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1.3 降落伞比赛 教科版
1.3活动:降落伞比赛教案2023-2024学年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教案:降落伞比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20232024学年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的1.3活动:降落伞比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降落伞的原理、设计制作降落伞、降落伞的测试与改进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降落伞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降落伞的工作原理,知道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和稳定性的因素。
2. 培养学生动手制作、实验操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降落伞的设计原理,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和稳定性的因素。
2. 教学重点:降落伞的制作方法,降落伞的测试与改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降落伞模型,实验器材。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材料包(包括降落伞材料、测量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降落伞比赛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 理论知识讲解:介绍降落伞的工作原理,讲解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和稳定性的因素。
3. 分组实验:学生分组,根据实验要求制作降落伞,进行实验操作,观察降落伞的下降速度和稳定性。
4. 数据处理与分析: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分析降落伞设计对下降速度和稳定性的影响。
5. 降落伞改进: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如何改进降落伞的设计,提高下降速度和稳定性。
6. 成果展示:学生展示改进后的降落伞,进行比赛,评选出最佳设计奖、最佳稳定性奖等。
六、板书设计降落伞比赛1. 降落伞原理2. 影响因素3. 降落伞制作4. 实验操作5. 数据分析6. 降落伞改进7. 成果展示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降落伞的工作原理。
2. 列举两个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3.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降落伞设计对下降速度和稳定性的影响。
4. 提出一种改进降落伞设计的方案,并说明理由。
答案:1. 降落伞的工作原理:降落伞利用空气阻力,减缓人的下落速度,使人安全着陆。
2. 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降落伞的大小、形状、材料等。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 活动降落伞比赛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活动:降落伞比赛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活动:降落伞比赛”。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降落伞的基本原理,包括空气阻力和重力的作用,以及降落伞的设计和制作。
具体内容包括:1. 降落伞的原理:介绍降落伞的工作原理,包括空气阻力和重力的作用。
2. 降落伞的设计:介绍降落伞的设计要素,如面积、形状、材料等,以及如何计算降落伞的阻力。
3. 降落伞的制作:介绍降落伞的制作方法,包括材料选择、剪裁、缝合等步骤。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降落伞的工作原理,知道空气阻力和重力在降落伞中的作用。
2. 让学生掌握降落伞的设计要素,能够计算降落伞的阻力。
3. 培养学生动手制作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降落伞的工作原理,空气阻力和重力的作用。
难点:降落伞的设计和制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降落伞模型、剪刀、针线等。
学具:纸张、剪刀、针线、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降落伞比赛的短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 讲解:讲解降落伞的工作原理,空气阻力和重力的作用,以及降落伞的设计和制作方法。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降落伞的制作和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降落伞的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分享制作经验。
六、板书设计降落伞原理:空气阻力、重力降落伞设计:面积、形状、材料降落伞制作:材料选择、剪裁、缝合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降落伞的工作原理。
2. 请列举降落伞的设计要素。
3. 请描述降落伞的制作过程。
答案:1. 降落伞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空气阻力和重力的作用,使降落伞在空中缓慢下降。
2. 降落伞的设计要素包括面积、形状、材料等。
3. 降落伞的制作过程包括材料选择、剪裁、缝合等步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降落伞比赛的活动,让学生了解了降落伞的工作原理,掌握了降落伞的设计和制作方法。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第3节活动:降落伞比赛(共53张PPT)

【例2 】下列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
近1s的是 (
)
A.人步行10m所用的时间
B.人眨一下眼睛所用的时间
C.通常情况下人的心脏跳动一次
所用的时间
D.朗读一首唐诗所用的时间
分析:世界百米冠军比赛时跑10m所 用的时间约为1s,很显然,人步行10m所 用的时间远远大于1s;人眨眼的时间很 短暂,1s可以眨好几次眼;通常情况下 人的心跳在每分钟70次左右,而一分钟 为60s,故通常情况下人的心脏跳动一次 所用的时间最接近1s;朗读一首唐诗所 用的时间得用1、2min,也远远大于1s。
3
1m 圆形 1m2 3m 30g 4.91s
4
1m 正方形 1m2 3m 20g 5.81s
5
1.5m 正方形 1m2 3m 20g 5.83s
6
1.5m 正方形 1m2 6m 20g 9.24s
比较⑷和⑸两组数据可知: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
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伞的伞绳长无关。
五.分析论证
5
1.5m 正方形 1m2 3m 20g 5.83s
6
1.5m 正方形 1m2 6m 20g 9.24s
比较⑸和⑹两组数据可知: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
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伞高度有关,伞的高度越
高,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越长。
五、实验数据分析及结论:
① 比较⑴和⑵两组数据可知: 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 留的时间与伞的伞面的积面有积关越, 大,伞在空中滞 留的时间越长。
•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下午6时51分19秒下午6时51分18:51:1921.8.26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3活动:降落伞比赛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3 活动:降落伞比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活动:降落伞比赛”。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参与降落伞比赛的活动,掌握空气阻力对物体下落速度的影响,以及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化。
具体内容包括:1. 了解降落伞的原理和结构;2. 掌握空气阻力的概念及其对物体下落速度的影响;3. 理解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化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参与降落伞比赛,深入理解空气阻力对物体下落速度的影响;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3. 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空气阻力对物体下落速度的影响;2. 教学重点: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降落伞模型、实验器材(如电子秤、计时器等);2. 学具:学生分组准备降落伞模型、实验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不同的降落伞,思考降落伞的设计对下落速度的影响;2. 讲解降落伞的原理和结构,引导学生了解空气阻力;3. 分组进行降落伞比赛,让学生观察和记录下落速度;4. 分析实验数据,引导学生发现空气阻力对下落速度的影响;5. 讲解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化原理,让学生理解下落过程中能量的转化;6. 布置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六、板书设计1. 降落伞原理;2. 空气阻力对下落速度的影响;3. 重力势能与动能的转化。
七、作业设计1. 请描述降落伞的原理和结构;2. 分析降落伞比赛过程中空气阻力对下落速度的影响;3. 解释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化原理,并给出实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降落伞比赛的活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空气阻力对物体下落速度的影响,以及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化。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2.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如何设计一个更高效的降落伞,提高下落速度;或者探讨其他影响下落速度的因素,如降落伞的材料、形状等。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活动:降落伞比赛练习教科版

第三节活动:降落伞比赛1.降落伞自由下落时会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是一种减速器,它在空降兵作战、航空航天人员的逃生、跳伞运动员进行训练、比赛和表演、空投物资、回收飞行器设备时有广泛的应用。
如图所示,八(1)班的甲、乙、丙三个小组在进行“降落伞在空中停留时间最长”的比赛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1)为了探究“降落伞在空中停留时间与降落伞重量的关系”,应选择__乙、丙__的实验数据,结论是__在降落伞所处的高度和降落伞面积不变时,降落伞越轻,降落伞在空中停留时间越长__。
(2)为了探究“降落伞在空中停留时间与降落伞面积的关系”,应选择__甲、乙__的实验数据,结论是__在降落伞所处的高度和重量不变时,降落伞面积越大,降落伞在空中停留时间越长__。
2.下列对测量工具的选择不合理的是( D )A.测量气温选用寒暑表B.测量百米赛跑的时间选用停表C.测量几枚硬币的质量选用托盘天平D.测量跳远成绩选用分度值是1 mm的刻度尺3.面积的测量是我们生活和学习中离不开的一种测量,它属于一种( B )A.直接测量 B.间接测量C.控制变量法 D.方格法4.12岁的李明一年内明显长高了,他增长的高度可能是( A )A.8 cmB.8 mmC.8 dmD.8 μm5.四位同学用同一把毫米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正确的是( C )A.54 mmB.5.40 mmC.5.40 cmD.0.54 dm6.在探究了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后,同学们提出放入回形针的数量可能与水的温度有关的猜想,为了验证这个猜想,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正确的是( C )A.在形状不同的两个杯子中装相同的水,观察能放入的回形针的数量B.在材料不同的两个杯子中装相同的水,观察能放入的回形针的数量C.在两个相同的杯子中装温度不同其他都相同的水,观察能放入的回形针的数量D.只要水的温度不同,其他条件无所谓,观察能放入的回形针的数量5.在设计实验来检验时,先考察其中的一个因素对研究问题的影响,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__控制变量法_。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1.3活动:降落伞比赛教学设计(新版)教科版

行为习惯:大部分学生对物理学科抱有浓厚的兴趣,学习态度端正。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物理实验操作存在恐惧心理,害怕面对实验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分心,缺乏自律性,这对课程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 教学软件: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软件进行模拟实验,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观察和操作降落伞,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 网络资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降落伞相关的研究和案例,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降落伞比赛教学设计》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降落伞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降落伞的奥秘。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1.3活动:降落伞比赛教学设计 (新版)教科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来源于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3活动:“降落伞比赛教学设计(新版)”,教科版。此部分内容涵盖了降落伞的设计原理、空气阻力的概念以及重力与浮力的平衡等物理知识。
六、拓展与延伸
1. 拓展阅读材料: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3活动:降落伞比赛

圆形 1 m2 圆形 1 m2 正方形 1 m2 正方形 1 m2 正方形 1 m2
降落 伞的 高度 3m
3m 3m 3m 3m 6m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降落 伞总 重量 20 g
20 g 30 g 20 g 20 g 20 g
降落伞滞 留的时间
3.67 s 5.82 s 4.91 s 5.81 s 5.83 s 9.24 s
次数 伞伞 的形状 伞的 伞的 伞总 滞留的
绳长
面积 高度 重量 时间
4.实验数据记录
实验 降落 降落伞 降落 降落 降落 降落伞
次数 伞伞 的形状 伞的 伞的 伞总 滞留的
绳长
面积 高度 重量 时间
1 1 m 圆形 0.5 m2 3 m 20 g 3.67 s 2 1 m 圆形 1 m2 3 m 20 g 5.82 s 3 1 m 圆形 1 m2 3 m 30 g 4.91 s 4 1 m 正方形 1 m2 3 m 20 g 5.81 s 5 1.5 m 正方形 1 m2 3 m 20 g 5.83 s 6 1.5 m 正方形 1 m2 6 m 20 g 9.24 s
降落伞滞 留的时间
3.67 s 5.82 s 4.91 s 5.81 s 5.83 s 9.24 s
比较⑵和⑷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伞 的形状无关。
5.实验数据分析
实验 次数
1 2 3 4 5 6
降落 伞伞 绳长 1m
1m 1m 1m 1.5 m 1.5 m
降落伞 降落 的形状 伞的
控制变量法
变其中一个变量,而其余
变量均保持不变探究其物
理变化规律的方法。
初二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1.3活动:降落伞比赛教案

教案:初二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1.3活动:降落伞比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初二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第3节的活动:降落伞比赛。
本活动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降落伞的下降速度与降落伞面积的关系,以及重力对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了解降落伞的下降速度与降落伞面积的关系。
2. 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重力对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降落伞的下降速度与降落伞面积的关系;重力对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影响。
难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降落伞面积和重力对下降速度的影响机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降落伞模型、计时器、测量尺。
学具:实验记录表、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不同的降落伞在空中下降的速度,引发学生对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好奇心。
2. 知识讲解:讲解降落伞的下降速度与降落伞面积的关系,重力对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影响。
3.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面积和重力的降落伞的下降速度。
4. 数据处理:学生记录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找出降落伞下降速度与降落伞面积、重力的关系。
5. 结果讨论:学生讨论实验结果,解释降落伞下降速度与降落伞面积、重力的关系。
6. 例题讲解:讲解与降落伞比赛相关的例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7. 随堂练习: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降落伞下降速度与降落伞面积、重力的关系降落伞面积下降速度重力下降速度七、作业设计1. 请根据实验数据,绘制降落伞面积与下降速度的折线图。
答案:根据实验数据,绘制降落伞面积与下降速度的折线图,可以看出降落伞面积越大,下降速度越慢。
2. 请根据实验数据,绘制重力与下降速度的折线图。
答案:根据实验数据,绘制重力与下降速度的折线图,可以看出重力越大,下降速度越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降落伞比赛的活动,让学生了解了降落伞的下降速度与降落伞面积的关系,以及重力对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问题: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
与什么因 素有关?
进行猜想:1.可能与降落伞的伞绳长有关
2.可能与降落伞的形状有关
3.可能与降落伞的面积有关 4.可能与降落伞开始下落高度有关 5.可能与降落伞的总重量有关
制定方案:
1.选择器材、仪器:①不同伞绳长、不同面积、 不同形状、不同总重量的降落伞;②米尺、③ 秒表、④天平 2.操作步骤:根据控制变量的方法,多次实验,每 次只改变一个影响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的因 素,保持其它的因素不变 3.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次数 伞伞 的形状 伞的 伞的 伞总 滞留的
绳长
面积 高度 重量 时间
1 1m 圆形 0.5m 3m 20g 3.67s
2
2
1m 圆形 1m2 3m 20g 5.82s
3
1m 圆形 1m2 3m 30g 4.91s
4
1m 正方形 1m2 3m 20g 5.81s20g 5.83s
2
2
1m 圆形 1m2 3m 20g 5.82s
3
1m 圆形 1m2 3m 30g 4.91s
4
1m 正方形 1m2 3m 20g 5.81s
5
1.5m 正方形 1m2 3m 20g 5.83s
6
1.5m 正方形 1m2 6m 20g 9.24s
比较⑸和⑹两组数据可知: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
4
1m 正方形 1m2 3m 20g 5.81s
5
1.5m 正方形 1m2 3m 20g 5.83s
6
1.5m 正方形 1m2 6m 20g 9.24s
比较⑵和⑷两组数据可知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
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伞的形状无关:
5.实验数据分析:
实验 降落 降落伞 降落 降落 降落 降落伞
2
2
1m 圆形 1m2 3m 20g 5.82s
3
1m 圆形 1m2 3m 30g 4.91s
4
1m 正方形 1m2 3m 20g 5.81s
5
1.5m 正方形 1m2 3m 20g 5.83s
6
1.5m 正方形 1m2 6m 20g 9.24s
比较⑵和⑶两组数据可知: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
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伞的总重量有关,伞的总重量越大,
④ 比较⑷和⑸两组数据可知
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 的时间与伞的伞绳长无关。
⑤ 比较⑸和⑹两组数据可知 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 的时间与伞高伞度的有高关度,越高,伞在空中滞留的 时间越长。
结论:
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伞的面积、伞的 总重量、伞的高度有关,而与伞的形状和伞绳
6
1.5m 正方形 1m2 6m 20g 9.24s
比较⑷和⑸两组数据可知: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 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伞的伞绳长无关。
5.实验数据记录:
实验 降落 降落伞 降落 降落 降落 降落伞
次数 伞伞 的形状 伞的 伞的 伞总 滞留的
绳长
面积 高度 重量 时间
1 1m 圆形 0.5m 3m 20g 3.67s
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越短。
5.实验数据分析:
实验 降落 降落伞 降落 降落 降落 降落伞
次数 伞伞 的形状 伞的 伞的 伞总 滞留的
绳长
面积 高度 重量 时间
1
1m 圆形 0.5m 3m 20g 3.67s
2
2
1m 圆形 1m2 3m 20g 5.82s
3
1m 圆形 1m2 3m 30g 4.91s
绳长
面积 高度 重量 时间
1
1m 圆形 0.5m 3m 20g 3.67s
2
2
1m 圆形 1m2 3m 20g 5.82s
3
1m 圆形 1m2 3m 30g 4.91s
4
1m 正方形 1m2 3m 20g 5.81s
5
1.5m 正方形 1m2 3m 20g 5.83s
6
1.5m 正方形 1m2 6m 20g 9.24s
的长度无关。
每一个影响探究结果的因 素,都可以叫做一个变量。
在有多个变量影响探究结 果的情况下,进行实验时,每次 只让某一个变量改变数值,保持 其它的变量值不变,以便确定这 个变量对探究结果的影响,这种 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谢谢同学们,再见
3.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实验 降落 降落伞 降落 降落 降落 降落伞
次数 伞伞 的形状 伞的 伞的 伞总 滞留的
绳长
面积 高度 重量 时间
4.实验数据记录:
实验 降落 降落伞 降落 降落 降落 降落伞
次数 伞伞 的形状 伞的 伞的 伞总 滞留的
绳长
面积 高度 重量 时间
1 1m 圆形 0.5 3m 20g 3.67s m2
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伞高度有关,伞的高度越高,伞在空中滞留的
时间越长。
5.实验数据分析及结论:
① 比较⑴和⑵两组数据可知 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 的时间与伞的面伞积的有面关积, 越大,伞在空中滞留的时
间越长。
② 比较⑵和⑶两组数据可知 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 的时间与伞的总伞重的量总有重关量, 越大,伞在空中 滞留的时间越短。 ③ 比较⑵和⑷两组数据可知 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 的时间与伞的形状无关。
比较(1) (2)两组数据,可知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
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伞的面积有关,伞的面积越大,
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越长。
5.实验数据分析:
实验 降落 降落伞 降落 降落 降落 降落伞滞
次数 伞伞 的形状 伞的 伞的 伞总 留的时间
绳长
面积 高度 重量
1
1m 圆形 0.5m 3m 20g 3.67s
2 1m 圆形 1m2 3m 20g 5.82s
3 1m 圆形 1m2 3m 30g 4.91s
4 1m 正方形 1m2 3m 20g 5.81s
5 1.5 正方形 1m2 3m 20g 5.83s m
2
5.实验数据分析:
实验 降落 降落伞 降落 降落 降落 降落伞
次数 伞伞 的形状 伞的 伞的 伞总 滞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