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定义 名词解释

腹式呼吸是指在呼吸过程中主要利用膈肌进行的一种呼吸方式。
膈肌是人体重要的呼吸肌肉,位于胸腔和腹腔之间。
腹式呼吸通过使膈肌收缩和放松来控制呼吸运动。
腹式呼吸的特点是在吸气时,膈肌收缩,腹部向前凸起,使腹部腔容积增大,同时胸廓也稍微扩张;在呼气时,膈肌放松,腹部向内收缩,使腹部腔容积减小,同时胸廓稍微收缩。
腹式呼吸的主要作用是增加肺部的通气量和改善呼吸效率。
相比于浅表呼吸,腹式呼吸使得肺部能够充分膨胀,有效地吸入更多的氧气,同时帮助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腹式呼吸被认为是一种更加深入、有效的呼吸方式,对于保持呼吸系统的健康和促进身体放松具有重要作用。
许多瑜伽、冥想和呼吸训练的练习中都强调腹式呼吸的重要性。
播音员的呼吸方式

播音员的呼吸方式播音员的呼吸方式人的呼吸有3种基本方式:腹式呼吸、胸式呼吸与胸腹联合式呼吸。
它们各有其特点。
把握它们的特点,特别是胸腹联合式呼吸的特点,对播音主持很有关怀。
1、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是以膈肌活动带动肺扩张或收缩,形成吸气和呼气动作的呼吸方式。
膈肌因其位置处于胸腔和腹腔之间,又被称为横膈或横膈膜。
腹式呼吸在吸气时,膈肌收缩。
于是,朝胸腔凸起的横膈收缩向下,趋于平直,在横膈带动下,肺被向下拉动扩张,气流吸入。
呼气时,膈肌放松,横膈膜回弹,气流在挤压作用下从口鼻腔呼出。
这种呼吸在呼吸过程中腹部会有明显起伏,因此被称为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是人的自然呼吸方式,膈肌的活动是不受大脑意识支配的自律性运动,人在诞生之后就具有这种呼吸力气。
我们在生活语言状态发音时使用这种呼吸方式。
由于这种呼吸方式基本上处于自然状态,它在呼吸过程中缺少把握,发音时间不长,气流也不够稳定,但这种呼吸气息放松,声音自然,感情颜色较为丰富。
再者,由于膈肌有较大的活动余地,因此,腹式呼吸可以有较大的气息变化幅度。
有人认为腹式呼吸吸气量小,在播音中没有使用价值,这种熟识是不全面的。
生活语言中使用的腹式呼吸,由于话语较短,气息需求量小,呼吸深度不大,有较大的呼吸潜力并未被使用。
腹式呼吸放松、自然,且呼吸可有较大范围的变化。
因此在语句简短的叙述类节目中经常用到。
当然,播音时若使用腹式呼吸,呼吸的气息量要比日常口语大。
2、胸式呼吸“胸式呼吸”是以胸廓扩张或收缩带动肺部扩大或缩小形成呼气和吸气的呼吸方式。
在人体中,除了横膈活动带动肺扩张之外,肺还可以在胸廓的作用下横向扩张。
胸廓是指由肋骨和附在上面的肌肉组织构成的桶状结构,它环围着胸腔。
肋骨构成胸廓的框架,附着在肋骨之间的肋间肌肉可以通过不同的收缩方式转变肋骨的位置,使胸径扩大或缩小,以此带动肺向四周扩张或缩小,这种呼吸方式被称为胸式呼吸。
胸式呼吸气息量较小。
一般状况下,胸式呼吸往往是腹式呼吸的补充。
唱歌呼吸的六种常用方法

唱歌呼吸的六种常用方法呼吸在唱歌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给身体,还能影响声音的稳定性和音色的美感。
下面将介绍六种常用的唱歌呼吸方法。
1.腹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是唱歌中最常用的一种呼吸方法。
它的核心在于通过扩张腹部来吸气,并在唱歌过程中逐渐将空气排出体外。
具体实践时,可以坐或站立,将手放在腹部,身体放松,然后深吸一口气,让空气充满腹部,然后慢慢呼气,感受腹部收缩的过程。
这样的呼吸方法能够让声音更加稳定,并且能够提供更长久的气息供应。
2.胸式呼吸法胸式呼吸法是将空气吸入到胸腔,通过胸部的收缩和扩张来呼吸。
与腹式呼吸法相比,胸式呼吸法更适合一些唱法和特定音乐风格,例如戏剧表演或需要更强调情感表现的歌曲。
实践时,需要保持良好的姿势,挺直背部,然后深吸一口气,感受胸部的扩张,呼气时逐渐将空气从胸部排出。
3.混合式呼吸法混合式呼吸法是腹式呼吸法和胸式呼吸法的结合。
它在吸气时先通过腹部扩张吸入空气,然后再向胸部扩张吸入更多的空气。
这样的呼吸方法能够更好地充分利用肺部的容量,提供更多的气息供应。
在唱歌时,通过混合式呼吸法能够更好地掌控音乐的节奏和力度。
4.支气管呼吸法支气管呼吸法是一种较为高级的呼吸方法,它注重将空气引入到支气管,以实现更强大的声音输出。
具体实践时,需要深吸一口气,然后通过放松胸腔和腹部的肌肉,逐渐将空气引入到支气管。
支气管的运用需要较为专业的指导和训练,不适合初学者。
5.间断式呼吸法间断式呼吸法是指在歌曲中适当地设置呼吸间隔,以保证声音的稳定和延长演唱的时间。
唱歌时,可以根据歌曲的节奏和音乐的需要,在合适的位置进行呼吸。
这样的呼吸方法能够避免过度呼吸导致音色失衡,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掌控演唱的力度和表现。
6.控制式呼吸法控制式呼吸法是一种通过意识和训练来控制呼吸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呼吸往往是不自觉的,而在唱歌时需要有意识地控制呼吸的深度和强度。
通过控制式呼吸法,可以实现更精确的声音控制,例如在高音部分需要适当减小呼吸强度,避免声音爆发。
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的方法

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的方法
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是呼吸的两种常用方法。
它们均可以有效地满足人们的呼吸需求,但也有所不同。
腹式呼吸是指将胸腔和腹腔协调地运动,以增加呼吸量的一种呼吸方式。
在这种呼吸中,腹腔会在深呼吸时膨胀,使肺部能够容纳更多的空气。
最重要的是,腹式呼吸可以放松身体,帮助改善精神状态,减轻疲劳感。
缩唇呼吸是一种自然的呼吸方式,它可以帮助人们控制口腔和鼻腔的空气流动。
缩唇呼吸可以增加呼吸量,并有助于放松肌肉,减少紧张感。
另外,它还可以帮助人们改善呼吸技巧,从而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
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都是有效的呼吸方法,它们可以帮助人们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从而改善身体的状态。
因此,建议您每天定时练习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以增强自身的抗疲劳能力,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
腹式呼吸法

【腹式呼吸法】 出体外。 把腹部当皮球,用鼻吸气使腹部隆起,略停一两秒后,经口呼出至腹壁下陷。每分钟大约有五六次即可。 一般每日两次,在城市可选在上午10时和下午4时,每次约10分钟。 腹式呼吸的关键是:无论是吸还是呼都要尽量 达到“极限”量,即吸到不能再吸,呼到不能再呼为度;同理,腹部也要相应收缩与胀大到极点,如果每口气直达下丹田则 更好。 练腹式呼吸一般是用来养生保健,由于其吸入的氧量高于正常情况下的两到三倍,所以也可用来治疗人体内 脏各部位的疾病。比如头痛,就可以在吸满一口气时,脚跟突然离地,迫使气体直冲头部,然后呼出。当然,针对不同 的康复治疗,均应有药物配合,而且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腹式深呼 吸简单易学,站、立、坐、卧皆可,随时 可行,但以躺在床上为好。仰卧于床上,松开腰带,放松肢体,思想集中,排除杂念,也可说是进入气功态。由鼻慢慢 吸气,鼓起肚皮,每口气坚持10~15秒钟,再徐徐呼出,每分钟呼吸4次。做腹式深呼吸时间长短由个人掌握,也可与 胸式呼吸相结合,这便是呼吸系统的交替运动。如能长年坚持每天做腹式深呼吸,就会收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强身延龄 的奇效。 [编辑本段]好处 腹式呼吸 一般哺乳动物均采用腹式呼吸,其优点是可以充分发挥心、肺细胞的功能,增大肺活量,加强心脏功 能,加大了消化系统的动力,进而增强、激活其功能,利于排除聚积在肠道毒素及 腹式呼吸内应力的释放。而人类 只是在胎儿和婴儿时期以腹式呼吸为主,从学走路起,就改变为局部胸式呼吸为主了。由于呼吸方式的改变,大部分肺 叶细胞长期闲置不用,失去其活性,使肺活量变小,从而影响人类的寿命及潜能的发挥。寿命长的动物,大多是以腹式 呼吸为主的。如龟、蛇。龟,是用腹部呼吸的,蛇,则是用腹部行走,所以它们的寿命都很长。为什么腹式呼吸对生命 如此相关?因为腹腔内藏着除心、脑、肺之外的全部脏器。包括消化系统、造血系统、生殖、秘尿系统及内分泌系统及淋 巴系统的一部分,并拥有大量的血管神经,因此腹腔是非常重要的。但人类自直立行走后即以胸式呼吸为主,腹式呼吸 便开始退化,这样腹部运动也就减弱了,造成废物易于堆积,血流易于滞缓,严重时由于腹腔血流变窄的关系还可影响 到大脑的供血。因此加强腹式呼吸,促进腹腔运动是非常重要的。 腹式呼吸好处还在于通过腹腔压力的改变,使胸 廓容积增大,胸腔负压增高,上下腔静脉压力下降,血液回流加速。由于腹腔压力的规律性增减,腹内脏器活动加强, 改善了消化道的血液循环,促进消化道的消化吸收功能,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起到加速毒素的排出,减少自体中 毒,而达到减慢衰老的目的。因为肠道系统是人体食物代谢终结废物主要通道暂时贮存的地方,粪便里的细菌量是惊人 的,粪便的滞留,不但加速了细菌的繁殖,并且增加了肠道毒素的吸收,腹气功是最有效的通便药,故对抗衰老有重要 意义,此外,对结肠癌及痔疮的预防也卓有成效。 另外,腹式呼吸还包括盆腔运动,即在作腹部大呼吸的同时,配 合收肛及舒肛运动以及缩腹上举,目的在于促进盆腔血流,因为盆腔中的脏器涉及到人的内分泌系统、生殖泌尿系统是 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 腹式呼吸无论在跑、走、坐、卧工间课余时皆可进行。此功方便易行,如每日坚持下去,对 消除腹部脂肪、排除腹部废物,改善腹部血液循环,促进腹部及盆腔脏器的生命活动等皆有重要意义。 [编辑本段]注意事项 腹式呼吸 第一,呼吸要深长而缓慢。 第二,用鼻呼吸而不用口。 第三,一呼一吸掌握在15秒种左 右。即深吸气(鼓起肚子)3—5秒,屏息1秒,然后慢呼气(回缩肚子)3—5秒,屏息1秒。 第四,每次5—15分钟。 做30分钟最好。 第五,身体好的人,屏息时间可延长,呼吸节奏尽量放慢加深。身体差的人,可以不屏息,但气要 吸足。每天练习1—2次,坐式、卧式、走式、跑式皆可,练到微热微汗即可。腹部尽量做到鼓起缩回50—100次。呼吸过 程中如有口津溢出,可徐徐下咽。
腹式呼吸名词解释

腹式呼吸名词解释
腹式呼吸是一种能有效地舒缓自己的心情,减轻压力的有效技术。
它可以帮助人们有效地减少肌肉疲劳,并获得更好的心理状态。
新的研究表明,腹式呼吸可以在大脑中产生有利的化学反应,促进健康与心理健康。
腹式呼吸是一种深呼吸技术,重点在于肌肉紧张和放松。
它要求人们慢慢地深吸气,然后让肚子慢慢抬起来,再慢慢呼出气。
这样的过程可以使胃部的肌肉稳定地收缩和松弛,让呼吸深入到肺部,并促进血液循环。
在执行腹式呼吸的过程中,你可以感受到你的肚子在收缩和放松,这可以减轻身体和精神上的紧张。
大量的研究表明,腹式呼吸能够有效减轻焦虑、抑郁和压力,增强心理抗压能力,改善呼吸问题。
腹式呼吸还可以促进冥想,这是一种能有效帮助人们放松和减轻压力的技术。
它可以减轻人们内心的压力,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减少焦虑和紧张情绪。
此外,腹式呼吸也可以增强耐力,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改善肺部功能,增强肝脏活力,改善神经功能,促进消化和排便,提高记忆力和学习能力等。
总而言之,腹式呼吸是一种有效的放松技术,可以帮助解除身体的紧张,改善肌肉拉伤,增强抗压能力,加强体能,促进冥想,缓解情绪压力,改善记忆力,增强学习效率。
其中,深呼吸是腹式呼吸的关键,慢慢地坚持,可以让你收获健康与快乐。
太极拳的呼吸方法

太极拳的呼吸方法
太极拳的呼吸方法主要有三种:自然呼吸、深长呼吸和腹式呼吸。
1.自然呼吸:太极拳强调自然放松的状态,因此呼吸应自然流畅,不加强故意调控。
呼吸应平稳、均匀、轻松,与身体动作相协调。
2.深长呼吸:太极拳练习中,有时会需要放松自身,聚焦精神,这时可以进行深长呼吸。
深长呼吸可以通过鼻子吸气,用腹部扩张呼气来实现。
吸气时慢慢吸气,尽可能让气体填充到腹部,并感受全身舒张。
然后,缓慢地呼气,使腹部收缩。
通过深长呼吸可以放松身心,增加内部能量和稳定性。
3.腹式呼吸:太极拳中的腹式呼吸是一种深度的呼吸方法,通过调整呼吸方式来增加气息的深度,增加体内能量的积聚。
腹式呼吸主要通过鼻子吸气,用腹部扩张,并慢慢呼吸出气。
吸气时将气体引入腹部,呼气时放松腹部,使气体自然呼出。
腹式呼吸可以增加全身的血液循环,提升氧气供应,增强体力和耐力。
无论采用哪种呼吸方法,都应放松呼吸,与太极拳动作相匹配,随着动作的进行进行调整,以帮助练习者达到身心和谐的状态。
乐器演奏时的正确呼吸方法

乐器演奏时的正确呼吸方法在乐器演奏中,呼吸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巧。
正确的呼吸方法可以帮助演奏者更好地控制音乐的表达和技巧的发挥。
本文将介绍一些乐器演奏时的正确呼吸方法,帮助演奏者在练习和表演中达到更好的效果。
一、深呼吸在演奏乐器之前,进行一次深呼吸可以帮助放松身心,调整状态。
深呼吸的方法是先慢慢吸气,使腹部鼓起来,然后再慢慢呼气,使腹部收缩。
通过深呼吸,演奏者可以放松身体,稳定情绪,更好地投入到演奏中。
二、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是演奏时常用的一种呼吸方法。
腹式呼吸通过控制腹部的运动来调整气流的流动,使演奏者能够更好地控制吹管气流的稳定性和柔和度。
演奏者在吸气时应该有意识地让腹部鼓起来,胸部和肩膀保持放松状态。
然后,在演奏过程中,慢慢呼气,使腹部逐渐收缩。
腹式呼吸可以帮助演奏者获得稳定的气流,从而更好地控制音准和音量。
三、需要停顿时的呼吸在演奏连续的音符或乐句时,演奏者需要合理地进行呼吸,以保证演奏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当乐句结束或需要停顿时,演奏者可以利用这个时间进行呼吸。
停顿呼吸的方法是在乐句结束或需要停顿的地方,做一个轻微的停顿,然后慢慢吸气。
吸气时,应该保持身体的平衡和动作的平滑,并避免过分用力。
四、与乐曲的节奏相匹配在演奏不同节奏的乐曲时,呼吸应该与节奏相匹配。
快速的乐曲通常需要快速而短促的呼吸,而慢速的乐曲则需要慢而深的呼吸。
演奏者需要根据乐曲的节奏来调整呼吸的速度和深度,以保证气流的连贯和乐曲的流畅性。
这需要演奏者对乐曲的整体结构和要表达的情感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五、正确的姿势在演奏乐器时,正确的姿势对于呼吸的控制非常重要。
演奏者应该保持身体的直立和放松,尽量避免过度用力或弯曲身体。
正确的姿势可以帮助演奏者获得稳定的气流和平衡的身体支撑,从而更好地运用呼吸技巧进行演奏。
演奏者可以根据各种乐器的要求,选择适合自身的姿势和位置。
总结:乐器演奏时的正确呼吸方法对于演奏者的技巧和表现非常重要。
通过深呼吸、腹式呼吸、停顿呼吸等方法,演奏者可以更好地控制气流的流动,提高演奏的稳定性和表现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式呼吸的原则是把腹式呼吸跟胸式呼吸配合进行,就是在胸式呼吸的同时增加腹部的鼓起及回缩。
具体方法如下:第一种叫做顺式呼吸,就是在吸气时把腹部鼓起,呼气时把腹部缩回;第二种叫做逆式呼吸,就是反过来,吸气时将腹部收缩,呼气时再把腹部鼓起。
做腹式呼吸时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呼吸要深长而缓慢。
第二,用鼻呼吸而不用口。
第三,一呼一吸掌握在15秒种左右。
即深吸气(鼓起肚子)3—5秒,屏息1秒,然后慢呼气(回缩肚子)3—5秒,屏息1秒。
第四,每次5—15分钟。
做30分钟最好。
第五,身体好的人,屏息时间可延长,呼吸节奏尽量放慢加深。
身体差的人,可以不屏息,但气要吸足。
每天练
习1—2次,坐式、卧式、走式、跑式皆可,练到微热微汗即可。
腹部尽量做到鼓起缩回50—100次。
呼吸过程中如有口津溢出,可徐徐下咽
所谓腹式呼吸法是指吸气时让腹部凸起,吐气时压缩腹部使之凹入的呼吸法。
正确的腹式呼吸法为:开始吸气时全身用力,此时肺部及腹部会充满空气而鼓起,但还不能停止,仍然要使尽力气来持续吸气,不管有没有吸进空气,只管吸气再吸气。
然后屏住气息4秒,此时身体会感到紧张,接著利用8秒的时间缓缓的将气吐出。
吐气时宜慢且长而且不要中断
腹式呼吸可分为顺呼吸和逆呼吸两种,顺呼吸即吸气时轻轻扩张腹肌,在感觉舒服的前提下,尽量吸得越深越好;呼气时再将肌肉放松。
逆呼吸与顺呼吸相反,即吸气时轻轻收缩腹肌,呼气时再将它放松。
逆呼吸与顺呼吸的细微差别:呼吸只涉及下腹部肌肉,即紧靠肚脐下方的耻骨区。
吸气时轻轻收缩这一部位的肌肉,呼气时放松。
呼吸在这种方式下会变得轻缓,
腹式呼吸
呼吸是人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同时又是重要的养生之道。
人的一呼一吸承载着生命的能量。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人的肺平均有两个足球那么大,但大多数人在一生中只使用了其中三分之一的能力。
美国健康学家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呼吸方式不正确。
很多人的呼吸太短促,往往在吸入的新鲜空气尚未深入肺叶下端时,便匆匆地呼气了,这样等于没有吸收到新鲜空气中的有益成分。
坐办公室的人,由于坐姿的局促和固定,通常是浅短、急促的呼吸,每次的换气量非常小,所以造成在正常的呼吸频率下,依然通气不足,体内的二氧化碳累积;加上长时间用脑工作,机体的耗氧量很大,进而造成脑部缺氧。
于是白领们经常出现头晕、乏力、嗜睡等办公室综合征。
腹式呼吸
能够增加膈肌的活动范围,而膈肌的运动直接影响肺的通气量。
研究证明:膈肌每下降一厘米,肺通气量可增加250至300毫升。
坚持腹式呼吸半年,可使膈肌活动范围增加四厘米。
这对于肺功能的改善大有好处,是老年性肺气肿及其他肺通气障碍的重要康复手段之一。
第一,扩大肺活量,改善心肺功能。
能使胸廓得到最大限度的扩张,使肺下部的肺泡得以伸缩,让更多的氧气进入肺部,改善心肺功能。
第二,减少肺部感染,尤其是少患肺炎。
第三,可以改善腹部脏器的功能。
它能改善脾胃功能,有利于舒肝利胆,促进胆汁分泌。
腹式呼吸可以通过降腹压而降血压,对高血压病人很有好处。
腹式呼吸
常见的呼吸主要有两种方式: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
胸式呼吸以肋骨和胸骨活动为主,吸气时胸廓前后、左右径增大。
由于呼吸时,空气直接进入肺部,故胸腔会因此而扩大,腹部保持平坦。
腹式呼吸腹式呼吸以膈肌运动为主,吸气时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正常的胸式呼吸一次约10-15秒,能吸入约500毫升空气。
腹式呼吸时,横隔肌会下降,腹压增加,感觉好像是空气直接进入腹部,这时若把手放在肚脐上,会感觉手上下微微抬放。
大多数人,特别是女性,大都采用胸式呼吸,只是肋骨上下运动及胸部微微扩张,许多肺底部的肺泡没有经过彻底的扩张与收缩,得不到很好的锻炼。
这样氧气就不能充分地被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时间长了,身体的各个器官就会有不同程度的缺氧状况,很多慢性疾病就因此而生。
所以学会呼吸,能有效地增加身体的氧气供给,使血液得到净化,肺部组织也能更加强壮。
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抵抗感冒、支气管炎、哮喘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同时由于横膈膜和肋间肌也在呼吸中得到锻炼,我们的活力与耐力也都会相应得到增加,精力也就更充沛了。
以下方法能帮你判断自己的呼吸方式是否健康:如果吸气时胸部和腹部收紧,呼气时反而鼓起,则说明呼吸方式错误。
如果放在胸部的手比放在腹部的手起伏明显,或者放在腹部的
腹式呼吸
取仰卧或舒适的冥想坐姿或仰卧,放松全身。
观察自然呼吸一段时间。
右手放在腹部肚脐,左手放在胸部。
吸气时,最大限度地向外扩张腹部,胸部保持不动。
呼气时,最大限度地向内收缩腹部,胸部保持不动。
循环往复,保持每一次呼吸的节奏一致。
细心体会腹部的一起一落。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就可以将手拿开,只是用意识关注呼吸过程即可。
呼吸过程不要紧张也不要克意的勉强,如果是初学者就更应该注意练习的过程和对身体的影响,吸气时,感觉气息开始经过鼻腔、喉胧充分的集中于肺部,当肺部容积逐渐增大,而保持胸廓不动,就会迫使横膈腊下沉,同时腹略向外鼓起;呼气向内收回腹部,横膈膜向上提升,使大量浊气呼出体外。
把腹部当皮球,用鼻吸气使腹部隆起,略停一两秒后,经口呼出至腹壁下陷。
每分钟大约有五六次即可。
一般每日两次,在城市可选在上午10时和下午4时,每次约10分钟。
腹式呼吸的关键是:无论是吸还是呼都要尽量达到“极限”量,即吸到不能再吸,呼到不能再呼为度;同理,腹部也要相应收缩与胀大到极点,如果每口气直达下丹田则更好。
练腹式呼吸一般是用来养生保健,由于其吸入的氧量高于正常情况下的两到三倍,所以也可用来治疗人体内脏各部位的疾病。
比如头痛,就可以在吸满一口气时,脚跟突然离地,迫使气体直冲头部,然后呼出。
当然,针对不同的康复治疗,均应有药物配合,而且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腹式深呼
吸简单易学,站、立、坐、卧皆可,随时可行,但以躺在床上为好。
仰卧于床上,松开腰带,放松肢体,思想集中,排除杂念,也可说是进入气功态。
由鼻慢慢吸气,鼓起肚皮,每口气坚持10~15秒钟,再徐徐呼出,每分钟呼吸4次。
做腹式深呼吸时间长短由个人掌握,也可与胸式呼吸相结合,这便是呼吸系统的交替运动。
如能长年坚持每天做腹式深呼吸,就会
腹式呼吸
一般哺乳动物均采用腹式呼吸,其优点是可以充分发挥心、肺细胞的功能,增大肺活量,加强心脏功能,加大了消化系统的动力,进而增强、激活其功能,利于排除聚积在肠道毒素及内应力的释放。
而人类只是在胎儿和婴儿时期以腹式呼吸为主,从学走路起,就改变为局部胸式呼吸为主了。
由于呼吸方式的改变,大部分肺叶细胞长期闲置不用,失去其活性,使肺活量变小,从而影响人类的寿命及潜能的发挥。
寿命长的动物,大多是以腹式呼吸为主的。
如龟、蛇。
龟,是用腹部呼吸的,蛇,则是用腹部行走,所以它们的寿命都很长。
为什么腹式呼吸对生命如此相关?因为腹腔内藏着除心、脑、肺之外的全部脏器。
包括消化系统、造血系统、生殖、秘尿系统及内分泌系统及淋巴系统的一部分,并拥有大量的血管神经,因此腹腔是非常重要的。
但人类自直立行走后即以胸式呼吸为主,腹式呼吸便开始退化,这样腹部运动也就减弱了,造成废物易于堆积,血流易于滞缓,严重时由于腹腔血流变窄的关系还可影响到大脑的供血。
因此加强腹式呼吸,促进腹腔运动是非常重要的。
腹式呼吸好处还在于通过腹腔压力的改变,使胸廓容积增大,胸腔负压增高,上下腔静脉压力下降,血液回流加速。
由于腹腔压力的规律性增减,腹内脏器活动加强,改善了消化道的血液循环,促进消化道的消化吸收功能,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起到加速毒素的排出,减少自体中毒,而达到减慢衰老的目的。
因为肠道系统是人体食物代谢终结废物主要通道暂时贮存的地方,粪便里的细菌量是惊人的,粪便的滞留,不但加速了细菌的繁殖,并且增加了肠道毒素的吸收,腹气功是最有效的通便药,故对抗衰老有重要意义,此外,对结肠癌及痔疮的预防也卓有成效。
另外,腹式呼吸还包括盆腔运动,即在作腹部大呼吸的同时,配合收肛及舒肛运动以及缩腹上举,目的在于促进盆腔血流,因为盆腔中的脏器涉及到人的内分泌系统、生殖泌尿系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
腹式呼吸无论在跑、走、坐、卧工间课余时皆可进行。
此功方便易行,如每日坚持下去,对消除腹部脂肪、排除腹部废物,改善腹部血液循环,促进腹部及盆腔脏器的生命活动等皆有
腹式呼吸
第一,呼吸要深长而缓慢。
第二,用鼻呼吸而不用口。
第三,一呼一吸掌握在15秒种左右。
即深吸气(鼓起肚子)3—5秒,屏息1秒,然后慢呼气(回缩肚子)3—5秒,屏息1秒。
第四,每次5—15分钟。
做30分钟最好。
第五,身体好的人,屏息时间可延长,呼吸节奏尽量放慢加深。
身体差的人,可以不屏息,但气要吸足。
每天练习1—2次,坐式、卧式、走式、跑式皆可,练到微热微汗即可。
腹部尽量做到鼓起缩回50—100次。
呼吸过程中如有口津溢出,可徐徐下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