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实验操作

合集下载

环境化学实验.

环境化学实验.

实验一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乙酸铵交换法一、实验目的1. 深刻理解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内涵及其环境化学意义。

2. 掌握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的是快速法来测定阳离子交换量。

土壤中存在的各种阳离子可被某些中性盐(BaCl2)水溶液中的阳离子(Ba2+)等价交换。

再用强电解质(硫酸溶液)把交换到土壤中的Ba2+交换下来,这由于生成了硫酸钡沉淀,而且氢离子的交换吸附能力很强,使交换反应基本趋于完全。

这样通过测定交换反应前后硫酸含量的变化,可以计算出消耗硫酸的量,进而计算出阳离子交换量。

三、仪器试剂1.仪器(1)离心机(2)离心管(3)锥形瓶(4)量筒(5)移液管(6)碱式滴定管2.试剂(1)氯化钡溶液(2)0.1%酚酞指示剂(3)硫酸溶液(0.1mol/L)(4)标准氢氧化钠溶液(≈0.1mol/L)四、实验步骤取3只100mL离心管,分别称出其重量。

加入1.0 g风干土壤样品。

向各管中加入20mL氯化钡溶液,用玻璃棒搅拌4min 后,以3000r/min 转速离心至下层土样紧实为止。

弃去上清液,再加20mL 氯化钡溶液,重复上述操作。

在各离心管内加20mL 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1min 后,离心沉降,弃去上清液。

称出离心管连同土样的重量。

移取25.00mL 0.1 mol/L 硫酸溶液至各离心管中,搅拌10 min 后,放置20 min ,离心沉降,将上清液分别倒入4只试管中。

再从各试管中分别移取10.00mL 上清液至4只100mL 锥形瓶中。

同时,分别移取10.00mL 0.1 mol/L 硫酸溶液至另外2只锥形瓶中。

在这6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10mL 蒸馏水、1滴酚酞指示剂,用标准氢氧化钠滴定,溶液转为红色并数分钟不褪色为终点。

五、数据处理按下式计算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 ):10010)]25(25[00⨯⨯⨯--+⨯-⨯=W NW W G B A CEC式中:CEC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mol/kg ;A ——滴定0.1 mol/L 硫酸溶液消耗标准氢氧化钠溶液体积,mL ;B ——滴定离心沉降后的上清液消耗标准氢氧化钠溶液体积,mL ; G ——离心管连同土样的重量,g ; W ——空离心管的重量;g ; W 0 ——称取的土样重,g ;N ——标准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mol/L 。

环境化学-环境化学实验

环境化学-环境化学实验

实验一、水样色度和浊度的测定(3h)一、实验目的1. 掌握色度和浊度的基本概念;2. 学习色度和浊度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色度—水样颜色深浅的量度。

采用铂钴比色法*测定,规定浓度为1mgPt/L 所产生的颜色为1度。

浊度—表示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通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

我国采用1L蒸馏水中含有1mgSiO2所产生的浊度为1度。

三、实验内容1.色度的测定编号1 2 3 4 5 6 7 8 9 10 内容500度0.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标准溶液/mL定容/mL 50标准系列色度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水样比色水样色度/度相当于标准色列的色度×水样稀释倍数=*注:铂钴比色法采用K2PtCl6和CoCl2·6H2O配制标准溶液。

由于氯铂酸钾价格昂贵,常用重铬酸钾代替,配制方法如下:称取0.0437gK2Cr2O7及1.000gCoSO4·7H2O溶于少量水中,加入0.5mL浓硫酸,用水稀释到500mL,此溶液色度为500度。

2.浊度的测定编号1 2 3 4 5 6 7内容100mg/L0.00 0.50 1.00 2.00 3.00 4.00 5.00 标准溶液/mL定容/mL 50标准系列浊度0 1 2 4 6 8 10水样比浊水样浊度/度相当于标准系列的浊度×水样稀释倍数=水样浊度/NTU 浊度仪()测定:四、思考题水样的浊度可以用目视比浊法测定,也可用浊度仪测定,还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对于同一水样它们的测定结果相同吗?为什么?实验二、水样酸度和碱度的测定(3h)一、目的和要求1. 掌握酸度和碱度的基本概念;2. 学习酸度和碱度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酸度—指水中含有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和。

①OH- + H+ = H2O (pHeq=7.0)②OH- + H2CO3 = HCO3- + H2O(pHeq=8.3)③OH-+ HCO3- = CO32- + H2O(pHeq=10.8)(甲基橙为指示剂—无机酸度①;酚酞为指示剂—CO2酸度①②)碱度—指水中含有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和。

环境分析化学实验指导

环境分析化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4学时)一、实验目的和要求掌握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原理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是在强酸性溶液中,用一定量的重铬酸钾氧化水样中还原性物质,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溶液回滴。

根据硫酸亚铁铵的用量算出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消耗氧的量。

酸性重铬酸钾氧化性很强,可氧化大部分有机物,加入硫酸银作催化剂时,直链脂肪族化合物可完全被氧化,而芳香族有机物却不易被氧化,吡啶不被氧化,挥发性直链脂肪族化合物、苯等有机物存在于蒸气相,不能与氧化剂液体接触,氧化不明显。

氯离子能被重铬酸盐氧化,并且能与硫酸银作用产生沉淀,影响测定结果,故在回流前向水样中加入硫酸汞,使成为络合物以消除干扰。

氯离子含量高于1000mg/L的样品,应先做定量稀释,使其含量降低至1000mg/L以下再行测定。

用0.25mol/L的重铬酸钾溶液可测定COD值大于50mg/L 的水样,未经稀释水样的测定上限是700mg/L,用浓度0.025 mol/L的重铬酸钾溶液可测5~50mg/L的COD值,但COD值低于10mg/L时,测量准确度较差。

三、实验内容1. 仪器、试剂主要仪器:(1)回流装置。

带250mL锥形瓶的全玻璃回流装置(如取样量在30mL以上,采用500mL锥形瓶的全玻璃回流装置)。

(2) 加热装置:变阻电炉。

(3) 50mL酸式滴定管。

主要试剂:(1)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1/6K2CrO7=0.2500mol/L)。

称取预先在120℃烘干2h 的基准或优级纯重铬酸钾12.258g 溶于水中,移入1000mL 容量瓶,稀释至标线,摇匀。

(2) 试亚铁灵指示液。

称取1.458g 邻菲罗啉(C 12H 8N 2·H 2O ,1,10-phenanthroline )0.695g 硫酸亚铁(FeSO 4·7H 2O) 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 ,储于棕色瓶内。

(3) 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NH 4)2Fe(SO 4)2·6H 2O≈0.lmol/L]。

环境化学实验基本内容及操作

环境化学实验基本内容及操作

第一部分环境化学实验课的基本知识环境化学是环境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环境化学理论课和环境化学实验课并重,两者皆单独设课。

学生通过对实验课程的学习,巩固和加深对环境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正确和较熟练地掌握环境化学实验技能和基本操作,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科学思维方法、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今后掌握环境监测实验技术和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1.1、实验规则为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做实验时,学生必须遵守下列规则:一、实验前:1.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实验讲义,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了解实验原理和内容,弄清操作步骤,订出实验计划,写出实验预习报告,做到对实验心中有数。

2.进入实验室,要服从安排,遵守纪律,令行禁止,不许喧哗打闹、随意更换坐位、随意搬动或调换他人的仪器和器材。

不许乱丢纸屑、废物,不做与实验无关的事。

3.实验前,认真听讲,仔细观察老师演示,进一步明确实验要求、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进一步了解仪器装置的构造、原理、化学药品的性能。

不要提前摆弄仪器或做实验。

4.在实验过程中必须穿着实验服,实验服穿着要保持整齐、整洁,及时清洗。

二、实验中:1.实验中应保持安静和良好秩序,必须按照正确方法和正确的操作步骤进行实验,未经老师同意不得任意改变药品用量和实验内容。

2.细心观察,真实记录,认真分析,作出结论,按时完成实验。

如果实验不成功,要分析原因,找出问题后重做,直到成功为止。

课堂重做时间不够,报告老师,请求另行安排。

如果对实验方法有不同设想,需经老师许可,方能进行实验。

3.爱护公物。

公用仪器、药品、器材应在指定地点使用,或用后及时放回原处。

仪器若有损坏要按制度赔偿。

4.废液、废纸、废材料等杂物,须投入废液缸或垃圾箱内,不能随意抛掷或倒回水槽。

实验过程中,随时注意保持实验室整洁。

5.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安全,如遇事故,应保持冷静,并及时向老师报告,以便及时处理,防止事故扩大。

6.实验完毕,及时做好实验后处理工作,清洗、整理仪器、检查安全,最后洗净双手。

环境化学基础实验

环境化学基础实验

环境化学基础实验
环境化学基础实验涉及多个实验项目,例如碱度(总碱度、重碳酸盐和碳酸盐)水的测定和染料浓度的测定。

在测定水的碱度时,需要了解水中所含能与强酸定量作用的物质总量。

地表水的碱度基本上是碳酸盐、重碳酸盐及氢氧化物含量的函数,所以总碱度被当作这些成分浓度的总和。

当水中含有硼酸盐、磷酸盐或硅酸盐等时,则总碱度的测定值也包含它们所起的作用。

在染料浓度的测定中,实验目的是熟悉染料浓度的测定原理、方法和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实验原理是各种染料均有一定的吸光波长,而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吸光值与浓度之间成线性关系,根据这一原理作出标准曲线,测定未知溶液的染料浓度。

这些是环境化学基础实验中的部分内容,如果您需要了解更多信息,建议参考专业书籍或请教专业人士。

环境化学实验

环境化学实验

环境化学实验一、说明(一)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程。

(二)教学目的《环境化学实验》包括环境分析化学、环境污染化学和污染控制化学三部分内容,重点是环境污染化学部分,着重探讨污染物来源及其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形态、浓度水平和迁移、转化与降解等环境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等。

通过《环境化学实验》课程的学习,深化《环境化学》课程讲授的基本知识,促进对环境化学领域研究动态及前沿的理解,掌握研究环境化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提高实验数据科学分析能力和实验技能,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独立科研能力。

(三)教学内容依据新的环境化学实验教学大纲,将整个教学环节分为“基础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总表)两个部分,增加了以独立科研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综合设计性实验”环节。

在“综合设计性实验”环节中,教师设计了多个研究题目供学生参考选择,要求学生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写出开题报告,并在教师的配合下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自行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

在研究过程中,实验室(包括仪器设备)向学生开放,在教师的配合下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活动。

在学期末,学生应完成一篇符合规范的研究论文。

(四)教学时数36学时。

(五)教学方式实验教学。

二、本文(一)基本要求通过该实验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熟练掌握环境化学的基本实验技能,了解环境化学领域当前国际最新研究动态和研究方法。

(二)项目总表(三)实验内容与要求实验一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评价实验目的1. 了解VOCs的成分、特点。

2. 了解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中VOCs的原理,掌握其基本操作。

实验原理将空气中苯、甲苯、乙苯、二甲苯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吸附在活性炭采样管上,用二硫化碳洗脱后,经色谱柱分离,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外标法定量。

本法检出限:苯1.25ng;甲苯1.00ng;二甲苯(包括邻、间、对)及乙苯均为2.50ng。

当采样体积为100L时,最低检出浓度苯为0.005mg/m3;甲苯为0.004 mg/m3;二甲苯(包括邻、间、对)及乙苯均为0.010mg/m3。

环境化学第一次实验

环境化学第一次实验

实验二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一、概述土壤是环境中污染物迁移转化的重要场所,土壤的吸附和离子交换能力又使它成为重金属类污染物的主要归宿。

污染物在土壤表面的吸附及离子交换能力又和土壤的组成、结构等有关,因此,对土壤性能的测定,有助于了解土壤对污染物质的净化能力及对污染负荷的允许程度。

土壤中主要存在三种基本成分,一是无机物,二是有机物,三是微型生物。

在无机物中,粘土矿物是其主要部分。

粘土矿物的晶格结构中存在许多层状的硅铝酸盐,其结构单元是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八面体。

四面体硅氧层中的Si4+常被Al3+离子部分取代,取代的结果便在晶格中产生负电荷。

这些电荷分布在硅铝酸盐的层面上,并以静电引力吸附层间存在的阳离子,以保持电中性。

这些阳离子主要是Ca2+、Mg2+、Al3+、Na+、K+、和H+等。

它们往往被吸附在矿物胶体表面上,决定着粘土矿物的阳离子交换行为。

土壤中的有机物质主要是腐殖物质,它们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不能被碱萃取的胡敏素,另一类是被碱萃取,但当萃取液酸化时析出成为沉淀物的腐殖酸,第三类是酸化是不沉淀的富里酸。

这些物质成分复杂,分子量不固定,结构单元上存在各种活性基因。

它们在土壤中可以提供出很大的阳离子交换能力。

而且对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吸附、结合等行为起着重要作用。

土壤中存在的这些阳离子可被某些中性盐水溶液中的阳离子交换。

若无副反应时,交换反应可以等当量的进行。

上述反应因为存在交换平衡,因此,交换反应实际上不完全。

当溶液中交换剂浓度大,交换次数增加时,交换反应趋于完全。

同时,交换离子的本性,土壤的物理状态等对交换完全也有影响。

若用过量的强电解质,如硫酸溶液,把交换到土壤中去的钡离子交换下来,这是由于生成了硫酸钡沉淀,且由于氢离子地交换能力很强,交换基本完全。

这样通过测定交换前后硫酸含量的变化,就可以算出消耗的酸量,进而算出阳离子交换量。

这种交换量是土壤的阳离子交换总量,通常用每100g干土中的毫克当量数来表示。

环境化学实验

环境化学实验

四、数据处理 1、以X为代表加入量(µg)Y代表吸光度, 由标准液数据作直线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 2、利用回归方程,由反应液吸光度计算未过 滤和过滤后(溶液态)各瓶溶液含铬量 (µg)再换算成Cr ppm数。 3、计算各瓶反应液的加入浓度及沉积浓度。 4、作图求出CX。数据记入表2中。
五、数据处理
按下式计算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交换量(毫克当量/100克土)=
[A × 2.5 − B × 25 + m ]× N 10 × 100 干土重
式中的A、B、N代表的意义如上所述,m为加硫酸 前土壤的水量(=G-W-干土量)。
六、问题讨论
1. 就你的实验数据说明两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的差别的原因。 2. 本法是测定阳离子交换量的快速法,除本法 外,还有哪些方法可以采用? 3. 试述土壤中的离子交换与吸附作用对污染物 的迁移转化的影响。
2.
1、
向离心管内倒入20毫升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管 内容物1分钟。再在离心机内离心(3000转,5分钟), 直到土壤完全沉积在管底部,上层溶液澄清为止。倒 尽上层清液,将离心管连同管内土样一起,放在相应 的小烧杯上,在电子天平上称出各管的重量(G克)。 2、 往离心管中移入25毫升0.2N硫酸溶液,搅拌10 分钟后放置20分钟,到时离心沉降。离心完把管内清 液分别倒入4个洗净烘干的试管内,再从4个试管中各 移出10毫升溶液到4个干净的100毫升锥形瓶内。另外 移出两份10毫升0.2N硫酸溶液到第五、第六个锥形瓶 内。在六个锥形瓶中各加入10毫升蒸馏水和2滴酚酞 指示剂,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到红色刚好出现并 于数分红内不褪为终点。10毫升0.2N硫酸溶液耗去的 氢氧化钠溶液体积(Aml)和样品消耗氢氧化钠溶液 体积(Bml),氢氧化钠溶液的准确浓度(N),连 同以上的数据一起记入表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四、五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
许多参数可用作水体富营养化的指标,常用的是总磷和叶绿素-a含量的大小(见表7-1)。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总磷、叶绿素-a及初级生产率的测定原理及方法。

2. 评价水体的富营养化状况。

二、实验原理和步骤
1. 磷的测定
(1)原理:在酸性溶液中,将各种形态的磷转化成磷酸根离子(PO4 3- )。

随之用钼酸铵和酒石酸锑钾与之反应,生成磷钼锑杂多酸,再用抗坏血酸把它还原为深色钼蓝。

砷酸盐与磷酸盐一样也能生成钼蓝,0.1 μg/mL的砷就会干扰测定。

六价铬、二价铜和亚硝酸盐能氧化钼蓝,使测定结果偏低。

(2)步骤:①水样处理:移取25 mL水样至50 mL比色管中,加1 mL混合试剂,摇匀后,放置10 min,加水稀释至刻度再摇匀,放置10 min,以试剂空白作参比,用1cm比色皿,于波长880 nm处测定吸光度(若分光光度计不能测定880 nm处的吸光度,可选择710 nm波长)。

②标准曲线的绘制:分别吸取10 μg / mL磷的标准溶液0.00、0.50、1.00、1.50、2.00、2.50、3.00 mL于50 mL比色管中,加水稀释至约25 mL,加入1 mL混合试剂,摇匀后放置10 min,加水稀释至刻度,再摇匀,10 min后,以试剂空白作参比,用1 cm 比色皿,于波长880 nm处测定吸光度。

(3)结果处理:由标准曲线查得磷的含量,按下式计算水中磷的含量:
式中,P为水中磷的含量,g/L;Pi为由标准曲线上查得磷含量,μg;V为测定时吸取水样的体积(本实验V=25.00mL)。

2.叶绿素- a的测定
(1)原理:测定水体中的叶绿素-a的含量,可估计该水体的绿色植物存在量。

将色素用丙酮萃取,测量其吸光度值,便可以测得叶绿素- a的含量。

(2)实验步骤:将200mL水样经玻璃纤维滤膜(0.46um)过滤,记录过滤水样的体积。

将滤纸卷成香烟状,放入刻度试管。

加10 mL或足以使滤纸淹没的90%丙酮液,记录体积,在60摄氏度水浴中消煮10分钟(至滤纸消解完全)。

将一些萃取液倒入1 cm玻璃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为参比,分别在波长665 nm和750 nm处测其吸光度;加1滴2 mol/L盐酸于上述两只比色皿中,混匀并放置1 min,再在波长665 nm和750 nm处测定吸光度;结果处理酸化前: A=A665-A750;酸化后: Aa=A665a-A750a;在665 nm处测得吸光度减去750 nm 处测得值是为了校正浑浊液;用下式计算叶绿素- a的浓度(μg/L):
根据测定结果,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状况。

三、思考题
1.水体中氮、磷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2.在计算日生产率时,有几个主要假设?
3.被测水体的富营养化状况如何?
实验六、七底泥对苯酚的吸附作用
本实验以组成不同的两种底泥为吸附剂,吸附水中的苯酚,测出吸附等温线后,用回归法求出它们对苯酚的吸附常数,比较它们对苯酚的吸附能力。

一、实验目的
1. 测定两种底泥对苯酚的吸附等温线,求出吸附常数,比较它们对苯酚的吸附能力。

2. 了解水体中底泥的环境化学意义及其在水体自净中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
计算平衡浓度和相应的吸附量,通过绘制等温吸附曲线,分析底泥的吸附性能和机理。

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法测定苯酚,即在pH 10.0±0.2 介质中,在铁氰化钾存在下,与4-氨基安替比林法反应,生成橙色的吲哚酚安替比林染料,其水溶液在波长510 nm处有最大吸收。

用2 cm比色皿测量时,酚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1 mg/L。

三、实验步骤
1. 标准曲线的绘制
在9支50 mL比色管中分别加入0.0、1.00、3.00、5.00、7.00、10.00、12.00、15.00、18.00 mL浓度为10 μg/mL的苯酚标准液,用水稀释至刻度。

加0.5 mL缓冲溶液,混匀。

再加1.0 mL铁氰化钾溶液,充分混匀后,放置10 min,立即在510 nm波长处,以蒸馏水为参比,用2 cm比色皿,测量吸光度,记录数据。

经空白校正后,绘制吸光度对苯酚含量(μg/mL)的标准曲线。

2. 吸附实验:取10只干净的150 mL碘量瓶,分为A、B两组。

分别在每个瓶内放入1.0 g 左右的沉积物样品A、B(称准到0.0001克,以下同)。

然后按表16-1加入浓度为2000 μg/ml的苯酚使用液和无酚水,加塞密封并摇匀后,将瓶子放入振荡器中,在25±1.0℃下,以每分钟150~175转的转速振荡(此后为实验七的内容)8 h,静置30 min后,在离心机上以3000 r/min速度离心5 min,移出上清液10 ml至50 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摇匀,然后移出数毫升(视平衡浓度而定)至50 mL比色管中,用水稀释至刻度。

按同绘制标准曲线相同步骤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出苯酚的浓度,并计算出苯酚的平衡浓度。

四、数据处理
1. 计算平衡浓度ce及吸附量Q:
式中,c0是起始浓度,μg/mL;ce是平衡浓度,μg/mL;c1是吸光度在工作曲线上查得的测量浓度,μg/mL;n是溶液的稀释倍数;V是吸附实验中所加苯酚溶液的体积,mL;m是吸附实验所加底泥样品的量,g;Q是苯酚在底泥样品上的吸附量,mg/g。

2. 利用平衡浓度和吸附量数据绘制苯酚在底泥上的吸附等温线。

3. 利用吸附方程Q=KC1/n,通过回归分析求出方程中的常数K及n,比较两种底泥的吸附能力。

五、思考题
1. 影响底泥对苯酚吸附系数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2. 哪种吸附方程更能准确描述底泥对苯酚的等温吸附曲线?
实验八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理解CEC的环境化学意义。

掌握CEC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的是快速法来测定阳离子交换量。

土壤中存在的各种阳离子可被某些中性盐(BaCl2)水溶液中的阳离子(Ba2+)等价交换。

由于在反应中存在交换平衡,交换反应实际上不能进行完全。

当增大溶液中交换剂的浓度、增加交换次数时,可使交换反应趋于完全。

交换离子的本性,土壤的物理状态等对交换反应的进行程度也有影响。

再用强电解质(硫酸溶液)把交换到土壤中的Ba2+交换下来,这由于生成了硫酸钡沉淀,而且氢离子的交换吸附能力很强,使交换反应基本趋于完全。

这样通过测定交换反应前后硫酸含量的变化,可以计算出消耗硫酸的量,进而计算出阳离子交换量。

用不同方法测得的阳离子交换量的数值差异较大,在报告及结果应用时应注明方法。

三、实验步骤:取1只100 mL离心管,分别称出其重量(准确至0.0001 g,下同)。

在其中
1.0 g土壤样品,并作标记。

向各管中加入20 mL氯化钡溶液,用玻棒搅拌4 min后,以5000r/min离心5分钟。

在各离心管内加20 mL蒸馏水,用玻棒搅拌1 min后,离心沉降,弃去上清液。

称出离心管连同土样的重量。

移取25.00 mL 0.1 mol/L硫酸溶液至各离心管中,搅拌15 min后,放置5min,离心沉降,将上清液倒入试管中。

再从各试管中移取10.00 mL 上清液至100 mL锥形瓶中。

同时,分别移取10.00 mL 0.1 mol/L硫酸溶液至另外2只锥形瓶中。

在这6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10 mL蒸馏水、1滴酚酞指示剂,用标准氢氧化钠滴定,溶液转为红色并数分钟不褪色为终点。

四、数据处理
按下式计算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
CEC: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mol/kg; A:滴定0.1 mol/L硫酸溶液消耗标准氢氧化钠溶液体积mL;B:滴定离心沉降后的上清液消耗标准氢氧化钠溶液体积mL;G:离心管连同土样的重量g;W:空离心管的重量g;W0:称取的土样重g;N:标准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mol/L。

五、思考题
1. 除了实验中所用的方法外,还有那些方法可以用来测定土壤阳离子交换容量?各有什么优缺点?
2. 试述土壤的离子交换和吸附作用对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