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三叶草育种

合集下载

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三叶草育种

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三叶草育种

,我国长江流域分布癿即为小叶型。
中叶型普通白三叶 叶型和茎长均属大小叶型癿中间型,它 包括很多国家癿地斱品种戒生态型。 大叶型白三叶 此型有大头花及长匍匐茎,生长健壮,有直立 癿叶柄及穗柄在欧洲及美洲已经普遍栽培。
第一节
三叶草癿育种概况
近年来,我国从国外引进癿优良品种,大部 分为大叶型白三叶。据贵州野生白三叶资源调 查组报导,白三叶类型复杂。从叶型看有卵圆 形,倒卵形和近似心脏形;从叶片大小看,有 大、中、小三个类型;叶片上有“V”形斑和 无“V”形斑两类。“V”形斑多于无“V”形 斑,种子癿形状,颜色亦有多种分化。
第一节
三叶草癿育种概况
• 我国野生白三叶主要分布在新疆天山北麓湿润 癿河滩草地,吉林省主要分布在海拔50米癿珲 春县癿低湿草地,黑龙江癿尚志县、内蒙癿呼 伦贝尔、贵州、湖北、四川、湖南、山西、陕 西等省区均有野生白三叶草分布。
• 根据中国草地资源,野生癿白三叶分布面积最 大,能够成草地类型癿只有四川、陕西、山西 和吉林,他们分属白三叶+杂类草型和白三叶+ 山野豌豆型。
4、选育生长迅速的品种 播种当年植株存活率要高,发育初期生长 迅速,能在有灌溉条件的放牧场和割草场大
量利用有机肥料和迅速生长的三叶草品种。
在培育放牧型三叶草品种时,应该特别注意 根系及其固氮特性和再生速度。
第二节 三叶草的育种目标和性状遗传
5、培育能和禾本科牧草混播的白三叶品种 白三叶与禾本科牧草的混播草地经常是 禾本科和豆科二者之一占优势,保持禾本科 和豆科牧草一定构成比例的稳定性是极为重 要的。然而,其比例常因为环境、草地管理 状态等变化而难以稳定。因此,选育既能稳 定连续生产,又能与异种协调共存的白三叶 品种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节

(完整版)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题及答案1、作物育种学、品种的概念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这种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在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这种群体在相应地区和耕作条件下种植,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都能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

2、简述作物育种学的特点和任务作物育种学的特点:作物育种学是作物人工进化的科学,是一门以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涉及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学等领域的知识与研究方法。

作物育种学与作物栽培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物育种学的任务:(1)研究作物遗传性状的基本规律;(2)搜索、创造和研究育种资源,培育优良新品种;(3)繁育良种,生产优良品种的种子。

3、简述作物品种的概念和作用4、基本概念:自然进化、人工进化自然进化:由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演变发展的进化过程。

人工进化:是指由于人类发展生产的需要,人工创造变异并进行人工选择的进化,其中也包括有意识的利用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的作用。

5、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三大要素:变异、遗传和选择相互关系: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内因和基础,选择决定进化的基本方向。

第一章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1、说明作物繁殖方式的种类和各类作物群体遗传特点及代表作物作物遗传方式的种类:一类是有性繁殖,凡是由雌配子(卵子)和雄配子(精子)相互结合,经过受精过程,最后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称为有性繁殖。

第二种是无性繁殖,凡不经过两性细胞受精过程的方式繁殖后代的统称为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主植物主要有自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作物、常异花授粉作物:(1)自花授粉是指同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代表作物有水稻、大麦、小麦、大豆、豌豆、花生、烟草、绿豆、亚麻等。

三叶草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三叶草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三叶草基因工程研究进展摘要 三叶草作为优良的牧草,具有营养丰富、品质优良、适口性好等特点。

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三叶草育种和种质创新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笔者从三叶草再生和遗传转化体系,转基因三叶草在品质改良、抗病性、抗虫性、抗逆性及作为植物反应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综述,分析了三叶草基因工程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三叶草 再生体系 转化体系 转基因中图分类号前言三叶草属,也称车轴草属,全球约250余种,原产亚洲南部和欧洲东南部。

野生种分布于温带及亚热带地区,为栽培历史较悠久的牧草之一,现已遍布世界各国,其中栽培面积最大的是西欧、北美、大洋洲和原苏联地区。

三叶草主要用作反刍动物的饲草饲料。

是一种世界性分布与栽培的优良豆科牧草。

该属在农业上有经济价值的有25种,其中最重要的约10种。

我国是世界上第2草地大国,三叶草在我国广泛种植,常见的野生种有白三叶、红三叶、草莓三叶草和野火球4种;引自国外的有杂三叶、绛三叶、地三叶和埃及三叶4种;目前栽培研究较多的是白三叶、红三叶及地三叶[1]。

三叶草具有生态适宜性强、侵占性强、耐践踏、利用年限长、营养丰富、产量高、耐粗放栽培管理、抗病虫危害和种植利用成本费用低等优点。

作为我国最重要的豆科牧草之一,三叶草不仅是重要的饲料作物,还在土壤改良、水土保持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但是,三叶草缺乏含硫氨基酸、较不耐旱、抗虫性差、易感染苜蓿花叶病毒等问题,常规育种难以解决,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将目的基因导入三叶草是改良三叶草品质,增强其抗病、抗虫、抗逆能力的有效手段.近年来随着植物基因工程研究的进展,越来越多的转基因成功的报道也不断出现。

三叶草通过生物技术研究,可实现高蛋白基因、固氮基因、病虫害基因及抗逆性基因等转移,培育造福人类的牧草新品种,而必将会极大地促进畜牧业发展,促进地被覆盖和生态建设,对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的提高和改善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作物育种目标

作物育种目标

三 群体品种 基本特点是遗传基础复杂,群 体内植株间基因型不一致。根据作物种类和组成 方式,群体品种可分为四种:
1.异花授粉作物的自由授粉品种 群体内和群体间 的植株可随机授粉。虽然植株间存在一定变异,但能保持 本品种的一些主要特征特性,并能区别于其它品种。
S rf rf N Rf Rf / S Rf Rf
不育系
恢复系
S Rf rf
F1
利用雄性不育性配制杂交种,可以免除人工、 药物或机械去雄程序,即能降低制种成本,又可 提高种子质量。
二、无 性 繁 殖
无性繁殖分为营养体繁殖和无融合生殖两类。
一 营养体繁殖 许多植物的营养体部分 如植株的根、茎、芽、叶等
自花授粉作物:通过自花授粉方式繁殖后代 的作物为自花授粉作物,也称自交作物。
自花授粉作物有水稻、小麦、大豆、燕麦、 豌豆、绿豆、花生、芝麻、马铃薯、亚麻、烟草 等。
2. 异花授粉: 雌蕊柱头接受异株花粉为异花授粉。
异花授粉作物:通过异花授粉方式繁殖后代 的作物称异花授粉作物,又称异交作物。
异花授粉作物有玉米、黑麦、甘薯、向日葵、 白菜型油菜、甘蔗、甜菜、蓖麻、大麻、紫花苜 蓿、三叶草、啤酒花等。
各种作物都有一系列性状,这些性状又 有其组成因素。其中特别需要改良的性状称 为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
一、产 量 性 状
产量的提高直接取决于产量构成因素的协调增长。
禾谷类作物的籽粒产量 = 单位面积株数 株穗数 穗粒数 粒重
棉花的皮棉产量 = 单位面积株数 单株结铃数 单铃重 衣分
大豆和油菜籽粒产量 = 单位面积株数 株荚数 荚粒数 粒重
具有雄性不育性的植物有:水稻、玉米、高 粱、大麦、粟、小麦、棉花、油菜、向日葵等。
在植物育种中,雄性不育株作母本,通过异 交,就可得到大量杂交种子,是利于杂种优势的 极其宝贵的特性和亲本资源。

石河子大学《作物栽培学》试题库三概述

石河子大学《作物栽培学》试题库三概述

《作物栽培学》习题集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农学系《作物栽培学》课程习题集(适用于农学、植保和资源环境专业)农学系作物栽培教研室制定二00九年十二月十三日目录第一章概论 (2)第二章小麦 (4)第三章水稻 (6)第四章玉米 (9)第五章棉花 (13)第六章向日葵 (20)第七章油菜 (21)第八章大豆 (24)第九章甜菜 (26)第一章概论一、名词解释1.作物栽培学2.作物3.短日照作物4.中性日照作物5.定日照作物6. 作物产量7.作物群体结构8.生育时期9.生育期10.喜温作物11.率叶面积指数产量12.生物学13.经济产量14.经济系数(或收获指数)15.光能利用16.作物生长17.作物发育18. 营养生长19.生殖生长20.叶龄21.耐寒作物22.三碳作物23.四碳作物24.作物生产潜力25.作物品质26.同伸器官27.同伸关系28.长日照作物29.作物群体30.叶龄指数31.叶龄余数二、填空1. 经济系数(%)=()。

2. 目前普遍采用的作物分类方法是按四大部门,即()()()()九大类别即()()()()()()()()()。

3. 农作物群体光合系统的生产性能包括下列几个因素:()()()()()。

4. 按播种密度和田间管理等,可分为()和()等。

5. 决定光合同化物质的产量有五个因素,用公式表示为:经济产量=〖《()×()×()》-()〗×经济系数.6. 按光照强度效应,将作物分为()()()。

8. 一般说来,凡是以营养器官为主产品的作物,形成主产品的过程比较简单,经济系数()。

凡是以生殖器官为主产品的作物,其经济产量的形成要经历生殖器官的分化发育直到结实成熟,同化产物转化过程复杂,经济系数()。

9. 产量形成过程是指(),也就是作物各器官的建成过程及群体的物质生产和分配过程。

7.作物的产量构成的通式指()()。

10. 农业生产的实质是()。

11. 很多学者为研究群体结构的功能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把禾谷类作物群体分为三个层次()()()。

昆虫记所有章节内容概括

昆虫记所有章节内容概括

昆虫记所有章节内容概括昆虫记是法国作家让·亨利·法布尔写的一本小说,全书共分为28章,内容概括如下:第一章:主人公弗朗茨·杜本讲述了他小时候的梦想和现在的工作情况。

第二章:弗朗茨开始了他的旅程,和一位老人相遇并听他讲述了昆虫的故事。

第三章:弗朗茨遇到了一位卖昆虫的商人,并跟随他学习了关于昆虫的知识。

第四章:弗朗茨在商人的指导下开始收集昆虫,并对一只金龟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第五章:商人告诉弗朗茨金龟子的故事,并让他收集更多的昆虫。

第六章:弗朗茨和商人来到了一处美丽的花园中寻找昆虫。

第七章:商人和弗朗茨在花园中发现了一只巨大的金龟子。

第八章:弗朗茨学习了如何制作昆虫标本,并将之前收集到的昆虫制作成了标本。

第九章:商人告诉弗朗茨关于一只蚕的故事,并教他如何养蚕。

第十章:弗朗茨开始养蚕,并学习了蚕的生命周期。

第十一章:商人告诉弗朗茨关于蚂蚁的故事,并教他如何观察蚂蚁。

第十二章:商人和弗朗茨观察了蚂蚁的行为,弗朗茨开始对蚂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第十三章:商人告诉弗朗茨关于蚊子的故事,并让他学习如何驱赶蚊子。

第十四章:弗朗茨开始收集蚊子,并发现了一只异常之处的蚊子。

第十五章:商人告诉弗朗茨关于蝴蝶的故事,并让他学习如何捕捉蝴蝶。

第十六章:商人和弗朗茨在森林中寻找蝴蝶,并发现了一只特别美丽的蝴蝶。

第十七章:弗朗茨开始研究蝴蝶的生命周期,并制作了蝴蝶标本。

第十八章:商人告诉弗朗茨关于蜜蜂的故事,并让他学习如何饲养蜜蜂。

第十九章:弗朗茨开始养蜜蜂,并学习了蜜蜂的生命过程。

第二十章:商人告诉弗朗茨关于蚂蚁狗的故事,并让他和他的助手去寻找。

第二十一章:弗朗茨和商人的助手在森林中寻找蚂蚁狗,并最终发现了它。

第二十二章:商人告诉弗朗茨关于蜘蛛的故事,并让他观察蜘蛛的行为。

第二十三章:商人和弗朗茨观察了蜘蛛的行为,并学习了蜘蛛的生命周期。

第二十四章:商人告诉弗朗茨关于螳螂的故事,并让他观察螳螂的行为。

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

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

济及耕作栽培条件下所要育成的新品种应具备的一系列优良性状
的具体指标。育种目标适当与否决定育种工作的成败。 1.内容:
1.产量:种子产量、饲草产量 2.品质:营养成分、适口性、消化率等 3.抗性:
4.草地建植:对杂草竞争力强,耐践踏,适于混播等
5.适于机械化操作:整齐一致,不落粒、直立 6.成熟性方面:早熟,中熟、晚熟等
3.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1)生物进化论为理论依据
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变异、遗传与选择是育种工作中创造、 稳定、选择优良变异的理论依据
2) 与遗传学的关系
遗传学 是育种的理论基础,指导育种实践。 育种学 是遗传学的实践,经总结、提高可进一步丰富和完 善遗传学理论。
3)与栽培学的关系
栽培学:根据生物学特性的需求,努力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或生长发育条件),为外因。 育种学:改良种性,使品种更好地利用环境条件,内因。 要求:处理好内外因的关系,实现良种、良法的结合
绪 论
§-1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的意义 及良种的作用
一、学科的意义 1.课程性质
《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是国家、农业部和自 治区重点学科—草原科学学科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 是国家指定的草原学科首批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 生招生学科(牧草育种方向)。课程创建于1958年, 是草原专业创建以来的主要支柱课程。
1)概念:
研究改变牧草、饲料作物种性(遗传性)的科学。 良种繁育学——研究品种选、繁育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为育种工作的继续,是育种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育种学——研究改良现有品种并培育创造新品种的科学;
2)任务:
①根据生产需求,不断改良现有品种。 ②利用现有品种资源,培育创造新品种。 ③加速优良品种的繁殖推广,充分发挥良种的作用。

昆虫记1—29每一章主要内容50字

昆虫记1—29每一章主要内容50字

昆虫记1—29每一章主要内容50字概括如下:第一章:记录了推粪球的圣甲虫、捕食吉丁的节腹泥蜂以及黄翅飞蝗泥蜂有趣的生活习性、高超的本能。

第二章:记录了为黄地老虎幼虫做手术的毛刺砂泥蜂在荒石园中的生活状态。

第三章:记录了石蜂、蜂虻、褶翅小蜂寄生行为和进食方式。

第四章:记录了长腹蜂、切叶蜂、采脂蜂、天牛在本能的驱使下所展现出的捕食和筑巢的特性。

第五章:记录了胡蜂所搭建的六角形蜂房,以及它的计算达到了何等符合几何学的精准度。

第六章:记录了狼蛛、圆网蛛和蝎子等昆虫为了生存不懈努力的画面。

第七章;记录了金步甲、松树鳃金鱼、沼泽武尾象、萤火虫等昆虫的婚俗、产卵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第八章:记录了香树蚜虫、蜂蚜蝇、彩带圆网蛛等昆虫的习性。

第九章:证明人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在同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之中,昆虫是地球生物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

第十章:向人们揭示了这些昆虫对自己的爱侣和孩子的款款深情,用生动、平实的语言谱写出昆虫世界的爱情诗篇。

《昆虫记》好句1、其实,它的“举措”简直像矿工或是铁路工程师一样。

矿工用支柱支持隧道,铁路工程师利用砖墙使地道坚固。

2、它会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身体腾起在空中,只有一点固着在旧皮上,翻转身体,使头向下,花纹满布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

3、要热心“委身于”音乐,那么只有缩小内部的器官,来安置乐器了。

第一章论祖传各人有各人独特的性格,有时,这种性格看起来似乎来自先辈的遗传,但当你想追问这种性格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却又十分困难。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有一种与自然界事物亲近的渴望。

如果你觉得我喜欢观察植物和昆虫的性格是从祖先那里遗传来的,那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因为我的祖先们都是没受过教育的乡下人,他们唯一知道和关心的,就是他们自己养的牛和羊。

在我的祖父辈之中,也只有一个人翻过书本。

第二章神秘的池塘当我凝视着池塘的时候,从来都不会感到厌倦。

在这个绿色的小世界里,不知道会有多少忙碌的小生命在生生不息地忙活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三叶草的性状遗传 (一)、三叶草的染色体组成
白三叶为四倍体:2n=4x=32 红三叶为二倍体:2n=2x=16 (二)、三叶草的数量性状遗传 (三)、三叶草的质量性状遗传
1、抗病性 2、白三叶氰化物的产生 3、叶斑 4、自交不亲和性 第三节、三叶草的育种方法 一、集团选择法 1、用于集团选择的材料 2、建立材料圃 3、选择 4、品系比较试验和区域试验
二、种间杂交育种 (一)、开花特性 开花时间为10:00——17:00时,开花高峰在12:00——15:00 时之间。 (二)、杂交技术 (三)、杂交困难及克服办法 三、多倍体育种 (一)、红三叶四倍体的产生途径 (二)、四倍体红三叶的鉴定方法 (三)、该进四倍体三叶草的方法 四、综合品种 (一)、优良无性系的选择 (二)、无性系配合力的测定
第二十二章 三叶草育种
一、三叶草育种的研究进展 三叶草属又名车轴草属,为豆科牧草种分布最广的一个属。一
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三叶草属约有250种,在农业上利用价值较高的有25种,其中
最主要的有红三叶、白三叶、地三叶、杂三叶、绛三叶、埃及三叶 等10余种。普遍栽培利用的有红三叶和白三叶。
白三叶是温带地区最重要的豆科牧草,它可提高饲草品质,通 过固氮每年可向草地提供丰富的氮素。
红三叶是三叶草属中种植最广泛的一个种。可单播,也可与禾 草混播。
首先1920年荷兰育出白三叶新品种。 我国主要草地分布在寒冷、干旱的北方地区,所以对三叶草的 研究很少。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南方地区种植利用了三叶草。现在 已登记注册的有巴东三叶草等品种。
白三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红三叶
二、三叶草 的类型及品种资源 (一)、红三叶的类型 (1)、大西洋种群——早熟型 (2)、中阿尔卑斯山种群——晚花型 (3)、大陆群——晚熟型 以栽培种之分类,可以分3个类型: 1)、普通型 2)、中间型 3)、晚熟型 (二)、白三叶的类型 可分为3个类群: 1)、小叶野生类型 2)、中叶型的普通白三叶 3)、大叶型白三叶
(三)、红三叶草与白三叶品种资源 三叶草原产于小亚细亚南部与欧洲东南部。目前世界上有2
多个国家,已选育出200多个红三叶新品种,250多个白三叶品 19世纪末我国引进30余个种,60多个品种。我国有野生三叶
第二节、三叶草的育种目标和性状遗传 一、育种目标 (一)、高额而稳定的饲草和种子产量 (二)、培育抗病虫品种 (三)、选育氢氰酸含量低的白三叶品种 (四)、培育生长速度快的品种 (五)、培育适合混播的品种 (六)、选育具持久性的品种 (七)、培育四倍体三叶草品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