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电解液配比

合集下载

铅酸蓄电池电解液的配制方法

铅酸蓄电池电解液的配制方法

铅酸蓄电池电解液的配制方法
1、在铅酸蓄电池中是以水溶液状态的稀硫酸作为电解液(也叫电解质)的。

电解液与极板上活性物质产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电能,
2、电解液密度究竟是高好还是低好,需要对具体的情况作具体的分析,冬季气温低,电解液的粘度大,不易渗入极板内部,蓄电池的端电压和容量都将下降,特别是在强烈放电时表现尤为明显。

在蓄电池放电的情况下电解液还有结冰的危险,因此,在冬季或寒区应采用密度较高的电解液,相反,在夏季炎热区则采用密度低的电解液。

3、铅酸蓄电池的电解液是由相对密度为1.84的纯硫酸和蒸馏水按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相对密度一般在1.24-1.31的范围之内。

根据蓄电池的用途、工作环境、温度不同,可以选用不同密度的电解液,固定式铅酸蓄电池不十分追求重量轻,而看重重使用寿命,常常选用密度低的电解液,电力自行车用蓄电池对重量有一定的要求会选用密度较高的电解液。

蓄电池的电解液应高出极板5mm。

若液面过低则露出液面部分的极板不能参与化学反应,蓄电池容量减小,同时露出的部分还容易硫化而损坏。

若液面过高,电解液又容易溅出,积存在盖上,使两极柱间构成通路而自行放电,且易腐蚀极柱。

镉镍蓄电池电解液配置说明

镉镍蓄电池电解液配置说明

蓄电池电解液配置说明
鎘镍蓄电池电解液配置说明
1. 电解液配制:
每组GN40电池90只需要电液106升,即127KG。

其配制方法是:分别称量106升水,27kg KOH,2.7 kg LiOH。

电液配制时,首先将称量好的蒸馏水或是去离子水加入耐热的塑料容器或不锈钢容器内,之后缓慢加入KOH,并随之搅拌,待KOH完全溶解,加入LiOH,再搅拌直到LiOH完全溶解。

当电液温度降低为25℃左右时测量比重。

如果电液比重大,则适量加入水,反之加入适量KOH。

直到比重为1.2±0.01为止。

静止4小时以上,电液分配注液按每只电池1.17升左右加入电液。

2.电液灌注
电液灌注最好用漏斗完成,且液面应在上下液面线中间,注电液时应戴有防护用具,如护目镜,橡胶手套和围裙等,以防电液灼伤眼睛或皮肤。

3.GN180电池配液和GN40相同。

只不过用水量和KOH、LiOH量不同而已。

GN180电池需用90 kg KOH,9 kg LioH和344升水。

灌注要求也相同。

上海统部电器有限公司
2011-10-14。

电瓶电解液配方

电瓶电解液配方

电瓶电解液配方
电瓶电解液的配方主要包括以下成分:
1.硫酸:硫酸是电解液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通常为浓度为30~40%的硫酸溶液。

2.水:电解液中的水是稀释硫酸和调节浓度的重要成分。

3.硫酸铜:硫酸铜是电瓶正极板的主要材料,它可以提供必要的电化学反应。

4.硫酸铅:硫酸铅是电瓶负极板的主要材料。

5.抑制剂:为了避免电化学腐蚀和金属电极的腐蚀,通常会添加各种抑制剂,如铵盐、氯化锌等。

6.电解质:电解质是指可以导电的离子,如钾离子、钠离子等,它们可以提高电解液的导电性能,增强电池的发电效果。

以上是常见的电瓶电解液配方成分,不同种类的电池电解液的配方成分比例可能存在差异。

铅酸蓄电池充电与电解液

铅酸蓄电池充电与电解液

铅酸蓄电池与电解液的关系接触过铅酸蓄电池组装的人都知道,铅酸蓄电池主要是由极板、隔板、硫酸和塑壳组成,其它在加上一些零部件。

蓄电池的容量主要取决于极板和硫酸,当然隔板的质量也很重要。

铅酸蓄电池产生每AH的电量需要4.463g的正板二氧化铅,3.866g的负板绒状铅,还有3.66g的硫酸,看来蓄电池使用的硫酸,也就是电解液是蓄电池制造过程中非常关键的。

蓄电池电解液的配制直接关系到蓄电池的容量,衰退速率,出厂电压,自放电和循环寿命等。

铅酸蓄电池的电解液是由蓄电池专用浓硫酸和纯水配制而成的,配制25度1.345g/cm3电解液,浓硫酸和纯水的体积比是: 31 :69 ,重量比是: 41 : 59。

下面是计算方法,假如不对敬请指正:1.84-1.345=0.495 1.345-1.00=0.3450.495/0.345=1.435 1.435/(1+1.435)=0.59=59%纯硫酸浓度必须是1.84g/cm3。

电解液的密度,各个厂家都有自己的标准,取决于使用的极板和蓄电池出厂的要求。

稀硫酸电解液密度高的,蓄电池初始容量足,循环寿命就有所欠缺;电解液密度低的,初始容量刚刚达到市场的标准,但是后劲足,循环寿命长。

电解液密度过低,极板的活性物质得不到充分利用,电池容量所需求的硫酸量达不到,电池容量就达不到标准;电解液密度太高,电池内硫酸量在电气化反应之后仍有剩余,容易形成极板硫化,也会导致容量快速下降,还会造成板栅腐蚀加快。

根据使用的极板的特性合理的配制电解液密度是最理智的做法。

在电解液配制过程中需要添加电解液添加剂,一般是无水硫酸钾,无水硫酸钠,硫酸亚锡等。

添加电解液添加剂的作用主要是增强电解液电导,改善蓄电池的充放电能力,抑制负极铅枝晶的增长,使较大的硫酸铅颗粒易被还原,抑制早期容量损失,防止活性物质软化,脱落和减缓板栅腐蚀等作用。

比如硫酸亚锡的添加,就有以下几个好处:(1)在电解液中单独加入足够量的SnSO4,当电池正极活性物质过量时,可改善电池的充电接受能力,明显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

电解液配制操作规程通用版

电解液配制操作规程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514电解液配制操作规程通用版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精品规程范本编号:YTO-FS-PD5142 / 2 电解液配制操作规程通用版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

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蓄电池电解液是用比重1.84纯硫酸与蒸馏水配制而成。

为了防止损伤蓄电池的极板和隔板,硫酸稀释后注入蓄电池前必须冷却。

2、配制电解液时,应使用铅槽,玻璃槽,陶质或瓷制耐酸槽,不能使用不耐酸的一般金属器具,并能耐温100℃。

3、配制时,一定要将浓硫酸徐徐倒入蒸馏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扩散,切不可将蒸馏水倒入浓硫酸内,以免发生液体溅泼,发生意外事故。

4、配制电解液时,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防护用具,如橡皮围腰、胶手套、胶鞋和护目眼镜等,配制前应将所用用具洗刷干净,并用蒸馏水洗一次,所需工具量具,要准备齐全,为了防止在工作中硫酸溅到皮肤上或衣服上,应事先准备好5%氢氧化铵或碳酸钠溶液(纯碱)以使万一溅上硫酸溶液时可迅速擦洗,再用清水冲洗。

该位置可输入公司/组织对应的名字地址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Can Be Entered In This Location。

电动车蓄电池电解液的配制方法

电动车蓄电池电解液的配制方法

蓄电池电解液的配方电解液比重的选定地区的最低气温电解液比重(20度时)夏季冬季0摄氏度以上 1.23~1.24 1.24~1.25零下15度-0度 1.24~1.25 1.26~1.27零下15度以下 1.26~1.27 1.28~1.29电解液中硫酸与蒸馏水的比例电解液比重重量比(%)体积比(%)硫酸蒸馏水硫酸蒸馏水1.22 30.8 69.2 20.6 79.41.23 32.0 68.0 21.6 78.41.24 33.2 66.8 22.6 77.41.25 34.4 65.6 23.6 76.41.26 35.6 64.4 24.6 75.41.27 36.8 63.2 25.6 74.41.28 38.0 62.0 26.6 73.41.29 39.1 60.9 27.6 72.4注意:配制电解液时,应将浓硫酸(密度1.84的浓硫酸)缓慢倒入蒸馏水中,并用玻璃棒不停搅拌,切不可将蒸馏水倒入硫酸中,以免溶液在局部产生高温而引起飞溅伤人。

蓄电池中的电解液少了基本都是水分挥发造成的,只要大家及时加注蒸馏水就可以了,如果电解液严重缺少就要更换了,更换前请倒光残液,并用蒸馏水对蓄电池内部进行清洗,有条件的可以按照配方进行配制后加入,没有条件的就买现成的吧,加注新电解液前一定要对电瓶内部用蒸馏水进行清洗。

电解液严重缺少是指极板暴露在空气中,导致极板被氧化,也就是硫化了,硫化后的极板性能大大下降,有些朋友在加注蒸馏水或清洗蓄电池后更换新电解液却发现电瓶存电不足了,这就是因为硫化后的极板性能不足导致的关于调制份量的控制具体方法就是:把蓄电池里面的电解液放干→再加入标注份量的蒸馏水(街上1.5元瓶,或者自己家里的饮水机里接)然后统一倒入一个容器测量重量计算比例。

铅酸蓄电池电解液成分

铅酸蓄电池电解液成分

铅酸蓄电池电解液成分铅酸蓄电池的电解液成分,这听起来像个复杂的科学问题,其实没那么难懂。

咱们先聊聊,电解液就像电池的“血液”,没有它,电池就没法正常工作。

电解液主要是由硫酸和水混合而成的,硫酸在这里可谓是个“主角”。

说到这,很多人可能会想,硫酸不是很危险吗?没错,硫酸可真是个凶猛的家伙,稍不小心就容易引起意外。

那为什么还要用它呢?因为它能提供充足的氢离子,帮助电池生成电能。

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虽然有点危险,但没它,电池就像个没了动力的“小白兔”。

咱们来看看这硫酸和水的比例。

通常情况下,电解液里硫酸和水的比例大约是1:3,也就是说一份硫酸要和三份水调和。

这比起做菜可简单多了,稍微不小心,浓度不对可就麻烦了。

有时候电池里的电解液也会因为放置太久而蒸发,导致浓度不够,这时候就得补充水分了。

大家千万别用自来水哦,最好用去离子水,这样才能确保电池不受杂质的影响。

就像泡茶,一定要用好水,才能泡出好茶嘛。

电解液的酸性也特别重要,酸度太高或太低都会影响电池的性能,太高了电池容易腐蚀,太低了又会导致电池没劲儿。

这就像一个人,太过于激动和亢奋,总是出错;而太过于消极又会无所作为。

电解液的作用不仅仅是提供电能,它还会影响电池的寿命。

合适的酸性环境能让电池工作更持久,真是让人感慨科技的神奇啊。

说到这里,大家有没有发现,电解液也有点像人的情绪,得找到一个平衡点。

情绪过激或过低,生活都没法正常运转。

电解液的温度也不能忽视,太热了电池就容易过热,太冷了又会影响电池的放电能力。

简直就像人的体温,得保持在一个舒适的范围内,不然可就麻烦了。

不过,铅酸蓄电池的电解液还有个“秘密武器”,那就是铅。

铅是电池内部反应的关键元素,能和电解液中的硫酸反应,生成铅酸盐。

这些铅酸盐就像小精灵一样,在电池里忙前忙后,帮助储存和释放电能。

不得不说,铅酸蓄电池真是个团队作战的好例子,电解液、铅、氢离子,缺一不可。

每个部分都在默默奉献,真是相辅相成,缺了谁都不行。

电瓶液的配制方法

电瓶液的配制方法

电瓶液的配制方法
电瓶液是电动车、汽车等车辆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它直接关系到车辆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因此,正确的配制方法对于保障车辆的正常使用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电瓶液的配制方法。

首先,准备好所需原料和工具。

配制电瓶液所需的原料主要包括蒸馏水、硫酸和蓄电池电解液。

工具方面需要有称量工具、搅拌器、玻璃瓶等。

其次,按照一定的比例将硫酸和蒸馏水混合。

通常情况下,硫酸和蒸馏水的比例为1:3,即1份硫酸加入3份蒸馏水中。

在混合的过程中,需要搅拌均匀,确保硫酸和蒸馏水充分混合。

然后,将混合好的硫酸和蒸馏水溶液倒入玻璃瓶中。

在倒入的过程中,需要小心操作,避免溅出或者接触到皮肤。

同时,也要注意保持周围环境的清洁,避免杂质进入溶液中。

接着,将蓄电池电解液加入到硫酸和蒸馏水溶液中。

蓄电池电解液是一种含有硫酸的液体,它能够帮助维持电瓶液的正常工作状态。

在加入蓄电池电解液的过程中,也需要搅拌均匀,确保各种原
料充分混合。

最后,将配制好的电瓶液倒入蓄电池中。

在倒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不要溅出,避免造成污染或者伤害。

同时,也要确保倒入的量符合蓄电池的容量要求,避免过量或者不足。

总的来说,电瓶液的配制方法并不复杂,但是在操作过程中需要特别小心谨慎。

配制好的电瓶液能够帮助车辆保持正常运行,延长电瓶的使用寿命,因此值得我们花费一些心思和时间来完成这一过程。

希望以上介绍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蓄电池电解液配比
1.电解液的配制
(1)电解液必须以化学纯硫酸与蒸馏水配制而成。

电解液密度一般为1.25-1.29g/cm3(15°c时)。

工业用硫酸和一般的水,因含有铁、铜等杂质,会引起自放电和极板损坏,不能用于蓄电池。

电解液在加入蓄电池时,其温度须控制在21-32°c之间。

(2)电解液相对密度的高低,应根据使用地区的气温而定。

室温为30-40°c时,电解液相对密度为1.270;20-30°c时,电解液相对密度为1.280;20°c 以下时,电解液相对密度为1.290。

(3)配制电解液时,应将硫酸缓缓倒入蒸馏水中,而不可将蒸馏水倒人硫酸中,以免硫酸溅出伤害人体和腐蚀设备。

(4)蒸馏水的简易检测,用容量为1000ml的量杯(底部直径为100mm),取500ml蒸馏水,万用电表调至r×1kq挡,将两表棒贴在内壁插入水面,电阻值大于100kω时,不能使用。

2.蓄电池的充电
(1)电解液注入蓄电池后,需测量电解液的高度,一般为10-15mm,然后将蓄电池静置3-6h,待电解液温度低于35°c才能充电。

(2)蓄电池的充电。

把蓄电池1导线插在充电机2上进行充电,蓄电池与充电机的正极与正极相接,负极与负极相接。

当蓄电池电解液相对密度低于1.20(夏天)、1.24(冬天)或蓄电池放置时间过长时必须充电。

结冰的蓄电池要先解冻,充电电流尽量小一些,不能大于3-5a,充电时间约3-4h。

充电过程中,蓄电池单格电压上升2.4v时,电解液开始出现较多的气泡,这时应将充电电流减半。

充电结束后,要进行放电试验,以免出现硫化损坏的蓄电池只是表面充电,实际已不能用。

所以充电前要观察蓄电池若有硫化物沉凝时,应予更换。

蓄电池电解液为强酸,应避免碰到皮肤、眼睛或衣服上,并注意以下事项:①不慎沾在皮肤上时,应以大量清水冲洗;②误饮时,以大量清水或牛奶冲洗肠胃,并吞食蛋清或植物油;③近距离工作时,应戴防护镜,如不小心沾在眼睛上时,应以清水冲洗,并涂敷眼药;④充电时会产生易燃气体,应避免火花接近,而且充电或作业区应通风良好。

(3)干荷电蓄电池,是采用干荷电极板制成,注入电解液1h后,即可起动车辆。

在急需的情况下,亦可在灌注电解液后,立即使用。

正常使用时,如有充裕时间,可进行3-4h的充电,这对蓄电池的使用性能更为有利。

(4)充完电后,应用密度计检查电解液的相对密度,并将电解液调整到相对密度规定值。

如偏低,可适当地补充相对密度为1.40的电解液,反之,则补加蒸馏水。

调整后应再充电2h,如相对密度仍不符合要求,可再调整、再充电,直至符合规定值为止。

3.补充充电
蓄电池在使用时,如因充电电压过低或充电时间不足等原因,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补充充电。

(1)电解液相对密度下降到1.20以下时;(2)灯光比平时暗淡及起动机运转无力(非起动系或机械故障);(3)蓄电池放电量超过25%(冬季)或50%(夏季)时。

补充充电电流约为容量值的1/10,充电时间为10-11h(容量为9oah 时充电电流为9a)。

蓄电池充电后,单格电池电压为2.5-2.7v,2-3h内保持电压不变为合格。

4.蓄电池的检查
(1)蓄电池电解液面的检查。

当蓄电池电解液低于下限时需添加蒸馏水或电解液,但不能超过最高位。

(2)蓄电池的电压的检查。

用蓄电池检测仪1测量蓄电池2的电压,当蓄电池电流为110a时,其最低电压应不低于9.6v;在测量持续时间5-1os 内,若蓄电池电压低于此值,表明蓄电池漏电或有故障。

(3)蓄电池电解液的相对密度检查。

蓄电池电解液的相对密度用相对密度计1进行测量,在20°c正常充电情况下相对密度应为1.28,当相对密度低于1.13时必须充电;若相对密度低于1.11,则必须更换电解液或提高电解液相对密度后方能充电;若在一个或两个相邻的电池格中,电解液的相对密度明显降低(如五个电池格相对密度为1.16,一个电池格为1.08的情况),则该电池短路,应更换。

蓄电池电解液的相对密度会随温度而变化,如20°c时蓄电池的相对密度1.28为合格;当30°c时相对密度1.273为合格;当10°c时1.287为合格。

观察相对密度计时,眼睛必须与相对密度计的液面保持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