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重庆江北区华新实验小学语文二年级升学试卷及答案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重庆江北区华新实验小学语文二年级升学试卷及答案分析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姓名:班级:考号:
一、我会在正确的读音下面画“√”。
甘蔗(zhēzhè) 海峡(xiájiá) 炸酱面(zházhà)
不倒翁(dǎo dào) 绚烂(xuàn xùn) 饲养(sìsī)
丝绦(tiáo tāo)水波(bōpō)漂亮(piāo piào)
【考点】
【答案】
zhèxiázhá
dǎo xuàn sì
tāo bōpiào
【解析】
略
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强大的“强”字读音是qiánɡ。
B.“催”字读音是chuī,组词:催促。
【考点】
【答案】
A
【解析】
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掌握。
强,多音字,强大的“强”读作qiánɡ。
“催”字读音是cuī,可以组词:催促。
三、连一连,组成新字。
【考点】
【答案】
【解析】
题型:连线题题类:难度:容易组卷次数:0
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__)拂面引人(_____)(_____)(_____)(_____)不舍
(_____)颜(_____)色(_____)空如(_____)万(_____)无(_____)
【考点】
【答案】
春风入胜依依五六空也里云
【解析】
略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春节那天,我和爸爸妈妈去奶奶家()(),一块儿吃()()。
清明节,人们喜欢到郊外去()()。
()()节,人们吃粽子,赛()()。
2.()()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名列第二。
3.来到桂林,我看到了()()和()();听到远处传来动听的()()声。
春天到了,()()发芽了,到了秋天,()()成熟了。
()()丰收了,农民伯伯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考点】
【答案】
1.拜、年、饺、子、踏、青、端、午、龙、舟
2.长、江、黄、河
3.碧、水、秀、峰、对、歌、杨、柳、稻、谷、庄、稼
【解析】
试题分析: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能力。
填空要根据要求和课文的内容来分析作答。
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六、选词填空。
第弟
1.我的表(______)可调皮了。
2.今天,我(______)一个来到学校。
敬爱亲爱
3.大家见了,越发(______)朱德同志。
4.我和(_______)的小伙伴一起度过了快乐的节日!
【考点】
【答案】
1.弟
2.第
3.敬爱
4.亲爱
【解析】
略
九、比一比,组词语。
大()处()干()我()
太()外()千()找()
【考点】
【答案】
大人到处干活我们
太阳外边千万找到
【解析】
八、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 听着呼呼的风声,我一夜都没睡稳定。
B. 你知道航天员在太空中是怎样生活吗?
C. 为了能平稳地走路,航天员都穿鞋底带钩的鞋子。
D. 他很后悔没有接受街坊的劝告。
【考点】
【答案】
A
【解析】
略
九、重阳节的习俗是()
A. 贴窗花
B. 放花灯
C. 赛龙舟
D. 踏秋赏菊
【考点】
【答案】
D
【解析】
略
十、课外知识
安徒生童话中《癞蛤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A. 永恒的渴望和追求正是像宝石一样珍贵。
B. 做人要谦虚,不能骄傲自大,吹嘘自己的功劳
C. 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正确看待自己对待他人
D. 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考点】
【答案】
A
略
十一、开心聊天室。
李艳生病了,你去看望她。
你来到医院,看到李艳,你会怎样对她说?请你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
【答案】
李艳,你身体好些了吗?你要多注意休息呀!祝你早日康复!
【解析】
略
十二、修改下面病句。
1.我们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得了第一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
【答案】
1.我们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提高写作水平。
2.我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3.小明得了第一名。
1.这句话的语病是词语搭配不当。
增长不能接水平,水平只跟提高搭配。
在“写作”前面加上“提高”。
2.这句话的语病是词语搭配不当。
打扫后面应接干干净净,把“整整齐齐”改成“干干净净”。
3.这句话的语病是缺少主语。
在“得”的前面加上“小明”。
题型:修改病句题类:难度:一般组卷次数:0
十三、照样子,写句子。
(1)如果用普通的杯子,即使把杯子倒过来,水也不会往下流。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____________________。
(2)桥洞里立刻响起一片呱呱的回声。
立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
【答案】
(1)如果没有春天的播种;就没有秋天的收获;(2)下课了,同学们立刻冲出教室,去操场嬉戏。
【解析】
略
十四、排列错乱的句子。
()过了几天,菜苗长出来了。
()星期六下午,大家来到这块荒地上。
()我们在新翻的土地上,撒下白菜种子。
()大同学除草、刨地,小同学捡石头。
不到半天,就把这块地整理好了。
【考点】
【答案】
4、1、3、2
十五、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量词。
一(______)苹果一(______)铅笔一(______)树
一(______)鸟一(______)鸟窝一(______)船
【考点】
【答案】
个支棵只个只
【解析】
略
十六、我会做读下面的小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乌鸦喝水
一只乌鸦口渴了,飞出树林找水喝,在村中遇到了猴子。
猴子告诉它:“村子的井里有水。
”
猴子走了,乌鸦找到了那口井,就把小石子一颗一颗衔到井里,可是衔了好久,还不见水升上来。
这时候,猴子到井边来打水,看到乌鸦用这种方法喝水,哈哈大笑,说:“你用这种办法喝瓶子里的水是可以的,喝井里的水就不行啦!”
说完,猴子很快打了一桶水,请乌鸦喝了个够。
【1】本文写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之间发生的事。
【2】本文共有_______个自然段。
第__________段写乌鸦用老办法喝水,第
_______段写乌鸦喝到了水。
【3】在文中找合适的词填空。
一(_____)石子一(_____)乌鸦一(_____)办法一(_____)水
【4】乌鸦的老办法是什么?找出句子,并用“_____”画出来。
【考点】
【答案】
【1】猴子乌鸦
【2】 4 2 4
【3】颗只种桶
【4】把小石子一颗一颗衔到井里
【解析】
【1】略
【2】略
【3】略
【4】略
十七、课外阅读:可爱的山村
五岁那年的夏天,我跟着妈妈到乡下舅舅家去。
那个村的西面、北面都是连绵几十里的山。
山上树木茂密,山间溪水哗哗,山下是一片绿绒毯似的稻田,田边是一片碧绿的荷塘。
白天,这里到处是人们劳动时的欢声笑语。
晚间,这里虽然很黑,但是很有意思,青蛙、纺织娘和其他各种小动物的呜叫声,汇成了一首动人的小夜曲。
我刚到这里就被迷住了。
【1】这篇短文共有()个自然段。
【2】第()自然段是按空间变化顺序来描写景物的,写了()、()、和()这些景物。
【3】第()自然段是按时间顺序来写景物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有()、()。
【4】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这句话中,把()比作()。
【考点】
【答案】
【1】3
【2】一山上的树木山间的溪水山下的稻田(解析:
【3】二白天晚上
【4】青蛙、纺织娘和其他各种小动物的呜叫声,汇成了一首动人的小夜曲。
把“各种小动物的呜叫声”比作“小夜曲”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的理解能力。
数数可知文章分3个自然段。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字词的理解能力。
由原文第一自然段可知答案。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理解及运用能力。
由原文第二自然段可知答案。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修辞的理解及运用能力。
由原文可知答案。
十八、写话。
这学期你读了哪些书?你最喜欢哪本书?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
【答案】
这学期我读了很多书,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童年》。
这本书讲述的是主人公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小说中的外祖母充满人性的光辉,她慈祥善良,聪明能干。
她照亮了阿廖沙孤独的心。
我们应该像阿廖沙一样做一个勇敢坚强和充满爱心的人。
【解析】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