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给水排水设计

合集下载

住宅建筑室内给水排水设计说明

住宅建筑室内给水排水设计说明

住宅建筑室内给水排水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1、建设地点:2、建筑功能:地上,地下3、总建筑面积:m2,其中地上m2,地下m24、居住总套数:套,其中:一室一厅套,二室一厅套,三室两厅套,四室两厅套;5、建筑层数及栋数:六层住宅栋,十八层住宅栋,三十层住宅栋6、建筑总高度: m7、高层建筑防火分类:类8、建筑耐火等级:级9、抗震设防烈度:七度。

10、人防设施:人防设施位于地下层11、人防类别:常6级、核6级、甲类平战结合人防地下室。

二、设计依据1、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详见建施总说明);2、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和设计任务书(详见建施总说明);3、本专业设计所采用的主要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84-2001(2005年版)《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50140-200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武汉城市圈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标准》DB42∕T559-20094、业主提供的市政给排水管网资料;(1)路敷设有DN供水干管,可以提供一个DN接管,最不利供水压力为MPa。

(2)市政排水为污水、雨水分流制;路敷设有DN水干管,编号的可供接口的污水检查井标高为m,接管管径为DN;路敷设有DN雨水干管,编号的可供接口的雨水检查井标高为m,接管管径为DN。

三、设计范围1、包括红线以内的室内生活给排水、生活热水、内排雨水、消防给水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及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居住社区给水排水设计规范CECS57∶94主编单位:南京建筑工程学院批准部门: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批准日期:1994 年6 月1 日目录1 总则2 术语、符号2.1 术语2.2 符号3 给水3.1 水量、水质和水压3.2 水源3.3 给水系统3.4 给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3.5 设计流量和管道水力计算3.6 给水管道材料及附件3.7 水泵房、水池和水塔4 排水4.1 排水体制4.2 排水量4.3 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4.4 排水管道水力计算4.5 排水管材、检查井、雨水口4.6 排水泵房4.7 污水解决附录A 地下管线(构筑物)间最小净距附录B 本规范用词说明附加说明前言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执行,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居住社区建筑在全国大量兴起。

为了规范居住社区给水排水设计, 我协会建筑给水排水委员会组织南京建筑工程学院主编, 同济大学, 江苏省建筑设计院、杭州市建筑设计院, 南京市政工程设计院等单位参与, 共同制订《居住社区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规范组通过三年的工作, 广泛征求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 最后由建筑给水排水委员会审查定稿。

现批准《居住社区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编号为CECS57∶94, 并推荐给各工程建设设计, 施工单位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 请将意见及有关资料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给水排水委员会(上海广东路17 号, 邮编202302)。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1994 年6 月1 日1 总则1.0.1 为使居住社区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符合国家经济、技术政策法令, 做到安全合用、经济合理, 特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合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居住社区的室外给水排水工程设计。

1.0.3 居住社区给水排水工程设计, 应以城乡给水排水总体规划和居住区, 居住社区的建筑、道路具体规划为重要依据, 综合考虑社区地形、各专业管道布置和建筑物管道的接点等诸因素, 做到设计合理、施工方便。

1.0.4 在地震、湿陷性黄土、膨胀土以及其它地质特殊地区设计居住社区给水排水工程时, 尚应按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执行。

住宅设计要求与标准(给排水)

住宅设计要求与标准(给排水)

给排水(一) 说明1.本设计要求适用于住宅项目,按照给水系统、排水系统、消防系统、设备要求等方面制定。

2.本设计要求中安装高度均指到建筑完成面的距离。

3.除特别注明外,标高以m计,其余均以mm计。

4.当地若有特殊要求或习惯性做法时,按当地要求执行;否则,按本设计要求执行。

(二) 给水系统1管材选型1.1室外部分(1)市政给水管DN≥100采用水泥砂浆衬里球墨铸铁管,DN<100采用衬塑钢管。

(2)加压给水管埋地部分采用衬塑钢管,DN≤100丝扣连接,DN>100沟槽式卡箍连接,应视具体情况考虑防腐。

1.2室内部分户内水表前采用衬塑钢管,表后冷水采用冷水PP-R管,热水采用专用热水PP-R管,管材必须经过8760h热稳定性试验。

1.3水池、水泵房管材水泵吸水管(自与吸水总管连接处或水泵吸水管的阀门至伸入水池部分)、水池补水管(伸入水池部分)、水池溢流排水管及放空排污管采用薄壁不锈钢管,其他采用衬塑钢管或厂家配套的不锈钢管。

1.4绿化、喷灌管材采用PVC-U给水管,管道阀门DN≤50采用铸铁截止阀,DN>50采用铸铁闸阀。

1.5水景管材水泵出水管、埋地部分及水池补水管均采用PVC-U给水管。

2技术要求2.1室内管道布置原则(1)给水管道大于DN25(外径dn32)时,应考虑表后设置多条给水管(总流量与表前总管流量相当)入户。

(2)当给水管道布置在找平层内时,客(餐)厅冷(热)水管距墙边100mm布置,冷热水管中心间距100mm;卫生间内管道原则上布置在墙体内,如遇结构柱或剪力墙时可布置在沉箱内。

管道不应布置在卧室内。

2.2水表、洗衣机、热水器的设置要求2.2.1水表及水表井:住宅在每层楼梯间或前室设独立水表井间,给水立管及水表均布置在水表井内,自首层起每五层在水表井内设DN15清洁水龙头一个,每层水表井均设置排水地漏。

水表井尺寸按最小要求设置。

2.2.2洗衣机:生活阳台或卫生间设置洗衣机龙头,洗衣机龙头安装高度为1.20m。

论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

论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

即可打开表前电磁 供水 。管理部 门不需入户查表 即可实现用
水 计 量 和收 费。
“ 水表 出户 ” 是势在必 行 但同时也存在不少 问题. 如设有屋 顶水箱. 将增加水表 出户管道布置的难度: 同时 由于管道漏水 问
题 . 户 分 表 总 量 和 单 元 总 表 之 间 还 存 在 较 大 的 用 水 差 额 部 各 这 分 漏 失 的 费用 将 增 大 自来 水 公 司 的运 营 成 本 .水 费 也 必 然 要 增 多 。 以采用 何种 方 法 设置 水 表 要 因地 制 宜 , 能 生 搬硬 套 , 先 所 不 优 考 虑将 普 通 水表 放 在 管 道 井 中 或楼 梯 平 台 有 条 件 地方 采 用 I c 卡 水表 或 远 传水 表 。
污染 效 果 。
水 箱 的进 、 出水 管 设 置 应 避 免 短流 .出 水 管 应 设 置 于最 低 处 。 水 管应 安装 性 能 可靠 的液 位控 制 阀 ( 过 滤 活塞 式 电 动浮 进 如 球 阀 )尽 量 不 设 溢 流 管 设 溢 流 管应 设 存 水 弯 。 水 封 防止 外 如 用 界污 物 进 入 。 应 设 两 个 以 上通 气 管 , 在 管 口处 设 置 防 虫 、 并 灰尘
敷设有 以下几种方法:①水平管埋在结构板上面的建筑面层 中, 这 种作法对 建筑面层厚度 有一定要求 , 不小于 3 m l 盖 一般 0 n, 覆
层太 薄. 易造成地 面开裂, 且埋 设管子 不宜设接 头, 容 并 以防 漏
节水、 防回流污染 功能。建设部 有文件 规定。 0 0年 1 自2 0 2月 1
1 住 宅给 水 设 计
1 水 表 出户 . 1
由于 住宅 的安 全 性 、 私 密 性 意 识 渐 强 水 表 出 户 已势 在 必

《住宅建筑规范》(给排水部分)

《住宅建筑规范》(给排水部分)

• 8.2.2 生活给水系统应充分利用城市给水管网的水压直接供水。
为节约能源,减少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污染,住宅楼底部的住户 应充分利用市政管网水压直接供水。当市政给水管网的水压、水 量不足时,应设置储水调节和加压装置。
• 8.2.3 生活饮用水供水设备和管道的设置,应保证二次供水的水 质使用要求。供水管道、阀门和配件应耐腐蚀和耐压。
• 8.2.6 卫生器具和配件应采用节水型产品,不得 使用一次冲水量大于6L的坐便器。
节水型卫生器具和配件包括:总冲洗用水量不大 于6L的坐便器系统,其冲洗功能、水箱配件和接 口等部件的主要性能指标以及管道系统应符合国 家或行业标准的要求;提倡使用两档式便器水箱 及配件;使用陶瓷片密封水龙头、延时水嘴、红 外线节水开关、脚踏阀等。住宅内不得使用明令 淘汰的螺旋升降式铸铁水龙头、铸铁截止阀、进 水阀低于水面的卫生洁具水箱配件、上导向直落 式便器水箱配件、每次冲洗水量大于6L坐便器。
• 8.1.5 住宅水表、电能表、热量表和燃气表的设置应便 于管理。
计量仪表的选择和安装方式,应符合安全可靠、便于计 量和减少扰民的原则。
计量仪表的设置位置,与产品的形式有关。在某些城市 提倡三表出户,《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第3.4.17条有如下的规定:住宅的分户水表宜相对 集中读数,且宜设置在户外;对设置在户内的水表,宜 采用远传水表或IC卡水表等智能化水表。计量仪表提倡 设置在户外,以减少扰民。对设置在户内的计量仪表, 应优先采用可靠的电子计量仪表,不需进户查表,方便 管理。但计量仪表无论设置在户外还是户内,设置的位 置应便于直接读数和维修。对于设置在厨房壁柜内的水 表,距地的安装高度不应小于250mm。
《住宅建筑规范》内容介绍
(给水排水部分)

《住宅建筑规范》(给排水部分)

《住宅建筑规范》(给排水部分)
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住宅建筑的数量不断增加,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管 理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规范住宅建筑的给排水系统建设,提高工程质量,国家制定了
《住宅建筑规范》(给排水部分)。
给排水系统的重要性
生活需求
给排水系统是住宅建筑中不可或缺的 部分,为居民提供饮用水和生活用水 ,同时负责排放生活污水和雨水。
住宅建筑给水系统规范
给水水质与水量
给水水质
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得含有 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细菌、 病毒等。
给水量
根据住宅建筑规模和居民人数确 定,应满足居民生活和公共设施 用水的需求。
给水系统设计与设备
系统设计
根据建筑规模、地形和水源条件,合 理设计给水系统,确保供水安全可靠 。
设备选择
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给水设备和管材 ,确保设备性能稳定、安全可靠。
智能化技术
智能水表
智能维护系统
推广使用智能水表,实时监测和记录 用水量,便于用户和管理部门掌握用 水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漏水问题。
建立智能维护系统,对给排水设备进 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解决 潜在故障,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智能控制系统
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对给排水设备进行 远程监控和控制,实现自动化管理, 提高管理效率。
节能与环保
合理的给排水设计能够降低能耗, 减少资源浪费,符合绿色建筑和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卫生与健康
良好的给排水系统能够保证水质, 防止水污染,对保障居民的身体 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安全与舒适
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关系到居民的 生活安全和舒适度,如发生故障易导 致供水不足或排水不畅等问题。
Part
02
排水系统的运行与管理

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

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

3. 雨水利用系统:建 立雨水利用系统,将 处理后的雨水进行再 利用,可以用于浇灌 植物、冲洗卫生间等 用途,以减少对传统 水源的依赖。
06
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系统案 例分析
高层住宅建筑给水系统案例
案例一
某高层住宅建筑采用变频供水系统,根据用水量变化调整水泵运 行频率,实现节能供水。
案例二
某高层住宅建筑采用分区给水系统,通过减压阀和减压水箱实现不 同楼层的分区供水,保证供水压力稳定。
雨水系统的节能措施与优化设计
总结词:高层住宅建 筑的雨水系统需要采 取节能措施,以充分 利用雨水资源,减少 对传统水源的依赖。
详细描述
1. 雨水收集系统:建 立雨水收集系统,将 雨水收集起来并储存 于蓄水池中,可以用 于绿化灌溉、清洗道 路等用途,减少对传 统水源的消耗。
2. 雨水处理系统:对 收集到的雨水进行净 化处理,去除其中的 杂质和有害物质,使 其达到使用标准,可 以用于冲厕、洗车等 用途。
管道敷设方式
根据建筑结构和地理环境 ,选择合适的排水管道敷 设方式,如明装、暗装等 。
排水系统的通气方式和设备选择
通气方式选择
根据建筑高度和排水系统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 通气方式,如单立管通气、双立管通气等。
通气设备选择
根据通气方式和建筑结构,选择合适的通气设备 ,如通气帽、通气阀等。
防臭气措施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排水系统产生的臭气对室内环 境造成影响,如设置通风口、使用防臭地漏等。
给水管材的选用与连接方式
01
02
03
给水管材
可选用金属管、塑料管、 复合管等给水管材。
选用依据
根据建筑性质、工作压力 、水质要求、安装条件等 因素综合考虑选择给水管 材。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户供水
给水管道宜与道路中心线或主要建筑物呈平行敷设 并尽
量减少与其他管道的交叉
给水管道与其他管道平行或交叉敷设的净距 应根据两种
管道的类型 埋深 施工检修的确定 一般可按本规范附录 采用
给水管道与建筑物基础的水平净距 管径
时 不宜小于
管径
时 不宜小于
城镇给水管网的水量 水压能满足小区给水要求时 应采 用直接给水方式 城镇给水管网的水量 水压周期性或经常不足 时 应根据城镇供水条件 小区规模和用水要求 技术经济 社 会和环境效益等综合评价确定给水方式
给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小区干管应布置成环网或与城镇给水管道连成环网 小区
支管和接户管可布置成枝状
小区干管宜沿用水量较大的地段布置 以最短距离向大用
居民生活用水量
公共建筑用水量
消防用水量
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量
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
居住小区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可按表
确定
居住小区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

住宅 卫生器具 设置标准
每户设有大便器 洗涤盆 和沐浴设备
每户设有大便器 洗涤盆无沐浴设备
每户设有大便器 洗涤盆 沐浴设备 和集中热水供应
用水
情 最高日


分区
平均日 人
时 变化 系数
最高日 人
平均日 人
时 变化 系数
最高日 人
平均日 时变化 人 系数






本表所列用水量已包括居住小区内小型公共建筑的用水量 但未包括浇洒道
路 大面积绿化和大型公共建筑的用水量
所在地区的分区见现行的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中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宅建筑给水排水设计
发表时间:2015-10-13T16:27:20.59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7期作者:张月[导读] 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必须本着技术、安全、经济性的原则,在实践中创新,力求寻找最佳的给排水设计方案。

摘要:给排水作为现代住宅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给排水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

因此,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必须本着技术、安全、经济性的原则,在实践中创新,力求寻找最佳的给排水设计方案。

关键词: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分析
一、住宅建筑的给水设计
1、室内给水管管道的敷设
在现阶段,新建住宅中的一厨两卫较为普遍,有的住宅甚至配有一厨三卫、一厨四卫,且厨房、卫生间、阳台各用水点位置均较分散。

分户支管至用水点间管道如沿室内楼板下吊设,必然要求设室内吊顶,管外壁还应有防结露措施,给住户装修带来不便,毕竟不是所有住户都想设吊顶。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第3.5.18条规定,给水支管宜敷设在楼(地)面的找平层或沿墙敷设在管槽内,敷设在找平层或管槽内的给水支管外径不宜大于25mm。

所以现在很多的工程都会将户内给水管道再在楼(地)面的找平层或沿墙敷设在管槽内。

但应注意:设于找平层内给水支管施工完毕后,应在其位置做上明显的标记,以免住户装修时破坏给水管道。

2、给水管网的控制阀门设置
传统的单元住宅给水设计是在引入管的起始端和每一根立管的底层出地面处设切断阀门,而室外小区内则是一个建筑楼群共用一个地下控制阀门。

笔者认为引入管起始端和立管底部的给水阀门不可少,其目的主要是为了:①立管管道及其阀门有破损漏水时,及时关闭阀门进行维修。

②当底层住户发现下水管堵塞引起地面冒水时,可以及时关闭给水总阀,减少排污量,从而有效地阻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而小区室外支状管网增设分段控制阀门的目的则是为了管网末端埋地管道发生事故漏水时,可以利用分段控制阀门关闭水源进行维修,而不影响上游用户的用水,以停水范围不超过100户时设室外总控制阀。

3、室外阀门的安装方式
室外安装的阀门大部分都是管径不大于50mm时采用截止阀,管径大于50mm时采用闸板阀或蝶阀,一般均是法兰连接有国家标准图。

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这些装于地下的阀门一旦损坏时如何更换。

埋于地下的管道没有多少伸缩的余地,更换阀门时很难塞进法兰垫片,常常要挖地坑和割管子,费时费力,停水时间长。

如果在施工图设计时,在每一个法兰连接阀处设一个伸缩器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这一点,教科书和规范上都没作规定,却十分实用,且投资不多。

4、燃气热水器的进出水配管
有很多人家里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家里的自来水龙头水很大,出流水压也高,但是从热水器出来的水却很小,甚至连火也打不着。

实际上这是由于燃气热水器进、出水的配管不合理造成的,燃气热水器内的加热盘管阻力系数已经很大了,若是配管过长、管径过小、水头损失会成倍地增加,出流水头将无法满足要求,流量也就变得很小,而燃气热水器的设计又必须符合国家强制执行的安全规范,其中一条就是在流量不足的情况下,热水器不能启动,这就造成了热水器打不着火的情况。

因此,在设计中必须重视这一点,使卫生器具的热水配水点应尽可能地靠近燃气热水器的热水出水口以使热水管道最短,按使用热水的情况优先考虑的顺序应该是:浴缸-淋浴器-洗脸盆-洗衣机用水点,此外,还可以考虑适当增大燃气热水器配管的管径,从原DN15增大到DN20这样可以基本解决这一问题。

二、住宅建筑的排水设计分析
1、厨房排水管道设置
厨房洗涤池排水支管尽可能直接在楼板上接入排水立管而避免排水支管进入下层户内。

而对于厨房地面排水是否设地漏,目前还尚有不同的看法。

现代生活厨房地面一般已很少用水冲洗,少量的溅水用抹布就可完成地面的清洁,厨房地漏由于长时间无水补充,水封内存水蒸发后臭气返串地漏进入室内。

同时,取消地漏还可避免地漏排水支管进入下层户内空间。

但是实际使用中尚存在使用不当或器件损坏以及管道爆裂的情况,此时厨房地漏就起到及时排放的作用,避免溢水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在厨房与阳台相邻的情况下,可不设地漏,利用阳台地漏及时排除积水。

如果厨房未与阳台相邻的情况下,厨房需考虑排水需求,此时建议设计密闭地漏来避免水封的破坏,防止地漏以下的有害气体、污水、病菌和害虫通过排水支管进入室内影响环境质量。

2、卫生间排水管道设置
同层排水是指在同楼层内平面施工敷设使得污水及废弃物的排放达到或超过同类和其他排水方式,顺利进入排水总管,一旦发生需要疏通清理的情况,在本层套内就能解决问题的排水方式。

为了不使卫生间污水横管进入下层户内空间,排水管道的敷设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降板同层排水方式
降板同层排水方式是近年来较多采用的一种方式。

卫生间楼板下沉的设置方式参照《住宅卫生间》01SJ914。

具体做法是卫生间的结构楼板下沉350mm左右,作为管道敷设空间。

下沉楼板采用现浇砼楼板并做好防水层,按设计标高和坡度沿下沉楼板面敷设给、排水管道,并用水泥焦渣等轻质材料填实作为垫层,垫层上用水泥砂浆找平后再做防水层和面层。

(2)沿墙敷设排水方式
该方式排水支管和器具排水管在本层结构楼板上方暗敷在非承重墙内或明装在墙体外,与排水立管相连。

该排水方式达到了卫生、美观、整洁的要求。

但是其不足之处是:采用该方法时,设计时要采用一定形式的卫生器具,例如:大便器为后出水壁挂式。

这种产品选择余地比较小且应采用相对应的固定支架。

地漏问题是沿墙敷设排水方式存在的最大问题。

针对国内传统做法,卫生间均设置地漏。

对于有些采用侧墙式地漏,存水弯设置在管道井中这种做法并不是真正的同层,且不具备普遍性(管道井并不是都有)。

新开发的侧壁地漏或多通道地漏埋在垫层和结构层内虽可解决此问题,但卫生间垫层厚度需增加到100mm左右,而且必须土建施工预埋。

通过实际工程的应用,沿墙敷设排水方式只适用于大户型住宅卫生间和大面积公共卫生间。

三、住宅给排水设计的其他问题
1、雨水系统及空调冷凝水系统
高层住宅楼的屋面雨水及阳台雨水需单独设置立管排放,空调冷凝水及空调机隔板雨水也由专门管道收集后一起排放。

一些户型专门为空调机设计凸窗,将空调放置在凸窗下,而空调机的隔板即为下一层的凸窗。

在这情况下,设计时考虑空调机隔板的雨水排放孔设在侧面,即从侧面接一管子接入立管,使得空调机隔板的雨水顺利排放而不会流至楼下。

2、水泵房噪音问题
高层住宅由于楼层高,市政供水无法达到上层住户,因而都需要设置增压泵站来增强水压。

高层住宅的水泵房一般都在地下室,而地下室上部通常来说就是住宅,所以水泵工作时产生的噪音会影响地下室上部的住户。

建议控制进入水池的压力不超过0.15MPa,再就是采用低噪音的液位控制阀,由此减少噪音对住户造成的影响。

结束语:
住宅建筑设计者应该在获得施工方案的过程中,严格遵循相关技术规范,不断总结设计及施工过程中的经验,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

作为设计人员应高度重视在实践中努力分析,寻求最佳的给排水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秦雪娜;骆芳.关于建筑给排水设计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0)
[2]方宏;关于住宅给排水设计的几点看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