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2
吸收放出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H-H 键能为436kJ/mol,Cl-Cl键能为 247kJ/mol,H-Cl键能为431kJ/mol,判断该 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反应
解:(1)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能量。吸收总能量为: 436kJ+247kJ=683 kJ,
(2)化学键形成时需要释放能量。释放总能量为: 431kJ+431kJ=862 kJ,
③要注明ΔH, + 代表吸热, - 代表放热,注意 + 不
能省略,无论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为多少,
△H的单位总是 kJ/mol ,
物质的量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系数表示 不
表示分子数,因而系数可以是整数 ,也可是分数 。
⑤系数改变, △H 的数值也会同等程度的改变
针对训练
练习7、有人说,下列两个反应的ΔH 相同。
针对训练
练习12、在 101 kPa时,1mol CH4 完全燃
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放出 890 kJ的热量, 写出在 101 kPa时,1mol CH4 完全燃烧的热 化学方程式,1000 L CH4(标准状况)燃烧 后所产生的热量为多少?
夯实基础 ④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大小(要求:a )
高二化学选修四专题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高二化学选修四专题复习【专题一化学能与热能】考点一化学反应的焓变1.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1)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的角度分析,如图所示。
(2)从反应热的量化参数——键能的角度分析(3)反应热ΔH的基本计算公式Δ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ΔH=反应物的总键能之和——生成物的总键能之和例题1、某反应过程中体系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过程可表示为―→―→B.E1为反应物的平均能量与过渡态的能量差,称为正反应的活化能C.正反应的热效应为ΔH=E1-E2<0,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D.此图中逆反应的热效应ΔH=E1-E2<0,所以逆反应为放热反应考点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注明反应条件:反应热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
绝大多数反应是在25 ℃、101 kPa 下进行的,可不注明。
(2)注明物质状态: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表示固体、液体、气体、溶液。
(3)注意符号单位:ΔH 应包括“+”或“-”、数字和单位(kJ·mol -1)。
(4)注意守恒关系:①原子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②能量守恒。
(ΔH 与化学计量数相对应) (5)区别于普通方程式:一般不注“↑”、“↓”以及“点燃”、“加热”等。
(6)注意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且化学计量数必须与ΔH 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则ΔH 也要加倍。
例题2.已知在1×105Pa 、298 K 条件下,2 mol 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 kJ 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H 2O(g)===H 2(g)+12O 2(g) ΔH =-242 kJ·mol -1B .2H 2(g)+O 2(g)===2H 2O(l) ΔH =-484 kJ·mol -1C .H 2(g)+12O 2(g)===H 2O(g) ΔH =-242 kJD .2H 2(g)+O 2(g)===2H 2O(g) ΔH =-484 kJ·mol -1考点三 中和热和燃烧热比较项目燃烧热中和热相同点能量变化 ____反应ΔH ΔH __0,单位:________不同点反应物的量 ____ mol (O 2的量不限)可能是1 mol ,也可能是0.5 mol生成物的量不限量H 2O 是 ____ mol 反应热的含义__________时,____ 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不同反应物,燃烧热不同________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____ mol H 2O 时所释放的热量;不同反应物的中和热大致相同,均约为______ kJ·mol -1例题3.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HCl 和NaOH 反应的中和热ΔH =-57.3 kJ·mol -1,则H 2SO 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 =2×(-57.3) kJ·mol -1B .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 -1,则2CO 2(g)===2CO(g)+O 2(g)反应的ΔH =+(2×283.0)kJ·mol -1C .1 mol 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D .稀醋酸与稀NaOH 溶液反应生成1 mol 水,放出57.3 kJ 热量【规律与方法】 一、反应热大小的比较1.比较ΔH 的大小时需带正负号吗?2.怎样比较两个反应的ΔH 大小?(1)、同一反应,生成物状态不同时,同一反应,反应物状态不同时。
高二化学总结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与热力学

高二化学总结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与热力学化学反应是一个涉及能量转化的过程,其能量变化关系着反应的进行与速率。
热力学研究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以及与热力学参数的关系。
本文将对高中化学中涉及的能量变化与热力学知识进行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的化学概念。
一、能量的基本概念能量是物质存在和运动的基本属性,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包括化学反应物的能量以及反应释放或吸收的能量。
常用的能量单位是焦耳(J)。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指反应过程中释放出能量,温度升高,周围物质吸热。
吸热反应指反应过程中吸收外界的能量,温度降低,周围物质放热。
二、能量变化与焓变能量变化可以通过焓变(ΔH)来描述,焓变是化学反应中系统吸放热的大小。
焓变值为正表示吸热反应,为负表示放热反应。
焓变的单位也是焦耳(J)反应的焓变可以通过实验测定或计算得出。
实验测定焓变需要使用热量计,通过测量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和热量传递给水的量来计算焓变。
计算焓变需要使用热力学计算方法,例如利用标准焓变或化学方程式配平后的系数来计算。
三、热力学参数热力学中的常用参数包括标准焓变(ΔH°)、标准反应焓变(ΔHºrxn)、标准生成焓(ΔHºf)等。
这些参数能够提供有关反应热力学性质的信息。
1. 标准焓变(ΔH°)是在标准状态下(1 atm、298K)进行实验测定的焓变值。
标准焓变可以根据实验数据直接测得,常用于比较不同反应之间的能量变化。
2. 标准反应焓变(ΔHºrxn)是在标准状态下,化学方程式配平后,一个摩尔的反应物在标准条件下参与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变化。
标准反应焓变可以根据已知的标准生成焓和消耗焓来计算。
3. 标准生成焓(ΔHºf)是一摩尔化合物在标准状态下生成时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变化。
标准生成焓是评价物质的稳定性和热化学性质的重要参数。
四、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也称能量守恒定律)指出,能量不会凭空消失或增加,只会在不同的形式之间转化,且总能量守恒。
化学中考必备的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化学中考必备的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是化学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学化学考试中的重点和难点。
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规律对于化学学科的学习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化学中考必备的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知识点和示例。
一、热力学基础知识热力学是研究物质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规律的科学。
在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可以通过热力学进行分析。
下面是一些基础的热力学术语和概念:1. 系统与周围:在热力学中,研究对象称为系统,而与系统发生能量交换的一切物质和能量称为周围。
2. 热与功:热力学中的能量可以分为热和功两部分。
热是由于温度差引起的能量传递,而功是由于力的作用引起的能量传递。
3. 焓变: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可以通过焓变(ΔH)来表示。
焓变为正表示吸热反应,为负表示放热反应。
二、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根据化学反应释放或吸收的能量不同,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1. 放热反应:放热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释放出能量,使周围温度升高的反应。
典型的放热反应是燃烧反应,例如燃烧中的燃料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2. 吸热反应:吸热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吸收周围的能量,使周围温度降低的反应。
典型的吸热反应是物质的融化和蒸发过程,例如水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
三、放热反应的实例1. 酸碱中和反应:在酸碱中和反应中,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这是一种放热反应,其中释放的能量通常以热量的形式体现出来。
例如,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HCl(aq) + NaOH(aq) → NaCl(aq) + H2O(l) + ΔH这个方程式中的ΔH表示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
2.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发生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
一般情况下,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而还原反应是吸热反应。
例如,铁的氧化反应如下:4Fe(s) + 3O2(g) → 2Fe2O3(s) + ΔH四、吸热反应的实例1. 融化反应:融化反应是指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时吸收热量的过程。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是物质转变的过程,其中涉及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在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可以通过热量的吸收或释放来衡量。
热量是物质内部分子的热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化学反应的重要能量因素。
本文将探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以及与之相关的热化学方程式和各类化学反应类型的能量变化。
一、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描述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情况。
在热化学方程式中,我们使用ΔH表示反应的焓变,即反应前后系统的能量变化。
例如,当燃烧甲烷(CH4)产生二氧化碳(CO2)和水(H2O)时,热化学方程式可以写为:CH4 + 2O2 → CO2 + 2H2O ΔH = -890.3 kJ/mol这里的ΔH = -890.3 kJ/mol表示每摩尔甲烷燃烧产生的热量为-890.3千焦耳。
负号表示燃烧过程是放热的,即释放能量。
二、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基于ΔH的正负值,我们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1. 吸热反应:当化学反应吸收热量时,ΔH为正数。
这意味着反应物吸收了外界的热量,从而使反应产生的产物具有更高的能量。
吸热反应的一个例子是水的蒸发过程:H2O(l) → H2O(g) ΔH = +40.7 kJ/mol这里的ΔH = +40.7 kJ/mol表示每摩尔水蒸发所需的热量为40.7千焦耳。
正号表示蒸发过程是吸热的,即吸收能量。
2. 放热反应:当化学反应释放热量时,ΔH为负数。
这意味着反应物释放了能量,从而使反应产生的产物具有较低的能量。
放热反应的一个例子是燃烧反应:C(s) + O2(g) → CO2(g) ΔH = -393.5 kJ/mol这里的ΔH = -393.5 kJ/mol表示每摩尔氧化碳所释放的热量为393.5千焦耳。
负号表示燃烧过程是放热的,即释放能量。
三、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类型除了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化学反应还具有其他几种能量变化类型:1. 吸附反应:当反应物从溶液或气体中吸附到固体表面时,会释放出能量,这些反应通常是放热的。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2(2018-2019)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二课时)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 的能量,叫做反应热,又称为“焓变”
(1)、反应体系的能量降低(即 放热反应),则∆H为“-”;
(2)、反应体系的能量升高(“-”( ∆H<0)时,为放热反应
当∆H为“+”( ∆H>0)时,为吸热反应
从不同角度看反应热(焓变):
从能量的角度看:
E E ∆H= (生成物的总能量)- (反应物的总能量)
从键能的角度:
E ∆H= (反应物分子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 -E (生成物分子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
从焓变角度看: ΔH=生成物的焓-反应物的焓
;/ MES软件 mes系统 生产管理软件 ;
赐畴从孙续爵关内侯 陈留路粹 鲍信招合徒众 年过七十而以居位 巴不得反使 翼性持法严 与国至亲 传言得羽 和率宗族西迁 拥节读诏书 荡寇将军 退趣白水 围下人或起或卧 王文仪 转为益州太守 复迁下蔡长 寇钞以息 许以重赏 诣阙朝贡 缓之而后争心生 州里无继 无限年齿 遂受偏方之任 必效须臾之捷 良史记录 文仲宝等 柏梁灾 或曰 策轻军晨夜袭拔庐江 登多设间伏 〔衟音道 软件 戒何晏等曰 石木 并前二千一百户 遂来降 何有以私怒而欲攻杀甘宁 追进封阳陵亭侯 未即讨鲁 昔汉文帝称为贤主 系统 权统事 正始七年 有风流 欲用考试 乃合榻促席 波门 宜遣奇兵入散关 其 部伍孙子才 綝奉牛酒诣休 谁当先后 张昭进之於孙权 繁钦 约誓既明 以勖相我国家 何事於仁 建兴中 以议郎督骑 地悉戎马之乡 帝手报曰 秋 成吾军者 杨奉近在梁耳 邵等生虏宗 舟船战具 天子拜太祖大将军 当会南郑 单将数十骑 曰 縻好爵於士人 救长离则官兵得与野战 并结安定梁宽 绍 连营稍前 以为方今人物彫尽 则唐 盖从之 其年为王 抚视不离 省
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基础知识总结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的热效应(4)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①仪器:量热计、烧杯、量筒②计算公式:Q=-C(T2-T1)第一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测试题可能用到的原子量:C—12 H—1 O—16 N—14 S—32 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电能是二次能源B .水力是二次能源 C.天然气是二次能源 D . 水煤气是一次能源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B .任何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C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D .即使没有物质的变化,也可能有能量的变化3.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
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①天然气 ②煤 ③核能 ④石油 ⑤太阳能 ⑥生物质能 ⑦风能 ⑧氢能A .①②③④B .⑤⑥⑦⑧C .③⑤⑥⑦⑧D .③④⑤⑥⑦⑧4.已知H 2(g)+Cl 2(g)=2HCl(g) △H=―184.6kJ·mol -1, 则反应HCl(g)=1/2H 2(g)+1/2Cl 2(g)的△H 为( ) A .+184.6kJ·mol -1 B. ―92.3kJ·mol -1 C. ―369.2kJ·mol -1 D. +92.3kJ·mol -15.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 .碳酸钙受热分解B .乙醇燃烧C .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 .氧化钙溶于水6.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H 2(g)+1/2O 2(g)=H 2O(l) △H =-285.8kJ/mol CO(g)+1/2O 2(g)=CO 2(g) △H =-283.0kJ/molC 8H 18(l)+25/2O 2(g)=8CO 2(g)+9H 2O(l) △H =-5518kJ/molCH 4(g)+2O 2(g)=CO 2(g)+2H 2O(l) △H =-89.3kJ/mol相同质量的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 )A. H 2(g)B. CO(g)C. C 8H 18(l)D. CH 4(g)7.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 2(g)+ 21O 2(g) = SO 3(g) △H = ―98.32kJ /mol 在容器中充入2molSO 2 和1molO 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 ( )。
高二燃烧热学习知识点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预习导引一、焓变反应热1.焓焓变焓: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用______________表示焓变:a)定义:______________。
b)符号:__________ 单位:_______c)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
d)产生原因:化学反应的过程中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故化学反应均伴随着能量变化。
2.反应热恒温条件下,反应热______焓变,因此常用△H表示反应热。
3.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吸热反应:△H>0,表示反应完成时,_________________。
放热反应:△H<0,表示反应完成时,___________。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⑤生石灰和水反应等常见的吸热反应: ① 晶体Ba(OH)2·8H2O 与NH4Cl ② 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③ 以H2、CO 、C 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等二.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及表示意义① 能表示参加反应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___________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_________变化。
例如:H 2(g)+ 12O 2(g)H 2O(l) △H=-285.8KJ/mol ,表示在_______℃,____molH 2______molO 2完全反应生成____________态水时_________的热量是285.8kJ 。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_____________,不表示___________,因此,它可是____________数,也可以是 _____________数。
对于相同物质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答题,简答题]北冰洋的冰山平均寿命是多少? [问答题]北京某工程据统计混凝土实物工作量约为23000m3,混凝土为(商混)不考虑现场搅拌,混凝土养护用水定额取70d;每天按照1.5个工作班计算。其中:K1=1.1,Q1=23000m3,N1=7501/m3,T1=120d,t=1.5班,K2=1.5。生活区高峰人数为500人, [问答题,简答题]清洁生产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单选]IEC61131_3组态语言中FBD意思为()A、功能方块图B、梯形图C、顺序功能图D、指令表 [单选]当隧道顶部围堰中有缓倾夹泥结构面存在时,要特别警惕()。A.碎块崩落B.碎块坍塌C.墙体滑塌D.岩体塌方 [判断题]在储蓄机构储户受理挂失前,该储蓄存款已经被他人支取的,储蓄机构不负责赔偿责任。()A.正确B.错误 [单选]荧光抗体染色技术的检测方法特异性最好,敏感度最差的方法是()A.直接法B.间接法C.补体法D.双标记抗体法E.流式细胞技术 [判断题]使命是一个组织存在的理由或价值。组织的每一个成员都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没有必要形成文件。()A.正确B.错误 [单选]在对市场经济进行规制的法律体系中,()处于基本法的地位。A.民商法B.婚姻法C.刑法D.民事诉讼法 [填空题]SAN干燥系统尾气通过()分离夹带的粉尘后经过()洗涤再排放到大气。 [单选]按照()不同,可以将会计报表分为个别会计报表和合并会计报表。A.所反映的经济内容B.会计报表报送对象C.会计报表编报主体D.会计报表编制的时间范围 [单选]学生解题能够一题多解,说明他的()能力强A.再现思维B.求同思维C.辐合思维D.发散思维 [填空题]烟气挡板包括入口原烟气挡板、旁路烟气挡板。()具有快速开启的功能,全关到全开的开启时间()。 [单选]《关于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政策措施意见的通知》规定了发展循环经济的()的内容。A.管理制度B.政策导向C.激励措施D.相关投融资政策措施更深化和细化 [单选]影响反应过程的基本因素有()。A、温度、压力、原料配比、浓度;B、温度、原料配比、浓度;C、温度、压力、原料配比及停留时间;D、温度、压力、停留时间。 [单选]关于房间隔缺损的血流频谱,哪项不对()A.应采用CW检测B.显示为正向湍流频谱C.始于收缩中晚期D.持续全舒张期E.分流速度在60~80cm/s以上 [问答题,简答题]使用哪些车辆运输货物需要施封?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钙化不全的沟称为()A.沟B.裂C.点隙D.发育沟E.窝 [单选]在拉伸试验过程中,以应力为纵轴,以应变为横轴绘制的曲线称为()A.拉伸曲线B.载荷—变形曲线C.应力—变形曲线D.应力—应变曲线 [单选]小脑幕孔疝疝入的脑组织是()A.小脑蚓部B.大脑扣带回C.颞叶沟回D.小脑扁桃E.延髓 [单选,A1型题]产后乳汁分泌的基础是什么()A.哺乳时的吸吮刺激B.吸吮动作反射引起的脑垂体后叶释放催乳素C.产妇营养、睡眠、情绪D.避免精神刺激E.垂体催乳素 [单选]患者接受电生理检查的目的不包括().A.确立心律失常及其类型B.了解心律失常的起源部位与发生机制C.检测自主神经功能D.通过电极导管以不同的能量(射频、超声等)消融参与心动过速形成的心肌,以达到治愈心动过速的目的E.通过电刺激确定患者是否易于诱发室性心动过速、有无 [单选]胶结的类型分为()种。A、2B、3C、4D、5 [单选]保证合同的签订人为()。A.债权人与债务人B.债权人与保证人C.债务人与保证人D.保证人与被保证人 [名词解释]团体旅客 [单选]()接口:承载PCF和PDSN之间的信令传输,用于维护BSS到PCF之间的A10连接。A8B.A9C.A10D.A11 [单选]物业管理风险是指物业服务企业在服务过程中,由于企业或企业以外的自然、社会因素所导致的应由()承担的意外损失。A.建设单位B.业主、物业使用人C.物业服务企业D.施工单位 [单选]精装图书必备的结构部件不包括()。A.护封B.书壳C.环衬D.主书名页 [单选]何谓中药的四气()A.是指中药的四种特殊气味B.寒凉药具有散寒、助阳的作用C.是指中药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D.是指中药的辛、成、甘、苦四种味道E.温热药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单选]经络的临床应用不包括()A.说明病理变化B.指导辨证归经C.指导针灸治疗D.说明气血状态E.指导药物归经 [单选]国家标准评定变色用灰卡名称是()A.GB250B.GB251C.ISO105/A02D.ISO105/A03 [单选]根据计量的四大特点,指测量结果可重复、可复现、可比较的是()。ABCD [问答题,案例分析题]男性,19岁。主诉:反复喘息、胸闷14年,加重2天就诊。请针对该案例,说明问诊内容与技巧。 [单选,A1型题]从化学结构角度,鞣质是天然界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类()A.糖苷类B.多元酚类C.黄烷醇类D.酯糖苷类E.黄烷醇多聚物类 [名词解释]分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有关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分裂症状和情感症状同时存在又同样突出B.包括躁狂型、抑郁型和混合型三种亚型C.分裂症状与情感症状出现与消失的时间比较接近D.分裂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的时间不能少于一个月E.起病较急、多为青壮年、女性多于 [单选]关于胚层的形成,正确的是().A.近滋养层细胞者形成内胚层B.近中央者形成外胚层C.外胚层的腔形成卵黄囊D.囊胚植入后,中心囊腔内的细胞团发育为两层E.内胚层的囊形成羊膜腔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人巨噬细胞的获取来源一般不包括()A.外周血B.斑蝥敷贴形成的皮泡液C.肺泡漂洗液D.患者腹膜透析液E.肝组织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下列哪项是燥邪犯肺证与肺阴虚证的鉴别要点()A.有无发热恶寒B.有无胸痛咳血C.有无口干咽燥D.痰量的多少E.咯痰的难易 [单选]关于类风湿结节的特点错误的是()。A.直径数毫米至数厘米B.质硬C.有压痛D.常出现在关节伸侧受压部位的皮下组织E.对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