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城市总体布局

合集下载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1.雅典宪章: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在雅典开会,中心议题是城市规划,并制定了一个城市规划大纲,该大纲后来被称为雅典宪章。

2.城市性质:各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各城市在城市网络以至更大范围内分工的主要职能。

3.城市规划:人类为了在城市的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作的未来空间安排的意志。

4.热岛效应:在大中城市由于建筑密集,绿地和水面偏少,生产与生活活动过程中散发出大量热量,出现市区气温比郊外高的现象。

5.城市设计:对城市形体及三维空间环境的设计,包括使用功能、工程技术及空间环境的艺术处理。

第一篇城市与城镇化第1章城市与城镇化2.城市化水平指城镇水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6.简述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2)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3)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4)城市化水平高,不仅建立在二三产业的发展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

第2章城市规划思想发展5、有机疏散思想(1)城市是一个不断成长与变化的机体(2)它从生物的成长现象中得到启示,认为有机疏散就是把扩大的城市范围划分为不同的集中点所使用的区域,即把无秩序的集中变为有秩序的分散。

(3)1918年沙里宁按照有机疏散的思想制定了大赫尔辛基规划,把城市分解成一个即统一又分散的城市有机整体。

各部分布置有住宅、商店、学校以及生产车间等,形成相对半独立的单元。

7.“雅典宪章”对城市规划目的的界定。

雅典宪章指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活动的正常进行。

宪章认为:(1)居住区要用城市中最好的地段,规定城市中不同地段采用不同的人口密度; (2)有计划地确定工业与居住的关系;(3)新建居住区要多留空地,旧区已坏的建筑物拆除后应辟为绿地,降低旧区的人口密度,在市郊要保留良好的风景地带;(4)应从整个道路系统入手规划交通,街道要进行功能分类,要按照调查统计的交通资料来确定道路的宽度。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一、背景介绍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规划和设计,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城市规划原理是指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所遵循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和理念,以确保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二、城市规划原理的基本要素1. 人文环境原理:考虑城市居民的文化、历史、社会需求,保护和传承城市的文化遗产,提供多样化的文化和休闲设施,营造宜居的人居环境。

2. 经济发展原理: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合理布局产业结构,提供就业机会,吸引投资,增加城市的经济活力。

3. 生态环境原理: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城市的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污染和能源消耗,提供清洁的空气、水资源和生态景观。

4. 交通运输原理:建立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提供多样化的交通方式,减少交通拥堵和污染,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5. 空间布局原理:合理规划城市的用地结构,确保城市的紧凑性和功能分区,提供便利的公共设施和服务,提高城市的空间利用效率。

6. 社会公平原理:关注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提供平等的公共服务,减少社会阶层差距,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三、城市规划原理的具体应用1.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根据城市的发展目标和定位,制定长远的城市发展战略,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为城市规划提供指导。

2. 总体规划编制: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城市的发展布局、空间结构和功能分区,规划城市的用地、交通、环境等基础设施,为城市的长远发展提供框架。

3. 分区规划编制:根据总体规划的要求,对城市进行细化的分区规划,确定各个区域的用地用途、建造密度、建造高度等规划要素,保证城市的有序发展。

4. 城市设计:通过城市设计,对城市的具体区域或者项目进行规划和设计,考虑人文环境、交通流线、建造风格等因素,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空间。

5. 基础设施规划:规划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供水、供电、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公共设施,确保城市的基础服务能力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重点DOC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重点DOC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重点DOC1.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合理布局原则、经济适度原则、生态环保原则、社会公平原则和人文关怀原则。

这些原则保证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2.城市规划的基本步骤城市规划的基本步骤包括城市调查研究、城市发展目标的确定、城市规划方案的编制和城市规划方案的实施四个阶段。

其中城市调查研究是规划的基础,城市发展目标的确定是规划的核心,城市规划方案的编制是规划的具体实施方案,城市规划方案的实施是规划的最终目标。

3.城市规划的布局原则城市规划的布局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均衡发展原则、核心区合理布局原则、分块开发原则、景观保护原则和绿地保护原则。

这些原则保证了城市的功能协调和空间合理利用。

4.城市规划的功能划分城市规划的功能划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居住功能、产业功能、商业功能、文化功能、交通功能和公共服务功能。

这些功能的合理划分保证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5.城市规划的空间形态城市规划的空间形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城市的整体布局、城市的街区形态、城市的建筑高度和城市的公共空间。

这些空间形态的合理设计保证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舒适度。

6.城市规划的社会公平原则城市规划的社会公平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住房公平分配原则、城市设施公共化原则、城市服务公众化原则和城市管理公正化原则。

这些原则保证了城市的社会公平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7.城市规划的环境保护原则城市规划的环境保护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生态环境保护原则、资源节约利用原则和环境污染控制原则。

这些原则保证了城市的环境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健康。

8.城市规划的经济适度原则城市规划的经济适度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经济适度规模原则、经济适度布局原则和经济适度功能划分原则。

这些原则保证了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9.城市规划的参与原则城市规划的参与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整体参与原则、利益相关方参与原则和公众参与原则。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城市(城镇):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城市规划: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城镇体系规划: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

城市规划区: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其他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城市建成区: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

城市规划管理:城市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等管理工作的统称。

城市化: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城镇体系:城镇体系是指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

居民点:人类按照生产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

按性质和人口规模,居民点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

市域:城市行政管辖的全部地域。

城市群:定地域内城市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

城市设计: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

开发区:由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确定设立的实行国家特定优惠政策的各类开发建设地区统称。

旧城改建:对城市旧区进行的调整城市结构、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改善和更新基础设施、保护城市历史风貌等的建设活动。

人口自然变动是指通过自然生理过程而导致的城市人口整体性的变动,主要包括:人口的年龄结构、人口年龄中位线、人口的性别构成、人口自然增长率等及其变化的历史。

人口的迁移变动是人口在空间上的变化情况,涉及到人口的地域分布、人口的年机械增长率等及其变化历史。

人口的社会变动是人口在社会构成上的变动。

主要包括:人口的部门构成(是城市产业结构的一种表达形式)、人口的劳动构成、人口的文化构成、人口的民族和宗教构成等及其变化的历史。

城市规划原理——总体规划部分

城市规划原理——总体规划部分

原始聚落的分化与城市的形成


人类社会第二次劳动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
来,商品生产的出现 原始聚居的居民点形成以农业为主的乡村和以手工业、商业为主 的城市
城市的出现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产物, 是阶级对立的产物(卡洪城)
城市总体规划原理
9
(二)城市产生的条件
1)前提条件——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粮食的出现
[城市经济学]━━城市是各种经济行为在空间上的 集中,是集约人口和集约经济的综合体 [系统论] ━━现代的城市是一个以人为主体、以空间 结构利用为特点、已聚集效益为目的的一个集约人口、 集约经济、集约科学文化的空间地域系统
参考《注册规划师考试参考书》(P227)
18




城市总体规划原理
◆共同点:(各有侧重,亦有共同点)
城市总体规划原理
22
2、世界各国设立城市的标准
从人口规模入手:将达到某一特定人口规模或具有某一特定人口密 度的地方界定为城市 就职能而言:一个地方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口中,从事非农业活动的 人口占到一定比例,就可以称为城市 在地域特征方面:将具有某些城市特征(如建筑景观、市政设施、 公用设施等)的地方称为城市 • 联合国人口组织 对世界40个主要国 家城市设置标准的 调查统计 联合国建议指标: 2万人

学习要求与方法
3
城市总体规划原理
参考书目
[英] P.霍尔.
城市和区域规划.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5. [美] 刘易斯· 芒福德著, 倪文产, 宋俊岭, 译. 城市发展史: 起源、演变和 前景.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9 . [美] 伊利尔· 沙里宁, 著, 顾启源, 译. 城市: 它的发展 衰败与未来.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6 [美] 利维, 著, 张景秋, 等译. 现代城市规划.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美] J. L.麦克哈格, 著, 芮经纬, 译, 倪文彦, 校. 设计结合自然. 北京: 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 [美] 凯文· 林奇, 著, 林庆怡, 陈朝晖, 邓华, 译. 城市形态. 北京: 华夏出版 社, 2001. [英] P.霍尔, 著,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译. 世界大城市. 北京: 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 1982. [英] W.鲍尔, 倪文彦, 译. 城市的发展过程.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72. [英] 埃比尼泽-霍华德 E, 金经元, 译. 明日的田园城市. 北京: 商务印书 馆, 2000. McLoughlin, J. B著, 王凤武译. 系统方法在城市和区域规划中的应用.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8.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1.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综合部署,为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内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第一阶段,也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2.城市职能:城市职能(urban function)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是城市对城市本身以外的区域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城市职能应包括为城市本身服务的活动,即城市中进行的各种生产、服务活动均属于城市职能范畴。

城市规划工作中通常说的城市性质,就是通过各个城市所起的作用来体现的。

3.用地性质:居住用地R、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A、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B、工业用地M、物流仓储用地W、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S、公用设施用地U、绿地与广场用地G。

4.土地使用兼容性:定义:用地使用兼容是确定地块主导用地属性,在其中规定可以兼容、有条件兼容、不允许兼容的设施类型。

一般通过用地与建筑兼容表实施控制。

目前普遍缺少关于兼容设施的规模与容量标准的控制。

用地使用兼容不得改变地块的主导用地性质,并应给出兼容强度的指导性指标。

5.容积率:容积率(Plot Ratio/Floor Area Ratio/V olume Fraction)又称建筑面积毛密度,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6.建筑密度:建筑密度(building density;building coverage ratio),[1] 指在一定范围内,建筑物的基底面积总和与总用地面积的比例(%)。

是指建筑物的覆盖率,具体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城乡规划原理教案—城市总体规划

城乡规划原理教案—城市总体规划

城乡规划原理教案—城市总体规划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城市总体规划的区域条件分析;了解城市发展战略;掌握城市性质的确定;掌握城市人口规模的变化;掌握城市用地评价和用地选择;掌握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规律。

二、学习的内容
1、城市总体规划的区域背景分析
(1)城市地理位置分析
(2)城市区域条件分析
2、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发展战略
(1)城市产业结构的特征和主导产业的选择
(2)城市发展战略
(3)城市规划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3、城市职能分类和城市性质
(1)城市职能的概念
(2)我国的城市职能分类研究
(3)城市性质与城市职能
4、城市人口构成与人口规模
(1)城市人口及构成
(2)城市人口规模的变化及其计算
5、城市用地组成和用地选择
(1)城市用地组成和用地分类
(2)城市用地评价与用地选择
(3)城市用地规模与用地指标
6、城市总体布局
(1)城市形态类型
(2)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
(3)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内容
(4)城市总体布局的方案比较
三、学习的建议
1、本章学习重点与难点
城市性质的确定;城市人口规模的变化规律;城市用地评价和用地选择;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规律。

2、本章学习的建议
着重领会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规律,注重结合城市规划实例。

四、参考书目
1、同济大学编:《城市规划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陈友华赵民编:《城市规划概论》,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

五、思考题
1、城市职能和城市性质的区别和联系。

2、城市人口规模的估算方法。

3、看图评价城市总体布局方案。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一、引言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空间进行合理布局和有序发展的一种综合性规划活动。

它涉及到城市的土地利用、交通、环境、建筑等方面,旨在提高城市的居住品质、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城市规划的目标和方法、城市规划的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1.可持续发展原理城市规划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即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未来世代的发展需求。

这意味着城市规划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的合理性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

2.整体性原理城市规划要以整体性的视角来考虑城市的发展,不仅要关注单个建筑或地区的规划,还要将其与周边环境和城市的整体发展相协调。

这需要城市规划师在制定规划方案时,充分考虑城市的空间结构、交通网络、公共设施等因素的相互关系。

3.适应性原理城市规划应具备一定的适应性,即能够适应不同城市发展阶段和不同城市特点的要求。

这意味着城市规划要根据城市的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规划策略和措施。

4.公众参与原理城市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公众的意见和需求。

公众参与可以增加规划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提高规划的接受度和执行力度。

因此,城市规划应该通过公众听证会、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征求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三、城市规划的目标和方法1.城市发展目标城市规划的目标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的居住品质和生活质量。

具体目标包括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优化城市的交通网络、提升城市的公共设施和服务水平、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等。

2.城市规划方法城市规划的方法包括数据收集和分析、空间分析和评估、规划方案设计和评估等。

在数据收集和分析阶段,城市规划师需要收集城市的人口、土地利用、交通等方面的数据,并进行综合分析。

在空间分析和评估阶段,城市规划师需要对城市的空间结构、交通网络、公共设施等进行评估和分析。

在规划方案设计和评估阶段,城市规划师需要制定不同的规划方案,并对其进行评估和比较,选取最优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或几个方向连片发展
其二、使城镇具有更为集中紧凑的核心
A
B 工业 工业 工业
工业双向布置,城镇单向发展
工业单向布置,城镇单向发展
C
D
工业 工业集中单向布置,双向 A 工 发展;居住区呈弧形发展
工业
工业双向布置,城镇 向双侧发展
工业区
现有居住区
发展居住区
某大型水利枢纽城镇
有 集 中 紧 凑 核 心 的 布 局
2、建制镇按职能划分 3、村镇按国标的层次划分
村庄分:基层村、中心村 集镇分:一般镇、中心镇
三、小城镇规划的编制
1、建制镇的规划编制 总体规划
县城镇总体规划
详细规划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镇域规划 镇区总体布局规划
其 他 建 制 镇 总 规
镇域—指行政建制镇行政管辖的区域范围
镇区—指行政建制镇的建成区
镇区规划图
镇区规划图
近期建设规划图
§6-5
城镇发展和布局中应强调的问题
一、必须充分考虑城镇的发展 1、城镇发展中常出现的问题
A) 按 5 万人规模的城市形态
B) 重新规划按15万人发展方案
2、城镇规划布局的弹性问题
A、第一期 只有区内上、下班交通
工业用地 区内上下班人流
居住用地
区外上下班人流
4
交通运输条件
铁路、公路、机场、码头等城市对外交通设施是否高效服 务城市又同时对城市发展不形成障碍;城市道路系统是否 完整、顺畅、高效、合理
给排水、电力、电信、供热、煤气等城市基础设施的系统 结构、关键设备布局是否合理;高压走廊的走向对城市是 否有影响
5
城市基础设施
6 7 8
城市安全与环境 是否有利于城市抵御洪水、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及火灾、 质量 空袭等人为灾害;是否有利于城市环境质量的提高 技术经济指标 城市开发建设的投入产出比例等经济效率是否高效、合理 分期建设与可持 是否有利于城市的分期建设;是否留有足够的进一步发展 续发展 的空间
树的轮廓线
广场上看建筑轮廓线

封闭的城廓线
◆ 高低起伏的树形线
绿荫环抱的小镇
◆ 建筑绿荫相互衬托的轮廓线
◆ 柱状建筑林立的轮廓线
曼 哈 顿 的 建 筑 群 鸟 瞰
尖塔耸立宛如神话般的威尼斯城
香 港 中 区 的 建 筑 群
◆ 建筑绿荫相互衬托的轮廓线
巴西利亚总平面
开阔的视野
开敞的空间
喷泉群
城市小品 微缩景观
晨练的人们
广场上的人与鸽 宗人 教们 活的 动大 型
2、城市景观规划要点 (1)自然环境与城市景观
首先充分考虑与地形的结合
利用高层建筑或挖土筑台
利用树、石、水
打破平地单调感 自然地形的利用 — 建在坡地上的住宅群
顺势建造的城镇 依山而建的城镇
南美某城镇
成片建筑随地势由低而高蔓延
(3)工业区集中,生活区分散布局 小城镇采用分片发展时应注意: ※ 工业区和居住区成比例地发展 ※ 各分区要有基本的公共福利中心 ※ 搞好各片之间的交通联系 ※ 集中一批公建形成城镇面貌
2
6
1、天安门 2、毛主席纪念堂 3、人民英雄纪念碑 4、人民大会堂 5、革命历史博物馆 6、正阳门 7、箭楼 8、国旗
7
北 京 中 轴 线
欧洲城市 中世纪建筑 华沙战后恢复的 中世纪建筑群
佛罗伦萨 传统街道
现代城市规划,强调利用历史文化传统、风 土民情,保持地方特色,创造独特景观。
古城墙
拆除古城墙后的“弥补”
3、操作方法
常用列表法: 将不同方案主要的可比内容制成表格,用扼 要的文字或数据逐项填写,以便比较
三、总体布局方案优化的实例分析
(课堂讨论)
方案优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建设用地条件 2、建设投资情况 3、过境交通与城镇的关系 4、城镇发展后的总体布局形式 5、远期发展的余地 6、占用农田情况 7、工业、仓库、居住用地 的关系 8、与旧城区的关系
南非开普顿海滨老钟楼
城市更新—— 以维护、整建、拆除等方式使城市土 地得以经济合理的再利用,并强化城市的功能, 推进社会福利,提高生活品质,促进健全城市 发展。 无论是需要保护的地区还是需要更新的地 区,都同样面临保护与更新两方面的问题
(3)天 际 线 与城市景观
远距离平视城市或其部分,其 轮廓以天空为背景所呈现的曲线
评价 与反馈 规划方 案实施 编制建 设计划
城市规划的 编制与实施过程
公共投资计划 民间投资引导
总体布局是在一定的总体规划工作的基础上, 综合制定出一种科学合理的城市布局方案,并通过 总平面布置形成规划总图,再使各部门、各专业规 划得到进一步落实和具体化。
§6-2
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方法
一、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 力求系统综合,城乡统筹安排; 增强区域观念,重在整体发展; 强化宏观调控,抓住主要矛盾; 注重整体协调,实现持续发展。
(2)历史条件与城市景观 在规划中,必须对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加以 保护和利用
归纳保护内容 各种建筑(广义)
历史地段
城市整体环境

长安右门 天安门 千 步 廊 千 步

长安左门

大清门
正阳门
清代天安门丁字形闭合广场
五 一 年 的 天 安 门 广 场
五 八 年 的 天 安 门 广 场
1
8
4
3
5 天 安 门 广 场 总 平 面
·年限:10 — 20年,近期:3 — 5年
·成

镇区现状分析图
镇区建设规划图(用地布局图)
镇区工程规划图 镇区近期建设规划图 文本、说明书、基础资料
其二、村庄建设规划 四、小城镇规划的技术标准
《村镇规划标准》
五、小城镇规划案例
江苏省兴化市戴南镇总体规划
镇 域 现 状 图
镇 域 规 划 图
镇区现状图
城 市 总 体 布 局 方 案
城市发展方案
某城市总体布局规划阶段的方案编制、分析和选择的程序示意
城市总体布局多方案比较内容一览表
序 号
比较类别
详细内容说明
1 2 3
地理位置与自然 城市选址(或发展用地)中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形 1、比较内容 条件 地貌等是否适于城市建设 资源与生态保护 对农田等资源的占用以及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否最小 城市功能组织 商务、商业服务等城市中心功能,工业区等产业功能以及 居住功能等主要功能区之间的关系是否合理

市 城镇 乡 镇 (村镇)
>100万 100-50万
50-20万
<20万
县 城 建制镇
乡(集) 一般镇、中心镇 镇 村 庄
基层村、中心村
二、小城镇的类型
1、建制镇按规模等级层次分 县城镇
中心镇
一般镇
中心镇— 指在县(市)域内的一片地区中位置相对 居中、对周边农村具有一定经济带动作用的小城镇。 重点镇—指条件好、具有发展潜力、政策上重点扶持 发展的小城镇。
城市总体布局
§6-1 城市总体布局基本概念
城市总体布局 —— 在城市发展纲要基本明确、 城市用地评定的基础上,对城市各组成部 分进行合理布局,综合协调。
城市总体布局 城市规划工作的核心 总体规划的中心任务
原 始 资 料 的 调 查 分 析 与 整 理
确定 城市 性质
城市形态和 发展方向分析
道路交通系统 分析 确 定 城 市 发 展 方 向 多 种 总 体 布 局 方 案 工业布局分析 商业行政文化 体育中心分析 园林绿地系统 分析 总体布局艺术 构图分析 工程管线规划 分析 综 合 分 析 择 优 方 案 落 实 用 地
6-4
城市总体布局的方案优化
一、产生多种方案的原因分析
其一:城市用地选择和用地发展方向不同 其二:城市中某一主导因素的布局不同 二、方案优化的方法与内容
综合比较
是城市规划工作中一种最为常见而又 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向北
向 西
向 东
向南
发展用地的方向与选择不同
过境公路 布置不同
(一)
(三)
(二)
(四)
工业区布局方案
城市规划 基础资料
方案A
城市性质
城市发 展规模
着 手 布 置 总 体 方 案
方案B
方案C
方案D
适用性评定
城市用地
在 分 析 比 较 的 基 础 上 选 择 方 案
居住区布局方案 在 各 功 或择优 能 方案C; 分 或综合 区 出方案E 方 案 中 优 化
交通系统方案
公共中心布局方案
城市总体规划模
规 划 总 用 图
地 平 衡
各 项 专 业 规 划
远景 规划
用地 适用 性评 定
规划工作 的核心
划定城市 规划区
调查 分析
设定规 划目标
规划方案的 编制与确定
性质 规模 环境目标水准
形成多 种方案
方案收 敛选择
编制规 划成果
城市规划的编制
依托旧城拓展新区
跳出旧城发展新区
关系到城市发展方向和总体布局形态
杨 工农路



杨澄 公路
新环路
某 城 镇 规 划 示 意 图
广东某城市新市政府
一般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以集中 紧凑发展为好
§6-3 城市设计与城市景观
一、城市设计的含义 ※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并列为三足鼎 立、缺一不可的三大学科 ※ 城市设计充当着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的桥 梁纽带 ※ 城市设计是以物质空间形态为对象 ※ 城市设计是对城市形体及三维空间环境的设计
区域观-系统观-整体观-综合观
二、总体布局的思想方法 1、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遵循局部服从整体、整体指导局部的原则 但并不排除特殊情况 2、联系与隔离的关系 总体布局时,既要考虑到各种要素有着千丝 万缕的联系,又要考虑到它们之间要有一定的分 离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