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对学》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校对学基本原理及其关系问题

点符 号用 法 规 范 、 数字用法规范等 ) 和 图表 公 式 排列 、 体例 、 版面 格 式统 一 、 字 体 字 级批 注等 一 些 基本 规范 。 此 外 , 还 有 量 和单 位 用 法 规 范 ( 度 量 衡) 等标准 , 一 般是 由国家或 区域 制定 的 。
现代 校对 学 、 校 对 管理 学 的发展 表 明 , 无论 从
( 一) 校对 学基 本原 理
校对工作、 校对管理实践体系 , 还是从校对学、 校 对管 理学 理论 建 构 来 说 , 校 对 学 都存 在着 一 系列
的基 本对 应 关 系 和原 理 原 则 问题 。从 关 系 上 说 , 诸 如校对 目标 与校 改 目标 、 校对 原则 与校 改 原则 、
实践 活 动 中各 种 思 维 交 叉 运用 的结 果 , 并 从 实 践
原则上升为理论原理体 系。所谓原理 , 一般指带
有 普遍性 的、 最基 本 的 、 可 以作 为其 他规 律 的基础
规律; 或 具有 普 遍 意 义 的 道 理 。而 原 则 指说 话 或
讲, 有文字性原则、 技术性原则 、 博杂性原则等 ; 从
校对学原则来源于校对实践 , 又随着科学技 术发展并推动出版技术条件和社会人文条件而变 化, 然 而 基本 的原 理原 则 , 本质 上是 不会 轻易 质变
的, 只是 内容 或 形 式 上 发 生量 变 而 已 。从 古 代 的 校雠 到 现代 的 校 对 , 校对 的总原则就是 “ 五 个 负
收 稿 日期 : 2 0 1 6— 0 9—2 8
( 1 ) 文 字 性 原 则 。文 字 性 , 这 是 校 对 的 主要
属 性决 定 的 。一 般 指 语 言 文 字 表 达 ( 如 文 字 语
课程教学大纲修订说明

课程教学大纲修订说明近年来,教育教学领域发展迅速,教学理念、方法不断更新,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要求,我校决定对部分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修订。
本文将详细介绍课程教学大纲修订的背景、原因及具体内容调整。
一、背景随着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教育教学模式不断更新,传统的教学大纲也需要与时俱进。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我校对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了全面修订。
二、原因1.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时代在不断进步,教育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教学大纲的修订是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
2.优化课程设置。
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梳理和优化,提高教学内容的质量和深度,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3.提高教学效率。
修订后的教学大纲更加明确、具体,有利于教师和学生更好地了解教学目标和要求,提高教学效率。
三、具体内容调整1.新增相关内容。
根据时代发展需求和教学实践经验,新加入一些相关内容,强化与社会实际的联系。
2.调整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适当调整教学目标,使之更加贴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3.更新教学方法。
结合现代教学理念和方法,适当调整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优化教学评价。
修订后的教学大纲对教学评价指标和方式进行了优化,使评价更加客观公正,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通过不断完善和更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希望通过本次修订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要求,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校对学第四章1

二、成语误用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害(除此之 外别无它意)。经常被误用为冲锋在前
首当其冲
蓬荜生辉
蓬:用蓬草编的门;荜:用荆条、竹木 之类编成的篱笆;以“蓬荜”借指穷苦 人家。“蓬荜生辉”指某事物使寒门增 添光辉(多用作宾客来到家里,或赠送 可以张挂的字画等物的客套话),也说 “蓬荜增辉”。
① 能力在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而 具备一定的能力能够_____知识。 ② 由于公司上下精打细算,仅第一季度就 ____经费近百万元。 ③ 即使在老年时,托尔斯泰也比所有的同龄 人,____比许多年轻人更充满生命力。 A、增殖 节余 甚至 B、增殖 结余 尤其 C、增值 结余 甚至 D、增值 节余 尤其
曲指可数 轻歌慢舞
屈指可数 轻歌曼舞
(一)校对错字
1.因增减笔画而致错
尖刀 预备 低落 绕开 富裕 冷风
戊与戌
己、已、巳
侯与候 诸侯与等候 姓氏用法 荼 茶 苶 毫 亳
2.因受前后字偏旁影响而致错 辉煌 辉 模糊
(二)校对别字
1.外形相似而写的别字。
(1)左偏旁相同的字 (2)右半部相同的字 (3)上部相同的字
A
① 布莱尔3日在接受下议院各特别委员会主席 _______时表示,他同意就伊违禁武器的情报展 开调查。 ② 人类基因的研究对认识生命自身,揭开生 命_____,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③ 新标点符号指的是,萌芽于清末,诞生于 “五四”,_____到现在的标点符号系统。 A、质询 奥妙 延续 C、质询 奥秘 沿用 B、质疑 奥秘 沿用 D、质疑 奥妙 延续
上下其手
误例:摄影师的素质参差不齐,有些摄影师喜欢对女 模特直接上下其手。一位女模特就表示,摄影师会趁着 拍泳装照抹油的机会,直接把手塞进她们的泳衣里。
《编辑校对实务》课程标准

《编辑校对实务》课程标准适应专业:文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所属教研室:编辑出版系课程编号:01454113课程名称:编辑校对实务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必修)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为文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专业方向课(必修),它是一门渗透着许多学科理论与知识的边缘学科,是研究编辑校对活动及其规律、探索编辑校对方法的应用学科。
本课程开课之前,学生应初步掌握了出版专业的基础知识,并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
(二)基本理念。
在讲授编辑校对基本理论的过程中,要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
注重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三)设计思路。
1.教学改革基本理念本课程教学设计追求提高大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价值目标,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构建本课程的基本框架。
2.总体设计原则本课程教学设计围绕着提高大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价值目标,总体原则有三:其一是教学“轻结论,重过程”。
传统教学重视结果忽视过程,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理解为呆板单调的知识背诵和记忆,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
其二是强调认知与情意的统一。
传统教学方式强调系统性和逻辑性,常常忽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使学习变得索然无味。
为了学生个人的能力、智慧获得更好的发展,我们强调过程,强调学生的“经历”和“体验”。
其三是赋予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新的内涵。
帮助学生树立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课程设置依据专业依据。
全国各高校本科院校编辑教育专业均开设了本课程。
培养对象依据。
本课程能够使当代大学生对编辑校对业务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掌握编辑校对各个工作环节的基本技能,并获得编辑校对人员所必须的基本能力。
5.理论与实践比例理论教学8学时,实践教学24学时。
6.课时安排说明本课程总计32学时,2学分,16教学周,其中理论教学8学时,实践教学24学时。
《编辑出版学》教学大纲

《编辑出版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编辑出版学课程类型:必修课学分:3学分适用对象:新闻传播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课程简介:《编辑出版学》是新闻传播学及相关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通过系统学习,使学生了解出版编辑的基本知识、技巧和职责,提升学生的编辑能力和综合素质。
课程内容包括编辑理论、编辑流程、编辑技术、编辑职责等方面,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编辑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1. 掌握编辑出版的基本理论和知识;2. 了解编辑流程和编辑环境;3. 掌握编辑技术和操作方法;4. 培养良好的编辑职责和道德素养;5. 提高学生应对复杂编辑任务的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章:编辑出版基础知识- 编辑出版的概念与发展- 编辑职责及其要求- 出版社组织与管理第二章:编辑流程与环境- 稿件采编流程- 编辑与作者的合作与沟通- 印刷与装订流程第三章:编辑技术与操作方法- 图片编辑与排版- 文字编辑与校对- 出版物设计与制作第四章:编辑道德与职责- 编辑职业道德规范- 编辑伦理与权益保护- 良好的编辑职责与沟通技巧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教学,讲解编辑出版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点。
2. 案例分析:通过对实际出版物案例的分析,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企业实习或模拟出版编辑操作,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合作学习和思维碰撞。
评估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等。
2.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编辑出版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参考教材:1. 《编辑实务》,主编龚培基,北京大学出版社。
2. 《出版编辑学》,主编刘德善,人民邮电出版社。
备注:本大纲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安排以教师授课为准。
高中数学教辅书籍校对

高中数学教辅书籍校对高中数学教辅书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辅助资料,对于提高数学学习效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书籍的撰写和编辑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和疏漏,因此进行校对是非常必要的环节。
校对人员需要仔细阅读教辅书籍中的每一章节,对照教材内容,核对数学知识点的准确性。
校对人员应确保书籍中所示的数学公式和定义准确无误,避免错误的公式给学生带来困惑。
同时,校对人员还需检查书籍中的数学题目,确保题目的难度适宜、答案正确,并且题目的解法清晰明了,易于理解。
校对人员还需要关注书籍的排版和格式。
他们应仔细检查书籍中的文字、图表和示意图是否清晰可辨,排版是否规范整洁。
校对人员还需注意检查书籍中的错别字、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正确,以及语句的表达是否通顺。
只有确保书籍的排版和格式规范整洁,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体验。
校对人员还需关注书籍中的例题和习题。
他们应检查例题的答案是否正确,解题步骤是否清晰,能否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数学概念和解题方法。
对于习题部分,校对人员需要检查答案是否准确,题目的难度是否适宜,以及习题的类型是否多样化,能否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在校对的过程中,校对人员还需要注意书籍中的文字表述。
他们应确保用词准确,避免使用模糊、歧义的词汇。
同时,校对人员还需注意句子的连贯性,避免出现句子断章取义或语句不通顺的情况。
只有确保文字表述的准确性和连贯性,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校对人员还需要关注书籍中的知识点的层次结构和章节安排。
他们应确保知识点的层次结构清晰,各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确。
校对人员还需检查书籍中的知识点是否完整,是否包含了高中数学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内容。
只有确保书籍的知识点结构清晰,章节安排合理,才能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数学知识。
高中数学教辅书籍的校对工作是一项重要而细致的工作。
校对人员需要仔细核对数学知识点的准确性,检查书籍的排版和格式,关注例题和习题的质量,注意文字表述的准确性和连贯性,以及确保知识点的层次结构和章节安排合理。
教学大纲格式

附件1《》课程教学大纲(黑体,小3号)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段前空2格,宋体,5号字)英文名称:总学时:学分:适用对象:先修课程: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黑体,小4号字)正文为宋体,5号字二、教学内容、方法及基本要求(黑体,小4号字)正文为宋体,5号字(注:说明对知识的要求,如了解、理解、掌握)三、实践环节的内容、方法及基本要求(黑体,小4号字)正文为宋体,5号字(注:根据具体实验项目列出实验的性质和学时、内容及要求)表格居中,表格宽度基本占满版心,行高设为0.8cm(两行文字的设为1.1cm)。
五、考核方式正文为宋体,5号字六、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体现(黑体,小4号字)正文为宋体,5号字七、推荐教材和参考文献(黑体,小4号字)教材:《》,ⅹⅹ编著,ⅹⅹ出版社,年。
参考文献:《》,ⅹⅹ编著,ⅹⅹ出版社,年。
(注: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作者名,文章名,期刊名,ⅹⅹ年第ⅹⅹ期。
……八、说明(黑体,小4号字)正文为宋体,5号字。
在此部分可做一些补充说明。
大纲制订人:(宋体,5号字)大纲审定人:大纲校对人:制订日期:注:(1)页面设置为纸型:A4;页边距:上3.5cm,下3.2cm,左2.3cm,右2.3cm。
(2)标题、正文的字体及字号严格按照格式要求;标点符号要在全角状态下录入。
(3)正文行间距设为固定值18磅。
段前段后间距均设为0。
附件2《》实验教学大纲(黑体,小3号)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段前空2格,宋体,5号字)英文名称:学分:学时:适用对象:先修课程: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黑体,小4号字)正文为宋体,5号字二、教学基本要求(黑体,小4号字)正文为宋体,5号字三、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黑体,小4号字)正文为宋体,5号字(此部分根据具体实验项目列出具体内容及要求)实验一 *****(黑体,小4号字)(***性实验,*学时{宋体小4号字})正文为宋体,5号字实验二 *****(黑体,小4号字)(***性实验,*学时{宋体小4号字})正文为宋体,5号字……………………四、考核方式黑体,小4号字)正文为宋体,5号字五、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体现(黑体,小4号字)正文为宋体,5号字六、推荐实验教材和参考文献(黑体,小4号字)实验教材:《》,ⅹⅹ编著,ⅹⅹ出版社,年。
文字校对课件

在线翻译工具
可帮助翻译外文资料,但需注意 不同翻译工具的能。
参考权威出版物
字典
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提供准确的汉字读音、 释义等信息。
百科全书
如《中国大百科全书》、《不列颠百科全书》等,提供详尽的知 识点信息。
02
文字校对的常见错误
错别字
1
错别字是文字校对中常见的错误之一。它通常 是由于拼写错误、输入法错误或对单词的误解 导致的。
2
例如,将“重要”误写成“注要”,“氛围” 误写成“气氛”等。
3
校对时应重点关注同音字、形近字等易错字, 及时纠正。
语法错误
01
语法错误包括词法、句法等使用不当,如名词单复数错误、动 词时态错误等。
对错误负责并纠正错误
对校对过程中发现的错误进行记 录和分类处理。
根据错误性质和影响范围采取相 应的纠正措施,如修改、补充或
删除。
对无法确定的错误及时向原作者 或编辑请示,不得擅自主张。
提高自身素质和不断学习
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的文字处理能力、语言水平 和专业素养。
主动了解行业动态和相关政策法规,保持与时俱 进。
02
例如,“他很帅,很受女孩子欢迎。”中的“很受女孩子欢迎
”应为“很受女孩子欢迎他”。
校对时应注意检查句子结构、时态、语态等,确保语法正确。
03
标点符号错误
标点符号错误包括逗号、句号、冒号、分号等 使用不当。
例如,“我喜欢看电影,但是我也很喜欢读书 。”中的第二个“看电影”后面应改为“看电 影和读书”。
遵守职业规范
遵守文字校对行业的职业道德 和规范,尊重原作者和编辑的 劳动成果。
对待校对工作认真负责,不敷 衍塞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对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校对学英文名称:Proofing science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48学分:3适用对象:编辑出版学本科专业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编辑学概论二、课程简介《校对学》讲授校对的概念、性质、作用、功能,校对的操作程序、方法、符号以及各类书刊校对的注意事项;电子原稿和计算机排版校样的校对以及计算机校对软件的应用;字词、句法、句群和数字、符号等校对;校对常用工具书的运用等方面的知识;各类出版单位的出版编务知识。
Proofing science instructs students in the concepts, nature, affect, function of proof-reading .It also includes operating process, method, symbol of proof-reading and attentive items of variety of books proof-reading. Electronic manuscript and proof of computer composition are included. It introduces to the computer proof-reading software applications and proof-reading Reference books applications. The proof-reading words, syntax, sentence group, number, symbol and editorial work knowledge of variety of publishing units are provided.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认识校对在出版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熟悉校对的概念、性质、作用、功能以及校对的程序、方法和各类书刊校对的注意事项;了解电子原稿和计算机排版校样的校对;提高字词、字母、句子、数字等的校对水平;掌握并自觉运用一些常用的校对工具书;熟悉各类出版单位的出版编务流程。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一)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校对学的研究对象及理论体系,树立学好校对学的信心,做好担任初级校对员的上岗准备(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研究现代校对学的意义1.主要内容校对学及研究对象研究现代校对学的意义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校对学的重要性,研究对象校雠3.问题与应用回顾编辑学史和编辑学概论中的内容,找到校对的源头第二节现代校对学的研究对象1.主要内容学习校对学的主要任务1)学习校对的基础知识;2)了解我国校对的发展历程;3)认识校对工作的性质、特点、任务;4)掌握校对基本规律及其在出版工作中的地位作用;5)掌握各种校对技术和方法。
学习校对学的主要目的:以上内容的学习,掌握各种校对知识和技能,并为将来从事编辑校对工作打下扎实的专业功底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校对学概念、特点、任务3.问题与应用通过小测验加深对校对工作的理解第二节现代校对学的理论体系1.主要内容课程内容1)对校对业务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
2)掌握校对的概念、起源和演进历程;3)了解校对的职责和功能,校对工作在编辑出版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4)了解制版和校对的关系,版式处理;5)了解校对中常见的知识性和技术性差错,掌握校对的技术和方法;6)探讨各种类型读物出错的基本规律;7)学会借助各种工具书辅助校对工作。
基本要求1)充分认识校对的地位和作用。
2)培养校对人员高度的责任感,加强自身的修养。
3)掌握校对原理、技术和方法。
4)注意各类读物的校对特点,探索校对工作的规律。
5)达到初级校对的基本水平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校对内容、校对原理、校对方法校对错误类型3.问题与应用以专题测验检验实际改错能力(三))思考与实践1.现代校对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现代校对学的理论体系如何构建的?3.学好校对学应该做了哪些准备?4.校对知识的摸底考试(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通过摸底测验增强学生对校对的理解第二节现代校对在出版工作中的作用和地位1.主要内容汉字和板材演化影响校对的变革继承与发扬古代较雠的优良传统校对活动的研究课题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校勘、校仇、校雠,校对的功能3.问题与应用字词专题训练(三)思考与实践1.现代校对是如何起源的?2.它与古代校雠学有何异同?3.如何认识现代校对在出版工作中的重要地位?4.校对专题训练(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第二章校对的起源与演变(一)目的与要求通过对历代校事活动发展的考察可以看到校对学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校对的各个发展阶段1,主要内容校对的萌芽期校对的奠基期校对的全面发展期校对发展的高峰期校对的分流期校对的更新期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孔子、子夏《国语》、刘向、刘歆,段玉裁,校异同,校是非商务印书馆3.问题与应用通过以上时期来考察校对概念的变迁第二节现代校对的概念和性质1,主要内容校对的概念校对的性质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现代校对与古代校雠、三个客体、三个主体、主客体关系3.问题与应用关于校对,中国古代有多少中说法(三)思考与实践1各个时期校对活动的特征是什么2.现代校对是如何起源的?校对的概念?3.它与古代校雠学有何异同?4.如何认识现代校对在出版工作中的重要地位?5.校对专题训练(四)教学手段与方法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第三章现代校对工作与校对人员(一)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校对主体与客体在校对活动中的规律(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校对在出版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1.主要内容出版工作中的校对现代校对的地位及作用编校合一是否可行?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编辑校对异同、校对的重要性3.问题与应用现代社会,新媒体时代,如何看待校对工作第二节校对人员应有的责任及修养1.主要内容校对人员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1)高度的政治责任感2)认真的工作态度3)高尚的思想品德校对人员具备的修养1)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2)需要具有相当的语言文字水平3)需要具有比较丰富的知识积累,有较强的理校能力4)必须熟练地掌握校对操作技术和各种排版致误的规律5)必须相当熟练地掌握查检工具书的方法,从而快速地查疑释疑6)要有较强的科研与创新能力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校对人员的职责、校对员的素质、校对员的知识结构3.问题与应用对照校对员的职责,列举校对员所需要的知识第三节现代校对功能及实现1.主要内容校对的基本功能现代校对功能新变化与校对新理念全面实现校对的两大功能1)校对工作必须实行专业化2)校对主体要发挥猎错灭错的主观能动性3)校对主体要善于应用新技术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校是非,校异同段玉裁校对符号及其用法3.问题与应用运用校对符号校对《广财图苑》(三)思考与实践现代校对的基本功能是什么?如何认识校对的主体与客体,以及两者在校对活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实操练习第四章现代校对的方法(一)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校对的基本方法,即“对校法”、“本校法”、“理校法”、“他校法”,并掌握核红、过红等基本概念。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校对的基本方法详论1.主要内容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四校法及各自特点3.问题与应用现代校对对四校法有哪些发展第二节核红、过红和文字技术整理1.主要内容核红文字技术整理文字技术整理的内容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核红的程序、过红的程序、文字技术整理的内容3.问题与应用分别用四种方法校对指定的文章(三)思考与实践校对的基本方法有哪些?谈谈对机器校对的认识(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第五章现代校对的技术(一)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并初步掌握校对的基本操作技术,掌握各种规范的校对符号的用法。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校对技术概念1.主要内容校对术语原稿“正样”,“副样”校样校次{一校、二校、三校}、通读检查“三校一读”毛校样、毛校清样分校接校调校注文注码另页另面另行接排版面版心书眉书眉的版式规范正线、反线文武线中缝字距行距标题、副标题背题页码单页码双页码暗码占行上空居中回行缩行缩面齐肩顶格缩格开本白版捅行捅版核红、过红和文字技术整理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以上概念4.问题与应用实操每道工序第二节现代校对操作技术与规范1.主要内容现代校对操作技术校对技术规范与技术监控现代校对的符号系统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以上概念4. 问题与应用实操每道工序(三)思考与实践掌握校对的基本操作技术了解和掌握校对符号系统的使用学会基本的校对操作,为指定的出版物校对(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第六章现代校对的程序(一)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三校一读的校对程序,(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校对程序1.主要内容三校一读的程序操作过程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三校一读的程序3.问题与应用通过指定文章体会三校一读程序第二节各校职责1.主要内容共同职责责任校对职责初校职责二校职责三校职责通读要求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一校、二校、三校、终校、通读、责任校对3.问题与应用通过指定文章体会三校一读程序(三)思考与实践什么是“三校一读”?每校次的职责通读如何读责任校对的岗位职责(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第七章现代校对的管理(一)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校对的基本制度。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校对的管理职能1.主要内容管理的概念校对管理的职能加强管理的措施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管理的基本职能3.问题与应用学习图书校对工作基本规程第三节校对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1.主要内容组织队伍建设校对制度建设1)基本制度:2)三校一读3)校对主体多元化与专业化相结合4)集体交叉校对与责任校对相结合5)校对质疑与编辑排疑相结合6)对主体多元化与专业化相结合7)集体交叉校对与责任校对相结合8)校对质疑与编辑排疑相结合9)了解校对思维与编辑思维的差异性,并通过实际训练,培养校对思维的习惯。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三校一读;校对主体多元化与专业化相结合;集体交叉校对与责任校对相结合3.问题与应用校对员可以对编辑审定后的稿子改是非错误吗?第四节校对的目标质量控制与管理1.主要内容动态控制1)校对周期控制2)校对预告控制3)校对过程控制4)校对事后控制质量控制1)填写《校对工作报表》2)填写《校对质量记录单》3)填写《核红数质量记录单》4)记录《校对科技术人员考核表》5)登记《书刊校对卡》和《校对进度记录卡》校对数质量指标及质量计算办法图书编校差错的计算方法2.基本概念和知识识校对数质量指标及质量计算办法图书编校差错的计算方法3.问题与应用为一本指定期刊计算差错率(三)思考与实践校对质疑与编辑排疑如何结合?校对的思维与编辑思维的差异性?校对的基本制度有哪些?(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第八章原稿和校样上常见差错类型(一)目的与要求了解并掌握原稿与校样常见的差错类型以及书面材料文字出错的规律,积累纠错经验(二)教学内容第一节语言文字差错1.主要内容文字差错1)常见错别字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2)注意特殊繁体字的简化问题3)滥用不规范的异体字词语错误1)因误解词义而错用词语2)褒贬不分3)错用成语语法错误1)常见的词法错误2)常见句法错误标点符号错误1)非疑问句误用问号2)选择问句,中间的停顿误用问号3)连词前误用顿号4)集合词语误用顿号第二节版面格式差错5)同一句中用两个冒号6)某某说,在引用的话中间,误用冒号7)引语中句末点号误置8)省略号和“等”、“等等”同时使用之误9)不是书名滥用书名号数字使用错误1)使用阿拉伯数字不得体2)相邻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误用阿拉伯数字3)带“几”字的数字表示约数,误用了阿拉伯数字4)该用阿拉伯数字的地方没用5)科技出版物中的多位数使用阿拉伯数字时没有分组6)纯小数前没有写出小数点前用以定位的“0”7)阿拉伯数字与汉字亿、万及计量单位连用失误8)误将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的数值拆开转行9)汉文数码“○”、拉丁字母“O”、阿拉伯数字“0”要避免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