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第3单元 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第2课时)不同类型的晶
高中化学必修2苏教《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三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442PPT课件 一等奖

纳米碳管强度高且有韧性,重量轻,比表面积大,性
能稳定。制成碳纤维材料和复合材料,强度为钢的100倍,
重量则只有钢的1/6,科学家称之为“超级纤维”;可以
在较低的气压下存储大量的氢气,用这种方法制成的燃料
是一种清洁能源,在汽车工业上将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拓展视野2
C60的发现 1985年,美国得克萨斯州罗斯大学的科学家制造出了碳新 型单质C60分子。并在建筑设计师富勒设计球形建筑的启发下, 绘制出由20个正六边形和12个正五边形构成的“笼状”分子结 构,因分子结构形似足球,又称为“足球烯”。 足球烯分子笼状结构具有向外开放的面,而内部却是空的, 这就有可能将其他物质引入到该球体内部。例如科学家已经尝试 着在这些中空的物质中加各种各样的金属,使之具有超导性。
例如: C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有:金刚石、石墨、C60, O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有:O2、O3, P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有:红磷、白磷
思考: 如何证明金刚石和石墨由同一种元素组成?
1772年拉瓦锡证明金刚石可燃,生成CO2, 进一步测定后确定金刚石是由碳组成的单质。
1779年舍勒证明石墨可燃,也生成CO2, 进一步测定后确定石墨是由碳组成的单质。
钻头、轴承、武器装备等。
金刚石
颜色状态 无色透明晶体
硬度 导电性
用途
最硬的天然物质
不导电
装饰品 切割玻璃、大理石 钻探机钻头
石墨
灰黑色不透明固体 最软矿物之一 导电
铅笔芯 电极、润滑剂
石墨 金刚石
概括总结 同素异形现象
同一种元素形成几种不同单质的现象。
同素异形体
同一种元素形成几种不同的单质互称为 该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共同点: 分子式相同 不同点: 结构不同
高中化学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3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第1课时)同素异形现象与同分异构

结构特点 以共价键结合, C原子排成平面六边形,
形成 空间网状 形成平面网状结构。层间 形似足球,又称“足
球烯”
结构
存在 分子间作用力
(2)氧的同素异形体 ①物理性质
颜色 沸点 气味
O2 无色
O3 淡蓝色
O2<O3
无味
鱼腥味
(3)磷的同素异形体
红磷
白磷
特性 红棕色固体,无毒 白色 蜡状固体, 剧毒
知
识
点
一
第三单元 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 学
业
分
第1课时 同素异形现象与同分异构现象
层 测
评
知 识 点 二
1.从微观结构了解物质形态的多样性。 2.以碳、氧的同素异形体为例,认识同素异形现象。(重点) 3.以C4H10和C2H6O为例,认识同分异构现象。(重点)
同素异形现象
[基础·初探] 1.同素异形现象 碳单质有 金刚石、 石墨、富勒烯(包括C60、C70和单层或 多层的纳米碳管)等。 同一种元素能够形成 几种不同的单质的现象称为同素异 形现象。 2.同素异形体 具有同素异形现象的不同 单质 互称为该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同分异构现象
[基础·初探] 1.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2.“三同”的比较
同位素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 定义 不同的同种元素的原
子
研究 对象
核素
化学 用原子符号表示不同 式 的原子
性质
化学性质相同,物理 性质不同
举例 H、D、T
同素异形体
同种元素组成的 不同单质
单质
用同种元素符号 表示不同的分子 组成 化学性质相似, 物理性质不同 O2、O3;红磷、 白磷;金刚石、 石墨
高中化学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1.3.1 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3教案 苏教版必修2

各种同分异构现象
教 学 过 程
【复习回顾】
1.同素异形体的定义:。
2.常见的同素异形体有、、。
【学问梳理】
依据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价键规律,请你思考一下你可以拼成几种分子式符合C4H10的结构?请用结构式表达出来。(可不填满也可再加)
⑴
⑵
⑶……
【课堂活动】P20制作分子结构模型
【归纳总结】
1.同分异构现象:。
1.3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
课 题
1.3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2
课 型
新授课
编缟老师
授课老师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目标
1、以同分异构现象为例,生疏物质的多样性与微观结构有关系。
2、以正丁烷和异丁烷、乙醇和二甲醚为例,生疏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力量与方法目标
运用活动与探究方法,学习正丁烷和异丁烷的同分异构现象
说明4:同分异构体的最简式必相同,但最简式相同,则不肯定是同分异构体。
说明5:同分异构体的熔沸点比较: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由于支链越多,分子就越不简洁靠近,分子间距离越远,分子间作用力也就越小,熔沸点越低。
3.写出你所了解的同分异构体的名称及结构式:
【例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分子有机物肯定为同分异构体
C.金刚石和石墨是同分异构体
D.分子式相同的不同种有机物,肯定是同分异构体
【小结】“三同”的比别:
概念
描述对象
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
同分异构体
二次备课
教学后记
2.同分异构体:。
说明1:概念中的“结构”所包含的内容主要是:
①主链碳数不同——碳链异构
高中化学必修2苏教《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三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327教案教学设计

同分异构现象教学设计一、学习内容全班54人,每小组6人,共9小组。
模型组装,理解和掌握共价键和同分异构现象的关系。
理解原子的重新排列组合能形成新物质。
课前任务1,整理归纳共价键的知识,了解有机物之间的成键关系。
课前任务2,了解生活中的同分异构现象,有助于对原子之间的排列组合关系的理解和掌握。
二、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自主完成模型的组装,理解和掌握共价键对有机分子形成的决定性作用;2.初步了解原子的重新排列组合能形成新的分子,从而得到新物质;3.能认识生活中的同分异构现象。
三、教学设计与课堂活动活动环节具体步骤组织形式时间分配11,2,3,4小组,每小组分发碳原子模型2个,氢原子模型6个,氧原子模型1个,小棍若干,尽可能拼出不同的结构(即C2H6O)分组活动8分钟5,6,7,8,9小组,每小组分发碳原子模型4个,氢原子模型10个,小棍若干,尽可能拼出不同的结构(即C4H10) 分组活动8分钟2所有小组,每小组分发碳原子模型5个,氢原子模型12个,小棍若干,尽可能拼出不同的结构(即C5H12)分组活动15分钟3交流分享学习成果、学生之间相互教学,优生带动后进生分组讨论8分钟4练习与作业自主完成5分钟四、学习环境设计通过课前的视频学习,让学生通过身边的最常见的物品和现象,了解和认识什么是同分异构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同盟分异构现象的概念。
通过课前任务的布置,让学生具备了学习同分异构现象的基本知识,以简单的有机物为学习对象,以模型的组装为主要手段,让学生能切身体会同分可以异构,原子同,分子可以不同的奇妙现象,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再以交流讨论的形式加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有效突破知识的重难点。
五、设计思路说明实验,就是学生最感兴趣的部分,化学的学习离不开动手实验,本课虽然没有精彩的实验现象,也没有丰富多样的化学药品,但模型组装同样可以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
老师讲再多,不如学生自己亲身去尝试一下,小组合作的形式作为近年来最为成功的学习方式,深受师生欢迎,且教学效果普遍较高,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老师有更多的精力去备好课,上好课,这可能不止双赢,甚至是多方共赢的。
高中化学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3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第1课时同素异形现象与同分异构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3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第1课时同素异形现象与同分异构现象学案苏教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3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第1课时同素异形现象与同分异构现象学案苏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3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第1课时同素异形现象与同分异构现象学案苏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1课时同素异形现象与同分异构现象学习目标:1.以碳元素、氧元素的几种单质为例,认识同素异形现象。
2.以正丁烷和异丁烷、乙醇和二甲醚为例,认识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3.认识物质多样性与微观结构的关系,学会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的判断方法。
[自主预习·探新知]一、同素异形现象1.同素异形现象碳单质有金刚石、石墨、富勒烯(包括C60、C70和单层或多层的纳米碳管)等.同一种元素能够形成几种不同的单质的现象称为同素异形现象。
2.同素异形体具有同素异形现象的不同单质互称为该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3.常见的同素异形体(1)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单质白磷红磷性质蜡状固体,有剧毒。
白磷在空气中能自燃,应保存在冷水中红棕色固体,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在加热或点燃时也能燃烧结构白磷分子和红磷分子中磷原子的个数和磷原子的成键方式不同微点拨: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是化学变化,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二、同分异构现象1.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2.实例(1)正丁烷和异丁烷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高中化学必修2苏教《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三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教案课件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同素异形现象、同分异构现象、不同类型的晶体整体设计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从同素异形现象、同分异构现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与微观结构的关系;(2)以金刚石、石墨、富勒烯等碳的同素异形体以及不同类型的晶体为例,认识由于微观结构不同而导致的同素异形现象;(3)以正丁烷和异丁烷为例,认识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4)认识不同的物质可以形成不同的晶体,不同类型的晶体结构、构成微粒、物理性质不尽相同。
2.过程与方法(1)以生活中熟悉的两种碳的同素异形体——金刚石和石墨性质的“异”“同”点为切入点,从“同素”和“异形”两个角度帮助学生认识同素异形现象和同素异形体。
(2)运用球棍模型,利用碳的成键特点与成键方式的知识,理解组成相同的分子由于原子间的成键方式、排列顺序不同可以形成不同的物质。
(3)运用电脑图片,向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晶体;(4)运用三维空间结构模型,向学生展示一些晶体的微观结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在动手制作丁烷的同分异构体球棍模型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原子的不同连接方式和连接顺序的印象,体会化学学习的趣味性和科学性,同时增强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中认识“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体现结构”这一观点。
(2)培养学生自觉地在事物的实质和现象之间建立联系,训练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式,培养高品质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同素异形现象、同分异构现象、认识不同类型的晶体。
教学难点同分异构体模型的组建;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的辨别。
理解晶体微观结构和物理性质的联系。
教学准备所用教具:球棍若干;氯化钠、干冰、冰、金刚石、石英晶体模型。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图片展示】【提问】在上面的图片中,同学们看到了几种物质,它们有什么联系?【回答】图中展示的是金刚石和石墨两种物质,它们都是碳的单质。
推进新课【板书】一、同素异形现象、同素异形体1、同一种元素能够形成几种不同的单质,这种现象称为同素异形现象。
高中化学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三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1同素异形现象同分异构现象

12/6/2021
第十九页,共二十五页。
二、同分异构体的理解与判断 【例 3】 下列关于同分异构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具有相同相对分子质量和不同结构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B.互称为同分异构体同,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 D.同分异构体一定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
D.同素异形体
【解析】 纳米泡沫碳与金刚石是碳元素的不同单质,二者互为同素异形体。 【答案】 D
12/6/2021
第十八页,共二十五页。
【例 2】 最近发现一种新微粒 O4,有关这种新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的结构与 P4 相同 B.它的摩尔质量为 64 C.它是氧气的同素异形体 D.它是由两个氧分子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而成的新微粒
4.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如 3O2=放==电==2O3。
12/6/2021
第十四页,共二十五页。
二、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和同分异构体的比较
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
同分异构体
定义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 种元素的原子
同种元素组成的不 同单质
分子式相同,结 构不同的化合
物
研究 对象
第三单元 从微观结构(jiégòu)看物质的多样性。典例导析
No Image
12/6/2021
第二十五页,共二十五页。
O3
颜色
________
________
沸点
O2<O3
气味
________
________
②化学性质:
a.化学性质相似,均有氧化性,但 O3 氧化性更强。 b.相互转化:________。
12/6/2021
第八页,共二十五页。
高中化学必修2苏教《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三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330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单元分析一、内容分析本单元分三个主题:主题1是同素异形现象,主要通过介绍碳元素、氧元素(以及“拓展视野”中的磷元素)的几种常见的同素异形体,让学生认识到同一种元素可以形成多种的单质,以此体会同素异形现象的普遍现象。
但是,在知识呈现方式上,教材使用了多种灵活的方法。
碳元素的同素异形现象是教材介绍的重点,教材运用了许多图片展示了多种(主要是四种)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既有实物图片,也有球棍模型图,然后还较为详细地阐述了金刚石和石墨结构的差异,让学生从宏观到微观全方位认识同素异形体之间结构的差异,教材中的这些内容为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结构和外观的差异提供了方便。
氧元素的两种同素异形体主要是从它的存在和性质上进行介绍,同时配上资料卡介绍臭氧层,使学生认识臭氧层的作用。
而磷元素的同素异形现象安排在拓展视野中,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读。
主题2是同分异构现象,主要通过介绍丁烷和乙醇的同分异构体,让学生认识即使具有相同的化学组成,也可以因为分子中各原子在空间的排列方式和排列位置的不同而产生同分异构现象。
教材在展示丁烷的同分异构体时用了列表的方式进行对比,而在介绍乙醇的两种同分异构体时以“观察与思考”的方式出现,通过展示两种异构体的球棍模型,要求学生对比二者的结构差异。
主题3是不同类型的晶体,教材首先展示几种常见的晶体,然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生活中遇到的晶体从外观到物理性质有何特点,外观与构成晶体的粒子有何关系,促进学生学会将宏观和微观、结构与性质联系起来。
教材运用举例的方法展示了自然界中常见的四种类型晶体的的代表物的外观、结构,并配上简要的文字介绍,使学生了解常见的晶体类型。
教材用图表列举出四种类型的晶体的熔点、硬度,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自己总结出晶体类型与物质熔点和硬度的关系。
本单元的三个主题是从3个方面阐述物质的多样性,即单质的多样性、化合物的多样性和晶体的多样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类型的晶体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
【导学号:39700023】A.C(金刚石)和CO2B.NaBr和HBr
C.CH4和H2O D.Cl2和KCl
【解析】各物质中的化学键和所属晶体类型如下:
【答案】C
2.有关晶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
B.原子晶体中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
C.冰融化时水分子中共价键发生断裂
D.氯化钠熔化时离子键未被破坏
【解析】A选项,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大小与分子的稳定性没有关系;C选项中冰融化时水分子中共价键不发生断裂;D选项中氯化钠熔化时离子键被破坏。
【答案】B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晶体中的相邻原子都以共价键相结合
B.金属晶体的熔点都比分子晶体的熔点高
C.干冰升华时,分子内共价键会发生断裂
D. Na2O2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
【解析】金属晶体的熔点不一定比分子晶体的高,如Hg常温下为液态,B错;干冰为分子晶体,升华时克服分子间作用力,分子内共价键不变,C错;Na2O2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D错。
【答案】A
4.一种新型材料B4C3,它可用于制作切削工具和高温热交换器。
关于B4C3的推断正确的是( )
A.B4C3是一种分子晶体
B.B4C3是一种离子晶体
C.B4C3是一种原子晶体
D.B4C3分子是由4个硼原子和3个碳原子构成的
【解析】B4C3可用于制作切削工具和高温热交换器,说明它的硬度大、熔沸点高,所以它是原子晶体,不存在单个分子。
【答案】C
5.下列各组物质中,按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Cl2、Br2、I2B.CO2、SiO2、KCl
C.O2、I2、Hg D.SiC、NaCl、SO2
【解析】Cl2、Br2、I2的晶体属于分子晶体,且组成和结构相似,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大,晶体的熔点逐渐升高,A项正确。
CO2、KCl、SiO2的晶体分别属于分子晶体、离子晶体、原子晶体,熔点: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B项错误。
常温、常压下,O2为气态,I2为固态,Hg为液态,C项错误。
SiC、NaCl、SO2的晶体分别为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它们的熔点逐渐降低,D项错误。
【答案】A
6.下列化合物,按其晶体的熔点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导学号:39700024】A.SiO2CsCl I2Br2
B.SiO2CsCl Br2I2
C.CsCl SiO2I2Br2
D.Br2I2CsCl SiO2
【解析】先区分各选项中各物质的晶体类型,原子晶体的熔点>离子晶体的熔点>分子晶体的熔点。
其中I2的熔点高于Br2的熔点。
【答案】A
7.下列每组物质发生状态变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 A.食盐和蔗糖熔化B.钠和硫熔化
C.碘和干冰升华D.二氧化硅和氧化钠熔化
【答案】C
8.有下列几种晶体:A.水晶,B.冰醋酸,C.白磷,D.金刚石,E.晶体氩,F.干冰。
(1)属于分子晶体的是________,直接由原子构成的分子晶体是________。
(2)属于原子晶体的化合物是________。
(3)直接由原子构成的晶体是________。
(4)受热熔化时,化学键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需克服共价键的是________。
【解析】分子晶体由分子构成,有B、C、E、F。
晶体氩是单原子分子;原子晶体和单原子分子晶体都由原子直接构成,原子晶体有A、D,但化合物只有A;分子晶体熔化时,一般不破坏化学键;原子晶体熔化时,破坏化学健。
【答案】(1)B、C、E、F E (2)A (3)A、D、E (4)B、C、F A、D
9.现有几组物质的熔点(℃)数据:
(1)A组属于________晶体,其熔化时克服的微粒间的作用力是________。
(2)B组晶体属于________晶体。
(3)C组晶体属于__________晶体,晶体含有的作用力有________________。
(4)D组晶体可能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填序号)。
①硬度小②水溶液能导电③固体能导电④熔融状态能导电
【解析】根据题给各组物质的熔点差异,可判断出A组物质为原子晶体,B组为金属晶体,C组为分子晶体,D组为离子晶体。
【答案】(1)原子共价键(2)金属
(3)分子分子间作用力、共价键(4)②④
[能力提升]
10.下表为几种氯化物的熔沸点:
A.CaCl2属于离子晶体
B.SiCl4是原子晶体
C.801 ℃时,NaCl为气态
D.MgCl2的水溶液不能导电
【解析】NaCl和CaCl2、MgCl2熔、沸点较高,属于离子晶体,结合NaCl沸点为1 465 ℃,
在801 ℃时仅能熔化;MgCl2易溶于水,在水溶液中电离出Mg2+、Cl-,故MgCl2的水溶液能导电,A对,C、D错;SiCl4熔、沸点很低,不是原子晶体,应为分子晶体,B错。
【答案】A
11.根据表中给出的几种物质的熔沸点数据,回答问题:
(1)SiCl4
(2)NaCl、MgCl2晶体类型均为________晶体,但键的强度:NaCl________MgCl2(填“>”或“<”)。
(3)AlCl3在升华时破坏________。
【解析】由表中所给熔沸点数据,可知SiCl4的熔沸点最低,应为分子晶体;单质B 的熔沸点最高,因此可能为原子晶体;NaCl、MgCl2的熔沸点较高,应为离子晶体,但NaCl 的熔沸点更高些,所以键的强度更大,AlCl3的熔沸点较低,为分子晶体,且沸点比熔点低,易升华,升华时,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答案】(1)分子原子(2)离子> (3)分子间作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