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噪声排放控制措施正式版
施工噪声和光污染控制措施

施工噪声和光污染控制措施1.认真贯彻省、市“施工现场管理办法”加强管理,文明施工。
2.搅拌站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再排放,上料斗周围严密封闭,防止灰土飘散。
3.现场晚10点至早6点无特殊情况禁止施工,如必须连续施工,需提前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并张贴安民告示,以获得周围居民谅解。
4.钢筋、木材加工棚周围设隔音围挡。
5.模板施工及卸料时尽量轻拿轻放。
6.派专人打扫场区周围道路,洒水湿润,防止扬尘。
7.现场周围有居民区,为使现场噪音降至最低点,减小对居民的影响,凡与居民距离较近处采用隔音围挡。
8.夜间施工用照明设备安装时让光线尽量避开居民区,使用定向可调式灯罩。
9.协助建设单位做好受施工干扰居民的安抚事宜,现场设群众来访接待处,对居民提出的问题在24小时以内给予明确答复。
10.与街道办事处、居民代表、派出所共同开展创建文明工地活动,通过沟通减少扰民。
防止误用有害材料的保证措施无毒无害有利用价值的材料废旧钢材、木材、有色金属;材料设备包装盒、桶、袋;废旧电气材料、机械金属配件;废旧建筑砖瓦、门窗等材料;废旧办公用品;废旧装饰材料;废旧装饰材料;废旧安装材料无毒无害无利用的废料废弃建筑垃圾;废弃碎砖、碎石、生活垃圾。
有毒有害类废旧日光灯管、电池;废弃圆珠笔芯、计算器;废弃复写纸、胶片、色带;废弃墨盒、硒鼓;废弃橡胶、塑料制品;废弃有毒有害化学包装物;废弃油污桶、化学添加剂袋。
施工现场在施工作业前,分门别类的设置固体废弃物堆放场地或容器,施工现场的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对有可能因雨水淋湿造成污染的,搭设防雨设施。
现场堆放的固体废弃物标识名称、有无毒害、可否回收等,按标识分类堆放。
有毒有害类的废弃物不与无毒无害的废弃物混放。
固体废弃物按平面布置图规划位置堆放整齐,与现场文明施工要求相适。
固体废弃物收集由工程部安排时予以明确,并由安全管理部安排专人负责日常管理。
各分包单位的固体废弃物按要求分类运至堆放场所堆放。
工程项目噪音控制措施

工程项目噪音控制措施
1、施工生产噪音控制:
1)施工现场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标准》(GBl2523—2011)的要求,将噪声大的机具合理布局,闹静分开。
合理安排噪声作业时间,减轻噪声扰民;
2)对作业人员进行文明施工教育,杜绝人为噪音等不文明行为。
3)对施工机具设备进行良好维护,从声源上降低噪声。
施工过程中设专人定期对设备机械进行检查、维护、保养,如发现有松动、磨损,及时紧固或更换,以降低噪音的同时保证施工过程中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4)对空气压缩机、木工机具等噪声大的机械,尽可能安排远离周围居民区一侧,从空间布置上减少噪声影响;
5)施工现场选用能耗低、性能好、技术含量高、噪声小的电动工具;
6)机械剔凿作业使用低噪音的破碎炮和风镐等剔凿机械。
夜间(22:00~6:00)、午休(12:00~14:00)不得进行剔凿作业;
7)对人为的施工噪声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降噪措施,如:施工时严禁敲打料斗、钢筋。
夜间运输材料的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鸣笛;装卸材料应做到轻拿轻放等,最大限度地减少噪声扰民;
8)对混凝土输送泵、振捣棒、木工棚、包锯、钢筋加工厂等强噪音设备,采取降噪防护措施。
9)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保噪声标准(分贝)日夜施工要求的不同,
合理协调安排分项施工的作业时间。
2、噪声监测:
根据现场情况,场界内布置6-8个噪音监测点,由专人负责,对施工场界内的噪音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监测方法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当噪声超过国家标准要求时,立即查找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工程施工防扰民措施(3篇)

第1篇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类工程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然而,工程施工过程中,噪音、粉尘、废水等污染问题往往给周边居民的生活带来困扰。
为了确保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以下提出一系列工程施工防扰民措施。
一、施工时间合理安排1.避开居民休息时间:施工时间尽量避开夜间、节假日等居民休息时间,减少噪音污染。
2.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将噪音较大的施工工序安排在白天进行,降低夜间施工对居民的影响。
二、噪音污染控制1.使用低噪音设备:在施工过程中,优先选用低噪音设备,降低噪音污染。
2.设置隔音屏障:在施工区域周边设置隔音屏障,有效降低噪音传播。
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控制施工设备的使用,确保施工过程中噪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三、粉尘污染控制1.洒水降尘: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洒水降尘,降低粉尘污染。
2.覆盖裸露地面:对裸露地面进行覆盖,防止粉尘飞扬。
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规范施工现场物料堆放,减少粉尘污染。
四、废水污染控制1.废水处理: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集中处理,确保达标排放。
2.设置废水收集池:在施工现场设置废水收集池,防止废水直接排放。
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规范施工现场物料使用,减少废水产生。
五、文明施工管理1.施工现场围挡:设置施工现场围挡,规范施工现场,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施工垃圾处理:及时清理施工垃圾,确保施工现场整洁。
3.加强施工人员教育:对施工人员进行文明施工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环保意识。
六、加强与周边居民的沟通1.定期召开居民座谈会:了解居民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及时调整施工方案。
2.设立投诉举报电话:方便居民反映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3.公示施工信息:将施工时间、施工内容等信息进行公示,让居民了解施工情况。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工程施工对周边居民的影响,确保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
同时,也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施工噪声治理措施

施工噪声治理措施1、施工噪声的产生因素在施工中要大量使用各种动力机械,要进行挖掘、打洞、搅拌,要频繁地运输材料和构件。
例如在基础工程中,有土方开挖,平整和清理场地,打夯,等作业;在主体工程中,有立钢骨架或钢筋混凝土骨架,吊装构件,搅拌和浇捣混凝土等作业等;在施工现场,有自始至终频繁进行的材料和构件的运输活动;此外还有各种敲打、撞击、人的呼喊等。
因此噪声源是多种多样的。
2、噪音污染的治理措施2.1、人为噪声的控制措施本工程施工现场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人为噪声的管理制度,进入现场不得高声喊叫,无故敲击、吹哨,声源上选用低噪声电动工具,电动空压机、电锯等。
2.2、优化施工工序施工班组要合理调整施工工序,一些施工噪音大的工作,应安排在白天进行。
为了确保施工进度,晚上安排无噪音施工工序进行施工。
施工人员不得进入施工区以外的范围进行与施工无关的活动,不得影响原有建筑的正常使用。
2.3、夜间施工噪音防治措施必须申报噪声许可证施工,合理组织施工,除连续作业必须施工外将各种噪音高峰期与休息时间(当日中午12点至13点半,当日晚上22时至次日6时)错开,晚上22时以后不得施工,由于施工不能中断的技术原因和其他特殊情况,确需中午或夜间连续施工作业的,应定制相应施工措施保证不扰民现象2.4、加强现场机械的降噪措施(1)各种构件、成品、半成品加工应尽量安排在预制工场制作完成,减少因施工现场工作量,减少产生噪声。
(2)施工中采用低噪音的工艺和施工方法,尽量避免噪音大的机具同时施工,尽最大努力将噪音降到最低限度以免影响周边环境。
2.5、卫生保健措施加强个人防护,对于生产场所的噪声暂时不能控制,或需要在特殊高噪声条件下工作时,佩带个人防护用品是保护听觉器官的有效措施。
耳塞是最常用的一种,隔声效果可达30分贝左右。
耳罩、帽盔的隔声效果优于耳塞,但使用时不够方便,成本也较高,有待改进。
对有噪声的作业工人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如实行工间休息,经常监督检查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效果。
工程噪音专项措施方案

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工程噪音问题日益凸显。
工程噪音不仅对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困扰,还可能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为有效控制工程噪音,保障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特制定本工程噪音专项措施方案。
二、工程噪音治理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噪音防治措施,降低噪音产生。
2. 合理布局,优化施工:合理规划施工区域,优化施工工艺,降低噪音传播。
3. 多措并举,综合施治:采用多种噪音治理措施,确保工程噪音得到有效控制。
三、工程噪音专项措施1. 施工设备噪音控制(1)选用低噪音设备:在设备采购阶段,优先选用低噪音、高效能的施工设备。
(2)设备维护保养: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运行正常,降低噪音。
2. 施工工艺噪音控制(1)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开居民休息时间,减少夜间施工。
(2)优化施工工艺:采用先进施工工艺,降低施工噪音。
3. 施工现场噪音控制(1)设置围挡: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围挡,阻挡噪音传播。
(2)绿化带:在施工现场周边种植绿化带,吸收噪音。
(3)喷淋降尘:在施工现场进行喷淋降尘,降低粉尘噪音。
4. 噪音监测与评估(1)建立噪音监测制度: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噪音监测,确保噪音符合国家标准。
(2)噪音评估报告:对工程噪音进行评估,为后续工程提供参考。
5. 噪音投诉处理(1)设立噪音投诉电话:公开噪音投诉电话,及时处理居民投诉。
(2)建立投诉处理机制:对噪音投诉进行及时调查和处理,保障居民权益。
四、工程噪音治理效果评估1. 通过对施工现场噪音进行监测,确保噪音符合国家标准。
2. 通过对周边居民的调查,了解工程噪音治理效果,及时调整治理措施。
3. 对工程噪音治理成果进行总结,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五、结语工程噪音专项措施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旨在降低工程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保障居民生活质量。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将严格按照方案执行,确保工程噪音得到有效控制。
施工减少噪音(噪音控制及振动控制)的专项措施

施工减少噪音(噪音控制及振动控制)的专项措施
1、工程施工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噪音及振动,我单位将尽力采取有力措施减轻噪音及振动,最大限度减少对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
2、加强施工机械驾驶及操作人员管理,挑选熟练操作工人,加强教育,杜绝野蛮作业,避免产生人为的施工噪音及振动。
3、选用性能优良的机械、安装消声器,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护,减少噪音对居民的影响,加强对较近建筑物的监测,对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4、工地的施工机械要加强维护保养,保持良好的运行情况,降低噪音,减少振动。
5、严格控制各种施工机具的噪音,对不符合噪音及振动标准的汽车、机械严禁使用。
6、对本工程中产生的振动、噪音的压路机、挖掘机搅拌桩机等施工机械,为避免产生过大的振动造成损害,因此挖掘及压路机尽量安排在白天施工,以减少影响。
7、发电机、空气压缩机等噪音、振动源设备的设置要远离民居,在使用过程中,严格采取有效的隔音措施,并将噪音源作单独的围闭隔离。
8、施工车辆行使中禁止按喇叭,挖土机装卸车时,要轻装慢卸,减少声响。
9、产生施工噪音、振动的工序,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
10、需夜间施工,先申请报批,待批准后,严格按照夜间施工的有关规定进行施工,要考虑不影响居民夜间休息。
11、严格执行夜间施工规定,尽量减少夜间施工,若为加快施工进度或其它
原因必须安排夜间施工的,必须先到城管大队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禁止夜间使用高噪音、高震动的设备,减少对附近居民的影响。
12、禁止工人夜间施工时大声喧哗吵闹。
工程施工噪音防治措施

工程施工噪音防治措施1. 合理规划施工时间在城市建设工程中,尤其是在居民区附近进行施工时,施工方应合理规划施工时间,避免在夜间或清晨等对居民休息影响较大的时间段进行施工。
尽量选择白天进行施工,保障居民的正常生活。
2. 使用低噪音设备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选择直接影响施工噪音的大小。
施工方应优先选择低噪音的设备,减少运转时的噪音污染。
在购买新设备时,可以选择带有噪音减少装置的设备,有效降低噪音污染。
3. 安装隔音设施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隔音设施,如声屏障、隔音墙等,可以有效减少施工噪音向周围环境传播。
尤其是在靠近居民区的施工现场,应当加强隔音设施的设置,减少噪音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4. 定期维护设备定期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运转稳定,减少噪音污染。
对于老旧设备,应及时更换或修理,避免因设备老化而产生噪音过大的问题。
5. 进行噪音监测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噪音监测点,定期对施工噪音进行监测和评估。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施工方案,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6. 宣传教育施工方应加强与周围居民的沟通,宣传施工项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呼吁居民理解和支持施工工作。
同时,提醒居民注意施工噪音对健康的影响,共同努力维护良好的生活环境。
7. 加强监督管理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施工噪音的监督管理,确保施工方严格按照规定采取噪音防治措施,减少施工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对于违规行为,应当及时进行处理,确保施工过程的环境保护和居民权益。
8. 督促居民配合居民在施工过程中也应积极配合,避免在施工时间段内开展影响施工进度的活动,减少噪音干扰。
同时,及时反馈施工噪音对自身的影响,与施工方共同探讨解决方案,促进良好的施工环境。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工程施工噪音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施工噪音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保障城市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周围环境的良好状态。
工程施工方应全面认识噪音防治的重要性,积极采取措施,共同打造宜居环境,提升城市建设质量。
施工噪音控制措施

施工噪音控制措施
一、噪声的控制目标
噪音排放达标:施工昼<65dB,夜间<55dB。
施工时间:22:00至次日6:00,如因噪声超标引起投诉,我单位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改正,并负责处理相关投诉,否则停止施工,直到采取措施不再超标方可恢复施工。
二、人为噪音的控制
施工现场提供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声的管理制度。
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
三、作业噪音的控制
1、强噪声作业时间的控制
重噪声的作业应尽可能安排在隔音效果好的房间进行,并关闭门窗。
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加班提前向业主申请,晚间作业不超过22:00,早晨作业不早于7:00,特殊情况需连续作业或夜间作业的,应尽量采取降噪措施,事先做好周围群众的工作,并报工地所在地相关部门备案后方可施工。
2、强噪声机械的降噪措施
牵扯到产生强噪声的成品、半成品加工、制作作业,放在封闭工作间内完成,减少因施工现场加工制作产生的噪声。
设立协调办公室和居民监督员,听取居民合理化建议,协调好和居民的关系,尽最大努力做到便民不扰民。
尽可能选择新设备,如推广新型气钉枪,用瓷片切割刀局部替代切割机等,以减少噪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施工噪声排放控制措施正
式版
施工噪声排放控制措施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土方施工阶段噪声控制措施
(1)土方施工阶段噪声声源:
土方施工阶段噪声声源主要来自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等。
(2)土方施工阶段噪声排放控制措施如下:
① 所使用的施工机械应符合环保标准,操作人员需经过环保培训和教育;
② 施工过程中,控制推土机的推土量、装载机的装载量,禁止超负荷运转;
③ 加强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缩短维修保养周期,禁止施工机械带病作业。
2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噪声控制措施
(1)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噪声声源: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噪声声源主要来自混凝土输送泵、汽车泵、振捣棒、混凝土罐车、混凝土搅拌机、支拆模板、搭拆脚手架、修理模板、电锯、钢筋加工机械等。
(2)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噪声排放控制措施如下:
1)混凝土输送泵、汽车泵、混凝土罐车、混凝土搅拌机噪声排放控制措施;
①对泵车操作人员进行环保意识和责任心教育,保证混凝土泵车、罐车平稳运行;
②向商品混凝土供应方施加影响,要
求其加强对混凝土泵车、罐车的维修保养;现场搅拌混凝土,应加强对混凝土搅拌机的维修保养以减少噪声;
③合理安排混凝土浇筑作业,缩短混凝土泵车、罐车在现场的停留时间。
2)振捣棒噪声排放控制措施:
①尽量选用环保型振捣棒,振捣棒适应使用完毕及时进行清洁、保养;
②对操作工人严格要求,振捣混凝土时禁止振击钢筋或模板,并做到快插慢拔;
③振捣混凝土时,有相应人员控制电源及电源开关,防止振捣棒空转。
3)模板、脚手架支设、拆除、搬运、修理等噪声排放控制措施:
①模板、脚手架支设、拆除、搬运时必须轻拿轻放,上下左右有人传递,防止跌落、撞击;
②模板修理时,禁止用大锤敲打。
4)钢筋加工机械等噪声排放控制措施:
①各种钢筋加工机械等必须加强维护、保养;
②施工尽量安排在6:00-12:00点及14:00-22:00点之间进行。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