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文言文常考的古今异义词总结

高中语文文言文常考的古今异义词总结

高中语文文言文常考的古今异义词总结1.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行装。

2.师徒:古,军队士兵,如“寡君之师徒,缺乏以辱君矣”;今,师傅与徒弟。

3.左右:古,动词,调遣,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词,表示大约,不确定。

5.致死:古,效死命,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今,导致死亡。

6.丈夫: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

7.其次:古,进驻,如“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今,次一等的。

8.行政:古,施行政令,如“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今,国家机关的管理工作。

9.地方:古,土地方圆,如“地方百里而能够王”;今,某一区域。

10.东面:古,脸朝东,如“东面而视”,今,东边。

11.面目:古,面部,如“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今,面貌。

12.至于:古,到了,达到,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到……结局,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到……时候,如“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今,表示另提一事。

13.大方:古,专家、学者,内行的人,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14.以致:古,两个词,而招致,有动词性,如“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今,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15.非常:古,意外的变故,如“以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不寻常,作形容词,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今,水准副词。

16.细说:古,小人的谗言,如“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今,详细说明。

17.足下:古,对人的尊称,如“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今,脚下面。

18.幼稚:古,小孩子,如“幼稚盈室,并无储粟”;今,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19.人事:古,做官,如“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今,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

20.扶老:古,竹制手杖,如“策扶老以流憩”;今,搀扶老人。

21.怀抱:古,思想抱负,如“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今,怀里抱着。

高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词语教师编制复习资料

高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词语教师编制复习资料

常见古今异义词集锦(桂一鹤搜集整理如有错误欢迎诸位斧正)奔驰——今义:(车、马等)很快地跑。

古义:快速赶到。

例如: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陈情表》)北面——今义:北边,北方。

古义:面朝北,指臣服。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便宜——今义:物品价格低。

古义:①有利和应该做的事。

例如: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

(《史记·张释之列传》)②方便。

例如:倒也便宜。

(《林黛玉进贾府》)不必——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古义:不一定。

例如:①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说》)不避——今义:不躲开。

古义:不次于。

例如: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禹汤。

(《论贵粟疏》)不过——今义:转折连词。

古义:不超过。

例如:①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

不过十五六万,且久已疲。

(《赤壁之战》)②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

(〈廉颇蔺相如列传〉)不好——今义:坏。

古义:不美。

例如:是女子不好。

(《西门豹治邺》)不行——今义:①不可以;②不中用;③不好。

古义:①不前往,不去。

例如: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不能走路,不能行走。

例如: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陈情表》操持——今义:料理、筹划。

古义:拿着。

例如: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族尽落。

(《苏武传》)草草——今义:草率,草莽。

古义:仓促。

例如:①然汝亦太草草。

(《柳毅传》)②元嘉草草。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猖狂——今义:狂妄而放肆。

古义:狂放不羁。

例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滕王阁序》成立——今义:①(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

②(理论、意见等)有根据,站得住。

古义:成家立业,成长立业。

例如:①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祭十二郎文》)②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陈情表》)初一——今义: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古义:刚刚,开始。

例如: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全)高考语文-文言文考试40例古今异义词

(全)高考语文-文言文考试40例古今异义词

高考语文-文言文考试40例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词(40例)1.亲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古义:内外亲属。

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2.妻子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古义:妻和子女。

例: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赤壁之战》)3.中国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古义:中原地区。

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赤壁之战》) 4.非常今义:十分、极。

古义:意外的变故。

例: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5.所以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古义:①缘故。

②表原因的虚词。

③用来……的,靠它来。

例:①余叩所以。

(《狱中杂记》)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6.绝境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例: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 7.无论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8.卑鄙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古义:卑贱鄙陋。

卑,指出身低微;鄙,指为人粗野,常用作谦辞。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 9.其实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

古义:①它的果实。

②那实际情况。

例:①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晏子使楚》)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遗黄琼书》)10.春秋今义:①春季、秋季,泛指岁月。

②时代名称。

古义:①年龄。

②四季的代称,一年。

③书名。

例:①天子春秋鼎盛。

(《治安策》)②蟪蛄不知春秋。

(《逍遥游》)③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孟子·滕文公下》)11.宣言今义:①(国家、政党或团体)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

②宣告,声明。

高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高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高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一高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1.行李:,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2、左右:,如“唯君左右之”;3.致死:,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4.丈夫:,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5.其次:,如“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6.行政:,如“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7.地方:,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8.东面:,如“东面而视”;9.面目:,如“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10.至于:,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11.大方:,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12.以致:,,如“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13.非常:,如“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14.细说:,如“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15.幼稚:,如“幼稚盈室,并无储粟”;16.人事:,如“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17.扶老:,如“策扶老以流憩”;今,搀扶老人。

18.怀抱:,如“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19.纵情:,如“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20.见机:,如“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21.猖狂:,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22.学者:,如“古之学者必有师”;23.从而:,如“吾从而师之”;24.众人:,如“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25.不必:,如“弟子不必不如师”;26.气候:,如“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27.经营:,如“韩魏之经营”;28.可怜:,如“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可爱,“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29.从事:,名词,如“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30.其实:,如“自以为得其实”;31.方丈:,如“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32.往往:,如“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33.颜色:,如“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34.不行:,如“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35.成立:,如“零丁孤苦,至于成立”;36.洗马:,如“寻蒙国恩,除臣洗马”;37.上报:,如“非臣陨首所能上报”;38.告诉:,如“则告诉不许”;39.区区:,如“是以区区不能废远”;40.辛苦:,如“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41.侥幸:,如“庶刘侥幸,保卒余年”;42.成家:,如“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43.少年:,如“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44.志气:,如“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45.强者:,如“少而强者不可保”;46.牢笼:,如“漱涤万物,牢笼百态”;47.同归:,如“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48.形容:,如“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49.风流:,如“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50.态度:,如“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51.风骚:,如“身量苗条,体格风骚”;52.偏僻:,如“行为偏僻性乖张”;53.尴尬:,如“如今正是尴尬去处”;54.轻易:,如“凡事商议停当而行,不可轻易”;55.野马:,如“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56.果然:,如“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57.春秋:,如“蟪蛄不知春秋”;58.羊角:,如“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59.虽然:,如“虽然,犹有未树也”;60.无功:,如“神人无功,圣人无名”;61.舅姑:,如“待晓堂前拜舅姑”;62.县官:,如“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63.无道:,如“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64.布衣:,如“布衣之交”;65.中国:,如“莅中国而抚四夷也”;66.亲近:,如“左右亲近不为一言”;67.尘埃:,如“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68.卑鄙:,如“先帝不以臣卑鄙”;69.便宜:,如“可以便宜从事”;70.不过:,如“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71.反而:,如“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72.反复:,如“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73.感激:,如“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74.故事:,如“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75.可以:,如“忠之属也,可以一战”;76.烈士:,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77.穷困:,如“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78.人情:,如“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79.身体:,如“身体力行”;80.首领:,如“令五人者保其首领”;81.私心:,如“恨私心有所不尽”;82.私人:,如“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83.响应:,如“天下云集响应”;84.向前:,如“凄凄不似向前声”。

文言文常见的古今异义词

文言文常见的古今异义词

文言文常见的古今异义词(一)1.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行装。

2.师徒:古,军队士兵,如“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今,师傅与徒弟。

3.左右:古,动词,调遣,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词,表示大约,不确定。

4.致死:古,效死命,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今,导致死亡。

5.丈夫: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

6.其次:古,进驻,如“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今,次一等的。

7.行政:古,施行政令,如“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今,国家机关的管理工作。

8.地方:古,土地方圆,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今,某一区域。

9.东面:古,脸朝东,如“东面而视”,今,东边。

10.面目:古,面部,如“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今,面貌。

11.至于:古,到了,达到,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到……结局,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到……时候,如“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今,表示另提一事。

12.大方:古,专家、学者,内行的人,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13.以致:古,两个词,而招致,有动词性,如“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今,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14.非常:古,意外的变故,如“以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不寻常,作形容词,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今,程度副词。

15.细说:古,小人的谗言,如“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今,详细说明。

16.足下:古,对人的尊称,如“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今,脚下面。

17.幼稚:古,小孩子,如“幼稚盈室,并无储粟”;今,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18.人事:古,做官,如“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今,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

19.扶老:古,竹制手杖,如“策扶老以流憩”;今,搀扶老人。

20.怀抱:古,思想抱负,如“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今,怀里抱着。

高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高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1.宣言今义:①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已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

②宣告、声明古义:扬言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2.风流今义:生活轻浮放荡,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

古义:①杰出、英俊。

②繁华的景象,风流余韵。

③学问才华,雍容的风度。

例: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③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咏怀古迹》3.开张今义:店铺开业古义:扩大例:诚意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出师表》4.学者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古义:求学的人,有学问的人。

例: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说》5.地方今义:①泛指空间的一部分。

②民间③地区古义:①当地的事。

②土地方圆。

③大地的形状是方的。

例:①在外监司牧守,亦皆贪鄙成风,不以地方为意。

《方腊起义》②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项羽之死》③天圆地方。

《淮南子天文训》6.山东今义:山东省古义:①战国时期秦国崤山、函谷关以东之楚、赵、韩、魏、燕、齐六国。

②泛指太行山以东地区。

例:①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过秦论》②晋兵先下山东。

《史记晋世家》7反复今义:重复古义:①扭转局势②书信往来例:①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屈原列传》②重念盟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

《答司马谏议书》8.从容今义:不慌不忙古义:①言语、举动适度得体。

②举动例:①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屈原列传》②从容中道《中庸》9.慷慨今义:大方古义:理直气壮,意气激昂。

例: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

《指南录》后续10.无赖今义:①放刁撒泼,蛮不讲理。

②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古义:①胡作非为。

②调皮可爱。

例:①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

《段太尉逸事状》②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11.故事今义:真是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古义:先例,旧事。

例: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灭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高考文言文知识清单(古今异义+通假字+固定句式)-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北京专用)

高考文言文知识清单(古今异义+通假字+固定句式)-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北京专用)

2025年北京高考语文记背手册04(古今异义+通假字+固定句式)清单一高考文言文中常见的古今异义词1.卑鄙古义:卑,指出身低微;鄙,见识浅薄。

常用作谦辞。

今义:品质恶劣。

例.先帝不以臣卑部,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2.北面古义:面朝北(称臣)。

今义:四个主要方向之一。

例.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3.便利古义:便,就;利,吉利。

今义:使用方便,容易达到目的。

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

(《孔雀东南飞》)4.便宜古义:①有利和应该做的事。

②方便。

读biàn yí。

今义:物品价格低。

读p ián yi。

①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②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

(《林黛玉进贾府》)5.博学古义:广泛地学习。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6.不避古义:不次于,不少于。

今义:不躲开。

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

(《论贵粟疏》)7.不过古义:不超过。

今义:转折连词。

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

(《赤壁之战》)8.不好古义:不美。

今义:坏。

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

(《西门豹治邺》)9.不行古义:不去,没有成行。

今义:不可以;不好;不中用。

王不行,示赵弱且怯。

(《廉颇蔺相如列传》)10.成立古义:长大成人。

今义:(组织、机构等)开始存在;(理论、意见等)站得住脚。

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祭十二郎文》)11.初一古义:刚刚开始。

今义: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赤壁之战》)12.春秋古义:①年龄。

②一年。

③书名。

今义:①春季、秋季。

②时代名称。

①春秋三十有三。

(《谭嗣同》)②蟪蛄不知春秋。

(《逍遥游》)③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报任安书》)13.从而古义:从,跟随;而,而且。

今义:连词。

统编教材文言文古今异义汇总,含常见200个古今异义词

统编教材文言文古今异义汇总,含常见200个古今异义词

(1) 词义扩大:今义的范围大于古义。

即词在原有词义的基础上,扩充或重新获得新的意义和用法。

①范围扩大。

例:色(古:脸色;今:颜色)皮(古:兽皮;今:皮肤-表皮)病(古:重病;今:病)江(古:长江;今:江河)兵(古:士兵、兵器;今:军队-战争)②义项增多。

例:劝(古:劝勉;今:劝勉、规劝)假(古:凭借、利用;今:凭借、利用,不真)好(古:女子貌美;今:美好的感受)(2)词义缩小:今义的范围小于古义,今义一般包含在古义之中。

①范围缩小。

例:臭(古:气味;今:坏气味)丈人(古:老人;今:岳父)金就砺则利(古:泛指一切金属;今:专指黄金)瓦(古:泛指一切陶制品;今:“一种铺盖屋顶的建筑材料”称为瓦)②义项减少。

例:让(古:责备,谦让;今:谦让)怜(古:爱,怜悯;今:怜悯)③义项转移((指词义反映的客观对象,由甲类事物转移到相关的乙类事物上去了)。

例:涕(古:眼泪;今:鼻涕)偷(古:苟且;今:偷窃)去(古:离开;今:到某地去)走(古:跑;今:步行、行走)狱(古:案件;今:监狱)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④感情色彩变化((指词义反映的客观对象,由甲类事物转移到相关的乙类事物上去了)。

例:讽(古:委婉地劝告;今:讽刺)爪牙(古:武臣、得力帮手;今:坏人的党羽)恨(古:遗憾;今:仇恨)下流(古:地位或处境低下;今:品德恶劣)锻炼(古:玩弄法律陷害别人;今:锤炼)学法指导1.语言结构推断法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多,其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而意义相近或相反,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判断。

如: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说:同“悦”,高兴)B.(土事不文,木事不镂(文:花纹)C.(下之疾其上甚矣(疾:痛恨)D.宗君而处身(宗:尊崇)解析:“文”有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四种用法,“土事不文,木事不镂”,上下句子结构相同,“文”和“镂”相对,词性应该相同,课本中学过“金石可镂”,可知“镂”应为动词,据此可推断出“文”也应是动词,装饰花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1.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行装。

2.夫人:古,那个人,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今,人的妻子。

3.师徒:古,军队士兵,如“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今,师傅与徒弟。

4.左右:古,动词,调遣,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词,表示大约,不确定。

5.致死:古,效死命,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今,导致死亡。

6.丈夫: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

7.其次:古,进驻,如“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今,次一等的。

8.行政:古,施行政令,如“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今,国家机关的管理工作。

9.象人:古,模仿人的形象,如“为其象人而用之也”;今,很象人的样子。

10.地方:古,土地方圆,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今,某一区域。

11.东面:古,脸朝东,如“东面而视”,今,东边。

12.面目:古,面部,如“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今,面貌。

13.至于:古,到了,达到,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到……结局,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到……时候,如“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今,表示另提一事。

14.大方:古,专家、学者,内行的人,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15以致:古,两个词,而招致,有动词性,如“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今,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16山东:古,崤山以东,如“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今,山东省。

17非常:古,意外的变故,如“以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不寻常,作形容词,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今,程度副词。

18细说:古,小人的谗言,如“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今,详细说明。

19足下:古,对人的尊称,如“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今,脚下面。

20幼稚:古,小孩子,如“幼稚盈室,并无储粟”;今,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21人事:古,做官,如“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今,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

22扶老:古,竹制手杖,如“策扶老以流憩”;今,搀扶老人。

23怀抱:古思想抱负,如“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今,怀里抱着。

24纵情:古,骄傲,如“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今,尽情。

25见机:古,看到细微的预兆,如“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今,看机会,看形势,如“见机行事”。

26猖狂:古,狂放,不拘礼法,不含贬义,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今,肆无忌惮。

27学者:古,求学的人,如“古之学者必有师”;今,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8从而:古,两个词,“从”是“跟从”的意思,“而”是连词,如“吾从而师之”;今,连词,表示目的或结果。

29众人:古,一般人,如“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今,大家,很多人。

30不必:古,不一定,如“弟子不必不如师”;今,不需要。

31气候:古,天气,如“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今,一定地区内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候情况,或比喻动向、情势等。

32经营:古,收藏,名词,如“韩魏之经营”;今,动词,计划或管理。

33可怜:古,可惜,如“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今,对他人的不幸表示感谢怜悯。

34从事:随从人员,名词,如“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今,干某项事业。

35其实:古,它的真相,如“自以为得其实”;今,承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36方丈:古,一丈见方,如“室仅方丈,可容一人”;今,寺院的主持。

37往往:古,到处,如“墙往往而是”;今,相当于“每每”“常常”。

38颜色:古,脸色,如“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今,色彩。

39不行:古,不能走路,如“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今,不可以。

40成立:古,成人自立,如“零丁孤苦,至于成立”;今,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

41洗马:古,太子的侍从官,如“寻蒙国恩,除臣子洗马”;今,给马洗身。

42上报:古,报答皇恩,如“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今,向上级报告。

43告诉:古,申诉苦衷,如“则告诉不许”;今,说给人听,使人知道。

44区区:古,拳拳之情,如“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今,数量少,不重要。

45辛苦:古,辛酸斯苦楚,如“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今,身心劳苦。

46侥幸:古,幸运,如“庶刘侥幸,保卒余年”;今,企求非分,意外获得成功。

47成家:古,安家,如“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今,娶妻。

48少年:古,青年,如“吾与当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今,少年儿童。

49志气:古,心志和气力,如“毛血日益衷,志气日益微”;今,做成某事的决心和勇气。

50强者:古,身体强壮的人,如“少而强者不可保”;今,多指精神意志方面强的人。

51错置:古,相互交错,如“嘉木异石错置”;今,放错了地方。

52牢笼:古,包罗,如“漱涤万物,牢笼百态”;今,关住鸟兽的东西。

53同归:古,一样的归宿,如“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今,一同回去。

54形容:古,形体容貌,名词,如“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今,动词,描述。

55风流:古,风韵,如“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今,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56态度:古,言行举止所表现出的神态,如“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今,对某事的观点和做法。

57风骚:古,姿容俏丽,如“身量苗条,体格风骚”;今,指妇女举止轻佻放荡。

58偏僻:古,偏激,不端正,如“行为偏僻性乖张”;今,远离人口集中居住的地区或远离交通要道。

59落后:古,行动落在后面,如“其实热了行不动,因此落后”;今,思想不进步。

60尴尬:古,容易出麻烦,如“如今正是尴尬去处”;今,处于两难境地无法摆脱。

61吹嘘:古,嘴里嘘气,如“那十一个禁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今,夸张地宣扬或编造优点、长处等。

62左右:古,反正,如“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今,左边和右边。

63细作:古,侦察军事情报的人,名词,如“孔明急唤细作问之”;今,小气,吝啬,形容词。

64轻易:古,动词,贸然行事,如“凡事商议停当而行,不可轻易”;今,毫不费力,轻而易举,形容词。

65理会:古,办法,名词,如“忽见高翔兵到,二人共说魏兵不知何处,正没理会,又不见王平兵到”;今,关心,在意,动词。

66约束:古,准备,如“同郎君远去,囊箧萧条,曾无约束”;今,限制使不超出范围。

67萧条:古,空虚,如“同郎君远去,囊箧萧条”;今,寂寞冷落,毫无生气。

68整顿:古,整理,如“暂往柳监生寓中整顿行装”;今,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

69曲意:古,委婉,如“十娘亦曲意抚慰”;今,违反自己的本心。

70同志:古,形容意见相同,如“郎君言及,足见同志耳”;今,为共同的理想,事业而共同奋斗的人,或人们惯用的彼此之间的称呼。

71方面:古,独当一面,如“尊大人位居方面,必严帷薄之意”;今,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72野马:古,春天林泽间的雾气,如“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今,野生动物的一种。

73果然:古,饱的样子,如“适莽苍者,三而反,腹犹果然”;今,与事实相符。

74春秋:古,一年,如“蟪蛄不知春秋”;今,春天与秋天。

75羊角:古,旋风,如“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今,羊的触角。

76虽然:古,虽然这样,如“虽然,犹有未树也”;今,连词。

77无功:古,忘记立功,心无作为,如“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今,没有功劳。

78部署:古,分部安排,如“分曹部署,竞以新艳相角”;今,安排,布置。

79作案:古,作几案,如“千顷云得天池诸山作案”;今,进行犯罪活动。

80舅姑:古,公公婆婆,如“既而将诉于舅姑”;今,舅舅和姑姑。

81流涕:古,流眼泪,如“言讫,嘘唏流涕”;今,流鼻涕。

82通达:古,到达,如“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今,通行无阻。

83珍重:古,保重,如“负载珍重,不复言矣”;今,爱惜。

84失意:古,意见不合,如“近与天将失意,塞其五山”;今,不得志。

85谴责:古,处罚,处分,如“前所谴责,因而获免”;今,斥责,责备。

86县官:古,官府,如“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今,县里的最高行政长官。

87无道:古,不称道,不称赞,如“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今,暴虐,没有德政。

88无伤:古,没有关系,如“无伤也,是乃仁术”;今,没有受到伤害。

89妻子:古,妻子和儿女,如“兄弟妻子离散”;今,只指妻子,不指儿女。

90布衣:古,平民,如“布衣之交”;今,棉布作的衣服。

91中国:古指中原,如“莅中国而抚四夷”;今,中华人民共和国。

92意气:古,辞意和语气,如“意气勤勤恳恳”;今,志趣和性格。

93勤勤恳恳:古,诚恳的样子,如“意气勤勤恳恳”;今,勤劳而踏实。

94寒心:古,因恐惧而心冷,如“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今,失望而痛心。

95变色:古,变了脸色,如“同子参乘,袁丝变色”;今,变了颜色。

96苟合:古,以苟且的态度来适应皇帝的心意,如“苟合取容”;今,不正当的结合。

97殷勤:古,感情深厚,如“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余欢”;今,热情而周到。

98亲近:古,皇帝亲近的侍从,如“左右亲近不为一言”;今,亲密而周到。

99尘埃:古,监狱,如“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今,尘土。

100卑鄙:古,地位低,见识浅,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今,品德低下。

101便宜:古,方便,适合,如“可以便宜从事”;价格低廉。

102不过:古,不超过,如“从此道之吾军不过二十里”;今,表转折的关联词。

103多谢:古,多多劝告,如“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今,很感谢。

104反而:古,返回,从而,如“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今,连词,跟上文意思相反。

105反复:古,扭转并恢复,如“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今,多次重复。

106逢迎:古,迎接,如“蹑履相逢迎”;今,奉承,拍马。

107感激:古,感动,奋激,如“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今,深深的感谢。

108故事:古,旧事,前例,如“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今,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

109诡辩:古,骗人的话,如“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今,无理狡辩。

110交通:古,交错相通,如“叶叶相交通”;今,运输业总称。

111结束:古,整装,如“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今,完结。

112具体:古,具备形体,如“亦雁荡具体而微者”;今,不抽象的。

113绝境:古,与外界隔绝之地,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今,走投无路之处。

114开张:古,开放,不堵塞,如“诚宜开张圣听”;今,开业。

115可以:古,可以靠,可以用来,如“忠之属也,可以一战”;今,能够。

116烈士:古,刚直侠义之士,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今,为正义牺牲的人。

117平方:古,平整,方正,如“石苍黑色,多平方”;今,相同数的乘积。

118亲戚:古,父母兄弟等亲属,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今,有婚姻关系、血缘关系的成员。

119穷困:古,窘迫,走投无路,如“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今,贫穷困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