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严重过敏反应急救
过敏反应的急救流程

过敏反应的急救流程
概述
过敏反应是一种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可能由食物、药物、昆虫
叮咬等引起。
当出现严重过敏反应时,及时采取急救措施非常重要,以防止症状进一步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急救流程
以下是过敏反应的急救流程:
1. 评估症状:观察患者出现的过敏反应症状,包括但不限于皮
肤发红、发痒、瘙痒、呼吸困难、喉咙肿胀、腹痛、呕吐等。
2. 马上拨打急救若患者经历严重过敏反应,立即拨打当地急救
电话(如中国为120),并告知医护人员患者正在经历过敏反应。
3. 让患者在舒适位置休息:帮助患者找到一个舒适的位置,让
其坐下休息。
4. 不让患者自行移动:如果患者出现昏厥或感到非常虚弱,不要让其自行移动。
5. 使用过敏紧急救治药物:若患者有已知过敏反应并配有过敏紧急救治药物(如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按照医生或药物说明使用。
6. 松开紧身衣物:患者可能会感到气促,所以解开他们的紧身衣物,以便呼吸更容易。
7. 检查呼吸和心跳:定期检查患者的呼吸和心跳,如果出现异常,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8. 保持稳定和安全:在等待急救队伍到达之前,保持患者的稳定和安全。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停止或心脏骤停,进行相应的心肺复苏。
结论
过敏反应可能是一种严重的医疗紧急情况,应严肃对待并及时采取急救措施。
上述急救流程仅供参考,最好提前了解有关过敏反应的急救知识,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有效应对。
儿童严重过敏反应的治疗和急救措施PPT课件

注意饮食安全
避免给儿童食用可能引起过敏的 食物,如海鲜、坚果等。同时, 学校应提供安全的餐饮环境,确
保食物卫生和无过敏原。
避免接触刺激物质
避免儿童接触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的化学物质、清洁剂等。使用温
和的洗涤用品和护肤品。
增强儿童免疫力
均衡饮食
鼓励儿童摄入均衡的饮食,包括新鲜的水果、蔬菜、全谷类食物 等,以增强免疫力。
呼吸急促、喘息或窒息
01
02
喉咙肿胀或紧闭
面部、嘴唇、舌头或喉咙肿胀
03
04
皮肤发红、瘙痒、荨麻疹或水疱
恶心、呕吐或腹痛
05
06
头晕、头痛或意识模糊
诊断方法和标准
体征观察
医生观察儿童的症状和体征, 特别注意是否有呼吸急促、喉 咙肿胀等严重过敏反应的表现
。
病史询问
医生会详细询问儿童的过敏史 、家族史以及接触过敏原的情 况,以了解可能的过敏原因。
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免疫力和抵抗 力。
适当运动
鼓励儿童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和锻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家长和学校的教育和宣传
01
家长教育
家长应了解过敏反应的症状和急救措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应
对。同时,家长应教育儿童避免接触过敏原,并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02
学校宣传
学校应加强过敏反应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师生对过敏反应的认识和重视
程度。定期组织相关培训和演练,提高师生应对过敏反应的能力。
03
普及急救知识
家长和学校应普及急救知识,包括严重过敏反应的急救措施和用药方法
。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降低风险。
儿童严重过敏反应的识别与处理

儿童严重过敏反应的识别与处理严重过敏反应不要只想到过敏性休克,欧洲变态反应与临床免疫学会(European Academy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EAACI)定义的严重过敏反应:「严重的、危急生命的全身性系统的过敏性反应」。
临床特点是快速出现且危及生命的呼吸、循环系统的问题,不总是伴有相关的皮肤黏膜的改变。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的定义是:系在接触过敏原后数分钟到数小时内迅速发生的危及生命的严重症候群,累及两个或以上器官和 (或) 系统,严重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须给予紧急救治。
中国《严重过敏反应急救指南》推荐意见使用的定义为:机体在接触过敏原后突发的、严重的、可危及生命的全身性过敏反应。
其主要临床特征为快速出现威胁生命的呼吸系统或/ 和循环系统问题,大部分情况下会出现皮肤黏膜系统症状。
由此可见几个定义虽然表述不尽相同,但共性特点为:为系统性的临床急重症,至少累及 2 个系统或脏器,威胁生命,需要紧急处理,不一定伴有皮肤黏膜症状。
通过概念我们还能得出结论:严重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
前者概念包含后者,而后者则重点强调了循环系统异常,而一旦累及循环系统再处理可能会耽搁抢救时机,为了提高抢救的时效性,严重过敏反应的概念较过敏性休克抢救关口提前,强调早期识别和处理。
严重过敏反应进展迅速,接触过敏原后,过敏反应通常在 2 h 内发生,食物过敏多在 30 min 内发生,注射药物或昆虫叮咬则发生过敏反应更快。
在严重过敏反应的一系列出现生命危险的病例中,食物过敏、昆虫毒液过敏以及注射用药过敏从症状出现到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的中位时间分别被为 30,15 和 5 min。
因此详细询问病史包括(食物摄入,药物应用,户外活动,蚊虫叮咬等)尤其重要。
过敏反应会累及多个系统器官,严重过敏反应是累及多个系统和 / 或器官的系统性综合征。
一项 2012 例患者研究发现:皮肤是最易受影响的器官 (84%);其次是心血管症状 (72%) 和气道症状 (68%)。
过敏反应急救流程

过敏反应急救流程过敏反应是人体对于过敏原(如花粉、食物、药物等)产生的异常免疫反应。
严重的过敏反应可能导致过敏性休克,这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症情况。
因此,了解过敏反应的急救流程对于保护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下面是过敏反应急救的标准流程:1. 首先,判断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
常见的过敏反应症状包括皮肤发红、瘙痒、呼吸困难、喉咙紧缩、呕吐、腹痛、心悸等。
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喉咙紧缩或意识丧失等症状,应立即判断为过敏性休克,需要紧急救治。
2. 如果患者出现轻度过敏反应症状,如皮肤发红、瘙痒等,可以先尝试使用非处方的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物。
同时,建议患者远离过敏原,并观察症状的变化。
3. 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告知医务人员患者的症状和过敏史。
在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时,可以进行以下急救措施:- 让患者保持安静,避免过度活动。
- 如果患者有药物过敏史,尽量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
- 如果患者有呼吸困难,可以协助其采取正确的姿势,如坐直、倚靠支撑物等,以减轻呼吸困难。
- 如果患者失去意识或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CPR)。
4. 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
一旦急救人员到达现场,他们将进行进一步的急救处理,如给予静脉注射抗过敏药物、氧气辅助呼吸等。
急救人员也会评估患者的病情,决定是否需要将患者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5. 在医院中,医生会继续进行过敏反应的治疗。
根据患者的病情,可能会进行血液检查、皮肤测试等以确定过敏原。
医生可能会给予患者抗过敏药物、激素、液体静脉输液等治疗。
6. 患者在过敏反应急救后需要密切观察,以确保症状得到控制,并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
医生可能会给予患者一些预防过敏反应的建议,如避免接触过敏原、佩戴过敏警示标志、携带紧急救援药物等。
总之,过敏反应急救流程包括判断严重程度、拨打急救电话、保持患者安静、进行心肺复苏术(CPR)等。
在急救过程中,务必保持冷静,并尽快寻求医疗救助。
严重过敏反应抢救流程

严重过敏反应抢救流程严重过敏反应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急救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因此,了解严重过敏反应的抢救流程对于医护人员和普通人士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严重过敏反应的抢救流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辨别过敏反应的迹象。
当患者出现过敏反应时,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呼吸困难、喉咙水肿、面部或舌头肿胀、皮疹或荨麻疹、呕吐、腹泻、心悸、血压下降等。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怀疑为过敏反应,并及时采取抢救措施。
2.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的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120)并告知对方患者的症状和所在位置。
及时求助是抢救过敏反应患者的第一步。
3. 让患者保持安静。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应让患者保持安静,并尽量减少他们的活动。
这有助于减轻症状并避免加重过敏反应。
4. 使用急救药物。
如果患者携带有急救药物(如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则可以帮助患者使用。
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急救药物有助于缓解过敏反应的症状。
5.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应帮助他们保持呼吸道通畅。
可以让患者坐直或半坐位,并鼓励他们做深呼吸以保持呼吸通畅。
6. 监测患者的症状。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应不断监测患者的症状变化。
如果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停止等紧急情况,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7. 协助急救人员。
当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时,应协助他们进行抢救工作,并向他们提供患者的相关信息和病史,以便他们更好地进行抢救工作。
总之,对于严重过敏反应的抢救工作,及时的急救措施和专业的医疗救治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大家都能够了解并掌握严重过敏反应的抢救流程,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应对,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小儿过敏性休克抢救流程图

单
击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此 处 添 加 副 标 题
抢 救 流 程
儿 过 敏 性 休
克
过敏性 休克抢 救
过敏性休克抢救
过敏性休克抢救
立即停用过敏药物,换上生理盐水,快速扩充血容量, 并平卧、吸氧、保暖,切忌转院、转科而延误治疗。
过敏性休克抢 救
2、救命针
肾上腺素抗休克药理作用: 具有兴奋心肌、升高血压、松 弛支气管平滑肌等作用,故可 缓解过敏性休克的心跳微弱、 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
(3)等渗晶体液(生理盐水)20ml/kg快速静滴(30min) 可至60ml/kg
(4)地塞米松或氢化考的松或甲基强的松加入葡萄糖静注(缓慢) 氢化考的松:>12岁 200mg,6-12岁100mg,1-6岁50mg, <1岁25mg
过敏性休克急救流程
(2B)静脉推注肾上腺素剂量 ➢使用1:10000溶液静注 ➢一定不要用1:1000溶液静注(十分危险) ➢儿童推荐剂量:0.01mg/kg(最大剂量0.3mg)相当于1:10000
检测: 血氧饱和度 ECG 血压
过敏性休克急救流程
(1)气道:喉头阻塞感、声音嘶哑、胸闷、喘鸣、憋气 呼吸:气急、紫绀 循环:心悸、出汗、面色苍白、脉搏细而弱、血压迅速下降 意识:淡漠、意识不清或丧失
(2A)1:1000水剂肾上腺素(0.1%)使用剂量 12岁以上:0.5ml(500μg) im 6-12岁: 0.3ml(300μg) im 6月-6岁: 0.15ml(150μg) im <6月: 0.1ml(100μg) im 无效时5-10分钟重复,经补液和多次反复肌注肾上腺素仍严重 低血压的病人静注1:10000肾上腺素(2B),重复无效改为静滴(2C)
儿童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流程

儿童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流程1.确认过敏性休克的症状2.呼叫急救3.放宽衣领将患儿的衣领解开,确保其呼吸通畅,减少喉头水肿引发的呼吸困难。
4.确认儿童是否持有药物如果儿童有药物(如肾上腺素自喷剂)应该立即使用,这样可以减轻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但在使用药物前应确保药物不过期,药物储存温度和储存期限均符合要求。
5.让儿童保持平躺状态过敏性休克的患儿应尽量保持平躺状态,防止因身体倾斜引起的血流量下降。
6.高流量给氧将儿童的呼吸口罩连接到高流量给氧设备上,通过给予高浓度氧气,提高氧合能力,减轻组织缺氧。
7.测量生命体征护理人员应测量患儿的心率、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以及监测动脉氧饱和度。
8.快速输液给予儿童静脉输液,以补充血容量,增加血液循环量,提高血压。
通常可使用生理盐水或注射用大剂量肾上腺素。
快速输液时应注意注意力云集,并定期监测尿液量,以确保儿童的肾功能正常。
9.使用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是治疗过敏性休克的关键药物。
一旦确诊患儿过敏性休克,应迅速使用肾上腺素。
剂量可根据患儿情况而定,但通常为0.01-0.1mg/kg,静脉注射。
10.监测患儿的血清栓塞素含量可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根据患儿情况进行监测,以评估肾上腺素的效果。
11.转运至医院当儿童的病情稳定后,应立即将其转运至医院,以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转运途中需要保持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确保其病情稳定。
总之,儿童过敏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过敏反应,病情危重,需要及时抢救。
以上是儿童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流程,包括确认症状、呼叫急救、放宽衣领、确认是否有药物、保持平躺状态、高流量给氧、测量生命体征、快速输液、使用肾上腺素、监测血清栓塞素含量以及转运至医院等步骤。
抢救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患儿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并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抢救。
过敏反应急救流程

过敏反应急救流程过敏反应是身体对某种外界物质的异常反应,常见的过敏原包括食物、药物、昆虫叮咬、花粉等。
当人体暴露在过敏原下时,免疫系统会产生过度的反应,导致过敏症状的发生。
严重的过敏反应可能会导致生命威胁,因此了解过敏反应的急救流程非常重要。
以下是过敏反应急救的标准流程,以确保及时有效地处理过敏反应事件:1. 确认过敏反应:当有人浮现过敏症状时,首先要确认是否为过敏反应。
常见的过敏症状包括皮肤瘙痒、红斑、荨麻疹、呼吸难点、喉咙肿胀、呕吐、腹痛等。
如果症状较轻,可以观察一段时间,但如果症状严重或者在短期内迅速恶化,应即将采取急救措施。
2. 呼叫急救:如果过敏反应症状严重,或者患者有呼吸难点、喉咙肿胀等危(wei)险症状,应即将拨打急救电话(例如:911)并告知情况,以便专业医护人员前来提供紧急救助。
3. 让患者保持肃静: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让患者保持肃静,避免过度运动或者激动,以减少过敏反应的加重。
4. 寻觅过敏原:如果可能,尽量确定过敏反应的原因,例如问询患者是否接触了某种食物、药物或者其他可能的过敏源。
这有助于医护人员在到达后更好地处理情况。
5. 赋予急救药物:如果患者有已知的过敏反应,并且有相应的急救药物(例如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根据医生的指示赋予药物。
这些药物通常是肾上腺素或者抗组胺药物,能够迅速缓解过敏反应症状。
6. 保持通气道畅通:如果患者浮现呼吸难点或者喉咙肿胀,应让患者坐直并保持头部稍微向前倾斜的姿式,以便保持通气道畅通。
避免使用枕头或者垫高患者头部,以免加重喉咙肿胀。
7. 观察病情: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如果症状恶化,例如呼吸急促、面色苍白、意识丧失等,应即将通知急救人员,并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
8. 提供心理支持:过敏反应对患者来说可能是一次恐怖的经历,他们可能感到胆怯或者焦虑。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期间,赋予患者适当的心理支持和安慰,让他们感到安全和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