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埋式闭合框架结构设计
第章框架结构设计PPT课件

② 现浇框架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大于C40; 框
第12页/共96页
4.1 框架结构概念设计
2. 填充墙布置要求:框架结构的填充墙及隔墙宜选用 轻质墙体。抗震设计时,框架结构如采用砌体填充 墙,其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 避免形成上、下层刚度变化过大。 ② 避免形成短柱。 ③ 减少因抗侧刚度偏心所造成的扭转。 ➢ 抗震设计时, 砌体填充墙及隔墙应具有自身稳定性,
• 有一些用于近似计算的手算方法, 由于计算简便、 易于掌握, 对于大多数工程仍适用, 目前在实际工 程中应用还很多, 特别是初步设计时需要估算, 手
4.1 框架结构概念设计
一.框架结构的概念 ➢ 框架结构是指由梁柱杆系构件构成, 能够承受竖向
和水平荷载作用的承重结构体系。 ➢ 一般情况下, 框架结构应设计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
系,主体结构除个别部位外不应采用铰接。 ➢ 抗震设计时, 为协调变形和合理分配内力框架结构
不宜设计成单跨结构。 二.框架结构的受力变形特点 1.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点 ➢ 竖向荷载作用下, 框架结构以梁受弯为主要受力特
二.计算单元和计算简图
1. 计算单元 在各榀框架(包括纵、横向框架) 中选出一
榀或几榀有代表性的框架作为计算单元, 如图4.5所 示。
图4.5 框架计算单元
第20页/共96页
4.2 框架结构内力和位移的简化近似计 算
2. 计算简图 计算简图是由计算模型及作用在其上的荷载
共同构成的。框架结构的计算模型是由梁、柱的截 面几何轴线确定的, 框架柱在基础顶面按固定端考 虑(图4.6)。当采用近似手算方法时,为使计算简 便, 可采用下述简化。
第9页/共96页
4.1 框架结构概念设计
➢ 梁、柱中心线之间的偏 心距:
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矩形闭合框架计算书

M7’ 130.8346
由砼规范,在轴向压力、弯矩、剪力共同作用下,构件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应满足:
V 1.5(
A 1.75 f t bh0 0.07 N ) f yv sv h0 VC V AS ,若 VAS ≤0,说明不需要配筋 1 S
M V h0
其中: 计算结果:
1 M 4 0.5( L d 墙 / 1000) 1 0.5( L d 墙 / 1000) ( M 3 M 4 ) 1 3 1 (d 底 / 1000)3 E 12
计算结果 δ11 8700.992 δ12(δ21) 2230.08 δ22 1927.8222 △1p -1847510.416 △2p -795581.5627
因为 C0,所以不是沙土,而是粘土,因此 n=0.7
1
1.3 底 板:
q 2 q1
L
P
P 砼 d墙
其中:
q1
P 为顶板以下,地板以上的结构重量。
荷载计算结果: e1 36.0954 e2 90.8487 q2 178
160.5 2 抗浮验算
抗浮验算: (k≥1.05~1.1 满足要求) Q重 645 3 力法求解内力 用力法求解内力:因为结构左右对称,荷载也为左右对称,所以将结构按一半来简化计算, 计算简图如下: (均部荷载作用下,顶板中间建力为零,只有弯矩和轴力。 Q浮 300 K 2.15
顶板
2.4388
VC 顶板
326335.5406
VAS 顶板
-325894.1656
侧墙
8.2743
VC 侧墙
269195.6508
VAS 侧墙
地下结构设计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华北科技学院

第一章测试1.地下建筑结构是埋置在地层内部的结构。
可以是自然形成的还可以是人工修建的,人工修建的地下结构各部分均不能利用地面建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设计()。
A:对B:错答案:B2.地下建筑结构与地面建筑结构区别()A:介质环境不同B:施工方法不同C:设计理念不同D:计算理论不同答案:ABCD3.隧道是最常见的地下结构形式,根据其所在的位置可分为三大类()A:水下隧道B:山岭隧道C:交通隧道D:城市隧道答案:ABD4.地下结构断面形式受到哪些影响因素()A:施工方案B:使用要求C:受力条件D:水纹状态答案:ABC5.地下结构设计的初步设计阶段主要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下,解决设计方案的(),并提出投资、材料、施工等指标。
A:经济上的合理性B:结构荷载标准值C:资金筹备途径D:技术上的可行性答案:AD第二章测试1.结构响应是指分析计算影响拟建结构的各种各样作用会对结构产生什么样的作用效应,包括使结构产生内力和变形()A:对B:错答案:A2.活荷载指在结构物施工和使用期间可能存在的变动荷载,其大小和作用位置都可能变化。
下列属于地下结构上常见的活荷载的是()。
A:车辆荷载B:地面堆载C:弹性抗力D:吊车荷载答案:AB3.在地下结构设计中对衬砌结构起控制作用荷载是()A:地层压力B:结构自重C:水压力D:弹性抗力答案:A4.由《土力学》的学习我们可知土体具有材料和荷载的双重属性。
当我们验算是土地能否承受其竖向压力,变形大小时是研究的地基土的()属性A:弹性B:荷载C:材料D:三相答案:C5.岩层洞室埋深100m,洞室开挖宽度2a=6.0m,高h=9m。
土体重度γ=18kN/m3,黏聚力c=0.2MPa,内摩擦角φ=30º,求此地下结构物上部能否形成岩石拱,如果能,请计算结构顶板的最大竖直围岩压力集度是()kN/m。
A:200B:302C:214D:170答案:C第三章测试1.本章学习地下结构设计原理与计算方法是为了解决地下()的相关理论,具体的计算方法还要根据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来确定。
浅埋地下通道结构设计计算书

浅埋地下通道结构设计计算书1已知条件浅埋地下通道结构,埋置深度2m,地下水位位于自然地面以下 1.0m,考虑地面超载q=25N/m2。
土层①为粉质粘土,重度、内摩擦角和粘聚力分别为:r1=18kN/m3,115ϕ︒=, c1=10kN/m2115ϕ︒=土层②为淤泥质粘土,重度r2=17kN/m3,计算时考虑内摩擦角和粘聚力分别在一定范围内变化:215ϕ︒︒=8~,c2=10~15kN/m2。
地下通道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C30,钢筋采用HPB335,砼重度为25kN/m3。
水土压力的荷载分项系数为1.2;地面超载荷载分项系数为1.2。
材料系数:C30混凝土:f c=14.3N/mm2f t=1.43N/mm2HRB335钢筋:f y=300N/mm22荷载计算取计算宽度为1m2.1顶板q1=覆土重+结构顶板重+地面超载永久荷载标准值土压力18×1+(18-10)×1=26kN/m2水压力1×10=10kN/m2顶板自重25×0.6=15kN/m2总计51kN/m2 永久荷载设计值g=1.2×51=61.2kN/m2 可变荷载设计值q=1.2×25=30kN/m2 总计g+q=91.2kN/m2 2.2底板忽略加腋与墙角永久荷载设计值g=61.2kN/m2 可变荷载设计值q=30kN/m2 总计g+q=91.2kN/m2 2.3侧墙2.3.1e1,e2取小值e1=1.2×Σγhtan2(45°-φ/2)-2×15×tan(45°-φ/2)+1.2×10×1.3=12.43kN/ m2e2=1.2×Σγhtan2(45°-φ/2)-2×15×tan(45°-φ/2)+1.2×10×1.3=98.86kN/ m22.3.2e1,e2取大值e1=1.2×Σ(γh+q)tan2(45°-φ/2)-2×10×tan(45°-φ/2)+1.2×10×1.3=46.36kN/ m2e2=1.2×Σ(γh+q)tan2(45°-φ/2)-2×10×tan(45°-φ/2)+1.2×10×1.3=139.94kN/ m2 2.4计算简图3内力计算3.1顶板与底板跨中最大弯矩A B C D分配系数0.5 0.481 0.519 0.5 0.519 0.481 0.5固端弯矩-229.9 229.9 -101.87 139.34 -229.9 229.9 -30.791 ←-61.58 -66.448 →-33.2232.1219 ←64.244 59.54 →29.77-7.7253 ←-15.45 -16.671 →-8.3362.1631 ← 4.3262 4.00944 → 2.0047-0.5202 ←-1.04 -1.1226 →-0.5610.14566 ←0.2913 0.27 →0.135-0.035 ←-0.07 -0.0756 →-0.038-268.97 151.76 -151.76 166.04 -166.08 261.81 弯矩图如下剪力图如下3.2侧墙跨中最大弯矩A B C D分配系数0.5 0.481 0.519 0.5 0.519 0.481 0.5固端弯矩-154.28 154.28 -181.62 222.19 -154.28 154.286.57527 ←13.151 14.1895 →7.0947-19.464 ←-38.93 -36.077 →-18.044.68103 ←9.3621 10.1017 →5.0508-1.3107 ←-2.621 -2.4295 →-1.2150.31522 ←0.6304 0.68025 →0.3401-0.0883 ←-0.177 -0.1636 →-0.0820.02123 ←0.0425 0.04581 →0.0229-142.69 177.47 -177.47 192.97 -192.95 134.94 弯矩图如下3.3转角最大弯矩A B C D分配系数0.5 0.481 0.519 0.5 0.519 0.481 0.5固端弯矩-229.9 229.9 -181.62 222.19 -229.9 229.9 -11.611 ←-23.22 -25.057 →-12.535.25193 ←10.504 9.7348 → 4.8674-1.2631 ←-2.526 -2.7258 →-1.3630.35367 ←0.7073 0.65554 →0.3278-0.0851 ←-0.17 -0.1836 →-0.0920.02382 ←0.0476 0.04414 →0.0221-0.0057 ←-0.011 -0.0124 →-0.006-242.87 203.97 -203.97 219.46 -219.47 235.12 弯矩图如下4配筋计算。
浅埋式地下结构综述课件

浅埋式地下结构一般位于地表下 十几米至几十米的深度范围内, 其设计与施工需要考虑地表环境 和地下复杂的地质条件。
浅埋式地下结构的特点
施工难度较低
由于浅埋式地下结构的埋深较浅 ,因此施工难度相对较低,开挖
和支护等工艺相对简单。
对地面影响较小
浅埋式地下结构一般不涉及大规模 的地面开挖和土地征用,对周围环 境和地面交通的影响相对较小。
CHAPTER 06
结论与展望
浅埋式地下结构的优势与应用前景
• 总结词:浅埋式地下结构具有多种优势,包括减少开挖量、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等,因此 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水利工程、矿山工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详细描述:浅埋式地下结构是一种新型的地下工程技术,相较于传统的深埋式地下结构,具有更加环保、经济 、安全等优势。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领域,浅埋式地下结构可以通过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缓解城市土地紧张的 问题,提高城市空间利用效率。在水利工程领域,浅埋式地下结构可以用于水库、水闸等水利设施的建设,具 有较好的抗灾效果和生态环境效益。在矿山工程领域,浅埋式地下结构可以用于矿山的开采和治理,减少对周 围环境的影响,提高矿山的安全性和经济效益。
THANKS
[ 感谢观看 ]
浅埋式地下结构综述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浅埋式地下结构设计 • 浅埋式地下结构施工 • 浅埋式地下结构维护与加固 • 浅埋式地下结构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CHAPTER 01
引言
浅埋式地下结构的定义
01
浅埋式地下结构是一种地下工程 中常见的建筑形式,通常是指埋 深较浅、覆盖土层较薄的地下建 筑结构。
工程案例三:某河岸地下通道施工
地下结构工程浅埋的地下结构课件

总结词
浅埋地下结构设计应遵循安全、经济、环保、可持续发 展的原则。
详细描述
在进行浅埋地下结构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 要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 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侧能力;其次,要考虑到工程的经 济性,合理选用材料和施工方法,降低工程成本;此外 ,还要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 对环境的影响,并考虑未来的发展需求。
施工后的质量检测与评估
外观检测
对地下结构的外观进行检测,检查是否存在 裂缝、错台等缺陷。
承载力检测
通过试验检测地下结构的承载力是否满足设 计要求。
结构检测
采用无损检测技术对地下结构进行检测,了 解结构的内部损伤情况。
沉降观测
对地下结构进行沉降观测,了解结构在不同 荷载下的沉降情况。
04
浅埋地下结构的维护 与加固
结构性能。
抗震设计
考虑地震作用,对结构进行抗 震分析和设计,提高结构的抗
震性能。
防水设计
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降低地 下水对结构的影响。
耐久性设计
考虑环境因素和工程使用年限 ,提高结构的耐久性。
03
浅埋地下结构的施工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场地勘察
对施工区域进行详细的地质勘 察,了解地下岩土的分布、性 质和工程力学性能,为后续设
计提供依据。
设计交底
组织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 技术交底,明确地下结构的施 工要求、关键技术措施和注意 事项。
施工组织设计
根据工程规模、地质条件和工 期要求,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 设计,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施工材料准备
根据工程需要,准备充足的施 工材料,包括混凝土、钢材等
,确保施工质量。
浅埋式地下结构

施工方法
环境保护
采用明挖法施工,先开挖土方,然后进行 基础处理、浇筑垫层、绑扎钢筋、浇筑混 凝土等工序。
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多项环境保护措施 ,如控制施工噪音、减少施工粉尘、合理 利用施工材料等。
XX隧道
结构形式
该隧道采用双洞单向行车隧道结构,每个 洞内设置车道和应急车道,顶板采用混凝
土浇筑,侧墙采用钢筋混凝土墙。
概述
XX隧道是一条穿越山体的公路隧道, 采用浅埋式地下结构,具有缩短行 车距离、提高行车安全性等优点。
A
B
C
D
环境保护
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多项环境保护措施, 如控制施工噪音、减少施工粉尘、合理利 用施工材料等。
施工方法
采用盾构法施工,利用盾构机在山体内部 挖掘隧道,同时进行衬砌和排水工作。
XX大型广场的地下室
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
1 2 3
强化结构整体性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连接方式,提高地下结构 的整体性和稳定性,使其在地震作用下能够保持 较好的整体性。
提高承载能力
通过增加结构的截面尺寸、提高材料强度等方式, 提高地下结构的承载能力,使其能够承受更大的 地震作用。
减轻结构自重
采用轻质材料或优化结构设计,减轻地下结构的 自重,从而减小地震作用对地下结构的影响。
浅埋式地下结构
目录
• 浅埋式地下结构概述 • 浅埋式地下结构的施工方法 • 浅埋式地下结构的支护方式 • 浅埋式地下结构的防水设计 • 浅埋式地下结构的抗震设计 • 浅埋式地下结构的工程实例
01 浅埋式地下结构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浅埋式地下结构是指地下结构顶 板的上覆土层厚度较大,一般大 于或等于结构高度的地下结构。
地下浅埋通道设计汇总

一、设计题目(1)设计任务1、将某浅埋地下通道结构进行结构设计2、确定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
3、确定结构的计算简图。
4、各构件的荷载、内力及配筋计算。
5、手绘和计算机绘制结构配筋图。
(2)基本资料某浅埋地下通道结构尺寸示意下所示。
1、埋置深度:11.8m。
2、地下水位:自然地面以下7m。
3、土层①:粉质粘土,重度、内摩擦角、粘聚力分别为r1=18kN/m ,c =10kN/m ,φ =15°。
土层②:粘土,重度=17kN/m ,c =25kN/m ,φ =15°土层3:粘土,重度=17.5kN/m ,c =27kN/m,,φ =17°4、土层厚度以埋置深度为界。
5、地面超载:12.64kN/m 。
6、水土压力分项系数:1.2。
7、地面超载荷载分项系数:1.2。
8、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重度为25kN/m ;弹性模量为1.4 10 MPa;泊松比为0.167。
9、钢筋等级为HPB335。
10、地基变形模量为50MPa;泊松比为0.3。
(3)计算假定1、结构刚度远大于地基土的刚度。
2、不考虑结构侧向位移。
3、计算时忽略加腋的影响。
4、考虑荷载最不利组合。
(4)参考规*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10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JTG D62-2004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JTGD63-2007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JTG D60-20045、《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二、荷载计算.(1)顶板荷载计算1、覆土压力:2、水压力:3、顶板自重:㎡/KN 75.1355.025d q =⨯==γ4、底面超载:KN/m264.12q =5、综上所述,㎡)(顶/KN 9.27864.1275.13481582.1q =+++⨯=(2)板底荷载计算(3)地基反力计算地下通道结构刚度远大于地基土的刚度,故假定地基反力为直线分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埋式闭合框架结构设计结构计算书班级:土木(隧道)***学号:*********姓名:****第一部分,截面设计设S为600mm,则有h=S+h=600+600=1200(mm),可得1 h+S/3=800≤h=1200, 1如右图所示。
截面图图-1第二部分,内力计算M1计算弯矩结构的计算简图和基本结构如下图。
1.1.1.2典型方程弹性地基梁上的平面框架的内力计算可以采用结构力学中的力法,只是需要将下侧(底板)按弹性地基梁考虑。
1 / 21-2计算简图和基本结构图的由图-1,即可以得X基本结构可知,此结构是对称的,所以就只有X和21出典型方程为:=0 △+XXδδ+1P111122=0+△δ+XδX2P212221是指在外方向的位移,△x的作用下,沿着系数是指在多余力x iPii2/ 21荷载的作用下沿x的方向的位移,按下式计算:iδ=δ‘+b ij ijij△=△'+b ip iPij M i Mjδ'? =?ds ij EJδ---框架基本结构在单位力的作用下产生的位移(不包括地板)。
ij底板按弹性---b ij地基梁在单位力的作用下算出的切口处x方向的位移;i△'框架基本结构在外荷载的作用下产生的位移;iP---b---底板按弹性地基梁在外荷载的作用下算出的切口处x方向的位iip移。
1.2求δ‘和△';iPij3 / 21图-5 M q-4 M图 2=3.4(kNm) =1×LM y1=1(kNm)M2 2= 79.38 (kNm)/2)×M=1/2×q(L XP1上2=229.66(kNm) L(L/2)+1/2×q×M=1/2×q×yPX21下Q10=0 M1=-3.4KNMQ20=0M2=-1 KNM=150.28KN/M-MP上MP下根据结构力学的力法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I=b*h*h*h/12=0.018δ' ==4.85235x1011EI LM-5=δ'δ'y1 ==2.14074x102112EILL?2?-5xyδ2L2/3M-5y1' ==2.03704 x1022EIM?3/4?)?M)?1/3L(M-M?M?2?(L0.5?1P下1PPyyΔ=-0.003308'=1P EIL??)-M???LM1??/2??-21/3LM?22(M1/3yxPyP下PPΔ=-0.001836'=2P EI4 / 21-5 δ'=4.85235x1011-5 δ'=2.14074x1012-5 δ'=2.14074x1021δ'=2.03704 x10-5 22Δ'=-0.003308 1PΔ'=-0.001654 2P和b1.3 求b ipij k bα==0.368894(1/m) 44EI接下来要用弹性地基梁的知识,求的相应的θ值。
对于受xx,x的的情况进行讨论。
p21φ=chαxcosαx=0.0527511λφ=chαxsinαx+shαxcosαx=2.50804 2λφ=shαxsinαx=2.24750623λφ=chαxsinαx-shαxcosαx=2.411645 4λ以x=1时为例说1何求如θ。
明图-6 M1作用时的弹性地基梁因为M=-3.4 KNM ,Q=0 KN可以求出令两个人未知初始值。
ΛΛ然后根据所有的初始值求出他的M和Q等值。
设A到H为下表的相应数值。
2 3 =199202.7455 bk/2α=146969.3846 B= bk/4αA=D=1/2α=1.355403005 C=12 F= bk/2αE= bk/2α=54216.12022 =146969.4H=1G=-α= -0.368895 / 21这可以得到:=Aφ+Bθφφφ+DQM+CMy2λΛ1λ3λ4λ0000φ+Fθφφφ+GMQ=Ey+HQ1λ3λ4λ2λΛ0000这可以得到:DCD?-?M-F??AAθ-5 ==-1.28174 x100BD-E AQ-EQ-F-6 y==8.89132x10?00D同理可以得到当x,x时的θ和y。
见下表02p0-6 -5 θ=1.28174x10=8.89132x10y10106 -6 θ3.76984x10-=2.61509x10y20=20θY =0.001488652 =0.000765p0p0b;×=2×Lθy1110×θ;=2b= b211210=2b×;θ2220 L×;=2bθx1p p0 =b;2θ2p p0和‘=δ+b δ111111‘δ+b =δ=δ21121212=δ‘+bδ222222△=△'+b 1p1p1P6 / 21△=△'+b 2p2P2p-5δ=-3.9x10 b=-8.71586E-05 1111-6=-4.23x10 =-2.56349E-05 b δ1212-6=-4.2 x10b=-2.56349E-05 δ2121-5 =b-7.53967E-06=1.283x10δ2222Δ=0.003016883 =0.006324883 b1P1pΔb=0.0005288=0.0023648 2P2p XX和,求1.4 21δδ又有典型方程:X+X+△,=01P121112δδ△X+X+=0可得,2P212221??????=79.0920702=X2P122P121????-21121122?????-= -15.3478843X=211P112P2????-21221211弯矩按叠加法按如下公式计算M=M X+M X+M P1212M左上=15.3478843+79.38=94.7278843KN/M(外部受拉)M左下=-3.4*79.0920702+15.3478843+229.36=-24.20515438KN/M(内部受拉)由对称性可得M右上=94.7278843KN/M(外部受拉)M右下=-24.20515438KN/M(内部受拉)22/8=79.38KN/M /8=36x4.2l顶部中间叠加弯矩M=q1弯矩图如下7 / 21Q;弹性地基梁的φφφ+FθφQ=Ey所以可得,+GM+HQ因为1xx04x2x003x0=-75.6KN=75.6KN Q右Q左其他位置剪力按照结构力学截面法结点法求出结构顶部=-75.6KN 右上Q左上=75.6KN Q 两侧结构=9.219706653KN 左下=-79.17924356KN QQ左上=-9.219706653KN =79.17924356KN Q右下右上Q 按照叠加法可得如下剪力图8 / 21框架的轴力N;对于上侧N=qL y, 2对于两侧N=1/2qL x 2对于地基N= qL;则有y2N上侧=26*3.4=88.4KNN两侧=26*4.2/2=54.6KNN地基=26*3.4=88.4KN得轴力图如下9 / 21根据公式Mi=Mp-Qp*b/2 求出设计弯矩和设计轴力第三部分,配筋设计一、偏心受压构件顶梁配筋计算(一)、基本信息执行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10) (二)、设计要求结构安全等级:二级;重要性系数:γo=1.0混凝土强度等级:C30钢筋等级:HRB335一端弯矩设计值:M1=72.05(KN-m)另一端弯矩设计值:M2=72.05(KN-m)轴向压力设计值:N=88.4(KN-m)10 / 21矩形截面宽度:b=1000(mm)矩形截面高度:h=600(mm)受压As'保护层厚度a':a'=50(mm)受拉As保护层厚度a:a=50(mm)构件计算长度l0: l0=1000(mm)(三)、设计参数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10)混凝土C3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14.3 (N/mm2)混凝土C30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t=1.43 (N/mm2)受压钢筋HRB335抗压强度设计值:fy'=300 (N/mm2) (四)、计算过程(1) 判断是否需要考虑轴向力在弯矩方向二阶效应对截面偏心距的影响。
1) 判断两端弯矩的比值M1/M2=72.05/72.05=1.000 > 0.92) 构件长细比lc/i=1000/[1000/(2 X 1.732)]=3.464 <34-12X(M1/M2)=22.0003) 柱的轴压比11 / 21N/fcA=N * 1000 / (fc * b * h)=0.010 < 0.9根据以上判断,需要考虑轴力作用下二阶效应对截面偏心距的影响。
(2) 调整截面承受的弯矩。
1) 附加偏心距ea偏心距: ea=20mm > h/30=20.000mm 取 ea=20mm 2) 求构件端截面偏心距调节系数 CmCm=1.000 > 0.73) 求截面曲率休整系数ζcζc=48.529 > 1.0 取ζc=1.04) 求截面弯矩增大系数ηnsηns=1.0015) 计算调整后的的弯矩值 MM=72.15 KN.m(3) 判断大小偏心受压12 / 21初始偏心距 ei= e0 + ea = M / N + ea=836.192mm相对受压区高度ξ:ξ= N / (γ0fcbh0) =0.011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b:ξb= 0.550因ξ<= ξb 经判断此构件为大偏心受压构件e'= 587.37(4) 求截面配筋面积As=As'截面配筋面积As=As'= 346.16二、偏心受压构件侧墙配筋计算(一)、基本信息执行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10) (二)、设计要求结构安全等级:二级;重要性系数:γo=1.0混凝土强度等级:C30钢筋等级:HRB335一端弯矩设计值:M1=13.086(KN-m)13 / 21另一端弯矩设计值:M2=73.112(KN-m)轴向压力设计值:N=54.6(KN-m)矩形截面宽度:b=1000(mm)矩形截面高度:h=600(mm)受压As'保护层厚度a':a'=50(mm)受拉As保护层厚度a:a=50(mm)构件计算长度l0: l0=1000(mm)(三)、设计参数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10)混凝土C3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14.3 (N/mm2)混凝土C30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t=1.43 (N/mm2)受压钢筋HRB335抗压强度设计值:fy'=300 (N/mm2)(四)、计算过程(1) 判断是否需要考虑轴向力在弯矩方向二阶效应对截面偏心距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