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1-5古今异义词
新高一语文必修一古今义词

新高一语文必修一古今义词
新高一语文必修一古今义词有很多,例如:
1、执事:古义是对对方的敬称;今义是办事,从事工作。
2、爪牙:古义是得力助手的意思;今义是比喻坏人的党羽。
3、丈夫:古义指成年男子;今义指妻子的配偶。
4、地方:古义指土地方圆;今义指地点。
5、山东:古义指崤山以东的地方;今义指山东省。
6、婚姻:古义由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今义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
7、非常:古义指意外的变故;今义指程度副词。
8、鱼肉:古义指被欺凌的对象;今义指鱼的肉。
9、再:古义是两次或第二次;今义是又一次。
10、大夫:古义是官职名;今义是医生的称呼。
2020高中语文必修五篇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全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全汇总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1.贰:贰于楚也。
(古义:从属二主,动词;今义:“二”的大写,数词。
)2.东道主: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 3.行李: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使者,出使的人;今义: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夫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个人;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荆轲刺秦王》5.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6.币:持千金之资币(古义:礼物。
今义:货币)物7.穷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阻塞不通,此为“处境困难”。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8.偏袒: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古义:袒露一只臂膀。
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9.郎中:诸郎中执兵。
(古义:宫廷的侍卫。
今义:称中医医生)10.提: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古义:投击。
今义:拿着)11.股:断其左股。
(古义:大腿。
今义: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12.购:今闻将军之首。
(古义:用重金收买。
今义:购买,对象是商品)13.穷:图穷而匕首见。
(古义:穷尽。
今义:缺少钱财,古用“贫”来表示)14.假借:愿大王少假借之。
(古义:宽容,原谅。
今义:不是自己的,借用别人的)15.提: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古义:投掷,投打。
今义:用手提,无“投”之义)《鸿门宴》16.婚姻:约为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
今义:多指结婚的事或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17.所以遣将守关者(古义;……的原因;今义:因果关系连词,表结果)18.非常: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意外变故。
今义:程度副词)19.河:将军战河北。
(古义:黄河。
今义:泛指河流;河北:黄河以北。
)20.河南:臣战河南。
(古义:黄河以南;今义:河南省)21.鱼肉: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古义:鱼和肉,指被欺凌。
今义:略)22.再:再拜献大王足下(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23.山东:沛公居山东时(古义:肴山以东。
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通假字+重点句子翻译汇总

38.岁亦莫止。(莫,通“暮”)
39.彼尔维何。(尔,通“”,花盛开的样子。)
《离骚》
40.偭秦规矩而改错。(错,通“措”,措施。)
41.忳郁邑余侘傺兮。(郁邑,通“郁悒”,忧愁。)
42.何方圜之能周兮。(圜,通“圆”)
43.延伫乎吾将反。(反,通“返”)
44.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通“罹”,遭受)
本文由简单高中生(ID:jiandan100cn)整理发布
答案:
1.如果您放弃灭郑的打算,而把它作为秦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以为”,把它作为;“行李”,往来官员;“乏困”,缺乏的东西;补充省略主语“您”)
2.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向东边使郑国成为疆界,又想扩张他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
68.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劝学》
69.虽有槁暴(有,通“又”,再。暴,通“曝”,晒。)
70.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才智。
71.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72.輮以为轮(通“煣”,用火烘木使弯曲)
《过秦论》
73.合从缔交从,通“纵”。合从,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
20.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过秦论》)
21.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22.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王秦族矣。(《过秦论》)
2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
高一语文必修一、二文学常识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学常识梳理必修11.词:又叫诗余、长短句、曲子词,起源于隋唐之际,盛行于宋。
根据长短来分,有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词的一段叫阙,也叫片。
依据创作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2.《雨巷》作者戴望舒,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因成名作《雨巷》而被叶圣陶赠予“雨巷诗人”的美称。
3. 《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新月诗派”代表人物,曾提出现代诗歌创作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主张。
4.艾青,原名蒋海澄,现代著名诗人。
作者把个人的悲欢融合到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中,表现出对光明的热烈向往与追求,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被誉为“卓越的民族诗人”。
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北方》、《向太阳》。
5.《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因为《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司马迁著。
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东汉班固著。
《后汉书》作者是南朝范晔。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如《春秋》、《左传》、宋朝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国别体:以国家为依据记录历史。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
6.《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由西汉末年刘向编订。
7.《鸿门宴》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
鲁迅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7.《记念刘和珍君》选自杂文集《华盖集续编》。
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1-5册文言文知识汇总

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1-5册文言文知识汇总以下句子中存在哪些文言现象?请加以分析。
(附:文言现象有以下几种类型: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一、通假字1.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爱”通“薆”;“见”通“现”2.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说”通“悦”;“女”通“汝”3.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归”通“馈”4.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匪”通“非”;“女”通“汝”5.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无”通“毋”6.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7.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8.肇锡余以以嘉名“锡”通“赐”9.扈江离与辟芷“辟”通“僻”10.来吾道乎先路“道”通“导”11.指九天以为正兮“正”通“证”12.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取”通“娶”13.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帘”通“奁”14.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纫”通“韧”15.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丁宁”通“叮咛”16.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奄奄”通“晻晻”17.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展”通“辗”18.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属”通“嘱”19.某所,而母立于兹“而”通“尔”20.比去,以手阖门“阖”通“合”21.称心快意,几家能能彀“彀”通“够”22.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冥”通“溟”23.其翼若垂天之云“垂”通“陲”24.适莽苍者,三餐而反“反”通“返”25.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26.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27.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而”通“能”28.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辩”通“变”29.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匪”通“非”30.瞎王刘引定火乔男女“火”通“伙”31.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见”通“现”32.求!无乃尔是过与? “与”通“欤”33、是谁之过与“与”通“欤”34.直不百步尔,是亦走也“直”通“只”35.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36.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途”37.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38.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暴”通“曝”39.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40.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41.合从而缔交,相与为一“从”通“纵”42.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景”通“影”4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44.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45.并曾赋敛,仓库少内“曾”通“增”;“内”通“纳”46再拜便辟“辟”通“避”47.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振”通“震”48.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无”通“毋”49.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具”通“俱”50.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51.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5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具”通“俱”;“倍”通“背”53.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54.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卻”通“隙”55.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通“骖”56.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坐”通“座”57.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闵”通“悯”58.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零丁”通“伶仃”59.臣密今年四十有四“有”通“又”60不嗛,则奋击“嗛”通“慊”61椎釜鬲瓮盎盈道上“椎”通“槌”62太尉判书,辞甚巽“巽”通“逊”63备得太尉遗事,覆校无疑“覆”通“复”64虢叔死焉,佗邑唯命“佗”通“他”65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大”通“太”66姜氏欲之,焉辟害“辟”通“避”67姜氏何厌之有“厌”通“餍”68.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无”通“毋”69无庸,将自及“庸”通“用”70.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帅”通“率”71.遂寘姜氏于城颍“寘”通“置”72.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阙”通“掘”73.孝子不匮,永锡尔类“锡”通“赐”74.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摩”通“磨”75.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底”通“抵”76.思垂空文以自见“见”通“现”77.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失”通“佚”78.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纪”通“记”79.则仆偿前辱之责“责”通“债”80、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重点实词】1、贰①从属二主。
(本文: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②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
《左传》)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
《荀子•解蔽》)④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雍也》)2、鄙(边境界封疆藩篱)①边邑,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本文:“越国以鄙远”)②庸俗,鄙陋。
(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②答应,听从。
(例:本文:“许之”、“许君焦、暇……”)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许,左右)⑤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何许人,何处人)4、阙①què皇宫,引申为朝廷宫阙。
①què城楼,城阙。
①quē侵损,削减。
(本文:阙秦)①quē通“缺”5、微①没有。
(如果没有)(“微斯人,吾谁与归?”)(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②细小,轻微。
(同现义)③衰败国势衰微。
④精微微言大义。
(成语)⑤微服暗访:乔装。
⑥卑贱,人微言轻。
(低微)《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⑦隐蔽,不显露,悄悄。
见微知著(成语)微访(暗中查访)6、敝①坏,破旧。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敝帚自珍②谦词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本文:因人之力以敝之。
)使……疲敝。
【重点虚词】1、以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以乱易整——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表目的,来,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表结果,用来,连词。
⑤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把,介词。
人教版高中语文中的“古今异义词”

人教版高中语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必修1烛之武退秦师1.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2.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所带包裹”)荆轲刺秦王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2。
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3。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
今义:年长之人。
4。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
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5。
持千金之币物古义:礼物今义:钱币.6.秦王方还柱走古义:跑今义:步行。
7.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侍卫今义:指中医.8.左右既前,斩荆轲古义:周围侍从。
今义:表方向或大约。
鸿门宴1、沛公居山东时古:崤山以东地区今:山东省2、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黄河以北、黄河以南今:河北省、河南省3、约为婚姻古:儿女亲家关系今:男女结婚4、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意外的情况今:表程度,很、甚5、而听细说古:小人的谗言今:详细说来必修2赤壁赋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兰亭集序1、茂林修竹古:长今;常用义为“修理”、“修饰"2、列坐其次古:旁边、水边今:常用义为质量差3、或取诸怀抱古:兼词,“之于”合音今:常用义为众4、曾不知老之将至古:读zeng ,竟今:读zeng 多作姓5、向之所欣古:过去、原来今:常用义为方向6、终期于尽古:至、及今:无此义7、亦将有感于斯文古:这些文章今: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游褒禅山记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古:不寻常的今:很离骚1.浩荡:怨灵修之浩荡(①古义:荒唐。
②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2.工巧:固时俗之工巧兮(①古义:善于投机取巧。
②今义:技艺巧妙)3.改错:偭(miǎn)规矩而改错(①古义:改变措施.②今义:改正错误)4.穷困:吾独穷困乎此时也(①古义:处境困窘。
高中语文必修五知识点

高中语文必修五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中语文必修五知识点科学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而真正的科学家的任务就是丰富这个令人类都能受益的知识宝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烛之武退秦师》1、贰:贰于楚也。
(古:从属二主,动词;今:“二”的大写,数词。
)2、东道主: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夫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个人;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荆轲刺秦王》5、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古:眼泪。
今:鼻涕)6、币:持千金之资币(古:礼物。
今:货币)物6、穷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阻塞不通,此为“处境困难”。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7、偏袒: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古:袒露一只臂膀。
今: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8、郎中:诸郎中执兵。
(古:宫廷的侍卫。
今:称中医医生)9、提: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古:投击。
今:拿着)10、股:断其左股。
(古:大腿。
今: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11、购:今闻将军之首。
(古义:用重金收买。
今义:购买,对象是商品)12、穷:图穷而匕首见。
(古义:穷尽。
今义:缺少钱财,古用“贫”来表示)13、假借:愿大王少假借之。
(古义:宽容,原谅。
今义:不是自己的,借用别人的)14、提: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古义:投掷,投打。
今义:用手提,无“投”之义)《鸿门宴》15、婚姻:约为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
今义:多指结婚的事或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16、所以遣将守关者(古义;……的原因;今:因果关系连词,表结果)17、非常: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意外变故。
今义:程度副词)18、河:将军战河北。
(古义:黄河。
今义:泛指河流;河北:黄河以北。
)19、河南:臣战河南。
(古义:黄河以南;今义:河南省)20、鱼肉: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古义:鱼和肉,指被欺凌。
今义:略)21、再:再拜献大王足下(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22、山东:沛公居山东时(古义:肴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23、细说:而听细说。
(古义:小人的谗言。
今义:指详细地说)必修二《离骚》24、衣、裳: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古义:上衣为“衣”,下衣为“裳”。
今义:指衣服。
)25、浩荡:怨灵修之浩荡兮。
(古义:指荒唐。
今义:指水势大,泛指广阔或壮大。
)26、穷困: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古义:指不得志。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27、流亡:宁溘死以流亡兮。
(古义:指随水流而消逝。
今义:指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或祖国。
)28、固然:自前世而固然。
(古义:指本来就是这样。
今义: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或表承《孔雀东南飞》29、自由:汝岂得自由。
(古义:自作主张。
今义:自由自在。
)30、要:虽与府吏要。
(古义:约。
今义:需要。
)31、可怜:可怜体无比。
(古义:可爱。
今义:同情人家。
)32、适:适得府君书。
(古义:刚才。
今义:适合。
)33、却:却与小姑别。
(古义:回头。
今义:转折连词。
)34、千万:千万不复全。
(古义:无论如何。
今义:再三叮嘱。
)35、扶持:好自相扶将。
(古义:扶持今义:/)36、何意:何意出此言。
(古义:料想。
今义:心意。
)37、劳劳:举手长劳劳。
(古义:怅惘若失)38、奄奄:奄奄黄昏后。
(古义:暗沉沉的。
今义:气息将绝。
)39、逢迎:蹑履相逢迎。
(古义:迎接。
今义:奉承、拍马。
)40、交通:叶叶相交通。
(古义:连接。
今义:各种运输往来,邮递通讯工作)41、下床: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
(古义:从座位上起来。
今义:离开床)(床:古指一种坐具)42、多谢: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古义:多多劝告。
今义:谢谢。
)43、白:便可白公姥。
(古义:告诉。
今义:一种颜色。
)44、谴:为仲卿母所谴。
(古义:遣返,休,指女子被夫家赶回娘家。
今义:派遣)45、否泰:否泰如天地。
(古义:坏运气和好运气。
今义:否定;平安,安定。
)46、渠:渠会永无缘。
(古义:他。
今义:人工开凿的河道。
)《兰亭集序》47、次:列坐其次。
(古:旁边,水边;今:次序,等第)48、向:向之所欣。
(古:过去,从前;今:有方向、对着、偏袒等意思)《赤壁赋》49、斗牛: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今义:一种竞技方式。
)50、白露:白露横江。
(古:白茫茫的水汽。
今:二十四节气之一。
)51、茫然:凌万顷之茫然。
(古:旷远的样子。
今: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游褒禅山记》52、十一: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十分之一;今义:数词。
)53、非常: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不平常,不一般;今义:很,十分。
)54、至于: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古义:到;今义:连词,表示另提一事。
)55、于是:于是余有叹焉。
(古:“于”,介词“由”;“是”,代词,代这种情况。
今:合用为连词。
)56、学者: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泛指求学的人。
今: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必修三《琵琶行(并序)》57、左: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古义:贬官,降职。
今义:方向,和右相对)58、明年:明年秋,送客湓浦口……(古:(相对的)第二年,这元和十一年。
今:今年后第二年)59、因为:因为长句。
(古义:因此创作。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长句:古指七言诗。
)60、颜色:暮去朝来颜色故。
(古义:神态、脸色、姿容。
今义:色彩。
)61、老大:老大嫁作商人妇。
(古义:年龄大。
今义:排行第一的人。
)62、向前:凄凄不是向前声。
(古义:从前,刚才。
今义:往前。
)63、当心:曲终收拨当心画。
(古义:在……中心。
今义:小心,留神;胸部的正中,泛指正中间。
)64、突出:铁骑突出刀枪鸣。
(古义:冲出来。
今义:鼓出来;超过一般地显露出来。
)65、整顿:整顿衣裳起敛容。
(古义:整理。
今义:对混乱的局面进行治理。
)66、去来:去来江口守空船。
(古义:去了以后。
今义:去和来。
)《寡人之于国也》67、凶:河内凶。
(古义:谷物收成不好。
今义:指人或动物暴躁,心肠狠。
)68、河内:移其粟于河内。
(古义:黄河以内。
今义:河道内。
)69、加:邻国之民不加少。
(古义:副词,更。
今义:动词,增加。
)70、走:弃甲曳兵而走。
(古义:跑,逃跑;今义:行。
)71、养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古义: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保养身体。
)72、然而:然而不王者。
(古义:“然”这样,“而”却,但是。
今义:转折连词,但是。
)73、填:填然鼓之。
(古义:拟声词,模拟鼓声。
今义:动词,增加。
)《劝学》74、金:金就砺则利。
(古义:指金属制的刀剑。
今义:指黄金。
)75、省: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验,检查;今:探亲;)76、博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广博的学问。
今义:指知识、学识的渊博。
)77、假:假舆马者。
(古义:借助,利用。
今义:与“真”相对。
)78、爪牙:蚓无爪牙之利(古:爪子和牙齿,或比喻帝王得力的助手。
今:指坏人的党羽、帮凶。
)79、以为:輮以为轮。
(古义:把……做成。
今义:认为.)80、疾:声非加疾也。
(古义:快。
今义:病。
)81、跪:蟹六跪而二螯。
(古义:蟹腿。
今义:指跪下。
)82、用心:用心一也。
(古义:因为心思。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83、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安置,安身;今义:某人某事物上。
)84、江河: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古义:先秦时专指“长江”“黄河” 。
今义:泛指江河。
) 《过秦论》85、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
)86、赢:赢粮而景从。
(古义:担负,背负。
今义:胜或获得。
)87、以为:以为桂林、象郡。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88、爱: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古义:吝惜。
今义:喜欢,爱护。
)89、以致: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古义:用来招致。
今义:用在后一分句开头,表示由于上述原因而造成的后果。
)90、于是:于是六国之士,(古义:在这时。
今:表承接,用在后面分句前。
)《师说》91、学者: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92、所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用来……的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93、不必: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94、无: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义:无论今义:没有,否定副词。
)95、从:吾从而师之。
(古:跟随、而且今:连词,表目的或结果。
)96、众人:今之众人。
(古义:一般人今义:众多的人,大家。
)97、小学:小学而大遗。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指教育的一个阶段,也指实施这种教育的机构。
)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98、拜:拜为上卿(古义:授予官职)99、寿: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古义:向人敬酒或献礼。
今义:寿命,岁数等。
)100、亲戚:臣所以去亲(古义:近亲及姻亲,内亲外戚。
今义:与自己有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成员。
)101、指示:请指示王。
(古:指给……看。
今: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处理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102、前进:于是相如前进缶。
(走。
)103、宣言: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古义:扬言,到处说。
今义:国家宣传的事。
)104、布衣:布衣服。
)105、左右:左右欲刃相如。
(古义:左右的侍从。
今义:方位名词。
)106、鄙贱: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
(古义:目光短浅。
今义:卑微。
)107、约束: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古义:名词,约定、契约。
今义:限制使不越出范围。
)108、不肖:臣等不肖,请辞去。
(古义:不才。
今义:品行不好。
)109、宾客: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古义:门客。
今义:客人。
)《苏武传》110、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抵押。
今义:正在(某时某地)。
111、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提拔。
今义:业绩。
)112我丈人行也。
(古义:老人,长辈。
今义:岳父。
)113欲因此时降武。
(古义:趁这时。
今义:相当于所以。
)114独有女弟二人(古义:妹妹。
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115且陛下春秋高(古义:年纪。
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116武等实在(古义:确实存在。
今义:诚实、老实。
)117、操持:卧起操持。
(古义:同义复词,拿着。
今义:料理,办理;筹划,筹办。
)118、货物:以货物与常。
(古义:财物,礼品。
今义:出售的物品。
)119、实在:武等实在。
(古义:确实存在。
今义:诚实,老实。
)120、从容:常从容淡静。
(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
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121、因此:欲因此降武。
(古义:趁这时。
今义:因果关系连词,结果。
)122、女弟:独有女弟二人。
(古义:妹妹。
今义:姐姐和妹妹。
)《张衡传》123、俗人:不好交接俗人。
(古义:追求功名和富贵的人。
今义:庸俗的人。
)124、周密:覆盖周密无际。
(古义:四周严密。
今义:周到细致。
)125、激扬:振声激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