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老油大籽料山子摆件—《松下听琴图》
古人讲离不开某物的例子

古人讲离不开某物的例子清朝道光年间,翰林院编修陈介祺痴迷于收藏古物,是当时收藏界的大佬,玺印、陶器、铜器、造像,甚至砖瓦无所不集,还精通鉴赏技艺,对识别古物真伪颇有研究,还出版了诸多考据古物的学术作品。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陈介祺老奸巨猾,却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琉璃厂杂记》记载:陈介祺对古代的印玺很感兴趣,有一天,他在自己家大门口发现了一个樵夫在抽烟,烟袋上挂着一枚印章。
陈介祺凑到近前仔细观看,认为是自己朝思暮想的那种奇宝级别的印章,于是就邀请樵夫进屋,和他商量要买下印章。
樵夫不同意,他认为这枚印章能强身健体,具有保健的功效,不肯卖掉。
陈介祺提出可以给高价,死缠烂打要买到手,樵夫死活不卖,转身跑出门外。
老陈急眼了,命仆人去追赶,将樵夫绑架一样拽了回来。
陈介祺发扬一不要脸二不怕事闹大的精神,又是一番软磨硬泡,樵夫最终败下阵来,陈介祺以铜钱五百串强行买下那一枚印章。
陈介祺得到印章,喜出望外,此刻非常需要向众人炫耀一番,于是请来亲朋好友聚会,宴席之前,免不了自我吹嘘一番。
有个客人看过印章,认为是赝品。
陈介祺不服气,捋着胡须说:“你若说印章是假的,也只有王西泉可以做得到,可是他怎么会忍心骗我呢?”王西泉是篆刻大师,造假水平登峰造极。
此刻,王西泉也在宴席上,正在偷笑。
原来,这枚印章确实是王西泉雕刻的高仿赝品,他和樵夫两人早就串通好了,故意让陈介祺当众出糗。
老陈立马患了尴尬癌,脸红一阵白一阵,恨不得钻进老鼠洞里。
清朝的乾隆皇帝也是个收藏狂,同样是书画、瓷器、铜器、金银器物来者不拒。
那些爱物成痴的古人:有人拿废当宝,有人疯狂盖章,有人倾家荡产他曾收藏了一幅名画,是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可惜的是,这幅画是后人临摹的赝品,而乾隆帝却奉若至宝。
赝品《富春山居图》被行家称作“子明卷”,而真迹《富春山居图》称作“无用师卷”。
乾隆帝后来得到了“无用师卷”,和“子明卷”对比,找来很多名家做鉴定,众人一致认为“子明卷”为真迹。
逸趣

《逸趣》马永强有证全手工1500元《扁婴》马永强有证全手工1500元《大享掇球》赵益平有证全手工350ml 1200元《全手工本绿掇子》吴顺仙有证全手工360 ml 1000元《云龙壶》许燕芳有证借助模具300 ml 650元《大享仿古》赵益平有证全手工380 ml 1400元《僧帽》唐志平有证240 ml 1600元《云肩如意》吴俊康有证400 ml 底糟青1700元《晨钟》董振红有证获奖作品2000元《秋水》葛二麟有证执壶照200 ml 800元《大享水平》刘红霞有证全手工250 ml 2800元《玉城石瓢》赵益平有证220 ml 1200元《平盖石瓢》张秋云有证全手工300 ml 1100元《子冶石瓢》许雪松有证全手工高温烧制1700元《三友树桩》高建明有证全手工4200元《灵豹》徐秀棠款大品800元《三足水足》赵益平有证1500元《龙吟》缶斋团泥全手工850元《景舟提梁》范新妹有证大品700元《钟玉》缪永娣有证全手工170 ml 1200元《缘木》郁伟杰有证260 ml 650元《全手工桑扁》仿老子冶刻绘全手工750元《潘壶》徐俊有证全手工350 ml 2600元《三足鼎》蒋翔宇有证900元《铜砣六方》王冬平有证全手工380 ml 3500元《三足圈鼎》侯艳有证石泉刻绘1400元《大彬六方》吴良英有证全手工350 ml 3500元《大彬如意》郁伟杰有证800元《巨形寿珍掇球》刘根林有证250 ml 2000元《天笠式》巨壶堂刘根林有证本绿600 ml 2000元《铺砂斗方》葛二麟有证全手工3400元《墨绿泥鱼化龙》陈腾有证290 ml 3500元《大享仿古》李隆基有证全手工蒋彦之徒700 ml 3400元《三足乳顶》陈兔根有证石翁刻绘全手工500 ml 1400元《青灰大仿古》吴连勇有证全手工450元(特价)《高帽掇球》陆顺荣有证借助模具成型350 ml 1100元《高大彬六方》桑建军有证全手工薄胎260 ml 3000元《摹古仲芳式》底款秋水堂潘仲金(仿老)2300元《摹古多子多孙》潘仲金底款陈汉文(仿老)2300元《摹古橄榄》潘仲金全手工450 ml 2300元《菱花》吴建平(吴石瓢)有证500 ml 3500元《扁玉》陈媛有证全手工铺砂1200元《黄金段泥圆秋》萧扬有证全手工1200元《紫泥圆秋》萧扬有证全手工1200元《段泥通壁》姜春元有证全手工320 ml 1200元《紫泥通壁》姜春元有证全手工320 ml 1200元《本绿禅珠》史卫平有证全手工220 ml 1200元《天易壶》姜春元有证全手工220 ml 1200元《和》高宇峰有证全手工400 ml 1200元《本绿葫芦》姜春元有证全手工200 ml 1200元《铺砂天辰》姜春元有证全手工200 ml 1200元《天锋壶》姜春元有证全手工280 ml 1200元《拙圆壶》姜春元有证全手工260 ml 1200元《天露壶》姜春元有证全手工240 ml 1200元《四方阳羡》90年代初老件无证书1200元《玉柱》萧扬有证全手工350ml 1200元朱泥小品《三足炉》(企鹅水平)全手工170 ml 王建华600元《寅春式水平》全手工托款王寅春200 ml 650元《大盖巨轮》全手工杨葆全220 ml 1000元《逸公梨式》全手工90年代仿老刻款260 ml 1300元《大梨式》全手工“荆溪惠孟臣制”款300 ml 1100元《孟臣扁灯》全手工260 ml 1300元《扁莲》全手工90年代仿老200 ml 1300元《高梨式》全手工董晓勇弟子徐永明制作180 ml 1350元《朱泥桑扁》金旭伟全手工有证(江友明之徒)1500元《朱泥莲子》允公款250 ml 全手工1300元《秋水》春德堂款170 ml 全手工无证900元《西施》张珍英200 ml 借助模具有证国家级工艺美术员400元《皱皮龙蛋》180 ml 无证400元《朱泥大水平》300 ml 无证500元《朱泥潘壶》盛敏敏全手工有证执壶照1250元《朱泥柿圆》盛敏敏全手工有证执壶照1250元茶杯《泥绘紫砂杯》四只25元/只《葡萄树桩杯》一只50元/只《梅桩杯》一只50元/只《心陶》仿生树桩两只20元/只《朱泥贡春杯》两只60元/对《钧釉小杯》三只30元/只《钧釉斗笠碗》两只35元/只《段泥贡春杯》四只15元/只《紫泥直筒杯》四只10元/只《紫泥菱花杯》五只20元/只《集雅赏青花手绘杯》两只550元/对《吴京提梁》金荣华有证全手工1100 ml 6000元《燕归来》胡洪明国家级高工有证借助模具220 ml 5800元《云肩如意》张鸿俊有证借助模具550 ml 4500元《大吉壶》鲍青研究员级高工张红华之女国家级工艺美术师有证红泥410 ml 7600元《吉兽壶》鲍青研究员级高工张红华之女国家级工艺美术师有证青泥410ml 7600元《方圆壶》邢春梅袁小强之妻有证全手工500 ml 8500元《佛手壶》恽益萍国大师何道洪之徒国家级工艺美术师有证全手工690 ml 1.5万元《延续壶》史小明研究员级高工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有证全手工 1.7万元《段泥西施》吴奇敏全手工国家级高工350 ml 6400元《启源》何叶何道洪之女毛国强刻绘 3.2万元《仿古》许国卫段泥有证全手工方圆堂260 ml 7200元《仲芳式》许艳春研究员级高工210 ml 9000元《子冶石瓢》吴奇敏全手工寒越刻绘姐妹合作6000元《六方合斗》周尊严毛国强刻绘350 ml 2.7万元《光明提梁》孙俊杰全手工高工黄自英刻绘无证 1.4万元《古体秦权》蒋耀洲全手工野风刻绘有画册5000元《无垢》桑建军有证全手工450 ml 5500元《黑虎》潘涛有证全手工潘持平之子底刻阿平独造400 ml 1.6万元《暗香》吴东瑾有证全手工240 ml 1万元《古钟》吴东瑾无证全手工代表作品300 ml 1.1万元。
和田玉雕件精品50幅(图文赏析)

和田玉雕件精品50幅(图文赏析)和田玉雕件精品白玉辈辈封侯把件作品选用优质俄罗斯白玉雕琢,料白皮黑质细。
造型雕琢一童子伏于地上,双手执一只硕大的如意,童子虎头圆脑,乖巧喜人,原料的黑皮俏色为童子的发髻及一只伏于童子背上的小猴,小猴灵动机警,观赏性极佳。
和田玉籽料梅兰竹菊摆件“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屈原说的“玉英”就是今天的国玉——和田玉。
此件梅兰竹菊摆件即由上等和田玉料雕就,玉质极其细腻,无结构。
原石天然的外形及颜色,尤为难得,遇此原料,实属机缘。
如此完美的一块原料,呈长条状,犹如君子亭亭而立,气势如虹,使得玉雕人无从下手,只在其表面简洁的处理为梅兰竹菊,来赋予作品主题,使得此作品融材质,观赏及收藏于一身。
《礼记》曾言:“大圭不琢其质美也”,唐诗也有“雕琢为世器,真性一朝伤”之叹,玉匠时有“好玉不动砣”之举,浑金璞玉、浑然天成之美,让人感叹自然之美是不可超越之美,让人深悟心之和谐、人与自然之和谐。
“大圭不琢其质美也”,不仅是一种理念、一种实践、一种美的哲思,更是保持自然、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号召。
而此摆件则秉承“大圭不琢其质美也”的玉雕创作理念,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料的皮色、形状,仅仅破皮巧雕,表现了梅之傲霜、兰之幽香、竹之劲节及菊之怒放。
另面则行书咏赞“梅兰竹菊”四首绝句,以点明主题。
邹作志一品清廉刘忠荣和田玉籽料屹立牌此件作品原料为新疆和田玉中的优质原料,色白质细是其特点。
作品一面设计为充满生机的雄鸡,屹立于山石之上,四周盛开清香四溢的牡丹花,场景布局疏朗有致,主线分明,刚柔相济,深浅互间,浮雕层次丰富,展现出令人惊叹的气韵与生命力。
作品另面浮雕韦驮菩萨,刻画细腻,威风凛凛,英气逼人。
作品通过透视、线条、层次等设计手段,在平面上产生立体空间,来表现作品内涵的力量,使观赏者获得视觉及触觉的满足。
作品蕴含吉祥寓意,寄予人们平安健康富贵常乐,为刘忠荣大师亲手琢制。
韦陀(韦驮)菩萨,又称韦陀天,梵名音译为私建陀提婆,原是印度婆罗门教的天神,后来归化为佛教的护法天神。
和田玉里的水墨画-青花,诗一般的美,见者有福

和⽥⽟⾥的⽔墨画-青花,诗⼀般的美,见者有福什么是青花⽟青花⽟,青花指的是和⽥⽟中的⼀种⽯墨的物质,它导致和⽥⽟的部分呈现出⿊⾊的点、线、⾯、⽚状,⿊⾊在同⼀块⽟⽯中的分布不可能⼗分均匀,也不可能绝对的漆⿊如墨,细找都能够发现⼀些天然的蛛丝马迹(如颜⾊的分布浓淡差别,⿊点的不同分布⽅式等)。
现在专业上已经不再叫青花这个名称,08年⾃治区地⽅标准《和⽥⽟》把“和⽥⽟”重新分为⼋⼤类:⽺脂⽩⽟、⽩⽟、青⽩⽟、青⽟、黄⽟、墨⽟、糖⽟、碧⽟。
只是市场上还有部分在叫这个称呼,毕竟习惯了,⼀时难以改变。
青花进⼊墨⽟系列,青花其实就是内部灰⾊和墨⾊各样的分布。
但你鉴定时要特别注意墨⾊的分布,青花倒是很少造假,因为他的墨⾊严重影响其价值,除⾮其墨⾊分布绝妙,可以当俏⾊使⽤,⽅能显出其价值所在。
青花⽟⼜称⿊⽩⽟(指青花⽟中⿊⽩分明、油脂感⽐较好的),因其⾊泽反差⼤,作品视觉效果好且材料亦相当稀缺故有很⾼的收藏价值。
传统意义上的墨⽟是专指⽩⽟和青⽟被⽯墨沁⼊形成的,作为墨⽟当然是越⿊越好,不过⼀定要有⽟质,否则就是⽯头,⼤部分墨⽟都是灰灰的,不⿊不⽩,这种料称做“青花”,⼀般⽽⾔,“青花”的⽟质相当细腻,脂感很好,上⼿特有感觉,其中⿊⽩分明的“青花”很受⽟坊的青睐,可⽤于巧雕,⿊⽩分明的青花和⽥籽料俗称为⿊⽩⼦,上品要求“⽩如宣纸、⿊如墨”,市⾯上极易与和⽥“青花”混淆的是青海“青花”,⼀般⽽⾔,青海“青花”给⼈⼀种冻冻的感觉,⼏乎看不到墨点,墨是融在⽟⾥的,有的可呈现出紫⾊光晕,当然⿊⽩分明的可以根据⽩⽟部分来区别。
传统墨⽟的正确划分是根据⽯墨的⼊沁形态分为点墨、聚墨、全墨。
点墨顾名思义就是⽯墨呈点状分布;聚墨就是⽯墨⽐较密集,但并没有把原来的⽟种都塞满,外观是呈⿊灰⾊;全墨是⽯墨把原⽟种的每个空间都占据了,且很密集,全墨中“⿊如纯漆”者是上品,⼗分少见!青花⽟⼀般是由墨⽟和⽩⽟两种颜⾊的⽟组合⽽成,即“青花”是对⼀块⽟⽯上墨、⽩两⾊的整体叫法。
一位是老首长秘书一位是大饭店经理他们的收藏可不得了啊

一位是老首长秘书一位是大饭店经理,他们的收藏可不得了啊帽哥闲话近年来,名门望族、收藏世家、同一上款专场频现市场,颇受藏家青睐。
不过,以此为噱头的也不在少数,一时间泥沙俱下,良莠不齐。
此次,广东崇正春拍推出了“唐玉旧藏”和“不相因室藏名家书画”两个专场,共计百件作品,皆为来源清晰可靠的真迹,确也稀见。
这两位藏家虽不像谷牧先生那样声名赫赫,但也绝非泛泛之辈。
所以,今天我们仍是按下“九藤书屋”不表,而是介绍一下这两个更接地气的专场。
唐玉上款之何海霞《西岳峥嵘》先说唐玉旧藏专场。
唐玉先生乃河北雄县人,曾是国家副主席、“胡子将军”王震的秘书,多年来与文艺界名家来往密切。
其所藏量多且精,全部为首次在市场上露面的尖儿货。
其中,陆俨少、黄胄、黄永玉、董寿平、何海霞、李苦禅、许麟庐等均有耀目之作,启功之精湛书法亦将亮相。
唐玉上款之黄胄《洛神图》“不相因室藏名家书画”也是一个颇为重要的私人收藏专场,拍品为印尼归侨、广州华侨饭店原总经理陈光伉俪旧藏书画。
陈先生似乎看起来名头不够响亮,但却同样不可小觑。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当年的广州可是诸多书画名家的向往之地。
彼时,华侨饭店算是客次羊城的不二之选。
适逢时任饭店总经理的陈光亦雅好书画,与造访岭南的艺苑名家多有交集,于是便有此一段翰墨因缘。
陈氏伉俪所藏多来源于书画家本人的馈赠,此专场的作品皆由陈光夫人陈开女士提供。
了解完两位藏家的简要情况,让我们赶快一睹这些书画精品的风采吧。
然后您就会发现,除了九藤书屋,广东崇正的靓货啊大大滴有!广东崇正2017年春季拍卖会预展时间:2017年6月12日-13日A、B、C厅预展地点:广州市东方宾馆会展中心A、B、C厅拍卖时间:2017年06月14日-15日拍卖地点:广州市东方宾馆会展中心B厅、C厅电子图录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国光· 近现代书画中107-140号为唐玉先生上款国光· 近现代书画专场中的领衔大戏,是编号107-140号,共计34件书画精佳之作。
玉痴乾隆皇帝的极品玩物

白 玉 雕 荷 叶 笔 筒
白 玉 雕 五 福 捧 寿 纹 洗
黑白玉巧雕御制诗山子
白 玉 山 水 人 物 纹 香 筒 一 对
青 白 玉 雕 御 制 诗 文 黄 山 三 十 六 峰 纹 山 子
白玉抚琴图山子
御 制 白 玉 罗 汉 山 子
黑 白 玉 巧 雕 梅 花 笔 筒
白 玉 雕 牡 丹 四 花 钮 盖 炉
御 制 白 玉 雕 上 方 山 角
白 玉 动 物 雕
白 玉 镂 雕 “ 竹 林 七 贤 ” 纹 方 笔 筒
白 玉 兽 耳 螭 首 双 身 交 结 瓶
白 玉 万 福 如 意 盖 炉
白 玉 雕 喜 庆 富 贵 纹 水 注
白 玉 婴 戏 图 插 屏
白 玉 云 龙 钮 “ 自 强 不 息 ” 玺
白玉甪端一对
御用白玉御题诗碗
“白玉镂雕凤纹长宜子孙牌”和“青玉雕仿古兽面纹提梁卣”
白 玉 动 物 雕
白 玉 交 龙 钮 “ 八 徴 耄 念 之 宝 ”
白 玉 雕 瑞 兽 尊
白 玉 龙 纹 双 耳 炉
白 玉 雕 福 寿 纹 插 屏
白 玉 岁 寒 三 友 提 梁 壶 岁 寒 三 友 提 梁 壶
御制翡翠雕辟邪水丞
白玉雕凤首水滴
御 题 诗 白 玉 仿 汉 龙 尾 觥
白 玉 海 屋 添 筹 宫 扇
白 玉 御 题 诗 仿 汉 龙 尾 觥
双白 兽玉 衔浮 环雕 三兽 足面 炉纹 仿 青 铜 香 薰 与 翡 翠 三 狮 钮
名玉大欣赏(高清大图)

名玉大欣赏青玉凤柄执壶青玉凤柄执壶,清,通高22cm,口径4.9-5.7cm。
此执壶玉质纯正,表面光亮。
壶体扁而高,椭圆形口,盖与壶口呈插接式,咬合紧密,盖钮为镂空如意形,套二活环,钮之下饰一周莲瓣。
壶颈部饰变形莲花纹,腹部有椭圆形开光,开光内凸雕牡丹等图案。
壶流为兽吞式,流柱自兽口中接出。
壶柄为一全身栖凤,凤尾下部套一活环。
此作品的设计水平较高,将传统的如意、莲花、莲瓣、牡丹等图案运用于壶体,表现形式不落俗套,且加工精致,造型准确。
执壶之柄造型复杂,不易掌握。
壶盖高大而易脱落,因而不宜实用,是一件按照实用器设计的陈设品。
青玉回首鸭青玉回首鸭,清,长15cm,宽6cm,高10.5cm。
玉呈青白色,微透光,质地温润清朗。
鸭身肥硕,圆臀阔胸,短颈,短翅,翅及鸭身有排列整齐的羽,并布满仿古勾云纹。
鸭作回首状,一足踏于地,一足向前,似在行走中。
其口衔谷梗,梗垂于鸭身,谷叶似飘似摇。
此作品造型生动准确,栩栩如生。
六畜、家禽为玉雕动物中最常见的题材,自唐代之后,玉鸭之作多出新样。
同历代作品相比,此件玉鸭更为精致,其背负的谷穗既有岁岁平安之意又有五谷丰登之祈,寓意不俗,是一件艺术水平很高的作品。
青玉双连尊青玉双连尊,清,高27.4cm,长26cm,宽13.5cm。
此尊玉色青白,无瑕斑及杂色。
高、低二尊,下体相连。
高尊圆口无盖,颈部环一凤,展翅似飞翔,腹上部较粗,浅浮雕夔龙纹,两侧各一象首,下套活环。
低尊扁而宽,有椭圆形盖,上饰浅浮雕夔凤纹,宽腹,亦饰夔龙纹。
两尊相连处亦雕一凤,与另一凤呼应。
器底有篆书“大清乾隆年制”款。
此件双连尊是清中期制造的宫廷陈列品,设计巧妙,于仿古中融入新意,加工工艺精致,是乾隆时期宫廷玉器的代表作品。
白玉羊首耳瓶白玉羊首耳瓶,清,高27.5cm,口径5.4×7cm,足径5.5×7.9cm。
清宫旧藏。
椭圆形,细颈,宽腹,双耳,椭圆足。
盖顶下凸起绳纹一周。
颈部浅雕夔带纹,腹琢莲瓣纹,肩两侧凸离羊首耳。
中国玉器大全

白玉雕松山访友福寿纹如意创作年代:清乾隆尺 寸:null款 识:null 说 明:如意为梵语“阿那律”的意译,古之爪杖,用骨、角、竹、木、 玉、石、铜、铁等制成,长三尺许,前端作手指形,脊背有痒,手所不到, 用以搔抓,可如人意,因而得名,或作指划和防身用,又,和尚宣讲佛经 时,也持如意,记经文于上,以备遗忘。<br>这件白玉如意晶莹通透,质 若凝脂,如意首浮雕松山访友图,玉树芝兰,意境雅致,柄身浮雕寓意吉 祥的福寿纹,刀工娴熟,造型大气,包浆醇厚自然,显得灵动秀美,又寓 意吉祥,是可遇不可求的佳品。<br>来源:日本藏家
白玉雕角端创作年代:清乾隆尺 寸:null款 识:null说 明:选 上乘和田白玉,圆雕、镂雕手法相结合雕琢而成。神兽昂首向天,首如龙, 眉脊凸起,大眼圆睁,鼻似如意,阔吻微张,颌下有长须垂,胸耳背服, 头顶独角,角端贴于脊背,中有孔,可穿系。身似牛,前半身圆润丰硕, 后半身匀称矫健,前足趴于胸前,后足屈于腹下,长尾粗壮,卷于体侧。 神兽身形矫健,气宇轩昂。<br>角端是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神兽,可日 行一万八千里,通晓四方语言,只有明君,它才捧书而至,护驾身旁。 《宋书-符瑞志下》:“角端者,日行万八千里,又晓四夷之语,明君圣 主在位,明达方外幽远之事,则奉书而至。” 传说它可“明福祸”,作为 案头陈设,被寓以“驱邪魔,招祥瑞”之意。
青白玉雕刘海戏金蟾创作年代:清代尺 寸:null款 识:null说 明:参考: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玉器(下)》<br>上海科学技术出 版社 <br>2008年 P209 <br>此作品造型的塑造,人物形态的刻画,细节的 把握以及玉器的刀法等方面的表现,在清代的人物玉雕中,都堪称上品之 作。刘海头发的拉丝工艺,细密匀净,体现出超凡的玉雕驾驭能力。身着 衣饰甚至面部刻画,都是大刀阔斧,如此简约的技法却生动表达了刘海的 形体与神态,无疑是古代玉雕大师的原创。<br>清宫旧藏玉雕罗汉系列作 品,无论造型、体量、玉种、雕刻技法以及细节的处理,都与这件作品非 同寻常的一致。我们有理由相信它是出自宫廷造办处同一大师的作品。清 宫旧藏<br>清 青玉罗汉,高11cm,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 集<br>《玉器(下)》<br>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br>2008年 P209 lot17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玉老油大籽料山子摆件—《松下听琴图》
作者:古玉有约
此白玉老油大籽料山子摆件—《松下听琴》,高19.5厘米,重量1685克,题材很经典,在深山松树下,一名文人高士,正全神贯注地抚琴弹奏,旁边毕恭毕敬地站着另一名文人高士,仔细地听着琴声,仿佛陶醉在沉浸在这美妙悠然的琴声中,构成了一副和谐经典的画卷!
我国最著名的类似题材是被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宋代画家皇帝宋徽宗赵佶所画的国宝级《听琴图》。
宋代刘松年画《松林抚琴图》立轴设色纸本收藏印:商丘宋氏收藏图书、御书房鉴藏宝、宜子孙、三希堂精鉴玺、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乾隆御览款识:刘松年画。
《伯牙鼓琴图》绘春秋时钟子期、伯牙高山流水知音相赏的典故,为元代王振鹏所绘,绢本,墨笔,纵31.4厘米,横92厘米,此画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此白玉松下听琴摆件是用老和田玉白玉籽料做成,古代讲究白玉无瑕,玉皮乃是瑕疵已经剥去,按现代观点无从考证玉皮和毛孔,但白度可以,玉质细腻油润,油性十足,明显是新疆的和田玉大油籽料。
从雕工的古朴和遍布土黄色沁色个人判断可能在明代以前。
目前新疆和田玉籽料由于掠夺性开采,已频临绝迹,很小的一块正宗和田玉籽料,都炒到很高的价格。
如此巨大的一块老和田玉籽料,而且是老油性籽料更是弥足珍贵。
这件和田玉雕件—《松下听琴》和其它相类似的听琴图不一样的地方是,它充分利用了玉件的立体空间,把弹琴者放在正面,把听琴者放在背面,一前一后,构筑了一个立体结,构成了一幅经典的画面!
宋徽宗赵佶所画的国宝级《听琴图》
宋代刘松年画《松林抚琴图》
《伯牙鼓琴图》元代王振鹏
《伯牙鼓琴图》扬州八怪黄慎(1687-1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