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式呼吸和缩唇式呼吸
缩唇腹式呼吸有何意义?如何进行?

缩唇腹式呼吸有何意义?如何进行?
佚名
【期刊名称】《护士进修杂志》
【年(卷),期】2015(30)20
【摘要】答:肺气肿病人可通过腹式呼吸以增强膈肌活动来提高肺活量,缩唇呼吸可减慢呼气,延缓小气道闭陷而改善呼吸功能,因而缩唇腹式呼吸可有效地提高病人的呼吸功能。
病人取立位,也可取坐位或卧位,一手放在前胸,另一手放在腹部,先缩唇,腹内收,胸前倾,由口徐徐呼气,此时切勿用力,然后用鼻吸气,并尽量挺腹,胸部不动。
呼与吸时间之比为2:1或3:1,7~8次/min,每天锻炼2次,每次10~20min。
【总页数】1页(P1884-188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缩唇-腹式呼吸与立式呼吸体操联合无创呼吸机在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2.缩唇腹式呼吸联合呼吸操对慢阻肺患者运动耐力及呼吸困难症状的影响
3.呼吸体操结合缩唇腹式呼吸训练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
4.缩唇腹式呼吸加立式呼吸体操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5.缩唇-腹式呼吸配合呼吸操训练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锻炼肺部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锻炼肺部的最佳方法是什么由于肺生理功能一旦发生进行性损害,则无治愈方法,因此,呼吸功能锻炼在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康复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今天,店铺为你带来了肺功能锻炼方法。
肺功能锻炼方法有什么一、腹式呼吸1.锻炼原理肺功能受损后,呼吸会以胸式呼吸为主,表浅而短促,既不能保证有效的肺通气效果,又易导致呼吸肌疲劳。
腹式呼吸锻炼则能增加膈肌力量,提高膈肌与腹肌在呼吸运动中的协调性,减轻呼吸困难。
2.训练方法先取仰卧位、半卧位或坐位,将一只手放在腹部,另外一只手放在前胸部,全身肌肉放松,平静呼吸。
呼吸时使上腹部活动,而保持胸部不动。
每日训练两次,每次10-15分钟。
熟练后可在上腹部压0.5-1公斤的砂袋或书等物,练习腹式呼吸,并增加训练的次数和时间。
二、缩唇呼吸1.锻炼原理缩唇呼吸主要为呼气时将嘴唇缩紧以增加呼气时的阻力,这种阻力可以传递到支气管,让支气管内保持一定的张力,使得气道内压力提高,有利于肺内气体的排出。
2.训练方法根据身体状况取立位、坐位或卧位;先缩唇,腹内收,胸前倾;缩唇时收拢嘴唇呈“鱼口状”,缩唇的程度以能接受为宜。
然后由口徐徐呼气,此时切勿用力,呼气以15-20厘米远的蜡烛火焰被吹倾斜而不熄灭为标准。
然后闭嘴,用鼻吸气,并尽量挺腹,胸部不动。
呼与吸时间比例为2:1或3:1。
每日锻炼2次,每次坚持10-20分钟,每分钟7-8次,训练时间最好选择在空腹时。
最好配合腹式呼吸一起锻炼。
三、全身性呼吸体操全身性呼吸体操是指在腹式呼吸的基础上,加上扩胸、弯腰、下蹲等动作,进一步改善肺功能,增加体力。
训练方法可取卧位、坐位或立位,具体步骤如下:第一节:正常呼吸直立位,全身肌肉放松,用鼻吸气,口呼气。
先练深长呼气,直到把气呼尽,然后自然吸气,呼与吸时间比为2:1或3:1,以头不晕为度,呼吸频率以每次16分钟左右为宜。
第二节:腹式呼吸直立位,一手放胸前,一手放腹部,做腹式呼吸。
吸尽时尽力挺腹,胸部不动,呼气时腹肌缓慢主动收缩,以增加腹内压力,有利于膈肌上提,将气缓缓呼出。
呼吸训练名词解释康复护理学

呼吸训练名词解释康复护理学
呼吸训练是一种康复护理学的方法,旨在通过特定的呼吸技巧和练习来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增强肺活量、提高氧气摄取能力、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呼吸训练通常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 深呼吸练习:通过深入缓慢的呼吸,使肺部充分扩张,增加肺活量。
这种练习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呼吸效率,减轻呼吸困难。
2. 腹式呼吸练习:通过将呼吸重心放在腹部,使膈肌得到充分的锻炼,从而增强呼吸功能。
这种练习对于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疾病的患者尤为有益。
3. 唇齿呼吸练习:通过用嘴唇轻轻包住牙齿,形成一定的阻力,使呼气时间延长,有助于排出体内的废气。
这种练习对于患有哮喘等疾病的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4. 吹气练习:通过用力吹气,使肺部内的空气迅速排出,有助于清除肺部内的痰液。
这种练习对于患有支气管炎等疾病的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5. 吸气与呼气比例练习:通过调整吸气与呼气的时间比例,使呼吸更加协调,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总之,呼吸训练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护理学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呼吸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在进行呼吸训练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并在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呼吸模式的分类

呼吸模式的分类
呼吸模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类:
- 胸式呼吸:以胸廓活动为主,吸气时胸骨前后、左右范围增大,胸腔扩大,使气体进入胸腔,呼气时胸腔放松恢复原始状态,腹部保持平缓。
- 腹式呼吸:以膈肌运动为主,吸气时,胸廓的上下径增大,横膈肌会下降,负压增加,感觉空气进入腹部,胸腔相对放松状态,然后把手放在肚子上会感觉微微抬起。
- 复合性呼吸:少数人的呼吸方式,在呼吸过程中腹部、胸部都参与呼吸运动,这样可以增加肺活量,使身体有氧量增加。
不同的呼吸模式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了解和掌握正确的呼吸模式,有助于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如有不适,建议及时就医。
呼吸功能训练实训报告单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
为了提高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康复效果,增强呼吸肌力量,改善肺功能,我院开展了呼吸功能训练实训课程。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系统的训练,提高患者的呼吸肌耐力、力量和协调性,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二、实训目的1. 掌握呼吸功能训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提高呼吸肌耐力、力量和协调性;3. 改善肺功能,减轻呼吸困难;4.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实训内容1. 训练方法:包括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呼吸训练器阻力训练以及呼吸操等。
(1)缩唇呼吸:取坐位或半坐位,闭口经鼻吸气,吸气末稍屏气2-3秒,呼气时嘴呈缩唇状(做吹口哨样口型),缓慢呼出气体。
吸气:呼气比1:2,即吸气2-3秒,呼气4-6秒,频率16次/分。
(2)腹式呼吸:取仰卧或舒适体位,吸气时最大限度向外扩张腹部,胸部保持不动;呼气时最大限度向内收缩腹部,胸部保持不动。
循环反复,保持每一次呼吸的节奏一致。
(3)呼吸训练器阻力训练:使用呼吸训练器进行吸气、呼气训练,逐渐增加阻力,提高呼吸肌力量。
(4)呼吸操: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编排一套适合的呼吸操,包括深呼吸、扩胸、弯腰等动作。
2. 训练计划:根据患者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初期:以适应性训练为主,重点掌握呼吸功能训练的基本方法。
(2)中期:加强呼吸肌耐力、力量和协调性训练,提高肺功能。
(3)后期:巩固训练成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训练前准备:了解患者病情、年龄、身体状况,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
2. 训练实施: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
3. 训练监督:密切观察患者训练过程中的反应,及时调整训练强度和方式。
4. 训练总结:记录患者训练过程中的表现,评估训练效果。
五、实训结果1. 患者呼吸肌耐力、力量和协调性得到提高。
2. 肺功能得到改善,呼吸困难症状减轻。
3. 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口琴的呼吸方法是怎样的

口琴的呼吸方法是怎样的口琴是很多人都想要学习的乐器之一,那么口琴的呼吸方法是怎样的呢?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口琴的呼吸方法,一起来看看吧!口琴的呼吸方法第一种:鼻子阀门法。
李阳超版曾提到过这种方法。
具体做法:在吹奏练习中,如果是憋的想呼一口气时,你要做的是:保持住继续演奏不要停,等到下一个呼气音,在呼气吹音的同时用鼻子把剩余的气也同时呼出来。
如果是憋的想吸气时,方法和上面所说的正好相反。
这样即保持了演奏,又平衡了呼气和吸气量。
这种方法也要经过不断的练习才能掌握,也许一开始会不适应,或者在用鼻子呼气或吸气的同时,影响了演奏的音色,但只要不断的练习,久而久之,便能掌握。
第二种:胸腹试呼吸法。
这是本文要重点讲的内容。
1、什么叫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是相对于胸式呼吸而言的。
胸式呼吸:以肋骨和胸骨活动为主,吸气时胸廓前后、左右径增大。
由于呼吸时,空气直接进入肺部,故胸腔会因此而扩大,腹部保持平坦。
这种呼吸方法与生俱来,正是大多数人每天的自然呼吸状态。
腹式呼吸:腹式呼吸以膈肌运动为主,吸气时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腹式呼吸时,横隔肌会下降,腹压增加,这时若把手放在肚脐上,会感觉手上下微微抬放。
这种呼吸方式并非天生,需要慢慢练习才能掌握。
2、腹式呼吸的练习方法简单而言,腹式呼吸就是指吸气时让腹部凸起、吐气时使腹部凹陷的呼吸法。
练习方法:双脚站立与肩同宽,两眼平视前方,全身放松,两臂自然下垂,双手交叉叠放于小腹前。
开始吸气时全身用力,此时肺部及腹部会充满空气而鼓起,但还不能停止,仍然要使尽力来持续吸气,不管有没有吸进空气,只管吸气再吸气。
然後屏住气息1-3秒,此时身体会感到紧张,接着利用5-8秒的时间缓缓的将气吐出。
吐气时宜慢且长而且不要中断。
如此循环练习,每天50-100次,或半小时。
也可参考结合缩唇呼气法:就是以鼻吸气、缩唇呼气,即在呼气时,收腹、胸部前倾,口唇缩成吹口哨状,使气体通过缩窄的口型缓缓呼出。
锻炼过程中还可以做快吸慢呼,慢吸快呼,慢吸慢呼的练习。
呼吸功能锻炼健康教育

常见呼吸功能锻炼方法
• 腹式呼吸 • 缩唇呼吸 • 体位引流 • 胸部叩击和震颤 • 有效咳嗽
一、腹式呼吸
• 方法:患者可取平卧位或半卧位,两手分别放于 前胸部和上腹部。用鼻缓慢吸气时,膈肌最大程 度下降,腹肌松弛,腹部凸出,手感到腹部向上 抬起。呼气时,腹肌收缩,膈肌松弛,膈肌随腹 腔内压增加而上抬,推动肺部气体排出,手感到 腹部下降。另外,可以在腹部放置小枕头、杂志 或书锻炼腹式呼吸。如果吸气时,物体上升,证 明是腹式呼吸。
• 震颤仅在呼气时应用
• 方法:双手交叉或重叠取位于肺底部,病人缓慢呼 气,随病人呼气做自下而上的轻柔的上下抖动,每 个部位重复最多6-7个呼吸周期
五、有效咳嗽
• 能够帮助过多支气管分泌物排出气道的咳 嗽方法。在不加重病情或增加支气管痉挛前提下, 增加分泌物清除效率
• 过程:1、深吸气,屏气,放松呼气 2、重复以上过程 3、深吸气,屏气2秒 4、关闭声门 5、收缩腹肌,用力连续几次咳嗽,排
目的:增加膈肌的收缩能力和收缩效率
二、缩唇呼吸
• 技巧是通过缩唇形式的微弱阻力来延长呼气时间, 增加气道压力,延缓气道塌陷。
• 方法:患者闭嘴经鼻吸气,然后通过缩唇(吹口 哨样)缓慢呼气。呼气的时间应是吸气时间的3 倍以上
三、体位引流
• 原理:利用重力作用,将分泌物从较低部位引流 至开口较大的气道而最终排出。每天进行体位引 流,以清除支气管内的分泌物,防止肺不张,减 少病原菌生长的机会。
呼吸功能锻炼
• ----呼吸肌肉的活动,增加 潮气量,肺充分扩张,从而提高 肺活量
• ----增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的作用,增加肺泡与肺血管之间 的气体交换,提高血氧饱和度, 从而使呼吸效能得到改善
适应症
呼吸功能训练技术评分标准

②呼吸肌训练
a腹肌训练:仰卧位,上腹部放置1-2kg沙袋,吸气时肩和胸部保持不动并尽力挺腹,呼吸时腹部下沉
5
b吹蜡烛法:坐位,将点燃的蜡烛放于面前10-15cm处,吸气后用力吹动火苗,使之持续飘动
5
取舒适卧位
2
再次核对
2
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4
质量
评定
关爱患者,有效沟通,患者安全
5
操作有序,动作轻柔,熟练
2
告知:告知患者呼吸功能的目的和方法,呼吸训练过程中的配合要点,正确的呼吸方法及呼吸训练的注意事项等
2
操
作
流
程
核对、携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串号、姓名、腕带
2
评估、告知
3
拉上床间隔帘或屏风遮挡
2
呼吸训练
(1)缩唇呼吸训练:患者取端坐位,双手扶膝,用鼻腔缓慢深吸气后不要急于呼出,稍屏气片刻将嘴唇缩进如吹口哨状,将气体缓慢吹出
呼吸功能训练技术
目的:让肺叶充分膨胀,以增加肺泡表面张力,增加肺活量,提高肺功能
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
标准
分
姓名
准备
操作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
用物准备:①建议呼吸训练器②沙袋数个③蜡烛(撕成条状的薄纸)④打火机
2
环境准备:空气清洁、安静、时间安排在两餐之间
2
评估:病情、意识及生命体征,肺功能情况,呼吸模式
5
健康教育方法适当,病人掌握目的及注意事项,积极配合
用物齐备,处置规范
5
理论提问
10
总分
100
签名
15
(2)腹式呼吸训练:取卧位或坐位(前倾依靠位),放松闭口缓慢经鼻深吸气,双手置于腹部随之隆起上抬,吸气至不能再吸时稍屏息2-3s,然后缩唇缓慢呼气,腹部尽量回收,缓慢呼吸达4-6s,也可将双手置于肋弓,在呼气时加压以缩小胸廓,促进气体排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式呼吸和缩唇式呼吸
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法指吸气时让腹部凸起,吐气时腹部凹入的呼吸法。
腹式呼吸方法: 1.取仰卧或舒适的坐姿,放松全身。
2.右手放在腹部肚脐,左手放在胸部。
3.吸气时,最大限度地向外扩张腹部。
4. 呼气时,最大限度地向内收缩腹部。
腹式呼吸要点:
选用何种体位进行练习,应请医生根据所患疾病选择立位、坐位或平卧位。
初学者以半卧位最适合。
两膝半屈(或在膝下垫一个小枕头)使腹肌放松,两手分别放在前胸和上腹部,用鼻子缓慢吸气时,膈肌松弛,腹部的手有向上抬起的感觉,而胸部的手原位不动;呼气时,腹肌收缩,腹部的手有下降感。
腹式呼吸要点:
需要注意的是,呼吸要深长而缓慢,尽量用鼻吸气,用口呼气;一呼一吸掌握在15秒钟左右,即深吸气(鼓起肚子)3—5秒,屏息1秒,然后慢呼气(回缩肚子)3—5秒,屏息1秒,每次5—15分钟,做30分钟最好,每天练习1—2次。
身体好的人,屏息时间可延长,呼吸节奏尽量放慢加深。
身体差的人,可以不屏息,但气要吸足。
缩唇呼吸:缩唇呼吸指的是吸气时用鼻子,呼气时嘴唇呈缩唇状施加一些抵抗,慢慢呼气的方法。
缩唇呼吸方法:
1.吸气时用鼻子。
2.呼气时缩唇轻闭,慢慢轻轻呼出气体。
3.吸气和呼气的比例在1:2进行,慢慢地呼气达到1:4作为目标。
缩唇呼吸要点:
1、患者取端坐位,双手扶膝。
2、吸气时,让气体从鼻孔进入,这样吸入肺部的空气经鼻腔粘膜的吸附、过滤、湿润、加温可以减少对咽喉、气道的刺激,并有防止感染的作用。
3、每次吸气后不要忙于呼出,宜稍屏气片刻再进行缩唇呼气。
缩唇呼吸要点:
呼气时,舌尖放在下颌牙齿内底部,舌体略弓起靠近上颌硬腭、软腭交界处,以增加呼气气流的阻力,缩拢口唇呈“吹口哨”状,使气体通过缩窄的口形徐徐将肺内气体轻轻吹出,每次呼气持续4~6秒,然后用鼻子轻轻吸气。
要求呼气时间要稍长一些,尽量多呼出气体,吸气和呼气的时间比为1:2。
按照以上的方法每天练习3~4次,每次15~20分钟,吸气时默数1、2,呼气时默数1、2、3、4,就能逐渐延长呼气时间,降低呼吸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