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地质编录
煤矿地质学——井下地质编录

四、 填绘原始地质资料
井下观测编录的原始地质资料,应及时地填绘到各种矿井地质综合图件中,
第八章 井下地质编录
一、基本要统一
4.重点突出
第一节 穿层巷道的地质编录
一、竖井井筒地质编录
两种形式:四壁展开图,壁柱状刨面图
二、石门地质编录
步骤与方法如下:
(一)熟悉巷道预想刨面和临近勘探线刨面图
(二)对编录巷道进行全面概略观察(三)在编录 巷道壁上挂观测基线
一、检查、补充和誊清原始记录
井下观测编录资料记录在井下记录薄和各种观测卡片中,在整个过程中若发现疑 点和不足应设法检查和补充务必使资料真实可靠。
二、清绘原始地质图件
井下实测巷道剖面、断面图、展开图和细部素描图均系草图,上井后还应按 照一定的内容、比例尺和格式重新绘制清图。
三、建立原始地质资料台帐
第三节 回采工作面地质编录
► 回采工作面地质编录的基本任务是查明采区的地质变 化及其发展趋势,指导回采工作的正常进行;
► 测量煤厚,计算回采率,监督煤量的充分回采,为厚 煤层开采的合理分层提供依据。
► 厚煤层开采时,还要系统地进行工作面探煤厚的工作, 并及时调整。
第四节 矿井原始地质资料的整理
(四)观测、记录及描绘巷道壁上的地质情况
(五)其他注意事项
第二节 顺层巷道的地质编录
一、平巷地质编录 1、对于巷道能够揭露煤层全厚的薄煤层及部分中厚煤层,可以
直接观测编录巷道壁和迎头断面。 2、对于巷道不能揭露煤层全厚的厚煤层及部分中厚煤层,在进
行地质编录时,首先要设法探查煤层全厚,然后,再根据巷道中 实测和探测的各种数据进行编录。当煤层倾角较缓,则编制沿巷 道方向的垂直剖面图。 二、倾斜巷道地质编录 三、巷道展开图的编录 1、两壁一顶展开图;即巷顶下落,两壁向外展开,这种展示图 相当于人从巷道外侧观察的结果。 2、两壁一底展开图:即巷底保持不动,两壁向外展开,这种展 开方式,由于巷底往往被掩盖,地质情况不易观测,因此,巷底 地质界线的联接主要靠两壁来推测,其编录实例。 3、迎头两壁展开图:为了描绘巷道迎头的重要地质情况,编绘
10 矿井原始地质编录及地质图件_地质报告的编制

回采工作面原始地质编录 1.回采工作面地质编录的基本任务
查明采煤工作面内的地质变化及其发展趋势,指导回采工作的正常进 行,测量煤层厚度、采高和浮煤厚度,计算工作面损失率,监督煤炭 资源是否充分采出;探测厚煤层的剩余厚度,为厚煤层的合理分层开 采提供依据。方式有2种。
1)采面观测点式编录 对于地质条件简单的一次采全厚的工作面,只需要隔一段时间检查
资源与环境学院18
1) 煤层平巷地质编录 (1)平巷观测点式编录 适用于结构简单、煤层稳定的地区。每间隔30-
50m,在构造或煤层厚度变化点上观测、记录煤 层厚度、产 状、结构及 顶底板岩性; 观测构造的 (2)平巷一壁剖面图式编录(了解) (3)平巷断面图式编录 测绘巷道横断面图
资源与环境学院12
2)石门地质编录 石门是垂直或接近垂直地层走向且水平或近于水平 的穿层巷道。 (1)石门展开图式编录 在构造非常复杂,煤层极不稳定,岩浆侵入煤层等 条件下,巷道两壁现象很不一致,为了反映地质 现象的真实面貌,需要编录巷道展开图,巷道展 开图的展开方式有以下4种:
资源与环境学院13
资源与环境学院21
10.1.2.3 井下钻探地质编录
1. 井下钻探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查明生产矿井煤层、构造、水文地质情况
等进行的补充勘探。
1)地质编录的主要内容
包括准确地确定每个钻孔的位置、钻进方位、倾角、开孔岩层的层
位和产状;对岩心详细分层与描述,测量各分层距离孔口的距离,
换算分层厚度、层面与钻孔轴心的夹角,描述岩性、裂隙发育程
(1)石门展开图式编录
两壁——顶展开图: 巷顶下落,两壁向外展开成平面,所绘地质现象相 当于从巷顶外观察的结果。
资源与环境学院14
煤矿地质原始记录编录规范

煤矿地质原始记录编录规模板第一章一般要求:1、各类原始记录必须采用正规的专业原始记录本。
其中水文原始记录要有分井上、井下和不同观测容的专用原始记录本。
2、记录本要保持齐全,不少页,每本每页都按顺序编号。
3、记录本要实行档案化管理,严禁丢失。
分档按时间顺序保存,有目录、索引,便于查找。
并且要建立电子或纸质的备份记录。
4、观测记录必须在现场进行。
记录时须使用铅笔或黑色水笔,严禁使用圆珠笔。
5、记录时要求字体工整、版面整洁,记录容齐全,字迹、草图清楚。
出现记录错误时严禁涂改,只允许划改,且当页划改不得超过3处。
6、每次观测记录都要有观测时间、地点、位置和观测者的。
7、地质原始记录的容要符合《矿井地质规程》(第三章矿井地质观测)的要求;水文原始记录的容要符合《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的要求。
第二章煤岩巷掘进工作面原始记录和回采工作面探煤厚原始记录格式如下:(注:当一个掘进头需要记录的内容较少时,本页可以记录其他掘进头的观测情况。
)6、记录巷道内的钻场、硐室、临时水仓、泵坑、沉淀池的位置、尺寸等。
记录打钻情况或其他与地测工作相关的一些内容。
5、记录巷道淋涌水情况。
包括淋涌水点的地点、位置、涌水方式和涌水量等。
4、记录巷道的坡度资料,打坡度时要与上一回的记录保持延续,并与测点发生联系。
3、针对煤巷:记录迎头退后的顶底煤补探情况和两帮扒帮控制的煤层顶底板情况或构造发育情况,包括补探点的位置和探煤情况或扒帮点的位置和扒帮情况。
针对岩巷:记录迎头退后的两帮岩层和构造发育情况。
遇到构造时需在左页编录两帮素描图。
示例如下:1、煤巷存在顶底煤时:迎头左帮巷下沿底,右帮卡揽向下3.5m 见底,巷中巷上探2.3m 见顶。
2、煤巷存在打顶打底时:迎头左帮卡揽向上0.5m 为煤顶,向下0.8m 为煤底,右帮卡揽向下0.2m 为煤顶,向下1.5m 为煤底。
煤底板为灰黑色砂质泥岩,产状为: 。
顶板为浅灰色中细粒砂岩。
3.岩巷时:迎头左帮拱基线向上0.5m 为L9灰顶,向下0.8m 为L9灰底,右帮拱基线向下0.2m 为L9灰顶,向下1.5m 为L9灰底,L9灰垂直裂隙发育,并充填方解石脉,局部结晶程度较好。
煤矿地质编录原始记录规范

煤矿地质编录原始记录规范实行一施工头(面)一记录本,记录本封面注明采掘头面名称,若一本不能记录完,必须在封面注明第一本、第二本等,记录本次封面必须注明顾桥矿地测科,注明联系电话号码,记录本前5页预留,作为记录测点坐标(拐点、特征点必须标明)、巷道设计情况(设计巷高、巷宽、断面等)及工作面参数、设备安装情况等。
1、记录本必须有编号以及页码,发放登记、回收登记,由资料管理员负责。
2、记录本必须妥善保管并保持整洁,不得在记录本上乱涂、乱画,严禁撕页。
3、调查日期:注明年、月、日。
4、调查人:必须写全名。
5、巷道拨门、拐弯、变坡、过断层及其他需要画平面图的,必须画平面示意图(上北下南),并标明测点、巷道名称、坡角及断层控制等相应要素。
6、原始记录画图(平、剖、断面图)必须基本按比例画图,不能随意乱画,内容要全面,标注要规范,图面要清晰明了。
7、距离(退尺):用测点控制,掘进、开拓头XX(测点)→YY.Ym,采煤面用退尺点控制(轨、运顺退尺)。
8、新做的钻场、硐室、地质孔、水泱、测压孔位置压力以及与地质有关的内容等必须及时调查、记录(包括平剖面图)上图。
9、调查内容:按以下要求顺序记录。
(一)采煤面:①工作面位置必须注明轨、运顺退尺点及退尺距离,不能用上下口控制。
②正常情况每10台支架调查一个点(采厚、倾角、丢顶底煤情况),即6#、16#、26#……,遇构造、破顶底、夹矸等异常情况明要加密调查(一般5台支架调查一个点)。
③采高一律采用量活柱方式,采高按活柱+死柱计算(12/24、18/38、21/42型支架死柱分别按1.3、1.9、2.2m计算)。
④厚度损失必须注明,即工作面跟顶、底情况,丢顶、底煤情况。
⑤采煤工作面无论正常与否,必须画剖面图,在剖面中注明跟煤层顶、底或丢顶煤、底煤情况,采高、倾角、破岩及过断层情况等,剖面图内容要全面,图面要清晰明了。
⑥工作面破顶底须注明其厚度,夹矸必须注明其位置和厚度,顶底板岩性,特征层必须注明。
煤矿井巷工程地质编录方法

、
三、 确 定编 录壁 及 编录 高度
邻近 勘探 线且 与其 方 向基 本一 致 的巷道 , 编 录壁 应与勘 探 线对应 , 统 一看 图方 向 , 以便利 用巷道 编录 资料修 改 、 补 充勘 探线剖 面 图。 巷道 编录 高度 一般 是 上到棚 牙 口 , 下 至轨道 面 , 对 于拱 形或者 大断 面巷道 的编录 高度 , 以不 丢失有 价 值 资料 为 准则 , 可视 具体 情况 而确 定 。
观测 、 记录 和描 绘编录 巷道 的地 质情 况是 井巷编 录 的关键 步骤 , 具 体包 括 三 个 方面 。
1 、 地质 观 测点 的选 定与 描 述
井下巷道编录草 图
在 井下进行 观测 编录后 , 还必 须全 面检查一遍 , 看 资料是否 收集齐全 , 如 有
地质观 测点应 选在地 质特征 清楚和地 质变 化显著 的地方 , 对 具有代 表性和 典型性 的地质 特征 点必须 重点进 行观 测描述 。 各种 地质 观测点 的观测 和描述 内
理论广角
●I
煤 矿 井 巷 工 程 地 质 编 录 方 法
石
( 龙煤 股 份鹤 岗分 公司
鑫
鹤岗 1 5 4 1 0 0 )
振兴 煤 矿 黑 龙江
式 正 确 的 记 录 或 琶 系 : 统 的 表 示 出 来 的 方 法 皂 与 等 过 耋 程 雾 譬 差 , 它 是 将 直 接 观 察 到 的 地 质 现 象 或 采 用 其 他 方 所 获 的 地 资 用 文 字 和 图 表 等 形 也是 地 质研究 成果 的 体现 。 。 。 … … …法 …… … …质 “料 … …
一
、
、
交 线与巷道 壁 的交点 , 以控 制点为 基础 , 按实 际情况 即可连接 地质 界线 此方法 试 用于煤 岩 层层 起伏 较 大的井 巷 编录 。
矿井地质7_编录

• 井巷地质编录方式的选定依据有以下几个方面: • (1) 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 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决
定着原始编录的详细程度。
• (2) 煤层倾角 煤层倾角陡缓决定着巷道中煤层
的揭露方式。
• 缓倾斜和倾斜的煤层在巷壁上显露得最完整,因 此选择剖面图式编录最佳; • 急倾斜煤层在巷道掘出头和巷顶上揭示得最全面, 因此采用断面图和巷顶水平切面图式编录为宜。
编录、平巷断面图式编录、巷顶水平切面图式编录。
• 倾斜巷道地质编录:斜巷观测点式编录、斜巷剖面图式
编录。
顺层巷道地质编录
பைடு நூலகம்
平巷观测点式编录
构造简单,煤层稳定
图6-10
顺层巷道地质编录
平巷一壁剖面图式编录 缓倾斜煤层
图6-11
顺层巷道地质编录
平巷断面图式编录
揭露全厚的急倾斜煤层
图6-12
图6-8
图6-9
穿层巷道地质编录
• (2)石门一壁剖面图式编录 • 一壁剖面图是石门编录的基本方式,即测绘巷道
一壁的地质素描图。
• 当巷道个别地段地质条件特别复杂时,也可以一
壁剖面图为主,辅以局部展开图。
三、顺层巷道地质编录――观测煤层为主
• 顺层巷道包括顺层斜井、运输大巷、总回风巷、上下 山,以及沿煤层开掘的所有准备和回采巷道。 • 这类巷道不论是顺煤层或岩层走向掘进的水平巷道, 或是沿倾斜、伪倾斜掘进的倾斜巷道,都是顺着同一 层位开凿的,是研究煤层及其顶底板的主要巷道。 • 平巷地质编录:平巷观测点式编录、平巷一壁剖面图式
图6-3 井底水平切面图
穿层巷道地质编录
• 2、石门地质编录(水平穿层) • 石门一般位于井田或采区中央。石门编录资料是
地质编录

一矿井地质编录概述二井巷工程地质编录三穿层井巷地质编录四顺层井巷地质编录五原始地质资料整理矿井地质编录一矿井地质编录概述矿井地质编录分为矿井原始地质编录和矿井综合地质编录。
在煤矿建井和生产过程中随着井巷工程的不断揭露和矿井勘探,矿井地质工作者能够观测和描述煤系地层中许多地地质现象,利用文字和图表把这些原始地质现象真实地、全面地、系统地记录下来的工作,叫做矿井原始地质编录。
它是矿井日常地质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开展矿井地质研究工作的基础。
配合矿井地质条件的研究,编制与井田煤层赋存的情况有关的各种综合图鉴、各种地质说明书,服务于矿井开拓和煤炭开采的工作,叫做矿井综合地质编录。
一、矿井地质编录的要求(1)经常、及时。
及时收集井巷原始地质资料,了解井下地质情况。
重点是及时发现地质结构变动和岩性变化,查明巷道通过处的结构性质、规模,保证巷道沿着预定的层位和方向开挖,有效地指导生产。
(2)真实、准确、全面。
井巷原始地质资料要求真实、可靠、齐全完整,客观反映井下地质情况,避免因对井下原始地质现象描述有误而造成错误的判断。
(3)认真详细。
限于井下观察空间和观测条件,要认真地观察和记录地质变化,注意去伪存真,不可粗心大意。
(4)系统统一。
地层划分标准统一,岩石命名原则和描述内容统一,图例、比例尺和图表格式统一,地质勘探工程和采掘工程的名称和编号统一,图幅和坐标统一,编录方法和要求统一。
(5)重点突出。
原则上要对所有井筒、巷道和回踩工作面进行地质编录,但是对地质条件简单、变化不大的地段可以进行一般的观测编录,而对影响煤矿建设与生产的主要地质问题,如对井下有异常地质变化的地段和重要巷道,必须进行详细的观测编录。
(6)宏观观测与围观观测相结合。
宏观观测是指在井下现场借助矿灯用肉眼对煤、岩层和地质构造形态特征的观测和描述;微观观测是指对煤、岩层的室内鉴定与描述。
矿井地质观测要把宏观与微观、现场观测和室内观测结合起来。
二井巷工程地质编录一、井巷工程地质编录方式井巷工程地质编录是矿井地质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地质编录(大全5篇)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地质编录(大全5篇)第一篇:地质编录钻孔岩矿心地质编录(一)、编录前的检查工作1、钻孔编录必须随施工在现场进行,对钻孔质量进行监督,有关情况随时向技术负责人汇报。
认真检查班报表及各种记录、岩心的清洗整理编号及存放情况等一整套工作,要准确无误,如发现错误应及时和向本台机长或组长提出修改。
及时检查机台是否按有关规定进行简易水文观测、孔深测量、钻孔弯曲度测量工作,超差时应及时向上级汇报妥善处理。
预见矿层时要及时向机台提供“见矿通知书”以便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钻探质量。
2、岩(矿)心丈量后,核对各种原始和计算数据,确认各数据值准确无误后方可进行岩(矿)心描述。
对每一段岩(矿)心均应进行详细观察描述。
为了避免重复,一般按不同岩性、不同矿层或矿石类型进行分层记录,逐项填入地质记录表中。
厚大的单一岩(矿)层必须进行系统观察,以免遗漏地质现象,但可隔几个回次描述一次。
(二)、岩(矿)心描述内容(1)岩(矿)石名称、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矿化特征、蚀变现象、构造破碎情况及次生变化等。
(2)测量岩心标志面(层面、片理面、断裂面、接触界线等)与岩心轴夹角。
(3)岩层、矿化、蚀变在小范围内有所变化时应丈量出具体深度并注明。
(4)选择有地质意义且具有代表性的岩(矿)心,作大比例尺素描图并进行照象,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
(5)钻孔内岩性分层时应注明上下两层岩石的接触关系。
如渐变关系、侵入关系等。
(6)记录内容要求繁简适度,重点突出,针对性强。
对矿心及顶底板,矿化蚀变带和构造部位等应详细描述。
(三)、样品采集随着工程进展,及时划样、采样。
要求各种样品均具有代表性。
采样小组应实地检查、现场核对岩(矿)心。
采样前应布样、填写分样牌、计算样品孔深,切忌混样及样品串号。
样品采集后,地质组长或技术负责应及时对所采样品质量进行检查,并填写质量检查卡。
采集样品有化学样、光谱样、物相分析样、岩矿鉴定样、小体重样等1、化学样目的是通过对样品的化学分析,了解矿石中金属矿物的含量,查明矿石质量,确定矿体与夹石、围岩的界线,并作为储量计算的主要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倾斜煤巷不能象煤层平巷那样用巷顶水平切面图表示。
倾斜煤巷的编录多用一定距离绘制煤层小柱状的方法。煤层小柱 状的煤岩分层从基线往上、往下测量厚度,记录有关数据,编绘 一帮平面图。
第三节 回采工作面的地质编录
一、采面实测点式编录 适用于地质条件简单,一次采全厚 的工作面。隔一定时间(3—5天)检查 一次工作面,在工作面上均匀布置几个 观测点,测量煤厚、采高、浮煤厚、 丢顶底煤厚及煤层产状,并将观测结果 填绘到回采工作面平面图上。 二、采面平面图式编录 1、从工作面回风和运输巷的已知测点, 丈量出工作面的距离,测准工作面的位置。 2、从回风巷口开始挂观测基线,顶地质 观测点,观测煤层顶底板特征、地质构造 性质、产状、煤厚、绘出实测剖面图。
第十二章 矿井地质编录
第一节 穿层巷道的地质编录
第二节 顺层巷道的地质编录 第三节 回采工作面的地质编录 第四节 矿井原始地质资料的整理
第十二章 矿井地质编录
矿井地质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矿井生产时期的地质问题, 保证矿井建设和生产的高速进行,使煤炭资源得已合理的开发利 用。 矿井地质工作必须坚持现场观测和综合分析并重的原则,实 践资料必须准确完整,预测资料必须有理有据,并在实践中不断 检验、修整和完善。 矿井工作的基本任务是: 1、研究矿井煤系地层、地质构造、煤层和煤质的变化规律,查明 影响矿井生产建设的各种地质因素。 2、进行矿井地质勘探、观测、编录和综合分析,提供各种地质资 料,解决采掘工作中的各种地质问题。 3、计算并核实矿井储量,掌握储量动态,提高其级别,设法扩大 矿井储量,及时提出合理开采和利用煤炭资源的意见。 4、调查、研究煤系地层中伴生矿产的赋存情况和利用价值。
第一节 穿层巷道的地质编录
地质编录是指全面收集和系统整理地质资料的工作。井巷地质编录 是指用文字和图表的形式,记录和描绘井下原始地质资料的工作。 一、竖井井筒地质编录 竖井是最先用大断面揭露煤系的井巷工程,竖井编录对于认识 矿井地质特征,指导下一步井巷工程具有重要意义。常用的竖井 编录有下列两种形式: 1、井筒展开图式编录 圆形井筒编录其内接正方柱面,并将四个柱面展开成平面。为 此在井口周围选定四个基准点,它们与井筒中心的连线方位分别 为N45°E、N45°W、S45°E、S45°W。在四点上设置井筒边垂 线,即内接正方柱的四条棱线,用来测定地质界线深度,绘出地质 界面与内接正方柱面的交迹此编录适用于地质条件复杂、岩层产 状平缓的地区。
石门井下编录草图
煤巷井下编录草图
第二节 顺层巷道的地质编录
顺层巷道:顺层斜井、运输大巷、总回风巷、采区上下山以及沿煤 层开掘的所有准备巷道和回采巷道。 一、顺层水平煤巷的编录 煤层平巷地址编录能够取得煤层厚度、结构、顶底板岩性及其变 化资料,查明各种侵向或斜交断层,预示回采工作面可能出现的 地质情况。 1、对于巷道能够揭露煤层全厚的薄煤层及部分中厚煤层,可以直 接观测编录巷道壁和迎头面: 1)煤层倾角较缓 2)当煤层厚度、结构变化较大时,则需要加密观测点,并作连续 测绘,编录上帮剖面图。 3)若煤层倾角较陡,在巷道壁上难以观测到煤层的全部,这时采 每隔适当距离观测巷道迎头断面,绘制巷道梯形断面图,并在巷 道平面图或剖面上标注各梯形断面的位置及编号,梯形断面图上 注明各种数据(煤厚、结构、顶底板岩性、)的 观 测 示 意 图
在水平巷道或坡度较小的巷道中,选择 固定标高的观测基线 为了便于绘图,水平基线的标高最好取整数。
2)观测描绘巷道壁的地质情况
既不水平也不平行的观测基线示意图形成 观测、记录及描绘巷道壁上的地质情况,是井巷编录的关键步骤, 它们往往是同时进行的,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地质观测点的设置与描述 地质观测点应设在地质特征清楚,地质变化显著的地点,如 岩层分界面、断层面、褶曲轴部、煤层结构变化等部位。 对于岩层分界点,应逐层描述岩性;煤层点要详细观测煤层厚度、 煤层结构、煤岩类型及顶底板岩性特征;对于构造点应准确测定 其位置、产状,并记录有关特征。 在井下测量产状,有其特殊的方法:
不拉连续基线编录巷道壁剖面示意图
(2)实测地质界线和巷道形状 a 实测层面控制点的方法:
实测巷道界面控制点方法示意图
b 实测层面控制点与视倾角相结合的方法:
实测地质界面控制点与倾角方法示意图
c 实测小柱状控制岩层界面的方法:
实测小柱状控制地质界面方法示意图
(3)绘制实测巷道剖面草图和细部素描图
1)两壁一顶展开图: 巷顶下落,两壁向外展开成平面,所绘地质现象相当于从巷顶外
观察的结果。
2)两壁一底展开图:巷底保持不动,两壁向外展开成平面图。
3)掘进头两壁展开图: 巷道掘进头保持不动,两壁水平展开成平面。
掘进头两壁展开图式
两壁一底展开图式
2、石门一壁剖面图式编录: 一壁剖面是使编录的基本方式,即测绘巷道一壁的地质素描图。 首先要了解测量点的位置,查明巷道已揭露的主要地质现象,确 定地质现测的位置。 1)观测基线的选择: 在巷道坡度较大且坡度不一致的巷道,选择平行巷道顶(底)的 观测基线,这种观测基线一般与巷道腰线一致。
第四节 矿井原始地质资料的整理
一、检查、补充和眷清原始记录 对于井下观测编录资料,在整理过程中如发现不足,应设法补充, 务必使资料真实可靠。在鉴定、描述煤岩层标本时,命名的原则 必须统一,否则不利于煤岩层对比,每个矿井至少要保存一套完 整的地层岩石标本。 二、清绘原始地质图件 井下失策的巷道剖面、断面和细部素描图,均系草图,上井后应 按照一定的内容、比例尺和格式从新清绘,以便保存。 三、建立原始地质资料台帐 通过井下观测编录、收集到大量原始地质资料,为了使这些分散 的零碎的资料便于应用,各矿摸索出一系列资料整理和管理方法, 较为简便而适用的是建立和健全“资料分类台帐”。 四、填绘原始地质资料
2、井筒柱状剖面图式编录 在垂直地层走向的井筒直径两端,设置基准点和井筒边垂线, 以次丈量地质界面 深度,绘出井筒柱 状剖面图。此编录 适用于地质条件简 单或中等,岩层产 状平缓的地区,它 是竖井最常采用的 编录方式。 二、石门地质编录 石门一般位于井田或采区中央,是垂直或近于垂直地层走向的 水平巷道。石门编录资料是分析构造、对比煤层、采区设计和巷 道施工的主要依据。因此全部石门都要细致地进行编录。 石门编录有两种方式,即展开图式和一壁剖面图式。
井下巷道编录草图
急倾斜薄煤层编录方法示意图
2、对于巷道不能揭露煤层全厚的厚煤层及部分中厚煤层,在地质 编录时,首先要探明煤层全厚,然后再根据巷道中实测或探测的 各种数据进行编录。 (1)煤层倾角较陡时,则编绘巷道所在标高的水平切面图。 (2)煤层倾角较缓时,则编制沿航道方向的垂直剖面图。
回采工作面回风巷道煤层剖面
思考题: 1、井地质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地质编录、井 巷地质编录。 2、掌握井筒展开图式编录。 3、石门展开图式编录的方式有那几种? 4、了解石门一帮平面图式编录。 5、了解顺层煤巷的编录方法。 6、回采面的编录方式有那些? 7、矿井原始资料整理有那几项内容?
1、石门展开图式编录: 在构造非常复杂,煤层极不稳定,岩浆侵入煤层等条件下,巷 道两壁现象很不一致,为了反映地质现象的真实面貌,需要编录 巷道展开图,巷道展开图的展开方式有以下几种: 1)两壁一顶展 开图:巷顶下落,两壁向外展开成平面,所绘地质现象相当于从 巷顶外观察的结果。
两壁一顶展开图
两壁一底展开图
二、倾斜巷道的编录
倾斜煤巷包括工作面开切眼、采区上山、采区下山等,是指 沿煤层向上或向下掘进的巷道。倾斜煤巷与煤层平巷编录方法基 本相同,其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 1、由于倾斜煤巷是顺煤层倾斜或伪煤层倾斜开掘的,因此薄煤层 无论倾角大小,都可用巷道一壁剖面表示,而厚煤层则只能将探 煤厚的资料反映到通过巷道的垂直剖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