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号》简介

合集下载

绿维文旅:盘点国内最成功的商文旅项目TOP20

绿维文旅:盘点国内最成功的商文旅项目TOP20

绿维文旅:盘点国内最成功的商文旅项目TOP20绿维导语:国内文旅项目很多,成功的也很多,类型更是多种多样,本文从成功的商文旅项目中选取了20个,细究这些项目可以发现这些项目既需要文化底蕴,又需要独特的主题模式。

在细水长流的运营中,这些商文旅项目拥有了独特的魅力。

01大唐不夜城简介:大唐不夜城,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于2009年9月28日建成运营,街区南北长2100米,东西宽500米。

2021年,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第一批(120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特色:大唐不夜城步行街以盛唐文化为主线,通过艺术地标、灯光造景、沉浸式视觉体验、街头演艺等手法的运用,将唐代历史元素、西安特色生活元素和现代艺术元素巧妙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夜间景观,并以此为依托,引进美食、酒店、百货、精品零售、文创体验、时尚书店等精致业态,结合银泰城、大悦城两大商业综合体,形成了多元消费的聚集,将热点景区的超高人气转化为驱动经济发展的商气,在成为西安文化展示窗口的同时,也成为了能够同时满足本地居民与游客消费需求的城市夜间休闲新空间。

借势文化IP,打造文旅体验高地。

大唐不夜城从2018年到如今的数年间,已贡献出不少颇具话题性的互动和表演,前有“不倒翁小姐姐”的“一眼万年”,后有“诗仙李白对诗就送肉夹馍”,再到如今“房谋杜断”的笑声不断,再算上“石头哥”“悬浮兵马俑”,再到“大唐密盒”等。

依托大唐不夜城官方不断精进的运营技巧,街区内的演出不断创新不断进阶,一路成为最会玩儿IP的街区。

02重庆洪崖洞简介:洪崖洞,原名洪崖门,古重庆城门之一。

位于渝中区解放碑沧白路,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的滨江地带,拥有2300多年的历史,有着厚重的巴渝传统建筑特色和独特的民俗风貌,是重庆历史文化的见证。

特色:洪崖洞,是网红城市重庆家喻户晓的头号打卡景点。

凭借巴渝传统特色建筑的吊脚楼,光怪陆离的夜景,以及媲美《千与千寻》的二次元的视觉呈现,在开街10年后进入“黄金时代”,借助新媒体和IP话题发酵不断攀升,发展成为如今的顶流的IP网红地标。

探访《知音号》设计:打造江上视听盛宴

探访《知音号》设计:打造江上视听盛宴

《知音号》舞美设计:集结顶尖团队打造江上视听盛宴为购一件道具不惜奔赴千里500只音响360度环绕发声、上千种定制灯具营造氛围,这样的强大组合会呈现出怎样的视听体验?当年的老式造船工艺如何用现代方法进行呈现?长江首部漂移式多维体验剧《知音号》公演临近,昨日,记者探访“知音号”,一直被严格保密的《知音号》舞美设计,也渐渐浮出水面。

追求效果动用手工制作从踏上《知音号》码头的那一刻起,记者就感受到浓浓的怀旧氛围。

为了打造出完美的艺术效果,《知音号》舞美团队费尽周折。

在工艺表现上,由于那个年代的船舶均采用铆接工艺制造,焊接工艺还未民用化,为再现当时的场景和工艺,且兼顾安全因素,团队通过拜访造船行业专家、查阅文献资料,对当年的铆钉制作工艺进行了恢复,进行开模定制。

船上所有铆钉所起的作用并非功能性的,而是装饰性的,但看起来非常真实。

3万多个铆钉,全部采用手工安装。

码头地面铺设了约50毫米厚的水泥地坪,为展现老码头的风貌,舞美设计采用了特制的“艺术水泥”,这种水泥浇筑出来的地坪就像条形木质地板,且表面层磨损后,露出的基层依然是木质地板的纹理,能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只有用手摸上去才会有石质感。

导演组对完美效果的极致追求,从一个细节或能说明。

同样为兼顾防火隐患和视觉效果,船舱内采用复合地板铺设。

参与施工的工作人员回忆称,当时地板已铺了近半,可大家都觉得哪里不对劲,仔细一想,原来是没有老式地板特有的地板缝,和码头、廊桥的风格不统一,效果出不来。

为此,工人们按要求将地板一块块撬起,经过加工后又重新铺设。

声光织网打造精致体验记者随队伍走上舷梯,耳边响起怀旧的《知音号》主题音乐,虽然人在甲板上行走,但音乐如影随形,没有散乱的杂音,随着人在不同场景间移动,环境声音完美衔接,人似乎被笼罩在一个移动的声场之中。

如此完美的音效是如何营造的?《知音号》音响组长曾琰,这位部队文工团出身的调音师,谈起《知音号》的音效,一脸自豪。

他告诉记者,《知音号》音响效果由美籍华人张涛领衔的国际顶尖团队设计,团队摒弃了“重硬件、轻调试”的做法,注重设备之间的匹配性、流畅度,前后经过近一年的架设与调试。

分析知音号旅游产品的特色以及营销优劣性

分析知音号旅游产品的特色以及营销优劣性

分析知音号旅游产品的特色以及营销优劣性一、产品特色定位与形象定位的关系旅游产品特色定位是策划者和规划者在综合考虑旅游系统的各项要素的基础上,计划向市场推出的主题产品和特色产品。

在国内早期的旅游规划中,往往以产品定位代替形象定位,甚至不做形象定位。

例如,四川省最早进行的区域性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XX年完成的《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将凉山的形象定位为:中国西部民族文化、航天高科技观光与生态度假旅游目的地。

凉山规划中的形象定位实际上是产品特色的描述。

将产品特色定位与形象定位相比较,就可以看出,两者之间还是有差别的。

它们恰似一枚硬币的两面,产品特色定位关注的策划项目的具体内容,而形象定位关注的是策划项目在游客心目中的形象;产品特色定位讲究实际,而形象定位要求具有艺术感染力;产品特色定位指导开发者或项目的提供方的开发内容和开发方式,形象定位讲求如何通过打动人心来打动市场。

可以说,二者相辅相成,分别从旅游活动和市场营销两个方面对策划进行了界定。

同时,旅游地形象定位又需要建立在产品特色定位的基础上。

如果缺乏特色产品,形象就成了空中楼阁,无所依托。

因此,可以这样认为,产品特色是形象定位的基石,而形象定位是产品特色的艺术表现。

二、如何定位旅游产品的特色旅游产品是旅游系统中各种要素的综合体现。

作为旅游产品来说,既要符合市场需求,又要综合体现供给系统的诸多要素。

下面分别从供给、需求和外部环境三个方面探讨旅游产品特色定位所需要考虑的因素。

1供给旅游产品是由供给方提供的。

在供给的各项要素中,旅游产品特色定位的重要方法就是如何凸显旅游资源自身的特色,特别是对于那些具有垄断性或者是有竞争优势的旅游资源的特色。

例如“峨嵋天下秀,青城天下幽”,这“秀”和“幽”就是峨眉山和青城山的特色,应该得以彰显。

同其它产品的竞争关系可能对旅游产品的特色定位产生着重大影响,有时甚至于会让旅游地抛弃旅游资源自身的原有主要特色。

知音号

知音号

知音号作者:来源:《信息化视听》2017年第01期发布理由:尽管我们取得了十大年度热词的发布权限,但其实自主权并不大,因为依马狮公司和《InfoAV》媒体十分严谨,给发布企业设定了诸多规定,比如企业本身必须具备足够的行业影响力,主营业务必须与发布的关键词高度关联等等。

江汉朝宗大型演艺船“知音号”,是一个截止到目前,我们都还没有向外界正式公布的项目。

借此机会公诸于众,是为了向大家正式推介这个充满创意的项目。

透露一个细节:当我们事先与主办方沟通时,放弃了他们预先设定的好几个与易科关联度非常高,而且确实能够当之无愧入选十大的关键词,而坚持递交了“知音号”。

当时,因为外界讯息太少,主办方担心这个关键词是否够分量,但是当他们详细了解整个项目后,完全打消疑虑,欣然同意。

于是,我今天有机会跟大家分享“知音号”的故事。

“知音号” 由“印象系列”总导演之一、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核心创意小组成员樊跃历时两年打造,原型来自上世纪初武汉民生公司的“江华轮”,演出开始后将从汉口江滩驶离,70分钟演出结束后,返回原点。

这艘可以在长江上自由行驶的游轮长达120米,是一座移动剧场,演员和观众可在三层舱室内自由穿梭。

易科国际在打造“知音号”演艺游轮的音响系统时,主要面临以下挑战:·在不破坏装饰风格的前提下,保证扩声系统的完整性及功能需求;·船舶安装的特殊环境问题:安装空间小,湿度高,船体颠簸,信号传输距离长;·复杂的无线环境和覆盖区域;·多区域演出同时进行,声泄露问题。

为此,我们的设计团队决定大量采用天花扬声器,在保证听音效果的前提下精心安排扬声器布局及信号链路,公共空间的低音结合建筑或道具结构暗装,客厅部分的低音选用吸顶式扬声器,户外扩声则选择符合气候防护等级的扬声器,以在江面航行时应对恶劣潮湿的复杂气候环境。

系统内各个分区均配备主备交换机,用于传输Dante音频信号。

同时配备光纤模块,解决远距离传输及干扰问题,并且对系统数据进行了有效备份,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

知音号用文创产品讲好武汉故事

知音号用文创产品讲好武汉故事

知音号:用文创产品讲好武汉故事
文/张梓淇
此次博览会上,网红"知音号”的文创系列产品再一次受到热捧。

印有萌系、猫系IF形象的化妆镣、软抄线装本、手机气囊支架、冰箱贴、
书签及"知音礼遇-万里茶道”礼盒系列产品深受大家喜爱。

《知音号》作为长江首部漂移式多维体验剧,蕴含着浓厚的武汉知音文化氛围,贯穿着大武汉的前世和今生;在"知音号”开航两年多来
创下场场爆满、一票难求的文旅奇迹,成为武汉城市新名片和旅游新地
标。

如今,在文旅融合的机遇下,"知音号”用文创产品讲武汉故事,
文创精品频出。

承载老武汉人记忆的“和利汽水”、极具城市特色的"江城礼物”、"知音礼遇•万里荼道”礼盒、以正剧演出为蓝本设计打造的精
美书签、化妆镜等产品特色鲜明,萌趣十足,获得游客纷纷点赞。

MW
象分为Q萌版、戏剧版、人鱼版和萌猫版,有战地记者、汉剧名伶、富家
干金、鞋匠、地皮大王和报童等。

如今,“知音号”文创团队正围绕武汉文化、知音文化打造IP延展,未来将会有“江城三宝”系列文创产品、人鱼系列饰品等面世。

□柿57。

在知音号遇见你的故事

在知音号遇见你的故事

在知音号遇见你的故事作者:来源:《信息化视听》2017年第08期黄包车叮当作响,人们鱼贯走上码头,还未换取一张老船票、登上这艘老轮船,演出就已经开始了。

200余米的码头上,穿梭卖報的小童、卖力吆喝的小贩、提皮箱戴礼帽的绅士、匆忙赶路的旗袍淑女,一瞬间好似穿越回百年以前。

踏上甲板,你既是船客也是局中人。

整艘船都是戏剧上演的舞台,三层各具特色的船体空间,灯火通明的主甲板餐厅,浮沉晃动的近百间客房……不必在观众席上正襟危坐,因为船上的每个角落都是故事发生的地方。

你可以踏进客房舱门,选择一件自己喜欢的服饰替换上身,在吧台小酌,在甲板远眺,尽情享受打破一切常规的戏剧演出。

是的,这就是《知音号》中的场景。

在这里,你可以体验“穿越”旧时光的感觉。

很多舞台剧场是假定性的设定,比如森林、大海,而《知音号》所有故事发生在一艘真实的上世纪20-30年代风格的蒸汽轮船上,无论是外观、内部装修,还是服装、道具,“知音号”都力求极致完整体现那个年代的状态。

为了达到逼真生动的效果,《知音号》采用18台Vivitek(丽讯)投影机,通过纱幔投影的方式在船舱内打造栩栩如生的场景,其中一层和二层采用9台Vivitek(丽讯)工程投影机DX6530,搭配0.38:1超短焦镜头,三层用9台Vivitek (丽讯)短焦教育投影机ES2802F,真实还原了剧中的时代背景和场景,给每位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知音号》多维体验剧在一层和二层使用的9台Vivitek(丽讯)DX6530是一款280W双灯专业工程投影机,支持单机3D投影及3D融合拼接,投射比约在0.79—8.56之间,满足工程用户不同环境的安装使用;较大幅度的镜头电动水平及垂直位移,进一步方便了知音号游轮的安装施工。

此外,在三层使用的9台Vivitek(丽讯) ES2802F短焦教育投影机,可在1米距离投射出80英寸大小的震撼清晰影像,拉近了投影机与幕布之间的物理距离,尤其适用于在知音号轮船这样空间有限的环境中使用。

黄鹤楼中寻黄鹤,“知音号”上觅知音

黄鹤楼中寻黄鹤,“知音号”上觅知音

黄鹤楼中寻黄鹤,“知音号”上觅知音作者:吴涛来源:《信息化视听》2018年第12期俗语有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那么,登‘知音号’之后呢?”在武汉长江江滩码头体验过了“知音号”后,我不禁这样问自己,发现已然陷入词穷的状况。

自2016年年底,由易科发布信息化视听行业“年度关键词TOP 10”之“知音号”(易科是知音号音频产品提供方和解决方案实施方),这艘船就已经烙在了我们心里,彼时,知音号尚未正式运营,易科便借助《信息化视听》平台的影响力,提前酝酿这一心血和集大成之作的宣传;随后,2017年7月,Vivitek(丽讯)发布了由其实施的知音号的视频案例,优美的文字中间配以绝美的照片,我们因此对于知音号的概念,有了更直观更形象的了解,也因此愈加心生向往;直到2018年11月份,受台达之邀,我们终于手扶舷梯、脚蹬甲板,得以亲身体验一场如梦似幻的时空穿梭之旅。

说不清道不明,滋味因为有了前期的了解,在登船之后多多少少会有一些跳戏,饶是如此,依然不由自主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无论是脚本编写、场景安排,还是演员的演绎,都极富感染力。

可谓是,一艘巨轮,数十舱室,载百千船客,品万般滋味。

鲁迅说过: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眼光、立场、心境,各不相同,大家的感受自然也千差万别。

知音号上的感受也同样如是:有人看到彼时的家国情仇,纵横激荡;有人看到痴男怨女情爱纠葛,难以释怀;有人看到红颜易老,有人看到花开堪折直须折;有人看到天公不作美,有人看到守得云开见月明;有人关注俊男美女,有人享受天籁之音;有人套上长衫招摇过市,有人着上旗袍风情万种;有人沉浸其中黯然神伤,有人于一帧帧图画变换的幕布前,处心积虑从极不起眼的布置处,揪出Vivitek(丽讯)投影机的身影……知音号上觅知音,惆怅黄包车叮当作响,人们鱼贯走上码头,还未换取一张老船票、登上这艘老轮船,演出就已经开始了。

“知音号” 漂移的城市博物馆

“知音号” 漂移的城市博物馆

“知音号”漂移的城市博物馆多功能水上剧院《知音号》是长江首部漂移式多维体验剧,由武汉市旅发投集团联合全国“印象系列”总导演樊跃共同打造。

与传统实景演艺不同,该剧以上世纪初武汉民生公司的“江华轮”为原型,打造了一条上世纪20-30年代风格的蒸汽轮船“知音号”,并复建一座汉口老码头,船和码头即剧场,今后的演出以在长江上漂移的方式进行。

与剧同名的“知音号”,是国内首艘大型主题演艺轮船,有“漂移的城市博物馆”之称,由武汉旅游发展投资集团出资,在樊跃导演工作室的创意方案基础上,交由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制造。

它作为武汉江汉朝宗《知音号》文化大剧的演艺剧院,是武汉文化旅游的新地标。

极力还原20世纪30年代风情营造真实体验“知音号”全长120米,宽22米,高15米,排水量为4015吨。

圆润的船头近乎垂直入水,船上建筑厚重大方,船身上14万颗铆钉带来强烈的机械感,两座复古的烟囱仿佛重返蒸汽时代。

船身则黑色打底,上层建筑漆成简洁的白色,辅以淡黄色的船舷、栏杆和烟囱,呈现出一种朴素大方的美感。

船舱内更是别有洞天,一进入船舱一层,巨大的舞池展现在眼前,配着顶部的水晶吊灯,好像来到了电影中“泰坦尼克号”的大厅。

上层的舱室也设计的格外用心,从普通的两人间到头等舱,都严格按照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风格复原。

从仿原木的地板、圆圆的舷窗,甚至衣柜、门把手等细节都做到一丝不苟。

国内首艘大型主题演艺轮船“知音号”效果图这艘完全以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长江上轮船为原型仿造的大船,不是一个假定性的剧场,而是真实的年代戏剧发生的“舞台”,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部装修设计及灯光、桌椅等物件,“知音号”轮船都在力求还原上世纪30年代轮船的真实场景,有“漂移的博物馆”之称。

船上所有的道具都是真品,是真正生活里用的东西,是在时间上的1:1的还原。

这些东西完完全全是30年代的,没有40年代的东西,甚至为了买那个年代的照相机,道具组专门跑到成都进行寻找。

船内的理发椅、理发剪也都是有讲究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音号》简介
《知音号》是长江首部漂移式多维体验剧,是湖北省推动“十三五”全域旅游发展的重点创新文旅项目及武汉市“十三五”重点文化项目,由全国“印象系列”总导演、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核心创意小组成员樊跃执导。

与传统实景演艺不同,投资方根据导演的设计,以上世纪初武汉民生公司的“江华轮”为原型打造了一条上世纪20—30年代风格的蒸汽轮船,并复建一座汉口老码头,船和码头即剧场,今后的演出以在长江上漂移的方式进行。

船剧同名的“知音号”,取意源于大武汉“知音之城”的历史和武汉人海纳世界的情怀。

在这个极具穿越感的漂移剧场里,将演绎一段那个年代的主角们,在船上相遇、相知的爱恨情仇故事。

一、基本情况
2016年1月,江汉朝宗演艺项目《知音号》正式被纳入《2016-2018年两江四岸旅游功能提升三年计划》,是武汉市两江四岸的重点文化灵魂项目。

该项目力争打造代表武汉文化的重要符号,成为武汉城市宣传的“金名片”。

创作背景
《知音号》是结合湖北人文历史,享誉全国的“知音”文化,以
及两江四岸历史风貌及文化特点,创作出的以上世纪20-30年代为历史背景的情景互动剧。

围绕知音文化和长江文化,以上世纪初大汉口的商业文化为故事背景,把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轮船作为主剧场,采取分层移步的观演方式,讲述当时武汉历史中发生的爱恨情仇故事。

导演组&艺术团
《知音号》是著名导演、跨界艺术家樊跃继“印象”系列之后的全新升级大作。

樊跃导演代表作:
——印象系列
《印象刘三姐》2004年,桂林阳朔
《印象丽江》2006年,云南丽江
《印象西湖》2007年,浙江杭州
《印象大红袍》2010年,福建武夷山等
——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核心创意小组成员;
——《秦始皇》2006年,纽约大都会歌剧院;
——《风墙》2010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

其作品多次荣获文华奖,电视文艺星光杯奖。

《知音号》演出的演员来自江汉朝宗艺术团。

江汉朝宗艺术团是武汉旅游发展投资集团旗下控股公司武汉朝宗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演艺部。

演出时间
今年底,《知音号》将在武汉进行试演。

预计2017年3月,《知音号》在武汉进行全球公演。

演出位置
今后演出将以在长江上漂移的方式进行,“知音号”主题演艺船和码头为剧场,届时观众将在武汉汉口五福旅游码头登船。

五福旅游码头位于汉口江滩五福路与四唯路之间(从汉口江滩五福门/三阳门进入步行约3分钟),按照20世纪30年代风格设计,突出传统时代文化特色。

二、核心创意
该演艺项目以知音文化为灵魂,以武汉码头文化为切入点,首开国内外同类演艺项目先河,尝试应用互联网模式,以穿越时空的手法创造观众和表演之间的全息互动。

创作一台浓缩武汉经典文化符号的、全球独一无二的情景剧,将长江文化和武汉文化凝聚成活的博物馆、活的剧场,树立起新的城市文化符号,塑造重情、重义、重情怀的武汉城市新形象,作为武汉全新的演艺形式问鼎国际旅游市场。

船和码头即剧场
《知音号》故事发生在船上,然而演出和观看的过程从码头就拉开了序幕。

与“知音号”连接的码头设立在武汉汉口江滩—五福旅游
码头。

它以武汉码头文化为背景,按照20世纪30年代风格设计老码头文化体验区,游客和表演者以此为出发点登船,并在这里体验活的码头文化。

人剧联动、观众即演员
《知音号》文化大剧采取移步换景的手法,以话剧、歌剧、舞蹈剧的综合表现形式,分层讲述一段取材于码头文化触及心灵的故事。

没有固定的观众席,观众可在船内随意走动,追随观看发生在船上每个角落的故事,体验集互动表演、观光、休闲于一体的城市经典文化。

首开“云剧场”和“一剧多版”
《知音号》借助“主客共享”的知音理念,整合互联网及传统媒体,打造了全国独有的“一剧多版”和“全程服务”模式。

一剧多版包括《知音号》正剧、青少年戏剧实验剧场—Q版《知音号》、基于互联网概念的“云剧场”等。

三、延伸创意
以演艺为轴,《知音号》通过知音文化符号与周边环境的导入,统领两江四岸核心码头、汉口片历史文化街区、黄鹤楼龟山琴台月湖等片区的改造与串连,统筹交通、食宿、购物、娱乐、智慧旅游等元素,形成主题突出、内涵丰富、标准和形象统一、具备国际旅游竞争
力的旅游功能区,派生出以知音文化为主题的全新文化旅游形象,实现“一船带两江,一剧动全城”的立体式激发效果。

届时,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导引系统,游客和市民可以慢行或乘坐全国最独特的观光巴士,阅读两江四岸的每栋老房子和每个景观点,并享受GPS定位下的“金手指”服务:将订酒店、订车、订餐、购物、订导游一键完成。

四、项目意义
《知音号》项目的引入将对武汉旅游产品和市场具有强力拉动作用;通过演艺项目整合两江四岸资源,可以盘活存量资源,精化符合旅游者全方位需求的完整功能片区,带动一批旅游分支产业在两江四岸升级,将彻底改变武汉旅游业弱、小、散、低的格局,具备进入国内国际市场的先决条件;通过资本方式,创造全市首家旅游类上市公司,产生强大的资本效应。

五、媒体聚焦
自《知音号》项目成立以来,受到了多方媒体及社会的重点聚焦和广泛讨论,新浪、腾讯、人民网、凤凰、搜狐、南方都市报、长江日报、武汉晚报,以及湖北电视台、中国旅游卫视、中央电视台等数家知名媒体争相报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