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物电学院2..

合集下载

太原理工大学专业名称一览表

太原理工大学专业名称一览表
四年
工学
矿业工程学院(10)
081401
地质工程
四年
工学
070502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四年
理学
070504
地理信息科学
四年
理学
081005T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四年
工学
081201
测绘工程
四年
工学
081402
勘查技术与工程
四年
工学
081403
资源勘查工程
四年
工学
081501
采矿工程
四年
工学
081503
矿物加工工程
环境工程
四年
工学
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3)
081101
水利水电工程
四年
工学
081102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四年
工学
082305
农业水利工程
四年
工学
化学化工学院(5)
070302
应用化学
四年
理学
080206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四年
工学
081301
化学工程与工艺
四年
工学
081302
制药工程
四年
工学
083001
生物工程
四年
工学
082901
安全工程
四年
工学
经济管理学院(7)
020401
国际经济与贸易
四年
经济学
020106T
能源经济
四年
经济学
120103
工程管理
四年
管理学
120202
市场营销
四年
管理学
120203K

学生素质综合测评细则(试行)

学生素质综合测评细则(试行)

太原理工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学生素质综合测评细则(试行)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分为基本素质测评和发展素质测评两个方面。

基本素质是指学生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一般性表现。

发展素质是指学生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形成的体现创新性、实践性和特长性的素质。

A.基本素质测评基本素质测评主要包括品德测评、课程学习成绩测评、身心测评。

每个方面的测评,总分可以累加到100分以上,综合测评总名次排名时按照实际测评分数记;上报综合素质测评统计表时,超过100分按100分记。

一.品德测评(总分100分,得分用J1表示)品德测评分数由基础分和各项加减分两部分组成。

基础分又包括辅导员测评分和班级学生民主测评分。

班级学生民主测评办法为:班级学生采取匿名评分方式,对班级每位学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学习态度、遵纪守法、文明素养四个方面进行评分,每个方面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优秀=90分,良好=80分,合格=70分,不合格=50分。

学生若无故不参加测评,该项测评得分记为零分。

基础分满分为80分或70分,可根据实际情况经测算后确定。

若确定为80分,则辅导员测评分最低为40分,最高为60分;若确定为70分,则辅导员测评分最低为35分,最高为55分。

(参评得分)/(参评总人数)×(基础满分-辅导员测评分)班级学生民主测评分=100品德测评得分J1 = 辅导员测评分 + 班级学生民主测评分+ 各项加减分各项加减分细则如下。

(一)思想政治表现1.凡在本学年递交入党申请书者,加1分。

2.在班级、团支部活动中表现突出者(非干部学生)加1—3分;助人为乐表现突出者,依据表现情况加1—3分。

3.参加校、院主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讲座每次加1分,在讲座中作主题发言加1分。

4.凡在本学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政治理论类课程成绩在90分及以上加2分,80—89分加1分,60分以下扣2分。

太原理工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汾西重工”科技创新奖学金评选办法(试行)为推动我院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的开展,鼓励广大在校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实践,在学院内营造参与创新活动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培养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创新型人才,经学院与山西汾西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协商,由山西汾西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在我院设立“汾西重工”科技创新奖学金,用于奖励在学术研究、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

根据双方协议,特制定本评选办法。

第一条评选范围:凡注册取得正式学籍的我院全日制研究生和本科生。

延期毕业研究生不能申请。

硕博连读研究生按所处学习阶段申请。

第二条奖励标准及名额:博士研究生1人, 5000元/人;硕士研究生3人,3000元/人;本科生3人,2000元/人。

第三条评奖条件:(一)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身心健康,诚实守信,在校期间无不良记录。

(二)学习勤奋,成绩良好,主干课程无不及格记录,重修(补考)不超过6个学分且参评时无不及格课程,研究生外语水平达到授予学位的要求。

(三)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取得优异成绩。

第四条评审时间:每年3月份组织评选。

第五条组织机构:学院成立“汾西重工”科技创新奖学金评审委员会,由院党委书记、院长担任评委会主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担任副主任,教师代表、院学工办主任和团委书记担任委员。

下设奖学金评审办公室,由院学工办主任担任主任,院团委书记、教科办主任担任副主任,负责具体组织和实施。

第六条评审程序:(一)学院下发评选通知,学生本人向学院提出申请,填写《“汾西重工”科技创新奖学金申请审批表》,提交科研成果原件、学术论文收录证明及获奖证书(或证明)等材料。

(二)奖学金评审办公室对申请者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查,按评分细则打分排序,按1:2确定候选人名单。

(三)由评审委员会评审,确定获奖学生名单并公示。

公示结束后,学院签署审批意见,报请山西汾西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审查备案。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太原理工大学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太原理工大学

集成电路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085209 授予工学硕士学位)一、学科专业简介集成电路工程主要包括是集成电路设计、制造、测试、封装、材料、设备及其在网络通信、数字家电、信息安全等方面应用的工程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随着集成电路向高密度、高性能、SOC芯片的发展,使得集成电路工程技术成为当今最具有渗透性和综合性的工程技术领域之一。

二、培养目标1.重点培养从事集成电路制造、测试、封装、材料与设备相关设计与应用,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2.掌握集成电路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

3.掌握解决集成电路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实践思维方法和作风,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胜任本学科的专业技术或者管理工作。

4.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和初步写作。

三、主要研究方向1.微型光电传感器技术;2.微纳机电系统;3.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4.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应用;5.信息处理与微系统;6.光电子器件集成及材料研究。

四、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半脱产硕士研究生经申请批准,其学习年限可延长半年至一年。

五、培养环节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课程体系突出“应用型、实用性”的特点。

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强调理论设计与应用实践的有机结合,重视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突出系统分析和设计实践能力培养;结合设计项目开展研究、完成系列设计实践训练等。

1.导师的确定研究生导师的确定实行双向选择,研究生根据公布的导师名单填写双向选择表,然后由导师根据填表选择所要指导的研究生。

第一志愿未落实的硕士研究生,根据学生其他志愿和实际情况,在进一步征求师生双方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协调落实。

2.培养计划的确定根据集成电路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方案,由研究生与导师或导师团组共同商订培养计划,研究生在网上提交选定的课程,经研究生导师审核通过后,由系教学秘书下载研究生培养计划,下发给导师,导师和学院主管领导确认签字后盖学院公章归档。

物理电子学-太原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物理电子学-太原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四、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半脱产硕士研究生经申请批准,其学习年限可延长半年至一年。

五、培养环节
研究生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和毕业答辩由各学位点统一组织安排。

开题报告在第三个学期初公开进行,中期考核在第四个学期末公开进行,毕业答辩在第六个学期末公开进行。

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小组成员不少于五人,由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导师组成,鼓励邀请系外或校外专家参加。

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五人,必须有系外或校外具有教授职称的专家参加。

六、学分要求
毕业答辩前总学分≥32:
1. 学位课学分≥27。

其中包括公共学位课9学分,基础理论课(工程数学课)≥4,专业学位课≥6
2. 必修环节5学分(包括选题报告、文献检索、教学实践与科研技能训练、学术活动)
七、科研成果要求
1. 严禁抄袭、造假、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否则不予答辩并追究相关的责任;
2. 毕业答辩前科研成果需满足下面其中的一项:
(1)至少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或录用学术论文一篇以上(论文必须以太原理工大学的名义发表,学生为第一作者);
(2) 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或录用学术论文两篇以上(论文必须以太原理工大学的名义发表,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第三作者及以后者不计入篇数);
3. 发表论文的内容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与所读专业研究内涵相符。

八、学位论文要求
1. 学位论文所研究内容与所读专业的研究内涵相符。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综合测评办法细则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综合测评办法细则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综合测评办法细则第一条测评机构1、班级测评机构由辅导员或班主任任组长,各班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任副组长,各宿舍长为成员。

第二条测评标准及实施过程1、所有加分项均为上一学年内容。

2、所有专业可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好尺度,在同学得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基础分。

3、未尽事宜可参照《学生手册》。

除明确规定项目外,其余由评议小组把握。

基本方面测评(总分为100分)包括修身立德测评和身心健康测评,两项测评综合分为基本得分。

一、修身立德测评(总分50分)修身立德素质是学生思想品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主要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道德修养、遵纪守法、集体观念四个方面的表现进行测评。

第一项基础分0分,第二项基础分5分,第三项基础分10分,第四项基础分5分。

1、思想政治素养:(1)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自觉加强思想修养。

(2)认真学习党的理论,认真参加各项思政活动(包括政治理论学习活动,党团组织的思政活动、党课、团课、与提高思政素养有关的报告会及讲座等)。

每人每次加1分,依次累加,以校、院级组织及班级签到记录为标准。

(如有其他项目,参与经各班评议小组共同通过后亦可酌情加分)。

基础分为0分,含基础分在内总分15分。

2、道德修养(1)到课情况、早操、作业完成情况由班级评议小组根据班级记录予以扣分(2)勤劳朴素,崇尚节俭,不挥霍浪费,积极参加勤工助学,勤工助学每上岗一次加2分。

(3)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乐于助人,每有一次加1分,根据校、院、班组织记录予以加分。

(4)宿舍卫生学年评“A”1次加1分。

(5)获得各种荣誉称号的,按下项标准加分(奖学金不算)荣誉称号例:校级:个人: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干部,先进个人,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优秀团员,军训优秀学员等。

集体:先进集体,先进班集体,先进团支部等。

院级:个人:优秀工作者,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优秀共青团干部等。

基于STM32的高精度恒温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STM32的高精度恒温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STM32的高精度恒温控制系统设计黄琦;韩广源;吴瑞东;刘毅;杨世强;张明江;张建忠【摘要】针对分布式光纤拉曼测温系统中定标光纤和雪崩光电二极管(APD)的温控要求,设计了一套基于STM32的高精度恒温控制系统.系统采用上下位机结构,上位机负责设定温度值和显示温度数据,下位机根据上位机的设定值利用P ID算法对恒温箱的温度进行控制.实验结果表明:在22℃的室温下,定标光纤温度稳定在(10±0.1)℃,APD温度稳定在(5±0.005)℃,上位机可准确反映温度的数值和变化趋势.整套恒温系统能够满足分布式光纤拉曼测温系统的温控要求.%Aiming at the temperature requirements of the calibrating fiber and avalanche photo diode ( APD) in distributed optical fiber Raman temperature sensing system, a constant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with high precision was designed based on STM32. This system adopted upper and lower computers. The upper computer can set the temperature value and display tempera?ture, meanwhile, the lower computer can control the incubator temperature with the PID algorithm according to the instruction from the upper computer.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librating fiber and the APD can stabilize at(10±0.1)℃ and(5± 0. 005)℃ at room temperature of 22 ℃.respectively, Besides, the upper computer can accurately reflect the temperature value and its variation trend. It is reasonably believed that the complete set of thermostatic device can meet the temperature demands in distributed optical fiber Raman temperature sensing system.【期刊名称】《仪表技术与传感器》【年(卷),期】2017(000)005【总页数】4页(P71-74)【关键词】STM32;高精度;温度;STemwin;PID算法【作者】黄琦;韩广源;吴瑞东;刘毅;杨世强;张明江;张建忠【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新型传感器与智能控制教育部与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 030024;太原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光电工程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24;太原世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太原 030024;太原理工大学新型传感器与智能控制教育部与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 030024;太原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光电工程研究所,山西太原 030024;太原理工大学新型传感器与智能控制教育部与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 030024;太原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光电工程研究所,山西太原 030024;太原世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太原030024;太原理工大学新型传感器与智能控制教育部与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030024;太原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光电工程研究所,山西太原 030024;太原理工大学新型传感器与智能控制教育部与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 030024;太原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光电工程研究所,山西太原 030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73分布式光纤拉曼测温系统是利用后向拉曼散射光的温度效应进行温度探测的新型传感系统[1]。

太原理工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学校简介太原理工大学前身是创立于1902年的国立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三所国立大学之一。

经过百余年的传承与发展,学校业已建设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府,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一个多世纪以来,太原理工大学秉承“敢为人先、敢于创新、勇于竞争”的传统精神,努力构建多层次、多规格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业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18万余名栋梁之材,先后被评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荣膺“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1590名,博士研究生667名、硕士研究生4642名;设有75个本科专业,126个硕士点,49个博士点,11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覆盖了20个工程领域,10个高校教师领域有高校教师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3个山西省重点学科,6个山西省重点实验室,10个山西省工程研究中心,2个山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山西省优秀教学团队,11个山西省教学示范中心, 3个山西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9个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16个省级品牌专业,23门省级精品课程。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950名,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917名,博士生导师147名,有中国工程院院士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名,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4名,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3名,中央联系的高级专家10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3名;山西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23名,山西省“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人才工程”19名,山西省“三晋学者”特聘教授3名,山西省科技功臣4名,省级优秀专家11名,省级教学名师30名,山西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61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教授127名,150余名国内外著名学者被聘为名誉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研
科研合同经费:1470.01 万元 进 账 经 费:837.05 万元 新增可支配经费:1237.65 万元 科研项目:新增科研项目 52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7 项, 省部级 21 项,
企业技术开发与服务项目 14 项) 发表学术论文:70 篇(SCI 收录 38 篇;EI 收录 46 篇;2 篇影响因子大于 10) 发明专利:授权 6 项国家发明专利, 申请 34 项国家发明专利 获奖:山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二等奖 1 项
学院现有三个本科专业, 一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一个交叉学科博士 学位点, 六个学术型硕士学位点, 两个专业型硕士学位点, 一个工程硕士学 位点。拥有一个省级实验示范中心, 两门精品课程, 一个山西省品牌专业, 一个山西省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团队。现有在校本科生 396 名, 硕士生 206 名, 博士生 21 名。
凝聚态物理 39 人;光学工程 41 人;控制科学与工程 36 人; 集成电路工程 31 人;控制工程 5 人) 博士研究生: 21 人 博 士 后: 4 人
教学
全年承担教学工作量:45784.92(含三本教学工作量 13941.92) 在编教师人均教学工作量:545.06;人均本科教学工作量:463.03 承担的大学物理和物理实验教学班:253 个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组织机构
院行政
院党委
院 长:王云才 副 院 长:郝玉英 院长助理:张明江
杨毅彪
书 记:李建明 副书记:彭彦彬
办公机构
党务行政办公室:张 莉(主任) 教学科研办公室:甄 炜(主任) 学生工作办公室:冯志宇(主任) 院 团 委:秦莺莺(书记)
刘小平 李维强 周颖娟
2012 年, 学院科研合同经费共计 1470.01 万元, 进账经费 837.05 万元, 新增可支配经费 1237.65 万元。 新增科研项目 52 项, 其中国家级基金项目 17 项, 省部级项目 21 项, 企业技术开发及服务项目 14 项。获山西省科学技 术(自然科学类)二等奖 1 项, 太原市科技奖优秀科技项目奖一等奖 1 项, 中 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成果奖 1 项, 2012 中国(国际)传感器创新大赛一 等奖 1 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6 项,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34 项, 发表学术论 文 70 篇, 其中被 SCI 收录论文 38 篇(影响因子大于 10 的论文 2 篇), 被 EI 收录论文 46 篇。
太原市科技奖优秀科技项目奖一等奖 1 项 2012 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成果奖 1 项 “中国(国际)传感器创新大赛”创新应用类一等奖 1 项 太原理工大学科技创新团队奖 1 项 新增学术带头人: 郝玉英、王云才入选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杨玲珍、张明江入选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
-4-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ollege of Physics and Optoelectronics 㲌䊎㏎⹅⫔䁈㹐㏎䈌⺃⮈⹅⧭䁈䊛 Annual Report 2012 2012 㛋㛋Ⱙ⡉⷇
ᆀ --------------------------------------------------------- 1 ഐߊ᏶ -------------------------------------------------- 2 ᆓዀਨ੽ ----------------------------------------------- 3 ৑‫ת‬བྷ૏ ----------------------------------------------- 4 ᐉ፱৒ࣕ ----------------------------------------------- 5 ้࿻੠ༀ ----------------------------------------------- 6 ๩኷ؐ‫ ޱ‬----------------------------------------------- 7 ଖᆼࣀᐗᏼੵ ----------------------------------------- 8
Ⴄಏ‫ݨ‬Ȱਈȱ ----------------------------------------- 35 Ȱ္ኸȱ‫ݨ‬๳Ᏻ -------------------------------------- 37 2012 ࣀᐗৼআ০ၞ‫ڱ‬ษ୆ ------------------------ 41 2013 ࣀᐗৼআ ---------------------------------------- 45 ઻႗রࠥ ------------------------------------------------ 47 ᅐ๩ুະጹ ------------------------------------------ ࡂ 2 Ⴡ‫ދ‬ৠᄙჁ ------------------------------------------ ࡂ 3 ᎄᅉ ---------------------------------------------------- ࡂ 3
੠ᆓࣀᐗᏼੵ ----------------------------------------- 26 ੠ᆓ்‫ އ‬------------------------------------------ 29
๩ُ൤ᇤ ------------------------------------------------ 30 ௴ዌ፰డ ------------------------------------------ 34
ᅐዼᄞ೥ ------------------------------------------ 9 ࠂಿᏈன ----------------------------------------- 12 ࠂ‫౅ؙ‬႖ ----------------------------------------- 14 ᆓཏ੏ః ----------------------------------------- 18 ଖᆼ்‫ އ‬----------------------------------------- 22
工会
主 席:彭彦彬 组织委员:张明江 生活委员:李维强 女工委员:刘瑞萍
副 主 席:张 莉 宣传委员:樊林林 文体委员:张 杰
第五届教授委员会
轮值主席:吕玉祥
-5-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学院各系部人员情况一览表
物理系(20 人)
教 授: 杨毅彪 副 教 授: 杨 平 讲 师: 张 莹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有人说, 2012 是世界的末日。 我们说, 2012 是起点, 是发展。 3 月, 测控技术研究所并入我院。这带来了几份大礼:测试技术方向的优秀师 资, 建筑面积近 3 千平米的研究所, 特别是, 新型传感器与智能控制教育部 (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省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 5 月, 值 110 周年校庆之际, 我院 149 名校友返校。忆峥嵘岁月, 筹灿烂美景。 我们珍惜昨天, 更对明天充满信心。 6 月、7 月, 16 位青年才俊陆续加盟。我们的发展又增添了多个动力十足的发 动机, 蓬勃发展指日可待。 8 月, 17 位教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各类项目, 数量居全校之首,将 我们刚成立一年的小学院位移到一个新起点。 9 月, 乔迁至新家——逸夫楼。崭新的办公大楼, 今后将见证我们的辛勤耕 耘:一周六天, 一天十小时。 10 月, 新型传感器与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建设研讨会召开。十年磨一剑。 12 月, 年底盘点, 本年度 1470 万经费签定, 800 多万经费到账, 是去年的两 倍多。 如果从 1994 年物理学科开始连续招收本科生算起, 我们才 18 岁。 18 岁, 成年了!没有同仁的努力与您的支持, 我们可能会夭折。 18 岁, 成年了!我们还需要关怀、指点与扶持, 但我们会更多地给予, 更加 去担当。 别了, 2012! 来吧, 2013!
学院现有教职工 110 人, 其中教师 85 人, 工程系列职工 17 人, 行政管 理职工 8 人。教授 12 人, 副教授 21 人。博士生导师 7 名, 硕士生导师 64 名, 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58 名。
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2 名, 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人才 1 名, 山 西省“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 333 人才工程”省级人选 2 名, 山西省高等学 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 5 名, 山西省教学名师 1 名。同时有双聘院士 1 名, 山西省“百人计划”入选者 2 名。
冯琳 工程系列: 韩国华
吕玉祥 张文星 马宁 张万舟
胡彧 厉华明 彭华 陈彬
薛海斌 冀婷
孙永丽 邓霄
冀炜邦 邢丽丽
常晓敏
光信息技术系(21 人)
教 授: 李秀燕 副 教 授: 韦宏艳 讲 师: 李国辉
袁树青 工程系列: 张青兰
郝玉英 李晓春 张校亮 张荣
费宏明 刘欣 刘丽
王娟芬 崔艳霞 张杰
蔡冬梅 武媛 张超
王冰洁 翟爱平
王文杰
光源与照明工程系(10 人)
副 教 授: 靳宝全 讲 师: 贾华宇
张叶 工程系列: 武银兰
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霞 曹铃
刘芳宇
孙钦军
王磊
杨建新
大学物理教学部(18 人)
教 授: 康爱国 副 教 授: 杨跃俊 讲 师: 王丽平
郝文涛
崔彩娥 李孟春 乔记平 薛萍萍
黄平 朱林彦 马湘东
贺晓宏 张彩霞
刘瑞萍 刘红利
系、部、中心、研究所
物 理 系: 杨毅彪(兼主任) 张文星(副主任) 光信息技术系: 韦宏艳(主任) 光源与照明工程系(筹): 张朝霞(筹备组负责人) 大学物理教学部: 康爱国(主任)
王丽平(副主任) 刘红利(副主任) 物理实验中心: 杨玲珍(主任) 李 辉(副主任) 测控技术研究所: 王云才(兼所长) 乔铁柱(副所长) 光电工程研究所: 王云才(兼所长) 张明江(副所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