视率,提高单位面积绿地中的叶面积指数,合理布置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并研究复层结构人工植物群落的建立。
绿地生态效益的发挥主要依靠绿色植物。
树木的减尘率是30.8%—52%,草坪的减尘率为16.0%—39.3%,松科、柏科、木兰科、忍冬科、槭树科、桑科、桃金娘科等科中的许多植物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
松树可分泌挥发萜烯类的物质,对结核病人康复有良好作用。
桦、柞、栎、稠李、椴、松、冷杉可分泌杀菌物质,能杀死白喉、结核、霍乱和痢疾等病原菌。
2、社会效益:体现在把现代社会生活活动组织到公共绿地中去。
3、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绿地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生态效益方面进行定量计算,一年之内可提供了价值7.02亿元的间接经济效益。
直接经济效益:在不破坏园林景观的条件下结合生产,如出售切花、间移树木、出售盆景、利用修剪树枝做其他用途等可创造直接经济效益。
2、我国城市园林绿化概况1)1949~1952年(经济恢复时期)该阶段主要特点是:全国各城市以恢复、整理旧有公园和改造、开放私园为主,同时积极开辟苗圃,大量育苗,增加树木种类,为城市绿化打下了物质基础。
2) 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这阶段的主要特点:全国各城市结合旧城改造、新城开发和市政卫生工程,大量新建公园。
对原有的公园进行充实提高。
在公园规划设计上,主要学习苏联文化休息公园的模式,强调公园功能分区,注重群众性文体活动。
3) 1958~1965年——受“左”的思想的影响4) 1966~1976年——拨乱反正,解放思想5)1977~1989年——初步建设6) 1989~2009年——快速发展第一章、城市论[教学目标]1、了解城市的产生和定义。
园林绿地规划教案—园林植物与环境

《园林绿地规划》课时授课计划使用班级:使用时间:教师姓名:教,研室:课次:5课型:理论教学手段:多媒体授课章节:第四章园林的组成要素第一节园林植物(二)教学目的:1熟悉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2 .熟悉园林植物的与环境的关系重点难点:园林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思考题:1依据光照强度的不同,园林植物分哪几类?3 .依据植物对水分的不同要求,植物分哪几类?4 .依据植物对土壤的不同要求,植物分哪几类?5 .园林植物的六大器官分别有何观赏特性?第四章园林的组成要素第一节园林植物(二)二、园林植物与环境1、对光的要求♦对光照强度的要求◊阳性植物喜在太阳直接照射下生长的植物,一旦阳光不足或在荫蔽环境就生长不良或不能生长。
落叶松、油松、侧柏、水杉、杨、柳、榆、柳树、椿树、槐树、刺槐、乌柏、泡桐、火炬树、乔松、梢木、香樟、樟树等乔木;玫瑰、黄刺玫、连翘、榆叶梅、锦鸡儿、花椒、桎柳、枸杞、月季、红花绣线菊、等灌木;石竹、大丽花、矢车菊、一串红、唐菖蒲、晚香玉及紫茉莉、半支莲等草花和野牛草、结缕草等草坪植物都是阳性植物。
它们因长期在阳处生长,光照强,本身蒸腾强度大,土壤蒸发量也大。
故园林建设的基础和骨干。
◊阴性植物自然生长于荫蔽环境,不宜全光照射•,若植于全光照下则生长不良,甚至很快死亡的植物。
多为草本植物及部分低矮灌木。
人参、西洋参、三七、黄连、虎耳草、秋海棠、牛耳草、玉簪、一叶兰、鹿蹄草、龟背竹、多数苔麻、蕨类植物都为阴性植物,木本植物中的瑞香、紫金牛、百两金、八角金盘、石血等为阴性植物。
另有如扶芳藤、西洋常春藤、卫矛、垂丝卫矛、东陵八仙花、锦带花等是具有耐阴力的耐阴植物。
阴性植物都生长在森林下部,一旦森林到破坏,失去遮蔽后暴露于强光下,它们就难以生存而死亡;耐阴植物则可继续生长。
园林中可以利用它们的喜阴和耐阴习性,将其植于林下,形成复层混交景观,使之更接近于自然生态,又能更好地保持水土;还可以进行盆栽或直接植于室内,改善室内环境。
园林绿地规划教案

第一章绪论一、园林◆园林: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园林艺术有高低雅俗之分,而没有不是艺术的园林。
◆园林包括:庭园、宅园、小游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城市广场等,随着园林学科的发展,还包括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的游览区以及休养胜地。
二、绿地◆绿地:凡是生长植物的土地,不论是自然植被或人工栽培的,包括农林牧生产用地及园林用地,均可称为绿地。
◆城市园林绿地包括了环境和质量要求较高的园林,又包括了居住区、工业企业、机关、学校、街道广场等普通绿化的用地。
三、中国传统园林的特点◆效法自然的布局中国园林以自然山水为风尚,有山水者,加以利用、无地利者,常叠山引水。
而将厅、堂、亭、榭等建筑与山池树石融为一体,成为“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自然式山水园。
◆诗情画意的构思我国古典园林与传统诗词、书画等文学艺术有密切联系。
园林中的“景”不是自然景象的简单再现,而是赋予情意境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意于景,联想生意。
组景贵在“立意”,创造意境。
◆园中有园的手法在园林空间组织手法上,常将园林划分为景点、景区,使景与景间既分隔又有联系,而形成若干忽高忽低、时敞时闭、层次丰富、曲折多趣的小园。
明清的私家园林更创造了在“咫尺山林”中开拓空间的优异效果。
◆建筑为主的组景园林由山水、植物、道路和建筑组成,而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不但占地多(据调查占15—50%),且园林建筑常居主景的控制地位,居于全园的艺术构图中心,并往往成为该园的标志。
即使在各景区,亦均有相应的建筑成为该景区的主景。
◆因地制宜的处理自南北朝以来,中国园林即根据南北自然条件的不同而有南宋北宋之说。
又自秦汉始即根据宫苑和私家园林条件要求不同而各自发挥其性。
至今中国园林已有北方宫宛、江南园林、岭南庭园等不同风格的园林。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方案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便利和机遇,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其中之一就是城市绿地的规划和建设。
城市园林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增加城市韧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方案的重要性、设计原则和实施策略。
一、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的重要性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城市的美观和形象,更关系到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首先,城市园林绿地可以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城市生活节奏快,人们工作压力大,需要一个可以放松身心的空间。
园林绿地的规划和建设可以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让人们可以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和放松。
其次,城市园林绿地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城市是一个高密度的人口聚集地,大量的建筑和交通对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压力。
园林绿地的规划和建设可以增加城市的绿化覆盖率,提供更多的氧气和负离子,净化空气,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
同时,园林绿地还可以调节城市的气温、湿度和风速,形成城市的“绿色空调”,改善城市的微气候环境。
最后,城市园林绿地可以增加城市的韧性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面临着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威胁,如洪水、地震、火灾等。
园林绿地的规划和建设可以增加城市的韧性,减轻灾害对城市的影响。
同时,园林绿地还可以提供城市的生态系统服务,如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二、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的设计原则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的设计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首先,规划应充分考虑城市的整体发展需求和空间布局。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应与城市的总体规划相协调,合理布局,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其次,规划应充分考虑城市居民的需求和利益。
园林绿地的规划应以满足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为出发点,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需求和利益,打造一个人性化的绿地空间。
《园林规划设计》教案——第一章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园林规划设计第一章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目的、任务与原则;掌握城市园林绿地的类型(新版)以及定额指标的计算。
[教学重点]城市园林绿地的类型[教学难点]城市园林绿地定额指标的计算[教学时数]2学时[主要内容]第一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目的与任务第二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第三节城市园林绿地类型与用地选择第四节城市园林绿地定额指标[课程思政要点]介绍城市园林绿地在城市结构和生态体系中的重要性,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1.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方法,培养学生从基本概念入手,通过严谨的概念考察进行不断深入追问的反思式学习方法。
2.借助多媒体手段,图、像并举,强调园林绿地布局的形式。
[参考资料]李征.园林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唐学山.园林设计.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教学内容]导入:城市是由许多系统组成的一个综合性社会系统,而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正是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具有特定功能的绿色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城市工业、交通、商业等系统的规划同等重要,必须同步进行。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是以绿色植被为特征,要求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阳光充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工自然环境,是城市居民进行室外游憩、交往和交通集散的城市空间系统。
是由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地组成的绿色有机整体。
它具有城市其他系统不能代替的特殊功能,并为其他系统服务。
它的特殊功能是改善城市环境,抵御自然灾害,为市民提供生活、生产、工作和学习、活动的良好环境,具有突出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一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目的与任务一、规划目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最终目的,是创造优美自然、清洁卫生、安全舒适、科学文明的现代城市的最佳环境系统。
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教案

《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教案(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英文):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LANDSCAPE ARCHITECTURE PLANNING AND DESIGN)课程类别:选修课适应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简介:《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限选课,是一门集工程、艺术、技术于一体的课程。
它要求学生既要有科学设计的精神,又要有艺术创新的想像力,还要有精湛的技艺。
园林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园林规划设计的任务就是要用地貌、植物、硬质材料、建筑等园林物质要素,以一定的自然、经济、工程技术和艺术规律为指导,充分发挥综合功能,因地制宜地规划和设计各类园林绿地。
《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课程密切联系风景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及建设实际,介绍风景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及规划设计实例。
本课程着重介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园林绿地构图的基本规律、园林组成要素的规划设计、园林造景艺术的基础和技巧、各类绿地规划设计和规划设计实例等内容。
本课程是以园林规划设计原理为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与城市规划、园林植物、园林工程、测量学、园林制图学、土壤肥料学等课程有直接关系,与历史、文学、艺术有一定联系。
本课程先修课程为计算机基础、地图学、测量学、地质学、普通地理学、环境生态学、工程制图与CAD、区域规划原理。
课程总的教学时数:学时28授课教材:杨赉丽主编,《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第二版),北京:中国林业出版参考书目:1、雷一东编著,园林绿化方法与实现,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2、唐学山、李雄、曹礼昆编著,《园林设计》,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年。
3、赵建民主编,《园林规划设计》,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4、胡长龙主编,《园林规划设计》,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二)课程教育目标本课程是一门要求知识面广、实践性强的课程。
要理论联系实际,要多接触园林绿化实践,以增强感性知识,要广泛收集园林规划设计的有关资料,要熟练掌握画图技巧。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H【城市规划教学讲义】

四、景观与景观设计学
景观,即具有观赏审美价值的景物。 景观设计学 Landscape Architecture (L.A.)
景观设计学是关于景观的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管理、保护 和恢复的科学和艺术。
1901年,哈佛大学开设了世界上第一个景观设计学专业。
1958年,国际景观设计师联合会(IFLA)成立。
20世纪80年代,美国景观设计学专业被列为全美十大飞速发展的 专业之一。在国际上,它已发展成为与建筑学、城市规划成三足鼎 立用型学科,其核心是人类户外生存环境的建 设,涉及的学科专业领域极为广泛综合,包括城市规划、建筑学、植 物学、生态学、地学、社会文化、环境、资源、文学艺术、心理学等 等。 学科构成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林·城市规划》)
园林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园林的创作必须同时满足科学性和艺术性。 对前者要求掌握植物学、测量学、土壤、建筑构造等知识,对后者应
了解美学、美术、文学等方面的理论。
二、绿化与绿地
城市绿化是人们运用栽培植物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手段,它包括城市 绿地的建设以及对原有植被的维护工作,而不包括以经营生产为目的 的果园、花圃、苗圃等。 绿地: 《辞海》释义为“配合环境创造自然条件,适合种植乔木、灌木 和草本植物而形成一定范围的绿化地面或区域”;或指“凡是生长植 物的土地,不论是自然植被的或人工栽培的,包括农林牧生产用地及 园林用地,均可称为绿地。”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中规定:城市绿地是“以植被为主要存在 形态,用于改善城市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城 市的一种城市用地”。“广义的城市绿地,指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各 种绿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教案教学单位:美术学院任课教师:该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总课时36学时, 2学分。
绪言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就是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色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的活动。
(在城市用地围,根据各种不同功能用途的园林绿地,合理地来布置,使园林绿地能够改善城市小气候条件,改善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条件、并创造出清洁、卫生、美丽的城市。
)园林绿地还具有容丰富的设施、高度的思想性及艺术性,并与城市各组成部分,组成完美的有机整体。
在另一方面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又是指导城市园林绿地详细规划和建设管理的依据。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任务:1、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2、选择和合理布局城市各项园林绿地,确定其位置、性质、围、面积;3、根据国民经济计划、生产和生活水平及城市发展规模,研究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发展速度与水平,拟定城市绿地的各项指标;4、提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调整、充实,改造、提高的意见,提出园林绿地分期建设及重要修建项目的实施计划,以及划出需要控制和保留的绿地;5、编制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图纸和文件;6、对于重点的大型的公园绿地,还需提出示意图和规划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应提出重点园林绿地的设计任务书,容包括绿地的性质,位置、周围环境、服务对象、估计游人量布局形式、艺术风格、主要设施的项目与规模、完成建设年限、建设的投资估算等。
作为园林绿地详细规划的依据。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工作主要由城市规划部门和园林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协作完成。
第一章城市园林绿地的分类及其用地选择一、教学目的:1、掌握城市园林绿地的分类;2、熟悉各类别绿地的容;3、了解绿地和城市用地的关系。
二、教学要求:1、注意因材施教、引导启发学生自我感受、积极主动地学习。
传授知识与培养思维能力相一致。
2、为了全面深入理解园林绿地的分类的在含义,必须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
三、教学重点:园林绿地五大类型中的公园绿地和附属绿地四、教学难点:园林绿地是以什么条件分类的,对城市建设起什么作用五、学时分配:本章教学课时为6学时六、教法运用:讲授法、讨论法七、学法指导:1、教师引导与学生学习相结合。
2、理论联系实际,主观感受与客观实际相结合。
3、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八、教学容第一节城市园林绿地分类一、绿地所属类型我国已于2002年9月1日实施了国家行业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02J 185-2002),对城市绿地有了明确的分类方法。
同过去的绿地分类方法有较大的差异,有利于今后城市园林绿地的建设和管理。
城市绿地分为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共5大类、13中类、11小类,以反映绿地的实际情况及绿地与城市其他各类用地之间的层次关系,满足绿地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科学研究和统计等工作使用的需要。
绿地以英文GREEN SPACE的第一个字母G和阿拉伯数字表示。
大类: G1 ——公园绿地G2 ——生产绿地G3 ——防护绿地G4 ——附属绿地G5 ——其它绿地中类G11——综合公园小类 G111——全市性公园G12——社区公园 G112——区域性公园G13——专类公园 G121——居住区公园G14——带状公园 G122——小区游园G15——街旁绿地 G131——儿童公园G41——居住绿地 G132——动物园G42——公共设施绿地 G133——植物园G43——工业绿地 G134——历史名园G44——仓储绿地 G135——风景名胜公园G45——对外交通绿地 G136——游乐公园G46——道路绿地 G137——其他专类公园G47——市政设施绿地G48——特殊绿地第二节城市各类园林绿地的特征及用地选择G1(公园绿地)(public park):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
G11综合公园(park):容丰富,有相应设施,适合于公众开展各类户外活动的规模较大的绿地。
G111全市性公园:为全市居民服务,活动容丰富、设施完善的绿地。
G112区域性公园:为市区一定区域的居民服务,具有较丰富的活动容和设施完善的绿地。
G12社区公园(community park):为一定居住用地围的居民服务,具有一定活动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
不包括组团绿地。
G121居住区公园:服务于一个居住区的居民,具有一定的活动容和设施,为居住区配套建设的集中绿地。
服务半径0.5-1.0km。
G122小区游园:为一个居住小区居民服务、配套建设的集中绿地。
服务半径0.3-0.5km。
G13专类公园(theme park):具有特定容和形式,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绿地。
G131儿童公园(children park):单独设置,为少年儿童提供游戏及开展科普、文化活动的公园。
G132动物园(zoo):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移地保护野生动物,供观赏、普及科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和动物繁育,并具有良好设施的绿地。
G133植物园(botanical garden):进行科学研究和引种驯化,并供观赏、游憩及开展科普活动的绿地。
G134历史名园(historical garden and park):历史悠久,知名度高,体现传统造园艺术并被审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园林。
G135风景名胜公园(famous scenic park):位于城市建设用地围,以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点(区)为主形成的具有城市公园功能的绿地。
G136游乐公园:具有大型游乐设施,单独设置,生态环境较好的绿地,绿化面积应不小于65%。
G137 其它专类公园:除以上各种专类公园外具有特定主题容的绿地。
包括雕塑公园、盆景园、体育公园、纪念性公园等,绿化用地不小于65%。
G14 带状公园(linear park): :沿城市道路、城墙、水滨等,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狭长形绿地。
G15 街旁绿地(roadside green space):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对独立成片的绿地,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小型沿街绿化用地等,绿化面积不小于65%。
G2 (生产绿地)(productive plantation area):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圃地。
G3 (防护绿地)(green buffer,green are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
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
G4 (附属绿地)(attached green space):城市建设用地中绿地之外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
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地。
G41 居住绿地(green space attached to housing estate, residentialgreen space):城市居住用地社区公园以外的绿地,包括组团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绿地、小区道路绿地等。
G42 公共设施绿地:公共设施用地的绿地。
G43 工业绿地:工业用地的绿地。
G44 仓储绿地:仓储用地围的绿地。
G45 对外交通绿地:对外交通用地的绿地。
G46 道路绿地(green space attached to urban road and square):道路广场用地的绿地。
包括行道树绿带、分车绿带、交通岛绿地、交通广场和停车场绿地等。
G47 市政设施绿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的绿地。
G48 特殊绿地:特殊用地的绿地。
G5(其它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
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动植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
九、参考书目:1、赉丽等,《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第二版),中国林业,20062、铮生主编,《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第二版),建工,20063、王绍增主编,《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中国农业,20054、中华人民国行业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十、思考题:你对国家行业标准“城市园林绿地分类标准”有何认识?第二章城市园林绿地指标一、教学目的:1、掌握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了解园林城市指标的要求。
二、教学要求:1、注意因材施教、引导启发学生自我感受、积极主动地学习。
传授知识与培养思维能力相一致。
2、为了全面深入理解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在含义,必须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
三、教学重点:园林绿地指标类型四、教学难点:园林绿地指标的计算五、学时分配:本章教学课时为8学时六、教法运用:讲授法、讨论法七、学法指导:1、教师引导与学生学习相结合。
2、理论联系实际,主观感受与客观实际相结合。
3、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八、教学容城市园林绿地指标(public green space norm):一般指城市中平均每个居民所占城市绿地的多少,通常以城市公园绿地面积的人均占有量表示。
第一节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作用1、反映城市绿化水平;2、体现一个城市国民经济水平的高低;3、反映城市文化水平的高低;4、便于城市绿化建设投资的估算;5、便于统计部门统计。
第二节影响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因素1、国民经济水平;2、城市性质;3、城市规模;4、城市自然条件;5、城市现状。
第三节绿地指标制定的依据1、国城市绿地的现状水平:2、国外城市绿地水平;3、环境保护的科学要求;4、游憩绿地的合理容量。
第四节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计算1、计算城市现状绿地和规划绿地的指标时,应分别采用相应的城市人口数据和城市用地数据;规划年限、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规划人口应与城市总体规划一致,统一进行汇总计算。
2、绿地应以绿化用地的平面投影面积为准,每块绿地只应计算一次。
3、绿地计算的所用图纸比例、计算单位和统计数字精确度均应与城市规划相应阶段的要求一致。
4、绿地的主要统计指标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A g1m = Ag1 / Np式中 A g1m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 /人);A g1 ———公园绿地面积 (㎡);N p ————城市人口数量 (人)。
A gm = (A g1+A g2+A g3+A g4) / N p式中 A gm ——人均绿地面积 (㎡ /人);A g1 ——公园绿地面积 (㎡);A g2 ——生产绿地面积 (㎡ );A g3 ——防护绿地面积 (㎡ );A g4 ——附属绿地面积 (㎡ );N p ——城市人口数量 (人)。
g =[(A g1+A g2+A g3+A g4) / Ac] x 100%式中λ g ——绿地率(%);A c ——城市的用地面积(㎡)以上三项指标为城市绿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城市绿化覆盖率应作为绿地建设的考核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