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角形的知识点及题型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知识点归纳总结

全等三角形一、知识要点:〔一〕全等变换: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二不改变其形状大小的图形变换叫做全等变换。
全等变换包括以下三种:1、平移变换:把图形沿某条直线平行移动的变换叫做平移变换。
2、对称变换:将图形沿某直线翻折180°,这种变换叫做对称变换。
3、旋转变换:将图形绕某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到另一个位置,这种变换叫做旋转变换。
〔二〕全等三角形:两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都一样时,其中一个可以经过平移、旋转、对称等运动〔或称变换〕使之与另一个重合,这两个三角形称为全等三角形。
〔三〕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
二、题型分析:题型一: 考察全等三角形的定义例题: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全等三角形是指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 C 、全等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分别相等 C 、全等三角形是指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D 、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全等三角题型二:考察全等三角形之间的关系——传递性例题:如果△ABC 和△DEF 全等,△DEF 和△GHI 全等,那么△ABC 和△GHI ______全等, 如果△ABC 和△DEF 不全等,△DEF 和△GHI 全等,那么△ABC 和△GHI ______全等.〔填“一定〞或“不一定〞或“一定不〞〕题型三:根据三角形全等求角例1:△ABC 中,∠BAC ∶∠ACB ∶∠ABC =4∶3∶2,且△ABC ≌△DEF ,那么∠DEF =______. 例2:如图,△ABN ≌△ACM ,AB=AC ,BN=CM ,∠B=50°,∠ANC=120°,那么∠MAC 的度数等于〔 〕A 、120°B 、70°C 、60°D 、50°第二节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知识要点:〔一〕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及推论有:1、“边角边〞简称“SAS 〞2、“角边角〞简称“ASA 〞3、“边边边〞简称“SSS 〞4、“角角边〞简称“AAS 〞5、斜边和直角边相等的两直角三角形〔HL 〕。
初二数学知识点总结(包括八年级人教版上下两册知识内容-非常完整)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复习一、全等三角形1.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理解:①全等三角形形状与大小完全相等,与位置无关;②一个三角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可以得到它的全等形;③三角形全等不因位置发生变化而改变。
2、全等三角形有哪些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理解:①长边对长边,短边对短边;最大角对最大角,最小角对最小角;②对应角的对边为对应边,对应边对的角为对应角。
(2)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对应中线、角平分线、高线分别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边边边: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SSS”)边角边: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SAS”)角边角: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ASA”)角角边: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AAS”)斜边.直角边: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HL”)4、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个角的平分线。
1、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判定: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三、学习全等三角形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要正确区分“对应边”与“对边”,“对应角”与“对角”的不同含义;(2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时,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要写在对应的位置上;(3)“有三个角对应相等”或“有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4)时刻注意图形中的隐含条件,如“公共角”、“公共边”、“对顶角”(5)截长补短法证三角形全等。
第十二章轴对称一、轴对称图形1. 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
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这时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归纳

三角形几何A级概念:(要求深刻理解、熟练运用、主要用于几何证明)几何B级概念:(要求理解、会讲、会用,主要用于填空和选择题)一基本概念: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角形的外角、全等三角形、角平分线的集合定义、原命题、逆命题、逆定理、尺规作图、辅助线、线段垂直平分线的集合定义、轴对称的定义、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勾股数.二常识:1.三角形中,第三边长的判断:另两边之差<第三边<另两边之和.2.三角形中,有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三条高线,它们都分别交于一点,其中前两个交点都在三角形内,而第三个交点可在三角形内,三角形上,三角形外.注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都是线段.3.如图,三角形中,有一个重要的面积等式,即:若CD⊥AB,BE⊥CA,则CD·AB=BE·CA.4.三角形能否成立的条件是:最长边<另两边之和.5.直角三角形能否成立的条件是:最长边的平方等于另两边的平方和. 6.分别含30°、45°、60°的直角三角形是特殊的直角三角形.AB CED7.如图,双垂图形中,有两个重要的性质,即: (1) AC ·CB=CD ·AB ; (2)∠1=∠B ,∠2=∠A .8.三角形中,最多有一个内角是钝角,但最少有两个外角是钝角.9.全等三角形中,重合的点是对应顶点,对应顶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10.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11.几何习题中,“文字叙述题”需要自己画图,写已知、求证、证明. 12.符合“AAA ”“SSA ”条件的三角形不能判定全等.13.几何习题经常用四种方法进行分析:(1)分析综合法;(2)方程分析法;(3)代入分析法;(4)图形观察法.14.几何基本作图分为:(1)作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作角等于已知角;(3)作已知角的平分线;(4)过已知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5)作线段的中垂线;(6)过已知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15.会用尺规完成“SAS ”、“ASA ”、“AAS ”、“SSS ”、“HL ”、“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作图.16.作图题在分析过程中,首先要画出草图并标出字母,然后确定先画什么,后画什么;注意:每步作图都应该是几何基本作图.17.几何画图的类型:(1)估画图;(2)工具画图;(3)尺规画图. ※18.几何重要图形和辅助线: (1)选取和作辅助线的原则:① 构造特殊图形,使可用的定理增加; ② 一举多得;③ 聚合题目中的分散条件,转移线段,转移角; ④ 作辅助线必须符合几何基本作图.A BCD 12(2)已知角平分线.(若BD是角平分线)BC的中线)(3)已知三角形中线(若AD是(5)其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及复习

全等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及复习一、知识网络⎧⎧⎨⎪⎩⎪⎪⎧⎪⎪→⇒⎨⎪⎪⎪⎨⎪⎪⎪⎪⎪⎪⎩⎩⎧⎨⎩对应角相等性质对应边相等边边边 SSS 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应用边角边 SAS 判定角边角 ASA 角角边 AAS 斜边、直角边 HL 作图 角平分线性质与判定定理二、基础知识梳理 (一)、基本概念1、“全等”的理解 全等的图形必须满足:(1)形状相同的图形;(2)大小相等的图形;即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全等形。
同样我们把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定义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称为全等三角形。
(注: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中的特殊情况)当两个三角形完全重合时,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由此,可以得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 (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 (3)有公共边的,公共边一定是对应边; (4)有公共角的,角一定是对应角;(5)有对顶角的,对顶角一定是对应角;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2)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4、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判定: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平分线上(二)灵活运用定理1、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定理中,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且至少要有一组边对应相等,因此在寻找全等的条件时,总是先寻找边相等的可能性。
2、要善于发现和利用隐含的等量元素,如公共角、公共边、对顶角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角形专题知识点典型题型难点题型详细答案(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三角形的基本概念。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相连围成的图形。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各类工程领域。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分析三角形在桥梁建筑中的应用,了解三角形如何帮助工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角形专题知识点典型题型难点题型详细答案(教案)
。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依据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三角形”专题进行设计。内容包括:
1.三角形的定义及分类;
2.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3.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SAS、ASA、AAS);
4.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
5.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内角和定理、全等的判定方法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三角形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学生对于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理解不深刻,容易混淆。
突破方法:结合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深入理解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4)难点题型:如涉及多个知识点综合应用的问题,学生难以找到解题思路。
突破方法:通过专题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解题技巧。
2.教学难点
(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学生容易混淆四种全等判定方法,难以正确运用。
(完整版)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第十一章三角形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2.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3.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4.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5.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6.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7.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8.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9.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10.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11.正多边形:在平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正多边形.12.平面镶嵌: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叫做用多边形覆盖平面,13.公式与性质:⑴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⑵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性质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n-·180°⑶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2)⑷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n-条对角线,⑸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3)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第一节:全等三角形形状大小放在一起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全等形。
换句话说,全等形就是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放在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两个三角形全等用符号“≌”表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知识点复习

A. 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2.如图,ABD ≌ CDB ,且 AB 和 CD 是对应边,下面四个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ABD和CDB 的面积相等
A
D
B. ABD和CDB 的周长相等 C. A + ABD = C + CBD
B
C
D.DAD//BC 且 AD=BC
3.如图, ABC ≌ BAD ,A 和 B 以及 C 和 D 分别是对应点,如果
4.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与成“边边边”或“SSS”.
AB = DE 如图,在 ABC 和 DEF 中 BC = EF
AC =
【典型例题】
例1.如图, ABC ≌ ADC ,点 B 与点 D 是对应点, BAC = 26 ,且 B = 20 , SABC = 1,求 CAD , D, ACD 的度数及 ACD 的面积.
数及 BC 的长.
E
F
A
BC
D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精品文档,助力人生,欢迎关注小编!
11.如图,在 ABC与ABD 中,AC=BD,AD=BC,求证: ABC ≌ ABD
D A
C B
全等三角形(一)作业
1.如图, ABC ≌ CDA ,AC=7cm,AB=5cm.,则 AD 的长是( )
求证:(1) DE ⊥ AB ; (2)BD 平分 ABC (角平分线的相关证明及性质)
B
A E
D
C
【巩固练习】 1.下面给出四个结论:①若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则它们形状一定相同;②若两个图形的
形状相同,则它们一定是全等图形;③若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则它们一定是全等图形; ④若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则它们的大小一定相同,其中正确的是( )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直角三角形》知识点归纳总结-(1)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直角三角形》知识
点归纳总结-(1)
直角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将对新人教版八年
级上册《直角三角形》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1. 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 直角三角形是指其中一个角为90度的三角形。
- 直角三角形的边中,有一个边与直角的两个边相连,这两个
边称为直角边,另一个边为斜边。
2. 勾股定理
- 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中最基本的定理,它描述了直角三角
形三条边的关系。
- 勾股定理的表达式为:c^2 = a^2 + b^2,其中c为斜边的长度,a和b为直角边的长度。
3. 特殊直角三角形
- 特殊直角三角形是指具有特定边长比例的直角三角形。
- 常见的特殊直角三角形包括:3-4-5直角三角形、5-12-13直
角三角形和8-15-17直角三角形等。
4. 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 直角三角形的应用非常广泛,常用于解决与长度、角度和面
积相关的问题。
- 例如,可以利用勾股定理求解直角三角形的边长,也可以利
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求解三角形的角度。
以上是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直角三角形》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如需更详细的内容,请查阅相关教材或
参考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角形的知识点及题型总结
一、三角形的认识
定义: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
分类: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
按角分类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
三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
按边分类等腰三角形底边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例题1 图1中共几个三角形。
例题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角形分为等边三角形和三边不相等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不是等腰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D.三角形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例题3已知a、b、c为△ABC的三边长,b、c满足(b-2)2+|c-3|=0,且a为方程|x-4|=2的解.求△ABC的周长,并判断△ABC的形状.
二、与三角形有关的边
三边的关系:三角形的两边和大于第三边,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例题1 以下列各组数据为边长,能够成三角形的是()
A.3,4,5
B.4,4,8
C.3,7,10
D.10,4,5
例题2 已知三角形的两边边长分别为4、5,则该三角形周长L的范围是()
A.1<L<9
B.9<L<14
C.10<L<18
D.无法确定
课后练习:
1、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8,则第三边可能是()
A.2
B. 6
C.13
D.18
2、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6、13,则它的周长为。
3、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
4、5,则第三边长为。
4、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为2和4,为了使其周长是最小的整数,则第三边的为。
5、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3cm,其中一边长为3cm,则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为()
A.3cm
B.7
C.7cm
D.7cm或3cm
6、根据下列已知条件,能唯一画出△ABC的是()
A.AB=3,BC=4,AC=8
B.AB=4,BC=3,∠A=30°
C.∠A=60°,∠B=45°,AB=4
D.∠C=90°,AB=6
8、用7根火柴棒首尾顺次相连摆成一个三角形,能摆成个不同的三角形。
9、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x,8,若x为正整数,则这样的三角形有个。
10、小刚准备用一段长50米的篱笆围成一个三角形的场地,用于饲养鸡,已知第一条边长为m米,由于条件限制,第二条边长只能比第一条边长的3倍少2米。
(1)请用含m的式子表示第三条边长.
(2)第一条边长能否为10米?为什么?
(3)求m的取值范围.
11、如图,小红欲从A地去B地,有三条路可走:1)A→B;2)A→D →B;3)A→C→B.
(1)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肯定小红会走1)路线,理由是.
(2)小红绝对不走路线3),因为路线3)的路程最长,即AC+BC>AD+BD.你能说明其中的原因吗?
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
例题1 在下列各图的△ABC中,正确画出AC边上的高的图形是()例题2 如图1,AD⊥BC于点D,GC⊥BC于点C,
CF⊥AB于点F,下列关于高的说法错误的是()
A.△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
B.△GBC中,CF是BG边上的高
C.△ABC中,GC是BC边上的高
D.△GBC中,GC是BC边上的高
图1 图2
例题3 能将三角形面积平分的是三角形的()
A.角平分线
B.高
C.中线
D.外角平分线
课后练习:
1、如图2,AD是△ABC的中线,CF是△ACD的中线,且△ACF的面积是1,求△ABC的面积。
2、如图,AD、AE分别是△ABC的高和中线,AB=6cm,AC=8cm,BC=10cm,∠CAB=90°.求:
(1)AD的长;
(2)△ABE的面积;
(3)△ACE和△ABE的周长差.
3、如图,在△ABC中,AB=AC,AC边上的中线BD把△ABC的周长分为12cm和15cm两个部分,求△ABC各边的长.
4、如图,OP平分∠MON,PA⊥ON于点A,点Q是射线OM上的一个动点,若PA=4,则PQ的最小值为。
三角形的稳定性
例题1 王师傅用四根木条钉成一个四边形木架,要使这个木架不变形,他至少要再钉上()根木条。
A.0
B.1
C.2
D.3
例题2一扇窗户打开后,用窗钩可将其固定,这里运用的几何原理是()
A.三角形的稳定性
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D.垂线段最短
例题3下列图形中具有稳定性的是()
A.正方形
B.长方形
C.直角三角形
D.平行四边形
三、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三角形外角和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例题1 如图1,△ABC中,AD是高,AE是角平分线,∠B=20°,
∠C=60°.求∠CAD和∠AEC的度数。
例题 2 如果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与跟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为180°,那么与这个外角相邻的内角的度数为()
A.30°
B.60°
C.90°
D.120°
例题3在△ABC中,∠A:∠B:∠C=3:4:5,则∠C= .
课后练习:
1、如图2,点D在△ABC的边BC的延长线上,CE平分∠ACD,∠A=80°,∠B=40°,则∠ACE= 。
2、如图3,△ABC中,∠ACB=90°,沿CD折叠△CBD,使点B恰好落在AC边上的点E处,若∠B=70°,则∠BDC等于()
A.45°
B.55°
C.65°
D.75°
3、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4,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为()
A.20°
B.120°
C.36°
D.20°或120°
4、已知△ABC中,∠ACB=90°,CD是斜边AB上的高,∠A=30°,则∠B= ,∠BCD= .
5、在△ABC中,∠A:∠B:∠C=1:2:3,则这个三角形
一定是三角形(填“锐角”“直角”或“钝角”)。
6、如图,在△ABC中,∠BAC=50°,∠C=60°,
AD⊥BC,BE是∠ABC的平分线,AD、BE相交于点F,求∠BFD的度数.
7、如图,在某海面上,客轮C突然发生事故,马上向救护船B发出求救信号.由于救护船A离客轮C比救护船B离客轮C要近,所以救护船B立即向救护船A发出信号,让其救助客轮C.已知救护船A在救护船B北偏东45°方向上,客轮C在救护船B的北偏东75°方向上,经测得∠ACB=75°,则救护船A沿南偏东多少度方向驶向客轮C 所用时间最短?
8、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AE平分∠BAC,
∠B=75°,∠C=45°,求∠DAE与∠AEC的度数。
9、某工厂要制作符合条件的模板,如图,要求∠A=105°,
∠B=18°,∠C=30°,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检验人员测量∠BDC的度数的方法筛选出不合格的产品.若测得∠BDC的度数为150°,则这种模板是否合格?请说明理由.
10、如图1所示,对顶三角形中,容易证明∠A+∠B=∠C+∠D,利用这个结论,完成下列填空.
如图2,∠A+∠B+∠C+∠D+∠E= .
如图3,∠A+∠B+∠C+∠D+∠E= .
如图4,∠1+∠2+∠3+∠4+∠5+∠6= .
如图5,∠1+∠2+∠3+∠4+∠5+∠6+∠7= .
三、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封闭图形。
正多边形: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
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
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例题1 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08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A.6 B.7 C.8 D.9
例题2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等于36°,那么它是()
A.正六边形
B.正八边形
C.正十边形
D.正十二边形
例题3内角和等于外角和的2倍的多边形是()
A.五边形
B.六边形
C.七边形
D.八边形
例题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边数越多,多边形的外角和越大
B.多边形每增加一条边,内角和就增加180°
C.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随着边数的增加而减少
D.正六变形的每一个内角都是120°
课后练习:
1、下列正多边形中,不能铺满地面的是()
A.正方形
B.正五边形
C.等边三角形
D.正六边形
2、若多边形的边数增加1,则它的内角和增加。
3、某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为108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4、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和的3倍少18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