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原理应用

合集下载

投影原理的应用

投影原理的应用

投影原理的应用
投影原理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主要是利用光的传播特性将物体的形状或影像投射到另一个平面上,以便于观察和研究。

此外,投影原理还可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建筑设计、机械制图、广告展示等领域中广泛应用,以下将分别介绍其应用。

在建筑设计方面,投影原理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建筑模型的制作和展示。

设计师通常会先绘制出建筑物的平面图和立面图,然后通过计算得到各个部分的尺寸比例,再利用投影原理将这些尺寸比例投射到一个模型上,从而制作出立体的建筑模型。

这样一来,设计师们就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和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也可借此检查所设计建筑的规划和布局是否合理。

在机械制图方面,投影原理的应用则主要体现在工程制图和零部件图的制作和展示。

制图人员首先需要根据工程和设计要求绘制出各个零部件的图纸,然后通过投影原理将这些图纸投射到一个三维坐标系中进行展示。

这样一来,制图人员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和展示每个零件的构造和尺寸,也可借此检查零部件制作所需材料和工艺是否合理。

在广告展示方面,投影原理可以用于投影仪的制作和使用,将广告的图片或视频展示到特定位置上。

广告制作人员通过设计和制作广告的图片和视频,然后将其发送到投影仪上进行展示,从而实现在商场、广场和风景区等地展示广告的目的。

这种方法可大幅度提高广告效果,吸引更多消费者的注意力和关注度。

总之,投影原理是物理学中的一种基本原理,其应用广泛,可用于建筑设计、机械制图、广告展示等方面。

这种方法通过将物体的形状或影像投射到另一个平面上,达到更加直观的观察和研究的目的,提高工作效率,并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

投影法概述

投影法概述

投影法概述1. 概念投影法是一种用于表示三维物体的方法,通过将物体的各个点沿着特定方向投射到一个平面上,得到该物体在平面上的二维投影。

投影法可以分为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两种,其中平行投影是指投影线与平面平行,而中心投影是指投影线与平面相交于一点。

2. 原理平行投影的原理是将物体上的各个点沿着垂直于平面的方向投射到平面上,形成一个与物体相似但尺寸变小的图像。

中心投影的原理是将物体上的各个点沿着射线的方向投射到平面上,形成一个与物体相似但尺寸变小的图像。

投影过程中,需要注意投影方向、投影距离和投影比例等因素。

3. 应用投影法在工程、建筑、艺术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在工程领域,投影法常用于绘制工程图纸、设计产品模型等。

在建筑领域,投影法可以用于绘制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

在艺术领域,投影法可以用于绘画、雕塑等创作过程中,帮助艺术家更好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4. 优点投影法具有简单易学、表达准确、节省空间等优点。

通过投影法,可以将复杂的三维物体用简洁的二维图像表示,使得观察者更容易理解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同时,投影法可以节省绘图空间,使得绘图更加方便和高效。

5. 缺点投影法的缺点主要体现在失真和信息丢失方面。

由于投影法将三维物体投影到二维平面上,必然会引入一定的失真,使得物体的形状和比例在投影中发生变化。

此外,投影法也会导致部分信息的丢失,无法完全表达出物体的所有特征。

投影法是一种常用的图形表示方法,通过将三维物体投影到二维平面上,用以展示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投影法有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两种形式,广泛应用于工程、建筑、艺术等领域。

虽然投影法存在一定的失真和信息丢失,但其简洁易学、准确表达等优点使其成为一种重要的图形表示方法。

投影仪器的光学原理及应用

投影仪器的光学原理及应用

投影仪器的光学原理及应用1. 光学原理投影仪器是一种使用光学原理将影像投射到屏幕或其他平面上的设备。

投影仪器的光学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光源投影仪器的光源是产生光线的核心部件,常见的光源有白炽灯、氙气灯和LED 等。

光源发出的光线经由反射镜或透明底板透过光学组件,最终形成一个光斑,并投射到屏幕上。

1.2 光学组件光学组件是投影仪器中的关键部分,包括透镜、反射镜、棱镜等。

透镜主要负责对光线进行聚焦和扩散,使得投影出的图像清晰明亮。

反射镜用于改变光线的方向,使其达到投影的需求。

棱镜则用于分光和色彩校正。

1.3 图像的生成图像的生成是通过像素点的亮度变化来实现的。

当光线经过光学组件后,会通过LCD屏或DLP芯片等投影模块,然后经过透镜,形成一个放大的图像。

这个图像由无数个像素构成,每个像素的亮度根据输入的信号决定,从而形成所需的图像。

1.4 投影和纠正通过光学原理,图像最终被投射到屏幕上。

然而,不同投影仪器的光线特性、投影距离等因素可能导致投影图像出现形变或失真。

为了确保图像的准确展示,投影仪器通常配备了纠正功能,通过数码转换和校正算法,将图像进行修正,使其在各种条件下都能够呈现出理想的形态。

2. 应用领域投影仪器在多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2.1 教育领域投影仪器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教室中通常配备投影仪,通过投影展示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知识点。

教师可以通过投影仪器直接展示教材内容、演示实验操作、播放教学视频等,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2.2 商业演示在商业领域,投影仪器也是一种常见的演示工具。

在会议室、展览会等场合,投影仪器可以帮助参与者更好地了解演示者的内容。

投影仪器的高亮度和清晰度能够满足大型场合的需求,使得演示更加生动有趣。

2.3 家庭影院随着科技的进步,家庭影院的建设逐渐成为一种流行趋势。

投影仪器作为家庭影院的核心设备之一,可以通过大屏幕投影带来更加震撼的观影体验。

直线平面的投影

直线平面的投影

直线平面的投影直线和平面的投影是物理学和几何学中的重要概念,用于描述一个对象在不同视角下的视觉效果。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介绍直线和平面的投影原理、计算方法以及应用。

一、直线的投影直线的投影是指直线在一些方向上的映射,投影的结果是一个线段或者点。

在几何学中,直线的投影通常是指直线在其中一平面上的影子。

1.1直线投影的原理直线的投影原理可以理解为光线的折射原理。

当一束直线光线遇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时,物体会遮挡光线,使得光线在物体的背面无法到达。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可以看到从物体那一侧射出的光线,也就是物体的投影。

1.2直线投影的计算方法计算直线的投影可以利用几何学中的相似三角形和投影比例来解决。

假设直线的长度为l,直线与投影平面的夹角为θ,投影距离为d,我们可以计算投影长度p。

根据三角形相似性,根据比例有:p/d=l/h其中,h为直线在投影平面上的投影高度。

因此,直线的投影长度为:p=(l*d)/h1.3直线投影的应用直线的投影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例如日光灯的投影、桥梁的投影等等。

在建筑设计和工程施工中,直线的投影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通过计算直线的投影长度,可以确定施工中的尺寸和位置。

平面的投影是指平面在一些方向上的映射,投影的结果可以是一个线段、一个点或者一个图形。

2.1平面投影的原理平面的投影原理类似于直线投影的原理,也是基于光线的折射原理。

当一束平行光线垂直照射在一个平面上时,在投影平面上会形成一个平行于光线的投影。

2.2平面投影的计算方法计算平面的投影可以利用几何学中的相似三角形和投影比例来解决。

假设平面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为L和W,平面与投影平面的夹角为θ,投影距离为d,我们可以计算投影的长度P和宽度W'。

根据三角形相似性,根据比例有:P/d=L/hW/d=W'/h其中,h为平面在投影平面上的投影高度。

因此,平面的投影长度为:P=(L*d)/h平面的投影宽度为:W'=(W*d)/h2.3平面投影的应用平面投影在几何学和物理学中有很多应用。

投影仪的原理和应用实例

投影仪的原理和应用实例

投影仪的原理和应用实例1. 投影仪的原理投影仪是一种将图像投射到屏幕或其他平面上的设备。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光学部分投影仪的光学部分主要由光源、透镜组、反射镜和投影镜头等组成。

光源一般采用高亮度的白炽灯或LED灯,通过透镜组将光线聚焦后,再经过反射镜和投影镜头进行放大和成像。

1.2 显示部分投影仪的显示部分一般采用液晶或DLP技术。

液晶投影仪通过光通过液晶显示屏,调节每个像素点上的透光度来显示图像。

DLP投影仪则采用微镜反射技术,通过微镜的开闭来实现图像的显示。

1.3 控制部分投影仪的控制部分包括信号处理器、图像处理器和电路控制等。

信号处理器负责接收和处理输入信号,图像处理器则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码和图像处理,最后通过电路控制实现图像的投影和调节。

2. 投影仪的应用实例投影仪在日常生活和各个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实例:2.1 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投影仪常被用于课堂教学、学术研讨和培训讲座等。

教师可以将教案、课件等内容通过投影仪投射到屏幕上,实现大屏幕展示,方便学生观看。

同时,通过投影仪还可以播放视频、展示实验过程等,提高教学效果。

2.2 商业演示投影仪在商业演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销售演示还是企业内部会议,投影仪可以将销售数据、产品展示、营销策划等内容以图像形式进行展示,增加演示的直观性和吸引力。

2.3 家庭影院投影仪也常被应用于家庭影院系统中。

通过将投影仪与大屏幕或墙面相结合,可以实现家庭影院的效果。

观众可以在家中舒适的环境中观看高清、大画面的电影、电视节目等。

2.4 广告宣传投影仪在广告宣传中被广泛使用。

通过在公共场所或城市建筑物的墙面上投射广告内容,可以吸引更多的目光,提升宣传效果。

投影仪的使用还可以实现动态广告的播放和定时更换,提高宣传的灵活性。

2.5 工程设计在工程设计中,投影仪常用于绘图和设计展示。

工程师可以使用投影仪将设计图纸放大投射到屏幕上,方便观察和讨论。

投影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投影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投影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1. 简介投影原理是一种将图像通过光线投射到屏幕或表面上的技术。

它利用透镜或反射原理将光线聚焦或反射,使得视觉信息可以被扩大并在特定表面上显示。

投影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和乐趣。

2. 家庭影院投影技术在家庭娱乐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通过一个投影仪,可以将影片或视频放映在大屏幕上,营造出家庭影院的氛围。

不同于传统的电视机,投影仪可以实现更大的画面尺寸,并且更加逼真的色彩和清晰度,让观众获得更具沉浸感的观影体验。

3. 商业展示在商业领域,投影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展示和推广活动。

借助投影技术,企业可以将产品形象、广告或宣传资料展示在观众的眼前。

例如,在展销会上,企业可以利用投影技术在展台上展示产品的功能和效果,吸引潜在客户的注意力。

此外,投影技术还可以用于展示会议或培训中的演示文稿,提高沟通效果。

4. 教育和培训在教育领域,投影技术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老师可以使用投影仪将教学内容投射到白板或墙壁上,使得学生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教材内容。

此外,投影技术还可以用于展示实验过程、示范操作和教学片段,提高教学效果。

在企业培训中,投影技术可以用于展示培训内容,并与学员进行互动,提高培训效果。

5. 智能办公投影技术被应用于智能办公环境中,为企业提供更高效的工作方式。

通过投影仪,员工可以在会议室中进行远程视频会议,实现远程办公和合作。

此外,投影技术也可用于展示重要数据和报告,在公司内部交流和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

6. 广告和娱乐活动在广告和娱乐领域,投影技术常常用于大型活动和演出。

通过将影片、图像或文字投影在建筑物或场地上,可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投影技术可以在夜晚制造出令人难忘的视觉效果,例如城市的投影秀、广告牌上的动态广告和音乐会现场的视觉呈现。

7.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投影技术也被应用于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领域。

通过投影技术,可以在现实环境中投射出虚拟物体或场景,使得用户可以与虚拟世界进行互动。

立体投影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立体投影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立体投影技术的原理与应用立体投影技术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和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来实现三维图像投影的先进技术。

它可以让观众在不戴任何特殊眼镜的情况下,就能够看到逼真的立体影像,并且可以在空间中自由移动、观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立体投影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教育、医疗、娱乐等领域,并且在未来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中也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立体投影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将两幅或多幅不同角度拍摄的图像叠加在一起,通过特殊的方式呈现给观众,让观众的左眼和右眼看到不同的图像,从而产生立体的效果。

一般来说,立体投影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原理:1. 极化立体投影技术极化立体投影技术是通过在投影和眼镜上使用特殊的极化器,来将左右眼看到的图像分别投影到屏幕上,让观众通过特殊的极化眼镜来分别看到左右眼的图像,从而呈现出立体效果。

这种技术常常用于电影院和展示中心等场所,可以实现高质量的立体影像效果。

在应用方面,立体投影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教育、医疗、娱乐等领域,并且在未来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中也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在教育领域,立体投影技术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加直观、生动的学习体验,让他们通过立体的方式来了解和探索世界,可以大大提升学习的效果和趣味性。

在地理课上,学生可以通过立体投影来观察地球的表面特征和地形,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地理知识。

在医疗领域,立体投影技术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加直观、精准的图像,帮助他们进行手术和诊断。

在心脏手术中,医生可以通过立体投影来观察患者的心脏结构和血管位置,可以更加准确地进行手术操作,提高手术成功率。

在娱乐领域,立体投影技术可以为观众带来更加身临其境的娱乐体验,例如在电影院观看立体电影、在游乐园里体验立体互动游戏等。

立体投影技术可以让观众更加投入和参与,可以带来更加震撼和有趣的娱乐体验。

立体投影技术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兴技术领域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立体投影技术,可以实现更加真实、逼真的虚拟现实环境,可以让人们在虚拟世界中自由移动、观察,体验到更加身临其境的感觉。

立体投影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立体投影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立体投影技术的原理与应用【摘要】立体投影技术是一种通过投影技术将二维影像转换成三维立体效果的技术。

本文首先介绍了立体投影技术的原理,包括光学原理和电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然后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和医疗影像技术在立体投影中的应用。

未来发展方向包括立体投影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前景展望。

立体投影技术已经成为一种逐渐发展壮大的新兴技术,未来有望在教育、医疗、娱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关键词】立体投影技术、原理、光学、电子显微镜、虚拟现实技术、医疗影像技术、未来发展、不同领域应用、前景展望。

1. 引言1.1 立体投影技术的原理与应用概述立体投影技术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和电子技术实现的影像显示技术。

通过立体投影技术,可以实现图像的立体化显示,使观众能够看到立体的效果,增强视觉体验。

立体投影技术的原理主要是利用光学原理和电子显微镜技术来实现。

光学原理是通过控制光的入射角度和方向,来实现立体效果的显示。

而电子显微镜则是通过电子束的聚焦和控制,来呈现出立体影像。

在应用方面,立体投影技术不仅可以应用在娱乐、教育领域,还可以应用在医学影像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中。

在医学影像技术中,立体投影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更加清晰地观察患者的影像,提高诊断和治疗效果。

在虚拟现实技术中,立体投影技术可以帮助用户沉浸式地体验各种虚拟场景。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发展,立体投影技术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未来,立体投影技术将在更多领域发挥作用,为人们带来更加丰富的视觉体验和应用价值。

2. 正文2.1 立体投影技术的原理立体投影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将不同角度或者不同位置所看到的图像合成,从而产生一种立体的效果。

这种技术主要依靠于视差效应和视觉深度感知原理。

视差效应是指当我们两只眼睛同时看到同一物体时,由于两只眼睛位于不同位置,所以会产生不同的视角。

通过这种视差,我们的大脑就可以感知到物体的深度和立体感。

而视觉深度感知原理则是指我们的大脑会通过比较物体在不同位置的大小和形状的变化来感知深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境二:制图标准应用训练子情境二:投影原理应用一、投影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可以看到,物体在阳光或灯光的照射下,就会在地面或墙面上留下影子。

这种影子的内部灰黑一片,只能反映物体外形的轮廓,而上部形状则被黑影所代替,不能表达物体的本来面目,如图a所示。

人们对自然界的这一物理现象加以科学的抽象和概括,把光线抽象为投影线,把物体抽象为形体(只研究其形状、大小、位置,而不考虑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物体),把地面抽象为投影面,即假设光线能穿透物体,而将物体表面上的各个点和线都在承接影子的平面上落下它们的影子,从而使这些点、线的影子组成能够反映物体形状的“线框图”,如图b所示。

我们把这样形成的“线框图”称为投影。

把能够产生光线的光源称为投影中心,光线称为投影线,承接影子的平面称为投影面。

这种把空间形体转化为平面图形的方法称为投影法。

要产生投影必须具备:投影线、形体、投影面。

这就是投影的三要素。

1、投影的分类根据投影线之间的相互关系,可将投影分为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

1)中心投影当投影中心S在有限的距离内,所有的投影线都交汇于一点,这种方法所产生的投影,称为中心投影,如图所示。

2)平行投影把投影中心S移到离投影面无限远处,则投影线可视为互相平行,由此产生的投影称为平行投影。

平行投影的投影线互相平行,所得投影的大小与物体离投影中心的距离无关。

根据投影线与投影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平行投影又分为斜投影和正投影两种:投影线与投影面倾斜时称为斜投影,如图a所示。

投影线与投影面垂直时称为正投影,如图b所示。

a b二、正投影法基本原理工程上绘制图样的方法主要是正投影法。

这种方法画图简单,画出的图形真实,度量方便,能够满足设计与施工的需要。

用一个投影图来表达形体的形状是不够的。

如下图所示,四个形状不同的物体在投影面H上具有相同的正投影,单凭这个投影图来确定物体的唯一形状,是不可能的。

如果对一个较为复杂的形体,只向两个投影面做投影时,其投影就只能反映它两个面的形状和大小,亦不能确定形体的唯一形状。

如下图所示三个形体,它们的H、V投影相同,要凭这两面的投影来区分它们的形状,是不可能的。

可见,若使正投影图唯一确定物体的形状,就必须采用多面正投影的方法,为此,我们设立了三面投影体系。

1、三面投影体系的建立为了使正投影图能唯一确定较复杂形体的形状,我们设立了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作为投影面,组成一个三面投影体系,如图所示。

水平投影面用H标记,简称水平面或H面;正立投影面用V标记,简称正立面或V面;侧立投影面用W 标记,简称侧面或W面。

两投影面的交线称为投影轴,H面与V面的交线为OX 轴,H面与W面的交线为OY轴,V面与W面的交线为OZ轴,它们也互相垂直,并交汇于原点O。

2、三面投影图的形成将形体放置于三面投影体系中,并注意安放位置适宜,即把形体的主要表面与三个投影面对应平行,然后用三组分别垂直于三个投影面的平行投影线进行投影,即可得到三个方向的正投影图,如图所示。

从上向下投影,在H面上得到水平投影图,简称水平投影或H投影;从前向后投影,在V面得到正面投影图,简称正面投影或V投影;从左向右投影,在W面上得到侧面投影图,简称侧面投影或W投影。

为了把互相垂直的三个投影面上的投影画在一张二维的图纸上,我们必须将其展开。

为此,假设V面不动,H面沿OX轴向下旋转90°,w面沿OZ轴向后旋转90°,使三个投影面处于同一个平面内,如图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这时Y轴分为两条,一条随H面旋转到OZ轴的正下方,用YH表示;一条随W面旋转到OX轴的正右方,用YW表示,如图a所示。

实际绘图时,在投影图外不必画出投影面的边框,也不注写H、V、W字样,也不必画出投影轴,如下图b,这就是形体的三面正投影图,简称三面投影。

习惯上将这种不画投影面边框和投影轴的投影图称为“无轴投影”,工程中的图样均是按照“无轴投影”绘制的。

点击下图观看动画3、三面投影图的投影关系在三面投影体系中,形体的X轴方向尺寸称为长度,Y轴方向尺寸称为宽度,Z轴方向尺寸称为高度,在形体的三面投影中,水平投影图和正面投影图在X轴方向都反映物体的长度,它们的位置左右应对正,即“长对正”。

正面投影图和侧面投影图在Z轴方向都反映物体的高度,它们的位置上下应对齐,即“高平齐”;水平投影图和侧面投影图在Y轴方向都反映物体的宽度,这两个宽度一定相等,即“宽相等”。

“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称为“三等关系”,它是形体的三面投影图之间最基本的投影关系,是画图和读图的基础。

4、三面投影图的方位关系形体在三面投影体系中的位置确定后,相对于观察者,它在空间就有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如图a所示。

这六个方位关系也反映在形体的三面投影图中,每个投影图都可反映出其中四个方位。

V面投影反映形体的上下、左右关系,H面投影反映形体的前后、左右关系,W面投影反映形体的前后、上下关系,如图b所示。

三面投影图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只要给出物体的任何两面投影,就可求出第三个投影。

2、点的三面投影及其规律如图a所示,空间点A放置在三面投影体系中,过点A分别作垂直于H面、V面、W面的投影线,投影线与H 面的交点(即垂足点)a称为A点的水平投影(H投影);投影线与V面的交点a′称为A点的正面投影(V投影);投影线与W面的交点a″称为A点的侧面投影(W投影)。

在投影法中,空间点用大写字母表示,其在H面的投影用相应的小写字母表示;在V面的投影用相应的小写字母右上角加一撇表示;在W面投影用相应的小写字母右上角加两撇表示。

如图a中,空间点A的三面投影分别用a、a′、a″表示。

将三投影面展开,就得到点A的三面投影图,如上图b所示。

在点的投影图中一般只画出投影轴,不画投影面的边框,如上图c所示。

在上图a中,过空间点A的两条投影线Aa和Aa′所构成的矩形平面Aaaxa′与V面和H面互相垂直并相交,因而它们的交线aax、a′ax、OX轴必然互相垂直且相交于一点ax。

当V面不动,将H面绕OX轴向下旋转90°而与V面在同一平面时,a′、ax、a三点共线,即a′axa 成为一条垂直于OX轴的直线,见上图b。

同理可证,连线a′aza″垂直于OZ 轴。

在上图a中,Aaaxa′是一个矩形平面,线段Aa表示A点到H面的距离,Aa=a′ax。

线段Aa′表示A点到V面的距离,Aa′=aax;同理可得,线段Aa″表示A点到W面的距离,Aa″=aay。

ay在投影面展开后,被分为ayH和ayw两个部分,所以aaYh⊥OYH, a″ayw⊥OYW。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得出点的投影特性如下:(1)点的投影的连线垂直于相应的投影轴。

a′a⊥OX,即A点的V和H投影连线垂直于X轴;a′a″⊥OZ,即A点的V和W投影连线垂直于Z轴;aaYh⊥OYH,a″ayw⊥OYW,oaYh =oa yw(2)点的投影到投影轴的距离,反映该点到相应的投影面的距离。

aa x = a″a z = A a′,反映A点到V面的距离;a′ax=a″ayw=Aa, 反映A点到H面的距离;a′az=aaYh=Aa″, 反映A点到W面的距离;根据上述投影特性可知:由点的两面投影就可确定点的空间位置,故只要已知点的任意两个投影,就可以运用投影规律求出该点的第三个投影。

三、直线的投影直线的投影一般情况下仍是直线。

直线在某一投影面上的投影是通过该直线上各点的投影线所形成的平面与该投影面的交线。

作某一直线的投影,只要作出这条直线两个端点的三面投影,然后将两端点的同面投影相连,即得直线的三面投影。

按直线与三个投影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将直线分为三类:投影面平行线、投影面垂直线、一般位置直线。

前两类统称为特殊位置直线。

1、投影面平行线只平行于一个投影面,而倾斜于另外两个投影面的直线,称为投影面平行线。

投影面平行线可分为以下三种:(1)平行于H面,同时倾斜于V、W面的直线称为水平线。

(2)平行于V面,同时倾斜于H、W面的直线称为正平线。

(3)平行于W面,同时倾斜于H、V面的直线称为侧平线。

直线与投影面之间的夹角,称为直线的倾角。

直线对H面、V面、W面的倾角分别用希腊字母α、β、γ标记。

由于水平线AB平行于H面,同时又倾斜于V、W面,因而其H投影ab与直线AB平行且相等,即ab反映直线的实长。

投影ab倾斜于OX、OY H 轴,其与OX轴的夹角反映直线对V面的倾角β的实形,与OYH轴的夹角反映直线对W面的倾角γ的实形,AB的V面投影和W面投影分别平行于OX、OYW轴,同时垂直于OZ轴。

同理可分析出正平线CD和侧平线EF的投影特性。

水平线、正平线、侧平线的投影规律,可归纳出投影面平行线的投影特性如下:(1)投影面平行线在它所平行的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实长,且倾斜于投影轴,该投影与相应投影轴之间的夹角,反映直线与另两个投影面的倾角。

(2)其余两个投影平行于相应的投影轴,长度小于实长。

2、投影面垂直线垂直于一个投影面的直线称为投影面垂直线,它分为三种:(1)垂直于H面的直线称为铅垂线。

(2)垂直于V面的直线称为正垂线。

(3)垂直于W面的直线称为侧垂线。

铅垂线、正垂线、侧垂线的投影规律,可归纳出投影面垂直线的投影特性如下:(1)直线在它所垂直的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为一点;(2)直线的另外两个投影平行于相应的投影轴,且反映实长。

四、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在三面投影体系中,根据平面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不同,将平面分为三类:投影面平行面、投影面垂直面、一般位置平面。

相对于一般位置平面,前两类统称为特殊位置平面。

(一) 投影面平行面平行于一个投影面的平面称为投影面平行面,它分为三种:(1) 平行于H面的平面称为水平面。

(2) 平行于V面的平面称为正平面。

(3) 平行于W面的平面称为侧平面。

平面、正平面、侧平面的投影规律,可归纳出投影面平行面的投影特性如下:(1) 平面在它所平行的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实形;(2) 平面在另外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为一直线,且分别平行于相应的投影轴。

(二) 投影面垂直面垂直于一个投影面,而倾斜于另外两个投影面的平面称为投影面垂直面。

它也分为三种情况:(1) 垂直于H面,倾斜于V面和W面的平面称为铅垂面。

(2) 垂直于V面,倾斜于H面和W面的平面称为正垂面。

(3) 垂直于W面,倾斜于H面V 面的平面称为侧垂面。

投影面垂直面的投影特性如下:(1) 平面在它所垂直的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成一直线,此直线与相应投影轴的夹角反映该平面对另外两个投影面的倾角;(2) 平面在另外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为原平面图形的类似形,面积比实形小。

投影面平行面和投影面垂直面统称为特殊位置平面。

特殊位置平面如果不需表示其形状和大小,只需确定其位置,可用迹线来表示,且只用有积聚性的迹线。

五、形体的基本视图在原有三个投影面V、H、W的对面,再增设三个分别与它们平行的投影面V1、H1、W1,形成一个象正六体的六个投影面(如下图所示),这六个投影面称为基本投影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