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预测题一附答案解析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预测卷(含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卷语文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张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工智能安全性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它能否真正超越人类,而在于它是否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工具,人类是否对其拥有充分的控制权。
就像高铁、飞机等交通工具那样,虽然它们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人类,但人类拥有绝对控制权,所以人们相信它们是安全的。
为了实现对其控制的目标,首先需要对人工智能的自主程度进行限定。
虽然人工智能发展迅速,但人类智能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目前人工智能的认知能力还远不如人类智能。
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信息存储、处理等方面的优势,让它在一些重大事件上做人类的高级智囊,但最终的决定权仍在人类。
比如,当我们把人工智能应用于军事领域时,我们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来评估危险程度,以及可以采取的措施,但是否应该发动战争、如何作战等重大决策,还是需要掌握在人类自己手里。
正如霍金斯所说的那样:“对于智能机器我们也要谨慎,不要太过于依赖它们。
”与限定人工智能的自主程度类似,我们也需要对人工智能的智能水平进行某种程度的限定。
但从长远来看,人工智能是有可能全面超越人类智能的。
从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来看,尽管它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但短短六十年取得的巨大进步让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将来它会取得更大的突破。
从世界各国对人工智能高度重视的现实情况来看,想要阻止人工智能的发展步伐是不现实的,但为了安全起见,限定人工智能的智能程度却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我们应当成立“人工智能安全工程”学科或方向,建立人工智能安全标准与规范,确保人工智能不能自我复制,以及在人工智能出现错误时能够有相应的保护措施以保证安全。
人们对人工智能安全问题的担忧的另一主要根源在于,人工智能的复制能力远胜于人类的繁衍速度,如果人工智能不断地复制自身,人类根本无法与其抗衡。
因此,在人工智能的安全标准中,对人工智能的复制权必须掌握在人类手中。
2019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高考语言表达题10套附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题10套附答案解析(2019.1)语言表达小卷(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洋一号”是中国第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
自1995年以来,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任务。
今年,它又完成了历时45天、航程6208海里的综合海试任务。
对不熟悉的人而言,()。
在这里,重力和ADCP实验室、磁力实验室、地震实验室、综合电子实验室、地质实验室、生物基因实验室、深拖和超短基线实验室等各种实验室,分布在第三、四层船舱。
由于船上配备了很多先进设备,人不用下水就能进行海底勘探。
比如,深海可视采样系统可以将海底微地形地貌图像传到科学考察船上,犹如有了千里眼,海底世界可以,并可根据需要地抓取矿物样品和采集海底水样;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可以在深海底比较坚硬的岩石上钻取岩芯。
“大洋一号”的远航活动,与郑和下西洋相呼应。
600年前,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600年后,“大洋一号”不断进步,,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法律框架下,探索海洋奥秘,开发海洋资源,以实际行动为人类和平利用海洋作出了中国人民的贡献。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1航次的调查B.这艘船执行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多个大陆架勘查航次的任务C.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完成了多个航次大陆架勘查任务D.这艘船执行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完成了多个大陆架勘查航次的任务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大洋一号”的实验室很多,就像迷宫一样B.“大洋一号”有十几个像迷宫一样的实验室C.走进“大洋一号”,犹如进入了一座迷宫D.进入迷宫一样的“大洋一号”,会分辨不出方向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一应俱全一览无余易如反掌东山再起B.应有尽有一览无余轻而易举再接再厉C.一应俱全一目了然轻而易举东山再起D.应有尽有一目了然易如反掌再接再厉语言表达小卷(二)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评析:语言文字运用

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评析:语言文字运用(一)(2019全国Ⅰ卷)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1题。
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等类别,其中文人音乐的代表主要就是古琴艺术,但随着传统文人阶层在中国的消失,古琴艺术逐渐_____、甚至被社会遗忘,直到2003年,中国的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种过去对文化有着深刻影响的艺术形式,才重新____了生机。
(),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
正因为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我国古代就有“琴者,心也”“琴者,禁也”的说法。
“琴者,心也”即弹琴是为了和自己的心灵对话,与大自然交流,与三五“知音”互相欣赏;“琴者,禁也”即弹琴是为了____自己,也说明在古人心目中,琴不仅是一件乐器,也是____的工具。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边缘化获得制约放松身心B.私人化获得制约修身养性C.私人化焕发约束放松身心D.边缘化焕发约束修身养性18.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古琴的缺点是音量小,这是很多人的看法B.音量小作为古琴的一个缺点,被很多人所批评C.音量小是古琴的一个缺点,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D.古琴音量小,很多人认为这是它的一个缺点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正因为古琴音量小,所以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
B.正是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C.正是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D.正因为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
【答案】17. D 18. D 19. C【解析】【17题详解】被社会遗忘,只能对应“边缘化”;“生机”搭配“焕发”由“琴者,禁也”可知后一空为“约束”,由此推知为“修身养性”的工具。
2019届人教版高三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统训一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人教版高三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统训一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___________ )A.文艺之于民俗是传承更是发展,从理论上讲要想在文艺话语中找不到民俗真的很难,同样,文艺对民俗的传承也愈加显得更加重要。
B.《中国通史》共拍摄了100集,再现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浩瀚历史图景和变迁,全面而系统地展示了丰富灿烂的包括敦煌文化在内的中华文明。
C.天越来越阴沉,大暴雨马上就要降临了,路人都行色匆匆,可修车人倒显得非常镇静。
D.在北京这个大的城市背景下,在已成定制的传统建筑空间布局的住宅形式内,世世代代的北京人演绎着国都的辉煌和市井的喧嚣。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___________ )A.中国印章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它由实用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门类,受到文人、书画家和收藏家的推崇。
B.创新研究性大学必须建立更加开放的办学方向,深化与世界各国的著名高校和学术组织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质性合作交流,巩固和加强各种类型合作平台的建设。
C.空谈之风四处蔓延,甚至影响到了孩子们,作文中的“假大空”和电视镜头中的“标准化表情与表达”,毒化了原本朴实的社会风气,下一代的失真与失实成为常态,让人为之担忧。
D.微波具有干燥、杀菌等多种功能,广泛用于食品。
它与收音机所用的电波在本质上是同一种东西,使用微波炉致癌目前并无准确数据支持。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___________ )A.微生物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从业人员不注意个人卫生,或生产、运输、贮存、销售环节控制不严导致产品受到污染。
B.随着国家对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大,加上西部地区新一轮快速增长势头正在方兴未艾,预计2012年西部地区仍将是全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
C.近期,美国旧金山加州大学华裔博士潘登发现了导致生物体衰老的重要基因,这一研究成果震惊学界,其论文被衰老机制及老年疾病研究的最权威期刊《AgingCell》刊登。
(完整版)2019高考语文新型语言文字运用题

2019 届流碧高考教育周清试题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1-3 题。
这是古城里的一条小街,过去这里显然驻扎过守城的军队,有一排排的营房为证。
现在这里正在建筑仿古的街市和民居,已颇成气候了,秦砖汉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虽没有皇家气象,却也称得上是___________ 。
在最前面靠近巷口的地方,还立有一个牌坊,上书一副对联,“市井里巷尽染六朝烟水气,布衣将相共写千古大文章”。
此联内容很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妙。
但对得不甚工整,以我之见,不如将“大文章”改成“风情画”,尚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上初中的时候,在杭州西湖看到过那副著名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当时我心中引发了强烈的震动。
那时正看着《说岳全传》,热血沸腾着,一看这对联真是绝了,其(),真可以说是独步天下。
我还曾在广西看到过一副咏竹楹联,一目之后就永远忘不了,我以为那是最好的咏竹楹联。
内容是:“一寸在土已有节,万尺凌云仍虚心”。
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 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1.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回味之无穷,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对仗之工整B.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对仗之工整,回味之无穷C.回味之无穷,对仗之工整,含义之深刻,概括之全面D .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回味之无穷,对仗之工整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A.金碧辉煌富丽堂皇妙笔生花差强人意B.雕梁画栋美轮美奂巧夺天工差强人意C.金碧辉煌美轮美奂妙笔生花心满意足D.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巧夺天工心满意足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 由于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
(完整版)2019年高考语文押题试卷含答案和解析

的实践活动当然也有目的,这个目的就是对业已出现的人类整体利益或人类共同利益的实现和维护。 就是说,人类利益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在本质上具有同一性,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对人类整体利益或 人类共同利益的把握与确认,人类共同利益是我们提出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支点,世界各国 人民对人类共同利益的珍视、维护和争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动力。
“晶晶”一头扑进了无边无际的开阔与自由。这地方空气太冷太干了,它记得家乡的群山中有个 美丽的湖,还有主人圆乎乎的黑脸。它越飞越高。
一早醒来,少了鸽子的叫声,他恨不得抽自己两个耳光。这次鸽子外交同样失败,虽然好容易讨 得了招工师傅的欢心,但在“公社推荐”这一关仍踩了地雷。
此时,老队长正喊着他的名字,说:“还没吃早饭啦?要吹哨子了。上午在丝瓜冲散粪。” “我……手痛。” 他右手腕一弯,好像再不能伸直了,“哎哟哟,哎哟哟,怕是骨折了。” “那,那你就去看牛吧。”
me B.要构建人类利益共同体,世界各国有必要从维护自身利益慢慢过渡到维护共同利益。 and C.人类的共同利益由不同国家的特殊利益形成,因此我们要追求人类共同利益,确保不同国家的利 A 益。 ll th D.某些西方国家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其他国家,实际上是把特殊性等同于普遍性的做法,是强权 in 支撑下的自我中心主义的表现。
C.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或思想包括,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什么和如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两方面的内 容。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动力来源于人类对利益的追求,这里的利益指人类整体利益而不是某国的
for 效果是检验或衡量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另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 利益。
s 体意识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发挥着重要的反作用,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活动起着世界 om 观、价值观、方法论等的指导作用。
2019年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汇编(附答案)

高考最新语言文字运用题汇编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绝非,而是有着翔实的数据支撑。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超过6亿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教育部发布的我国首份《中国义务教育质量检测报告》指出,仅在四年级、八年级学生中,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36.5%和65.3%,其中八年级学生重度不良比例超过30%,这组数据令人。
近视成因分为先天因素和环境因素,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一年级,近视比例中国学生的上升了将近50%以上。
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主要原因是由于电子产品的伤害,学习负担过重,缺少户外运动等造成的。
其中,家长。
据调查,一些家长对孩子的近视毫不在意,认为只要成绩好即可,显然,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
防控学生近视,已。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为了让孩子拥有一个精彩的人生,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努力,過制并扭转学生近视高发、低龄化趋势。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中国学生的近视比例上升了将近50%。
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主要原因是电子产品的伤害,学习负担过重,缺少户外运动等造成的。
B.中国学生的近视比例上升了50%以上。
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主要原因是电子产品的伤害,学习负担过重,缺少户外运动等C.中国学生的近枧比例上升了将近50%以上。
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主要原因是由于电子产品的伤害,学习负担过重,缺少户外运动等D.近视比例中国学生的上升了将近50%以上。
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主要是由于电子产品的伤害,学习负担过重,缺少户外运动等造成的。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如果心灵的窗户蒙了尘,甚至被“关”上了,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看不清美丽未来,也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
B.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看不清美丽未来,也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因为他们心灵的窗户被“关”上了,甚至蒙了尘。
2019届高三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预测题五含解析

语言文字运用预测题五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事要去做才能成就事业,路要去走才能开辟通途。
翻看岁月的__________,1949年开国大典上飞机不够还要再飞一遍,如今尽抒凌云壮志、尽寸搏击长空;1978年国外飞驰的新干线令人__________,现在高铁已经成为一张中国名片。
无论是69年的辉煌历程,还是40年的改革伟绩,这是__________的奋斗,这是前后相续的征程,也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丰碑。
今日之中国已行进至历史的关键路口,复兴的前景__________,但战略机遇稍纵即逝。
虽然我们已走过万水千山,但仍需要不断涉水跋山;( )。
一切伟大的成就都源自接续奋斗、接力擘画的结果,一切伟大的事业都需要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中推进。
唯有一棒接着一棒跑,去化解“为山九仞、功亏一箦”的风险,去应对暮气日长、锐气渐消的挑战,才能打开新的发展空间,创出新的改革天地,书写新时代的新光荣。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句是( )A.白云苍狗感慨系之一脉相承倚马可待B.斗转星移喟然长叹一成不变指日可待C.白云苍狗喟然长叹一成不变倚马可待D.斗转星移感慨系之一脉相承指日可待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A.重重困难不是已经被我们战胜,攻坚克难又有何惧?B.虽然我们已战胜重重困难,但仍需要不断攻坚克难。
C.我们既能攻坚克难,也可战胜重重困难D.我们只有战胜重重困难,才能攻坚克难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切伟大的成就都是接力擘画、接续奋斗的结果。
B.一切伟大的成就都是接续奋斗、接力擘画的结果。
C.一切伟大的成就都是因为接力擘画、接续奋斗的结果。
D.一切伟大的成就都是源自于接力擘画、接续奋斗。
2、下面是某校长邀请校友来校参加学校60周年校庆活动信函中的一部分内容,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岁月如歌,沧海桑田。
2018年12月28日,母校将迎来60周年寿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预测题一附答案解析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现代的理性概念强调每个人都优先考虑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这一假设表面上是理性的,但其中的利益概念却是非理性的,结果严重误导了理性。
【甲】他们所理解的“利益”一般指个人可以独占的利益,往往没有把对个人甚至更有利的共享利益计算在内,或者至少默认独占利益优于共享利益。
这是一种自绝于他人的非理性。
【乙】较大利益优于较小利益,这个判断是理性的;可是独占利益优于共享利益,这个判断就不是理性的了。
事实上每个人可指望获得的大多数最大利益,都属于只能存在于相互关系之中的共享利益。
【丙】一旦试图独占,那些利益就涣然冰释了,例如亲情、爱情、友情,互相理解、互相承认、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等等:都是无法独占的共享利益。
可见,利益不能理解为“独占利益”而应该理解为“可及利益”;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应该重新定义为追求自己可及的最大利益,这才是符合理性精神的选择。
1.文段中的加粗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误导
B.至少
C.自绝于
D.涣然冰释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甲
B.乙
C.丙
2、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甲:小河上的薄冰融化了,小草从暖湿的泥土中苏醒,__________________,造化的神功又一次使人们惊异了。
乙:阳光融化了河冰,细雨润泽了山色,__________________,造化的神功又一次使人们惊异了。
①春风吹绿了柳枝②春风把柳枝吹绿了③柳枝被春风吹绿
A.甲②乙③
B.甲③乙①
C.甲①乙②
D.甲③乙②
3、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讲话时,他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
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大学,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
B.同学刘欣写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着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
D.李明的同桌张海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而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4、2016年11月30日,一份古老的历法“二十四节气”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也许是世上最有诗意的历法,阅读下面诗句,完成题目。
①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②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③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④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⑤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请根据诗歌描写的内容,推断诗歌对应的分别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哪个节气。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
5、这是某报“庆祝改革开放40年·数说”系列报道的开栏语,在标点、字形、数字规范使用、语言得体等方面存在六处问题,请找出并作修改。
时间是最真实的记录者,也是最伟大的书写者。
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
40年来,中国人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闯出了一条新路、好路,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中国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现行联合国标准下的7亿多贫困人口成功脱贫,这说明“改革开放为世界造就了一个‘中国奇迹’。
”敝报从今天起推出“数说”系列报道,通过数据和图表,全面反应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在各个领域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以逢山开路、遇水驾桥的开拓精神,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务必关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答案:1.D; 2.C
解析:1.涣然冰释:表示“ 消失”,其对象一般是“嫌隙、疑虑、误会”等,而烟消云散:表示“消失”,其对象一般是“事物” 。
2.A. “利益”为本句中需要着重论述或强调的内容,故用引号标示;
B.“可是”前用分号,表示转折关系(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一层分句之间的停顿;
C.“亲情”“爱情”“友情”“互相理解”“互相承认”“互相尊重”“互相帮助”,都是无法独占的共享利益,中间用顿号即可;“都是无法独占的共享利益”前应为逗号,因为它不是整个句子的总括性语句。
2答案:B
3答案:D
解析:本题属于文学常识题。
A选项诗句主要是在外为官的人之间用的,
B选项意为到这里谈笑的都是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不能表现出读书乐趣。
C选项诗句多用于比喻某样事物出现的非常迅速。
只有D选项才是恰当的应用。
故答案为D。
4答案:①惊蛰②霜降③立夏④立冬⑤白露
5答案:(1)“18年”改为“2018年”(2)“‘中国奇迹’。
”中的句号应放在双引号外(3)“敝报”改为“本报”(4)“反应”改为“反映”(5)“驾桥”改为“架桥”(6)“务必”改为“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