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设计指导书

合集下载

钢筋混凝土T型简支梁设计

钢筋混凝土T型简支梁设计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及说明书课题名称:钢筋混凝土T型简支梁设计学生学号:专业班级:学生姓名:钢筋混凝土T型简支梁设计计算书课题名称:钢筋混凝土T型简支梁设计学生学号:专业班级:学生姓名:一、设计资料某装配式T 形简支粱高h=1.35m,计算跨径L=15.0m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纵向受拉钢筋为HRB335级钢筋,箍筋采用HPB235级钢筋。

永久荷载的标准值g k =15.15KN/m ,活荷载的标准g q =45.43KN/m.二、设计依据1. 设计要求结构安全等级: 二级 混凝土强度等级: C25 钢筋等级: HRB335 箍筋等级:HRB235 T梁计算跨度: )(m 15L 0= 翼缘宽度 : )(mm 1000b f =' 翼缘高度: )(m m 110h f ='截面底宽: )(mm 400b =截面高度: )(mm 1350h =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的距: )(mm 60a s = 2. 计算参数:根据设计要求查规范得: 重要性系数:混凝土C25的参数为: 系数:; 系数: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C25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与标准值:)(2t mm /N 1.27f = )(2tk N/mm 1.78f =钢筋HRB335的参数为: 普通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HRB335钢筋弹性模量:C25混凝土弹性模量: )(24c mm /N 102.8E ⨯= 3.设计值的确定三、正截面承载力计算1. 尺寸设计截面高度 )(mm 1350h =;截面宽度 )(mm 400b =;翼缘宽度 )(mm 1000b f =' 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的距: )(mm 70a s = 2. 尺寸设计计算过程:1)截面有效高度0h h-a 1350-701280 mm s ===()2)确定翼缘b f '计算宽度 ①按计算跨度考虑:)(mm 50003Lfb ==' ②按翼缘高度考虑,因为0.10.0861290110hh 0.050f <=='<,)(mm 172011012400h 12b b f f =⨯+='+=' 翼缘计算宽度取三者中最小值,③T梁翼缘实际宽度,取:)(mm 1000b f=' 1) 判别T形截面类型03.51655)-1280110100011.9h 0.5h h b f fffc 1=⨯⨯⨯='⨯-''()(α KN ·m <2300 KN ·m所以T形截面类型为第二类T型截面。

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设计任务书(路桥专业)

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设计任务书(路桥专业)
判别T形截面类型 若满足 2.配筋设计 第一类公式: 则为第一类 T 形,否则为第二类。
第二类公式:
截面复核 检查钢筋布置并求 s 判别T形截面类型 若满足 则为第一类 T 形,否则为第二类。
求截面的承载能力 Mu 公式同上。 三、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 (一)截面抗剪配筋设计 1.检查截面尺寸(抗剪上限复核),支点截面的剪力应满足: kN (h0 可取支点截面值) 2.检查是否需要根据计算配置箍筋
C20 C25 C30 C35 C40 C20 C25
主筋 等级
1
1178.08
27.46
2
20
1132.83
139.25
489.25
131.81
C30 C35 C40 C20 C25
六、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孙元桃主编.结构设计原理 第二版.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张树仁主编.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设计原理.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叶见曙主编.结构设计原理.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公路桥涵设计标准图
代入上式求
, 其中可先选择

,则
,取整并满足构造要求,确定箍筋间距。
式中: 为距支座为 h/2 处的剪力值, , 和 ?可取支点和跨中 截面的平均值。 5.弯起钢筋及斜筋设计 按斜截面抗剪强度的构造要求初步确定弯起钢筋的位置,即: 第一排弯起钢筋的弯终点应位于支座中心截面处; 以后各排弯起钢筋的弯终 点应落在或超过前一排弯起钢筋弯起点截面。 各排弯起钢筋的面积: 计算第一排弯起钢筋 分剪力值 ; (mm2) 时,取用距支座中心 h/2 处由弯起钢筋承担的那部

20m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设计说明书

20m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设计说明书
指导教师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
2014年6月25日2014年7月5日
二、进度安排:
2014年6月25日—2014年6月26日完成桥面板计算;
2014年6月27日—2014年6月29日完成主梁内力及配筋计算;
2014年6月30日—2014年7月2日完成横隔梁内力及配筋计算;
2014年7月3日—2014年7月4日完成主梁变形验算;
武汉工程大学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说明书
课题名称:20m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设计
学生学号: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成绩:
******
课题工作时间:2014.06.25至2014.07.05
武汉工程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一、课程设计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课题名称:20m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设计
1.设计资料:
0.2
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发现与解决实际问题;能正确处理实验数据;能对课题进行理论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0.2
工作量、工作态度
按期圆满完成规定的任务,工作量饱满,难度较大,工作努力,遵守纪律;工作作风严谨务实。
0.2
质量
综述简练完整,有见解;立论正确,论述充分,结论严谨合理;实验正确,分析处理科学;文字通顺,技术用语准确,符号统一,编号齐全,书写工整规范,图表完备、整洁、正确;论文结果有应用价值。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简称“公预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第1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9)
4.基本要求
(1)可采用计算机打印或钢笔书写,书写必须工整
(2)严禁以任何形式抄袭别人的计算成果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型梁桥设计书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型梁桥设计书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型梁桥设计书一、基本资料1.桥梁长度桥梁标准跨径:20.00m (墩中心距离)计算跨径:19.50 m (支座中心距离)主梁预制长度:19.96 m2.桥面铺装防水砼厚6.5~17cm,容重25 KN/m33.桥面净空净-14+2×1.5 m4.设计荷载公路—II级荷载,人群3.5kN/m25.材料(1)钢筋,其技术指标见表1;(2)混凝土其技术指标见表2主梁、桥面铺装为C40,栏杆、人行道为C30。

表 1 钢筋技术指标表 2混凝土技术指标二、设计过程1,基本资料桥面宽为净14+2⨯1.5,桥面横截面由9片T型主梁构成,主梁间距为1.8米,桥面的横断面如图3所示。

图3 桥面横断面(单位:cm)根据相关规范的规定以及工程实际的情况,T型梁的尺寸如图4所示。

图4 T型梁截面尺寸图(单位:cm)T型梁横截面如图5所示,纵断面如图6所示。

图5 T 梁横截面图(尺寸单位:cm )图6上部T 梁立断面构造图(尺寸单位:mm )2.内力计算桥面铺装为10cm 厚的防水砼重度为25kN/m 3T 梁翼板自重的重度为25 kN/m 3(1)恒载及内力计算(以纵向1米宽的板条进行计算)防水混凝土铺装1g =0.1×1.0×25=2.5 KN/m T 梁翼板自重2g =0.120.222+=×1.0×25=4.25(KN/m) 12 2.5 4.25 6.75/i g g g g kN m ==+=+=∑合计:2211M 6.750.81 2.214226.750.81 5.4675ag o ag o gl kN mQ gl kN=-=-⨯⨯=-•==⨯=弯矩:剪力: (2)车辆荷载产生的内力公路—II 级:以重车后轮作用于绞缝轴线上为最不利位置,后轴作用力标准值为P=140KN,轮压分布宽度如下图所示,按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知后车轮地宽度b 2及长度a 2为:a 2=0.20m ,b 2=0.60mH=0.1m 垂直行车方向轮压分布宽度为: a 1=a 2+2H =0.20+2×0.1=0.4m 。

钢筋混凝土简支T型梁桥设计

钢筋混凝土简支T型梁桥设计

钢筋混凝土简支T型梁桥设计目录1. 设计资料与结构布置 (1)2.主梁恒载内力计算: (2)3.主梁活载内力计算 (4)4.主梁内力组合 (15)1.设计资料与结构布置1.1设计资料1.1.1 跨径标准跨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l b=16m计算跨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l=15.5m主梁全长:L=15.96m1.1.2 桥面净宽净7m(行车道)+2×0.75(人行道)。

1.1.3设计荷载公路-Ⅱ级,人群荷载3.0kN/m2,结构重要性系数01.0r 。

1.1.4 桥面铺装4cm厚沥青混凝土面层,其下为C25的混凝土垫层,设双向横坡,坡度为1.5%。

两侧人行道外侧桥面铺装厚10cm(4cm厚沥青面层和6cm厚混凝土垫层)。

1.1.5 材料混凝土:主梁C40,钢筋混凝土重度为25kN/m3;沥青混凝土面层,重度为23kN/m3;C25混凝土垫层,重度为24kN/m31.1.6 主梁数及横隔梁数主梁数:4;横隔梁数:5。

1.2结构布置根据设计资料及装配式简支梁桥的构造要求,现拟定结构尺寸如下:主梁高1.3m,主梁间距为2.1m,梁肋宽为20cm,T形梁翼缘板与腹板交接处厚16cm,翼缘悬臂端厚10cm。

设置五根横隔梁,横隔梁上缘16cm,下缘14cm。

图1-1 主梁横截面布置图图1-2 横隔梁布置图2.主梁恒载内力计算:2.1恒载集度计算:主梁:g1=[0.2×1.3+(0.1+0.16)2(2.1-0.2)]×25=12.675kN/m横隔梁:对于边主梁:g 2=[1-(0.1+0.16)2 ]×(2.1-0.2)2 ×(0.14+0.16)2×5×2515.5=1.00kN/m对于中主梁:g 21=2g 2=2×1.00=2.00kN/m桥面铺装层:g 3=[0.04×7×23+(0.06+0.015×3.5+0.06)2×7×24]/4=5.2325kN/m栏杆和人行道:g 4=5×2/4=2.5kN/m 合计:对于边主梁:g=∑g i =12.675+1.00+5.2325+2.5=21.41kN/m 对于中主梁:g=∑g i =12.675+2.00+5.2325+2.5=22.41kN/m2.2、恒载内力计算计算内梁与边梁的恒载内力。

课程设计任务书-钢筋混凝土T梁

课程设计任务书-钢筋混凝土T梁

石家庄铁道大学题目: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专业指导教师班级学号姓名承担单位土木工程学院实习时间 2013年07月07日~07月12日“钢筋混凝土简支T 梁的设计计算”任务书一、结构计算简图和设计数据'图1 结构计算简图和横截面图(f b '为实际翼缘宽度) 结构处于Ⅰ类环境类别,安全等级为二级;梁体混凝土为C30,纵筋为HRB335,箍筋为R235,箍筋直径采用8mm 。

梁承受荷载有自重、二期恒载、汽车活载和人群活载。

混凝土容重取为253kN/m ;每米板宽的二期恒载为2.8KN/m ;汽车活载为车道荷载,为均布荷载加一个集中荷载组成,如图2,该梁取值见表1,其中均布活载标准值k q 应满布在使结构产生最不利效应的同号影响线上,集中荷载标准值k P 作用于相应影响线中一个峰值处,汽车冲击系数.19μ=0;人群荷载为均布荷载,标准值为23kN/m 。

图2 汽车活载计算图式(车道荷载)(二)设计计算内容1.进行荷载和内力计算。

绘制梁的弯矩包络图和剪力包络图。

2.根据控制截面的弯矩设计值设计受力纵筋;3.根据剪力包络图,初步设计箍筋和弯起筋;4.根据材料图和弯矩包络图校核弯起筋弯起点;5.校核全梁承载力。

6.验算梁的挠度和跨中截面的裂缝宽度。

7.梁体制作好后吊至桥位,吊点距离梁端为0.2l,在吊点出翼缘内布置6根直径为16mm的纵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30mm,计算简图如图3、4,吊装时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

验算吊装时吊点截面底缘混凝土压应力,纵向受拉钢筋的拉应力。

图3 T梁吊装计算简图图4 吊点截面8.绘图。

整个设计过程要通过绘图进行。

图纸内容包括梁的立面图(钢筋立面布置图)、钢筋的横截面布置图、钢筋大样及材料表等,并写图纸说明(包括所用材料、绘图比例、单位等)。

(三)、要求绘制A3图纸一张;计算书一份(用毕业设计用纸,手写)。

每天工作时间:上午8:30-11:30,下午3:00-5:30有事请假,每天考勤,考勤3次不到者课程设计没成绩。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设计说明书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设计说明书

装配式钢筋混凝⼟简⽀T形梁桥设计说明书装配式钢筋混凝⼟简⽀T形梁桥设计说明书1.桥梁跨径及桥宽标准跨径:40.9m主梁全长:40.72m计算跨径:40.5m桥⾯净宽:(0.5+1+14+1+0.5)m=17m(防撞栏+⼈⾏道+四车道+⼈⾏道+防撞栏)桥⾯横坡:2.0%2.设计荷载:公路Ⅰ级,⼈群荷载3.0KN/m23.桥⾯铺装沥青表⾯处治2cm(重⼒密度为kN/m2),混凝⼟垫层厚6~12cm(重⼒密度为24kN/m2),T梁的重⼒密度为25kN/m2 4.材料及施⼯⼯艺混凝⼟:采⽤C40混凝⼟。

预应⼒钢筋采⽤1*7(7股)钢绞线,标准强度fpk=1860Mpa;普通钢筋采⽤HRB335级和R235级钢筋;钢板:锚头下⽀撑垫板,⽀座垫板等均采⽤普通A3碳素钢。

按后法施⼯⼯艺制作主梁,采⽤70mm的波纹管和OVM锚具。

5.材料性能参数(1)混凝⼟强度等级为C40,主要强度指标:强度标准值:fck =26.8Mpa,ftk=2.4Mpa强度设计值:fcd=18.4Mpa,ftd=1.65Mpa弹性模量:Ec=3.25*104Mpa(2)预应⼒钢筋采⽤1*7标准型15.2-1860-Ⅱ-GB/T 5224-1995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Mpa,抗拉强度设计值:fpd=1260Mpa弹性模量:Ep=1.95*105Mpa相对界限受压区⾼度:ζa=0.4,ζpu=0.2563(3)普通钢筋a.纵向抗拉及构造普通钢筋采⽤HRB335.其强度指标抗拉强度指标:fsk=335Mpa 抗拉强度设计值:fsd=280Mpa弹性模量:Es=2.0*105Mpab.采⽤的R235钢筋,其强度指标抗拉强度指标:fsk=235Mpa 抗拉强度设计值:fsd=195Mpa弹性模量:Es=2.1*105Mpa6.设计依据(1)交通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规》JTG D60-2004 简称“规”;(2)交通部颁《公路钢筋混凝⼟及预应⼒混凝⼟桥涵设计规》 JTG D62-2004简称“公预规”;(3)交通部颁《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 JTJ 024-85.7.计算⽅法:极限状态法装配式钢筋混凝⼟简⽀T形梁桥设计任务1、横断⾯布置(1)⽤AUTOCAD绘制桥梁平、纵、横断⾯图,并绘制中梁与边梁的结构图;(2)主梁间距与主梁⽚数;(3)主梁跨中截⾯主要尺⼨拟定;(4)主梁截⾯细部尺⼨;(5)计算截⾯⼏何特性;(6)计算截⾯效率指标p(要求p在0.5以上);(7)横断⾯沿跨长的变化;(8)横隔梁设置;2、主梁⼒计算(1)恒载⼒计算A. ⼀期恒载集度;B. ⼆期恒载集度;C. 恒载⼒。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简支T型梁设计计算说明书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简支T型梁设计计算说明书
公路Ⅱ m1汽´=1/2 0.875=0.438
m2汽´=1/2 1.000=0.500
m3汽´=1/2 (0.938+0.250)=0.504
人群荷载 m1人´=1.422
m2人´=-0.422
m3人´=0
图 5
(二)内力计算
1.恒载内力
(1)恒载:
假定桥面构造各部分重量平均分配给各主梁承担。其中有:主梁自重、横隔梁自重、铺装层重量及人行道部分重量。计算时,假定混凝土容重为25kN/m3,混凝土垫层容重为24kN/m3,沥青混凝土容重为23 kN/m3,人行道部分按5 kN/m计。
0.991
1.072
1.117
1.072
0.992
0.920
0.848
0.170
0.184
0.198
0.214
0.223
0.214
0.198
0.184
0.170
各梁的横向分布系数
公路Ⅱ级 m1汽=1/2 (0.524+0.313+0.177-0.005)=0.505
m2汽=1/2 (0.350+0.266+0.200+0.095)=0.456
=0.6Kb/2+0.4Kb/4
对于3 梁
K´=K0(K0系梁位在O点的K值)
列表计算各梁的横向分布系数影响线坐标η值(表2)
(5)绘制横向分布系数图,求横向分布系数。
按照规定:汽车荷载距人行道边缘距离小于0.5m,
人群荷载取3kN/m2,人行道部分按5KN/m计。
图4
表2


计算式
荷载位置
B
3B/4
4.验算支座抗滑稳定性…………………………………….5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m 钢筋混凝土简支T 梁结构设计指南
一、计算书1.设计资料
(1)某公路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主梁结构尺寸。

标准跨径:20.00m ; 计算跨径:19.50m 。

(2)计算内力
跨中截面弯矩 M d,1/2=?; 支点截面弯矩 M d,0=0。

跨中截面剪力 V d,1/2=?kN ; 支点截面剪力 V d,0=?kN 。

2.截面钢筋计算
2.1跨中截面的纵向受拉钢筋的计算
为了便于计算,将图1(a)实际T 型截面换算成图1(b)所示的计算截面
80140
1102
f h mm
'=
+= 其余尺寸不变。

(1) 按《公路桥规》计算T 形截面梁受压翼板的有效宽度
180
80
140
1300
1300
110
180
(a)(b)
图1跨中截面尺寸图(尺寸单位:mm )
(2)计算梁的有效高度 (3)判断T 形梁截面类型 (4)受压区高度 (5)主筋面积计算 (6)钢筋布设 根据以下原则:
1) 选用钢筋的总面积应尽量接近计算所需的钢筋s A ;
2) 梁内主筋直径不宜小于10mm ,也不能大于40mm ,一般为12~32mm 。

3) 受拉钢筋的布置在满足净保护层的条件下,应尽量靠近截面的下边缘,钢筋的净距和叠高都满足构造要求。

(7)截面复核
1)检查钢筋布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判断T 形截面的类型; 3)校核截面抗弯承载力。

2.2腹筋的计算
(1)检查截面尺寸
判断依据:检查截面尺寸(由抗剪上限值控制),要求300(0.5110d V γ-≤⨯(式中d V 为支点剪力组合设计值,0h 为支点截面有效高度),否则修改尺寸。

(2)检查是否需要设置腹筋 判断依据:检查是否需要设置腹筋
1)若3020(0.5010)d td V f bh γα-≤⨯,则不必按计算设置腹筋,只需要按构造要求配
钢筋(R235钢筋时,min ()0.18%sv ρ=,HRB335钢筋时,min ()0.12%sv ρ=)
2)若332000(0.5010)(0.5110td d f bh V αγ--⨯≤≤⨯,需要进行腹筋设计} (3)剪力图分配
{计算步骤:1)绘制剪力d V 沿跨径变化的图; 2)求出按构造配置钢筋的长度l ;
3)由剪力包络图求出距支座中心线h/2处的计算剪力V ',其中由混凝土箍筋承担
的剪力为0.6V ',由弯起钢筋承担的剪力为0.4V '。


(4)箍筋计算
{计算依据:常用箍筋直径应不小于8mm ,且不小于1/4主筋直径和股数,再按
下式计算箍筋间距:Sv =
(mm )
式中:V '—距支座中心h/2处截面上的计算剪力值(KN )
P —斜截面内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100P ρ=,0
s
A bh ρ=
,当 2.5P >时,取 2.5P =; 1α—异号弯矩影响系数。

计算简支梁和连续梁近边支点梁段的抗剪承载力时,
1 1.0α=;计算连续梁和悬臂梁近中支点梁段的抗剪承载力时,10.9α=
3α—受压翼缘的影响系数。

3 1.1α=;
b —通过斜截面受压区顶端截面上的有效高度,自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到受压边缘的距离(mm );
0h —斜截面受压端正截面上的有效高度,自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到受压边缘的距离
(mm );
,cu k f —混凝土强度等级(Mpa );
sv f —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Mpa ),取值不宜大于280Mpa 。


(5)弯起(斜筋)计算
{计算步骤:1)第一道斜筋按0.4V '设计计算
310.4(0.7510)sin sb sd sdi s V V f A θ-'==⨯, 1
11333.3sin sb sb sd s
V A f θ=
(mm 2)
式中:1sb A 为所需的第一道弯筋面积
2)计算i 点截面处的剪力i V 。

sbi i cs V V V =-对于第二道斜筋,22sb cs V V V =-,由此可求得2sb V ,同样按照上述方法确定由主筋弯起还是需另加斜筋。

直到i 点在c 点之右为止,从而得到全部斜筋按斜截面抗剪确定的初弯起位置。

3)按同时满足梁跨间隔正截面和斜截面的抗弯要求确定弯起钢筋的最终弯起点的位置。


(6)绘制弯矩包络图
包络图是在荷载作用下沿跨径变化最大弯矩图。

严格的绘制方法应按梁上各截面的弯矩影响线布置荷载而求得。

但一般中小桥可根据求得的跨中弯矩,1/2d M 近似按抛物线规律求出梁上其他位置的x M 值,再连成圆顺的曲线,即得弯矩包络图,简支梁弯矩包络图抛物线公式近似为:2
,,1/224(1)d x d x M M L
=-,式中:x —从跨中算起,即跨中纵坐标为0,支
点纵坐标/2l ;
(7)绘制抵抗弯矩图
抵抗弯矩图就是沿梁长各截面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图。

是根据沿跨径各截面的主筋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绘制的。

3、全梁承载能力校核及构造要求
此项工作是通过弯矩包络图与抵抗弯矩图的比较,看是否满足下列规定,
(1)理论弯起点应在正截面抗弯计算需要该钢筋强度全部被发挥的截面(以下简称为充分利用点)以外,其距离不小于0/2h 处。

(2)弯起钢筋与梁中心线的交点,应在按抗弯计算不需要该钢筋的截面(下面简称不需要点)以外,或者说承载力图在弯矩包络图以外。

(3)在钢筋混凝土梁的支点处,应至少有两根并不少于20%主钢筋通过。

(4)按规范要求,简支梁第一对(对支座而言)弯起钢筋末端弯折点应位于中心截面处,以后各对弯起钢筋的未弯起点应落在或超过前一对弯起钢筋弯起点截面(即相邻两斜筋的首尾要求相互搭接或衔接,保证任意截面上都有斜筋)。

(5)当梁高h 〉1m 时,梁肋两侧要设水平钢筋,其直径为6-10mm ,其面积应不小于规范的要求:(0.001~0.002)s A bh =
(6)斜截面的抗剪强度复核 1)确定验算斜截面的具体位置 a 、距支点中心h/2;
b 、起弯点截面及受拉钢筋不受力处的截面;
c 、箍筋数量发生变化处的截面;
d 、梁肋宽度改变处截面。

2)计算截面的抗剪承载能力u
V
33123(0.4510)(0.7510)sin ()u sd sb s V bh f A KN αααθ--=⨯⨯∑
式中要求:0u d V V γ≥
2α—预应力提高系数。

对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21α=;
P —斜截面内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100P ρ=,0
s
A bh ρ=
,当 2.5P >时,取 2.5P = sv ρ—箍筋配筋率,见式(4-2)
sv f —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Mpa ),取值不宜大于280Mpa ;
sd f —普通弯起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Mpa );
s θ—普通弯起钢筋与构件纵向轴线的夹角;
b —验算斜截面受压区顶端正截面上的腹板厚度(mm )
; 0h —验算斜截面受压端正截面上的有效高度,自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到受压边缘
的距离(mm );
sb A —斜截面所穿过的,在一个弯起钢筋平面内的弯起钢筋总截面面积(mm 2),其
他符号同前;
二、制图(手绘)
1、主梁全梁纵向配筋图(A3)。

2、弯矩包络图与承载能力图(绘于计算书中)。

3、截面配筋图(与1画在同一张A3图纸上)。

4、钢筋明细表(各号钢筋长度算出后,接着计算一片主梁各号钢筋的根数,一片主梁内每一号钢筋的总长,分别列入钢筋明细表中,如下表所示)(绘于计算书中)。

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课程设计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