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06基本有机原料生产工艺学 19带答案
中石油华东《基本有机原料生产工艺学》2015年秋学期在线作业(一)100分答案

《基本有机原料生产工艺学》2015年秋学期在线作业(一)单选题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100 分。
)1. 随着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不断发展,化学工业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自然资源和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加剧这些问题的挑战,如果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做好()方面的工作。
A. 3B. 4C. 5D. 6-----------------选择:C2. 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非常快,它具有很多优点,主要可以归纳成()个。
A. 5B. 6C. 7D. 8-----------------选择:B3. 化学工艺学和化学工程学都是化学工业的基础科学,两者相配合可以解决化工过程开发、装置设计、()、操作原理及方法等方面的问题。
A. 工艺计算;B. 物料衡算;C. 能量衡算;D. 流程组织。
-----------------选择:D4. 有机化工生产路线的选择和组织原则从原料价廉易得到原材料和动力消耗低一共有()条。
A. 5B. 6C. 7D. 8-----------------选择:C5. ()世纪初期以来,石油和天然气得到了大量开采和利用,它向人类提供了各种燃料和丰富的化工原料。
A. 17B. 18C. 19D. 20-----------------选择:D6. 由于化学药物的发展,人类的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从而使得人类的寿命从1900年的47岁上升到目前的75岁以上,我国目前的平均寿命比世界小()岁。
A. 4B. 3C. 2D. 1-----------------选择:C7. 从石油、天然气、煤等天然资源出发,经过化学加工可得到三烯、三苯、乙炔、萘和合成气这九大有机化工基础原料,其中的三烯指()。
A. 乙烯、丙烯和丁烯;B. 乙烯、正丙烯和异丙烯;C. 乙烯、丙烯和丁二烯;D. 乙烯、丙烯和戊烯。
-----------------选择:C8. 化学工业的发展历史到目前为止可以归纳成()三个阶段。
A. 农副产品、煤和天然气;B. 煤、石油、天然气;C. 农副产品、煤、石油和天然气;D. 农副产品、煤和精细化工。
030106基本有机原料生产工艺学 - 19带答案

《基本有机原料生产工艺学》课程综合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 有机化工生产路线的选择与组织原则为原料、技术、主产品、副产品、环保、和材料有保证、消耗低。
2. 基本有机的九大原料为烯、烯、烯; 、苯、苯;、萘和的过程。
3。
工业上用裂解汽油生产三苯的芳烃车间一般由裂解汽油、环丁砜、甲苯、模拟、转移和芳烃六个单元构成。
4. 许多含碳资源如、、石油馏分、、等均可用来制造合成气。
5。
化学工艺与化学工程两门学科相配合,可以解决化工过程、设计、流程、操作原理及等方面的问题;此外,解决化工生产实际中的问题也需要这两门学科的理论指导。
6. 基本有机原料有九大原料,它们是以石油和为原料生产烯、烯、烯;、苯、苯; 、萘和的过程.7. 工业上用裂解汽油生产三苯的芳烃车间里,芳烃分离单元一般都有六个塔,它们依次是塔、塔、塔、塔、塔和塔。
8. 工艺流程可运用推论分析、功能分析、形态分析等方法论来进行流程的设计.推论分析法是从“”出发,寻找实现此“”的“前提”,将具有不同功能的单元进行逻辑组合,形成一个具有整体功能的系统.形象地可以用“"模型表示。
最里层是,最外层是工程.9. 《基本有机原料生产工艺学》是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烯、烯、烯;、苯、苯;乙炔、萘和的过程。
10. 裂解气中主要脱除的酸性气体是、两种,在裂解气净化和分离过程中,根据高压有利于吸收的原理,脱除的位置最好放在压缩后,而工业实际中,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通常放在压缩之后。
脱除的方法有洗和洗两种,目前常用的是。
11. 深冷分离中,产品乙烯主要在以下四处损失:①最大的是冷箱尾气损失,占乙烯总量的%;②乙烯塔釜液乙烷中带出损失,占乙烯总量的%;③脱乙烷塔釜液C3馏分中带出损失,占乙烯总量的%;④最小的是压缩段间凝液带出损失,约为乙烯总量的%.12。
芳烃的来源主要有:①来自煤焦化的副产;②来自催化重整的;③来自乙烯生产中的。
二、判断题1。
化工生产过程必须在最佳反应条件下进行,通常分析流程用化学反应、产品的分离和精制两部分就可以了.()2. 深冷分离中,产品乙烯主要在以下四处损失:①冷箱尾气损失,占乙烯总量的2.200%;②乙烯塔釜液乙烷中带出损失,占乙烯总量的0.400%;③脱乙烷塔釜液C3馏分中带出损失,占乙烯总量的0.284%;④压缩段间凝液带出损失,约为乙烯总量的0。
有机工艺学习题答案

答案绪论一、填空题1.无机物化学工业;有机物化学工业。
2.天然气;煤;石油。
3.直接液化;间接液化。
4.干气;湿气。
5.拔顶气;汽油;煤油;柴油;催化裂化原料或润滑油原料。
6.物理;化学。
7.化合物;混合物。
8.烃类;非烃类。
9.直馏汽油;石脑油。
10.催化裂化。
11.石油芳烃;高辛烷值汽油组分。
12.丙烷;丁烷。
13.气态烃;汽油;柴油;蜡油。
14.原料预处理;化学反应;产品精制。
15.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甲醇。
16氢;一氧化碳。
二、解释概念1.答:把多种设备、机器和仪表适当组合起来的加工过程称为生产装置。
例如石油烃热裂解装置是由原料油贮罐、原料油预热器、裂解炉、急冷换热器、气包、急冷器、油洗塔、燃料油气提塔、裂解轻柴油气提塔、水洗塔、油水分离器等设备,鼓风机、离心泵等机器,热电偶、孔板流量计、压力计等仪表和自控器适当组合起来的。
2.答:化工生产从原料开始到制成目的产物,要经过一系列物理的和化学的加工处理步骤,这一系列加工处理步骤,总称为化工过程。
3.答:指各化工生产过程中以化学为主的处理方法,概括为具有共同化学反应特点的基本过程。
如氧化过程、加氢过程等。
4.答:指各化工生产过程中以物理为主的处理方法,概括为具有共同物理变化特点的基本过程。
如精馏操作、吸收操作等。
5.答:化工工艺即化工技术或化学生产技术,指将原料物主要经过化学反应转变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 包括实现这一转变的全部措施。
6.答:工艺是指利用生产工具对各种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加工处理,使之成为产品的方法。
工艺除指技术外,还应包括过程的理论、系统、各环节的安排,所以工艺是工程和技术、艺术的结合。
7.答:工艺流程就是按物料加工的先后顺序将这些单元表达出来。
如果以方框来表达各单元,则称为流程框图;如果以设备外形或简图表达的流程图则称为工艺(原理)流程图。
8.答:转化率是表示进行反应器内的原料与参加反应的原料之间的数量关系。
《基本有机原料生产工艺学》第2阶段在线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答题要求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5.0 分)5.0化学工艺学和化学工程学都是化学工业的基础科学,两者相配合可 以解决化工过程开发、装置设计、( )、操作原理及方法等方面的 问题。
A) 工艺计算 B) 物料衡算 C) 能量衡算 D) 流程组织 参考答案: D收起解析解析:无2(5.0 分)5.0目前国内的芳烃车间一般包括裂解汽油加氢、环丁砜抽提、芳烃分 离、( )、异构化和模拟移动床单元组成。
萃取 A)吸附 B)共沸 C)歧化 D)参考答案: D收起解析解析:无3(5.0 分)5.0通过合成气制备得到的化工产品,它的用途非常广泛,在无机化工 中主要是合成氨,在有机化工中往往是先合成( ),再转变成别的 化工产品。
醋酸 A)醋酐 甲醛 甲醇 B) C) D)参考答案: D收起解析解析:无4(5.0 分)5.0关键反应物指的是反应物中价值最高的组分,为使其尽可能地转化, 常使其他反应组分过量,对于不逆反应,关键组分的转化率最大为 ( )。
A) 100% B) 99% C) 95% D)90% 参考答案: A收起解析 解析:无5(5.0 分)5.0( )世纪初期以来,石油和天然气得到了大量开采和利用,它向人 类提供了各种燃料和丰富的化工原料。
A) 17 B) 18 C) 19 D) 20 参考答案: D收起解析 解析:无6(5.0 分)5.0三个二甲苯中,需要用特殊精馏加以分离的是( )。
A) 邻二甲苯和对二甲苯 B) 邻二甲苯和间二甲苯 C) 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 D) 都可以用普通精馏加以分离 参考答案: C收起解析 解析:无7(5.0 分)5.0CO 变换的操作条件为压力、温度和水碳比,对水碳比而言,它是适 宜最好,现在常用的水碳比为( )。
中国石油大学030106基本有机原料生产工艺学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基本有机原料生产工艺学》课程综合复习资料一、单选题1.乙烯精馏塔是出产品乙烯的塔,因为产品纯度要求比较高,通常在塔顶脱甲烷,在精馏段侧线第()块板上出产品乙烯,一塔起到两塔的作用。
A.7B.9C.12D.13答案:B2.芳烃车间分离的产品甲苯用途不大,为了避免过剩,通常采用()方式将其转化成有用的苯和二甲苯。
A.吸附B.萃取C.模拟移动床D.歧化答案:D3.天然气水蒸气转化制合成气的步骤中,通常把脱硫过程放在()。
A.第一步B.第二步C.第三步D.最后一步答案:A4.在化学工业中,聚酯纤维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对二甲苯,现实过程中,不仅二甲苯含量有限,而且二甲苯中对二甲苯含量最高也仅能达到()左右。
A.20%B.23%C.30%D.17%答案:B5.工业上芳烃联合装置的芳烃分馏单元,可实现对不同碳数芳烃的分离,通常设有五个塔,下述()不包括在其中。
A.苯塔B.甲苯塔C.二甲苯分离塔D.间二甲苯塔答案:D6.深冷分离中,产品乙烯主要在以下四处损失:①冷箱尾气损失,占乙烯总量的();馏分中带出②乙烯塔釜液乙烷中带出损失,占乙烯总量的0.400%;③脱乙烷塔釜液C3损失,占乙烯总量的0.284%;④压缩段间凝液带出损失,约为乙烯总量的0.066%。
A.2.95%B.2.25%C.9.25%D.0.25%答案:B7.工业上由天然气制合成气的技术主要有蒸汽转化法和()氧化法。
A.部分B.完全C.连续D.间隙答案:A8.化学工业发展,除了发展大型的综合性生产企业,使原料、产品和副产品得到综合利用外,提倡设计和开发()反应;大力发展绿色化工,包括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溶剂和催化剂;应用反应选择性高的工艺和催化剂,实现零排放。
A.原子经济性B.低能耗C.高转化率D.无催化剂答案:A9.裂解气重组分中的二烯烃易发生聚合,生成的聚合物沉积在压缩机内,严重危及操作的正常进行。
而聚合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愈高,聚合速度愈快。
石大 《基本有机原料生产工艺学》 在线作业试题题库及参考答案

注:找到所考试题直接看该试题所有题目和答案即可。
查找按键:Ctrl+F一、单项选择题答题要求 :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5.0分) 烃类热裂解的原料为:天然气、炼厂气、石脑油、轻油,柴油和重油等,目前我国常用的是()。
A) 天然气和石脑油B) 天然气和轻柴油C) 石脑油和轻油D) 石脑油和轻柴油参考答案: D2(5.0分) 工艺流程可运用推论分析、功能分析和形态分析三种方法加以分析和设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用推论法较多,推论法通常可以形象地用()模型表示,最里层是反应器,最外层是公用工程。
A) 西红柿B) 洋葱C) 地瓜D) 西瓜参考答案: B3(5.0分) ()产量常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基本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
A) 石油B) 煤C) 乙烯D) 天然气参考答案: C4(5.0分) 化学工业的发展历史到目前为止可以归纳成()三个阶段。
A) 农副产品、煤和天然气B) 煤、石油、天然气C) 农副产品、煤、石油和天然气D) 农副产品、煤和精细化工参考答案: C5(5.0分) 目前有机化工、高分子化工、精细化工和氮肥工业等产品中,大约有()来源于石油和天然气。
A) 90%B) 85%C) 80%D) 60%参考答案: A6(5.0分) 裂解气生产过程发生的反应比较复杂,一般情况下,有三种杂质需要在深冷分离前进行除去,其中的酸性气体通常用碱洗法除去,它在流程中的位置通常放在()级压缩后面。
A) 三B) 四C) 五D) 六7(5.0分) 在裂解气深冷分离过程中,脱甲烷塔和乙烯精馏是保证乙烯产品纯度的关键设备,两塔所需要的冷量较多,占消耗冷量总数的()。
A) 32%B) 36%C) 52%D) 88%参考答案: D8(5.0分) C8芳烃中除含有乙苯以外,还含有大量的二甲苯,在所有C8芳烃中,综合各个因素考虑,目前最有用的是()。
A) 乙苯B) 邻二甲苯C) 对二甲苯D) 间二甲苯参考答案: C9(5.0分) 石油中含有S、N、O,用石油产品作为裂解原料,裂解汽油中含有这些元素的化合物也是必然的,当得到的裂解汽油作为芳烃的原料时,必须要对它进行加氢处理,在裂解汽油加氢单元中,通常设置二段加氢,温度是一段()二段。
华东石油《基本有机原料生产工艺学》在线作业(三)辅导答案

《基本有机原料生产工艺学》在线作业(三)
单选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
1. 在制备合成气的各种工艺中,以天然气制合成气的成本最低,天然气中根据CH4的含量又可以分为贫气和富气,它们是根据天然气中CH4的含量大于或小于()来划分的。
A. 80%
B. 85%
C. 90%
D. 95%
选择:C
2. 芳烃技术不断发展,主要体现在()个方面。
A. 三
B. 四
C. 五
D. 六
选择:C
3. CO变换的操作条件为压力、温度和水碳比,对水碳比而言,它是适宜最好,现在常用的水碳比为()。
A. 3
B. 4
C. 3.1
D. 3.2
选择:B
4. 合成气的英文缩写为Syngas,由于原料和生产方式的不同,得到的合成气中()和H2的比值各不相同。
A.
CO2
B. CO
C.
CO+CO2
D. N2
选择:B
5. 在制备合成气的工艺流程中,CO的变换流程有许多种,就压力而言,有高压和低压之分,简称高变的有()种。
A. 二
B. 三
C. 四
D. 五
选择:A
6. 在三个二甲苯中,对二甲苯含量最高也只能达到()左右。
《基本有机原料生产工艺学》第三阶段在线作业(自测)试卷答案

1.第1题单选题在烃类裂解制备聚合级乙烯的过程中,乙烯在()处的损失是不可避免的,总量为3%。
A、三B、四C、五D、六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批注:2.第2题单选题()产量常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基本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
A、石油;B、煤;C、乙烯;D、天然气。
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批注:3.第3题单选题烃类热裂解的原料为:天然气、炼厂气、石脑油、轻油,柴油和重油等,目前我国常用的是()。
A、天然气和石脑油;B、天然气和轻柴油;C、石脑油和轻油;D、石脑油和轻柴油。
标准答案:D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批注:4.第4题单选题操作条件在化工生产过程中是一个必须考虑的主要因素,根据原理可得:高压有利于裂解气的分离,在目前的生产中,顺序分离流程通常采用的是()级压缩。
A、三B、四C、五D、六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批注:5.第5题单选题裂解炉从早期使用的方箱炉以来,经过不断改进,形式各异,由于管式裂解炉的炉型不断改进,目前,有()以上都采用管式裂解炉。
A、80%B、85%C、90%D、95%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批注:6.第6题单选题烃类裂解的原理是高温、()和低烃分压,低烃分压通常用加入惰性气体的方式实现。
A、短停留时间;B、长停留时间;C、水蒸气;D、急冷器。
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批注:7.第7题单选题在裂解气的深冷分离流程中,如果需要得到产品聚合级乙烯、聚合级丙烯、化学级丙烯和副产品混合C4、裂解汽油,必须设置()个精馏塔。
A、6B、7C、8D、9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批注:8.第8题单选题裂解气生产过程发生的反应比较复杂,一般情况下,有三种杂质需要在深冷分离前进行除去,其中的酸性气体通常用碱洗法除去,它在流程中的位置通常放在()级压缩后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有机原料生产工艺学》课程综合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 有机化工生产路线的选择与组织原则为原料、技术、主产品、副产品、环保、和材料有保证、消耗低。
2. 基本有机的九大原料为烯、烯、烯;、苯、苯;、萘和的过程。
3. 工业上用裂解汽油生产三苯的芳烃车间一般由裂解汽油、环丁砜、甲苯、模拟、转移和芳烃六个单元构成。
4. 许多含碳资源如、、石油馏分、、等均可用来制造合成气。
5. 化学工艺与化学工程两门学科相配合,可以解决化工过程、设计、流程、操作原理及等方面的问题;此外,解决化工生产实际中的问题也需要这两门学科的理论指导。
6. 基本有机原料有九大原料,它们是以石油和为原料生产烯、烯、烯;、苯、苯;、萘和的过程。
7. 工业上用裂解汽油生产三苯的芳烃车间里,芳烃分离单元一般都有六个塔,它们依次是塔、塔、塔、塔、塔和塔。
8. 工艺流程可运用推论分析、功能分析、形态分析等方法论来进行流程的设计。
推论分析法是从“”出发,寻找实现此“”的“前提”,将具有不同功能的单元进行逻辑组合,形成一个具有整体功能的系统。
形象地可以用“”模型表示。
最里层是,最外层是工程。
9. 《基本有机原料生产工艺学》是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烯、烯、烯;、苯、苯;乙炔、萘和的过程。
10. 裂解气中主要脱除的酸性气体是、两种,在裂解气净化和分离过程中,根据高压有利于吸收的原理,脱除的位置最好放在压缩后,而工业实际中,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通常放在压缩之后。
脱除的方法有洗和洗两种,目前常用的是。
11. 深冷分离中,产品乙烯主要在以下四处损失:①最大的是冷箱尾气损失,占乙烯总量的%;②乙烯塔釜液乙烷中带出损失,占乙烯总量的%;③脱乙烷塔釜液C3馏分中带出损失,占乙烯总量的%;④最小的是压缩段间凝液带出损失,约为乙烯总量的%。
12. 芳烃的来源主要有:①来自煤焦化的副产;②来自催化重整的;③来自乙烯生产中的。
二、判断题1. 化工生产过程必须在最佳反应条件下进行,通常分析流程用化学反应、产品的分离和精制两部分就可以了。
()2. 深冷分离中,产品乙烯主要在以下四处损失:①冷箱尾气损失,占乙烯总量的2.200%;②乙烯塔釜液乙烷中带出损失,占乙烯总量的0.400%;③脱乙烷塔釜液C3馏分中带出损失,占乙烯总量的0.284%;④压缩段间凝液带出损失,约为乙烯总量的0.066%。
()3. 芳烃的用途比较广泛,原料主要是煤焦化的副产煤焦油和粗苯以及催化重整的重整汽油;()4. 合成气的应用途径非常广泛,可以制合成氨、合成甲醇、合成醋酸、一系列烯烃的氢甲酰化产品,如生成与原料烯烃相同碳原子的醛、还可以合成天然气、汽油和柴油。
()5. 关键反应物指的是反应物中价值最高的组分,为使其尽可能转化,常使其它反应组分过量。
对于不可逆反应,关键组分的转化率最大为90%;对于可逆反应,关键组分的转化率最大为其平衡转化率。
()6. 在实际过程做物料衡算时应该按一定步骤来进行,才能给出清晰的计算过程和正确的结果、通常遵循:第一步,绘出流程的方框图,以便选定衡算系统。
第二步,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并配平之。
第三步,选定衡算基准。
第四步,收集或计算必要的各种数据,要注意数据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第五步,设未知数,列方程式组,联立求解。
第六步,计算和核对这六个步骤。
()7. 裂解过程中,由于是分子数增加的反应,低压有利于裂解,工业上通常用加入惰性气体来实现,最常用的是空气。
()8. 深冷分离的常见三种流程中,顺序分离流程最常用。
()9. 可利用的生物质有三类即含淀粉的物质、含纤维素的物质、含非食用油类的物质。
农副产品废渣的水解是工业生产乙醇的唯一路线。
()10. 裂解车间的工业实际流程中,通常采用加氢手段来脱除裂解气中的不饱和烃,常用的有前加氢和后加氢两种方式,前加氢需要外加氢气。
()11. 合成气的应用途径非常广泛,可以制合成氨、合成甲醇、合成醋酸、一系列烯烃的氢甲酰化产品,还可以生成与原料烯烃相同碳原子的醛。
()12. 裂解汽油加氢流程中,一段加氢:液相,80~130℃,催化剂Pd/Al2O3,双烯变单烯。
二段加氢:气相,280~300℃,催化剂C o-M o-Al2O3,单烯变烷烃,N、O、S变成相应的氢化物。
()13. 在常见的三种深冷分离流程中,目前用得最多的是先脱乙烷流程。
()14. 从精馏的四个充分必要条件可以得知:塔顶是全塔轻组分浓度最高的部位,因此,产品塔一般都在塔顶出料,深冷分离的产品乙烯自然也是在乙烯精馏塔的塔顶得到。
()三、选择题1. 化学工业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A.农副产品、天然气,石油;B.煤、石油,天然气;C.农副产品、煤、石油和天然气;D.煤、石油和天然气,精细化工。
2. 同碳数的芳烃和非芳烃沸点非常相近,有的还形成共沸物,用一般精馏方法不能将它们分离。
工业上一般采用特殊分离方法,教材中所用的特殊精馏是()。
A.溶剂萃取;B.萃取蒸馏;C.模拟移动床;D.共沸精馏。
3. 高温均相新工艺与传统三氯化铝工艺相比有下述优点.可采用较高的乙烯/苯(摩尔比),并可使多乙苯的生成量控制在最低限度,乙苯收率达99.3%(传统法为97.5%);副产焦油少,为.0.6~0.9kg/t(乙苯),传统法为2.2;三氯化铝用量仅为传统法的(),并且络合物不需循环使用,从而减少了对设备和管道的腐蚀;反应温度高有利于废热回收;废水排放量少。
但高温均相烃化法的反应器材质必须在高温下耐腐蚀。
A.30%;B.23%;C.25%;D.20%。
4. 化学工艺与化学工程相配合,可以解决化工过程开发、装置设计、()、操作原理及方法等方面的问题;此外,解决化工生产实际中的问题也需要这两门学科的理论指导。
A.工艺计算;B.物料平衡;C.能量平衡;D.流程组织。
5. ()产量常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基本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
A.石油;B.天然气;C.乙烯;D.柴油。
6. 合成气中H2与()的比量随原料和生产方法的不同而不同。
A.CO2;B.CO;C.N2;D.CO+ CO2。
7. 工艺流程可运用推论分析、功能分析、形态分析等方法论来进行流程的设计。
推论分析法是从“目标”出发,寻找实现此“目标”的“前提”,将具有不同功能的单元进行逻辑组合,形成一个具有整体功能的系统。
形象地可以用“洋葱”模型表示。
最里层是反应器,最外层是()。
A:分离系统;B:换热网络;C:公用工程;D:产品精制系统。
8. 化工生产过程一般可概括为原料()、化学反应和产品分离及精制三大步骤。
A:预处理;B:选择;C:价廉易得;D:安全性能好。
9. 根据裂解原料的氢含量既可判断该原料可能达到的裂解深度,也可评价该原料裂解所得C4和C4以下轻烃的收率。
当裂解原料氢含量低于()时,可能达到的乙烯收率将低于20%。
这样的馏分油作为裂解原料是不经济的。
A:13%;B:8%;C:17%;D:15%。
10. 芳烃的来源主要有三:①来自煤焦化的副产煤焦油和粗苯;②来自催化重整的重整汽油;③来自乙烯生产中的()。
A:C2馏分;B:C3馏分;C:C4馏分;D:裂解汽油。
11. 许多含碳资源如煤、天然气、石油馏分、农林废料、()等均可用来制造合成气。
A:城市垃圾;B:农副产品;C:粮食;D:渣油。
12. 烃类热裂解的原料为:天然气、炼厂气、石脑油、轻油、柴油和重油等。
我国常用的是()。
A:天然气和石脑油;B:天然气和柴油;C:石脑油和柴油;D:柴油和重油。
13. 乙烯塔改进在于:在提馏段设中间再沸器来回收冷量;在乙烯塔塔顶脱甲烷,在精馏段从上第()块板处出产品聚合级乙烯,一个塔起两个塔的作用。
A:6;B:7;C:8;D:9。
14. 由于同碳数的芳烃和非芳烃沸点非常相近,有的还能形成共沸物,故采用一般精馏方法不能将它们分离。
工业上一般采用特殊分离方法,教材中所用的特殊精馏是溶剂萃取,所用的溶剂一般为()。
A:甲醇;B:丙酮;C:环丁砜;D:N-甲基吡咯烷酮。
15. 在化学工业中,苯的需要量是很大的,而甲苯却因用途较少而过剩;聚酯纤维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对二甲苯,现实中,不仅二甲苯含量有限,而且二甲苯中对二甲苯含量最高也仅能达到()左右。
A:20%;B:23%;C:30%;D:17%。
16. 为达到较满意的裂解产品收率,需要达到较高的裂解深度,而过高的裂解深度又会因结焦严重而使清焦周期急剧缩短。
工程中常以C5和C5以上液相产品氢含量不低于()为裂解深度的限度。
A:13%;B:8%;C:17%;D:15%。
17. 可利用的生物质有三类即含淀粉的物质、含纤维素的物质、含非食用油类的物质。
农副产品废渣的水解是工业生产()的唯一路线。
A:乙烯;B:糠醛;C:乙醇;D:甲醛。
18. 在裂解气深冷分离过程可以看出:脱甲烷塔和乙烯塔既是保证乙烯回收率和乙烯产品质量(纯度)的关键设备,消耗冷量占总数的(),因此又是主要冷量消耗的装置。
A:32%;B:52%;C:36%;D:88%。
19. 一般芳烃车间包括裂解汽油、……、烷基转移单元,共有()个单元。
A:三;B:四;C:五;D:六。
四、简答题1. 煤气化(coal gasification)是指在高温(900~1300℃)下使煤、焦炭或半焦等固体燃料与气化剂反应,转化成合成气。
生成的气体组成随固体燃料性质、气化剂种类、气化方法、气化条件的不同而有差别。
常用的气化剂有哪些?2. 请叙述两段碱洗流程中碱液的浓度怎么确定?最上面一段也用碱液吗?3. 烃类热裂解非常复杂,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4. 化学工艺与化学工程两门学科相配合,在生产实际中可以解决哪些问题?五、综合题正丁烷在800℃高温下进行裂解反应,请根据自由基链反应机理预测其一次反应的产物分布。
已知:800℃时伯、仲氢原子与自由基的的相对速度为:1和1.7。
请:①写出自由基反应机理;②计算产物分布表。
综合复习资料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价廉易得,先进可靠,合格,综合利用,切实可行,特殊设备,动力和原材料。
2. 乙、丙、丁二;苯、甲、二甲;乙炔、合成气。
3. 加氢、抽提、歧化、移动床、烷基、分离。
4. 煤、天然气、农林废料、城市垃圾。
5. 开发、装置、组织、方法。
6. 天然气、乙、丙、丁二;苯、甲、二甲;乙炔、合成气。
7. 苯、甲苯、乙苯、邻二甲苯、二甲苯、重组分。
8. 目标、目标、洋葱、反应器、公用工程。
9. 乙、丙、丁二;苯、甲、二甲;合成气。
10. 硫化氢、二氧化碳、五、三、碱、胺、碱洗。
11. 2.250、0.400、0.284、0.066。
12. 煤焦油、重整汽油、裂解汽油。
二、判断题三、选择题四、简答题1. 答:常用的气化剂有:①水蒸气;②空气;③氧气。
2. 答:两段碱洗流程中碱液的浓度是这样确定的:(少答一个扣两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