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归纳

合集下载

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方程计算

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方程计算

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方程计算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产生的数量。

在化学反应中,了解反应速率的大小和变化对于研究反应机理和优化反应条件至关重要。

为了准确计算反应速率,化学家们发展了一些反应速率方程。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反应速率方程及其计算方法。

一、零级反应速率方程零级反应速率方程描述了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的情况。

在这种反应中,反应物以恒定速率转化为生成物,其速率不受反应物浓度的影响。

零级反应速率方程的一般形式为:“反应速率 = k”,其中k为反应速率常数。

由于反应速率与浓度无关,该常数可以直接从实验数据中得出。

二、一级反应速率方程一级反应速率方程用来描述反应速率与一个反应物浓度成正比的情况。

在这种反应中,反应速率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一级反应速率方程的一般形式为:“反应速率= k[A]”,其中[A]表示反应物A的浓度,k为反应速率常数。

通过实验测定不同浓度下的反应速率并绘制相应的速率浓度曲线,可以确定反应速率常数k的值。

三、二级反应速率方程二级反应速率方程用来描述反应速率与一个或两个反应物浓度成正比的情况。

在这种反应中,反应速率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反应速率对浓度的变化更为敏感。

二级反应速率方程的一般形式有两种:1. 反应速率 = k[A]2. 反应速率 = k[A][B]在第一种形式中,反应速率仅与反应物A的浓度成正比;而在第二种形式中,反应速率与反应物A和B的浓度同时成正比。

通过实验测定不同浓度下的反应速率并绘制相应的速率浓度曲线,可以确定反应速率常数k的值。

值得注意的是,当反应为二级反应时,若反应物B的浓度是恒定的,则反应速率方程可化简为一级反应速率方程。

四、多级反应速率方程在某些情况下,反应速率可能与不止一个反应物的浓度相关。

这时,可以根据具体的反应机理推导出多级反应速率方程。

多级反应速率方程的一般形式为:“反应速率= k[A]^n[B]^m”,其中n和m分别为反应物A和B的反应级数,k为反应速率常数。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

6.2.1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1.三段式法:(1)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找出各物质的起始量、转化量、某时刻量。

(3)根据已知条件计算。

例:在一定条件下,向 2 L 密闭容器中充入 2 mol N 2和 4 mol H 2发生反应N 2(g)+3H 2(g)2NH 3(g),10 min 时测定生成NH 3 1 mol ,则用N 2、H 2、NH 3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分别为多少? N 2(g) + 3H 2(g) 2NH 3(g)起始 2 mol 4 mol 0 转化 0.5 mol 1.5 mol 1 mol末 1.5 mol 2.5 mol 1 mol 在“三段式”中,转化的部分是按照化学计量系数进行反应的 v (N 2)=0.5 mol 2 L ×10 min=0.025 mol/(L ·min) v (H 2)= 1.5 mol 2 L ×10 min=0.075 mol/(L ·min) v (NH 3)=1 mol2 L ×10 min =0.05 mol/(L ·min) %100)()(⨯=或质量、浓度反应物起始的物质的量或质量、浓度反应物转化的物质的量α N 2的转化率=%52%10025.0=⨯,H 2的转化率=.5%73%10045.1=⨯ 生成物的产率:指生成物的实际值与理论值(按照方程式计算的出来的)的比值 NH 3的产率=%5.37%100mol 38mol 1=⨯ 反应结束时各物质的浓度c (N 2)=L /mol 75.02L mol 5.1=,c (H 2)=L /mol 25.12Lmol 5.2=,c (NH 3)=L /mol 5.02Lmol 1= 反应结束时各物质的百分含量(气体的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质量分数)N 2的体积分数=%30%10015.25.15.1=⨯++ H 2的体积分数=%50%10015.25.15.2=⨯++NH 3的体积分数=%20%10015.25.11=⨯++ 恒温时,两种容器 恒温恒容恒温恒压 恒温、恒容时:2121n n P P = 恒温、恒压时:2121n n V V = 56)15.25.1()42(=+++==mol mol n n P P 后前后前 56)15.25.1()42(=+++==mol mol n n V V 后前后前 2.相关计算 (1)计算用某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四种速率计算方法

化学反应四种速率计算方法

化学反应四种速率计算方法
在化学反应中,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出现
的量。

了解和计算反应的速率对于研究和理解化学反应机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四种常用的化学反应速率计算方法。

1. 消失物质质量法
这是最简单的速率计算方法之一。

通过测量反应物的质量变化,可以确定反应物的消失速率。

计算公式如下:
速率= (Δ质量/ Δ时间)
其中,Δ质量表示反应物质量的变化量,Δ时间表示时间间隔。

2. 生成物质量法
类似于消失物质质量法,生成物质量法通过测量生成物质量的
变化来确定生成物的速率。

计算公式如下:
速率= (Δ质量/ Δ时间)
其中,Δ质量表示生成物质量的变化量,Δ时间表示时间间隔。

3. 体积变化法
在某些反应中,可以通过测量气体的体积变化来确定反应的速率。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气体生成或消耗的反应。

计算公式如下:
速率= (Δ体积/ Δ时间)
其中,Δ体积表示气体体积的变化量,Δ时间表示时间间隔。

4. 反应物浓度法
反应物浓度法是一种常用的速率计算方法,特别适用于液相反应。

通过测量反应物浓度的变化,可以确定反应物的速率。

计算公
式如下:
速率= (Δ浓度/ Δ时间)
其中,Δ浓度表示反应物浓度的变化量,Δ时间表示时间间隔。

以上是化学反应中常用的四种速率计算方法。

根据具体反应的
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速率计算,有助于更好地研究和理解化学
反应的进程和机制。

化学反应速率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

化学反应速率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

化学反应速率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化学反应速率是描述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得到,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几种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

一、平均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平均反应速率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反应物的浓度变化与时间的比值。

计算平均反应速率的公式为:平均反应速率 = (变化的反应物浓度)/(时间间隔)例如,对于A + B → C的反应,实验测得反应物A的浓度在时间t1时刻为[A]1,在时间t2时刻为[A]2。

则平均反应速率可以表示为:平均反应速率 = ([A]2 - [A]1)/(t2 - t1)二、瞬时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瞬时反应速率是指在某一特定时刻,反应物浓度的变化率。

瞬时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微分方程求解得到。

以反应物A消耗的速率为例,根据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可以得到微分方程:d[A]/dt = -k[A]^n (n为反应级数)通过对微分方程求解,可以得到反应物A消耗的速率表达式:r = k[A]^n其中,k为反应速率常数,n为反应级数。

瞬时反应速率在不同时间点上的值可以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得出。

三、表观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表观反应速率是指在含有催化剂的反应中,根据表观反应物的浓度变化与时间的比值计算得出的速率。

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

由于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所以催化剂浓度不随时间变化,可以将其从反应速率的计算中剔除。

四、影响因素的计算方法除了反应物浓度和时间的关系外,反应速率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压力、催化剂的选择等。

这些因素可以通过实验测定的数据进行计算。

例如,对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以利用阿伦尼乌斯方程来计算:k = A * exp(-Ea/RT)其中,k为反应速率常数,A为指前因子,Ea为活化能,R为气体常数,T为反应温度。

通过实验测定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可以计算出活化能Ea的数值。

综上所述,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包括平均反应速率、瞬时反应速率、表观反应速率和影响因素计算方法。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1)定义式法:利用公式v==计算化学反应速率,也可以利用公式计算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变化或时间等。

(2)关系式法:同一反应中,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物质的量浓度变化量之比=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

另外,也可以利用该等量关系书写未知的化学方程式或找各物质的速率关系。

2.化学反应速率大小比较的两种方法(1)归一法:换算成同一物质、同一单位表示,再比较数值大小。

(2)比值法:比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

如反应a A+b Bc C,要比较v(A)与v(B)的相对大小,即比较与的相对大小,若>,则用v(A)表示的反应速率比用v(B)表示的反应速率大。

(1)在一体积为10 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在850 ℃时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CO2(g)+H2 (g),CO和H2O浓度变化如图,则0~4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mol·L-1·min-1。

(2)对于某反应X(g)+3Y(g)2E(g)+2F(g),在甲、乙、丙、丁四种不同条件下,分别测得反应速率为甲,v(X)=0.3 mol·L-1·min-1;乙,v(Y)=1.2 mol·L-1·min-1;丙,v(E)=0.6 mol·L-1·min-1;丁,v(F)=0.9 mol·L-1·min-1。

则反应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1)改变物质状态:若第(2)问中F为固态,则E、F的化学反应速率相同吗?(2)改变速率单位:若E的化学反应速率由0.6 mol·L-1·min-1改为0.6 mol·L-1·s-1,则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还是丁吗?1.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0.45 mol·L-1·min-1②v(B)=0.6 mol·L-1·s-1③v(C)=0.4 mol·L-1·s-1④v(D)=0.45 mol·L-1·s-1下列有关反应速率的比较正确的是()A.④<③=②<①B.④>③>②>①C.④>③=②>①D.①>②>③>④2.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A与B反应生成C,其化学反应速率分别用v(A)、v(B)、v(C)表示。

高中化学的归纳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常数的计算

高中化学的归纳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常数的计算

高中化学的归纳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常数的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是高中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概念,通过计算这些参数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反应的快慢和反应达到平衡的倾向。

本文将介绍归纳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

一、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化学反应速率(Reaction Rate)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形成的量。

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可以根据反应物的浓度变化和反应物当量数的关系。

1. 反应物浓度变化法当反应可以用一个整数n表示摩尔关系时,可以根据反应物浓度的变化来计算反应的速率。

例如,对于化学反应A → B + C,反应物A 的浓度变化为-n,生成物B和C的浓度变化为n。

因此,反应速率可表示为:速率= Δ[A]/Δt = -Δ[B]/Δt = -Δ[C]/Δt其中,Δ[A]表示反应物A浓度的变化量,Δ[B]和Δ[C]分别表示生成物B和C的浓度变化量,Δt为反应时间的变化量。

2. 反应物当量数法当反应的摩尔关系不能简单表示为整数时,可以根据反应物的当量数来计算反应速率。

例如,对于化学反应A + 2B → C,反应速率可以用下式表示:速率 = -1/Δt * Δ[A] = -1/2Δt * Δ[B] =Δ[C]/Δt其中,Δ[A]和Δ[B]分别表示反应物A和B的浓度变化量,Δ[C]表示生成物C的浓度变化量,Δt为反应时间的变化量。

二、平衡常数的计算平衡常数(Equilibrium Constant)是指在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浓度之间的比值关系。

平衡常数可以通过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计算得出。

1. 定义平衡常数对于化学反应aA + bB ↔ cC + dD,平衡常数K的定义为:K = [C]^c[D]^d /[A]^a[B]^b其中,[A]、[B]、[C]、[D]分别表示各物质的浓度。

2. 计算平衡常数平衡常数可以通过已知浓度计算得出,也可以通过实验测得的浓度数据计算得出。

例如,若可观测到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分别为[A]0、[B]0、[C]0、[D]0,则平衡常数K的计算公式为:K = ([C]0)^c * ([D]0)^d / ([A]0)^a * ([B]0)^b根据已知浓度和反应物的摩尔关系,可以将平衡常数K计算出来。

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公式

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公式

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公式化学反应速率是描述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通常用摩尔浓度的变化率表示。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公式,包括平均速率公式、瞬时速率公式以及速率常数公式。

一、平均速率公式平均速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反应物的摩尔浓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

在考虑多个反应物或产物的情况下,平均速率可以表示为以下形式:平均速率= ΔC/Δt其中,ΔC表示反应物或产物摩尔浓度的变化量,Δt表示时间的变化量。

二、瞬时速率公式瞬时速率是指在某一时刻的反应速率,即反应物摩尔浓度与时间的导数。

对于一般的化学反应,瞬时速率可以通过实验数据得到。

在考虑多个反应物或产物的情况下,瞬时速率可以表示为以下形式:瞬时速率 = dC/dt其中,dC表示反应物或产物摩尔浓度的微元变化量,dt表示时间的微元变化量。

三、速率常数公式速率常数是指在特定温度下,反应物摩尔浓度与速率之间的比例关系。

速率常数与反应物的摩尔浓度相关,其数值通常通过实验测定获得。

对于一般的化学反应,速率常数公式可以表示为以下形式:速率 = k·[A]ⁿ·[B]ᵐ其中,速率表示反应速率,k表示速率常数,[A]和[B]分别表示反应物A和B的摩尔浓度,ⁿ和ᵐ分别表示反应物A和B的反应级数。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通过确定速率常数k的数值来了解反应的快慢程度。

速率常数的大小受到温度、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四、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除了速率常数,反应速率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反应物浓度、温度和表面积等。

一般来说,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物的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通过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我们可以调控反应条件,从而控制反应速率,提高化学反应的效率。

结论本文介绍了常见的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公式,包括平均速率公式、瞬时速率公式以及速率常数公式。

了解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原理,以及速率常数与实验条件和反应物浓度的关系。

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计算

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计算

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计算在化学反应中,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变化量。

而反应速率常数则是用来描述反应速率的一个参数,它反映了反应的快慢程度。

下面将介绍一些计算反应速率常数的方法。

一、零级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计算零级反应是指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的反应,其反应速率常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k = -1/t * ln(C/C0)其中,k为反应速率常数,t为反应时间,C为反应物浓度,C0为初始浓度。

二、一级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计算一级反应是指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的反应,其反应速率常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k = 1/t * ln(C0/C)其中,k为反应速率常数,t为反应时间,C为反应物浓度,C0为初始浓度。

三、二级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计算二级反应是指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平方成正比的反应,其反应速率常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k = 1/(t*C0) * (1/(C-C0) + 1/C)其中,k为反应速率常数,t为反应时间,C为反应物浓度,C0为初始浓度。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计算反应速率常数的方法只适用于满足动力学一级反应的反应。

对于其他类型的反应,可能需要使用其他的方法进行计算。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一种常用的计算反应速率常数的方法是根据速率定律进行实验,再通过实验数据拟合得到反应速率常数。

总结起来,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可以通过零级反应、一级反应、二级反应的计算公式来进行计算,也可以通过实验数据拟合得到。

不同类型的反应速率常数的计算方法略有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

这些计算方法对于研究反应动力学和反应机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归纳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计算,是化学计算中的一类重要问题,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得形式出现在各类试题中,也是高考考查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本文针对化学反应速率计算题的类型进行归纳总结。

1.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计算公式:公式:V=△C/t【例1】在密闭容器中,合成氨反应N2 + 3H2→2NH3,开始时N2浓度8mol/L,H2浓度20mol/L,5min后N2浓度变为6mol/L,求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解:用N2浓度变化表示:V(N2)=△C/t =(8mol/L- 6mol/L)/ 5min =0.4 mol/(L·min)用H2浓度变化表示:V(H2)= 0.4 mol/(L·min) × 3=1.2mol/(L·min);用NH3浓度变化表示:V(NH3)= 0.4 mol/(L·min) × 2= 0.8mol/(L·min) ;2.根据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反应速率:在同一个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的系数比。

对于反应来说,则有。

【例2】反应4NH3+5O24NO+6H2O在5 L 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 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X)(表示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生成物的生成速率)为A. (O2)=0.01 mol·L-1·s-1B. (NO)=0.008 mol·L-1·s-1C. (H2O)=0.003 mol·L-1·s-1D. (NH3)=0.002 mol·L-1·s-1解析:反应的平均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某物质浓度的变化量。

已知容器体积为5 L,时间半分钟即30 s,NO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0.3 mol,则c(NO)=0.3 mol/5 L=0.06 mol·L-1。

所以(NO)=0.06 mol·L-1/30 s=0.002 mol·L-1·s-1。

即可求出:(O2)=0.002 mol·L-1·s-1×=0.0025 mol·L-1·s-1;(H2O)=0.002 mol·L-1·s-1×=0.003 mol·L-1·s-1;(NH3)=0.002 mol·L-1·s-1×=0.002 mol·L-1·s-1。

答案为:CD。

3.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计算:【例3】某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在每升高10度时就增大到原来的3倍,若此反应的温度从20度升高到50度时,则其反应速率是原来的()A.6倍B.9倍C.18倍D.27倍解析:温度每升高10度时就增大到原来的3倍,则v末=v初×3(T末-T初)/10=3(50-20)/10=33=27.答案:D4、根据已知的浓度、温度等条件,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例4】把下列四种X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mL 2mol/L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到50mL,此时,X和盐酸缓慢地进行反应,其中反应最快的是()A. 10℃20mL 3mol/L的X溶液B. 20℃30mL 2mol/L的X溶液C. 20℃10mL 4mol/L的X溶液D. 10℃10mL 2mol/L的X溶液解析:在化学反应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在本题中要综合考虑浓度和温度的影响。

先比较浓度的大小,这里的浓度应该是混合以后的浓度,由于混合后各烧杯中盐酸的浓度相等,因此只要比较X的浓度,X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因为反应后溶液的体积均为50mL,所以X的物质的量最大,浓度就最大。

通过观察可知,混合后A、B选项中X的浓度相等,且最大,但B中温度更高,因此B的反应速率最快。

答案:B5、利用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或物质的量的变化数值或相关图像,确定化学反应方程式:【例5】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该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开始至2min,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本题的图形分析中可知,X、Y是随着反应的进行(时间的增加)物质的量逐渐减少,与此相反,Z的物质的量是随着反应的进行(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所以X、Y在反应方程式的左边,为反应物;而Z在反应方程式的右边,为生成物。

X、Y、Z在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应通过其相应的速率之比确定。

从图中的数据分析可知,用X、Y、Z表示的反应速率分别为:V(Y)=V(X)=V(Z)=。

则V(X)∶V(Y)∶V(Z)=0.075∶0.025∶0.05=3:1:2,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X+Y =2Z。

答案:3X+Y =2Z 0.05mol·L-1·min-16、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实验和计算:测定反应速率的方式和途径:化学反应的速率是通过实验测定的。

测定方法有:直接观察某些性质(如释放出气体的体积和体系压强);科学仪器测定(如颜色的深浅、光的吸收和发射、导电能力等);溶液中,常利用颜色深浅和显色物质浓度间的正比关系来跟踪反应的过程和测量反应速率。

【例6】某学生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他在100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实验记录如下(表中气体体积为累计值,且已转化为标准状况):①哪一时间段(指0~1、1~2、2~3、3~4、4~5 min)反应速率最大,原因是②哪一段时段的反应速率最小,原因是③求2~3分钟时间段以盐酸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该反应速率(设溶液体积不变,要写出计算过程④如果反应太激烈,为了减缓反应速率而又不减少产生氢气的量,他在盐酸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A 蒸馏水、B NaCl溶液、C NaNO3溶液、D CuSO4溶液、E Na2CO3溶液,你认为可行的是解析:①根据气体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可知在2~3内,气体体积变化最大,因此反应最快,原因是此时溶液中酸的浓度比较大,溶液温度比较高,温度和浓度两个量结合得最好;②最后一组数据变化最小,反应最慢,主要是由于此时酸的浓度太小,虽然温度比较高,但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浓度而不再是温度;③在2~3内,生成H2的物质的量n=(232mL-120 mL)/22400 mL/(L•mol)=0.005mol;由2H+~H2,则△c(H+)=0.005mol×2/0.1L=0.1mol/L,反应时间为1min,因此v=0.1 mol/(L•min);④要实现上述目标,加入的物质只能影响c(H+)但不能改变H+的物质的量。

因此选择AB.答案:①2~3min,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占主导作用4~5 min,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占主导作用。

③0.1 mol/(L•min)。

④AB7.与给出的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相关的信息题。

有的试题中涉及到化学反应速率常数,但化学反应速率常数只能出现在信息中,我们可以根据相关信息获得各种参数后再解题。

【例题7】Fe3+和I-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如下:2I-+2Fe3+ = 2Fe2++I2(水溶液)。

正向反应速率和I-、Fe3+的浓度关系为υ=k[I-]m[Fe3+]n(k为常数)通过所给数据计算得知:在υ=k[I-]m[Fe3+]n中,m、n的值为______。

A. m=1,n=1B. m=1,n=2C. m=2,n=1D. m=2,n=2碘离子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______铁离子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选填:小于、大于、等于)解析:三组数据代进去0.032k=k×o.2m×0.8n0.144k=k×0.6m×0.4n0.128k=k×0.8m×0.2n解得,m=2,n=1答案:C ;大于【巩固练习】1.反应4A(气)+5B(气)=4C(气)+6D(气)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C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

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 A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010 mol·L-1·s-1B. 容器中含D的物质的量至少为0.45molC. 容器中A、B、C、D的物质的量比一定是4:5:4:6D. 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一定增加了0.3mol答案:B2. 在一定条件下,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N2和10molH2发生反应,2min时,测得剩余N2为1mol,对于这个化学反应速率表示不正确的是()A、B、C、D、答案:C、D。

3.反应:3A(g)+B(g)=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0.6mol /(L ·S) ②vB=0.5mol/(L ·S)③vC=0.4mol /(L ·S) ④vD=6mol /(L ·min) 。

则此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得最快的是( )A. ②B.①和③C.④D.①答案:B4.在一个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X(气)+Y(气)2Z(气)若最初加入的X、Y和Z都是1mol,5min后反应容器中X的浓度变为0.6mol/(L•min)。

若要使反应容器中X的浓度变为0.2mol/(L•min,反应所需的时间可能为()A. 5minB. 10minC. 8minD.15min答案:D5.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υ(A)、υ(B)、υ(C)(mol·L-1·s-1)表示,且υ(A)、υ(B)、υ(C)之间有如下所示的关系:υ(B)=3υ(A);3υ(C)=2υ(B)。

则此反应可表示为()A. 2A+3B=2CB. A+3B=2CC. 3A+B=2CD. A+B=C答案:B15. 在锌与某浓度的盐酸反应的实验中,一个学生得到下面的结果:利用从A到F的结果:(1)画一幅以时间对温度的曲线图(纵轴表示时间,横轴表示温度)。

(2)利用你所画成的曲线图,你能得出关于温度影响反应速率的什么结论?(3)20℃时,2g锌箔溶解于酸中需花多长时间?(4)对比结果B与F,解释结果F为什么那么快?解析和答案:(1)可作如下图:(2)从这5组实验数据可归纳出,温度对该反应速度影响的规律为: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加快到原来的两倍。

(3)题目要求用已得有关反应速率的规律来求解20℃时的反应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