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solaris下配置通过sendmail 发送alert

合集下载

solarwinds_短信和邮件报警

solarwinds_短信和邮件报警

Solarwinds配置设置网管对象图1网络管理的对象综合网管系统部署完成后,按照系统规划的要求,建立起网络管理的对象和属性配置。

例如,我们要监控一台名为“SERVER-BJ”的服务器,监控的项目是“CPU Load and Memory Use”(CPU 负荷和内存使用率)、“Network Latency”(网络延时)、“Network Connection”(网络连接)、“Volumes”(磁盘可用空间),如图1所示。

利用系统提供的配置工具,设置“SERVER-BJ”服务器各监控项目的属性和邮件报警的配置。

报警设置首先,在“Configure Alerts”菜单中建立一项新的报警。

图2设置新的报警图3选择需要监控的属性图4 设置触发报警的阈值图5设置触发报警的时间段图6 设置报警方式设置Email选项图7 设置Email选项-报警邮箱为了保证“网管软件”能够将报警邮件发送到“网管短信通”的报警邮箱中,则需要配置以下参数: SMTP地址:网管短信通所在服务器的IP地址,图示为192.168.0.88。

端口:25(默认)邮件地址为:admin@图8 设置Email选项-SMTP的IP地址和端口图9 设置Email选项-报警邮件的主题与正文格式其中,${FullName}和${CPULoad}是变量,系统会自动替换。

考虑到Solarwinds对中文的支持问题,在设置报警邮件的主题与正文格式时,推荐使用纯英文字符,否则发出的报警短信可能会出现乱码。

对于支持GB2312编码的综合网管系统,在设置报警邮件的主题与正文格式时可以使用中文字符。

经过以上步骤,综合网管系统的配置工作完成。

网管短信通配置要使网管人员接收到预警短信通知,还需要安装网管短信通系统并作相应的配置:1)安装网管短信通和短信猫(GSM MODEM),取得正式授权码;2)在网管短信通的“网管人员”中添加了有效的网管人员及手机号码,并开通了通知服务;3)配置报警邮箱和通知规则。

SunOS指令参考

SunOS指令参考

SunOS指令参考下面说明一些比较常用的指令的简单使用法,若预知较详尽完整的方法,可直接以man 指令,在荧幕前求助。

例如%man ls 会在未来的某一个时间执行一个指令或程序。

指令说明at %at -m now+30 minutes filename:30分钟后执行。

%at-r 1240:删除执行。

选择项-m 再执行后传回结果。

-e 列出等at执行的任何工作。

-r 删除先前at安排的工作号码(可由at-e 知)cat 建立、显示、以及连接档案。

%cat /etc/hosts:显示档案。

%cat /etc/hosts/etc/fctab >/tmp/test :将两个档案输入另一个档案。

%cat >test :将键盘输入当作档。

cal 显示某月之月历。

%cal 10 1994cd 改变目录。

%cd :改成你的本目录。

%cd/tmp :改成/etc目录。

chmo d 改变档案许可模式。

%chmod o-w test :显示档案。

%chmod a+r test :允许所有人读取。

%chmod 777 test :允许任何人写入。

选择参数u-拥有者,g-团体,o-其他人,a-所有人, 744-只让拥有者读、写、执行,其他人只能读取)。

clear 清除荧幕上内容。

%clearcp 拷贝目录或档案。

%cp file1 file2 :将file 1拷贝至file 2。

%cp -r /usr/games /home :将目录下所有档案拷贝至/home里,如果必要,它会建立子目录。

df 报告整个硬盘被用掉的空间及剩余的空间,可以指定或不指定目录。

%dfdu 报告一个目录及它的子目录所使用的空间,以千字节为一个单位。

若加上-a选择参数,可报告目录下档案的使用磁碟情形。

%du -afind 搜寻目录下所有子目录的档案,并且找出符合条件的档案。

%find . -name test -print :显示目前目录中,档名或子目录名为test 的路径。

绿盟笔试

绿盟笔试

素质测试a)作为一名技术,在接到客户电话时首先要做什么?该用什么样的典范语言?b)作为一名技术,出差时你认为必须要带的东西有哪些?(至少三样,笔记本除外)c)两道算术题,一题是6个带小数的数字相加之和,有选择项。

另一题要详细讲一下,因为我到现在都还没搞清楚。

d)题目的内容是:迈克和托德的薪水相差$21 。

迈克的薪水比托德多$20 。

迈克的薪水是多少?托德的薪水是多少?(起初我以为题目出错了,回来后查了一下,网上居然有,是微软公司IT技术专家碰到的一次面试题。

职业目标a)英文描述为什么选择中联绿盟?你的短期和长期的职业目标是什么?你想要有什么的成就?b)情景题:假如你在电梯里遇到绿盟的HR,你如何在30秒内给HR留下深刻印象?(虽然考试试题绝大部分是一些基础试题,但是明显可以看得出来,如果没有深厚的功底,是答不好的)专业题第一题:描述tcp的三次握手,写出syn ack的关系。

三次握手:握手过程的第一个段的代码位设置为SYN,序列号为x,表示开始一次握手。

接收方收到这个段后,向发送者回发一个段。

代码位设置为SYN和ACK,序列号设置为y,确认序列号设置为x+1。

发送者在受到这个段后,知道就可以进行TCP数据发送了,于是,它又向接收者发送一个ACK段,表示,双方的连接已经建立。

Client --> 置SYN标志序列号= J,确认号= 0 ----> ServerClient <-- 置SYN标志置ACK标志序列号= K, 确认号= J + 1 <-- ServerClinet --> 置ACK标志序列号= J + 1,确认号= K + 1 --> Servera 发起方b接受方a发送一个SYN包给b,b回一个[SYN,ACK]给b,a再回一个ACK包给b;数据交换:a ----》ba 发送数据完毕,(PSH,ACK)aseq = x,ack=y,datalen = zb 接受到以后发送(ACK)bseq = aack,back = aseq + alen,datalen=blenb 发送数据完毕(PSH,ACK)bseq = bseq + blen,back = back,datalen = blena 确认接受(ACK)aseq = back ,aack = bseq + blen注:PSH标志指示接收端应尽快将数据提交给应用层。

SunOS 常用操作命令

SunOS 常用操作命令

SunOS 常用操作命令1. 系统# passwd:修改口令# exit:退出系统2. 文件# cp:复制文件或目录,参数:-a递归目录,-i覆盖确认# mv:改名移动# rm:删除,参数:-r递归删除3. 目录# mkdir:创建目录# rmdir:删除空目录# cd:改变工作目录# pwd:查看当前路径# ls:列目录,参数:-a所有文件,-c按时间排序,-l详细信息--没有ll4. 文本# sort:排序# uniq:删除重复行5. 备份压缩# tar:档案,参数:-c创建新档案,-r追加到末尾,-t列出档案内容,-u更新文件,-x释放文件,-f使用档案文件或设备,-M多卷,-v详细报告,-w每步确认。

例tar cvf text.tar *.txt++++++++++++++++++++++++++++++++在Linux 的环境里tar是新的,符合GUN,因此可以在tar的參數加上z 会自动呼叫gzip但如果在某些unix 如sunos 其tar就无法呼叫gzip,因此如果同样一个abc.tar.gz 压缩文档,要分二次解。

gzip -d abc.tar.gz 解开 .gz 会产生abc.tar 再执行tar vxf abc.tar 就会再解开abc.tar全部了。

++++++++++++++++++++++++++++++++# gzip:压缩解压缩,参数:-d解压,-r递归压缩# unzip:解压缩,参数:-d目录,-x解压缩6. 权限# chmod:改变权限,r可读,w可写,x可执行。

0表示没有权限,1表示可执行权限,2表示可写权限,4表示可读权限,然后将其相加。

例如,如果想让某个文件的属主有“读/写”二种权限,需要把4(可读)+2(可写)=6(读/写)。

# chgrp:改变所属用户组# chown:改变属主7. 管理# wall:发送信息到全部登录用户# write:向某个用户发送信息# mesg y:设定允许别人给自己发送信息# sync:缓存同步校验# shutdown:关机,参数:-r重启,-h关机不重启,-f快速关机,-c取消关机# free:查看内存# uptime:显示系统运行时间# df:磁盘占用空间,参数:-a显示所有文件系统# du:磁盘使用情况# dd:拷贝并格式转换# fdformat:低格软盘# echo:显示文字# cal:日历# date:系统日期和时间# clear:清屏8. 我的回忆by tom2sun# who:查看当前用户# finger:查看其他用户信息# rlogin:远程登录# rcp:远程复制# netstat:网络状态# cat:一次完全显示# more:分屏显示# file:列出文件类型# grep:查找内容# find:查找文件# ps:当前运行程序,参数-a显示所有进程# at:时间,命令,Ctrl+D结束# lp:打印# nice:指定优先级# renice:调整优先级# kill:终止进程# man:获取命令帮助# touch:改变时间记录# ln:链接# mount -t vfat /dev/hda1 /mnt/dos:挂载Dos分区(不适用于Unix-Center) 9. FTP# ftp:启动FTP程序ftp>open:打开close:关闭bye:离开get:下载put:上传mget/mput:多个文件下载/上传reget:恢复下载binary:二进制传送文件ascii:ASCII码传送cd:改变远程目录lcd:改变本地目录mkdir:建目录rmdir:删除目录delete:删除文件mdelete:一次删除多个rename:重命名status:显示状态prompt:交互式hash:每传送1024字节显示#(hash)size:显示文件大小reset:重置10. via,i:进入输入状态ESC:返回命令状态:命令模式Q!:退出11. 快键及其他Alt+F1~F6:访问多个虚拟控制台(不适用于Unix-Center)Tab:命令补全末尾&:后台进程----------------------------------------硬件系统:1、如何查看cpu的状态?# psrinfo -v# mpstat 可以列出多cpu负载的状态2、如何查看内存?# prtconf | grep 'Memory' 可以查看内存的多少.# /usr/platform/sun4u/sbin/prtdiag3、如何动态添加swap分区?# $su -root ----- 成为超级用户# mkfile 100m /home/swapfile ----- 创建100m的Swap文件# /usr/sbin/swap -a /path/filename ----- 激活Swap文件# /usr/sbin/swap -l ----- 验证swap文件# /usr/sbin/swap -d /path/filename ----- 取消swap文件# rm -rf /home/swapfile ----- 删除swap文件4、如何查看当前网卡是以何种速率起来的?# dmesg |grep Link5、如何调整x-window的分辨率和刷新频率?字符界面登陆,运行:#/kdmconfig6、如何使用光、软驱?一般情况下用:# /etc/init.d/volmgt start# volcheck以上方法不行,用:# /etc/init.d/volmgt stop# mount -F hsfs -o ro /dev/dsk/c0t6d0s0 /cdrom --挂接光驱# mount -F pcfs /dev/diskette0 /floppy --挂接软驱solaris定义系统磁盘文件系统说明:ufs – UNIX文件系统。

Solaris系统管理员手册

Solaris系统管理员手册

S o l a r i s系统管理员手册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Solaris系统管理员手册目录第1章、前言 (7)了解超级用户状态 (8)成为超级用户(su) (9)退出超级用户状态 (9)以root注册 (9)与用户通信 (9)在注册时显示系统专用信息 (10)将信息发送给单个用户 (10)发送一个短消息给一个单独的用户 (10)将作为一个文件的消息发给个别用户 (11)将消息发送给一个系统或网络中的所有用户 (11)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消息 (12)启动和关闭系统 (12)选择init状态 (12)查看系统运行级 (13)使用掉电状态,运行级0 (13)使用系统管理员状态,运行级1 (13)使用多用户状态,运行级2 (13)使用远程资源共享状态,运行级3 (13)使用替换多用户状态,运行级4 (14)使用交互重引导状态,运行级5 (14)使用重引导状态,运行级6 (14)使用单用户状态,运行级s或S (14)改变运行级 (14)选择所用的关闭命令 (15)shutdown (15)telinit和init (15)halt (15)reboot (15)引导系统 (15)引导到多用户状态 (15)引导到单用户状态 (15)交互式引导 (16)查看引导信息 (17)增加新的硬件后引导系统 (17)退回引导进程 (18)关闭系统 (18)关闭一个多用户系统 (18)关闭系统:可选方式 (19)监视进程 (19)ps命令报告的内容 (20)使用ps报告 (22)杀死进程 (23)基本管理工具 (24)经常使用的命令 (24)在文件系统中移动 (24)查看在文件系统中所处的位置 (24)改变目录 (24)查看文件的有关信息 (24)显示文件信息 (24)查找一个文件 (25)查看一个文件的类型 (25)查看文件中的信息 (26)查找文件中的字符串 (26)查看文件 (27)浏览文件 (27)查看文件尾 (28)查看文件头 (28)改变文件的所有权和许可权 (29)改变文件组 (30)设置或显示系统环境 (30)定义Bourne和Korn shell环境变量 (31)定义C shell环境变量 (31)显示环境变量的设置 (31)使用PATH变量 (32)设置Bourne和Korn shell路径 (32)设置C shell路径 (32)使用管理工具 (32)第2章、基本OS命令 (33)查找用户信息 (33)确定系统中有谁注册 (33)使用who命令 (33)使用finger命令 (33)使用rusers -1命令 (33)使用whodo命令 (34)检查用户的用户号和组号(id命令) (34)查寻环境信息 (35)创建和编辑文件 (35)使用cat命令 (35)使用touch命令 (36)文件拷贝(cp)或改名(mv) (36)文本编辑器的使用 (36)vi的使用 (37)命令组合及输出重新定向 (37)在同一命令行里键入多个命令 (37)输出重新定向(<>) (38)组合命令(|) (38)使用手册 (38)显示手册(man) (39)找命令节号(whatis、man) (39)查阅磁盘信息 (40)显示磁盘空间的信息(df -k) (40)判别某文件系统是否为本地文件系统(df) (40)找出某种类型已安装的文件系统(df -F) (40)第3章、设备管理 (42)磁带的使用 (42)磁带设备的命名习惯 (42)使用缺省密度规定驱动器号 (43)为磁带机指定密度 (43)指定"不倒带"选项 (44)不同磁带控制器和介质的设备名缩写 (44)1/2英寸卷绕式非SCSI内接(Rack mounted)磁带机 (44)1/4英寸SCSI盒式和1/2英寸前部装入的卷绕式磁带机 (45)螺线扫描磁带机 (45)读写磁带的命令 (45)拉紧磁带 (45)倒带 (45)列出磁带机状态 (46)磁带与软盘操作 (46)tar命令 (46)向磁带写文件(tar) (46)列出磁带上的文件(tar) (47)向磁带上增加文件(tar) (47)从磁带中析取文件(tar) (48)命令 (48)将某目录下的所有文件拷入磁带(cpio) (48)列出磁带上的文件(cpio) (49)析取磁带上所有文件(cpio) (49)自磁带中析取个别文件(cpio) (50)软盘的使用 (50)软驱设备名 (50)文件系统的软盘 (50)格式化ufs软盘 (50)自软驱中取出软盘 (51)将ufs文件拷入单张格式化过软盘 (51)列出软盘上的文件 (51)向一个格式化好的软盘上附加文件(tar) (52)从软盘上拷出文件(tar) (52)自软盘上拷出bar格式的文件(cpio) (53)使用多张软盘存档 (53)在软盘上创建一个ufs文件系统(newfs /dev/rdiskette) (53)文件系统的软盘 (53)格式化pcfs(DOS)文件系统软盘 (54)安装pcfs软盘 (54)卸下pcfs软盘 (54)硬盘命名管理 (54)硬盘命名习惯 (54)带有总线控制器的硬盘的使用 (55)带有直接驱动器的硬盘的使用 (56)检查硬盘使用状况 (56)检查硬盘信息(Prtvtoc) (57)将文件存档 (58)将硬盘上文件拷出 (58)修复坏块 (58)重新格式化硬盘 (58)换下旧硬盘 (58)加入错误表对硬盘进行格式化、分区及标记 (58)重建文件系统(newfs) (60)在临时安装点安装文件系统(mount) (61)向文件系统转储文件(ufsrestore) (61)自临时装入点拆卸文件系统(umount)其方法如下: (62)检查文件系统的不一致性(fsck) (62)对恢复文件系统做0级备份 (62)在永久安装点安装文件系统(mount) (62)第4章、文件系统管理 (63)文件系统类型 (63)磁盘文件系统 (63)网络文件系统 (64)伪文件系统 (64)临时文件系统(tmpfs) (64)循环文件系统(lofs) (65)进程文件系统(procfs) (65)别的伪文件系统 (66)SunOS 缺省的文件系统 (66)虚拟文件系统表(/etc/vfstab) (66)文件系统表项的建立 (68)文件管理命令 (69)普通命令语法规则 (69)普通文件系统命令和特别文件系统命令手册 (70)利用文件系统命令确定文件系统类型 (70)文件系统类型 (70)如何使文件系统有效 (71)安装与拆卸 (72)安装与拆卸文件系统命令 (73)查找已安装的文件系统 (73)安装/etc/vfstab文件中的全部文件系统 (73)安装特定类型的文件系统 (74)安装单个文件系统(mount) (74)拆卸所有的远程文件系统(umountall -F nfs) (74)拆卸个别的文件系统(umount) (74)自动安装程序 (75)共享服务器文件 (76)检查文件系统的数据一致性(fsck) (76)决定文件系统是否需检测 (77)以交互方式检测文件系统 (77)备份和恢复文件系统 (78)用QIC-150盒式磁带备份文件系统(ufsdump) (78)实现增量备份 (79)恢复备份文件系统 (80)决定使用哪一备份带 (80)恢复全部备份 (80)交互式恢复文件 (81)从备份带中恢复单个文件( ufsrestore) (83)第5章、管理网络服务 (84)检查远程系统状态 (84)确定一个远程系统已运行了多长时间 (84)确定一个远程系统是否在运行(ping\rup\rpcinfo-p) (84)注册到一个远程系统(rlogin) (86)系统之间传送文件(rcp、ftp) (86)使用RCP命令 (86)使用文件传送程序(ftp) (86)第6章、管理用户帐号和用户组 (89)增加和管理用户帐号 (89)增加用户帐号 (89)编辑Passwd数据库 (89)定义用户组 (91)建立主目录(home director) (92)自动安装目录 (94)用nfs安装主目录 (94)定义初化文件 (95)建立用户的邮件帐号 (98)建立口令 (99)管理用户帐号 (99)修改用户帐号 (100)取消用户帐号 (100)冻结用户帐号 (100)设置和管理用户组 (100)设置Group数据库中的域值 (101)设置组名(Group Name)域 (101)设置Group ID域 (101)设置成员表域 (101)建立缺省的UNIX用户组 (101)建立新的组 (102)修改或删除用户组 (102)修改某个组 (103)删除某个组 (103)第7章、UNIX的shell命令 (104)各种shell的公共命令 (104)设置某种缺省shell (104)在命令行中改变shell类型(sh,csh,ksh) (105)从shell解释器中退出(exit) (105)清除一个shell窗口(clear) (105)标准shell (105)标准shell的初始文件 (106)定义标准shell的环境变量 (106)C shell (106)shell的初始文件 (106)shell环境变量的定义 (106)建立C shell的别名 (106)设置C shell的历史功能 (107)使用C shell历史功能 (107)设置C shell的退格键(stty erase) (109)新命令的嵌入 (109)历史命令的编辑 (109)Korn shell (110)shell的初始化文件 (110)shell的选择项 (110)创建Korn shell的别名 (112)用Korn shell的联机编辑器编辑命令 (113)设置Korn shell的历史 (114)显示Korn shell的历史命令 (114)使用Korn shell的历史命令 (115)编辑Korn shell的历史命令 (115)第8章、管理系统 (116)显示系统专有信息 (116)确定主机ID号(sysdef -h) (116)确定硬件类型(uname -m) (116)确定处理机类型(uname -p) (116)确定OS版本号(uname -r) (116)显示系统配置信息(prtconf) (116)确定系统已经运行了多长时间 (118)确定系统的日期和时间(date) (118)设置系统的日期和时间 (118)改变系统的时区(/etc/TIMEZONE) (119)配置附加的交换空间(mkfile,swap) (120)创建一个本地邮件别名(/etc/mail/aliases) (121)第9章、文件存取问题分析 (122)诊断与查找路径有关的问题 (122)显示当前查找路径 (122)为Bourne和Korn shells设置路径 (122)Bourne和Korn shell的初始化文件 (122)为C shell设置路径 (123)C shell初始化文件 (123)检查当前的查找路径 (123)执行一个命令 (123)分析与权限和所有权有关的问题 (123)改变文件的所有权 (124)改变文件的权限 (124)改变文件组的所有权 (125)第1章、前言本手册主要供Solaris系统管理员使用,所提供的内容包含SUN OS操作系统系统的安装、环境的建立及重要文件的创建,以及系统管理员在网络系统环境下如何建立、维护、管理网络系统下的工作环境,还包括系统管理的日常使用命令、主要命令、文件的索引等。

Solaris安全配置规范

Solaris安全配置规范
执行如下命令,安装下载的 Recommended Patch Cluster: cd /tmp unzip -qq *_Recommended.zip cd *_Recommended ./install_cluster -q
2.2.2. Solaris 2.6 以及以前版本
从 ftp:///pub/patches/ 下 载 最 新 的 Recommended Patch Cluster,保存到/tmp 目录;
DNS
V
Mail1(smtp,pop3) www、ftp
V
V
DB Oracle
Page 4 of 11
rpc.rexd Ufsd Gssd kcms.server Fs cachefsd kerbd In.lpd rpc.cmsd rpc.ttdbserver
2.4.2. 禁用 rc2 和 rc3 启动的不必要服务
*) echo "usage: /etc/init.d/sshd {start|stop}" ;;
Page 6 of 11
Solaris 安全配置规范
esac
prngd 自动启动脚本(/etc/init.d/prngd)
#! /bin/sh # # start/stop the pseudo random generator daemon
文件系统挂载选项的设置通过/etc/vfstab 文件,下面是一个/etc/vfstab 的示例:
Page 3 of 11
Solaris 安全配置规范
/dev/dsk/c0t3d0s0 /dev/rdsk/c0t3d0s0 / ufs 1 no /dev/dsk/c0t3d0s4 /dev/rdsk/c0t3d0s4 /usr ufs 1 no ro /dev/dsk/c0t3d0s5 /dev/rdsk/c0t3d0s5 /var ufs 1 no nosuid /dev/dsk/c0t3d0s6 /dev/rdsk/c0t3d0s6 /opt ufs 2 yes nosuid,ro

Solaris高级系统管理员指南

Solaris高级系统管理员指南

Solaris高级系统管理员指南/index.shtml目录第1章、前言71.1了解超级用户状态81.1.1成为超级用户(su)91.1.2退出超级用户状态91.1.3以root注册91.2与用户通信91.2.1在注册时显示系统专用信息101.2.2将信息发送给单个用户101.2.2.1发送一个短消息给一个单独的用户101.2.2.2将作为一个文件的消息发给个别用户111.2.3将消息发送给一个系统或网络中的所有用户11 1.2.4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消息121.3启动和关闭系统121.3.1选择init状态121.3.1.1查看系统运行级131.3.1.2使用掉电状态,运行级0131.3.1.3使用系统管理员状态,运行级1131.3.1.4使用多用户状态,运行级2131.3.1.5使用远程资源共享状态,运行级3131.3.1.6使用替换多用户状态,运行级4141.3.1.7使用交互重引导状态,运行级5141.3.1.8使用重引导状态,运行级6141.3.1.9使用单用户状态,运行级s或S141.3.1.10改变运行级141.3.2选择所用的关闭命令151.3.2.1 shutdown151.3.2.2 telinit和init151.3.2.3 halt151.3.2.4 reboot151.3.3 引导系统151.3.3.1 引导到多用户状态151.3.3.2 引导到单用户状态151.3.3.3交互式引导161.3.3.4查看引导信息171.3.3.5增加新的硬件后引导系统171.3.3.6退回引导进程181.3.4关闭系统181.3.4.1关闭一个多用户系统181.3.4.2关闭系统:可选方式191.4监视进程191.4.1 ps命令报告的内容201.4.2使用ps报告221.4.3杀死进程231.5基本管理工具241.5.1经常使用的命令241.5.1.1在文件系统中移动241.5.1.2查看在文件系统中所处的位置241.5.1.3改变目录241.5.1.4查看文件的有关信息241.5.1.5显示文件信息241.5.1.6查找一个文件251.5.1.7查看一个文件的类型251.5.1.8查看文件中的信息261.5.1.9查找文件中的字符串261.5.1.10查看文件271.5.1.11浏览文件271.5.1.12查看文件尾281.5.1.13查看文件头281.5.1.14改变文件的所有权和许可权291.5.1.15改变文件组301.5.1.16设置或显示系统环境301.5.1.17定义Bourne和Korn shell环境变量31 1.5.1.18定义C shell环境变量311.5.1.19显示环境变量的设置311.5.1.20使用PATH变量321.5.1.21设置Bourne和Korn shell路径321.5.1.22设置C shell路径321.5.2使用管理工具32第2章、基本OS命令332.1查找用户信息332.1.1确定系统中有谁注册332.1.1.1使用who命令332.1.1.2使用finger命令332.1.1.3使用rusers -1命令332.1.1.4使用whodo命令342.1.2检查用户的用户号和组号(id命令)342.2查寻环境信息352.3创建和编辑文件352.3.1使用cat命令352.3.2使用touch命令362.3.3文件拷贝(cp)或改名(mv)362.3.4文本编辑器的使用362.3.5 vi的使用372.4命令组合及输出重新定向372.4.1在同一命令行里键入多个命令372.4.2输出重新定向(<>)382.4.3组合命令(|)382.5使用手册382.5.1显示手册(man)392.5.2找命令节号(whatis、man)392.6查阅磁盘信息402.6.1显示磁盘空间的信息(df -k)402.6.2判别某文件系统是否为本地文件系统(df)402.6.3找出某种类型已安装的文件系统(df -F)40第3章、设备管理423.1磁带的使用423.1.1磁带设备的命名习惯423.1.1.1使用缺省密度规定驱动器号433.1.1.2为磁带机指定密度433.1.1.3指定"不倒带"选项443.1.1.4不同磁带控制器和介质的设备名缩写443.1.1.5 1/2英寸卷绕式非SCSI内接(Rack mounted)磁带机443.1.1.6 1/4英寸SCSI盒式和1/2英寸前部装入的卷绕式磁带机45 3.1.1.7 螺线扫描磁带机453.1.2读写磁带的命令453.1.2.1拉紧磁带453.1.2.2倒带453.1.2.3列出磁带机状态463.2 磁带与软盘操作463.2.1 tar命令463.2.1.1向磁带写文件(tar)463.2.1.2列出磁带上的文件(tar)473.2.1.3向磁带上增加文件(tar)473.2.1.4从磁带中析取文件(tar)483.2.2cpio命令483.2.2.1将某目录下的所有文件拷入磁带(cpio)483.2.2.2列出磁带上的文件(cpio)493.2.2.3析取磁带上所有文件(cpio)493.2.2.4自磁带中析取个别文件(cpio)503.2.2.5软盘的使用503.2.3软驱设备名503.2.4ufs文件系统的软盘503.2.4.1格式化ufs软盘503.2.4.2自软驱中取出软盘513.2.4.3将ufs文件拷入单张格式化过软盘513.2.4.4列出软盘上的文件513.2.4.5向一个格式化好的软盘上附加文件(tar)523.2.4.6从软盘上拷出文件(tar)523.2.4.7自软盘上拷出bar格式的文件(cpio)533.2.5使用多张软盘存档533.2.5.1在软盘上创建一个ufs文件系统(newfs /dev/rdiskette)53 3.2.6pcfs(DOS)文件系统的软盘533.2.6.1 格式化pcfs(DOS)文件系统软盘543.2.6.2安装pcfs软盘543.2.6.3卸下pcfs软盘543.3硬盘命名管理543.3.1硬盘命名习惯543.3.1.1带有总线控制器的硬盘的使用553.3.1.2带有直接驱动器的硬盘的使用563.3.2检查硬盘使用状况563.3.3检查硬盘信息(Prtvtoc)573.3.3.1将文件存档583.3.3.2将硬盘上文件拷出583.3.3.3修复坏块583.3.3.4重新格式化硬盘583.3.3.5换下旧硬盘583.3.3.6加入错误表对硬盘进行格式化、分区及标记583.3.3.7重建文件系统(newfs)603.3.3.8在临时安装点安装文件系统(mount)613.3.3.9向文件系统转储文件(ufsrestore)613.3.3.10自临时装入点拆卸文件系统(umount)其方法如下:62 3.3.3.11检查文件系统的不一致性(fsck)623.3.3.12对恢复文件系统做0级备份623.3.3.13在永久安装点安装文件系统(mount)62第4章、文件系统管理634.1文件系统类型634.1.1磁盘文件系统634.1.2网络文件系统644.1.3伪文件系统644.1.3.1临时文件系统(tmpfs)644.1.3.2循环文件系统(lofs)654.1.3.3进程文件系统(procfs)654.1.3.4别的伪文件系统664.2 SunOS5.x缺省的文件系统664.3虚拟文件系统表(/etc/vfstab)664.3.1 文件系统表项的建立684.4文件管理命令694.4.1普通命令语法规则694.4.2普通文件系统命令和特别文件系统命令手册704.4.3利用文件系统命令确定文件系统类型704.4.4文件系统类型704.5如何使文件系统有效714.5.1安装与拆卸724.5.1.1安装与拆卸文件系统命令734.5.1.2查找已安装的文件系统734.5.1.3安装/etc/vfstab文件中的全部文件系统734.5.1.4安装特定类型的文件系统744.5.1.5安装单个文件系统(mount)744.5.1.6拆卸所有的远程文件系统(umountall -F nfs)74 4.5.1.7拆卸个别的文件系统(umount)744.5.2自动安装程序754.5.3共享服务器文件764.6检查文件系统的数据一致性(fsck)764.6.1决定文件系统是否需检测774.6.2以交互方式检测文件系统774.7备份和恢复文件系统784.7.1用QIC-150盒式磁带备份文件系统(ufsdump)78 4.7.1.1实现增量备份794.7.2恢复备份文件系统804.7.2.1决定使用哪一备份带804.7.2.2恢复全部备份804.7.2.3交互式恢复文件814.7.2.4从备份带中恢复单个文件( ufsrestore)83第5章、管理网络服务845.1检查远程系统状态845.1.1确定一个远程系统已运行了多长时间845.1.2确定一个远程系统是否在运行(ping\rup\rpcinfo-p)84 5.2注册到一个远程系统(rlogin)865.3系统之间传送文件(rcp、ftp)865.3.1使用RCP命令865.3.2使用文件传送程序(ftp)86第6章、管理用户帐号和用户组896.1增加和管理用户帐号896.1.1增加用户帐号896.1.1.1编辑Passwd数据库896.1.1.2定义用户组916.1.1.3建立主目录(home director)926.1.1.4自动安装目录946.1.1.5用nfs安装主目录946.1.1.7定义初化文件956.1.1.8建立用户的邮件帐号986.1.1.9建立口令996.1.2管理用户帐号996.1.2.1修改用户帐号1006.1.2.2取消用户帐号1006.1.2.3冻结用户帐号1006.2设置和管理用户组1006.2.1设置Group数据库中的域值1016.2.1.1设置组名(Group Name)域1016.2.1.2设置Group ID域1016.2.1.3设置成员表域1016.2.2建立缺省的UNIX用户组1016.2.3建立新的组1026.2.4修改或删除用户组1026.2.4.1修改某个组1036.2.4.2删除某个组103第7章、UNIX的shell命令1047.1各种shell的公共命令1047.1.1设置某种缺省shell1047.1.2在命令行中改变shell类型(sh,csh,ksh)105 7.1.3从shell解释器中退出(exit)1057.1.4清除一个shell窗口(clear)1057.2标准shell1057.2.1标准shell的初始文件1067.2.2定义标准shell的环境变量1067.3 C shell1067.3.1C shell的初始文件1067.3.2C shell环境变量的定义1067.3.3建立C shell的别名1067.3.4设置C shell的历史功能1077.3.5使用C shell历史功能1077.3.6设置C shell的退格键(stty erase)1097.3.7新命令的嵌入1097.3.8Cshell历史命令的编辑1097.4 Korn shell1107.4.1Korn shell的初始化文件1107.4.2Korn shell的选择项1107.4.3创建Korn shell的别名1127.4.4用Korn shell的联机编辑器编辑命令113 7.4.5设置Korn shell的历史1147.4.6显示Korn shell的历史命令1147.4.7使用Korn shell的历史命令1157.4.8编辑Korn shell的历史命令115第8章、管理系统1168.1显示系统专有信息1168.1.1确定主机ID号(sysdef -h)1168.1.2确定硬件类型(uname -m)1168.1.3确定处理机类型(uname -p)1168.1.4确定OS版本号(uname -r)1168.1.5显示系统配置信息(prtconf)1168.1.6确定系统已经运行了多长时间1188.1.7确定系统的日期和时间(date)1188.1.8设置系统的日期和时间1188.1.9改变系统的时区(/etc/TIMEZONE)1198.2配置附加的交换空间(mkfile,swap)1208.3创建一个本地邮件别名(/etc/mail/aliases)121 第9章、文件存取问题分析1229.1 诊断与查找路径有关的问题1229.1.1显示当前查找路径1229.1.2为Bourne和Korn shells设置路径1229.1.3Source Bourne和Korn shell的初始化文件122 9.1.4为C shell设置路径1239.1.5Source C shell初始化文件1239.1.6检查当前的查找路径1239.1.7执行一个命令1239.2分析与权限和所有权有关的问题1239.2.1改变文件的所有权1249.2.2改变文件的权限1249.2.3改变文件组的所有权125第1章、前言本手册主要供Solaris系统管理员使用,所提供的内容包含SUN OS操作系统系统的安装、环境的建立及重要文件的创建,以及系统管理员在网络系统环境下如何建立、维护、管理网络系统下的工作环境,还包括系统管理的日常使用命令、主要命令、文件的索引等。

Sun Solaris操作指南

Sun Solaris操作指南

Solaris 操作指导第一章 Boot PROMBootPROM 相当于PC 的CMOS ,可以在BootRPOM 下检测硬件和设置启动选项。

Sun 系统包含下列两样基本硬件: ✧ BootPROM 芯片✧ 非易失性存储器(NVRAM ):保存主机的ID 号和启动选项设置BootPROM 基本命令● bannerbanner 命令显示系统的基本配置信息,包括机器型号、CPU 数量和主频、内存大小、以太网地址、主机序列号等。

● boot 命令及参数选项包括: a交互式启动操作系统 r 重新配置操作系统硬件信息s 操作系统进入调试状态(单用户模式) v显示启动信息的详细情况● printenv 命令printenv 命令显示NVRAM 变量的设置和缺省值。

●setenv命令注:由于Ultra 5没有内置SCSI口,只能加块带SCSI口的网卡。

此时设置启动盘应该是:Ultra 60外置硬盘的启动应为:●set-defaults将NVRAM的所有参数复原为默认值机器启动时的键盘输入●stop如果在系统加电自检时按下Stop键,就取消POST(加电自检)诊断,然后停留在OK状态。

●Stop+d在系统自检时同时按下stop和d键,系统将自动转到诊断模式,诊断模式下系统将更完全地进行自检。

●Stop+n如果由于NVRAM的设置不正确而导致系统无法正确启动时,可以在系统加电自检时同时按下stop和n键。

它的作用是将NVRAM的参数值设为默认值。

●Stop+a同时按下stop和a键将中断操作系统的运行,退到OK状态。

警告:尽量不要在操作系统运行时按stop+a,这将导致操作系统停止并且导致数据的丢失。

在万不得以的时候,在按下stop+a后,键入sync命令用以将内存的数据同步到硬盘中。

查找系统设备●probe-scsi-all这个命令查找系统的所有SCSI设备。

注:如果从操作系统中退出后再运行此命令可能会造成系统的死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un solaris下配置通过sendmail 发送alert
就是这么简单!
The steps below are relevant to Sun SOLARIS Servers running Solaris 2.6 or 2.8, consult your System Administration manual for details on how to perform this for other hardware vendors / operating systems.
1. If the sendmail daemon is currently running on your system, terminate it with the following command:
/etc/init.d/sendmail stop
2. Copy /etc/mail/main.cf to /etc/mail/sendmail.cf
3. Edit /etc/hosts and place an entry here for the SMTP gateway machine, e.g: 1.2.3.4 mailhost
4. To test connectivity to the SMTP machine called mailhost, enter the following command:
telnet mailhost 25
This will initiate a telnet session with the mailhost machine on port 25, which is the port that the SMTP daemon listens for incoming messages. 5. Edit the /etc/mail/sendmail.cf file and edit the following entries: Change Dmsmartuucp to Dmether
This changes the mailer program for remote mail delivery from uucp to the smtp mailer.
Change DR ddn-gateway to DR mailhost
Change CR ddn-gateway to CR mailhost
This changes the behavior of the sendmail daemon to route all remote mail generated from this server to be directed at the SMTP host you defined
in /etc/hosts
6. Save the sendmail.cf configuration file
7. Start the sendmail daemon by issuing the following command:
/etc/init.d/sendmail start
8. Run $POM_TOP/bin/MasterScript.sh stop
9. Add /usr/lib to the PATH in the .profile file and activate it
10. Run $POM_TOP/bin/MasterScript.sh start apps/apps
Test sendmail
-------------
Enter the following commands to test the configuration:
/usr/lib/sendmail -v email </dev/nullwhere email is a valid email addres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