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制度的性质及内容
我国的人民币制度

我国的人民币制度
我国的人民币制度指的是中国的货币制度,主要包括货币发行和管理机构、货币政策、人民币的法定地位以及人民币的发行和流通等方面。
货币发行和管理机构: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具有货币发行的垄断权力。
人民银行制定并实施货币政策,负责发行人民币,维护货币稳定,管理国家外汇储备等。
货币政策:中国实行的货币政策是稳健中性的,即根据国内经济形势和目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以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
人民币的法定地位:人民币是中国的法定货币,具有强制接受的地位。
在中国境内,所有单位和个人都应该接受人民币作为合法支付手段,并应该用人民币记账。
人民币的发行和流通:人民币以纸币和硬币的形式发行和流通。
纸币包括1元、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等面值,
硬币包括1元、5角和1角等面值。
人民币可以在中国境内的
银行、ATM机以及各类商户进行兑换和使用。
总体来说,我国的人民币制度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发行和管理人民币,并确保人民币的稳定流通。
人民币在中国具有法定地位,是人们经济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支付工具。
人民币制度的内容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人民币制度的内容篇一:概括我国目前人民币货币制度及其主要内容。
一、概括我国目前人民币货币制度及其主要内容。
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是一种“一国多币”的特殊货币制度,即在大陆实行人民币制度,而在香港、澳门、台湾实行不同的货币制度。
表现为不同地区各有自己的法定货币,各种货币各限于本地区流通,各种货币之间可以兑换,人民币与港元、澳门元之间按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决定的汇价进行兑换,澳门元与港元直接挂钩,新台币主要与美元挂钩。
人民币是我国大陆的法定货币,人民币主币“元”是我国货币单位,具有无限法偿能力;人民币辅币与人民币主币一样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人民币由国家授权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与管理。
人民币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并以现金和存款货币两种形式存在,现金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存款货币由银行体系通过业务活动进入流通。
中国人民银行对人民币发行与流通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发行基金计划的编制、发行基金的运送管理、反假币及票样管理和人民币出入境管理等方面。
篇二:人民币收付业务管理制度人民币收付业务管理制度(一)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情况。
各金融机构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执行情况。
(二)内控制度建设情况。
是否制订人民币收付业务管理内部考核制度;是否制订人民币收付业务知识学习培训制度;是否设置检查、培训登记簿并规范记载。
(三)营业场所公示内容。
是否公示无偿兑换残缺污损人民币、提供券别调剂的服务承诺及举报电话;是否公示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不宜流通人民币挑剔标准;是否按要求组织爱护人民币宣传。
(四)临柜人员人民币收付管理情况。
是否无偿兑换残缺污损人民币;是否准确掌握兑换标准;兑换程序是否规范;是否准确掌握不宜流通人民币挑剔标准;是否对外支付不宜流通人民币、只收不付人民币、停止流通人民币;是否按规定收兑只收不付人民币或停止流通人民币;是否根据合理需要原则为公众办理券别调剂业务;是否对回笼款及时进行整点挑剔;流通券与残损券有无互相夹带现象。
我国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我国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我国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货币单位:我国货币的单位是人民币,简称元,符号为“¥”。
2.货币发行机构: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货币的发行机构,负责货币的发行、流通和管理。
3.法定货币和衍生货币:我国法定货币是人民币,包括现金货币和非现金货币,如存款、支付工具等。
4.货币供应量和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是指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总量,货币政策是指国家对货币供应量和货币流通状况进行调控的政策。
5.汇率制度:我国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在市场供求条件下自由浮动。
6.金融市场:我国金融市场包括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期货市场等,是经济活动和金融中介机构之间进行资金调配和交易的重要场所。
我国的人民币制度.PPT

组 员 :
李 宇 杰 毕 莹 陈 红 庞 佳 宁
我国的人民币制度
?建立
?发展历史 ?内容 ?存在的问题
人民币制度 的建立
中国是货币历史发展悠久的国家
在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实行的是 一种多元化的货币制度,其中以铜铸币为主干, 杂用金、银、珠、玉和谷、帛及纸币。 在人民币发行前,中国有两种货币制度: ⑴国民党国民政府的货币制度 银两→银元→法币→金圆券→银元券 ⑵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的货币制度 人民币是1948.12.1.由中国人民银行成立时发 行的,其后,人民币制度逐步建立起来。
人民币制度的发展历史
• 1955年3月1日发行的第 二套人民币,主币有1元、 2元、3元、 5元、10元5 种,辅币有1分、2分、5 分、1角、2角、5角6种, 共计11种券别。为便于 流通,国务院还发布了 发行金属分币的命令, 自1957年12月 1日起发 行了1分、2分、5分3种 金属分币,自此我国进 入了纸、硬币混合流通 阶段。
人民币制度的发展历史
•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 银行发行的第一套人民 币,共1 2种券别62种版 别,其中1元券2种、5 元 券4种、10元券4种、20 元券7种、50元券7种、 100元券10种、200元券5种、 500元券6种、 10 00元券6 种、5000元券5种、10000 元券4种、50000元券2种。
人民币制度的发展历史
• 第三套人民币于1962 年4月20日起陆续发行, 计有1角、2角、 5角、 1元、2元、5元、10元 7种券别,13种版别, 其中1角券有 3种版别。 1980年4月15日起,增 加发行了1角、2角、5 角和1元 4种金属币。
人民币制度的发展历史
金融理论与实务知识点

1、人民币货币制度的内容?(1)人民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信用货币,人民币采取的是不兑现的银行卷的形式,从未规定过含金量,也不与任何外币确定联系,是一种独立的货币制度。
(2)人民币有现钞和存款两种形态两者可以互相转化,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辅币单位是“角”和“分”。
(3)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货币,具有无限法尝能力。
在我国境内市场上允许人民币流通,国内一切货币的支付、结算和外汇牌价均以人民币为价值尺度和计算单位。
国内市场严禁外币流通、金银流通、各种变相货币流通。
同时,严格防止妨害人民币及荣誉。
2、为什么说人民币是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信用关系基础上产生的并可在流通中发挥货币职能的信用凭证。
人民币具有这种信用货币性质。
(1)从人民币产生的信用关系来看,人民银行发行人民币形成一种负债,国家相应的取得商品和劳务;人民币持有人是债权人,有权随时从社会取得某种价值物。
(2)从人民币发行的程序上看,人民币是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出去的或是直接由发贷款投放出去的,或是由客户从银行提取现钞而投放出去的。
人民币发行或收回人民币,相应要引起银行存款和贷款的变化.所以人民币产生的信用关系和发行程序看人民币是信用货币。
3、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下的国际货币的特点?(1)国际货币具有广泛的可接受性,在现代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下,不兑现信用货币在世界上行使货币职能。
但是,并不是所有国家发行的货币都可以在国际范围内流通,能在国际范围内行使货币职能的货币必须就有广泛的可接受性,这种广泛的可接受性表现为:1、在际结算、支付中得到广泛的运用。
2、作为国际储备资金。
一种可以自由兑换的货币,即无须经该国货币主管当局批准即可在市场上自由兑换成其他货币。
当然,能再国际范围内行使货币职能的货币是那些再国际贸易中占较大份额、经济实力较强国家的货币。
(2)不兑现信用货币在国际间执行货币职能是具有不稳定性,相对而言,目前以几个国家的不兑现信用货币充当国际货币,则容易出现不稳定状态。
国家货币制度基本内容

国家货币制度基本内容国家货币制度是指国家对货币的发行、流通和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安排。
国家货币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对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国家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1. 货币发行与流通:国家货币制度规定了货币的发行方式和数量。
通常,中央银行是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
中央银行通过购买或出售国债、控制利率、调整银行准备金率等手段来控制货币供给。
此外,国家货币制度还规定了货币的法定流通范围和支付手段,如硬币、纸币、电子支付等。
2. 货币政策:国家货币制度还包括了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货币政策旨在通过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等手段来控制经济的总需求和通胀水平,稳定物价水平和促进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的执行通常由中央银行负责,其工具包括利率政策、法定准备金率、开展市场操作等。
3. 货币管理与监管:国家货币制度还规定了货币的管理和监管机构。
通常,中央银行担负着货币管理和监管的职责,负责维护货币的稳定和金融体系的安全。
中央银行通过制定相关法律和规定、监督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风险管理等方式来实施货币管理和监管。
4. 外汇管理与汇率制度:国家货币制度还涉及到外汇管理和汇率制度。
外汇管理包括对外汇市场的管理、外汇储备的管理和外汇市场行为的监管等。
汇率制度规定了国家货币和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汇率制度包括固定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和联动汇率制度等。
5.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独立性:国家货币制度还规定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指货币政策的效果如何通过经济的各个环节影响经济活动。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包括利率传导、信贷传导、预期传导等。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独立于政府干预的程度。
6. 反制假币与金融犯罪:国家货币制度还包括对假币和金融犯罪活动的打击和防范。
国家通过制定相关法律和法规、建立假币识别和防控系统、加强金融监管等方式来反制假币和金融犯罪活动,维护货币的稳定和金融体系的安全。
人民币制度内容阐述

人民币制度内容阐述
嘿,咱今儿个就好好聊聊人民币制度!人民币制度啊,那可是咱国家经济的大根基呢!就好比一栋大楼的基石,稳固得很呐!你想想看,要是没有稳定可靠的人民币制度,那咱的生活得乱成啥样呀?咱平时买东西、做买卖、过日子,哪样离得开人民币呀!
人民币的发行可是有严格规定的。
央行就像一个超级大管家,牢牢把控着人民币的发行量,可不能乱发一气呀!不然不就通货膨胀了嘛,那物价不得“蹭蹭”往上涨,咱老百姓不就叫苦连天了嘛!就像开闸放水,得控制好水量,水太多了会泛滥,水太少了又不够用,是不是这个理儿?
人民币的流通也是有一套规则的呢!从银行到我们手中,再在市场上流转,每一步都井井有条。
这就好比是一条通畅的道路,人民币就是在这条路上欢快奔跑的车辆,能把各种资源快速高效地送到需要的地方。
要是路堵了或者出问题了,那可就麻烦啦,经济也会受影响呀!
还有人民币的防伪措施,那可真是厉害得很!各种高科技手段都用上了,就为了让假币无处遁形。
想想看,如果到处都是假币,那咱辛辛苦苦挣的钱不就打水漂啦?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呀!咱可得好好保护人民币,别让那些坏家伙有可乘之机。
总之,人民币制度太重要啦!咱可得好好珍惜和维护它,让它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你说是不是呀?。
我国的货币制度及主要内容

我国的货币制度及主要内容
我国的货币制度及主要内容:我国的货币制度于1948年建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货币的发行和管理的法律制度。
货币制度的目的是加强国家对货币的管理,调节货币的流通,以保证货币的统一和币制的稳定。
我国的货币制度包括了现金管理、金银管理以及违规处罚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主要内容如下:
货币的发行和管理: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发行货币,并实施货币政策。
现金管理:对各种纸币和硬币的发行、流通、回收和销毁进行管理。
同时,还对假币进行查处。
银行体系的建设和管理:通过建立和管理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银行体系来调节货币的供应和流通。
外汇管理:由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管理和监督外汇市场,调节汇率,并执行外汇管理政策。
金融市场的发展:通过建立股票市场、期货市场、货币市场等金融市场,促进经济的发展和货币的流通。
以上是我国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
当然,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改变,相关政策和制度也会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