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下载】关于生物资产的后续计量介绍

合集下载

生物资产准则中资产计量的规定

 生物资产准则中资产计量的规定

生物资产准则中资产计量的规定一、生物资产准则中资产计量的规定一是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

我国对生物资产的计量包括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的规定主要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如果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必须是在严格限制条件下使用,有确凿证据表明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应当对生物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生物资产有活跃的交易市场;能够从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生物资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做出合理估计。

而国际会计准则要求除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公允价值不能够可靠计量外,一律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且规定,企业一旦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即使后来无法可靠地确定公允价值,也应继续使用公允价值,直至处置该生物资产。

二是生物资产的后续计量。

生物资产的后续计量主要涉及生物资产的管理、饲养费用等支出以及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的计提以及生物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生物资产的后续支出通常比较大,生物资产是有生命的资产,在存续期间需要连续不断地投入,才能维持生物资产活体的存在。

如果中断后续投入,将影响生物资产收获品的数量和质量,甚至不能够维持动物的生存,生物资产价值将会减少,因此生物资产的后续支出通常数额比较大。

生物资产的后续支出如何计量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对后续支出的计量IAS41没有明确规定如何进行计量,后续支出是资本化还是费用化仍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我国生物资产会计准则规定生物资产的后续支出通常不再资本化,直接记入当期损益。

二、生物资产计量的会计环境一是我国农业企业总体是数量多,规模小,有许多是独立的注重现金和纳税家庭经营式的农业企业,通常不要求他们对外提供财务报告。

而农业上市公司加上兼营农业活动的上市公司,总数不足100家。

面对这种现实,生物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支持规模不够大。

二是我国区域发展不均衡,各地的农业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有的地区农业生产较为落后,某些生物资产可能不存在活跃市场。

生物资产准则中资产计量的规定

 生物资产准则中资产计量的规定

生物资产准则中资产计量的规定一、生物资产准则中资产计量的规定一是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

我国对生物资产的计量包括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的规定主要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如果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必须是在严格限制条件下使用,有确凿证据表明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应当对生物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生物资产有活跃的交易市场;能够从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生物资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做出合理估计。

而国际会计准则要求除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公允价值不能够可靠计量外,一律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且规定,企业一旦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即使后来无法可靠地确定公允价值,也应继续使用公允价值,直至处置该生物资产。

二是生物资产的后续计量。

生物资产的后续计量主要涉及生物资产的管理、饲养费用等支出以及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的计提以及生物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生物资产的后续支出通常比较大,生物资产是有生命的资产,在存续期间需要连续不断地投入,才能维持生物资产活体的存在。

如果中断后续投入,将影响生物资产收获品的数量和质量,甚至不能够维持动物的生存,生物资产价值将会减少,因此生物资产的后续支出通常数额比较大。

生物资产的后续支出如何计量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对后续支出的计量IAS41没有明确规定如何进行计量,后续支出是资本化还是费用化仍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我国生物资产会计准则规定生物资产的后续支出通常不再资本化,直接记入当期损益。

二、生物资产计量的会计环境一是我国农业企业总体是数量多,规模小,有许多是独立的注重现金和纳税家庭经营式的农业企业,通常不要求他们对外提供财务报告。

而农业上市公司加上兼营农业活动的上市公司,总数不足100家。

面对这种现实,生物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支持规模不够大。

二是我国区域发展不均衡,各地的农业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有的地区农业生产较为落后,某些生物资产可能不存在活跃市场。

生物性资产会计核算

生物性资产会计核算

浅谈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其适用范围主要是规范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生物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披露,而不适用于收获后的农产品和与生物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笔者就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生物资产的概述(一)生物资产的概念生物资产是指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

生物资产根据其用途,可以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三大类,这种分类的主要目的是便于对不同类别生物资产进行区别确认与计量,便于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相关的信息。

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生物资产,包括生长中的大田作物(如小麦、水稻、玉米等)、蔬菜、用材林以及存栏待售的牲畜(如存栏待售的猪、牛、羊)等。

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为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包括经济林(如桃林、梨林等)、薪炭林、产畜(如种牛、种马等)和役畜(如耕牛)等。

公益性生物资产是指以防护、环保为主要目的的生物资产,包括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等。

(二)生物资产的确认条件生物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1、企业因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而拥有或控制的该资产;2、与该生物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或服务潜能很可能流入企业;3、该生物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三)生物资产核算应增设的会计科目为规范农业企业生物资产和农产品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准则》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农业企业生物资产和农产品的特点,农业企业应分别增设下列会计科目:1、“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核算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原价;2、“生物性在建工程”科目,核算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发生的实际支出;3、“消耗性林木资产”科目,核算已郁闭成林消耗性林木资产的实际成本。

暂难以明确生产性或消耗性特点的林木资产实际成本,也在本科目核算;4、“公益林”科目,核算已郁闭成林公益林的实际成本;5、“农业生产成本”科目,核算农业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6、“幼畜及育肥畜”科目,核算实行分群核算的幼畜(禽)的实际成本。

生物资产的后续计量-国际经验及我国选择计量方式的思考

生物资产的后续计量-国际经验及我国选择计量方式的思考

生物资产的后续计量:国际经验及我国选择计量方式的思考摘要:本文通过对生物资产后续计量的国际计量准则和我国的计量准则比较,指出了我国的计量原则和国际计量原则的不同,阐述我国的计量原则产生的历史背景,指明以公允价值计量是我国生物资产计量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生物资产;计量;公允价值;历史成本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subsequent measurement of biological assets of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f measurement and the measurement standards, points out the measurement principle and the principle of our country is different, the measurement principle of our country’s historical background, pointing to the fair value measurement i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measurement of biological assets in china.key words: biological assets; measurement; fair value; historical cost中图分类号:tb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生物资产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具有一般资产的基本特征,同时还具有其他资产不具备的生物特征:1、生命属性,是一种自然生产力形成的价值;2、生产周期的长期性,以及部分生物资产与其附着物的不可分割性。

由于生物资产计量对象具有上述情况所描述的和其他资产显著不同的特殊性,在会计核算上必然选择符合生物资产特征的计量模式。

生物资产管理制度

生物资产管理制度

生物资产管理制度一、引言生物资产是指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对于许多企业和组织来说,如农业企业、林业企业、畜牧业企业等,生物资产是其重要的资产组成部分。

为了规范和有效管理生物资产,确保其安全、增值,并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特制定本生物资产管理制度。

二、生物资产的分类(一)消耗性生物资产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生物资产,包括生长中的大田作物、蔬菜、用材林以及存栏待售的牲畜等。

(二)生产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为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

(三)公益性生物资产公益性生物资产是以防护、环境保护为主要目的的生物资产,包括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等。

三、生物资产的确认和计量(一)确认条件生物资产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予以确认:1、企业因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而拥有或者控制该生物资产。

2、与该生物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或服务潜能很可能流入企业。

3、该生物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初始计量生物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1、外购的生物资产,其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保险费以及可直接归属于购买该资产的其他支出。

2、自行栽培、营造、繁殖或养殖的生物资产,其成本包括在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前发生的必要支出,如种苗费、饲料费、人工费等。

(三)后续计量1、消耗性生物资产在收获或出售时,按照其账面价值结转成本。

2、生产性生物资产应当计提折旧,折旧方法可采用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产量法等。

3、公益性生物资产不计提折旧。

四、生物资产的记录与核算(一)设置专门的账户设置“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公益性生物资产”等账户,对生物资产进行分类核算。

(二)详细记录对生物资产的购入、培育、生长、产出、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数量、金额、时间等信息。

五、生物资产的盘点(一)定期盘点至少每年对生物资产进行一次全面盘点,以确定其实际数量和状况与账面记录是否相符。

生物资产确认与计量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生物资产确认与计量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生物资产确认与计量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摘要:生物资产的确认和计量会对企业的未来发展产生长远的影响,所以要正确的认识和研究生物资产的确认和计量,清楚了解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差异和优缺点,本文分析了目前生物资产确认与计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生物资产确认与计量问题建议这些年我国的经济水平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各个行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生物资产是生物制药中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生物资产向着规范化逐步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在确认和计量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

生物资产是指有生命的动植物,它和一般资产不同,它具备生长、发展、繁衍、衰退等自然规律,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交织在一起的结果。

它不仅具备一般资产的特点,而且还具有自身的特性。

生物资产的识别和计量,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而且可以提高我国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对我国生物制药业的发展和进步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当代社会的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对生物资产的确认和计量的深入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在当前的大形势下,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此情况下,对生物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工作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生物资产的确认和计量方面有着大量的问题和障碍需要解决。

国家也颁布了《生物资产》会计准则作为相关参考,并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规定。

1、生物资产的确认与计量中需要思考的问题和目前的困难阻碍1.1.生物资产的确认和计量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生物资产不同于普通资产,对其进行确认与计量,要根据其特点采取适合的方法。

虽然目前生物资产领域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但还不是很成熟,目前只初步制定了相关方面的意见,没有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最初的计量中没有具体的区别开来,只是简单的规定,没有结合实际应用,没有在长远的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导致该模式显得陈旧、单一,缺少灵活性。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应用指南引言:《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是中国财政部颁布的规范企业会计处理生物资产的准则,旨在提高企业生物资产的会计处理准确性和透明度。

为了进一步指导企业按照准则开展会计处理工作,财政部还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应用指南。

本文将对该应用指南进行详细解读,以便企业正确应用这一准则。

一、适用范围该应用指南适用于从事农业、林业和渔业经营的企业,以及其他拥有生物资产的企业。

生物资产指的是通过农业、林业和渔业经营活动获得的具有生物特性的可替代的产品或资产。

二、生物资产的分类和初始确认1.生物资产根据用途可以分为生产性生物资产和非生产性生物资产。

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用于生产农产品、林产品和水产品的生物资产,非生产性生物资产则是指其他用途的生物资产。

2.初始确认的方法可以根据现金支付、公平价值和公允价值替代成本等进行。

三、生物资产的计量和确认1.生产性生物资产的计量首先需要确定产量和产出物数量,根据实际产量和产出物数量确定产出物的公允价值。

2.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公平价值可通过市场交易价格确定,如果没有市场交易价格,可通过成本法或收益法确定。

3. 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减值测试应当根据公允价值和可 recover amount 之间的差额确定。

4.非生产性生物资产的计量首先按成本进行确认,然后按照成本法或按持有成本进行后续计量。

四、生物转化成抵押或处置组合商品1.生物资产转化成抵押或处置组合商品时,需要对生物资产的成本和公允价值进行调整,并确认相应的收益或损失。

2.生物资产抵押或处置组合商品的成本包括生物资产的成本以及抵押或处置组合商品的成本。

3.生物资产抵押或处置组合商品的公允价值应当通过市场交易价格或估值确定。

五、生物资产租赁1.生物资产租赁应当根据租赁合同规定的账面价值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2.生物资产租赁期间的租赁费用应按照实际发生情况确认。

六、重要会计政策和估计的变更1.企业要变更重要会计政策和估计时,应当遵循财政部的相关规定和程序。

浅谈生物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浅谈生物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TECHNICALPROBE技术探索・综合2008年第2期财会通讯获得足够应纳税所得额抵扣可抵扣亏损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资产负债表日,预计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按原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中应减记的金额,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例4]甲公司因市场结构调整,2002年度发生经营亏损200万元。

甲公司预计能够结转以后年度的可抵扣亏损。

甲公司2003年度情况仍然没有好转,继续发生亏损20万元,公司预计在以后年度很可能无法结转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

甲公司2004年度、2005年度、2006年度、2007年度情况好转,每年实现税前利润30万元。

甲公司2008年度实现利润60万元。

甲公司所得税率为33%,假定甲公司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甲公司有关会计处理如下:(1)2002年借:递延所得税资产660000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660000(2)2003年:甲公司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不进行会计处理。

(3)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各年会计处理每年转销递延所得税资产=30×33%=9.9(万元)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99000贷:递延所得税资产99000(4)2008年:甲公司先弥补2003年度亏损20万元,由于2003年度原没有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因此弥补时也不应转销递延所得税资产。

原2002年度亏损已超过5年的税前利润弥补期,只能以税后利润弥补,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转销。

应转销递延所得税资产=66-9.9×4=26.4(万元)计算本期应交税费=(60-20)×33%=13.2(万元)本期所得税费用=26.4+13.2=39.6(万元)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264000———本期所得税费用132000贷:递延所得税资产264000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32000参考文献:[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字]
关于生物资产的后续计量介绍
下面是一篇生物资产的后续计量介绍,企业对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应当按期计提折旧,并根据用途分别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当期损益。

 关于生物资产的后续计量介绍
 企业对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应当按期计提折旧,并根据用途分别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当期损益。

 企业应当根据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性质、使用情况和有关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确定其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

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产量法等。

 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但是,特殊规定的除外。

 企业确定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使用寿命,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一)该资产的预计产出能力或实物产量;
 (二)该资产的预计有形损耗,如产畜和役畜衰老、经济林老化等;
 (三)该资产的预计无形损耗,如因新品种的出现而使现有的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产出能力和产出农产品的质量等方面相对下降、市场需求的变化使生产性生物资产产出的农产品相对过时等。

 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

 使用寿命或预计净残值的预期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或者有关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的,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处理,调整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使用寿命或预计净残值或者改变折旧方法。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