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邑县自然环境概况
高邑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

高邑县xxx生产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报告摘要说明高邑县,又名凤城,隶属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位于华北平原西部边缘,地理坐标处于北纬37°33’~37°42’、东经114°26’~114°43’之间。
距河北省会石家庄50公里。
高邑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气候,年平均温度12.5度,平均年降雨量520mm,年日照时间2660小时,平均无霜期191天。
高邑县县域面积222平方公里,辖三镇两乡。
截至2011年,高邑县总人口19万,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98%。
高邑县拥有回族,壮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
高邑县,是石家庄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京广铁路、京广客运专线(高铁)、107国道及京深高速公路纵贯南北。
高邑县,地下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煤炭,石灰石,陶土类,沙子类矿产资源居多。
2012年,高邑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3亿元,高邑县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其中刘秀公园1981年列为高邑县重点保护文物,2008年升级为省重点保护文物。
2019年3月,被列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中国历来都是世界芳香产业中的重要供应者,然而在香薰精油的生产及消费方面一直都处于缺失状态,众多小型厂家急于抢夺短期利益,造成中国香薰精油市场混乱,市场集中度低,无明显的品牌效应。
中国内地市场,精油护肤品所占市场份额不足2%,精油护肤品行业还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可供挖掘。
2015年,我国香薰精油市场零售额达33亿元。
xxx科技公司由xxx(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投资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400.0万元,占公司股份65%;B公司出资220.0万元,占公司股份35%。
xxx科技公司以xxx产业为核心,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源和B公司的行业经验,xxx科技公司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3-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从家乡的发展看中国的发展

从家乡看中国六十多年前,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共产党人为我们建立了一个新中国。
三十多年前,在前一辈领导人所取得的伟大成绩基础之上的,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共产党人则是开创了中国高速腾飞发展的新时期,形成、发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政策的实施,我的家乡在这些政策的指导下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些变化印证了中国近些年社会建设的成就,也着预示着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
我的家乡是在河北石家庄市高邑县,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面阅历的增加,对家乡的变化和发展也愈加感触深刻。
下面从我们家乡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以小见大畅想一下中国未来的发展。
我的家乡位于华北平原西部边缘,太行山脉东麓,离省会石家庄只有51公里,总面积211平方公里。
小时候,走在去县城的路上,满眼都是绿色的植物,看见的最高级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和摩托车。
那时候的我还不知道什么是工厂、什么GDP。
可是就在近十年中,那些一成不变的景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国家重点发展经济,高邑作为一个小县城,地小物博,经济发展非常迅速。
2012年,高邑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3亿元,比2011年增长1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15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346元,分别比2011年增长12.6%和15.9%。
2012年,高邑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9亿元,比2011年增长25.4%。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这些数据都展示了中国经济现在的迅猛发展。
曾经的绿色消失了,变成了灰色。
那些植物摇身一变成了高楼耸立的工厂,公路两边的田地都被开发占用了。
随着时间的流失,公路变宽了,公园变多了,楼房变高了,高铁也来到了我们这个本来不起眼的小县城。
但是,一些不速之客也闯入了我们的生活,雾霾、沙尘暴这些原本只有在电视上听过的字眼,现在也成了我们饭后热议的话题。
我们的生活条件富裕了,但是我们的环境条件贫乏了。
改革开放以后,县里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对环境造成的极大的伤害,废气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自然中去,使农田的浇灌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高邑县城东工业区概况

高邑县城东工业区概况高邑县城东工业区位于高邑县城东,西临高邑县城东环路,东以京港澳高速公路西边绿化带为界,南至南环路,北至府北路,中部是横穿城区的393省道,总面积540.05ha。
(1)产业定位及规划期限该工业区发展定位为高科技工业园区,逐渐建成为以机械、装备制造和农产品深加工两大产业集群为主导的高新科技开发区。
规划主导产业为机械和装备制造、农产品深加工。
工业区规划期限为2007-2020年,其中近期为2007~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
(2)基础设施规划及现状①给水规划近期用水由位于主城区北部的地下给水厂进行直接供给,远期水源为高邑县城的地表水厂。
目前,工业区内供水由地下给水厂提供。
②排水规划采用雨污分流制。
规划敷设一定数量的雨水管网,以千秋路为界线分为南、北两部分,各部分的雨水单独收集,各自排入城市管道进行收集。
规划一条DN1000污水管,考虑高邑县污水厂在东工业区的北部,所以东工业区不再新建新的污水厂。
区内各地块的污水单独收集,再将污水沿外环路由污水干管集中送到高邑县凤城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污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
目前,区内配套污水管网完善,废水排至邑县凤城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③供电规划区电源来自位于本区东部的110kV高邑变电站,规划区内设35kV变电站1座为园区供电。
目前区内配套供电设施完善,能够满足工业区发展需要。
④供气规划工业区内的燃气用户以天然气为气源,配套建设燃气管网。
工业区内现状供气设施完善,能够满足区内发展要求。
⑤供热规划区采用集中供热,拟建设燃煤供热热源站1座,热源站规划占地4.5ha。
热源站内供热锅炉的最大能力为300t/h。
采暖热媒采用95-70℃热水,生产工艺热媒采用蒸汽。
现状工业区企业工业用热采用自备燃气锅炉,暂未实现集中供热。
高邑县规划设计方案参考

高邑县xx生产加工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模板范文摘要说明—高邑县,又名凤城,隶属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位于华北平原西部边缘,地理坐标处于北纬37°33’~37°42’、东经114°26’~114°43’之间。
距河北省会石家庄50公里。
高邑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气候,年平均温度12.5度,平均年降雨量520mm,年日照时间2660小时,平均无霜期191天。
高邑县县域面积222平方公里,辖三镇两乡。
截至2011年,高邑县总人口19万,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98%。
高邑县拥有回族,壮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
高邑县,是石家庄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京广铁路、京广客运专线(高铁)、107国道及京深高速公路纵贯南北。
高邑县,地下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煤炭,石灰石,陶土类,沙子类矿产资源居多。
2012年,高邑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3亿元,高邑县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其中刘秀公园1981年列为高邑县重点保护文物,2008年升级为省重点保护文物。
2019年3月,被列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该xx项目计划总投资2210.8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871.9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4.67%;流动资金338.8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5.33%。
达产年营业收入3150.00万元,总成本费用2442.93万元,税金及附加41.75万元,利润总额707.07万元,利税总额846.35万元,税后净利润530.30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16.05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1.98%,投资利税率38.28%,投资回报率23.99%,全部投资回收期5.67年,提供就业职位52个。
面对国内外比较复杂的经济环境和不断加大的下行压力,陶粒行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多数企业开工不足、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下降,企业应收账款增加。
但也有部分企业迎难而上,准确把握陶粒行业发展所面临的新的要求、新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抓住机遇、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应对挑战,依靠新产品、新技术和经营创新,使企业走上转型升级之路,取得了较好的业绩。
(完整版)高邑总规说明书2

第一部分总则第一章县域概况一、地理位置高邑县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地处华北平原西部边缘,地理坐标为东经114°26′—114°43′,北纬37°33′—37°42′。
县境北靠元氏县、南接临城县,东与赵县、柏乡县毗邻,西接赞皇县。
县境东西长23.75公里,南北宽16.1公里,总面积222.046平方公里。
二、行政区划高邑县政府驻地高邑镇,位于县境中部偏南,北距省会石家庄51公里,东北距首都北京300公里。
高邑县下辖1镇(高邑镇)、5个乡(大营乡、万城乡、西富村乡、中韩乡和王同庄乡),共计107个行政村。
三、交通条件高邑县对外运输的主要方式以铁路和公路为主。
铁路主要有京广铁路,于县城西部设有高邑火车站,为客货兼办三等中间站。
107国道纵贯县域南北,境内长约14.3公里;京深高速公路从县城东侧穿过,境内长度为16.5公里,距县城东1.8公里处设有出口。
同时省级公路393省道横穿城区。
铁路、公路纵横交错,组成了高邑县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
四、自然条件⒈地形地貌高邑县地处太行山东麓,全县总体趋势西偏高,东略低,东部平原区海拔40-60米,地势平坦,区内地貌可划分为2个大区7个小区:⑴丘陵区黄土类台地小区:分布在高邑县西南的北焦村;河谷小区:分布槐河流域西部的西富村乡西北部⑵平原区①倾斜地小区:分布在西富村乡②古河道高地或为高地小区:分三块分布在县城北、中韩乡及西富村的东南;③扇上平地:仅有小块分布在高邑镇南部;④洼地小区:在区内占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分布在县域腹部的万城、大营、高邑镇及县城东部;⑤河漫滩地小区:分布在泲河、槐河流域。
⒉气候条件高邑县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具有:四季分明,寒暑悬殊,昼夜温差大,雨量年际变化大,光照多,夏雨多的特点。
年平均日照时数2732小时,最大冻土深度497毫米(2004年)。
全县多年平均气温12.6 ºС,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2 ºС。
高邑县文化强县汇报

高邑县文化强县工作发展情况汇报近年来,高邑县在市委宣传部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紧紧围绕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全民文化素质和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发展,积极实施“文化强县”战略,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凸显高邑文化特色,加强文化设施建设等方面用力,大力推动文化商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并取得较好成绩,现将我县文化工作汇报如下:一、高邑县基本情况高邑县位于石家庄市最南端,县域面积222平方公里,辖三镇三乡,107个行政村,人口19万,耕地25万亩。
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5.4亿元。
人均gdp达到2.26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5亿元,全部财政投收入完成2.04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340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102元。
高邑县历史文化悠久。
据境内凤凰山出土石斧考证,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
春秋属晋,称鄗。
战国时属中山国。
公元25年,汉光武帝刘秀东在城南千秋台即位称帝,诏改鄗为高邑,县名沿用至今,已有近2000年历史。
明朝“东林之三君”之一吏部尚书赵南星为高邑人,境内现存中山国房子郡遗址,刘秀登极台、南星书院等历史文化遗迹。
二、文化工作发展情况(一)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叫响县域特色文化品牌。
高邑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文化底蕴深厚。
目前我县拥有省保文物四处、县保文物五处。
首先是亿光武帝刘秀登基千秋台为龙头的汉文化体系。
近年来,我县将刘秀汉文化作为特色文化建设的第一名片,投资3500万元,兴建了汉文化主题公园(刘秀公园),整理出版了《刘秀的传说》、《走进古鄗》等系列文化书籍,并在县政协主席陈金锁同志的不懈努力下,组织编剧名家编写了《刘秀定河北》三十集大型历史剧,目前,正在面向全国诚邀投资商投资拍片。
同时,我们将“汉文化一条街”、“汉文化影视基地”建设纳入我县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之中。
为弘扬和推广刘秀汉文化,我们还积极搭建高层次平台,邀请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魏新到本县举办专题文化讲座,努力将汉文化这一文化品牌打响打亮,走出高邑,走向全国。
高邑县项目投资计划书模板

高邑县xx建设投资项目投资计划书模板范文,下载可编辑(仅供参考)高邑县xx建设投资项目投资计划书高邑县,又名凤城,隶属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位于华北平原西部边缘,地理坐标处于北纬37°33’~37°42’、东经114°26’~114°43’之间。
距河北省会石家庄50公里。
高邑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气候,年平均温度12.5度,平均年降雨量520mm,年日照时间2660小时,平均无霜期191天。
高邑县县域面积222平方公里,辖三镇两乡。
截至2011年,高邑县总人口19万,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98%。
高邑县拥有回族,壮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
高邑县,是石家庄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京广铁路、京广客运专线(高铁)、107国道及京深高速公路纵贯南北。
高邑县,地下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煤炭,石灰石,陶土类,沙子类矿产资源居多。
2012年,高邑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3亿元,高邑县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其中刘秀公园1981年列为高邑县重点保护文物,2008年升级为省重点保护文物。
2019年3月,被列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香薰精油是从具有香味的植物中,萃取出的植物精华,也就是常说的植物荷尔蒙。
近代欧洲发展出的香薰疗法是利用香薰精油呵护身心的方法。
萃取植物之精华的香薰精油不仅具有特殊的香味,而且具有神奇的药效。
通过沐浴、按摩等方式可以平衡及舒缓身体和精神。
香薰精油具有完全的挥发性,能完全溶于酒精和油。
对皮肤有很好的渗透性,易于被皮肤吸收。
对人体产生间接性的促进、提升,改善人体本身正向功能的加强。
该xx项目计划总投资21315.6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4788.5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9.38%;流动资金6527.0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0.62%。
达产年营业收入48173.00万元,总成本费用37645.92万元,税金及附加403.66万元,利润总额10527.08万元,利税总额12382.75万元,税后净利润7895.31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4487.44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9.39%,投资利税率58.09%,投资回报率37.04%,全部投资回收期4.20年,提供就业职位1064个。
留学360招收高邑县美国留学代理

高邑县,又名凤城,隶属于石家庄市,位于华北平原西部边缘,地理坐标处于北纬37°33′~37°42′、东经114°26′~114°43′之间。
距河北省会石家庄50公里。
高邑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气候,年平均温度12.5度,平均年降雨量520mm,年日照时间2660小时,平均无霜期191天。
高邑县县域面积222平方公里,辖三镇两乡。
截至2011年,高邑县总人口19万,汉族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98%。
高邑县拥有回族,壮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
高邑县,是石家庄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京广铁路、京广客运专线(高铁)、107国道及京深高速公路纵贯南北。
高邑县,地下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煤炭,石灰石,陶土类,沙子类矿产资源居多。
2012年,高邑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3亿元,高邑县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其中刘秀公园1981年列为高邑县重点保护文物,2008年升级为省重点保护文物。
互联网免费留学领跑者-留学360非常看重高邑县美国留学市场,现招收高邑县美国留学代理:留学360,隶属于上海叁陆零教育投资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互联网留学办理、教育投资、海外投资、海外置业以及网络运营,是全球互联网留学领跑者,公司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澳洲、新西兰、爱尔兰、瑞士、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30多个国家的800多家教育机构签约建立合作关系,协议覆盖了3000多所海外大中小学,拥有经验丰富的留学咨询专家组成的留学专家团,其中78.6%拥有海外名校留学背景,高效有序的留学咨询系统和安全快捷的后勤保障队伍,为留学生提供从咨询、申请、签证、接机及住宿等留学一条龙服务。
历程8年,公司已为数万名中国学生提供了留学咨询和院校申请。
留学360为留学代理机构提供的服务包括:真实可靠的海外学校合作资源,帮助合作机构和国际院校合作。
合作开展留学推广展览展示活动,定期安排海外学校考试和面试活动。
专业、高效的留学方案设计及院校课程选择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地理位置
高邑县位于华北平原西部边缘,太行山脉东麓,省会石家庄南51公里处。
县境北靠元氏县,南接临城县,西临赞皇县,东与赵县、柏乡县毗连。
南北长16.5公里,东西宽23.75公里,总面积211平方公里,素称蕞尔。
县境地处北纬37°33′~37°42′、东经114°26′~114°43′。
2、地形地貌
高邑县地处华北沉降带,冀中平原中部。
县城以西为太行山麓冲积扇末端平原,约占全县总面积的3.1%;其余皆为近代河流改道、决口的淤积平原,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96.9%。
总地势自西南向东北缓缓倾斜,平均坡降比为0.3%~0.1%,无明显起伏变化。
海拔高程在10~21m之间。
海拔高程低,地下水位较高,形成了低洼易涝、盐碱地多的自然特点。
3、气候气象
本区属东部季风区暖温带半干旱地区,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显著,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
主要气候特征如下:多年平均气温12.1℃;其中1月份最低,平均气温-4.5℃,7月份最高,平均气温26.3℃;极端最高气温41.8℃(1972年6月10日),极端最低气温-25.5℃(1970年1月4日);年平均降水量521.6mm,最高年1080.5mm,最低年154mm:年内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0.8%。
水面水分多年平均蒸发量1823mm,约为年平均降水量的3.5倍。
全年平均无霜期为177天,最多226天,最少146天。
最大冻土深度61厘米。
高邑县境内盛行南南西风,全年有7个月以上南南西风为最多风向。
达到8级以上的大风以北北西风和西北风居多,分别占50%和30%以上。
年平均风速2.2m/s,多年最大风速22.0m/s。
4、地质与水文地质
高邑县域内地表水体主要有泲河,属于子牙河水系。
高邑县地质构造的基底岩石属前寒武地层,从下到上的地层层序分别是上元古地界,新生界第三系沙四~孔店组,沙店河街组三、二、一段,东营组,馆陶组,明化镇组,第四系平原组。
岩石基底在全县范围内埋藏深浅、薄厚不一,根
据以上地质结构,高邑县地基计点强R=1.8Kg/Cm2,地震烈度为7°。
本区地下水埋藏于第四系松散层沉积物中,分布为四个含水层组,其变化规律为:自上而下粘土由较厚变为较薄,含水砂层分布山不稳定到稳定,岩性粒度山细变粗,富水程度由小变大,但往下岩性风化渐强烈,富水性变弱,自西向东含水层山中粗沙逐渐变为细中砂至粉细砂,亚沙土层逐渐加厚,富水性则山强变弱,这种规律性的变化导致水文地质条件从西向东逐渐由好变差。
各含水层组情况简述如下:
第一含水组:0~80(东部96m)m范围内,含水层岩性以多层中粗砂、中细砂和细砂为主。
含水层单层厚度变化大,分布不稳定;
第二含水组:80(东部96)~205m深度内,含水层自西向东为中粗砂、细中砂、细砂为主。
自西向东呈扇形分布,含水层比较稳定,单层厚度较大,但也有不连续分布的情况;
第三含水层组:195~310m深度内,含水层岩性在水平分布上大体与第一含水层组相同,单岩性粒度变粗,单层厚度大且稳定,不过风化强烈,富水性减弱。
第四含水层组:310m以下,基本未开采。
本区地下水的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其次是地表水和农灌水回归入渗补给;地下水排泄以人工开采和向下游径流方式为主。
地下水水位埋深一般在7.5m 左右。
地下水是本区居民生活饮用和工农业生产用水的主要水源,贮量较为丰富,已被广泛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