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答案苏教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答案七律长征1.迤礴颜2.题目略难:nán(困难)nàn(难民)横:héng(横贯)hèng(蛮横)3.C4.八四七首颔颈尾颔颈5.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6.五幅图:①腾跃五岭;②疾跨乌蒙;③巧渡金沙江;④飞夺泸定桥:⑤喜踏岷山雪。
7.作者把绵延不断的五岭和巍峨高大的乌蒙分别比作“细浪”和“泥丸”,极言其小,正是为了反衬红军,突出表现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
8.作者用一“暖”一“寒”相对照,状写了红军征服“万水”途中所战胜的两种异乎寻常的艰难险阻,突出了红军克敌制胜、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抒发了红军战士把“万水千山”视为“等闲”的豪情壮志。
9.改“悬崖”为“云崖”,更为逼真地状写出了悬崖绝壁的高耸入云。
10.忆秦娥娄山关11.重复“霜晨月”,从容烘托出“马蹄声碎,喇叭声咽”,用来表现急行军中的红军临危不乱,机警而又奋勇争先的战斗气概。
重复“从头越”,除交代了胜利完成任务外,还写出了胜利后的心情。
12.这一“碎”一“咽”,极其精确地绘影绘声,把红军行军时的严肃敏捷烘托了出来。
13.本词下阕写得慷慨悲壮,而《七律长征》写得豪迈激昂,展现丁红军的乐观主义精神和英雄气概。
长征组歌【课堂同步】1.zhòngáitǎnzhān2.(1)C(2)D3.题目略(1)度——渡其——奇(2)练——炼趁——乘4.ACDE5.突出红军在横断山脉行军的艰难。
7.四渡赤水、飞渡乌江、威逼贵阳、佯攻昆明、巧渡金沙江。
8.这些动词富有气势,充分表现了红军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课外拓展】9.“雄关”指大渡河,“豺狼”指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
10.巧夺11.调虎离山袭金沙。
1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13.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
理由:因为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战斗充分体现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零五网语文导学超链接答案八下

零五网语文导学超链接答案八下1、1苏轼与辛弃疾合称为苏辛,同为豪放派代表。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国粹(cuì)冷炙(zhì)包庇(bì)玄虚(xuán)此组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1著名元杂剧《西厢记》是白朴的代表作。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1“念奴娇”“雨霖铃”是词牌名。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5、49.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单选题] *A.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B.草木荣枯,大雁去来,恐龙无处不有,沙子极为致密,这些现象背后都蕴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
(正确答案)C.大雁知道,从黎明到夜幕降临,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他们的枪声。
D.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世代传承并创造的民间文化。
6、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精湛(zhàn)竣工(jùn)眷属(juàn)B、书籍(jí)违背(wéi)拜谒(yè)C、喘息(quǎn)祭祀(sì)糟粕(pà)(正确答案)D、抵御(yù)阴霾(mái)束缚(fù)7、45. 下列句子中,加双引号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春天到了,大明湖畔杨柳依依,湖中碧波荡漾,风景宜人,“美不胜收”。
(正确答案) B.大家都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地表示赞同。
C.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般一闪而过,快捷如飞。
D.孩子向家长吐露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8、35. 下列词语中,加双引号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 A.偏"僻"(pì)" 凫"水(fú)"糜"子(méi)大"彻"大悟(cè)B.连"翘"(qiào)" 褶"皱(zhě)" 缄"默(jiān)天衣无"缝"(fèng)C.腐"蚀"(shì)"龟"裂(jūn)沟"壑"(hè)海枯石"烂"(làn)D.撺"掇"(duo)" 蓦"然(mò)两"栖"(qī)" 戛"然而止(jiá)(正确答案)9、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单选题] *A.宝玉神志不清,贾府决定给宝玉娶亲冲喜。
苏教三级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册参考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册参考答案第1课、《长城和运河》补充习题答案一、选字填空。
1,偏旁诗篇遍地2,驾驶书架责骂3,蜻蜓蜿蜒拖延二、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1,西海关,巨龙穿行,连绵起伏2,首都北京,天堂杭州,绸带飘落,银光闪闪。
3,巨龙,宏伟,绸带,美丽,是谁创造了这人世奇迹?是咱们中华民族的先人。
咱们中华民族的先人。
三、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中秋节到了,天上的月亮像银盘一样。
万里长城像一条腾飞的巨龙,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四、观察讲义上的长城图,写一段话,尽可能用到下面的词语。
万里长城像一条巨龙曲折蜿蜒于连绵起伏的群山当中。
五、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1,美不胜收古老博大宏伟绿意盎然2,牢牢围着看不清楚3,八达岭长城的四季美不胜收。
春,夏,秋,冬。
喜爱。
4,那时看长城,活像一条出水的蛟龙。
六,连连续。
北京故宫拉萨布达拉宫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四川乐山大佛第2课、《美丽的南沙群岛》补充习题答案一、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难以计数选第2个,其余选第一个。
二、找错别字。
1,座布2,仅计三、选词填空。
1辽阔广漠宽敞2蕴藏包含3胜地圣地四、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1,航行打鱼,开垦种植,搏击风浪的汗水;生息繁衍的烟灰。
2,难以计数珍贵,极为丰硕矿产资源,用之不竭。
第二波斯湾。
祖国庞大的蓝色宝库。
海洋生物矿产资源海洋动力。
五、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1,画第一句。
2,标点有逗号2个顿号逗号句号3.恍如未来舞动4,蓝玉,翡翠,水天相连,五彩缤纷。
南沙群岛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
第3课、《庐山的云雾》补充习题答案一、先组词,再填空。
反向写字暴风返回一泻千里瀑布方访火伙包泡二、填上适合的词。
神秘顶茫茫座愉快座秀丽条三、写成语。
1,一泻千里2,腾云驾雾3,千姿百态四、填空。
1,宏伟2,美丽的南沙群岛真令人流连来回。
五、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1,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变幻无常一泻千里。
2,千姿百态。
随风飘荡,一泻千里;四蹄生风,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
苏教版2018_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灯笼练习新人教版

4.*灯 笼A 组1.给加点的字注音。
⎩⎪⎨⎪⎧焚.身( )贪婪.( )⎩⎪⎨⎪⎧神龛.( )食盒.( )⎩⎪⎨⎪⎧结缘.( )椽.子( )⎩⎪⎨⎪⎧斡.旋( )翰.林( ) ⎩⎪⎨⎪⎧燎.原( )瞭.望( ) 2.下面两个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你觉得哪一句的表达效果比较好?①那时姊家仿佛还是什么京官,于今是破落户了。
进士第的官衔灯该还有吧,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
②那时姊家仿佛还是什么京官,于今是破落户了,垂珠联珑的朱门也早已褪色了,只是那进士第的官衔灯该还有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面是一位语文老师出的作文试题,阅读后按要求答题。
冬去春来,花落花开,我们的年龄在增长,我们的情感在丰富,我们对生活的理解在深入。
回首过去,有多少成功的喜悦,多少失败的痛苦,多少期盼与憧憬,多少苦闷与( )。
通过对这些事物的感悟,一定能使你的文章更加充实。
(1)在括号处填写一个词语,这个词语是鲁迅的一部小说集的名字,这个词语是________。
(2)这段文字运用得最多的修辞是____________。
(3)找出一个病句,并且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仿照句①,在横线上写两个句式相同的句子,内容要能推出句②的观点。
①无论是批阅十载完成《红楼梦》的曹雪芹,还是遍尝百草写成《本草纲目》的李时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他们的经历都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配套练习册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配套练习册答案导读:本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配套练习册答案,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Unit 2 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Section B Part 21—5 CBABB 6—10 ACCCD Part 41—5 BDABC Reading Part 21—5 BCACA 6—10 Part 31. English.2. say3. about. “5.ed, don’t play5.is used6.has changed7.to ride8.riding9.bought 10.will buy B 1.are not interesting in ed to 3.is afraid of 4.playing the piano C 1—5 CCBBC 6—10 BABCC Section B Part 21—5 BDBAC 6—10 DCBAB Part 41—5 ABABC Reading Part 21—5 CDBAD 6—10 ABCDB Part 31. felling frightened when you’rearound other people 2. More than 80% of them3. Because of their life experiences(山东教育版)Unit 1 Have you ever been to anamusement park?Section A Part 3A 1.have,been,have been to2.has gone to3.has been in4.Have,been to5.has,been B 1.Have,cleaned,have done, did 3.has Finished6.gave C 1—8 BCBACBAC Section B Part 21—8 Part 41—6 DDDADC 1—5 —10 Part 32.那个人把帽子和大衣拉的越紧。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练习册答案苏教版

三一文库()/初中二年级〔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练习册答案苏教版[1]〕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练习册答案苏教版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1 七律长征积累与运用1.逶迤磅礴 2.(1)万水千山只等闲(2)三军过后尽开颜(3)五岭逶迤腾细浪(4)金沙水拍云崖暖 3.⑴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⑵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4.⑴寻常,平常⑵欢悦5.蜿蜒曲折的五岭山脉在红军眼里就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庞大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就像小小的泥丸在流动。
理解与鉴赏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不怕”2.从山和水两方面写。
如“腾”“走”这两个动词使山化静为动,形象地突出了红军的壮举,是红军精神的外显。
又如“暖”“寒”是一对反义词,这两个形容词是诗人精心设计的情感穴位,“暖”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欢快;“寒”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
3.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
4.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豪情壮志以及浓郁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
拓展与提高1.片段描写要表现红军的豪迈和乐观。
2.要发扬长征不怕苦不怕难,英勇乐观的精神。
要结合具体的学习来谈怎样发扬长征精神。
2* 长征组歌两首积累与运用1.qián ch#ng ái zhān 2.突出红军在横断山脉行军的艰难。
3.比喻,形象地写出红军转战川黔边境所遇到的严酷的自然环境。
4.①逼:形象地展现了红军以凌厉之势对昆明造成的威逼震慑之势。
②袭:生动地表现了红军出奇不意巧渡金沙江的情景。
5.《四渡赤水出奇兵》的中心句是“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过雪山草地》的中心句是“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或“革命理想高于天”)。
理解与鉴赏 1.有“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
”“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主要是从气候寒冷、缺衣少粮这两方面来写的。
2.因为红军“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九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习题及答案苏教版

九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试题及答案苏教版语文考试是初二语文测试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下面是由我分享的九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试题,希望对你有用。
九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试题一、文言文(共42分)(一)默写(18分)1.浮云游子意,。
(《送友人》)2. ,潭影空人心。
(《题破山寺后禅院》)3.衣带渐宽终不悔,。
(《蝶恋花》)4.向来枉费推移力,。
(《观书有感》)5.狼亦黠矣,,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狼》)6. ,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诗中“星汉”的意思是 (2分)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东临碣石”两句交代观海地点,也营造出全诗开阔雄浑的意境。
B.“水何澹澹”六句所写的秋景由盛转衰,诗人的内心也由喜转哀。
C.“日月之行”四句体现了诗人吞吐宇宙、包孕群星的博大胸怀。
D.“幸甚至哉”两句虽为套语,但在此诗中也能借以表达诗人豪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9. 上文选自史书《》,编者是西汉史学家 (人名)。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3分)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11.以下不能体现邹忌头脑清醒的一项是 (3分)A.朝服衣冠,窥镜。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阅读练习.doc

初二语文阅读作业(一)班级学号姓名(一)阅读王昌龄的《从军行》,完成第1题。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二)阅读《农夫殴宦》,完成2—5题。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太监)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指“门户”税),仍邀(强要)以驴送至内。
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
”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
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 遂殴宦者。
2.解释文中加点词(1)才与绢数尺(2)农夫涕泣____________(3)不取直而归(4)遂殴宦官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仍邀以驴送至内”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刀劈狼首B.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有好事者船载以入4.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
5.文中卖柴农夫的遭遇,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试分析卖柴农夫的人物形象。
(三)阅读《只是一个普通人》,完成圣诞节的下午,大雪纷飞,一位老妇人在雪中踽踽独行。
一对年轻的夫妇谈笑风生,抱着满怀的圣诞礼物,他们没有注意到那个老妇人。
一位母亲领着两个孩子,在前往孩子祖母的路上匆匆走过,他们也没注意到老妇人。
一位牧师右手拿着《圣经》, 神气十足地走过去,像一个全副武装的基督战士。
然而他的思维定格在神圣的事情上,并没有留意她。
如果这些人注意一下,他们就会发现那个老妇人没有穿鞋,光着脚走在冰天雪地里。
她双手紧攥着没有纽扣、破旧不堪的外套衣领,抵御寒风。
到了汽车站,她停了下来,弓腰驼背,红蓝相间的围巾裹在头上。
她在等候去市中心的公交车。
一位绅士拿着一个看起来挺重要的公文包,在她边上等车,不敢靠得太近。
毕竟,她可能会有某种传染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答案苏教版 参考答案 第一课 海燕 第一单元 积累与运用 1.高尔基 春天的旋律 暴风雨的预言者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2.散文 诗歌 3.shēn yín cuàn qiè fěi háo lüè wān yán hǒu 4.A 5.(1)压 冲 (2)碰 箭 (3)抱 甩 摔 6.(1)比喻 拟人 (2)排比(3)反复 (4)比喻 7.(1)“高傲”:运用拟人的手法,表现海燕藐视狂风乌云,充满自信,压倒一切邪恶势力的气概。(2)“飞窜”,四处逃窜,写出海鸥的惶惶不可终日,与海燕的矫健勇猛形成对比。
理解与鉴赏 1.通过声音(呻吟)、动作(躲藏)、外形(肥胖)、心理(恐惧)等方面,作者将海上群鸟害怕暴风雨的各种丑态揭露无遗。反衬出了海燕的英雄形象。 2.连用“抱”“甩”“摔”等几个动词,赋予狂风人的性格和行为,表现了风的猖狂气焰。 3.拟人。“歌唱”“冲向”“迎接”等词语,赋予波浪以人的行为动作,突出了它积极主动的战斗热情和乐观勇敢的革命精神。 4.说明光明必将战胜黑暗,革命必将战胜反动,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5.海燕象征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暴风雨象征席卷一切反动腐朽势力的革命浪潮;雷电象征沙皇反动统治;大海象征革命高潮时广大人民群众力量;海鸥、海鸭、企鹅象征那些害怕革命会破坏他们安乐窝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 6.(1)B (2)A (3)E
拓展与提高 1. 略 提示:举生活中遭受困难挫折的事例,紧扣勇敢顽强、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回答。 第二课 白杨礼赞 积累与运用 1.《见闻杂记》茅盾 沈德鸿 雁冰 《子夜》 《林家铺子》 2.抒情 白杨树是“不平凡”的 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崇敬而赞美 黄土高原非常平坦 磨刀石 3.zǎi 娑 虬 jiànɡ 综 颀 qiào yùn 怠 nán qián náo 恹恹 逸 4.(1)扑入(2) 翻起 (3) 涌起 5.你应该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理解与鉴赏 1.① 总-分-总 D 2.干 、枝 、叶 、皮。白杨树的性格特点是:力争上游、倔强挺立、不折不挠3.拟人 把白杨树的外形描写得更加形象突出了白杨树的特点。 4.一个“泛”字,富有动感,生动地表现了白杨树旺盛的生命活力。 5.不矛盾。“极普通”指白杨树本身,“不平凡”指白杨树的特点及象征意义。
拓展与提高 仿写:我赞美莲花,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纯洁无瑕的美,尤其象征了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 第三课 石榴 积累与运用 1郭沫若 郭开贞 女神 屈原 天上的街市 2.散文 爱 画 赞 3.(1)妍(2)崛瘠(3)禁 皓 (4)溢 4.枯瘦 柔和 锋利 精致 约束 丰满 5.(1)锋利,锐利 (2)古时一种盛酒的器具。 (3)形容色彩繁杂。这里指光彩绚丽的样子。 6.示例:“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的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皓齿。”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石榴果实成熟时的情态,读来情趣盎然,让人心生愉悦。 7. 示例 镜子:能照出美丽的外貌,但照不出美好的心灵。风筝:无论飞得多高,始终无法摆脱线的牵引
理解与鉴赏 1.“梅柳之长”指奇崛、清新,“梅柳之短”指枯瘠、柔媚。 2.石榴树、石榴花、石榴果。 作者最喜欢石榴的花,因为它既有形态美——那深红的颜色鲜艳动人,又有精神美——面对骄阳的直射毫不避让,敢于抗争,所以把它视为“夏天的心脏”。 3.指花骨朵。
例:雏菊迎风绽放,如同一条金黄的太阳散落在翠绿的蔓藤间。 4.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石榴的赞叹和喜爱之情。比喻生动逼真地描绘了石榴果实成熟时的情态。
拓展与提高 示例:纯净的天空,高远无垠,如同一面硕大的明镜。山坡上,绿草如茵,高大的树蓊郁成林,延伸至远方,清风拂过,如同浪涛此起彼伏,掠过微醺的心弦。
第四课 马说 积累与运用 1.《昌黎先生集》韩愈 退之 文学家 古文运动 唐宋八大家 文起八代之衰 2.议论记事 3.(1)pián cáo (2)sì (3) xiàn(4) zhǐ 4.(1) 犹,尚且(2 )同“饲”,喂养 (3)怎么 (4)鞭打,驱使 5.(1)只是在马夫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2)一顿有时要吃尽食料一石。(3)听它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4)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不认识(千里)马吧! 6.D 7.B 8.(1)B (2)C (3)A (4) A(5)A (6)A
理解与鉴赏 1. 安求/其能千里也? 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统领全篇,在全文论述中起引出中心论点的作用。 3.(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2)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4)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4. 人才 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 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摧残、埋没人才愤慨和痛惜 15. 首先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坚强的意志。其次应该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在竞争中游刃有余。再次,还应该具有毛遂自荐的勇气,自信是成功的一半。
拓展与提高 1.“伯乐”必须具备知人善用的才能,任人唯贤,要善于发现并重用人才。如齐桓公发现并重用管仲,使齐国强大起来。
第五课 紫藤萝瀑布 积累与运用 1.téngluó bèng 酿qiú 璞 穗 zhù língdīng 憾 qióng 绽 jīn 2.①D ②B ③B ④D 3.①察言观色 ②伶仃 ③伫立 ④忍俊不禁 ⑤迸溅 ⑥辉煌 4. 比喻 繁多 5.(1)疑惑 (2)抚摸 6.提示:注意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7.B 8.B (“象征”不属于修辞手法)
理解与鉴赏 1.(1)颜色:一片辉煌的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2)形状: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3)情态: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 2.比喻 饱满的生机 3.喜爱 4.这说明“我”已被紫藤萝的旺盛的生命力所感染,所有的焦虑和悲痛都没有了,所以精神也宁静了,也感到了“生的喜悦”。
拓展与提高 示例:流星——用生命燃烧的一瞬,写下了闪亮的永恒。 第二单元 第六课 纪念白求恩 积累与运用 1.遣 殉 粹 拈 隘 颓 睦 偃 2.诚→忱 莫→漠 议→异 博→薄 3.(1)拈轻怕重 (2)精益求精 (3)见异思迁 4.总—分—总 国际主义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对技术精益求精 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的精神。5.纯粹 有道德 低级趣味 6.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都佩服,都为他的精神感动 原句采用双重否定句,感情更强烈,突出了人们对白求恩同志的佩服之意,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效果比改句要好。
理解与鉴赏 1.① 2.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3.D 4. 角度不同,称呼也不同。“白求恩”是转述别人的话;“白求恩医生”是就从事医疗工作而言;“白求恩同志”是作为共产党员的角度来说的。 5.对比论证。通过对比,褒贬分明,更加突出白求恩的高贵品质,通过对比,显出差距,有力地证明学习白求恩的必要性。 6.虽然白求恩生活的时代与我们不同,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他的这种精神依然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在生活中,自私自利永远是被社会唾弃的品德,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别人极端热忱是永远的美德。
拓展与提高 提示:联系白求恩生平事迹,紧扣白求恩精神,高度赞美,饱含感情,简洁精炼。 第七课 敬业与乐业 积累与运用 1.梁启超 卓如 《饮冰室合集》 2.引论-本论—结论 (即总—分—总) 3. 渎骈 诲 拣 4. (1)wù 追求 (2)tiáo 蝉 (3)guō 喧扰 5.穿—川 具—俱 展—崭 报—抱 6. (1)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2)道理极容易明白。(3)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7. (1)主一无适便是敬。(2)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3)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理解与鉴赏 1.重重叠叠,指困难和阻力重重;并进。 2. 乐业 3.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4. 道理论证 5. 承接上文,总起下文。 全身心投入职业,便能看到其变化和进展;从奋斗和刻苦中得到职业的成就,增加快乐;与同业竞争会因得职业的成就,增加快乐;专心工作便会不觉得烦闷。 6. 示例:居里夫人在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几年如一日,非常艰辛与枯燥,但她怀着找到“镭”的梦想,从没有认为这项工作是无聊的,从来没有抱怨叫苦而想放弃(其他符合要求的表述也可以)。
拓展与提高 1.略 提示:观点明确,联系实际,言之成理即可。 第八课 多一些宽容 积累与运用 1.huò jīn bìng mù jí dù jiǒng dì 2.(1)抱负、气量。文中指度量(2)舍弃(3)指广阔无边的世界(4)在细小的事物上的较量 3.(1)既……又…… (2)如果……就…… 4. (1)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 (2)互谅 互让 互敬 互爱 5.(1)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薛瑄) (2)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宽容的。(屠格涅夫) 6.讲道理 摆事实 7.提示:意思相反,结构相似,排比句式。
理解与鉴赏 1. 要心怀坦荡,宽容他人,就必须做到互谅、互让、互敬、互爱。 2.(1)引用论证(道理论证)(2)比喻论证
3. “四互”之间相辅相成,是层次递进的关系,互谅互让是一种高尚的行为表现,互敬互爱更是一种高尚的思想境界,因此,要使自己具有宽容这种高尚的人格修养,就必须全面做到“四互”。 4.A 5.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