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六壬精义讲解——伍剑虹

合集下载

剑虹大六壬判断总要系列专题讲座

剑虹大六壬判断总要系列专题讲座

《大六壬判断总要》系列专题讲座剑虹之一大六壬的入手判断学过周易八卦六爻的同志请注意,大六壬和六爻在判断路数上的差别是很大的,在学习大六壬的判断之时,先把以前的东西全部放下,一切按照我所讲的思路进行,这样才能很快地上路。

首先讲第一课,大六壬的入手判断。

我们在得到了一个课式之后,往往是把各种东西堆在一起,理不出一个头绪,到底怎么样才能找到事情的主线,从而入手进行判断呢?我们算任何事情,首先必须有一问题的中心主题,比如占财运,财就是问题的主题。

当我们把课式起出来以后,首先第一眼就是看发用,即初传是什么,如果初传就是财爻,就说明财的问题已经是这一阶段最主要的问题,开始运动了。

就象我们想在某一大本书里找到一段精彩的论述,翻到其它的东西,都不是你要找的内容,这个时候就叫做无“用“。

无用的东西可以不看,而当你找到了所要找的东西,这就叫有”有”,或者叫发用。

想找的东西发用了,就说明目标出现,目标出现以后再看它的结果,即以后的“传”。

传好,则说明出现的东西好;传坏,则说明出现的东西不理想。

总之,我想问什么,就找什么。

所问的东西发传,则说明它真的动了,并且它还是这一阶段一切问题的主要方面,是真正实际的中心问题。

那么,我所问的问题没有发用呢?这就说明该问题不是整个的主要关键,它的动作对事物全局不起主导的作用。

所谓发传是什么意义呢?我们说发传就是整个事物发生的变化和转折,它是引起事物从这一状态变成另一状态的焦点或关节点。

正象水变成冰或从水化成气一样,发传就是这个节点的温度,而传就是水化成气的整个过程。

当水完全化成气以后,三传就宣告结束,事物的状态就从水的状态变成了气的状态。

而不发传的事物,却不是引起事物质变的事物,它只是在事物某种固定状态下所进行的量变运动,或者说是一种不改变大局的运动。

因此,我们在看三传时,切不可盲目地下结论,而先要看清楚三传发的是哪一种用,整个事情的关键是什么发传,发传的事物是不是我要问的问题。

只要问题上了传,顺着传讲不会错的。

大六壬第十课解释

大六壬第十课解释

大六壬第十课解释摘要:1.大六壬简介2.大六壬第十课概述3.大六壬第十课具体解释4.大六壬第十课实战应用5.总结与建议正文:在大六壬命理学中,第十课主要讲述了关于婚姻、感情、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预测方法。

大六壬是一种古老的中国命理学,起源于唐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通过学习大六壬,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命运、婚姻、事业等各方面的走势,从而更好地规划人生。

本文将对大六壬第十课进行详细解释,并提供实战应用方法。

一、大六壬简介大六壬是一种独特的命理学体系,以五行八卦为基础,结合天干地支、十二生肖等元素,通过对命盘的解析,揭示一个人的命运走势。

在大六壬中,第十课主要关注人际关系、感情和婚姻方面的预测,为人们提供指导。

二、大六壬第十课概述大六壬第十课重点讲解在感情、婚姻和人际关系方面的预测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命盘中的感情线,了解一个人的感情特质和恋爱观。

2.预测婚姻走势,判断婚姻是否美满,并提供相应的化解方法。

3.解析人际关系,揭示一个人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状况。

三、大六壬第十课具体解释1.感情线分析:通过分析命盘中的感情线,可以了解一个人的感情特质、恋爱观以及在感情方面的运势。

在感情线中,如果出现断裂、交叉等现象,往往表示感情生活中存在波折或挫折。

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需要更加珍惜眼前的感情,用心经营,才能避免分手或离婚的风险。

2.婚姻走势预测:在命盘中,可以通过分析婚姻线来预测一个人的婚姻走势。

如果婚姻线清晰、无断裂,表示婚姻生活美满,夫妻感情和睦。

反之,如果婚姻线曲折、有断裂,则可能预示着婚姻生活中存在问题,甚至可能导致分手或离婚。

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当事人要多沟通、理解对方,及时化解矛盾,以维护婚姻稳定。

3.人际关系解析:人际关系是人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大六壬中,可以通过分析社交线来了解一个人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状况。

如果社交线良好,表示人际关系融洽,容易得到他人的信任和支持。

反之,如果社交线较差,意味着人际关系存在一定问题,可能在职场或生活中遇到挫折。

大六壬精义讲解续10

大六壬精义讲解续10

大六壬精义讲解续10大六壬精义讲解续10188、和和者,合也。

当敌强我弱,无能力与之抗衡或用我之能力无法成就气候时,我可采取和的战略.和就是合势,联合各种势力,以增加我的气数。

和的原则,以和中为妙,一可以得到喘息,而不直接受到攻击,二可避免被所合之方吞并,因为中是矛盾的中间地带,它可以容纳各种势力而不直接与之发生冲突,中可似墙头草,可以随时倒向任何一方,我愿依靠你就依靠你,不愿依靠你随时都可以走路。

而如果我依靠了矛盾的一方,则势必要与另一方作对,我如果要脱离这-方,就必然会被另-方吃掉。

当然,在变化多端的现实社会中,我们很难找到纯粹的中间势力,理想和现实总是存在着很大差距。

这时,则以联合弱小为出发点,以我之势加于比我更弱的势力之上,或者势力相当,相互不不能吞并对方,以达到独立自主及和平共处.和法是我方势力尚微,不足以采取大有的行动;或我的行为对事物影响不大时,所采用的和气之法。

它的目的在是激烈地竞争中得以生存和迅速发展壮大,所以在和的过程中必须找准对象,以避免受到对方的愚弄和欺骗。

在选择对象之前,必须用数术之法进行预剿,算定对方的虚实,是否具有诚意,在合作的过程中,是否会伤害于我。

尤其是在经济合作中,这种预测就显得更为重要。

我们运用数术谋赂,与一般的谋略是大不一样的,首先是对于周围形势和大势以及我在大势中的位置具有明确性,其次起对事物的发展或大势的走向具有预见性,它可以避免我们的盲目行动。

数术谋略是我们在制定较长远规划和运用计谋的指导方针,它是数术运筹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术运筹分运和筹两个部分。

筹就是谋略和计策,运就是运用各种方式方法,以调集和调整宇宙能量,改变周围的气数环境和趋吉避凶,这些方法如“阴差阳错”“背孤击虚”、“颠倒明阳”、“趋吉避凶”等等。

它与佛道法术有着密切关系不过,各种法术之类的东西都与我们的思维能量分不开。

因此,真正的运筹是谋和术的结合。

有谋无术,事情的成功就要打折扣,诸葛亮不借东风,‘赤壁大战就很难胜利。

大六壬古今90本书目及部分简介

大六壬古今90本书目及部分简介

大六壬古今90本书目及部分简介1、《壬归》包括三部分内容:壬学易简之说,讲授六壬最简明切实的判断方法;分类解说,细致地解说各种分类占的方法技巧;类神三才用法。

读了即可知道六壬该如何判断,又能学到细微的技巧。

2、《大六壬金铰剪》徐养浩先生留下的唯一一部六壬书,其名甚盛。

但初学者读来会觉得无味,因为太简,似乎平淡无奇。

但实际上这是一部讲壬学理气的书,通读后才知道此书之珍贵和水准。

平淡的东西实际上是最高级的,就像五行的本原才是数术中高级的东西一样。

徐先生研壬达半个多世纪,《金铰剪》确实是我们断开六壬之门的铁链,进入壬学殿堂的利器。

3、《维扬旧本银河棹真本》《维扬旧本银河棹真本》与《同治元年重镌银河棹》书名虽同,但内容迥异,重在分类占的方法,披露大量的实用诀窍,详阅此书,必能令六壬判断精致入微。

领会应作,唯在学者。

4、《同治元年重镌六壬银河棹》六壬有时古称“壬遁”,因为六壬要断到神奇处,是必须用天地人三遁之法的。

这个版本的《银河棹》主要是讲壬遁的方法及其应用,其间透Lu出相当多的不靠壬遁的六壬判断理论,具有相当的启发意义。

但一些观点被《壬学琐记》批评。

5、《大六壬心镜》: 唐徐道符——目前最早的系统全面的以歌诀的形式总结大六壬起课,课经,占法的书籍,清代程树勋辑录。

壬学经典,唐徐道符撰,清程树勋校注,只此二人之名,价值之大,当可知矣。

6、《大六壬口鉴》7、宋邵彦和《大六壬断案》: 宋邵彦和——宋代名家邵彦和的大六壬占断案例,神乎其技,清代程爱圅辑录。

宋代是六壬发展的成熟期,邵彦和是宋壬中的大家,壬学经典〈毕法赋〉即是凌福之据〈断案〉的例子总结出来的,可见邵在六壬史上的地位。

这部〈断案〉有实例二百一十六个,每一个都是神奇精妙,六壬的“占卜之王”的价值,在此书中表露无遗。

8、《大六壬毕法赋》: 宋:凌福之——宋代凌福之根据邵彦和的占断案例总结的七言百句大六壬占断方法,毕法,完毕法则之意,大六壬占断方法尽在其中之意。

大六壬的思维逻辑全面版

大六壬的思维逻辑全面版

大六壬的思维逻辑《剑虹大六壬的思维逻辑》前言拿起这本书,首先其题目就会让人感到陌生。

大六壬是什么?它是讲什么东西的?也许有不少人知道大六壬,认为它是一种古代的占卜书。

一谈到占卜,人们就会对它冷眼相待,认为这是毫无科学根据,或者是说不清楚的。

不过,这本书却是以一个完整的系统理论出现,它极力地想说清楚古代的占卜术是怎么来的,它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其占卜的模式和思想符合了一种什么样的逻辑和道理。

读了这本书,也许人们就会大概地看出它的究竟了。

对于“占卜”这个词,在现代人们的理解中以贬意的成份占多数,听起来有点“封建迷信”的味道,我们自己也觉得这个词很不顺耳,因此,在本书中,我们将其改换了门面,把它叫做“事物学说”。

不过,这个改动并不是一种换汤不换药,而确实是将古代的占卜术,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出现,将古人博大精深的思想,浓缩在这本小册子之中。

凡能够称之为“学”的东西,必须要有它完整的合符客观规律的理论体系,而不是一种神秘莫测,虚无飘渺的空中楼阁。

古代的所有占卜术,之所以不被现代的人们所接受,就是因为其立论的根基不在现实的可见世界中,人们找不到其理论体系的客观来源和出处,不能按照人们所认知的定理或逻辑进行推论,以及在现实中得到一种“确定”的反复验证,因此,人们只能把它叫做“神秘学”、“伪科学”,或者干脆叫做“迷信”,而加以铲除。

我们认为,中国古代的庞大学问,一定是有它的来源的,只是现在人们还没有找到这个来源而已。

没有找到根据的,并不是意味着它就一定没有根据,这只能说明,人类的认识现在还并不成熟,还没有走到那一步,就是在高度发达的科学上,也有着众多难解的迷团。

要知道,现代的科学,都是从远古时代的人类文明一步步走过来的。

我们不要轻易地去断言古人的思想哪是精华,哪是糟粕。

因为人类的思想从古到今都是一个连贯的系统,既有所出则必有其因,现代人们的所有“精华”思想,无不是出自于那些被认为是“糟粕”的东西。

我们所提出的所谓“事物学说”,是建立在中国古人所描绘的宇宙太极运动模型框架基础上的一门专门研究事物关系运动的学问,它是把宇宙看成是由阴阳两个空间进行对称耦合运动,并由此形成了物质形态与意识形态的耦合与移易的运动形式。

三式通道(太乙神数,奇门遁甲,大六壬的绝密核心)

三式通道(太乙神数,奇门遁甲,大六壬的绝密核心)

三式通道(太乙神数,奇门遁甲,大六壬的绝密核心)三式通道(太乙神数,奇门遁甲,大六壬的绝密核心)[已扎口]楼主:书房派三式指的是太乙神数,奇门遁甲和大六壬。

三式是中国古代最高层次的预测术,称为术数指望,其中太乙神数为天,主要管军国大事,奇门遁甲属地,主要谈行军打仗,大六壬称人,主管百姓人事。

太乙又称天一,历来被统治者所猜忌,禁止民间学习。

奇门古称雷公式,朝廷也禁止民间学习。

大六壬由于主管百姓日常之事,不为朝廷猜忌,自古学习者泛泛,成就也最大,书籍也最多,研究的也最透彻,最著名的书籍主要有北宋邵彦和的《大六壬断案》,明清之际陈公献的《大六壬指南》,还有《大六壬大全》等书籍。

通道是隐藏在三式中的最核心,最绝密的方法。

通道主要包含意识的连接,遁甲,换旬,进入,消失等关于世界的运转的绝密知识。

欲学会精通通道,不但要有精湛的术数运用能力,还要有深厚哲学文化素质,并且要有修炼的本领。

本文欲用个人学易经历加上故事案例,为大家介绍三式的共通运转方式,让大家了解当今传承中国术数一脉的人事。

作为一个正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七零后,从小受到正统的马列教育,很难相信以后居然有兴趣并且学习当年书中被批判为封建迷信的东西,不过我的人生经验一再显示,我开始越是对什么没兴趣,后面偏偏就接触了此类的事情。

比如我从来没想到自己以后会从事销售的工作,当年我人特害羞,不愿意和人打交道,但是命运偏偏让你走到以前觉得自己最不能从事的工作,不得不说是命运的造化。

我大学毕业不逢其时,正是两千年之前,就业压力非常大,毕业后家里有没有关系,一直在家闲赋,看着别人上班赚钱,压力很大,心情也非常不好。

当时我后来的老师单位效益也不好,下来教书法,我对书法有情趣,一般和他学书法,一边看书闲赋,心情无比的暗淡,对人生有着巨大的悲伤。

没工作没收入,自然不敢谈对象,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沉沉默默,没有半分的朝气。

这天家里来了一个远亲,据说是看风水的,我父母请他看看我工作的情况,他闭目半天,手指不断的掐算,然后说02年遇贵人,工作从那年开始,之前找不到,有也是不如意的。

大六壬断法述要

大六壬断法述要

大六壬断法述要前言六壬神奇,令人艳羡。

但头绪繁多不易入门。

即使典籍满柜,如在宝山不知所取,每每让学者望而兴叹,甚至半途而废。

然而大道至简,备极精淳之术,必有一条极清晰地思路。

只是这条丰富的易学思路容易埋没在壬学丰富的内容之中,不易理出。

实际上,据凤山先生的说法,学壬的全部内容只有两个方面:理气和类像~壬学判断就是在理气指导下选取类像,分析类像的过程,我们读壬书就是看:(1)书里如何运用理气(2)占什么样的事情选怎样的类像;(3)选好了类像又怎样分析类像。

《大六壬断法述要》这份资料,就是谈理气,选类,察类的。

建议在读这本书的时候用反复浏览的方法,先粗略地勘一遍。

不求甚解。

再大体把握内容,在头脑中产生一些疑问时再回头细读,这样才能真正理解这本书的内容,获得深入系统的认识。

这也是读所有书最基本的、最有效的方法。

在读了笨资料后,建议找来古籍原文进行研读,因为本资料只是为研读古籍起一个引导作用,真正地珍宝还在古籍里。

本资料特别适合那些已经涉猎了一段时间六壬,但仍摸不到六壬式特点的学习者。

凤山先生精研大六壬、四柱、纳甲、堪舆、理致精深,实践精研丰富,闲人承其指点,六壬思路豁然开朗,反观诸书,是顿有恍然之感,今以其思路为蓝本,发明深义,以利后学。

今贤邵梁栋先生、徐伟刚先生虚怀若谷,研壬思路发人深省,启迪后学,闲人受益良多,亦借此聊表敬仰之忱。

目录一、壬书的选择...................................................二、大六壬的学习............................................... 三、迅捷起课的方法........................................... 四、壬占总纲....................................................... 五、理气...............................................................六、取类............................................................... 七、察类............................................................... 八、求财占察类简释........................................... 九、占察一个例子............................................... 十、类像琐谈....................................................... 十一、闲谈干支定位............................................... 十二、几个经典课例类像分析...............................十三、大六壬一览登堂断赋...................................十四、《壬归》谋望占类像分析..............................十五、《壬归》婚姻占类像分析..............................十六、《壬归》出行占类像分析..............................十七、《壬归》求财占“琐占约云”简释..............十八、天官类神........................................................ 十九、铸印课............................................................ 二十、空亡详释........................................................ 二十一、干之奇宫空亡仍以空论.................................二十二、发阴杂论......................................................... 二十三、脱空、脱盗..................................................... 二十四、破败................................................................. 二十五、以理观课余论................................................. 二十六、《大六壬指南指掌赋》中的类像..................二十七、《大六壬会篡指南》出行章简释....................二十八、《大六壬会篡指南》趋谒章简释.................... 二十九、《大六壬会篡指南》盗贼章简释.................... 三十、《指南》两个行人课的综合论断.................... 三十一、关于旺禄临身..................................................三十二、“四课看现状,三传看发展”......................... 三十三、探究六壬源起。

大六壬毕法赋精注详解

大六壬毕法赋精注详解

大六壬毕法赋精注详解
嘿,宝子们!今天咱来聊聊“大六壬毕法赋精注详解”!这可真是个超厉害的玩意儿啊!就好比是一把能解开无数神秘之门的钥匙。

比如说,当你面对一个复杂的情况,就像走在一个迷宫里找不到出口,大六壬毕法赋就像是那根能指引你方向的线。

想象一下哈,我们在生活中不是经常会遇到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事情吗?比如工作上突然出现的难题,或者感情上的困惑。

这时候,大六壬毕法赋就像是一位智慧的老者,给你指点迷津。

哎呀,那可太有用啦!还记得我之前有次在工作中遇到一个项目推进不下去了,我就试着用大六壬毕法赋去分析,嘿,还真让我找到了突破点!
它的精注详解就更厉害了,就好像给你配了一幅超级详细的地图!能让你更清楚地看到每条路该怎么走。

比如说,你想知道某件事情的发展趋势,通过它的精注详解,你就能有个大概的了解。

“这难道不是很神奇吗?”
总之啊,大六壬毕法赋精注详解真的是个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宝贝!咱可别小看了它哟!大家快去好好了解了解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伍剑虹第一节大六壬算法讲解六壬之学、在古代是一门占卜的学问,从它产生到现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它的产生是根源于道家的学说,但又把古代关于天文、地理、星象、历算、吕律、气功、中医等等自然科学和关于人体的认识容纳于内;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描述自然界周期运动变化规律的系统模型,并且融汇于阴阳八卦,干支五行,以及各种各样的法术或者叫技术,以寻求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达到人类自身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目的。

六壬的思想,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精华的内容,并把抽象的哲学具体化,实用化。

这在后面我们将一一介绍。

六壬在古代数术中是一种高层次的占卜之学,一般人是很难接触到和掌握它的。

除开它神秘莫测的原因之外,还有一条,就是它包含的内容大广泛,学识太渊博,如果没有名师和得道之人传授,它是很难掌握的。

正因为如此,倍受儒家推崇的《易经》,才被逐渐改造得通俗化、大众化而广泛地走向民间,被一般的平民所接受。

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过去那些被称为非常神秘的东西,已经并不那么神秘了。

比如象天文、地理、历算等等,中学生都可以学会,如果有心于研究中国古代数术学的人,自然是易如反掌了。

现在研究《易经》的人很多,《易经》可以说只是数术学的一部分。

我们把中国古代所有关于占卜和法术方术之类的学问统称为数术学,至于什么叫数术学,请参见陈维辉《中国数术学纲要》和《中国数术学原理》。

数术学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有六壬、奇门、太乙、易经、铁板算、诸葛算等等,在《通志》—书中就介绍了几千种占卜预测之法, 它是相当庞大的。

我们认为,学习数术学的人手工夫应该是六壬,而把《易经》作为一个辅助的工具。

《易经》在它的演算过程中不需要天文、地理、历算知识,其经文也过于隐晦,难以捕捉到准确的信息。

况且它全部的预测信息也只有64卦×6爻=384爻;所以它的思想领域和判断范围是有限的。

六壬从理论上说,是个庞大的思想体系。

从技术上说,它在干支学中只用一个天于;并用地支遁干化为地支。

用五行、干支、八卦等模型融合以达到和谐完美的运筹。

六壬是一种全方位的时空体系,它以天地人三才相合,以寻求自然界与人的各种关系;用天人之际的整体性,法于阴阳,合于术数;以和谐性、系统性、整体性为最基本的指导思想,它堪称东方文明哲学思想的智慧结晶。

那么,什么叫做六壬呢?所谓六壬,就是在天于地支的60花甲中,有六个天干为壬的干支组合,因此.叫六壬。

壬为北方属水,在河图中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说法。

就是说,水为万物之母,其生数为一,一加中数五变为六,六才成为水。

所以,万物从一开始生成。

道家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壬为阳水,主生。

所以壬水为万物生成之始,也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的前提根源。

在太极学说中,一为太极。

所以,六壬之学又为太极之学,这与道家的天地生成观是一脉相承的。

六壬的演算,完全是按照道家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程序进行。

它以天(天盘)、地(地盘)、太阳(日躔)、月亮、二十八宿、年月日时、四季等等自然界的周期变化为运筹的依据,用一套完整的模型,把所有的时空关系纳于其中,和自然界合拍共振,生克为正,制化为变,以求得矛盾的相对统一和平衡,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所以说,学好了六壬,全部数术学的基本思想,便可一通百通,其它的各种东西,也都包括在这个道理之中,就象站在高山顶上、远处的景象便可一目了然了。

六壬推算有较大的难度,主要是因为它是一个全方位的立体模型。

它虽然有—定的课体,但课式却有上万种。

细算起来,其课体有60花甲×12支=720种。

再加上其它的因素,如12神、12将、阴阳两类、地支正反转得:720×2(阴阳)×12(十二神)×12(十二将)×122(地支正反转)=种课式、约合三千万个信息单位。

可见它的信息是如此之大,这是《易经》所不可比拟的。

推算一事物,要考虑这么多的因素、当然很难。

但是,不会则难,会了就不难了。

等你熟练了,几分钟甚至更快的时间就可通过心算得出结果,这就叫“熟能生巧”。

在六壬、大乙、奇门三式中,太乙以九宫为主,奇门以八卦为主,而六壬则以天、地、人三才为主,所以六壬是最高级的。

六壬有一个好处,它不象易经那样模糊、抽象、牵强、难以捉摸。

它是一针见血,三传一摆出,马上就可以知道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所以说,学习六壬又难又不难。

六壬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它把数术学所有的口诀都用上了。

例如天干地主支的种关系口诀都得到了应用。

我们可以在一个天地盘中找到各种各所需要的东西,它比《易经》更直接了当和一目了然。

学习六壬,一下就可以接触到数术学的很多东西,并且还来得快。

我们学习各种预测之术,都只是了解自然界的一种工具,等我们真正地洞澈了自然界的规律,或者说是“得道了”,这些工具也就无所谓了。

正象我们要开一扇大门,用敲、用砸、或者用各种能打开这个天地盘大门的钥匙,才能轻而易举地登上通天的大道。

第二节天地盘天地盘是古代人根据天地运转的规律,和天文星象的规律确定而来。

关于天地盘的天文基础,我们持在第四章详细地介绍。

在本章我们只介绍它的具体演算方法。

天地盘是用月将加正时而确定的。

什么是月将呢?陈公献在《大六壬指南》中说:"月将即日宿太阳也。

正月雨水后,日缠之次,入亥宫乃登明将也;二月春分后,日缠降娄之次,入戍宫乃河魁将也。

~~"雨水和春分是每个月的气、不是节。

即正月过了雨水气以后,太阳日缠就在亥宫,二月春分气后、太阳曰缠就在戊宫,我们这样依次推下去。

见图一日六日五缠月缠月在大在夏午暑未至后后七月处暑后日缠在巳巳午未申四月小满后日缠在申八月秋分后日缠在辰辰酉三月谷雨后日缠在酉九月霜降后日缠在卯卯戌二月春分后日缠在戊十月小雪后日缠在寅寅丑子亥正月雨水后日缠在亥后十后十日—日二缠月缠月在冬在大丑至子寒图一月将图中、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戊亥组成的方盘为一个固定的地盘,叫固定盘,称为十二宫。

无论什么时候,在盘上的组合形式都是不变的。

在固定盘中,是以寅为正月,卯为二月,辰为三月,依此类推。

所谓寅月、卯月等称为月建,即建寅建卯等。

和月建相对的就是躔,所谓缠,就是缠住或停留的意思。

在寅月太阳就停留在亥宫,在寅月,太阳就停留在戍宫。

在一年十二月中,每过中气,太阳就会移动一个官。

太阳在每一宫里,要停留30天左右、为一个月。

在这个月内,太阳主事,所以叫月将。

至于什么是訾诹、降娄等等则称为十二次,表示岁星十二年运行一周天,而每年所在的位置。

过去是用岁星纪年,后来岁星被太岁所代替。

知道月将,再根据起算的时间,就可以确定天地盘了。

如我们在正月雨水后的午时算一件事,那就将月将亥加在天地盘的午上面叫做亥将在午时,形成一个活动盘,或者叫天地盘。

如图二。

亥将午时戌亥子丑酉寅申卯正月雨水后未午巳辰日缠在亥图二天地盘活动盘一确定,就必须要用到当天的天干和地支。

因为六壬课式只有一个天干,并且要把它化为地支。

这就要用一种遁干方法,怎么遁?我们来看看十个天干在固定盘上的位置。

丙戊丁庚巳午未申乙辰酉卯戌辛寅丑子亥壬甲癸子、午、卯、酉叫做四正,没有天干可遁。

其它叫作四隅,可以藏匿天干,每宫一个。

因为戊己属土,由火所生,所以它遁在南方的巳宫和未宫里。

当天的天干遁在哪一宫,在这一宫上所乘的活动盘地支,就是这个天干所化的地支。

第三节四课什么叫四课?所谓课就是一种模式、一种规范,它也代表一种程序、一个系列。

六壬太极生两仪,就是天地盘;两仪生四象、就是四课。

两仪在动静之间,即将产生事物。

四课为事物形态已具,主客己定,彼我已分。

当天的天干地支又叫日辰,日为阳、辰为阴。

干上所得之神叫干上阳神,为为第一课,叫阳中之阳为太阳;支上所得之神叫支上阳神为第三课,叫阴中之阳为少阴;干上阴神为第二课,叫阳中之阴为少阳;支上阴神为第四课,叫阴中之阴为太阴。

如图四(四课)。

正月甲子日辰时亥将第第第第四三二一课课课课寅未辰酉未子酉甲子丑寅卯亥辰酉上见辰戌巳甲遁于寅被酉所占酉申未午子上见未取课之法很简单,甲遁于寅,而寅宫又被酉所占,故第一课为干上阳神见酉,把酉移到第二课下面,再找固定盘上酉宫内所乘的地支,酉上见辰,故第二课日阴为辰,第三课下面为子(因为当天地支为子),固定盘上子宫见未,故辰阳为未,第四课也是把辰上地支移到下面,未上见寅,故辰阴为宫。

注意:地盘在下,为静;天盘在上,为动。

四课中下面一行都在地盘上找,上面一行都在天盘中找,故有主客,上下、天一顺逆之分。

第四节三传什么是三传?三传就是事物的主生、发展、结局三个阶段,它是事物机已成,事已定,并且沿着某一个方向发展的趋势,三传的好坏,确定了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的吉凶状况。

六壬关键在三传上,三传是事物矛盾发展的集中表现,它是以克取传,克就是否定,就是对立和斗争。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矛盾对立的双方进行否定之否定的结果,这是辩证法的一条基本法则。

中国古代的贤哲们,很早就懂得用矛盾的斗争性和否定之否定的性质看待事物的发展。

在五行学说中,“生”就代表了矛盾的相互依存和量变的过程。

“克”则代表了矛盾的相互转化和质变的过程。

正象陈公献《大六壬指南》里说:“阴阳生合比和处吉凶之端倪不露,惟于相克处一逗杀机,而吉凶遂尔见形。

盖不杀不成其为生,而取克正所以观五行相生之妙也”。

四课既定,就必然有上下相互生克,有上克下、有下克上、有克多、有克少,也有无克;各种情况取法都不一样。

每一种取法,就产生了一种变换格局。

这些格局共有九种,在第五节里要作重点介绍。

三传一共有三个爻,它又是一个八卦,所谓八卦定位,三传正说明事物所处的地位和周围时空关系;三传也有主客,彼我之分,不过判断要加以分辨。

第五节六壬基本格局在介绍六壬基本格局之前,我们必须要有关于于支五行生克方面的基本知识,否则就无法运算。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以上非常熟练,就可进行下一步工作了。

一、贼克诀:取课先从下克呼,若无下克上为初,初传本位明中次,中上因加是未居。

(见陈维辉先生《中国术数学纲要--六主指迷》课式——(1)辰丑亥申下丑戌申丙克下申一传申酉戌亥亥二传未子寅三传午丑巳辰卯寅课式2上巳酉亥卯克酉丑卯丁下巳丑寅卯辰丑子巳酉亥午戌酉申未取三传首先要看四课,上下有没有克,如果仅仅只有于一下克上,那么,无论有几个上克全部不管,这叫“贼”,是以下犯上,以卑犯尊等。

课式一(1)中就只有这么一个下犯上,所以叫贼课,又叫重审课重重审核,你冲犯上级了,上级就要加罪于你,处处给你为难。

又困为下克上是我克人,所以总是先迷而后利,虽然受到重重地阻隔:但最后得利的还是自己。

若没有下克上,就看看有上克下。

如果只有一个上克下,这就叫“克”。

上克下,就是上支配下,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它又叫元首课,表示正向的一切按下沉的循序进行,有如元首号令天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