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礼荣教授个人简历范文
戴元荣温州防痨协会理事长-温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记温州市防痨协会理事长戴元荣教授戴元荣现任温州市防痨协会理事长。
内科主任医师,教授。
男,汉族,1963年4月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
1979年至1984年8月就读于温州医学院医学系,毕业后分配到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任住院医师,1988年8月考入温州医学院研究生院,攻读呼吸内科硕士学位,是温州市较早知名医学院校毕业的呼吸内科硕士研究生之一。
1992年晋升为主治医师,1997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同年担任呼吸内科主任。
2000年入选温州市“5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
2002年晋升为主任医师。
2003年担任硕士生导师至今。
2005年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选。
2010年评为内科学教授。
他从事呼吸内科的医疗、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近30年,对支气管哮喘有较深入的研究,为省内外著名哮喘病学专家。
擅长于哮喘、慢支、肺气肿、肺部感染、肺癌及呼吸系统疑难杂症的诊治。
通晓内科学理论,有丰富的临床、教学和科研经验。
在担任呼吸内科主任期间,创建了设备先进、配备齐全的肺功能检查室、雾化室、呼出气一氧化氮监测室,成功开创了无创通气、支气管镜检查及镜下介入治疗等技术。
平时刻苦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对技术精益求精是他对自己的要求。
在临床工作中,经过大量的诊疗工作实践,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抢救了不少重危病人。
特别在哮喘诊治方面,有独到的诊疗技术和科研建树。
他重视培养下级医务人员,带出了呼吸科一大批专业骨干人才,培养的研究生达20多人,使呼吸科拥有科学合理的人才梯队。
2010年他开始了科研项目《支气管内膜结核流行病学调查及诊断治疗探讨》的研究,大大提高了支气管内膜结核诊断、治疗水平,同时也摸清了我市支气管内膜结核的流行情况,加快了我市的结核病控制步伐。
他领导的呼吸组是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内科重点专业之一。
戴元荣教授很早以来一直非常关注温州市的结核病防治工作,积极参与防痨协会活动。
在担任协会副理事长、理事长以来,更是醉心于协会工作,为温州市防痨协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基于音素评分模型的发音标准度评测研究

中 , 国 的斯 坦 福 研 究 中心 ( R ) 出 了 后 验 概 率 美 S I提
( o tr rP o a it) P sei rb bl y 的发音 标准 度评 价 策 略l , o i 2 刮 该 策 略被 广 泛 应 用 于 各 种 C L系 统L ] 并 被 证 AL 4 , 。 实 具有 良好 的评 测性 能 和鲁棒 性 。但研 究发 现后 验 概 率策 略评 价发 音标 准度 上存 在着 严重 的缺 陷 。针
p t r a ss e a g a e l a n n y t ms Ho v r h ic e a c e we n p se i r p o a i t n v l a o s u e s it d ln u g e r i g s s e . we e ,t e d s r p n y b t e o t r r b b l y a d e au t r ’ o i c ie i so v o s r r i b i u .Th sp p ri t o u e Ph n c rn o e’ t a i a e n r d c s“ o eS o ig M d l ’wh c r n f r o t r rp o a i t o d a t ih t a so ms p s e i r b b l y t e l o i wih t e p o lm. B t i e r a d n n l e r p o e s o i g mo es a e i v s ia e n i d t a :c o e f r d s l — h r be o h l a n o —i a h n c r d l r n e tg t d a d we f h t l s o me o u n n n n t n c n b b a n d f r 1 e r p o e s o i g mo e s a d g a i n e c n t o a e u e o o l e r p o e i a e o t i e o i a h n c rn d l n r d e t d s e tme h d c n b s d f r n n i a h n o n n s o i g mo e s c rn d l .Ex e i n a e u t a e n 4 8 p o l ’ l e P C a a a e i d c t h tt i p r a h c n sg ii p rme t lr s l b s d o 9 e p e S i S d t b s n ia e t a h sa p o c a i nf— s v c n l m p o e s s e p r o ma c :a p o i t l 2 a ty i r v y t m e f r n e p r x ma ey 4 r l t e p r o ma c a n wh n p s e i r p o a i t s a e ea i e f r n e g i e o t ro r b bl i r v ie r l t e p ro m a c an wh n p o a i te ea i e f r n e g i e r b b l is v i
科学家群体中的一位女强人

一
十能 不依
,
为了逃避早婚 也为了实 现 自 己 上大 学 谋 自立的 愿望 戴受惠对学 习抓得更紧了 并 且 暗暗下决心提前 报考大学
、
,
、
早在
,
195 7
年 戴受 惠 就被 吸收为 中共 预备党员
, . ,
,
.
在苏联进修期间 按期转为 正 式党员 了
。
至 此 戴受 惠在政治 上 成熟了 在业务 上 成长起来
5 究 高温特殊 半 导 体材 料研究两 个领 域里 完成 了 1
, , 。 , ,
了进 入高等学府深 造 的大 门 此时此刻 她 白净 而 带稚 气的脸上 绽开 了幸福的笑容 美好的前途 和希望
, . ,
膝 胧中 她似乎看 到 了
,
由于 当时家 境困难 父 亲 为她拿不 出外 出求学 的 路费 她只好迈进 了本市武汉 大学 的校 门 被分 到了化 学系专业
一
于 是 我带着人 们发出的这 一连串艇向 去追导这
,
,
位成功女科学家的脚 迹
“
…
;
、
,
以 才 能衬 求 自立
1 94
“
”
8
年春
.
6 戴受 惠 刚满 1
,
’
宕
。
称 号 并奖励她三个档次的工资时 会场上再 一 次爆发 出更加热烈的 攀声
.
,
,
在那社会动荡 通 之 膨胀的 乍月 身为小商的戴受
惠 父 母 正 在为孩子 们的 吃饭, Nhomakorabea,
学发 愁
。
戴受感代表 获奖单位和个人上 台讲话了
,
.
会场里
一 夭夜 晚 戴受惠 听 到 愁 眉 苦脸 的妈 妈与爸爸商
当今高新科学技术的儒学控制

当今高新科学技术的儒学控制作者:戴荣里来源:《唯实》2012年第02期作者简介:戴荣里(1964- ),男,山东临沂人,中国中铁建工集团党委(行政)办公室副主任,高工;中国人民大学科学哲学专业博士生;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科中心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哲学。
摘要:当今高新科学技术发展是一把双刃剑,用儒学控制高新科学技术发展是一种哲学参照系。
既要从体制和制度层面运用儒学理论作政策指导,又要从道德和责任意识上强化高新科学技术工作者的自律意识,从而使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沿着一种稳妥健康的轨道和谐发展。
关键词:高新;科技;儒学;控制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2)02-0038-04近年来,中国高新技术的发展有领先世界发展潮流的趋势,当代中国的航天技术和高速铁路技术以其自主创新能力之强享誉世界。
高新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为人类带来了福祉,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
日本海啸所引发的核电站事故和中国高速铁路“7.23”特大事故再一次暴露了当代高新技术强烈分化的双刃剑效应。
如何调和这种两极分化现象,更好地让高新科学技术服务于全人类,更好地指引广大高新科技人员对高新科技的开发与应用,已经成为众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的哲学话题和科学攻关议题,成为各国政府所共同关心的时代话题;面向未来中国高科技的发展,如何挖掘传统的儒家文化,为高新科技的发展寻求更好的发展空间,也成为国内学者研讨的时代问题。
本文通过对当今高新科学技术的现状分析,试图融入儒学的控制理论,为调和高新科学技术发展轨道的背反现象提供一种学术参照。
一、对高新科学技术实行儒学控制的必要性从科学求真的角度看,科学不存在好坏,只有真与不真的区别。
由于技术与科学的关联性,人们习惯于把各类技术称为科学技术,其实,技术和科学的求真不同,它是求利的。
爱因斯坦说:“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
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和灾难,完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
校长应带头上好“思政课”

作者: 戴荣[1]
作者机构: [1]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
出版物刊名: 江苏教育
页码: 1-1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83期
主题词: 思政课;立德树人;节约能源;公共场所;爱国情;节水节电;校长;积极回应
摘要:学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我认为,校长还是学校的首席思政课老师,应该带头上好思政课.校长的思政课何时上,在哪里上?我的体会是:一是在举手投足间.校长的一言一行要充满爱国情、强国志,以满腔热忱、满怀激情地投入每天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否则,校长的教育行为就会是苍白无力的.例如,我们要求学生每天抬头叫人、微笑叫人,那么校长也要主动与学生打招呼,积极回应学生的问候;我们要求学生有维护校园整洁的义务,那么校长不仅不能乱扔垃圾,还应该随手捡起地面的垃圾;我们要求学生节水节电,那么校长就要做节约能源的模范,在办公室少开一盏灯、少开一会儿空调,在公共场所能随手关上不该开的电灯,关紧在滴水的龙头.。
雷公藤甲素的毒理作用研究进展

雷公藤甲素的毒理作用研究进展姚利琛,戴 岳 (中国药科大学,江苏南京210009)摘要:雷公藤甲素是从卫矛科植物雷公藤提取到的环氧二萜内酯类化合物,是雷公藤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炎、免疫调节和抗肿瘤等作用,亦是雷公藤的主要毒性成分,对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和免疫系统等具有明显的毒性,极大地限制了其开发利用。
国内外学者试图通过结构改造、开发新型载药系统、联合用药等手段降低雷公藤甲素的毒副作用。
本文总结雷公藤甲素毒副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为其减毒和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雷公藤甲素;毒副作用;作用机制中图分类号:R9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3765(2021) 04 0022 03作者简介:姚利琛,男(1996-)。
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在读硕士。
通讯作者:戴 岳。
男,中国药科大学教授。
ResearchProgressintheToxicologicalEffectofTriptolideYAOLi chen,DAIYue(ChinaPharmaceuticalUniversity,Nanjing210009,China)ABSTRACT:Triptolide,anepoxyditerpenoidlactone,isoneofthemainactivecomponentsofTripterygiumwilfor dii,andhasanti inflammatory,immunomodulatoryandanti tumoreffects Ontheotherhand,asthemaintoxiccomponentofTripterygiumwilfordii,triptolidehasmultipletoxiceffectsondigestivesystem,urinarysystem,reproductivesystem,circulatorysystemandimmunesystem,whichgreatlylimititsdevelopmentandutilization Domesticandforeignresearcherstrytoreducethetoxicityandsideeffectsoftriptolidebymeansofstructuralmodification,drugdeliv erysystemdevelopment,andcombinationofdrugs Thispapersummarizestheresearchprogressoftoxicityandsideeffectsandmechanismoftriptolide,andprovidesclueforitsdetoxificationanddevelopment KEYWORDS:Triptolide;Sideeffect;Mechanism 雷公藤(TripterygiumwilfordiiHook f )又称黄藤木、三棱花、断肠草等,为卫矛科雷公藤属木质藤本植物,在我国南方广泛分布,其入药部分为根或根的木质部,味苦、辛,性寒,有大毒,主要功效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杀虫止痒。
米卡芬净单药及联合两性霉素B对小鼠侵袭性肺曲霉病的治疗作用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12·Journal of Clinical M edicine in Practice2008年第12卷第7期论 著米卡芬净单药及联合两性霉素B对小鼠侵袭性肺曲霉病的治疗作用荣 令,周 新(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上海,200080) 摘 要:目的 评价米卡芬净单药及联合两性霉素B对小鼠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治疗作用。
方法 采用环磷酰胺骨髓抑制、烟曲霉孢子滴鼻接种构建中性粒细胞减少小鼠IPA模型。
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为4组:模型对照组(NS+5%GS,A 组)、米卡芬净治疗组[5mg/(kg·d),B组]、两性霉素B治疗组[1mg/(kg·d),C组]和米卡芬净[5mg/(kg·d)]加两性霉素B[1 mg/(kg·d)]治疗组(D组),治疗从接种第2天开始,每天1次,共7d。
①动物生存期观察:每组15~16只小鼠,接种后每天观察1次至第21天。
共进行2批次实验,分别给予2×105和6×106个孢子/小鼠。
②肺的真菌负荷:每组9只小鼠,给予1.5×104个孢子/小鼠。
治疗结束后取肺,匀浆后梯度稀释培养,记取菌落数并计算肺的真菌负荷量。
结果 ①生存分析:第1批次,米卡芬净、两性霉素B单药及联合用药治疗均能延长小鼠生存期,但3种治疗方案在延长生存期方面差异无显著性(B组、C 组分别与A组比较均有P<0.05,D组与A组比较P<0.01)。
第2批次,联合用药组生存期长于其它各组,米卡芬净及两性霉素B单药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D组与A组比较P<0.01;D组分别与B组及C组比较均有P<0.05)。
②肺的真菌负荷:两性霉素B单药及联合用药均能降低肺的真菌负荷,米卡芬净单药不降低肺的真菌负荷(C组与A组比较P<0.01;D组与A组比较P<0.05;B组与C组比较P<0.05;B组与D组比较P<0.01)。
2020年大学本科论文范文合成

大学本科论文范文合成2018-12-03 14:50 |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王导开栏的话:树高千尺不忘根,水流万里总思源。
自古以来,丽州大地人才辈出,古有陈同甫经世致用才学惊人,后有吕公望从军务实革命先驱。
自而今,人杰地灵的永康更是涌现出一批批在科学技术经济人文等各个领域都颇有建树的新时代人才。
他们求学在外,心念桑梓,在各自领域不断取得突破的同时,不忘家乡父老情深,关注永康的变化,心系家乡的发展。
本月月底,永康博士大会将隆重召开,自今日起,本报特开辟《永康群英谱》栏目,让我们一起走进聆听他们与家乡的故事。
颜德岳,著名高分子化学家,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讲席教授,四川轻化工大学名誉校长。
1937年生于浙江永康。
1961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1965年吉林大学化学系研究生毕业。
xx年比利时Leuven天主教大学授予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xx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致力于非稳态聚合反应动力学、超支化聚合物的分子设计和不规整聚合物超分子自组装等领域的研究。
近年来提出两亲性药-药缀合物纳米药的概念,研究抗肿瘤新药和药物递送。
11月22日,初访颜德岳院士时正值小雪节气。
早晨的海风带着丝丝凉气,吹过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化学A楼,记者不自觉裹了裹衣服,而身边已过耄耋之年的颜德岳却丝毫不受影响,精神抖擞,始终面带笑容。
的确,经历过人生诸多风浪的他,又怎还会因为些许微风动摇?出生于寒门的颜德岳,对工作生活始终保留着一份赤诚。
大学里不到20平方米的办公室,进门右侧放着一个老式书架,满满摆着各式科研书籍及获奖证明,只留下一条窄窄的通道;办公桌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风格的普通桌子,只够放台笔记本电脑和一些书籍。
名满全球化学界的中科院院士,办公场所简陋如斯,以至于竟然不足以容纳工作人员和记者同时落座采访。
“我要那么大的办公室没什么用,还不如把空间留给学生做实验。
”说着,老先生带着记者来到会议室,在晨光中,开始讲述他与家乡的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一文库()/个人简历
戴礼荣教授个人简历范文
戴礼荣,男,生于1962年7月,信号与信息系统博士,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语音识别,语音合成,基于内容的音视频检索,实时
DSP(DigitalSignalProcessing)技术,自适应信号处理等。
主讲《现代数字信号处理》研究生课程。
1983年7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系电子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并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6年7月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电子工程系信号与系统专业硕士毕业并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7年7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博士毕业并获工学博士学位
1986.7-1994.2,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电子工程系,助教、讲师;
1997.7-至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讲师、副教授、教授;
近年来从事过的主要研究任务:2003年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国家基金项目“分布式语音前端综合计算”;2004年-20XX年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防预研项目“中低速语音编码中参数码本的求解算法研究”、“RELP压缩算法还原逼近技术研究”;2002-20XX 作为负责人之一承担了十五863软件重大专项“面向网络环境及内容的语音信息处理应用平台”(2002-2003);2002-2003作为项目负责人之一承担了十五863项目“嵌入式语音识别与合成”;2000年-2002作为项目负责人之一承担了863项目“HPC(手持个人计算机)语音压缩与重放”;作为项目主要成员参加了多项863项目如“PSTN网上可视多媒体通信系统”、“KD-863汉语文语转换系统实用化研究”和多项国家基金项目如“高性能汉语文语转换研究”的研究。
研究成果和获专利情况: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次;
“Auto-correlationAnalysisofSpeechSignalsUsingFermatNumberTran sform(FNT)”(IEEETRANS.SignalProcessing)获得安徽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获得专利2项。
在国内外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
其中发表在IEEETRANS.SignalProcessing一篇,国内核心刊物30余篇。
近两年发表的论文如下:**
1)FengZhang,YanSong,Li-RongDai,Ren-HuaWang,Two-layerDistance SchemeinMatchingEngineforQuerybyHummingSystem,
ISCSLP-20XX,tobepublished**
2)刘波戴礼荣王仁华杜俊李锦宇,基于双高斯分布的特征参数规整方法在语音识别中的应用自动化学报,Vol.32,No.4,July,20XX,pp.519-525**
3)王子祥戴礼荣王玉平王仁华,基于音素绑定码本映射的说话人声音转换方法,模式识别与人工智
能,Vol.19,no.8,Jun.,20XX,pp.300-306**
4)汪萌戴礼荣宋彦王仁华,一种使用双滤波器的回声消除算法,数据采集与处理,Vol.21,No.1,Mar.20XX,pp.74-79**
5)LongQin,Gao-PengChen,Zhen-HuaLing,Li-RongDai,“animprovedsp ectralandprosodictransformationmethodinstraight-basedvoiceconv ersion”,ICASSP2005,March18-23,2005,Philadelphia,PA,U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