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化学反应速率的图像题选修4

合集下载

化学反应速率(高中选修4)

化学反应速率(高中选修4)

教案3 高中化学选修4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教学目标理解并掌握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重点难点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来说,压强对其的影响原理引入化学反应速率与分子间的有效碰撞频率有关,因此所有能够改变内能、运动速率,以及碰撞几率的方法,都可以用来改变、控制反应的速率。

加热、搅拌、增大反应物的浓度、使用催化剂等,是我们已经用过的方法。

日常生活中,汽车加大油门,向炉膛鼓风,用煤粉代替煤块,把食物放进冰箱里,在糕点包装内放置小包除氧剂,等等,就是为了改变反应速率而采取的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场合可供选择的方案往往不止一种,要根据目的、条件、成本等具体情况来确定。

一、主要讲解内容(一)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表征性抽象】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反应的速率。

【原理性抽象】为什么增大反应物的浓度会影响反应速率呢?当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时,活化分子的数量增加,有效碰撞的频率增大,导致反应速率增大。

【对结论的再理解】1. 一个反应的速率主要取决于反应物的浓度,与产物的浓度关系不大2. 对于可逆反应aA +bB cC + dD来说,正反应的速率只取决于A、B两种物质的浓度,与C、D两种物质的浓度关系不大。

而逆反应的速率只取决于C、D两种物质的浓度,与A、B两种物质的浓度关系不大。

增加A或B的浓度只可以使正反应的速率增大,不会影响逆反应的速率。

3. 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是一个常数,所以增加这些物质的量,不会影响反应的速率。

【应用】1. 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制乙炔,以减缓太快的反应速率。

2. 制Fe(OH)2时,通过降低NaOH溶液的含氧量(给溶液加热)来降低Fe(OH)2被氧化的速率。

(二)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提出问题】压强是怎样对化学反应速率进行影响的?【表征性抽象】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来说,当温度一定时,增大体系的压力,反应速率会加大。

高中化学 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比较选修4

高中化学 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比较选修4

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比较高考频度:★★★☆☆难易程度:★★☆☆☆在a、b、c、d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2A(g)+B(g)3C(g)+4D(g)。

在0~t时间内测得:a容器中v(A)=1 mol/(L·s),b容器中v(B)=0.6 mol/(L·s),c容器中v(C)=1.5 mol/(L·s),d容器中v(D)=12 mol/(L·min)。

则在0~t时间内,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a容器中B.b容器中C.c容器中D.d容器中【参考答案】B化学反应速率的2种比较方法(1)同一物质比较法。

换算成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再比较数值的大小。

(2)比值比较法。

比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即对于一般反应a A(g)+b B(g)===c C(g)+d D(g),比较与,若>,则A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比B 表示的大。

【注】单位必须统一1.对于反应A(g)+3B(g) 2C(g),下列各数据表示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A.v(A)=0.2 mol·(L·s)−1 B.v(B)=0.2 mol·(L·s)−1C.v(B)=0.3 mol·(L·s)−1D.v(C)=0.2 mol·(L·s)−1 2.下列各条件下发生反应X+Y XY时,速率最快的是A.常温下,20 mL中含X、Y各0.003 mol的溶液B.常温下,100 mL中含X、Y各0.005 mol的溶液C.常温下,0.1 mol/L的X、Y溶液各10 mL相混合D.标准状况下,0.1 mol/L的X、Y溶液各10 mL相混合3.把下列4种X溶液,分别加入4个盛有10 mL 2 mol·L−1盐酸的烧杯中,并加水稀释到50 mL,此时X与盐酸缓缓地进行反应,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20 mL,3 mol·L−1B.20 mL,2 mol·L−1C.10 mL,4 mol·L−1D.10 mL,2 mol·L−14.在2 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m X(g)+n Y(g)p Z(g)+q Q(g),2 s内X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mol/(L·s),则2 s内,物质Q增大的物质的量为A. molB. molC. molD.mol1.【答案】A2.【答案】A【解析】A.20 mL中含X、Y各0.003 mol的溶液,X、Y的浓度为=0.15 mol/L;B.100 mL中含X、Y各0.005 mol的溶液,X、Y的浓度为=0.05 mol/L;C.0.1mol/L的X、Y溶液各10 mL相混合,X、Y的浓度为0.05 mol/L;D.0.1 mol/L的X、Y溶液各l0 mL 相混合,X、Y的浓度为0.05 mol/L,温度越高,反应的浓度越大,则反应速率越大,故选A。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反应平衡知识点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反应平衡知识点


实验结论:4 mol/L 的硫酸与锌反应比 1 mol/L 的硫酸与锌反应速率快。
注意事项:
a.锌的颗粒(即表面积)大小要基本相同;
b.40 mL 的硫酸溶液要迅速加入;
c.装置气密性要好,且计时要迅速准确。
要点三、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及比较
1、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三段式法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反应平衡-知识点
化学反应速率
【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初步了解测定某些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方法; 2、通过实验事实和思考,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要点梳理】 要点一、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 2、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符号为 v,单位为 mol/(L·min)、 mol/(L·s)或 mol/(L·h)。 3、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
2、活化分子和活化能 ①活化分子: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活化分子之间之所以能够发生有效碰撞,是由于它们的能量高,发生 碰撞时,能够克服相撞分子之间的排斥力,破坏分子内部原子之间的“结合力”,从而导致反应物分子的破坏,重新 组合成生成物分子,发生化学反应。 ②活化能:活化分子所多出的那部分能量(或普通分子转化成活化分子所需的最 低能量)。右图所示的 E1 是反应的活化能,E2 是活化分子变成生成物分子放出的能量, 能量差 E2-E1 是反应热。活化能越小,普通分子就越容易变成活化分子。
要点三、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催化剂通过参与反应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2.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不能改变平衡转化率。 3.催化剂具有选择性,某催化剂对某一反应可能是活性很强的催化剂,但对其他反应就不一定有催化 作用。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专题2反应速率课时练习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专题2反应速率课时练习

1.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A.反应物的浓度B.反应温度C.使用催化剂D.反应物的性质2.在2A+B 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5 mol·L-1·s-1B.v(B)=0.3 mol·L-1·s-1C.v(C)=0.8 mol·L-1·s-1D.v(D)=1 mol·L-1·s-13.甲、乙两个容器内都在进行A→B的反应,甲中每分钟减少4 mol A,乙中每分钟减少2 mol A,则两容器中的反应速率()A.甲快B.乙快C.相等D.无法确定4.20℃时,将0.1 mol·L-1Na2S2O3溶液10 mL和0.01 mol·L-1 H2SO4溶液10 mL混合,2 min后溶液中明显出现浑浊,已知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50℃时,同样的反应要看到同样的浑浊,需要的时间是()A.40 s B.15 s C.48 s D.20 s5.某温度下,浓度都是1 mol·L-1的两种气体X2和Y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Z,经过t min后,测得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X2)=0.4 mol·L-1,c(Y2)=0.8 mol·L-1,c(Z)=0.4 mol·L-1,则该反应的反应式可表示为:()A.X2+2Y2 2XY2B.2X2+Y2X2YC.3X2+Y22X3YD.X2+3Y22XY3阅读下题,回答6—7题把0.6 mol X气体和0.4 mol Y气体混合于2 L容器中,发生反应:3X(g)+Y(g)nZ(g)+2W(g),5 min末已生成0.2 mol W,若测知以Z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平均速率为0.01 mol·L-1·min-16.上述反应中Z气体的计量系数n的值是()A.1 B.2 C.3 D.47.上述反应在5 min末时,已用去的Y占原来总物质的量分数为()A.20% B.25% C.33% D.50%8.用3克块状大理石与30毫升3摩/升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若要增大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①再加入30毫升3摩/升盐酸②改用30毫升6摩/升盐酸③改用3克粉末状大理石④适当升高温度()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9.在一个容积为6 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 L X(g)和2 L Y(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4X(g)+nY(g)2Q(g)+6R(g)反应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了5%,X的浓度减小1/3,则该反应中的n值为()A.3 B.4 C.5 D.610.反应4NH 3(气)+5O3(气)4NO(气)+6H3O(气)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 (X)(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A.V(NH3)=0.0101mol.L-1.s-1B.V(O2)=0.0010mol.L-1.S-1C.V(NO)=0.0010mol.L-1.s-1D.V(H2O)=0.045mol.L-1.s-1(气)+5O2(气) 4NO(气)+6H2O(气)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进行,1 分钟11.反应4NH后,NH3减少了0.12摩尔,则平均每秒钟浓度变化正确的是()A.NO:0.001摩/升B.H2O:0.002摩/升C.NH3:0.002摩/升D.O2:0.00125摩/升1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N2+3H22NH3,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5min内氨的质量增加了1.7g,则反应速率为()A.V(H2)=0.03mol/L·min B.V(N2)=0.02mol/L·minC.V(NH3)=0.17mol/L·min D.V(NH3)=0.01mol/L·min13.在一个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B=2C (A.B.C均为气体)若最初加入的A.B都是4mol,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mol/L·s,则10s后容器中的B是()A.2.8mol B.1.6mol C.3.2mol D.3.6mol14.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剂能使不起反应的物质发生反应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都不变C.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D.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E:电解水时,往水中加少量NaOH,可使电解速率明显加快,所以NaOH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15.在一定条件下,将A2和B2两种气体通入1L密闭容器中,反应按下式进行:xA2+yB2 2C(气),两秒种后反应速率如下V(A2)=0.4mol/(L·s)V(B2)=1.2 mol/(L·s) VC= 0.8mol/(L·s) 则该x和y的值分别为()A.2和3 B.3和2 C.3和1 D.1和316.在N2+3H22NH3的反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NH3的浓度增加0.6mol/L,在此时间内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5 mol/L·s,则所经历的时间是()A.0.44s B.1s C.1.33s D.1.2s17.把下列4种X的溶液分别加入4个盛有10mL 2mol/L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到50mL,此时X和盐酸和缓地进行反应。

高中化学每日一题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新人教版选修4(2021学年)

高中化学每日一题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新人教版选修4(2021学年)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每日一题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新人教版选修4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每日一题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新人教版选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每日一题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新人教版选修4的全部内容。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典例在线某一反应物的浓度是2。

0 mol·L −1,经过4 min 后,它的浓度变成1.68 mol·L −1,则在这4 mi n内它的平均反应速率为A.0。

2 m ol·L −1·min −1B .0。

1 mol·L −1·min−1C .0。

04 mol·L −1·min −1ﻩD .0.08 mol·L −1·min −1【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根据v =c t ∆∆=2 1.684- mol/(L·min)=0.08 mol/(L·mi n). 解题必备1.对化学反应速率表达式的理解2.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1)利用基本公式:v =c t ∆∆=·n V t∆∆。

(2)利用速率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各物质浓度的变化量(Δc )之比=各物质物质的量的变化量(Δn )之比。

(3)“三段式”法计算模板例如:反应mA+n BpC起始浓度/(mol/L) a b c转化浓度/(mol/L) x nxm px mt时刻浓度/(mol/L)a−x b−nxm c+pxm)计算中注意以下量的关系:①对反应物:c(起始)−c(转化)=c(某时刻);②对生成物:c(起始)+c(转化)=c(某时刻)。

人教版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完美课件

人教版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完美课件
③用化学反应速率来比较不同反应进行的快慢或同一反 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快慢时,应选择同一物质来比较。
[例1] 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N2和3H2可发生下列可逆反应:
N2(g) + 3H2(g)
2NH3 (g) 。 5分钟时测得生成了1molNH3,
求:①5分钟末容器中各物质的浓度; (H2)V(NH3)各是多少?
人教版化学高中选修四第2章第1节_化 学反应 速率( 共24张P PT)
人教版化学高中选修四第2章第1节_化 学反应 速率( 共24张P PT)
[难点突破] 对于同一个反应,用不同物质来表示反应
速率时,数值是不一样的,所以应注明是由哪种物质
表示的。 例如:2SO2 + O2
V2O
5
500 ℃
2SO3
化学反应速率常用单位: mol/(L·s) 或 mol/(L·min)。
2.数学表达式:
△c V=
△t
或 V=
△n V(体积)△t
3.单位: mol/(L·s)、 mol/(L·min) 、mol/(L·h)。
4.注意事项:
①中学阶段的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平均速率,只取正值, 不取负值。
②浓度只适用于溶液或气体,而不适用于固态和纯液态 物质,因这些物质的浓度为常数,它们的反应速率也视 为常数,不用这物质表示反应速率。如纯水、纯硫酸、 BaSO4固体等。
[计算规律]在同一个反应里,虽然用不同的物质表示的 化学反应速率不一定相同,但是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同, 且各物质表示的速率比等于该反应方程式的系数比。 例如:对于反应:
mA+nB = pC+qD V(A)∶V(B)∶V(C)∶V(D)=m∶n∶p∶q =△ n(A):△ n(B):△ n(C):△ n(D) =△ C(A):△ C(B):△ C(C):△ C(D) = △ v(A):△ v(B):△ v(C):△ v(D) [重要结论]同样一个反应速率,用不同物质表示时,数 值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数值之比等于对应的化学方 程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决定于化学反应的内因,与其他外界条件无关B.相同温度下,反应A+B C与反应C A+B的化学平衡常数相同C.反应2SO 2(g)+O2(g)2SO3(g) ΔH<0 温度升高,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不变D.反应A(g)+B(g)2C(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2(C)/[c(A)·c(B)]2.在一定温度、一定体积条件下,能说明下列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反应2SO 2(g)+O2(g)2SO3(g)容器内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B.反应A 2(g)+B2(g)2AB(g)容器内A2的消耗速率与AB消耗速率相等C.反应N 2+3H22NH3容器内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D.反应4A(s)+3B(g)2C(g)+D(g)容器内气体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3.可逆反应a A(g)+b B(g)c C(g)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下列关系式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av(A)正=bv(B)正B.bv(A)正=av(B)逆C.cv(C)正=av(A)逆D.av(A)正=bv(B)逆4.已知2SO 2(g)+O2(g)2SO3(g)ΔH=-197 kJ·mol-1。

向同温、同体积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甲)2 mol SO2和1 mol O2;(乙)1 mol SO2和0.5 mol O2;(丙)2 mol SO3。

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容器内压强p:p甲=p丙>2p乙B. SO3的质量m:m甲=m丙>2m乙C.c(SO2)与c(O2)之比k:k甲=k丙>k乙D.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Q:Q甲=Q丙>2Q乙5.四个试管中都装有5 mL 0.1 mol•L﹣1Na2S2O3溶液,分别在不同温度下加入0.1 mol•L﹣1硫酸和一定量的水,最先出现浑浊的是()A. 20℃,5 mL硫酸,2 mL水B. 20℃,4 mL硫酸,3 mL水C. 30℃,4 mL硫酸,3 mL水D. 30℃,5 mL硫酸,2 mL水6.某化学研究小组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m A(g)+n B(g)p C(g)的速率和平衡的影响图像如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由图1可知,T1<T2,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由图2可知,该反应m+n<pC.图3中,表示反应速率v正>v逆的是点3D.图4中,若m+n=p,则a曲线一定使用了催化剂7.化学平衡常数K的数值大小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在常温下,某些反应及其平衡常数数值如下:2NO(g)N 2(g)+O2(g)K1=1×10302H 2(g)+O2(g)2H2O(g)K2=2×10812CO 2(g)2CO(g)+O2(g)K3=4×10-9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NO分解产生O2的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1=c(N2)·c(O2)c(NO)B.常温下,水分解产生O2,此时平衡常数的数值约为5×10-80C.常温下,NO、H2O、CO2三种化合物分解放出O2的倾向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H2O>CO2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8.冰醋酸CH3COOH沸点较高(117.9 ℃),且能形成二聚物(CH3COOH)2,其反应式为2CH3COOH(g)(CH 3COOH)2(g)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若采用测气体密度的方法测醋酸相对分子质量,为尽量接近真实性,在测定时应采用()A.高温低压B.低温低压C.加催化剂D.低温高压9.下图中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X(g)+Y(g)Z(g)+N(s)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只改变一个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A.升高温度B.加大X的投入量C.使用催化剂D.缩小体积10.某温度下,2A(g)+B(g)3C(g)的平衡常数K=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K越大,达到平衡时,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B.K越小,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C.对于某一可逆反应,在任何条件下K均为一定值D.K越大,化学反应的速率越大11.现有反应: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A.答案AB.答案BC.答案CD.答案D12.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 和气体Y各0.16 mol 充入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2Z(g) Δ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人教版选修化学高中-化学反应速率PPT课件

人教版选修化学高中-化学反应速率PPT课件
-1 -1 ①北方人大量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②江南地区战乱比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10、229年,孙权在建业(南京)称帝,吴国建立。
D
-1 -1
二、经过
则该反应在不同条件下速率快慢顺序是 元佑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
思考交流 1、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2、如果没有注射器,用什么 来代替?
3、你还能根据反应速率相关的哪些变化来测 定该反应的反应速率?
测量氢气体积方法有哪些?
二、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测定
学生改进实验步骤:
1、连接实验装置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先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约2厘米的镁条,然后再向 试管中加入稀硫酸与镁条反应 4、观察收集10mLH2所用的时间
稍畜钱粮待之。徽宗立,更三大敖,遂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轼自元佑以来,未尝以岁课乞迁,故官止于此。建中靖国元年,卒于 常州,轼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
杭州交警部门接连推出多项交通整治措施和系列宣传,让“礼让斑马线”更深入人心。对未礼让斑马线的机动车进行实时录像,作为处罚
结论:在同一反应中,反应速率的大小不能单纯 依据。对不让行人的司机,依法对其处以100元罚款,记3分的处罚。造成交通事故的,处200元罚款,记3分。
(1)此时A的物质的量浓度?
(2)B的平均反应速率?
(3)x的值是多少?
练习:在2A + B
3C + 4D的反应中,下列表示
该反应速率最大的是(D )
①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
如在N2 + 3H2 = 2NH3 中, v(N2):v(H2):v(NH3)=1:3: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速率的图像题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根据vt图分析外界条件改变对可逆反应A(g)+3B(g) 2C(g) ΔH<0的影响。

该反应的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可见在t1、t3、t5、t7时反应都达到平衡,如果t2、t4、t6、t8时都只改变了一个反应条件,则下列对t2、t4、t6、t8时改变条件的判断正确的是
A.使用了催化剂、增大压强、减小反应物浓度、降低温度
B.升高温度、减小压强、减小反应物浓度、使用了催化剂
C.增大反应物浓度、使用了催化剂、减小压强、升高温度
D.升高温度、减小压强、增大反应物浓度、使用了催化剂
【参考答案】D
【题后反思】从“断点”入手突破改变的条件: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若某一时刻外界条件发生改变,可能使vt图像的曲线出现不连续的情况,即出现“断点”。

根据“断点”前后的速率大小,即可对外界条件的变化作出判断。

如N2(g)+3H2(g) 2NH3(g) ΔH=-92.4 kJ·mol-1,其反应速率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则t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而不是增大压强。

原因是t2时刻出现“断点”,且v′(正)、v′(逆)均增大,故改变的条件应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两方面分析,又因
v′(逆)>v′(正),平衡逆向移动,故改变的外界条件是升高温度。

化学反应速率的两类图像分析
1.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时间图像
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时间图像主要反映了反应物、生成物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定量关系。

一般情况下,可以利用该类图像确定化学方程式和计算某物质在某时间段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2.速率—时间图像
(1)放热反应的速率—时间图像
如Zn与足量盐酸的反应,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出现如图所示情况。

①AB段,反应放热,温度升高,v增大
②BC段,反应物浓度减小,v减小
(2)外界条件改变的v(v正、v逆)—t图像

增大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物浓度

升高温度降低温度

增大压强(V减小) 减小压强(V增大)
④使用催化剂(或等体反应的加压)
【注】对于等体反应,减压时vt图为
1.某学生用纯净的Cu与过量浓HNO3反应制取NO2,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对图中曲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A.OA段表示开始时,反应速率稍慢
B.AB段表示反应速率较快,可能因为产物有催化作用
C.BC段表示反应速率最快,在该时间内收集到的气体最多
D.OC线表示随时间增加,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2.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 mol·L-1·s-1
B.反应开始到10 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 mol·L-1
C.反应开始到10 s,Y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395 mol·L-1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
3.已知:CO2(g)+3H2(g) CH3OH(g)+H2O(g) ΔH=-49.0 kJ·mol-1。

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3 min时,用CO2的浓度表示的正反应速率等于用CH3OH的浓度表示的逆反应速率B.从反应开始到平衡,H2的平均反应速率v(H2)=0.225 mol·L-1·min-1
C.13 min时,向容器中充入2 mol氦气,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增加
D.13 min时,向容器中充入2 mol氦气,CO2的转化率增加
4.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 2SO3(g) ΔH<0。

下列各图表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A.图Ⅰ表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
B.图Ⅱ表示t0时刻使用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图Ⅲ表示t0时刻增大O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图Ⅳ表示t0时升温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5.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15 mol·L-1 A、0.05 mol·L-1 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

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中甲图所示[t0~t1时c(B)未画出,t1时c(B)增大到0.05 mol·L-1]。

乙图为t2时刻后改变反应条件,平衡体系中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若t4时改变的条件为减小压强,则B的起始物质的量浓度为___mol·L-1。

(2)若t5时改变的条件是升温,此时v(正)>v(逆),若A的物质的量减少0.03 mol时,容器与外界的热交换总量为a kJ,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3时改变的某一反应条件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a.使用催化剂 b.增大压强 c.增大反应物浓度
(4)在恒温恒压下通入惰性气体,v(正)________v(逆)(填“>”“=”或“<”)。

1.【答案】A
2.【答案】C
【解析】各物质相关物理量的变化如表所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2Z(g)。

X Y Z 物质的量变化/mol 1.20-0.41=0.79 1.00-0.21=0.79 1.58-0=1.58
浓度变化/mol·L-1
=0.395 =0.395 =0.79 反应速率/mol·L-1·s-10.039 5 0.039 5 0.079 反应速率之比1∶1∶2
3.【答案】B
【解析】A项,3 min时反应还没有平衡,错误;B项,v(H2)=3v(CO2)==0.225 mol·L−1·min−1,正确;C项,由于容器的体积没有变化,所以各成分的浓度没有变化,化
学反应速率不变,错误;同理,平衡没有移动,D错误。

4.【答案】B
【解析】A项,乙先达到平衡,反应快,温度高;C项,增大c(O2)时,逆反应速率瞬时不变,
图像应连续;D项,升温对吸热方向(逆方向)速率增大的多。

5.【答案】(1)0.02
(2)3A(g) 2C(g)+B(g) ΔH=+100a kJ·mol-1
(3)ab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