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定征收企业收入总额明细表

合集下载

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表

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表

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表附件1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鉴定表纳税人编码:鉴定期:年度金额单位:申报单位地址经济性质行业类别开户银行账号邮政编码联系电话上年收入总额上年成本费用额上年注册资本上年原材料耗费量(额)上年职工人数上年燃料、动力耗费量(额)上年固定资产原值上年商品销售量(额)上年所得税额上年征收方式行次项目纳税人自报情况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意见1 账簿设置情况2 收入核算情况3 成本费用核算情况4 纳税申报情况5 履行纳税义务情况6 其他情况纳税人对征收方式的意见:经办人签章:(公章)年月日主管税务机关意见:经办人签章:(公章)年月日县级税务机关审核意见:经办人签章:(公章)年月日附件2回执纳税人编码纳税人名称文书名称《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鉴定表》签收人签收时间=DZJE(541,321)-JZJE(545,321)=DLJE(541)-JLJE(545)附件3收入明细表税款所属期:年度纳税人编码:纳税人名称:一、未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减计收入前的收入总额明细行次项目收入额各项目收入占收入总额的比例1 21 农、林、牧、渔业收入2 制造业收入3 加工、修理修配收入4 批发和零售贸易业收入5 交通运输业收入6 建筑业收入7 娱乐业收入8 服务业-饮食业收入9 服务业-旅游、广告、代理收入10 服务业-中介机构收入11 服务业-仓储业、租赁业、旅店业、其他服务业收入12 其他行业收入13 未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减计收入前的收入总额合计[本行=1+ (12)二、销售(营业)收入明细行项目本年度上一年度次14 主营业务收入15 其他业务收入16 视同销售收入17 其他业务成本18 其他业务税金及附加19 其他业务利润[本行=15-17-18]20 销售(营业)收入合计[本行=14+15+16]附件1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鉴定表纳税人编码:110105683591355 鉴定期:2012年度金额单位:元申报单位北京艺舟创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地址经济性质行业类别开户银行账号邮政编码联系电话上年收入总额上年成本费用额上年注册资本上年原材料耗费量(额)上年职工人数上年燃料、动力耗费量(额)上年固定资产原值上年商品销售量(额)上年所得税额上年征收方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意见行次项目纳税人自报情况1 账簿设置情况2 收入核算情况3 成本费用核算情况4 纳税申报情况5 履行纳税义务情况6 其他情况纳税人对征收方式的意见:经办人签章:(公章)年月日主管税务机关意见:经办人签章:(公章)年月日县级税务机关审核意见:经办人签章:(公章)年月日附件2回执纳税人编码纳税人名称文书名称《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鉴定表》签收人签收时间附件3收入明细表税款所属期:年度纳税人编码:纳税人名称:一、未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减计收入前的收入总额明细行次项目收入额各项目收入占收入总额的比例1 21 农、林、牧、渔业收入2 制造业收入3 加工、修理修配收入4 批发和零售贸易业收入5 交通运输业收入6 建筑业收入7 娱乐业收入8 服务业-饮食业收入9 服务业-旅游、广告、代理收入10 服务业-中介机构收入11 服务业-仓储业、租赁业、旅店业、其他服务业收入12 其他行业收入13 未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减计收入前的收入总额合计[本行=1+ (12)二、销售(营业)收入明细行次项目本年度上一年度14 主营业务收入15 其他业务收入16 视同销售收入17 其他业务成本18 其他业务税金及附加19 其他业务利润[本行=15-17-18]20 销售(营业)收入合计[本行=14+15+16]。

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表内及表间关系

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表内及表间关系

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表内及表间关系1. 引言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是一种特殊的纳税模式,适用于符合条件的小规模企业。

根据国家的税收政策要求,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是核定征收企业在每个纳税年度应向税务部门报送的重要税务资料。

本文将详细介绍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表内内容及各表之间的关系。

2. 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概览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由多个表格组成,包括主表和附表。

主表为“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主表”,附表包括“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一”和“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二”。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表格的内容及各表之间的关系。

3. 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主表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主表是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的核心表格,其上记录了企业的基本信息、收入、费用、利润和所得税等关键信息。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纳税人基本信息:包括纳税人名称、所在地、税务登记号等。

•税款所属时期:即纳税年度。

•企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

•各项费用:包括工资福利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

•税前利润:根据收入和费用计算得出的税前利润。

•所得税计算:根据税前利润和税率计算得出的所得税额。

•实际纳税所得:根据税前利润和所得税额计算得出的实际纳税所得。

主表中的信息是其他表格的基础,所有的计算和申报都依据主表的数据进行。

4. 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一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一是主表的补充表格,记录了企业在纳税年度内的各项减免税、税前扣除等情况。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减免税、免税和减计收入:包括各类减免税、免税和减计收入的详细信息。

•各项税前扣除:包括各项税前扣除的详细信息,如生产、经营设备购置、房屋租赁等。

附表一的信息对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和申报具有重要影响,是纳税人申报减免税和税前扣除的依据。

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鉴定表

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鉴定表
税务机关(公章)
年 月 日
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鉴定表
申报所属年度: 金额单位:元
纳税人名称(签章)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联系电话
纳税人注册地址
邮政编码
经济性质
经营范围
开户银行
行业类别
账号
主营业务项目
上年收入总额
上年成本费用额
上年企业所得税额
上年注册资本
上年缴纳增值税额
上年固定资产原值
上年原材料耗用量(额)
上年燃料、动力耗用量(额)
上年职工人数
上年职工工资支出额
上年征收方式
项目
纳税人自报情况
税务机关审核意见
账簿设置情况
账簿、凭证保存情况
收入核算情况
成本费用核算情况
履行纳税义务情况
纳税申报情况
征收方式发生变更真实、完整,并承担因资料虚假而产生的法律责任。
企业法人(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纳税人对征收方式的意见
经办人(签章): (公章)
年 月 日
税源管理部门意见
税款属期:
核定企业征收方式:
定额征收口 定率征收口
核定应纳所得税额或应税所得率:
经办人:
负责人:
年 月 日
主管县(区)税务机关意见
税款属期:
核定企业征收方式:
定额征收口 定率征收口
核定应纳所得税额或应税所得率:
经办人:
负责人:

核定征收企业上报报表(企业所得税,共4张)

核定征收企业上报报表(企业所得税,共4张)

企业报表9
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所得税正常汇算清缴统计表(核定征收企业)
房地产开发企业名称(公章): 重庆金树置业有限公司 金额单位:元.
企业税收顺序号:500222010000340
主管税务机关:地税三江所
法定代表人:吴位镜 财务负责人:唐红 填报时间:2011.8.19
1.本表适用于在2011年5月份进行汇算清缴的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企业。

2.本表相应数据为企业在5月份进行正常汇算清缴的数据,但对违反2010年度预缴等相关规
之前少缴税款的,虽然在汇算期内申报补缴,但也不应在本表中反映相关数据,而应在自查表中反映。

3.本表中相应指标为现行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相应口径,但本表为统计相应数据使用,功能与年度申报表不一致。

4.本表行次11反映企业在5月份汇算中实际补缴入库或退库的企业所得税款。

5.表中逻辑关系见(国税函〔2008〕44号)。

6.填报人不得修改本表内容和格式。

《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填报说明

《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填报说明

《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一主表及十五附表)及《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填报说明《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填报说明(主表)一、填报原则及报送要求:1、填报原则。

纳税人应按照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准确核算收入、成本、费用,在此基础上按照税收法规的规定进行纳税申报。

收入、成本、费用的填报不得重复、不得遗漏。

2、报送要求。

季(月)度预缴申报时,以主表代预缴申报表;年度申报时需报送一主表及与之相关的附表。

二、表头项目:“税款所属期间”:一般填报公历某年元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企业年度中间开业的,应填报实际开始经营之日至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企业年度中间发生合并、分立、破产、停业等情况,按规定需要清算的,应填报至实际停业或法院裁定并宣告破产之日。

1、“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统一核发的税务登记证号码。

2、“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登记证所载纳税人的全称。

3、“纳税人地址”:填报税务登记证所载纳税人的详细地址。

4、“纳税人所属经济类型”:按“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联营企业、股份合作企业、私营企业、其它企业”等分类填报。

5、“纳税人所属行业”:按“工业、商品流通业、施工业、房地产业、旅游饮食业、交通运输业、邮政通信业、金融保险业、对外经济合作业、电影新闻出版业、农业及其他”等分类选择填报。

6、“纳税人开户银行”及“帐号”:填报纳税人主要开户银行的全称及其帐号。

四、表体项目1、第1行“销售(营业)收入”=(附表一)第22行或[附表一(2)]第19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非企业单位)。

2、第2行“销售退回”填报已确认为收入并已在“销售(营业)收入”中反映的退回已销售商品收入。

3、第3行“折扣与折让”:填报商品销售时直接给予购货方的折让或商品售出后由于商品质量原因而给予购货方的折扣(商业折扣与折让,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可按扣减折扣额后的销售收入入帐,不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无论采用何种会计核算办法,均不得以扣减折扣额后的销售收入入帐)。

企业收入明细表

企业收入明细表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一1收入明细表经办人签章: 法定代表人签章:附表一1收入明细表填报说明一、适用范围本表适用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分行业会计制度的一般工商企业的居民纳税人填报.二、填报依据和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相关税收政策,以及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分行业会计制度规定,填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以及根据税收规定确认的“视同销售收入”.三、有关项目填报说明1.第1行“销售营业收入合计”:填报纳税人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确认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以及根据税收规定确认的视同销售收入.本行数据作为计算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扣除限额的计算基数.2.第2行“营业收入合计”:填报纳税人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确认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其它业务收入.本行数额填入主表第1行.3.第3行“主营业务收入”:根据不同行业的业务性质分别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核算的主营业务收入.1第4行“销售货物”:填报从事工业制造、商品流通、农业生产以及其他商品销售企业取得的主营业务收入.2第5行“提供劳务”:填报从事提供旅游饮食服务、交通运输、邮政通信、对外经济合作等劳务、开展其他服务的纳税人取得的主营业务收入.3第6行“让渡资产使用权”:填报让渡无形资产使用权如商标权、专利权、专有技术使用权、版权、专营权等而取得的使用费收入以及以租赁业务为基本业务的出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在主营业务收入中核算取得的租金收入.4第7行“建造合同”:填报纳税人建造房屋、道路、桥梁、水坝等建筑物,以及船舶、飞机、大型机械设备等取得的主营业务收入.4.第8行:根据不同行业的业务性质分别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核算的其他业务收入.1第9行“材料销售收入”:填报纳税人销售材料、下脚料、废料、废旧物资等取得的收入.2第10行“代购代销手续费收入”:填报纳税人从事代购代销、受托代销商品取得的手续费收入.3第11行“包装物出租收入”:填报纳税人出租、出借包装物取得的租金和逾期未退包装物没收的押金.4第12行“其他”: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核算、上述未列举的其他业务收入.5.第13行:填报纳税人会计上不作为销售核算、但按照税收规定视同销售确认的应税收入.1第14行“非货币性交易视同销售收入”:填报纳税人发生非货币性交易行为,会计核算未确认或未全部确认损益,按照税收规定应视同销售确认应税收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已确认的非货币性交易损益的,直接填报非货币性交易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已确认的非货币交易收益的差额.2第15行“货物、财产、劳务视同销售收入”:填报纳税人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的,按照税收规定应视同销售确认应税收入.3第16行“其他视同销售收入”:填报除上述项目外,按照税收规定其他视同销售确认应税收入.6.第17行“营业外收入”:填报纳税人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的金额.本行数据填入主表第11行.1第18行“固定资产盘盈”:填报纳税人在资产清查中发生的固定资产盘盈.2第19行“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填报纳税人因处置固定资产而取得的净收益.3第20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易收益”:填报纳税人发生的非货币性交易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确认为损益的金额.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纳税人,发生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非货币性交易,填报其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纳税人,填报与收到补价相对应的收益额.4第21行“出售无形资产收益”:填报纳税人处置无形资产而取得净收益的金额.5第22行“罚款收入”:填报纳税人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取得的罚款收入.6第23行“债务重组收益”:填报纳税人发生的债务重组行为确认的债务重组利得.7第24行“政府补助收入”:填报纳税人从政府无偿取得的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的金额,包括补贴收入.8第25行“捐赠收入”:填报纳税人接受的来自其他企业、组织或者个人无偿给予的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资产捐赠,确认的收入.9第26行“其他”: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核算、上述项目未列举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四、表内、表间关系一表内关系1.第1行=本表第2+13行.2.第2行=本表第3+8行.3.第3行=本表第4+5+6+7行.4.第8行=本表第9+10+11+12行.5.第13行=本表第14+15+16行.6.第17行=本表第18至26行合计.二表间关系1.第1行=附表八第4行2.第2行=主表第1行3.第13行=附表三第2行第3列4.第17行=主表第11行。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

附件2: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所属年度: )企业名称(盖章):填报日期: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税款所属期间: 年月日至年月日纳税人识别号:□□□□□□□□□□□□□□□一、本表为按照核定征收管理办法中的核定应税所得率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人在年度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时使用,其中: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按收入总额核定方法或按成本费用核定方法选择填写.二、本表表头项目:1。

“税款所属期间":正常经营的纳税人,填报公历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纳税人年度中间开业的,填报实际生产经营之日的当月1日至同年12月31日;纳税人年度中间发生合并、分立、破产、停业等情况的,填报公历当年1月1日至实际停业或法院裁定并宣告破产之日的当月月末;纳税人年度中间开业且年度中间又发生合并、分立、破产、停业等情况的,填报实际生产经营之日的当月1日至实际停业或法院裁定并宣告破产之日的当月月末。

2.“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统一核发的税务登记证号码(15位)。

3。

“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登记证所载纳税人的全称。

三、具体项目填报说明1。

第1行“收入总额”:按照收入总额核定应税所得率的纳税人填报此行,填写本年度累计取得的各项收入金额,并填报《核定征收企业收入总额明细表》,金额等于《核定征收企业收入总额明细表》第25行的金额.2.第2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填报主管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3。

第3行“应纳税所得额":金额等于本表第1行“收入总额"×第2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4。

第4行“成本费用总额”:按照成本费用核定应税所得率的纳税人填报此行,填写本年度累计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金额。

5。

第5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填报主管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6.第6行“应纳税所得额”:金额等于本表第4行“成本费用总额”÷(1-第5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第5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企业收入明细表

企业收入明细表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一(1)收入明细表附表一(1)《收入明细表》填报说明一、适用范围本表适用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分行业会计制度的一般工商企业的居民纳税人填报。

二、填报依据和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相关税收政策,以及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分行业会计制度规定,填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以及根据税收规定确认的“视同销售收入”。

三、有关项目填报说明1.第1行“销售(营业)收入合计”:填报纳税人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确认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以及根据税收规定确认的视同销售收入。

本行数据作为计算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扣除限额的计算基数。

2.第2行“营业收入合计”:填报纳税人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确认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其它业务收入。

本行数额填入主表第1行。

3.第3行“主营业务收入”:根据不同行业的业务性质分别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核算的主营业务收入。

(1)第4行“销售货物”:填报从事工业制造、商品流通、农业生产以及其他商品销售企业取得的主营业务收入。

(2)第5行“提供劳务”:填报从事提供旅游饮食服务、交通运输、邮政通信、对外经济合作等劳务、开展其他服务的纳税人取得的主营业务收入。

(3)第6行“让渡资产使用权”:填报让渡无形资产使用权(如商标权、专利权、专有技术使用权、版权、专营权等)而取得的使用费收入以及以租赁业务为基本业务的出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在主营业务收入中核算取得的租金收入。

(4)第7行“建造合同”:填报纳税人建造房屋、道路、桥梁、水坝等建筑物,以及船舶、飞机、大型机械设备等取得的主营业务收入。

4.第8行:根据不同行业的业务性质分别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核算的其他业务收入。

(1)第9行“材料销售收入”:填报纳税人销售材料、下脚料、废料、废旧物资等取得的收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第11行:填报纳税人会计上不作为销售核算、但按照税收规定视同销售确认的应税收入。

5.第12行“非货币性交易视同销售收入”:填报纳税人发生非货币性交易行为,会计核算未确认或未全部确认损益,按照税收规定应视同销售确认应税收入。

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已确认的非货币性交易损益的,直接填报非货币性交易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已确认的非货币交易收益的差额。

6.第13行“货物、财产、劳务视同销售收入”:填报纳税人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的,按照税收规定应视同销售确认应税收入。

7.第14行“其他视同销售收入”:填报除上述项目外,按照税收规定其他视同销售确认应税收入。

8.第15行“财产转让收入”:填报纳税人转让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股权、债权等财产取得的收入。

9.第16行“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填报纳税人因权益性投资从被投资方取得的收入,即持有各类投资期间取得的利息性和股息红利性所得,包括各类债权投资、股权投资和分回的股息、红利等。

10.第17行“利息收入”:填报纳税人将资金提供他人使用但不构成权益性投资,或者因他人占用本企业资金取得的收入,包括存款利息、欠款利息等收入。

11.第18行“租金收入”:填报纳税人提供固定资产、包装物或者其他有形资产的使用权取得的收入。

12.第19行“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填报纳税人提供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以及其他特许权使用权取得的收入。

13.第20行“接受捐赠收入”:填报纳税人接受的来自其他企业、组织或者个人无偿给予的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资产。

12.第21行“其他收入”:填报纳税人取得的除以上收入外的其他收入,包括企业资产溢余收入、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入、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债务重组收入、补贴收入、违约金收入、汇兑收益等。

三、表内关系
1.第1行=第2+11行;
2.第2行=第3+4+…+10行;
3.第11行=第12+13+14行;
4.第22行=第1+15+16+…+21行;
四、表间关系:
第22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和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2015年版)》第1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