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岩桩基础计算书标准范本

合集下载

嵌岩桩基承载力计算

嵌岩桩基承载力计算

说明:1、上表只能修改黄色部分,其余部分不能修改。红色部分为计算结果。 2、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18MPa (岩石取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黏土岩取天然湿度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 3、设计值和标准值取1.25的倍数关系;桩身强度偏安全的不计钢筋的贡献。
2
单桩竖向承14.3 14.3 14.3 14.3 14.3 14.3 14.3 14.3 14.3 14.3
Kn 2735 4082 5878 3102 4847 6980 3853 6021 8670 4023 6286 9052
ZJ1 ZJ2 ZJ3 ZJ4 ZJ5 ZJ6 ZJ7 ZJ8 ZJ9 ZJ10 ZJ11 ZJ12
钻孔嵌岩桩基础计算书(不扩底,直接加大入岩深度)
桩编号 嵌岩 单桩竖向 段侧 嵌岩段总 承载力特 嵌岩 岩石天然 阻和 极限阻 征值 桩身 深径 单轴抗压 端阻 Qrk=ζ 桩砼标号 Ra=Quk/K 直径d 比 强度标准 综合 r*Ap*frk/ frk =(Qsk+Qr hr/d 系数 1000 k)/2 ζ r mm mm Mpa Kn Kn / / 800 0.625 1000 1200 800 1000 1200 800 1000 1200 800 1000 1200 0.5 0.5 1 1 1 2 2 2 3 3 3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0.838 0.8 0.8 0.95 0.95 0.95 1.18 1.18 1.18 1.35 1.35 1.35 5470 8164 11756 6205 9695 13960 7707 12042 17340 8817 13777 19839 2735 4082 5878 3102 4847 6980 3853 6021 8670 4409 6888 9919 C30 C30 C30 C30 C30 C30 C30 C30 C30 C30 C30 C30 fc 桩身强度 =0.7*fc*(π *D0 /4+D0*B)/ 1000/1.25 Kn 4023 6286 9052 4023 6286 9052 4023 6286 9052 4023 6286 9052

嵌岩桩沉降计算范文

嵌岩桩沉降计算范文

嵌岩桩沉降计算范文嵌岩桩是深基坑支护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其能够有效地提高土层的承载能力和抗沉降性能。

然而,在嵌岩桩使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沉降问题。

为了准确地评估嵌岩桩的沉降情况,需要进行详细的计算和分析。

本文将通过对嵌岩桩的沉降计算范文进行阐述,以期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首先,进行地表沉降计算。

地表沉降可以通过等效应力法进行计算。

等效应力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地表沉降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地表上的沉降转化为等效荷载作用在土层上,然后通过计算荷载作用下土层的沉降来评估地表沉降。

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土层的厚度、弹性模量和顶部荷载等因素。

其次,进行桩身沉降计算。

桩身沉降的计算可以通过弹性理论或塑性理论进行。

弹性理论假设土层是弹性材料,即在受力作用下会产生弹性变形,且变形与荷载大小成线性关系。

塑性理论则考虑土层是一个弹塑性材料,在一定的荷载作用下会进一步产生塑性变形。

具体的计算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理论模型和参数进行计算。

最后,进行土层沉降计算。

土层沉降计算可以通过有限元方法进行,该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地模拟土层内的应力和变形分布。

具体的计算过程中需要构建合适的有限元模型,将土层划分为多个单元,然后通过求解有限元方程来获得土层的沉降变形。

综上所述,嵌岩桩沉降计算涉及到地表沉降、桩身沉降和土层沉降三个方面,计算方法较为复杂。

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需要考虑到不同地质条件、桩身形式和荷载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并结合实际测量数据进行校正。

因此,在进行嵌岩桩沉降计算时,需要综合多种方法和技术手段,并进行合理的参数选择和精确的数据处理,以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应注意在计算过程中进行合理的假设和简化,以减少计算量和提高计算效率。

扩底嵌岩桩计算1#

扩底嵌岩桩计算1#

干作业旋挖钻孔嵌岩桩竖向承载力计算书取孔1-3计算,孔口标高32.24正负零标高
设计依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和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Q uk=Q sk+Q rk=u∑q sik L i+ζr f rk A p
K=2桩径 D=0.7m
u(m)= 2.1991m桩扩底直径= 1.5m
f r= 1.72MP桩身面积A ps(㎡)=0.3848
ζr= 1.1扩底桩端面积A p(㎡)= 1.7671㎡
土层该土层桩长(m)q sik(Kpa)
2-1 3.338
2-2 1.626
3 3.176
4-1 4.374
4-23150
桩长L=15.3
u∑q si kL i=2574.72KN
ζr f rk A p=3343.44KN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Q uk=Q sk+Q rk=u∑q sik L i+ζr f rk A p=5918.16KN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R=Q uk/K=2959.08KN
桩身强度计算:
工艺系数ψc=0.9
(干作业非挤土灌注桩:ψc取0.9;泥浆护壁和套管护壁非挤土
灌注桩、部分挤土灌注桩、挤土灌注桩:ψc取0.7~0.8;
砼预制桩、预应力砼空心桩:ψc取0.85)
砼强度等级C30f c=14.3N/mm2
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单桩竖向力设计值:
N=1.35*R a=1.35x2959.08=3994.76KN
ψc f c A ps=0.9x14.3x10^3x0.3848=4952.96KN
ψcfcAps>N 桩身强度满足要求。

嵌岩桩承载力

嵌岩桩承载力

2.按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5.2.6条计算 D(m) 1.8 ψr 0.5 frk(Mpa) 3 fa=ψr*frk(kpa) 1500 Quk(kN) 3815.1
பைடு நூலகம்
桩径 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见勘察报告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2.9-2(P38) 2.9-2(P38)
见勘察报告)
嵌岩桩承载力计算: 1.按桩基技术规范: d(m) D(m) hr(m) frc(Mpa) ξs ξp Qsk(kN) Qrk(kN) Qpk(kN) Quk=Qsk+Qrk+Qpk(kN) R(kN) 5.2.11条计算(此处不考虑侧阻力作用) 1 1.8 1.5 3.5 0.0625 0.35 0 1030.3125 6923.7 7954.0125 4820.61364 说明: 桩径 桩径(扩底) 桩端嵌岩深度 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 嵌岩段侧阻力修正系数,查表5.2 嵌岩段端阻力修正系数,查表5.2 总极限侧阻力(不考虑) 嵌岩段总极限侧阻力 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制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制 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嵌岩桩施工平台方案计算书二

嵌岩桩施工平台方案计算书二

嵌岩桩施工平台计算书一、钻机轨道H型钢强度验算:嵌岩桩施工平台上的钻机布置仅考虑码头横向行走,钻机选择QJ250—1型,钻机自移时w=50t。

其中钻机受力的四支点尺寸为4.65m×4.35m。

另外考虑计。

1. 弯矩计算a.计算长度考虑嵌岩桩的沉桩偏位以0.5m,故跨中最不利情况为L=10.0+0.5×2-2.2=8.8 mb.荷载考虑钻机行走时前后支点受力不均,受力偏心系数k=1.3F=k·w/4=162.5 kNc.钻机轨道选择单拼HK400b型,间距为4.5m。

其W x=2883 cm3,I x=57678 cm4。

则钻机弯矩最不利位置为钻机一侧移至排架中心时:BM1=F·L/4=357.5 kN·mH型钢自重产生的弯矩q=155.3 kg/mA BLM2=q·L2/8=15.0 kN·mW=(M1+M2)/[Q]=372.5/0.17=2191 cm3<W x=2883 cm4故是符合要求的。

2. 挠度计算δ1=2.08×104FL3/EI=2.08×104×162.5×8.83/(2.1×104×57678)=1.9 cm<[f]=L/400=1.95 cmδ2=1.3×104qL4/EI=1.3×104×1.553×8.84/(2.1×104×57678)=0.09 cm贝雷架强度验算:荷载以XZ-30钻机为最重:主机w1=35t,钻头w2=25t,钻杆w3=11.4t,钻机四支点尺寸4.65×4.35m。

最不利位置为2台钻机同排架并排钻孔情况:w= w1+ w2+ w3=71.4t1. 排架内计算L=10m b=2.5m a=5.0m F=w/4=17.85t弯矩M AB=F·b=44.625t·m=446.25kN·m<[M]=788kN·m剪力Q A=Q B=F=178.5kN<[Q]=245kN2. 悬臂计算 F弯矩MA=F·L=446.25kN·m<[M] =788kN·m剪力Q A=F=178.5kN<[Q] =245kN因此贝雷架选择单排单层型(S,S)布置。

嵌岩桩基承载力计算

嵌岩桩基承载力计算
Kn 4023 6286 9052 4023 6286 9052 4023 6286 9052 4023 6286 9052
单桩竖向承载力标 准值Ra
Kn 2735 4082 5878 3102 4847 6980 3853 6021 8670 4023 6286 9052
2、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18MPa (岩石取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黏土岩取天然湿度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
钻孔嵌岩桩基础计算书(不扩底,直接加大入岩深度)
桩编号
嵌岩 桩身 深径 直径d 比
hr/d
岩石天然 单轴抗压 强度标准
frk
嵌岩 段侧 阻和 端阻 综合 系数 ζr
嵌岩段总 极限阻 Qrk=ζ
单桩竖向 承载力特
征值 Ra=Quk/K
桩砼标号
r*Ap*frk/ =(Qsk+Qr
1000
k)/2
mm mm Mpa
8670
C30
14.3
ZJ10 800 3
13 1.35 8817
4409
C30
14.3
ZJ11 1000 3
13 1.35 13777
6888
C30
14.3
ZJ12 1200 3
13 1.35 19839
9919
C30
14.3
说明:1、上表只能修改黄色部分,其余部分不能修改。红色部分为计算结果。
桩身强度 =0.7*fc*(π *D02/4+D0*B)/ 1000/1.25
ZJ5 1000 1
13 0.95 9695
4847
C30
14.3
ZJ6 1200 1
13 0.95 13960
6980

嵌岩桩桩基计算

嵌岩桩桩基计算
1 829.38
4978.80 满足
3688.00 满足
6253.20 满足28.10 满足
3206.00 满足
ZH-2 6.00 1.00 0.00 0.00
0.79
6.00 1.63 1.20 9217.43 2.00 4608.72
ZH-3 6.00 1.20 0.00 0.00
1.13
4.20 1.41 1.20 11481.64 2.00 5740.82
嵌岩桩桩基计算书(《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中风化泥岩] 桩基编号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frk(Mpa) 桩径D(m) 插入距B(m) 扩大头A(m) 桩底面积Ap(m2) 嵌岩深度H(m) 桩嵌岩综合系数 干作业桩系数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uk=ξr frk Ap(KN) 安全系数K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Quk/K (KN)
桩身砼强度等级C 桩身砼强度设计值fc(N/mm2) 基桩成桩工艺系数ψc 基桩面积Aps(m2) 稳定系数ψ 桩身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设计值N=ψcfcApsψ(KN)
回填土负摩阻力系数 回填土重度(KN/m)M3 回填土厚度(m) 回填土平均竖向有效应力 回填土负摩阻力标准值计算值(KPa) 回填土正摩阻力标准值(KPa) 回填土负摩阻力标准值取值(KPa) 桩身周长u(m) 纵向桩中心距(m) 横向桩中心距(m) 负摩阻力群桩效应系数计算值 负摩阻力群桩效应系数取值 基桩负摩阻力引起的下拉荷载Qg(KN)
25.00 11.9 0.90 0.79 1.00 8411.61
25.00 11.9 0.90 1.13 1.00 12112.72
0.30 18.00 10.00 90.00 27.00 22.00 22.00 3.14 0.00 0.00 0.00

嵌岩桩计算表

嵌岩桩计算表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0.840 1.000 1.000 0.899 1.000 1.000 1.000 1.000
4441 15159 21359 18656 18796 17685 23303 18827 12607 24653 14002 20173 16932
R pa p c f a Ap
Rf
2.桩侧负摩阻力根据重庆地规附录J

i
n
ni
u li
3.桩身承载力根据规范8.3.4条,考虑负摩阻力时用附录J.0.3条 3.设计值与标准值转化系数γ : 结构重要性系数γ 0: 4.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表1)
桩端承 桩身 桩端直 载力特 桩基 直径 径 征值 编号 d(m) ZJ1 ZJ2 ZJ3 ZJ4 ZJ5 ZJ6 ZJ7 ZJ8 ZJ9 ZJ10 ZJ11 ZJ12 ZJ13 0.8 1.32 1.4 1.5 1.4 1.35 1.4 1.3 1.1 1.3 1.3 1.4 1.2 D(m) 0.80 1.62 1.80 1.70 1.70 1.65 1.90 1.70 1.40 1.90 1.50 1.80 1.60 fa(kPa) 3402 2313 2313 2313 2313 2313 2313 2313 2313 2313 2313 2313 2313 嵌岩桩 嵌岩桩 嵌岩桩 嵌岩桩 嵌岩桩 嵌岩桩 嵌岩桩 嵌岩桩 嵌岩桩 嵌岩桩 嵌岩桩 嵌岩桩 嵌岩桩 嵌岩深度 桩类型 hr(m) 0.80 2.5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2.50 3.60 2.50 2.50 3.00 工作条件 桩端持力层 (m) 人工挖孔 其他(D>800且粘、粉土)10 人工挖孔 基岩 15 人工挖孔 基岩 5 人工挖孔 基岩 6 人工挖孔 基岩 7 人工挖孔 基岩 8 人工挖孔 基岩 9 人工挖孔 基岩 9 人工挖孔 基岩 9 人工挖孔 基岩 9 人工挖孔 基岩 9 人工挖孔 基岩 9 人工挖孔 基岩 9 土层厚 土层极 限侧阻 力标准 值 (kPa) 2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崁岩
系数
单桩竖向承 载力特征值Ra 1813.35 2611.22 2611.22 2611.22
WKZ3 WKZ3a WKZ4 WKZ4a WKZ5 WKZ5a WKZ5b WKZ6 WKZ7 WKZ8 WKZ9 WKZ10 WKZ11 WKZ12
650 650 700 700 750 750 750 800 500 500 500 600 600 600
钢筋根数
直径
15.625 14.69388 17.77778 17.77778 20.8642 20.8642 24.19753 24.19753 22.5 22.5 22.5 25.6 10 12.34568 10 14.4 14.4 14.4
16 14 18 18 18 18 18 18 20 20 20 20 20 18 20 20 20 20
负摩阻力Qsk(KN)需在下列处 输入桩侧负摩力标准值qⁿsi=
20
-628 -753.6 -753.6 -753.6
最终Ra 1185.4 1857.6 1857.6 1857.6
D3(椭圆桩扩底等效直径) 1000 1200 1200 1200
-816.4 -816.4 -879.2 -879.2 -942 -942 -942 -1004.8 -628 -628 -628 -753.6 -753.6 -753.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000 0.000 0.000 0.000 0 0 0 0 0 0 0 0 0 0
1.327 1.327 1.539 1.539 1.766 1.766 1.766 2.010 0.785 0.785 0.785 1.130 1.130 1.130
6.600 6.600 6.600 6.600 6.600 6.600 6.600 6.600 6.600 6.600 6.600 6.6700 0.700 0.700 0.700 0.700 0.700 0.700 0.700 0.700 0.700 0.700 0.700
16 16 18 18 21 21 25 25 23 23 23 26 26 29 28 33 39 42
176.625 215.875 191.888889 191.888889 179.428571 179.428571 163.28 163.28 191.130435 191.130435 191.130435 181.153846 108.692308 97.4482759 100.928571 104.666667 88.5641026 82.2380952
人工挖孔桩计算 本工程天然单轴抗压强度frk=6.5Mpa,在基础平面布置图中 已有标注。桩身混凝土为C30,fc分别为14.3N/㎡, 桩纵筋采用HRB335(φ ),箍筋采用HPB300(φ )。 1.各种直径桩身最大承载力(KN)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11)8.5.11条规定: Q≤Ap.fc.ψ c Q-单桩竖向力设计值; Ap-桩身横截面积; 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Ψ c-工作条件系数,取0.65; 编号 桩身面积 混凝土抗压强度 桩身最大承 单桩竖向力 桩身配筋面积 Ap(㎡) 设计值fc(N/㎡) 载力(KN) 设计值Q(KN) 0.2-0.65%配筋率 WKZ1 0.785 14.3 7296.58 3140 WKZ2 1.130 14.3 10507.07 2260.8 WKZ2a 1.130 14.3 10507.07 4521.6 WKZ2b 1.130 14.3 10507.07 4521.6 WKZ3 1.327 14.3 12331.21 5306.6 WKZ3a 1.327 14.3 12331.21 5306.6 WKZ4 1.539 14.3 14301.29 6154.4 WKZ4a 1.539 14.3 14301.29 6154.4 WKZ5 1.766 14.3 16417.29 7065 WKZ5a 1.766 14.3 16417.29 7065 WKZ5b 1.766 14.3 16417.29 7065 WKZ6 2.010 14.3 18679.23 8038.4 WKZ7 0.785 14.3 7296.58 3140 WKZ8 0.785 14.3 7296.58 3140 WKZ9 0.785 14.3 7296.58 3140 WKZ10 1.130 14.3 10507.07 4521.6 WKZ11 1.130 14.3 10507.07 4521.6 WKZ12 1.130 14.3 10507.07 4521.6 备注:单桩竖向力设计值Q均小于桩身最大承载力,满足规范要求。 2.桩扩底直径计算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设计规范》(JGJ 94-2008)5.3.9规定: Q≤Ra=ζr.frk.Ap/2 Qk-单桩竖向力标准值; R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frk -岩石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 Ap-桩底端横截面积; 对应于各种扩底直径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及单桩竖向力标准值如下表 编号 桩身尺寸(mm) 扩底(单边) 扩底面积 岩石承载力 D1 D2 b(mm) Ap(㎡) 天然抗压强度frk (K N/㎡) WKZ1 WKZ2 WKZ2a WKZ2b 500 600 600 600 0 0 0 0 0.000 0.000 0.000 0.000 0.785 1.130 1.130 1.130 6.600 6.600 6.600 6.600 0.700 0.700 0.700 0.700
3064.56 3064.56 3554.17 3554.17 4080.04 4080.04 4080.04 4642.18 1813.35 1813.35 1813.35 2611.22 2611.22 2611.22
桩身周长
桩纵筋根数 桩纵筋间距
2826 3454 3454 3454 3768 3768 4082 4082 4396 4396 4396 4710 2826 2826 2826 3454 3454 3454
2248.2 2248.2 2675.0 2675.0 3138.0 3138.0 3138.0 3637.4 1185.4 1185.4 1185.4 1857.6 1857.6 1857.6
1300 1300 1400 1400 1500 1500 1500 1600 1000 1000 1000 1200 1200 12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