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管部环境管理体系应急预案培训试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管部环境管理体系应急预案培训试题

环境管理体系、应急演练预案培训试题

1、环境因素识别的步骤有哪些?

2、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方法有哪些?

3、危险源辨识的原则是什么?

4、定为风险重大的危险源应考虑哪些方面?

5、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可能有哪些?

6、应急预案内容有哪些?

7、火灾发生时发现人应立即报警,报警内容是什么?

8、事故处理程序?

9、公司环境目标是什么?

10、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内涵是什么?

11、应急预案内容有哪些?

1、环境因素识别的步骤

a)绘制生产现场平面图或活动流程图(标明污染物排放点位置);

b)选择和确定活动、产品、服务;

c)针对每一活动过程,列出投入、产出;投入重点是原辅材料和能源,产出重点是产出物和废物;

d)确定活动过程所伴随的环境因素;

e)确定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的环境影响。

2、凡环境因素属下列几种情况的,直接列为重要环境因素

a)已经违反或接近违反法律法规及环境标准规定要求的环境因素;

b)污染物没有超标,但属于行业特征污染物和当地政府高度关注的环境因素;

c)异常紧急状态下预计产生严重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d)相关方高度关注的或有明确要求的环境因素;

e)危险废物的处理;

f)能源资源(电、水、油等)的超标消耗与浪费。

3、危险源辨识的原则:

a)各部门、生产车间进行一次本单位的危险源调查与辨识,并填写《危险源辨别调查表》报安全管理部;

b)各部门、生产车间对本单位危险源调查与辨识更新情况进行汇总,报安全管理部,公司每年更新一次危险源辨识结果;

c)发现下列情况时,应及时更新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结果:

——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发生变化时;

——公司生产活动内容或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化时;

——公司经营宗旨、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发生重大变化时。

4、凡符合下列条件的均应判定为风险重大的危险源:

a)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

b)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的;

c)曾经发生过事故,但未采取有效防范控制措施的;

d)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的错误,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

e)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方法,总分>160 分高度危险的,也评价为风险重大的危险源

5、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可能是:

a)火灾;

b)爆炸事故;

c)危险化学品或油料泄漏;

d)人身伤害事故、重大设备事故、职业病;

e)食物中毒;

f)重大活动或节日事故。

6、应急预案内容

1 明确应急救援组织网络及相关职责。

2 事故发生后迅速到达现场的保证手段及时间要求。

3 到达现场后紧急处理的具体措施(现场保护、维持秩序、处理险情、抢救伤员)。

4 应急救援过程中的物质(含设备、设施)保障。

5 应急救援过程中的医疗保障。

7、火灾发生时,发现人应立即报警:

a)向内部报警,简述:出事地点、情况、报警人姓名;

b)向外部报警,详细准确报告:出事地点、单位、电话、事态状况及报警人姓名、单位、电话。并派人到主要路口迎接消防车。

8、事故处理:

a、事故处理应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事故原因分析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出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

b、事故调查部门在事故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对事故责任人要做出行政或经济处罚决定,必要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c、事故单位接到事故调查和处理报告后,要认真按照处理意见进行落实,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杜绝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9、公司环境目标:

a)污水沉淀后排放达到100%;

b)烟气、粉尘排放量不超过排放标准限值;

c)噪声排放不超过排放标准限值;

d)有毒有害废弃物实行分类管理,不形成二次污染;

e)合理使用资源,降低高品位矿石的消耗;

f)水泥综合电耗小于100kwh/t。

10、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内涵

公司以科学的管理方法,以产品质量服务与客户,不断创新卓越,为双方赢得利益到永远。遵纪守法、清洁生产,节约能源、降低消耗,预防污染、治理环境,综合利用,持续发展,为社会奉献环保产品。以人为本、增强能力,建章建制、规范管理,消除隐患、预防为主,珍惜生命、持续改进,确保员工健康安全。

11、应急预案内容

1 明确应急救援组织网络及相关职责。

2 事故发生后迅速到达现场的保证手段及时间要求。

3 到达现场后紧急处理的具体措施(现场保护、维持秩序、处理险情、抢救伤员)。

4 应急救援过程中的物质(含设备、设施)保障。

5 应急救援过程中的医疗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