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增氧设备增氧能力和动力效率的比对
谈水产养殖中机械增氧技术的应用分析

谈水产养殖中机械增氧技术的应用分析水产养殖是指以水域为生长场所的动植物的养殖活动。
在水产养殖中,机械增氧技术被广泛应用,它通过人工手段向水体中注入氧气,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促进水产动植物的生长和增加产量。
本文将从机械增氧技术的原理、应用效果及存在问题等方面对其应用进行分析。
一、机械增氧技术的原理机械增氧技术是利用机械设备将氧气注入水中,主要包括曝气、喷气、泵挤气等方式。
曝气是通过气泡喷射或气涌作用,将空气或氧气传递到水中,将水中氧气含量提高。
喷气是利用喷嘴将氧气喷入水中,通过气泡的运动将氧气传递到水中。
泵挤气是通过泵将空气或氧气注入水中,通过水流的作用将氧气溶解于水中。
通过这些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水体中的氧气含量,改善水质,促进水产养殖的生长和繁殖。
二、机械增氧技术的应用效果1. 提高养殖密度:水产养殖一直面临着养殖密度的问题,而机械增氧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水体中的氧气含量,改善水质,从而提高养殖密度,增加产量。
2. 促进水产生长:水中氧气含量的增加可以促进水产动植物的新陈代谢,提高生长速度,改善养殖环境。
3. 改善水质:机械增氧技术可以有效地将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促进水体自净能力,改善水质,减少养殖废水对环境的影响。
4. 提高养殖品质:充足的氧气含量可以提高水产动植物的免疫力,降低疾病发生率,提高养殖品质。
三、机械增氧技术存在的问题1. 能耗较高:机械增氧设备需要不断地输入能量才能持续增氧,因此能耗较高,增加了养殖成本。
2. 维护成本高:机械增氧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清洁和维护,特别是在水产养殖环境中,设备容易受到藻类和微生物的污染,导致设备清洁难度增加,维护成本增加。
3. 氧气浪费:部分机械增氧设备在氧气传递过程中存在损耗,导致氧气的浪费和对环境的影响。
4. 设备寿命短:由于机械增氧设备长时间处于恶劣的水产养殖环境中,导致设备易受腐蚀性物质和细菌影响,设备寿命较短。
四、机械增氧技术的发展趋势1. 提高技术的能源利用率:未来的机械增氧设备需要更加注重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
怎样选择合适的增氧设备?

怎样选择合适的增氧设备?
根据养殖品种或养殖特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增氧设备:水车增氧机(1)叶轮增氧机具有增氧、搅水和曝气等综合作用,其动力效率每千瓦·时可达2千克氧气以上,比较适合于成鱼养殖池塘。
(2)水车增氧机増氧动力效率每千瓦·时可达1.5千克氧气以上,比较适根据养殖品种或养殖特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增氧设备:
水车增氧机
(1)叶轮增氧机具有增氧、搅水和曝气等综合作用,其动力效率每千瓦·时可达2千克氧气以上,比较适合于成鱼养殖池塘。
(2)水车增氧机増氧动力效率每千瓦·时可达1.5千克氧气以上,比较适宜于狭长鱼塘使用和需要形成池塘水流时使用。
水车增氧机可以形成养殖池中的定向水流,便于满足特殊鱼类养殖需要和清理沉积物。
(3)射流式增氧机也叫射流自吸式增氧机,增氧动力效率每千瓦·时可达1千克氧气以上。
与其他增氧机相比,具有结构简单、能形成水流和搅拌水体的特点,能使水体平缓地增氧,不损伤鱼体,适合鱼苗池增氧使用。
(4)吸入式增氧机有较强的混合力,尤其对下层水的增氧能力比叶轮式增氧机强,比较适合于水体较深的池塘使用。
(5)涡流式增氧机可将空气送入中下层水中形成气水混合体,高速旋转形成涡流,使上下层水交换。
涡流式增氧机没有减速结构,自重小,无噪音,结构合理,增氧效率高,主要用于北方冰下水体增氧,增氧效率较高。
1。
三种增氧机增氧性能研究

是 我 国农 业经 济结 构调 整 、有 效解 决 “ 三农 ” 问题
部 署 中的一个 重要环 节 。发展 水产养 殖 业 ,能增加
池 ,按 照 国家水产 行业 标 准 S C / T 6 0 0 9  ̄1 9 9 9( ( 增 氧 机增氧 能力 试验 方法》 进行 测试 3 种 增 氧机 的增
养殖进行测 试 。测量设 备仪器及测 量精度见 表 1 。
表1 测量仪 器设 备的名称及 准确 度
Ta b l e 1 Me a s u r i n g i n s t r u me n t s a n d a c c u r a c y
体 中溶解 氧含量 / 水 温分布 的均匀程 度 ,单 位 为 %。 计 算公式 为 :
0 引言
近几 年 ,受 国际海洋 专属 经济 区的划分 和我 国
与周边 国家双边 渔业协定 的签定生效 等因数 的影 响 , 以及 自然水产 资源 的衰 退 、水 污染 情况 的加 剧 ,我 国的渔 业经 济及结 构 面临着严 峻局 面 。大力 发展 水 产 养殖业 将是 我 国渔 业经 济及 结构 调整 的重 点 ,也
Mo Q 为 养殖 池 试 验 前溶 解 氧 ( 水 温 ) 均 匀 度 ,%;
) ;中间位 置 两边 各 1个 点 ,各 点 位 置为 ( L / 2 ,
Mo H 为养殖 池试验后溶解 氧 ( 水温 )均匀度 ,%。
w/ 4 ) ;上层 测试 点 距水 面 以下 1 0 c m,下 层 测试 点 距 水面 以下 1 0 0 c m。开机前 测量 各点 的溶解 氧 含量
机 、水车式 增氧 机 、射流式 增 氧机 和微孔 曝气 增氧
设 备 。本研 究 旨在研 究 叶轮式 增氧 机 、水 车式 增 氧 机 和微孔 曝气增 氧设 备 的增 氧性 能 ,通过 比较 它们
水产养殖户如何才能实现高效运用均衡增氧的目的

水产养殖户如何才能实现高效运用均衡增氧的目的?水体溶氧对鱼的摄食影响明显,高溶氧可大大提高鱼的食料速度及食料量;鱼类摄食旺盛,消化率高,因为鱼的食料量随着溶氧的增高而增加;反之,在养殖中,水质轻度缺氧虽不会直接导致鱼虾死亡,但严重影响鱼的食料量及生长速度,使饵系数提高。
针对池塘溶氧问题,通威365高效水产养殖模式之均衡增氧将大大改善池塘缺氧的情况,均衡增氧技术是指通过高效的设施配备,综合改善池塘溶氧,提高池塘溶氧利用率,同时针对关键区域进行高效复合增氧。
而想要真正发挥均衡增氧的效果,关键技术点就是池塘料台底层微孔增氧以及科学合理搭配使用几种增氧机。
一、池塘的“发动机”部位的增氧——投饵区底部微孔曝气增氧技术采用罗茨鼓风机通过微孔管道在池塘底部充气增氧,微孔管将空气以微气泡形式分散到水中,微气泡由池底向上浮,气泡在气体高氧分压作用下,将氧气充分溶入水中,提高了水体各层空间养殖对象的活动能力,为增加水体生物负载创造了条件;同时,可加速水体底部沉积的有机物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氧化分解;还可造成水流的旋转和上下流动,水流的上下流动将上层富含氧气的水带入底层,水流的旋转流动将微孔管周围富含氧气的水向外扩散,实现池水的均匀增氧。
利用此原理将大大改善投饵区恶劣的吃食环境。
曝气增氧在水体底部产生的气泡流范围广,一般水深在2m时,雾化型气泡可扩散到3-4m;一个直径在1.2m的水下式增氧盘产生漩涡型气泡水流的有效增氧面积为35m2,构建了“人工肺叶”增氧网络,可以实现池塘投饵区全覆盖。
微孔增氧有以下几点优势:1. 能有效改善水底底层缺氧问题:不会把水体搅浑和伤及种苗,可以使养殖密度提高30%,平均产量提高30%-40%。
2. 缩短了养殖周期:促进水体中的有益藻类和浮游生物的繁殖生长,使天然饵料增加,可以节约10%左右的饵料。
3. 促进池塘生态良性循环:使水体流动和底部溶氧充足,从而使有害物质大幅度减少,尤其是对亚硝酸盐和大肠杆菌的降低效果更为明显。
增氧机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增氧机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增氧机是养鱼行业一种比较有效的防止浮头、提高产量的机械。
增氧机有搅水、增氧和曝气等几方面作用。
这些作用虽然在运转过程中同时完成,但在不同的情况下,则以一个或两个作用为主。
一、增氧机的增氧作用增氧机的增氧效果与池水中溶氧量饱和度成反比。
即水中溶氧量越高,增氧机的增氧效果越差。
因此,在夜间或清晨池水溶氧量低时开机,才能充分发挥增氧机的增氧效果。
增氧机的增氧效果还与其功率及负荷水面大小有关。
据测定,一般叶轮增氧机每千瓦/小时能向水中增氧1.5千克左右。
当增氧机负荷水面较大,例如在0.3千瓦/亩-0.6千瓦/亩时,其增氧值平均分配与池塘整个水体的数值是较低的。
如水深2.5米面积6亩的鱼池,开动3千瓦叶轮增氧机每时每升池水增氧的理论值仅为0.45毫克。
二、增氧机的搅水作用叶轮增氧机的搅水性能良好,有向上提水的轴向上升流和伴流,因而能造成整个池水能循环流转。
精养鱼池晴天中午上下水层溶氧量相差很大,上层水的涪解氧往往超过饱和,此时开机能使水中溶氧量趋于均匀分布。
在晴天中午测定表明,用3千瓦叶轮增氧机,3.3亩池开机15分-20分,5亩池开机20分-30分,7亩池开机50分,9亩池开机1时后,全池(水深均为2.5米-2.7米)上、下水层溶解氧基本分布均匀。
三、增氧机的曝气作用增氧机的曝气作用能使池水的溶解气体逸出,其逸出的速度与该气体在水中的浓度成正比。
因此,夜间和清晨开机能加速水中有毒气体逸散。
中午开机虽也加速了上层水溶解氧的逸出,但由于其搅水作用强,液面更新快,故溶解氧逸出量并不高,大部分的溶氧仍通过增氧机的搅水作用而扩散至下层。
鱼类循环水养殖纯氧增氧设备的设计与增氧性能测试研究

(. 1 中国水产科学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 黑龙江哈尔滨 10 7 ; . 50 0 2 上海海洋大学工程学院 , 上海 2 10 ) 0 3 6
摘要 : 介绍 了一种用于工厂化循环水养殖 的纯氧增氧设备 , 利用射 流器将水 和纯氧混合后射入 混合罐 中, 增加氧 气与水 的接触时间 , 并设有未溶解氧气的 回收装置 。通过在 线 自动检测 溶解 氧的变化 , 对射 流器的主要 尺寸进行 优 选, 确定理想 尺寸 。通过溶解氧的变化监 测试 验 , 证明 了纯氧增氧 比空气 增氧具有更 大的优势 ; 过对设备 的氧气利 通 用率和动力效率进行试验研究 , 得出了不 同进气流 量下 的变化 规律 , 备 的氧气利用 率可达 8 .8 , 设 7 1 % 动力效率 与进
一
种 可 以 回收 剩余 气 体 的纯 氧增 氧 设 备 , 用 射 流 器 与混 合 采
7
罐相结合的设计 , 剪切纯氧气泡并使之与水剧烈混合 , 增加 纯 氧与水的接触 时间并进行剩余纯 氧气体的 回收 ; 开发 了溶解 氧监测系统 , 用于射流器的尺寸优选 , 高试验的 自动化水平 提
加 了 成本 。
律 , 以设计射 流器时不得 不 使用经验 公式 。因此 , 所 设计
2 . 5 . 尺 寸须 通 过 实 际 效 果试 验 来 检 定 。为 方便 试 验 时 更3 射4流器 换 6
的重要部件 , 将各部分设 计成便于拆卸的结构 , 如图 1 所示 。
针 对 纯 氧增 氧 能 耗 偏 高 和利 用率 低 的 问题 , 者 设 计 了 笔
等 , 氧气 利 用 率 分 别 为 3 % ~5 % 、0 ~9 % 、0 ~ 0 0 8% 0 4% 8 % 。下 流 式 气泡 接 触 器 和 U型 管 都需 要 10k a左 右 的 压 0 0 P 强 , 耗 偏 高 ; 充 柱 在 不 加 压 时 的 氧 气 利 用 率 约 4 % ~ 能 填 0 8 % , 明剩 余 未 溶 解 的 氧 气 有 2 % ~ 0 被 浪 费 掉 了 , 0 表 0 6% 未 能 充 分与 水 混 合 的纯 氧 直 接 随水 流 排 出 , 浪 费 了资 源 又 增 既
池塘养殖增氧方式效果比较

池塘养殖增氧方式效果比较林海;周刚;周军;李旭光;王嘉俊;赵林华【期刊名称】《水产养殖》【年(卷),期】2010(031)005【摘要】为了解微孔增氧对池塘水体能量流动、水质及养殖效益的影响,对2种不同增氧方式下3个河蟹养殖池塘的养殖周期(4-9月份)进行了水质测定,获得了池塘不同水层的水温、溶氧、氨氮、亚硝酸盐及高锰酸钾盐指数数据.结果表明,夏季高温时采用微孔管道增氧能有效降低表层、底层的温差,一定程度上降低底层水温.微孔管道增氧能有效增加水体溶氧,开机90min水体底层溶氧增加速率是普通增氧机的5倍;6-9月份采用微孔增氧的池塘水体较普通增氧,NO2-N低70%以上,NH3-N低22.9%以上,高锰酸钾盐指数低20%以上,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总页数】3页(P42-44)【作者】林海;周刚;周军;李旭光;王嘉俊;赵林华【作者单位】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7;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7;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7;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7;金坛市水产技术指导站,江苏,金坛,213200;金坛市水产技术指导站,江苏,金坛,213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69.3【相关文献】1.几种机械增氧方式在池塘养殖中的增氧性能比较 [J], 谷坚;顾海涛;门涛;刘兴国;曹建军2.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中几种机械增氧模式的应用比较 [J], 魏珂;杨敬辉;赵羚云3.微孔曝气增氧与叶轮增氧机增氧在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的应用比较 [J], 李燕;李建忠;叶军强;陈薇4.草鱼养殖池塘微孔增氧与叶轮式增氧机增氧效果比较 [J], 罗楠;万锦涛;李涵5.水产养殖系统中机械增氧与液态氧增氧的效果比较 [J], 李玉全;张海艳;李健;王清印;李振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方精养池塘涌浪式增氧机与叶轮式增氧机对比模式试验

表2和表3数据计算基数及公式: 鲤鱼苗种价格:7元/500g;鲤鱼成鱼出塘池边价格:4.6元/500g; 鲢鱼苗种价格:2.5元/500g;鳙鱼苗种价格: 5元/500g; 鲢鱼1kg以下出塘池边价格为2.3元/500g; 鳙鱼1kg~1.5kg出塘池边价格为4元/500g; 34%蛋白的通威鲤鱼颗粒饲料每吨3500元,每个池塘用6t,32%蛋白的禾丰 草鱼颗粒饲料每吨3350元,每个池塘用24t。每个池塘用饲料成本为101400元。 每个池塘效益(10亩)计算公式如下:每个池塘效益=(鲤鱼总收入-鲤鱼苗 种成本)+(鲢鱼总收入-鲢鱼苗种成本)+(鳙鱼总收入-鳙鱼苗种成本)-饲料 成本 该效益不是净利润,因为是在新开河镇渔场进行的试验养殖,所有水电费 用、工人人工费用、池塘租金费用、出鱼网费及药品费用没有计算在内。 3.涌浪式增氧机与叶轮式增氧机成本费用对比
2.各池塘经济效益情况
表2.4个池塘收益情况 池塘 鲤鱼总收入 鲤鱼苗成本 鲢总收入 鲢苗成本 鳙总收入 鳙苗成本 饲料成本 效益(元) 编 号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1 211582 28000 13124 2250 11572 2500 101400 102128 2 184290 28000 11123 2250 11156 2500 101400 72419 3 202901 28000 12418 2250 11732 2500 101400 92901 4 188890 28000 12510 2250 11184 2500 101400 78434
表3.涌浪式增氧机与叶轮式增氧机使用成本费用对比 增氧机类型 购机成本 功率 使用年限 涌浪式 增氧机 叶轮式 增氧机 3350 1450 1.1 3.0 6 5 每台年成本 每台年均 每台年电费 每台年总费用 (元) 使用时间 (元) 558元 290元 800小时 800小时 440 1200 998 1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